《入菩萨行论》第187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论》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指南,这部论典为我们指出了我执的危害性,关于如何舍弃我执,发起菩提心的殊胜方法、正确的心态、行为、殊胜的果,在《入行论》当中都讲得非常清楚。

《入菩萨行论》前面是通过打破我爱执、生起利他菩提心的方式,宣讲了世俗菩提心。当然世俗菩提心方面,不单单是要生起利他心,也要为了利他而成佛,我们要知道,在世俗菩提心修法的本体当中,利他心的成分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自己成佛的话,一般人想到,成佛对自己的利益很大。自己可以从三界轮回当中出离,成佛之后受到很多的恭敬,得到很多的赞叹,获得广大的神通,拥有庄严的相貌。我们对这些都是希求的,我们现在希求名声、财富、恭敬和赞叹,也希求得到很多和别人不一样的殊胜功德,比如佛陀的功德等等,很多都容易和我们自私自利的心相应。“佛果这么好,那么我可以成佛”,我们会很愿意发心去追求佛果。从某些角度来讲,发誓成佛这一点比较容易相合于我们的分别念、自私心和我爱执。

如果成佛不是为了利益众生,那么最初的发誓成佛很容易被我爱执所利用,修行佛法之道就变成了被我支配的自私自利修法。因此菩提心的修法有两个体相,一个是发心为利他,一个是追求佛果。出于这样考量的缘故,在发菩提心时,首先提到了为利众生愿成佛,所以首先要修持利他心。虽然成佛是很重要的,也是非常殊胜的修持方式或者所得的果,但是它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成佛?这方面必须要搞清楚。按照大乘的思想来讲,是为了利益众生我们要发誓成佛。修世俗菩提心的过程中,打破我爱执修持利他在很多时候已经变成了菩提心的代名词了。

前面提到过虽然菩提心有两个体相,一个是利他,一个是要成佛,但是很多经典、论典、窍诀、修法当中,都强调大悲、利他心,利他心、大悲心就是菩提心,这样宣讲的原因在于对治我们相续当中的我爱执,必须消灭我们无始以来形成的、为自我奋发的习惯。比如《修心八颂》《修心七要》中都是讲怎么修持利他,《入行论》中也讲了很多利他的窍诀。如果以这种精神为核心再去看其他的修心论典,都是在讲怎么样调伏我爱执、生起利他心,所以我们在修持世俗菩提心的过程中,应该把利他作为修持菩提心的重点。当然也需要发誓成佛,但重点应该首先放在修利他上面,有了利他心,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希求佛果。

反过来讲,如果我们只有希求佛果的心,能否决定一定有利他心呢?有可能引发,有可能不会直接地引发。如果我们修了广大的利他心,既然众生都需要利益,我们就要利益众生,那最好的利益众生是什么?给予众生暂时的财富、安乐,把他们安置在善趣的果位当中,或者在世间做慈善或公益事业,这些也是利他,但都不是究竟的利他,真正究竟的利他是要让众生获得究竟的解脱。解脱分两种,一种是暂时阿罗汉的解脱,一个方面是究竟成佛的解脱。如果自己成就了佛果,就可以把众生安置在阿罗汉果位,也可以把众生安置在成佛的果位。所以要把众生安置在上至佛果的究竟安乐,下至善趣的暂时安乐之间,最殊胜的身份就是成佛,为了利他的缘故发誓成佛,这样就非常相应于世俗菩提心的修法。

虽然现在我们在宣讲空性、胜义菩提心,但是对于前面学习到的世俗菩提心的精神,我们是永远也不能忘记的。虽然我们学习过了,思维过了,也许还讲考过了,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要看一看内心当中是否对于这种观念已经完全接受,也没用真正生起了想要利益他人的殊胜世俗菩提心?如果没有的话,那应该把利他心、世俗菩提心仍旧作为我们修行的重点和核心,以重视的方式进行修持或探讨。这方面能够作为我们趣入胜义菩提心的殊胜方便。

在广大利他心的基础上,我们以殊胜的发心摄持来修持空性,空性才不会堕入劣乘。因为究竟来讲,小乘也是成佛的道,暂时来讲,小乘的发心、修法、内外的善知识等等,一切的内因外缘决定了小乘行者没有发起广大的利他心。如果只有人无我空性的智慧,而没有世俗菩提心、利他心的摄持,这种空性的修法就变成了自己解脱的方便。在很多大乘的经论中,比如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或者《法华经》当中,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把小乘声闻道抉择为劣道,因为其发心、果位、修法等相比于大乘来讲,没有那么圆满、了义,所以有时为了让大乘行者不要趣入小乘道的缘故,也把这些道暂时列入劣道中,避免我们进入,有这样的必要性。我们必须要发利他心,再来修空性,这个空性就会变成真正大乘道的殊胜正因,这个过渡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

现在我们学习抉择的,或者有些道友非常喜欢观修的胜义菩提心,其实前面我们提到过,它真正的境界是菩萨相续当中的智慧,但是对我们而言,胜义菩提心是一种所缘,是抉择的对境。我们相续当中要产生这样的知见,有了这样一种观念,再循着这种方法去观修,我们就可以逐渐产生最殊胜的胜义菩提心。

我们要真正地修持成佛,这些因缘都是缺一不可的,必须要有:最初出离心的因缘;然后利他心的因缘;现在闻思观修空性般若经论的因缘,或者说为了证悟祈祷上师三宝等等的因缘,我们都要去抉择,内心必须要生起。这些因缘圆满了之后,我们的修法才会顺利,也可以顺利地获得果位。开始时没有这些因缘或者不圆满,所做的修持不是说没有利益,但是不会成为迅速、直接地让我们趣入大乘或者证悟大乘果位的殊胜正因。

我们现在抉择胜义菩提心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学到了“以智慧所得之事”,从某个角度来讲,它是证悟空性的一种果。修持空性有什么作用,或者有什么果呢?此处讲到,第一,可以“平息世间八法”,这主要是相应于自利;第二,“于未证悟空性者生悲心”,主要是相应于他利,所以说证悟空性也是包含了自他二利。如果只有空性而没有悲心,这样的空性就会成为小乘的因,反过来讲,如果只有悲心而没有空性,这样的法就会成为轮回的因,因为真正要灭尽烦恼障、所知障,必须要有证悟空性的功德,如果只有大悲心,缺少了空性的功德,虽然大悲心很殊胜,但也能成为真正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正对治。我们要获得解脱,对于大悲心和空正见二者必须要同等地重视、修持。

我们可以想想看以前的佛菩萨和很多传承上师们是怎样对待菩提心和空性智慧的。读过佛菩萨、高僧大德的传记就会知道,他们对于修持利他心、世俗菩提心、空正见非常重视,他们知道了要获得解脱,两种菩提心都是非常关键的。因为非常渴望利益众生,也很渴望为了利益众生而追求佛果的缘故,所以他们对于能够利众成佛的两种菩提心非常重视。作为佛法的追随者,我们也是愿意追随佛陀的足迹来修持菩提道的人,同样地我们对于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也必须要非常重视。我们只有首先重视了,然后听闻修持了,最后才可以把自己的心调整到和经典、论典完全相顺的状态当中。

如果经典、论典讲的是一种状态,自己的心是另一种状态,我们的分别念和佛菩萨在经论当中所讲到的标准完全相违,我们就没办法获得殊胜的果位。从某些角度来讲,经论相当于说明书,是一种指引的方法。某些时候经典、论典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我们的修行到底正不正确,有没有走错道,我们必须要拿经论来印证自己的见解、修行。比如今天我处理事情,这个发心对不对;我针对某个众生发了脾气,或者当时产生了不好的心念对不对,就要以佛经、论典当中讲的这些为标准。

经典是佛陀证悟之后宣讲的,即佛陀所证悟的法身的等流而显现成经文,论典也是一样的,有些是对经文的解释,有些是菩萨、高僧大德内心证悟的流露,这些都是堪为正量的。为什么说必须要依靠法而不能够依靠人?因为法是佛菩萨智慧的流露,它们完完全全可以作为正量,所以我们要依靠堪为正量的佛所宣讲的经典,或者公认的大德和菩萨们所造的论典,以此作为我们衡量自己修行是否正确的标准。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现在的世间当中,以前也是一样的,存在很多似是而非的所谓引导,有些是邪的论典,没办法引导众生获得解脱,比如引发贪、嗔、痴的,有些是误导的,有些是不究竟的,有些是带有错误的观点。不管怎么样,真正堪为正量的只有经典和论典,所以我们必须要依靠经典、论典闻思,把它作为衡量我们修行是否正确的准绳,或者说我们把它当成一面镜子,来对照我们的相续和观点。

以前大德们也讲过,衡量我们的修行是不是准确有几个标准。其中一条是,我们所有的见解、行为,如果符合经论的就是正法,否则就是非法;如果结果是善妙的,能够调伏贪、嗔、痴,就是正法,否则就是非法;如果和世间相顺的就是非法;如果和世间众生的观念、见行不相同的,就是正法等等,有很多衡量的标准。因此我们应该用经典、论典作为衡量自己修行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永远都要以佛经、论典,还有上师的教言作为衡量修行是否正确的标准。其他的,比如自己的分别念,今天想这个,明天想那个;或者张三、李四、世间的名人、某个明星怎么讲,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们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佛陀的化身,是不是真正的修行者,不管怎么样,从显现上来讲,他们必定没有闻思,也没有证悟真正的法性。在某些阶段或某种形式下,虽然他们宣讲的东西有其正确性或利益,但是从整个修行佛法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精力放在上面,就会没有办法真正学习犹如如意宝一样的殊胜佛法。

我们接触佛经论典和修心教授,如果时间很长或者接触的太多,一部分人会产生一种麻木的状态,觉得每天这样,都是无常、暇满、利他、空性啊,好像没有什么新意,应该追求一个新奇的说法。很多人学习佛法,不是真正为了获得解脱,而是看有没有新奇刺激的东西,如果有,就会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天天都是这些法,这些法义又没有入于心中,有时他就会疲倦。我们必须要注意避免这样的心态。这些法义不是太多了,而是我们学得太少了,不是它很浅显,而是很深,有时我们还没办法真正地接受,无法把这些作为内心正常的状态进行观修。因此我们对于讲无论讲世俗菩提心,还是胜义菩提心的法,都必须要认真去学习。

前面我们提到,空性的教法对于修行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们的罪业很深重,如果我们要忏罪,观修空性是一个力量非常大的善法。观修空性本身就是一种善法,观修罪障、罪性本空是彻底把罪障从根本上瓦解的殊胜修法,它的力量非常强大。如果我们想要忏罪的话,经常安住在空性当中,尤其是安住在罪性本空,这种方法叫做实相忏悔,在汉传佛教当中叫做理忏。这是安住它的本性忏悔,在密宗的荟供、酬忏的修法当中,也是安住它的本性无自性、空性,或者智慧的本性进行忏悔。

不仅放到忏悔当中,它是很殊胜的一种忏悔方法,如果把它放在回向当中,也是属于一种无毒的回向。《般若摄颂》当中讲,回向有两种:一种是有毒的回向,一种是无毒的回向。有毒回向,从比较粗大的层次来讲,就是杂烦恼的回向;从比较细的角度来讲,就是有实执心的回向。完全没有实执,安住在三轮体空当中的回向,称为无毒回向。如果空性放在回向当中,就是无毒回向,也是很究竟的。如果放在善法当中,比如布施、持戒、安忍,乃至于精进、禅定和智慧的善法,如果没有空性慧摄受就是从布施、持戒乃至于安忍的善法;如果有了空性摄受,它的名称就变成了度。当然这个度也有已经到彼岸、正在到彼岸的,或者成为到彼岸之因的。因为有了空性摄受,布施不是一个普通的善法了,就可以被称为布施度,然后持戒度等等都可以以此类推。如果有了空性、智慧的缘故,就可以成为度;如果没有空性摄受,充其量可以作为善法,不能成为六度。

还有很多其他修法也是这样的。整个小乘的修法,如果有了空性,就成了解脱的因,没有人无我空性,不会成为真正解脱的因,这样修持最多成为人天乘,不能成为真正的声闻乘。菩萨道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空性,也没有办法对治烦恼障、所知障。因此说空性的修法,在我们忏悔、回向、发愿时,乃至于修持净土法当中,念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观像念佛、持名念佛,还有一种实相念佛,其实也是观想,就是观察或者思维求往生者、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等本性的本空或者安住在究竟实相修持。禅宗中有了空性的缘故,就有了明心见性的修法,密宗中有了空性的缘故,就成为了真正的生圆次第等等。

空性的修法,其实遍满于整个殊胜佛法的修持当中。有了空性的修法,就是佛法和外道不共的地方。如果没有空性的修法,很多就是共同的修法。比如取舍因果、五戒、十善或者发善心等等,其实在世间或者外道的修法中也需要守持戒律的,而且某些外道的戒律比佛教徙还要严格很多。他们也有慈悲心、仪式、咒语、四禅八定等等看起来让人生起信心的地方,这些是内外道共同的,内道有,外道也有的。但是和外道不共的就是空性,人无我空性的见解绝对是佛法当中最为不共的,也因为有了空性,所以佛法可以成为解脱道,其他的外道就没办法成为解脱道。

我们对空性的修法的确要产生兴趣,在修持过程中要高度地重视。已经有了空正见,必须要进一步地加深,经常去观修;没有空正见的话,必须要去寻找,内心一定要有空性正见的生起和决定,这是非常关键的。虽然空性已经讲完了,但我们还是要反反复复去看里面抉择的方式。因为可能无始以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词句,所以有些道友今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一点。也有些道友学了之后能够了解里面所讲的内容。不管怎么样,学习一遍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反复地学习,有些时候学《智慧品》,有些时候学《入中论》《中论》《中观庄严论》等等,因为这些论典都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窍诀,针对不同的根基做了不同的抉择,所以对我们来讲,有很大的让自己的正见生起和稳固的作用。对于这些宣讲般若空性的经论,我们必须要反反复复去观察和学习。

下面我们继续讲平息世间八法的内容。

若于性中觅,孰为爱所爱?

细究此世人,谁将辞此世?

孰生孰当生?谁为亲与友?

如我当受持,一切如虚空?

如果在一切万法的真如本性当中寻找,什么是贪爱,所贪爱的对境又是什么呢?“细究此世人”,我们再详细地观察包括我在内的一切世人,“谁将辞此世”,谁会在此世中死亡,告别此世?谁又会在后世重新出生?谁会生,谁又出生过?“谁为亲与友”,谁是我的亲人朋友?“如我当受持,一切如虚空”,寂天菩萨说,如我一样,愿大家都能够受持一切如虚空一样究竟实相的境界。这是劝诫我们一定要受持或者证悟万法的空性,如果证悟了万法的空性,这一切困扰我们的问题都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若于性中觅,孰为爱所爱”,我们宣讲的时候,世间当中有一个爱和所爱。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爱和所爱既有狭义的,也有广义的。狭义的就是现在世俗的男欢女爱等等,这就是情爱,此处的爱和所爱也可以这样理解,还有爱和所爱就是所有贪爱的东西,所执著、贪爱的东西都包括在内。

世间人之所以流落在轮回当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贪爱这个世间的缘故,而继续地流转。这是我们流转在轮回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有些是贪著于今生当中的一切,比如自己的身体、财富,如果今生我们对这些的贪心很重,死的时候没有放下,相续当中还是对这些东西恋恋不舍,内心当中对于情爱、财富的爱执很重,这种习气就会牵引他趣向于后世。有些人是追求今生的东西,有些人是追求后世的天人果位或者色界天的禅定等等,因为有了这些爱的缘故,所以他就会继续地投生。

在《贤愚经》当中讲,我们下世继续地投生人道、天道、阿修罗道等等,都是因为贪爱的牵引而投生的,但是谁会喜爱地狱、饿鬼、旁生?旁生有些时候不好讲,因为有些人觉得转成一些宠物还是很风光,你看它吃穿不愁,得到了很好的待遇,有时可能也有人颠倒了发愿转生旁生的,但是对饿鬼、地狱谁愿意去投生,谁会喜爱这些东西呢?虽然我们今生造了很重的罪业,按理来说就会投生到地狱和饿鬼当中去。在清醒的状态,还没有真正死亡时,地狱和饿鬼他是不愿意投生的,但是最后的一念还是因为贪爱的缘故,所以转生到了地狱、饿鬼中去。

这个情况是怎么样的?《贤愚经》中也提到过这个问题。比如一个人造了罪业,他必堕热地狱。要堕热地狱的时候,他会感觉身上非常寒冷,他就说,愿我转生到很温暖的地方去,远离寒冷。通过贪爱他就会转生到热地狱当中。有些人临死的时候,感觉非常热,他很贪著就发愿,愿我转生到比较凉快的地方,这样他就转生到寒地狱当中去。他在转生的时候,最后会产生一个颠倒的贪爱之心。

其他的旁生、饿鬼都是这样的。比如说转生饿鬼,当某个人快死的时候,他的亲友劝他,你吃点东西啊!吃点饭、喝点汤,吃个苹果、梨。他非常不想吃东西,亲友也许不了知病人内心的痛苦,再再地劝,最后把他劝烦了,他就想:“愿我生到一个永远看不到饮食的地方,也听不到这些饮食的名字”。他产生了这个很强的念头,就转生到了饿鬼道。

转生旁生道,有时候是愚痴为性,这也不是绝对的。《贤愚经》中讲,有时人临死的时候,亲友在他耳边说佛法或者念佛的殊胜,他也是业障现前,听不进去,他说:“愿我转生到一个永远听不到佛号等词句的地方去。”他有了这种念头的缘故,就转到了旁生道,没有听闻佛法的机缘。

我们转生后世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贪爱。在十二缘起当中,也是爱、取、有。当然我们现在就是有受,有了受之后就会有爱,今生对我们来讲影响最为深重的就是爱和取。其中以爱作为第一支烦恼的因素。

世间当中贪爱对众生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从世间的观点来看,我们要爱自己的丈夫、妻子、家人,还有其他的人我们也应该爱,大一点就要爱国家、民族、全人类和整个地球。还要博爱,不单单要爱自己的朋友,也要爱自己的怨敌、伤害自己的人等等,有些时候还应该爱野生动物,因为它们是整个地球的一员,整个缘起中的一个链条,如果这些野生动物灭绝了,生态就会遭到破坏,所以我们必须要爱它们。像这样从狭隘的爱到世间当中认为的博爱。佛法当中还有大爱,比如他爱执等等。真正来讲,表象当中这些所谓的爱是有的,有贪爱、狭隘的爱,很多世间的情爱是以占有为本体的。虽然说是爱对方,但终究来讲还是爱自己。像这样有狭隘的爱,也有稍微广大的爱,还有菩萨的广大的爱,这些在世俗当中都有的。

此处说若以性中觅,“性中”不是它的表象,而是从它的本体、实相、真如本性当中去寻找有没有爱和所爱呢?其实没有爱,也没有所爱,就是说能爱者没有,所爱的对境也是没有的。

当然我们从世间的角度来讲,当众生有贪爱的时候,就觉得这些值得去追求,在这个爱的过程当中,他觉得很舒适、快乐。比如陷于热恋中的男女,他们觉得爱着对方就是一种幸福、温暖的感觉,刚开始就是这样追求的,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付出很多辛劳,如果爱破裂之后,很容易会反目成仇,像这样的爱,或者爱社会、地球等等,还有菩萨的这些爱,这些能爱者是谁呢?能爱者就是我们。所爱是我们所爱的物品,比如房子、财物、地位,还有自己爱的人、众生等等,从现相来讲这些都是有的。虽然有些是烦恼染污的爱,有些是狭隘的爱,有些是没有烦恼,比较广大的爱,但是不管怎样,在本性当中寻找的时候,一切的爱和所爱都是不存在的。

如果是烦恼染污的爱,作为六种根本烦恼之一,后世就会因此而投生轮回,而且因为爱得深,所以嗔恨心会更强。从开始有爱而最后反目成仇的角度来讲,也可以理解为当初爱得多深,最后反目成仇时,你的恨就有多强烈,还有另外一种理解,我们爱亲人有多深,谁伤害了我们的亲人,我们对伤害亲人的仇敌恨就有多深,这也是成正比的。从这个所谓的爱,会引发贪欲、嗔恨、恐惧,因为我们害怕所爱的东西、人和我们分离,所以里面其实隐藏着恐惧,产生了恐惧也会引发下一世的轮回。从总的引业来讲,它是引投生轮回的;从满业的角度来讲,因为它有染污的缘故,我们也会感受很多的痛苦,所以爱所爱会成为轮回的因。这方面如果我们没有打破,不知道本性上没有爱和所爱的话,就会深受它的困扰。

既然如此,我们也许会问:那菩萨利他心的这个爱呢?从暂时的世俗谛的角度来讲,菩萨爱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能够离苦得乐的大爱是很清净的爱。如果这种很清净的爱当中有执著,他认为有实实在在的我、所利益或者所爱的众生,有这种实执,就没办法真正证悟万法的本性,也就是说,这个菩萨如果不把爱众生的执著打破,他是永远不能真正地利益所爱的众生,没办法对众生做最究竟的利益。

如果真正要利益自己所爱的一切众生,必须要了知这样的爱都是无自性的,并不是说要放弃掉,从今之后不管你了,然后自己就证悟空性了,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他发愿要利益一切众生,如果他在利益众生时有三轮的执著,这个执著本身会障碍他利益一切众生,因为他有执著的缘故,利益众生的能力没办法显现出来,如果他的能力展现不出来,虽然有要利益对方的心,但是他也没有能力。如果真正要利益所爱的众生,必须要知道能爱和所爱都是空性的。

从世间人的角度来讲,如果不了知一切能爱所爱是空性的,我们就会产生烦恼,而引发投生轮回的因;从菩萨利益众生的角度来讲,如果不知道一切能爱所爱、能利益所利益的空性,他虽然有这种想法,但是也利益不了众生。所以说若于性中觅,孰为爱所爱?从空性的侧面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从众生和修行者的角度,大概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第一种情况是完完全全地证悟了空性,像初地菩萨以上在入定慧的过程当中,他已经完全证悟了空性,安住在没有能爱所爱的状态当中,他彻底获得解脱了;第二种情况是一般的凡夫众生,一点空性的正见都没有,完完全全落在了能爱所爱的二取实执当中,就会受到爱和所爱的绳索束缚,没办法解脱;第三种情况是凡夫众生学习或者了悟了一部分的空性,比如现在很多学习空性教法的人,他既是凡夫,又了知了空性,他不是圣者,没有完完全全安住于空性,也不是一般普通的凡夫人,完全没有一点空性的概念。

这类众生对爱和所爱的态度就会有所转变,他知道这一切在本性当中都是空性的,在世俗当中虽然也会因为自己前世的业让他爱上某个人、某个国家或某个东西,但是他知道这个爱的本性是虚幻、空性的。他一方面爱的表象还存在,一方面也知道爱的本性是了无所得的,安住在这样的正念当中,所谓贪爱对他的影响就很有限,他具备了从这个状态当中突围的勇气、能力和智慧。因此说对于爱和所爱,证悟空性的人、没有证证空性的人,以及虽然没有证悟空性但是了悟空性的人,他们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我们来讲,必须要在空性的教法当中去寻找什么是我们的能爱、所爱。我们要知道一切能爱所爱的本性空。如果从缘起因的角度来观察,它是一切因缘所产生的缘故,本身都是虚幻、无自性的,或者本来就是空性,不存在的。如果从金刚屑因的角度来讲,爱的因是什么?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这也是了不可得的。如果从离一多因的角度来讲,能爱者我,那我的身心存在吗?像这样通过离一多因分析色身的组成部分,从粗大的色法到微尘之间了不可得。分析我们从粗大的心识到无分刹那之间了不可得,从这方面分析了能爱。

所爱也是一样的,所爱的人,他的身心是怎样的?是空性的。所爱的房屋、地位,一一分析,这些也不可得。从离一多因的角度来讲,一分析之后,能爱和所爱也是了不可得。或者从破有无生因的角度来讲,也是可以了解的。若于性中觅,这个“性中觅”不是从表象当中去寻找。表象当中当然可以得到爱和所爱,但是如果从一切万法的本性当中寻找,爱和所爱都是不存在的。

不了解空性、殊胜佛法的人会觉得:“世间本来有爱,有了爱这个世界才精彩,现在你没有爱,这些爱都是空性的,没有爱了会不会非常消极呢?”并不是这样。不管你对爱的看法是消极还是积极,它的本性就是这样的,谁都改变不了,这不是说在阻止谁或怎么样。没有真正的能爱和所爱就是一切万法的本性。只不过不分析时我们不知道,一分析之后,爱和所爱到底在哪里呢?我们要去本性当中寻找,而不是从表象中去寻觅。如果从表象寻觅,佛承认有这些贪爱,也承认菩萨应该生起大爱,此处讲的是本性当中去寻找,本性中到底能不能找到爱和所爱呢?真正在本性当中爱和所爱连一丝一毫都找不到。既然它是本性当中如是,那我们为什么不承认呢?

真正来讲,不了知一切万法的本性是怎么样的,尤其是不了知万法的空性,沉溺于爱中就会丧失理智,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因为一个人贪爱上来时,他就完完全全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情,完全丧失理智,头脑会非常不清楚。空性是一种智慧,如果他真正以空性的智慧了知了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空性的,就有了全盘地观察爱和所爱本性的基础。他去寻找时,就会知道一切爱和所爱是虚幻的。

他在爱和所爱的过程当中,虽然不可能马上抛弃掉,或者菩萨虽然在世间当中证悟了,但是出定位时也会随顺众生热爱家人等等,其实他们所说的热爱并不是贪爱,菩萨鼓励我们要热爱你的家人,如果不爱家人怎么爱众生?菩萨内心的想法并不是你要去贪爱家人、职位等等,他的意思是,你有这个责任,必须要去热爱他们,但是不能贪执。菩萨在出定位的时候,也要随顺众生这样去宣讲。

作为修空性的人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学习了一段时间,了知了空性,是不是我们的爱就没有了呢?学习了一段时间空性,这个爱还存在,学习空性之后,我们会对爱的本质有很深的体会。这样一来我们在爱的过程中就不会那么颠狂、痴迷,也不会出现头脑发热之后做了不好的事情。修行空性对我们来讲,在修习佛法过程当中,避免我们的头脑过于发热看不清楚实际情况,可以对我们做一个很好的保护,让我们在头脑清醒的时候继续往前走,虽然也会因为前世的业力遇到自己所爱的物品或人等等,但是不会深受其累,这就是内心通过学习空性获得的殊胜智慧。

下面讲细究此世人,谁将辞此世?孰生孰当生。谁将辞此世,主要是人的死亡;孰生孰当生,主要是人的生,这就牵涉到了生死的问题。在名言当中,表象上生和死都是存在的。一般世间人没有学习过佛法,很多人认为生命只有一次,现在很多地方都说只有一次生命必须要珍惜等等。很多人就非常地害怕死亡,很喜欢生而不喜欢死,当一个生命降生的时候,大家很欢喜,好像有了希望,当接近死亡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气氛非常凄凉,内心也很痛苦,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地避讳提及死亡的话题。一般的世间人对于死是避之唯恐不及,对生很欢喜。如果一个人被判了死刑,最后突然说他不用死了、获得重生了,他就特别高兴。世间人对于生和死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对于修行者来讲,佛陀告诉我们要正确地面对生死,有生就有死,生命不是只有一次,我们无始以来有很多次的生命,以后如果不解脱,还会有很多次的生命,生生死死在整个轮回当中就是正常不过的轮换。因此佛陀告诉修行者要认知死亡的事实,在死亡到来之前,必须要观修死亡。

在《西藏生死书》中,索甲仁波切也是教诲说,平常佛弟子要观修死亡,这样对死亡就不会因为陌生或者避讳的缘故而恐怖,通过逐渐的观修,会越来越接受死亡,最后对死亡本身会很熟悉。知道死亡是要来的,在死亡到来之前我要做什么,死亡到来时我应该做什么,死后应该有什么。他对这一切经常性地观修,观修到了很熟悉,当死亡到来,他能够坦然地接受,我以前观修的死亡今天到来了。索甲仁波切说,经常观修死亡,最后死亡到来的时候就像遇到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不会那么恐怖,而是很欣喜地去接受死亡。这是佛弟子对死亡的态度。

虽然不是百分之百,但是世间人也会觉得很多佛弟子似乎不畏惧死亡。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轮回的观念,在死亡来临之前做了大量的观修,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听法时也是正面宣讲死亡的本体和状态、来临时做什么准备。大家经常讨论,也经常这样观修,道友去世的时候也是经常去助念等等,不会觉得死亡有那么可怕,就是很正常的,就像人衣服脏了换一件衣服这么简单。虽然他们也有生和死的观念,但这是另一种态度。大乘菩萨们则是超越了死亡,还会投生的状态,佛陀也是这样的。因此在世俗谛表象当中有生有死。

如果在本性当中寻觅,细究此世人,真正观察世人,谁将辞此世,谁会从世间死去呢?谁会辞别此世,面临死亡呢?如果这个众生生过,他就会死亡;如果这个众生从来没有生过,哪里有死亡呢?这就讲到了空性,或者说讲到了实相当中无生无死的状态,没有生就没有死。

这也可以从前面所讲的三个侧面进行分析。如果从佛的角度或者菩萨入根本慧定的状态来讲,完完全全没有生死的概念,连生死的名字都没有。如果是一般的凡夫众生,有生有死,就像前面讲的一样,他们对生和死的态度迥然不同。对于修行者来讲,他一方面经历生死,目前为止还没办法摆脱生死,一方面又学习到了无生无死的教授,处在这种状态当中,他们对于生死的态度完全和一般人不同,可以看淡生死。因为他知道一切的生是因缘和合的,本身是无自性的,所以在名言中是如梦如幻的生,胜义当中是无生的。如果生是没有的,又何来死亡呢?就像前面所分析的一样,如果观察的时候我们的身心都不存在,那谁会降生到这个世间?没有人降生。谁会离开这个世间呢?

这里有两个:第一个,离世者是谁?有没有离世者?比如自己存不存在呢?现在这个所谓的我无外就是身心,再加上一个名称,在家有在家的名字,出家有出家的名字,好像这个名字代表自己一样,真正分析的时候你的身体在哪里?空性的;那你的心呢?空性的。名称也是空性的。既然没有身心,没有本人,谁会死亡呢?没有死亡。

第二个,“辞此世”。这个此世存不存在呢?我们要离开世间,世间的本身存不存在呢?有些人认为,这个人会去世,世间还会留在这里,比如说一家人中,前辈的爷爷、奶奶或者父母死了,离开这个世间了,但这个世间还存在的。好像这个人会不断的投生、离开世间,这个世间是不变的。真正分析时,世间是什么?从一个方面来讲,这个世间就是每个人自己的经验,他们眼识看到的色法,耳识听到的声音,鼻识闻到的东西,除了这些就没有了。如果这个人真正死掉了,对他来讲,此世的一切就消失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好像人死了之后这个世间还存在,按照这种观点,我们分析这整个世间是不是真的存在呢?通过观察柱子、瓶子的方式,一切色法的组成部分都是一样的,山河大地、须弥山也是空性的,所以没有世间,也没有谁离开这个世间。谁将辞此世?这是没有的。

然后孰生孰当生,没有死,那有没有生呢?生也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在这个世间降生了,或者说以前曾经降生过、现在当生,或者以后当生,不管怎么样,这个所谓的出生不存在的,也是假立的。能生的父母在哪里?他们也是身心的状态,一分析的时候是不存在的。所生婴儿的身心,或者出生的医院等等,真正观察分析的时候,一切都是假立的本性,没有任何实实在在存在的。孰生孰当生,像这样生死也是假立的。

我们所经历的生死本身是一种假象,或者从某个角度来讲,它就是一个很大的骗局,本来不存在,我们认为有生,我们来了;有死,我们又走了;重新来,又走掉了。这是虚假的显现,我们不知道本性的缘故,就在生死当中来来去去。虽然没有我们还会显现,对我们来讲必须要认知这个最大的可悲之处,但是菩萨有大的勇气,知道这一切,他要利益众生,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的。

我们要知道,在这一期的生命当中,好生恶死或者恐惧死亡等等,从本性的角度来讲,这一切都不存在。我们现在为了死亡累积资粮做很多的准备,是因为我们还有执著、习气,假如我们证悟了一切本性的空性,也没有死亡,我们又何必为了死亡而准备资粮呢?当我们还有执著的时候就要为生死作准备。一旦证悟了空性,没有死亡也没有生,我们就不用做任何的准备,就可以远离生死的恐怖。

还有大乘菩萨了知无生无死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什么?我们知道小乘的行者非常恐怖轮回、害怕生死,因为他们通过观修出离心知道了轮回的巨大过患,对轮回非常恐怖,所以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离开轮回的。如果让他们发愿重新入轮回,他绝对不干,会不断摇头:“这是绝对不行的,我所有的修行都要为了早日离开轮回、获得涅槃而奋发的。”作为大乘的菩萨来讲,佛菩萨告诉我们要重新入轮回,在生死当中远离生死,不取生死。对我们来讲,重新取生死也是一个大的考验,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如果我们了知了生死本来是如梦如幻的,那经历生死有什么恐怖的呢?没什么值得恐怖的。如果生死的痛苦是实有的,就会考虑到底还来不来受生。佛陀告诉我们一切生死的本性是空性的,幻象都是假立的,而且安住在这个假立的状态不会被它染污,这样菩萨就会有真正重入生死轮回的勇气,他超离了生死,又重新取生死。通过了知无生无死的善巧方便,大乘菩萨的勇气可以确立起来。

谁为亲与友?在轮回当中谁是我们的亲人、朋友?反过来讲,谁又是我们的怨敌呢?在轮回当中,亲怨也是我们难以割舍的。我们对亲人非常贪执,对怨敌非常痛恨。想和亲人永远在一起,不愿碰到怨敌。如果谁伤害了自己的亲友,我们就会对伤害者非常怨恨;谁利益了怨敌,我们也会对利益者产生很大的忿恨。亲友如果安乐,我们也觉得安乐;怨敌如果安乐了,我们就会很痛苦。在轮回当中,我们亲怨的概念也是需要打破的。

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或者从修出离心的角度来讲,佛菩萨会告诉我们一切的亲怨都是无常的。这一世的亲人有可能是前世的怨敌,这一世的怨敌后一世也许会转为我们的亲人,所以我们对当前因缘显现的状态,不用过于执著,这样会影响我们修法。从修菩提心的侧面来讲,一切众生都曾经利益过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泯灭我们对亲怨的巨大执著,世俗的修法中有这样的窍诀。

在胜义菩提心当中,一切的亲友其实都是空性的,没有亲友,反过来讲,当然也就不会有怨敌了,中间非亲非怨的普通人也是没有的。这一切都是没有的,我们就在这样的本性当中如是安住。

对于世间人来讲,当我们有困难或痛苦的时候,就会找亲友帮忙,内心苦闷,也会找亲友去倾诉。对世间当中的怨敌,我们要想方设法避开或者打击他。亲友是我们的依靠,怨敌就是伤害我们的对境,有这样不同的显现。从修行者的角度来讲,恰恰相反,有时亲友会成为我们修行的违缘,怨敌会成为我们修行的顺缘。如果经常性地贪执,不愿意离开亲友,时间和精力都会花在亲友身上,我们的心不愿意出离,也没办法真正地修学佛法;如果我们经常受到怨敌的伤害,逐渐会对轮回产生厌离心,从而趣入了修行。因此亲友、怨敌对于世间人和修行者有不同的作用。

从空性的角度来讲,既没有亲友从世俗角度对我们作的利益和从修行角度对我们作的违缘,也没有怨敌从世俗角度对我们做的伤害和修行角度对我们做的利益。一切都是空性的,完全平等。没有任何的障碍,也没有任何所谓的顺缘,安住如是的空性当中。这就是此处提到的,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安住空性,这一切对亲友的贪执、怨敌的嗔恨等等都平息了。这就是平息世间八法。

在《山法宝鬘论》《开启修心的门扉》中,也讲了很多贪恋亲友、贪恋家乡对修行者造成的伤害。如果我们能安住空性,虽然还处在家乡,还有亲友,但是这些都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这是一个非常高深的境界,一般人安住不了,也没办法了知。我们要尽量了知它的过患,逐渐出离,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法。从世间的名词来讲,空性教法已经到了很高级的阶段,一方面它的境界和下面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一样。虽然这是很高深的了义状态,一般人没办法安住,但是我们也要了知,究竟来讲安住空性是远离对亲友和怨敌执著的最佳方法。

“如我当受持,一切如虚空”,寂天菩萨说,愿一切的修行者像我一样,能够受持一切犹如虚空一样的殊胜空性的境界。如果安住在虚空一样的本性境界当中,这一切的纠结、障碍都不会存在,爱所爱、生死、亲怨……都不会存在了,所以希望一切众生都像寂天菩萨一样,能够安住在实相状态。

寂天菩萨说,我已经安住在犹如虚空一样的实相当中,证悟了空性,愿大家也能像我一样。刚开始寂天菩萨很谦虚说我也没有利他心,辞藻也不行,后面在第九品时显现腾空而去,在这个地方讲如我当受持,一切如虚空。论典当中讲到了寂天菩萨的真实状态是已经证悟了一切万法的空性,所以一切的显现对他无利无害,没有什么利益,也没有什么伤害,就像亲友、怨敌对我们不会有什么利益,也没有什么伤害,所以他说应该像我一样受持犹如虚空一样的境界。

己二(于未证悟空性者生悲心)分二:一、所缘;二、行相。

这里主要是讲利他的,如果证悟了空性,就会产生利他的功德,对没有证悟空性的人产生强烈的悲心。

产生悲心的方式,有些地方讲,观想一切众生的痛苦,在观修轮回痛苦的加行时,既可以帮助自己产生厌离心,也能缘众生而产生大悲心。

此处讲的是没有证悟空性,如果自己证悟了空性,或者了知空性的见解,一切都是空性的,没有任何执著,众生还是处在这样的状态中,比如前边科判中的世间八法。如果自己对于空性境界有某种程度的了达,就会像前边的颂词讲的一样,何有得与失?谁人恭敬我?谁复轻蔑我?苦乐由何生?何足忧与喜,然后孰为爱所爱?细究此世人,谁将辞此世?孰生孰当生?谁为亲与友?对一切的世间八法,他都会平息的。

普通的众生没有了悟空性,有强烈的得失,很在乎谁在恭敬我、谁在轻蔑我,执著我现在快乐、痛苦、忧伤、欢喜;这是我的能爱、那是我的所爱;某某人要死了、某某人出生了;这是我的亲友,那是我的怨敌,他有这些执著。有了这些执著,就会深陷其中,没办法自拔,不断地被这些现象扰乱,然后产生贪心、嗔恚、愚痴、造恶业,杀生、偷盗、邪淫等种种罪业都是从前边的世间八法中逐渐产生出来的。有了这个引业,他就会投生,因为恶业感受痛苦。

当一个人了悟了一切万法无自性,反回头来看众生的状态,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悲心,很想帮助他们。那怎么样帮助他们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从这种迷惑当中解脱出来,给他们宣讲空性。如果了悟了空性,自己可以从世间八法中脱离,也可以帮助众生从世间八法当中得到出离。

“所缘”和“行相”怎么理解呢?所缘就是把我们所缘众生的状态作一个描述,为了让我们了知:“哦,这是我们所缘的众生,是我们要生悲心的对境。”所缘就是我们要生悲心的对境。

行相就是说生悲心时的行相,悲心是以拔苦为相。里面有拔苦的,也有予乐的。虽然慈悲是不分家的,有时我们说慈心是予乐的,悲心是拔苦的,但是在《经庄严论中》讲,有慈就一定有悲,有悲就一定有慈。两者是不分家的,只不过从侧面来讲是不一样。行相的科判中有缘众生得乐的,也有缘众生离苦的,这就是它的行相。

庚一(所缘)分三:一、今世辛苦维生;二、后世感受痛苦;三、三有共同过患。

辛一、今世辛苦维生:

这就是我们所缘众生很痛苦、很悲惨的景象,我们必须要了解,了解之后再去生起大悲心。

世人求自乐,然由诤喜因,

频生烦乱喜。勤求生忧苦,

互诤相杀戮,造罪艰困活。

世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快乐,然后拼命去奋斗,“然由诤喜因”,但是因为诤论的因和欢喜的因,“频生烦乱喜”,因为诤斗的因而频生烦乱,欢喜的因频生欢喜。“勤求生忧苦”,三门奔波去追求快乐,在这个过程中,身语意三门频频地产生忧苦,为了自己得到快乐,互相诤论而导致互相杀戮,通过造罪的方式艰困而存活。这就是众生的状态,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了悟空性。

真正来讲,众生痛苦的最直接的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因就是业。业是从哪里来的?业来自于烦恼,烦恼来自我执,我执是因为无明,无明就是不了知空性的状态。一切根本的因就是不了悟空性的无明,它的近取因,即导致痛苦的最近、直接的因就是业,一切都是有关联的。

前面我们再再提过众生的两种愚痴,第一个叫做真实义愚,不了悟空性的愚痴;第二个叫做业果愚,即对于业果的愚痴。我们看此处的“世人求自乐”,因为不了悟一切万法空性的缘故,世间人不去追求实相的证悟,反而去追求表象的快乐,所以世人都是追求自乐。不单单是世人,所有的众生都是追求自己的快乐,乃至于地上的蚂蚁,房子里的蟑螂、苍蝇、蚊子,哪个众生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快乐,到处在飞、爬、走、奔波呢?都是为了自己得到快乐。

在追求快乐的过程当中,“然由诤喜因”,虽然每个人都想得到快乐,但是能不能得到快乐也不是跟随自己的意愿而转移的,要看自己前世到底造了什么业。每个人想要追求快乐的心是永远不变的,从追求快乐的这个心的深层次来讲,是否有得到快乐的因缘就是另外一回事。有得到快乐的意愿是一回事,有没有得到快乐的因缘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说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有些是诤论的因,有些是欢喜的因。

诤论的因是当你想要追求安乐的时候,其他的人出来障碍,或者说当你在追求快乐的时候,没办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达成希望的目标,就会和对方发生诤论,这是很自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小孩子会为了自乐而诤的,比如小朋友之间诤玩具、糖果、游乐设施;上学之后也有诤论的;到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有自己所诤论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要追求自己的快乐,我想快乐,他也想快乐,两个人碰到一起的时候,有时不可否认的就会发生冲突,这时候就会发生诤论。

因为诤论的缘故,频生烦乱,有哪种诤论是很愉快的诤论呢?诤论都是产生烦乱的因。不仅当时烦乱,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当中也会非常烦乱,想到这个事情就烦,非常不舒服。本来自己是想追求快乐的,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前世业力的导致,所以产生了很多的不愉快。由追求快乐的动机引发,最后的发展并不是自己愿意看到的。当然大家在诤论的过程中还是以为要为自己的快乐而去诤斗,为了保护、争取自己的快乐,必须要和别人诤斗,很多人有这样思维的。因为诤斗的缘故,所以频生烦乱。

有时是利益之因,上师讲记当中也讲到,为了利益自己的家人去奋发;有时是欢喜之因,如果前世自己有一定的善业,遇到的因就是欢喜的因,比如遇到了顺缘,遇到了一个帮助自己、愿意合作的人等,也是频频产生欢喜。

不管我们产生诤论让自己痛苦,还是遇到了欢喜的因让自己产生欢喜,从本性的角度来讲,一切都是假象。在假象当中,我们认为烦乱不好,欢喜的好,但欢喜本身也不是恒常不变的,一段时间欢喜,一段时间又开始烦乱了,也没有永远的保证。这方面我们必须要了知,完完全全是无常的,现实当中都是这种本性。

“勤求生忧苦”,“勤求”是我们要追求自乐,必须三门很辛苦地奔波,辛勤地追求,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身体会倍感疲惫,然后自己的语言和心也会有忧苦。

在《四百论》中也讲过,“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就是讲世间上的人,大人有大人的痛苦,小人有小人的痛苦。下劣的人痛苦主要由身体而引发,比如找不到吃穿的饥饿、寒冷等痛苦。“胜者”主要是有钱有势的人,他们的痛苦主要不是身的痛苦,并不是说他们没有生病的状态,也会有,他们不缺衣食方面,主要是心,他们经常操心,这是他们的痛苦。老百姓有老百姓的痛苦,总统有总统的痛苦,政府官员有政府官员的痛苦,一般的草根有草根的痛苦,都是这样的。

在勤求自己快乐的过程中,哪个人不是生忧苦的呢?在整个世间,从降生到去世一直都是很快乐的人,虽然有是有,但是这个比例非常少。我们再把时间拉长,不单单是今生当中,如果把前后世都算上,整个轮回当中都是痛苦大于安乐。虽然这个科判主要是讲今世辛苦维生的勤求生忧苦,我们不要认为现在我赚钱很容易,现在没有什么勤求生忧苦,而是要知道,学者有他的痛苦,学生有他的痛苦,政府官员有他的痛苦,老百姓有他的痛苦,高者有高者的痛苦,低者有低者的痛苦,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痛苦。今生当中,如果没有证悟空性,都是要面对的,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忧苦。

“互诤相杀戮”,在追求自乐的过程当中,会导致互相诤论,再升级就是相互杀戮。相互杀戮很多时候也是通过这些因缘。我们看电视或者网络上的报道,很多杀人的因是什么?有时是为了抢钱,有时是为了面子、口角,有时是为了争座位,有时是为了地盘,比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杀戮就是为了地盘,有时是为了资源,比如石油等等,都是为了自己的快乐。发动战争的人也许就是一两个,以前是国王等某个人发动的战争,他有自己的考量。现在的人发动战争,是为了自己多拉一些选票,或者自己在选举当中要落败的时候赶快发动个战争,以提升人气、转移注意力,他都有自己的考虑。下面执行的人考虑的是从战争可以得到什么名声,能不能升官,如果参加战争,工资是多少等等,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杀戮。像屠夫、渔夫等等都是为了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钱去杀戮。

“造罪艰困活”,为了自己得到快乐,通过造罪的方式来追求,今生当中造了罪,虽然得到了一点财富,但是后世会因为所造的罪业而感受巨大的果报。“艰困活”,在整个过程中都很操心,饱尝了巨大的艰辛而维持自己的生活。世人没有证悟空性,在轮回当中辛苦维生的状况。

世间人所宣讲的主流方向都是积极地歌颂生活很好,然后有这个那个享受,自己也很快乐。佛经当中讲的很多,都是痛苦,今生痛苦,后世也是痛苦的状态。这个方面来讲,也许有不同的描述方式,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众生因为没有证悟空性的缘故,不知道真正的了悟之因的缘故而没有勤修证悟之道,所以在整个轮回当中再怎样挣扎、拼搏,也还是处于一种造罪艰苦存活的状态,没有丝毫的自由可言。如果要真正摆脱这种状态,必须要修解脱,尤其是要修持证悟一切万法空性的究竟实相。

我们这节课学习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