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第二百零一课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是宣讲希求成佛的凡夫修学者如何趋入菩萨道的修行指南。如果我们想要成佛,必须经由非常正确的道路和方法来进行修学,而《入行论》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修学的方法和指导。按照华智仁波切对《入行论》的科判,全论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菩提心“未生令生起”。如果要成佛,必须先成菩萨;如果要成菩萨,必须生起菩提心。怎样才能生起菩提心呢?第一品到第三品,宣讲了菩提心未生令生起的教授。

假如菩提心生起之后又退失了,对成佛也没有什么帮助。因此,在菩提心生起之后,如何让它保持不退转也很关键。通过第四品到第六品,寂天菩萨宣讲了“已生令不退”这种殊胜的修法。

要成就菩萨乃至佛果的话,仅仅不退转还不够,必须要让种种功德再再地增上、圆满。整个菩萨道修行的核心就是菩提心。有时我们理解的菩提心,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发愿成佛,其实这只是一个愿菩提心。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中又包含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我们经常提到的菩提心就是愿菩提心。所谓行菩提心就是修持六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而胜义菩提心则是宣讲空性。我们希望菩提心在不退的基础上再再地增长(“不退令增上”),第七品到第九品就是阐述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都能够增长的方便。

第十品是回向。回向也是一种殊胜的修法,把前面修持的所有善根功德:比如菩提心未生令生起的功德,已生令不退的功德,不退令增上的功德,修行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功德,把这些功德进行一个定位——它要怎么成熟?成熟于哪个方面?都是通过回向品来成办。

这个功德要如何回向呢?如果单单回向某个地方,这个回向就不圆满。因为佛陀要救度世间的一切众生,不论是声闻、缘觉种性的众生,还是菩萨种性的众生;不论是人天乘,还是出世间的三乘,都是佛菩萨救度的对境,所以菩萨的回向当然要遍及方方面面。

回向品从另一方面也再一次提醒我们:哪些是需要修学的地方,哪些是需要救度的地方,哪些是需要成办的地方,通过回向时的作意,我们就能够提醒我们的相续,不要让我们的修行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整个大乘归纳起来,无外乎就是利益众生和成就佛道,而回向就是从这两个方面成熟善根,正好可以把我们的善根用于这些地方。

此外,回向能够扩展我们的心胸,让我们的心胸进一步清净。佛菩萨的境界非常清净、伟大,而要让我们从凡夫心的状态达到佛菩萨的水平,必须要经过方方面面的修行,回向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回向品,也是《入行论》最后一堂课的内容,这一课里宣讲的关于回向的意义和修行的方式也非常殊胜。

今天我们首先学的是这个颂词:

何时欲相见,或欲问法义,

愿我无障碍,面见文殊尊。

字面意思:什么时候我想要见到文殊菩萨,什么时候想要在文殊师利菩萨面前请问法义,都愿我没有任何障碍面见文殊菩萨。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在这么多的佛菩萨当中,为什么寂天菩萨在想要问法义、见圣尊的时候,都选择文殊师利菩萨呢?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的本尊就是文殊菩萨;另一方面,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疑惑,而文殊菩萨是诸佛智慧的显现和总集,如果我们想要解除内心当中缘法义产生的种种疑惑,比如缘四谛、二谛等等的疑惑,通过文殊菩萨的加持,就可以迅速地遣除我们相续当中的疑惑。

在密乘的修法中讲,所谓了义的文殊菩萨就是我们的本性、自性。因此愿我们无障碍面见文殊尊也可以解读为:愿我们能够现见自己的本性。所以此处发愿:愿我什么时候想要见到文殊菩萨,什么时候想要询问法义,都能够亲见到文殊菩萨。

寂天菩萨的传记当中记载,当时他在世间众生或者僧众面前示现为所谓的“三想者”形象,平日只是吃饭、睡觉、步行,并没有闻思修。但在别人睡觉时,他私下亲自面见文殊菩萨听闻正法,并且通过文殊菩萨的加持和摄受,写了《入行论》、《学集论》、《经集论》等诸多殊胜的论典。

他的证悟历程非常殊胜。传记中讲他很小就已经得到了文殊师利菩萨的修法,并亲见了文殊本尊。从王宫出逃的前夜,他梦到文殊师利菩萨坐在他将要登基的宝座上说:“这是我的法座”,督促他出离世间出家修行。当他离开皇宫之后在森林里迷路找不到水时,也是得遇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摄受,帮助他解除了饥渴之难。寂天菩萨在那烂陀寺修行时,也是秘密地听闻文殊师利菩萨讲法等等。

从很多方面观察,寂天菩萨和文殊师利菩萨的缘份很深,所以此处经常提到文殊师利菩萨就是这个原因。还有就是文殊菩萨被称为千佛之师,是诸佛智慧的总集。释迦牟尼佛显现上最初也是在文殊师利菩萨前发菩提心而最终成就佛果的。佛陀成佛之后,文殊菩萨还显现为佛陀智慧超胜的意子帮助佛陀教化众生。

大恩上师在讲授《菩提道炬论》还是哪部论典的时候说过:文殊师利菩萨从第一念发菩提心开始,就从来没有产生过一丝一毫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修行的心。对于想要修菩萨道的后学者,这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和表率。作为凡夫人,我们的根基和文殊菩萨当然没有办法比,但不管怎么样,当我们产生自私自利心、当我们想要退失的时候,就想一想——文殊菩萨从发起菩提心的第一刹那到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果之间,没有产生过一刹那自私自利的心念。我们一定要随学文殊菩萨,打破内心当中那些自私自利的作意,这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学习《入行论》,有的时候觉得这部论典很好懂,其实《入行论》当中也有很多难点:如关于菩提心、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关于三宝、四谛等方面的内容,还有牵涉到因果、修心、修行窍诀等的方面的很隐秘的原理,还有很多我们没有真正完全搞清楚的地方,并不仅仅是智慧品部分比较难懂。

不论我们要修学世间的因果法门,还是修学其他法门,学修的过程都需要有一种非常清净圆满的智慧。我们可以通过祈祷文殊菩萨获得加持,把内心当中的疑问一一遣除。

空性是完全颠覆凡夫人逻辑和分别念的一种殊胜法门。对所谓空性的理解不是按照我们分别念:比如空性是这样的,我这样修行,然后最后达到这样状态,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性。

以前我们引用过一个教证,好像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当中讲过这句话,有一种太末虫“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火焰”。这种虫很厉害,它什么地方都可缘附,就是不可以缘火焰,火就是它的克星。“分别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空性”:分别心什么都可以缘、可以想,但就是不能缘空性。

从这点我们就知道了,我们平时觉得自己懂所谓空性了,或者理解空性是这样的,其实仅仅是一种在总相上对空性的理解。我们通过分别心去了知的空性,其实还不是真正的空性,它只是空性的概念,或者说是空性的总相。我们想要真正地了知空性,就必须息灭分别念,分别念息灭的时候就是现证空性的时候。分别念如果不息灭,空性状态永远现前不了。

最初去缘空性是很需要智慧的,因为空性本来就很抽象。在学习空性的时候,思维的方式和平时我们用世间分别念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该怎样修行空性呢?是抓住空性不放?还是用我们的分别心重新树立一个空性的概念,然后去缘它、执著它?或是通过所谓空性的修法,去慢慢消解、息灭我们的分别念?这也需要通过智慧去辨别。

通过修空性和智慧的生起,我们的分别念逐渐逐渐就瓦解了。分别念消除于法界,智慧就会显现。现见空性是需要智慧的,这种殊胜的智慧来自于哪里呢?祈祷文殊菩萨就可以得到。不论是世间当中取舍因果的智慧,还是现证空性的智慧,都可融入菩萨的加持,与菩萨的加持密不可分。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教言当中讲,末法时代,本尊方面祈祷文殊菩萨加持很迅猛;而空行或者女性本尊方面,就祈祷度母,她的加持力也很迅猛。

现在是末法时代,修行有这么多的障碍、疑惑,单单凭自己一个人打拼,想现前佛法的正见、功德特别不容易。如果通过强烈、清净的信心,经常祈祷文殊菩萨,我们的智慧就能逐渐深广。

在藏传佛教体系当中,刚开始学习文字的时候,老师会要求学生、小孩子们首先念一万遍文殊菩萨的赞颂文(就是我们开始上课之前念的文殊礼赞)。念完一万遍之后,他们再开始学习文字及接下来学习佛法,这样就会少很多违缘,智慧会比较敏锐。

不论我们刚开始学习文字,还是在学习佛法的时候,经常祈祷智慧圣尊、本尊文殊菩萨,不仅能让我们开发学习方面的智慧,而且能更深层次地开发、开显胜义的智慧,从而能够认证空性、现证空性。

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开显智慧,可能就是想怎么能够把这个颂词看明白,能够迅速地背下来;或者在思考的时候,能够掌握解释,消化一些难点,这些当然都是需要的。但是还有更殊胜的智慧,这种智慧是生起证悟空性的胜智,是生起泯灭烦恼障、所知障的智慧,而祈祷文殊菩萨就可以加持我们得到这种智慧。

所以我们祈祷文殊菩萨的时候,不要单单祈祷他加持我们开显学习经论方面的智慧,也要开显我们修行时内心当中的智慧,比如当我们打座、念咒、念佛的时候,能够在这个修行过程当中现前胜智,对修法现前殊胜的觉悟。这也是文殊菩萨可以予以加持的。

我们可以按照法王如意宝、大恩上师的教言,把文殊菩萨和上师观为无二无别去祈祷。此外,在藏传佛教当中也有很多专修文殊菩萨的仪轨和方法,比如白文殊、黄文殊、黑文殊的修法等等。如果我们经常观修念诵文殊菩萨,我们的智慧就会增长。

佛学院有很多法师和道友经常念诵文殊菩萨心咒、祈祷文殊菩萨,他们的智慧就能逐渐得以增长,对经论的理解就能逐渐深入。在学习过程当中,经常祈祷圣尊文殊菩萨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说,八七年的时候,法王如意宝带领了很多出家人和藏地的居士等去朝拜五台山。在朝拜过程中,法王如意宝老人家带头和很多弟子一起念这个偈颂来祈祷文殊菩萨。五台山是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刹土。在特殊的地方念诵这些特殊的祈祷文,会得到一些特殊的加持,我们应该知道这个传统。

很多传记当中记录,当时文殊菩萨的瑞相多次显现,每个人所见不同。大恩上师显现上也讲,从五台山朝拜回来之后,再听法王讲《因明》或者其他甚深论著,感觉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没有以前那么困难。如果我们去朝拜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没有念诵这些祈祷文,没有通过清净的信心猛厉祈祷,也可能会有一些功德,和文殊菩萨也会结缘,但是能不能得到很明显的加持就因人而异了。如果信心强烈,然后加上念诵这些殊胜颂词的缘起,就有可能得到明显的加持。有的人可能只是去旅游,照张相就回来了,虽然肯定能和文殊菩萨结上缘,但不一定有很明显的效果。

因此,按照法王如意宝的传统、大恩上师的教言,如果我们以后去五台山朝拜,也要经常念诵:“何时欲相见,或欲问法义,愿我无障碍,面见文殊尊!”不单是在朝拜五台山时这样念,比如在闻法前,在讲课辅导之前,在讲考或者研讨之前,在我们看书或者修法之前,也要经常念这个颂词,念得越多就越和圣尊相应。如果我们不念诵,就没有办法保持与圣尊的联系。如果念得少,虽然建立了某种联系,但联系的强度不够,就没有办法在圣尊的智慧和我们分别心之间做一个有效的、强烈的连接。只有念诵很多才能慢慢与圣尊相应。

在藏传佛教中会要求修行者至少要念一亿遍或者很多很多遍本尊心咒,因为念得越多,就越容易和自己所修持的圣尊相应,相应之后就能得到加持,心相续当中的种种分别念就会很容易得以转变。以前我们非常难调伏的相续,如果和圣尊相应之后,很多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想要修行进步、想要产生功德福德会非常容易。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功课很麻烦,不愿意去观修、发愿、念诵本尊心咒,其实这是很有必要的。举个例子,在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看书、思维的时间越长,对法义的理解就会越深。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修法的时候,如果打座的次数很多,念诵的心咒很多,观修的时间很长,那么我们与佛法、圣尊之间的相应就会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必然是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完完全全不付出就想收获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佛法当中讲因缘法,没有因缘的果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就是这个道理。“何时欲相见,或欲问法义”,这个颂词里面其实包含着很深的内容。这本来是愿我能够迅速面见文殊菩萨的一个祈祷文,文殊师利菩萨在最初的时候已经发起了殊胜的菩提心,现在也现证了最殊胜圆满的胜义菩提心,也具有很强烈的大悲心,他肯定非常愿意加持我们。但是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努力通过念诵、祈祷、供养、顶礼等方式,和文殊菩萨建立起一个很深厚的联系的话,我们也接受不到文殊师利菩萨的加持。

我们只有经常念诵,尤其是要以清净的心猛厉地祈祷,就可以逐渐得到圣尊的摄受。一旦得到圣尊的摄受,我们智慧得以增长,以后要学习、修持佛法,要跨越修学佛法过程当中的障碍也不会那么困难。因为我们一旦得到了加持,内心当中生起了殊胜的智慧,就可以了知一切的显现无外乎都和我们的分别念有关。如果我们的分别念以及实执很严重的话,我们就会觉得这些障碍是真实的,如果我们把这些障碍认定为真实的,要去跨越它们就很困难。

在我们内心当中产生智慧之后,我们就观照这个障碍其实都是分别念的显现,一切都是如梦如幻,都是虚假的、假立的,这样一来我们超越它就很容易。有些时候小乘修行者或者某些根基不是很利的人,遇到障碍很难以跨越,可能原因就是如此。而大乘菩萨的根性很利,内心当中有很深厚的福报和智慧,当他遇到这些显现上很强烈的障碍,只需观它的本性,他已经知道这些本来就是假立的,既然是假立的,要突破它就非常容易了。

所以我们祈祷文殊菩萨加持,就能在内心当中产生很甚深的对佛法方面的认知。如果没有智慧摄持,把障碍执为实有,要去超越就会很困难;但是如果我们具有了甚深的智慧,不把诸法执为实有,我们也不会陷得那么深,遇到事情也不会做很多过激的反应,即便是造了一些罪业,因为内心当中有很深厚智慧的缘故,要忏悔或者要跨越(灭罪),相对来讲也比较容易。

这里讲“愿我无障碍,面见文殊尊!”我们非常感谢寂天菩萨从智慧当中流露出来的这样殊胜的偈颂,能够让我们通过它来祈祷文殊菩萨,和文殊菩萨建立起亲近的联系。

当然如果我们自己去造一个祈祷文也不是不可以,但毕竟这是和烦恼与实执相应的分别念,是从染污的分别念当中流露出来的偈颂,虽然可能是善心造的,也是赞叹、祈祷文殊菩萨的内容,但由于是被分别念染污,相应于这样一种缘起,依此去祈祷文殊菩萨想迅速获得相应就显得困难了。

但是寂天菩萨不一样,传记里提到过他和文殊菩萨的缘份和他的证悟境界,甚至有人说他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这样一种金刚句显现出来的偈颂,我们以信心去祈祷就能够迅速地得到加持。

当年法王如意宝和大恩上师都提倡念这个颂词,我们平时也要经常念诵这个颂词祈祷文殊师利菩萨赐予加持。这虽然是一个自利的回向,但如果能够随时随地面见文殊师利菩萨,我们内心当中的疑惑就能够得到最圆满的解答,相续当中的障碍就会被削弱,修行获得成就乃至成佛也相对比较容易一些,这方面是非常非常殊胜的。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颂词:

为于十方际,成办有情利,

吾行愿得如,文殊圆满行!

字面意思:为了我在十方世界当中能够成办利益有情的事业,愿我的行为能和文殊菩萨圆满的行为相同。这个颂词发愿我能够获得像文殊菩萨一样弘法利生的能力。念《愿海精髓》的时候也是“愿获广弘事业威猛力”,如果我们的能力不威猛,我们就没办法成办弘法利生的事业。而一旦有了这样一种非常威猛的殊胜能力,我们就可以弘法利生、利益有情。

下面我们再看实际的意思。“为于十方际,成办有情利”,整个大乘的思想和修法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的注疏当中也曾经提到,整个大乘最终极的思想就是利他,成佛也是为利他服务的,我们现在既然已经进入了菩萨道,我们自己所修学的道路也只围绕着一个利他。

那么怎样才能够利他呢?当然世间中有很多利他的众生,其中甚至包括旁生,它们也有利他的;世间的恶人当中也有利他的,更不用说世间的善人;小乘的行者都有利他,菩萨、佛也都是利他的。但在整个利他群体当中,因为每个人的智慧、发心、能力以及宿世发愿不同,利益众生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

没有发利他心的人,虽然行为上在利他,但效果是有限的。如果被菩提心所摄受,心就会很清净。因为菩提心本身在发心的过程中,就对自私自利、烦恼等心态的生起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平时我们说做利他事业的时候要以菩提心摄受,本身就有调化我们自私自利的心和烦恼的作意。

随着我们菩提心不断地清净、不断地增长,内心的状态会越来越圆满。内心越清净,福德就越深厚,善巧方便也就越深厚,对众生的利益也就更加殊胜、圆满。当内心当中烦恼或者障碍相似地消失的时候,利他的事业和作用就会更加明显。

在整个利他的身份当中,佛陀是完全圆满地证悟了的,完全清净了障碍的,所以佛陀的利他是最极圆满、最极清净的。

菩萨的利他也是非常圆满的。在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当中讲到,如果是资粮道、加行道的菩萨,在利他的时候只能成熟很少的、部分的众生。一地到七地的菩萨,在度化过程中多数的众生能够成熟。三清净地以上的菩萨,就完全可以成熟所有众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就因为内心当中的状态、智慧有所差别,所以利他的效果也有所差别。

很多后学者内心当中很想利他,毕竟接受的是佛法的教育、菩萨道的教育。我们做什么事情,内心当中产生什么观念,和自己所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在某个环境当中接受教育,特别是接受这种教育体系十几二十年之后,我们的想法、思考模式以及其他很多方面,肯定都会受这种教育体系的影响。以前我们接受的是世间教育,所以我们都是用世间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去和人打交道。现在我们接受的是菩萨道的教育,大恩上师刚开始讲《入行论》就经常提到:我们要利益众生,我们要抛弃自私自利的作意。从那个时候开始,一个新的理念——利他,就逐渐开始渗入到我们的相续当中,之后我们通过不断的观修、串习、学习、讨论,然后这样一种思想开始逐渐清晰,逐渐占据主流。

我们发了利他心之后,往往有一种无力感,看到众生想要度化、想要救度,却发现自己的力量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发愿回向,用我们现在的善根去利益众生,怎样利益众生呢?如颂词所讲“为于十方际”:所谓“十方际”就是指遍满十方,东南西北,然后是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再加上上、下,就是十方。我们要在十方利益众生,这个利他的范围是非常广的,不是仅局限在某一个地方,不是只利益某个城市、某个民族的人,其他的就不管了,而是要利益十方际的所有众生。

我们在修菩萨道的时候,就是要有这样一种高起点,这样一种宽广的范围,这样一个非常宏伟的观念。在菩萨道体系当中所受的教育,绝对不是只考虑我自己怎样打拼,我自己的家人怎样得到幸福,而是从一开始接受教育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不管我们内心当中有没有生起这样一种清净的菩提心,但是我们听多了之后,都会这样去想,我们现在的所缘就是十方际的一切众生。

菩萨道之所以伟大,我们看它的教育,从刚入门的时候就教导我们的心胸要遍满十方际,要遍满一切众生,要遍满一切亲人和仇敌以及看似和我们无关的人,还有旁生,甚至包括平时伤害我们的非人、魔鬼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要利益的对境。

菩萨道本来就是很清净的道,世界上的任何一个道都达不到这样的境界。现在世间当中经常提倡爱心,真正的爱心来自于哪里?真正的爱心绝对超越不了菩提心,最超胜的爱来自于菩萨道,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去认识它、观修它、生起它。如果我们真正按照这个体系,老老实实、如理如法、一步一步地去观修、学习的话,我们内心当中的这种善心就会生起来,而且越来越清净。

相比较而言,世间当中的这些爱会越修越狭隘,不能让自己达到很清净、很伟大的状态。这是由它的目标、修法体系、思维模式决定的,越去提倡爱,越去抓住爱,内心就会越狭隘。但菩萨道不是这样,越去观修爱,爱就越清净、越广大、越深厚,这就是菩萨道的特点。佛通过这样一种体系修学成佛,菩萨通过这样一种体系修学成菩萨,我们如果通过这样的体系去修行的话,逐渐我们的状态也会向佛菩萨的标准看齐。

接着解释颂词。我现在既然发了心要在十方际利益有情,那么我要得到一种威猛的弘法利生的能力。“吾行愿得如”:愿我的行为也像文殊菩萨那样圆满。虽然前面我们讲过,佛利他的行为是最圆满的,菩萨是次之的。但是文殊菩萨只是显现为十地菩萨而已,其实文殊菩萨是佛陀化现成菩萨的身份来利益有情的,境界和佛没有任何差别。文殊菩萨利益众生的行为就是佛的行为,佛的行为和文殊菩萨利益众生的行为无二无别。另一方面,文殊菩萨也是诸佛智慧的总集,既然智慧圆满了,那他的弘法利生也绝对是圆满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发愿:愿我的行为和文殊菩萨的行为一模一样。

当然从实际情况来讲,我现在利益众生的行为和文殊菩萨的行为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但不管怎么样,我要回向,我要做准备。如果我现在开始回向,开始发愿,我们的行为也会朝我们所设定的高标准逐渐去发展成熟。

前面我们说学《回向品》的时候,要一边学习、一边如是地回向。现在我们在讲解颂词,在听到这个颂词的时候,我们内心当中也要这样去回向:愿我的善根回向众生,像文殊菩萨一样圆满地利益众生,能够完完全全地成熟众生。文殊菩萨在成熟众生的时候,他殊胜的大悲、殊胜的智慧、殊胜的善巧方便都是无与伦比的。愿我从现在开始,乃至于在弘法利生无边无际的时间当中,每一世、每一刹那的行为都和文殊菩萨完全一样。我们现在就如是发愿回向。

我们以前也引用过有些大德的话,说平时在发愿回向的时候,不能太谦虚了,一定要发大愿,要大回向。因为发的愿越大,最后就越能在这个方面圆满。千万不要以为:像我这样的小人物,怎么可能像文殊菩萨一样呢?怎么可能像佛一样呢?其实,如果我们当初不发誓成佛的话,就永远成不了佛。这个时候谦虚是没有任何用、没有任何利益的。在这个时候就是要发愿成佛,就是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就是要像法王如意宝一样,就是要像大恩上师一样,甚至有些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发愿:愿我弘法利生的事业超胜释迦牟尼佛的事业。这样发愿并不是对佛不敬,佛陀如果真正知道的话,他也会对这种真正的大愿非常随喜赞叹。因为这样的发愿能够令众生得到大利益,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发愿和佛菩萨一样,也可以愿我的事业比释迦牟尼佛的利生事业还要超胜,这完全没有任何不恭敬的地方。我们发愿越大,回向的心量越大,最后成熟的成就也越大。

前面我们提到过一个公案:很早很早以前,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孩子,有一次和两个玩伴一起玩耍,他们看到一尊佛及两个弟子托着钵走来很欢喜,当时因地的这个小孩发愿:愿以后我变成像中间的佛一样,左边的小孩发愿愿我像左边的弟子,另外一个小孩说愿像另外一个弟子,然后他们将自己身上的珠宝作供养。过了很多很多劫之后,发愿成佛的小孩成为了释迦牟尼佛,发愿成为两位弟子的小孩成为了佛的弟子,一个是舍利子,一个是目犍连。他们当时是同时发愿,供品一样,发愿的时间一样,但是发愿的格局不一样,结果发愿成佛的最后成佛了,发愿成为声闻弟子的就成为了声闻弟子。

从大乘的角度来讲,佛和阿罗汉相比差别太大了,十地菩萨和佛陀都没法比。我们理解从初地菩萨到佛之间好象是十一个台阶,第一个台阶是一地,第二个台阶是二地,第十个台阶和第十一个台阶之间就是一步之遥,我们可能以为十地菩萨和佛之间就是这种差别。但是《宝性论》中讲,十地菩萨和佛陀的差别,就好象牛蹄水和大海水的差别。牛蹄水就是牛蹄踩出一个脚印,夏天下雨的时候灌满了水,也就一小碗这么多;而佛陀的功德就像大海水一样,十地菩萨和佛的差别如此巨大,更何况十地菩萨和声闻之间也有非常非常大的差别。

所以如果现在我们发愿只是追求小乘果,怎么能够达到大的成就?如果当时发愿是成为转轮王,那只能成为转轮王;愿我身体健康只能得到身体健康,除了这个其他什么都得不到。

所以我们一定首先要考虑发大愿,要发愿成佛,要发愿利益众生。发完这个总愿之后,还可以单独发愿,愿自己今生当中戒定慧的修行增上,或者发家庭、工作的愿也可以,但是发愿的主次千万不要颠倒了。

前面我们讲过,以前有一个颠倒发愿的修行者,他念了很多亿的观世音菩萨的心咒,玛哈嘎拉心咒也念了七亿遍,最后却发愿成为一个人见人怕的人,第二世就转生为一个暴君,让大家看了都害怕,那有什么用呢?死了就堕地狱。本来他念了七亿遍本尊心咒,如果能正确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也是绰绰有余。但是发愿一错,结果就跟着错了。发愿小结果就小,发愿大结果就大,回向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现在我们要发愿,愿我们的行为像文殊菩萨一样圆满。文殊菩萨的智慧、善巧方便都是圆满的,对任何一个众生都是有把握度化的。我们看到一些众生非常顽固,好象没办法救度一样。但是在文殊菩萨的智慧面前,没有一个众生是搞不定的,都可以得度。他可以用很长时间、很多善巧方便去度化。在他的经典当中,每个众生都是可以度化的,这一点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因此我们要发愿,以我的善根作回向,愿我的行为和文殊菩萨一样。现在我们这样回向,以后就一定会这样成熟,这是绝对不会错乱的,大家要记住。

下面的颂词是这样:

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

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

这句颂词也是一个很著名的回向文,很多大德在最后讲法结束的时候,也是通过这个颂词来回向。“乃至有虚空”:乃至于虚空以及虚空当中的众生还存在的时候,愿我一直住在世间当中,直至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为止。这是一个很殊胜的愿。

前面那句颂词“十方际”,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讲的。下面这句“乃至有虚空”可以理解为从时间的角度。只要众生还存在,不单是指现在,乃至于众生存在的期间我都要利益众生。我们常说“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就是说空间的角度来讲,把十方都遍满;而竖向的话,主要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进行安立,就是指现在、后世、再后世一直往下走。

我们都知道虚空绝对会一直存在,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虚空是无为法,永远不会用尽了,到边际了。乃至有虚空存在的时候,“以及众生住”,只要有虚空存在,就会有众生存在,那就“愿吾住世间”,愿我一直住在世间当中,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这看似发了一个几乎不可能成熟的愿,相当于地藏菩萨发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一样,现在我们也发了一个似乎是没办法圆满的愿。但恰恰从这个地方凸显了菩萨道的精妙之处,它完全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世间的事情是要受空间和时间影响的,比如说我发心三年,当三年到期之后,动力就慢慢没有了。或者有些人发愿做这个事情,当把这个事情做完之后,动力就没有了,找不到方向了。但是菩萨不会这样,他的愿力在整个世界、整个虚空、整个时间段,完完全全都是周遍的、圆满的。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讲这么大的空间和这么长的时间呢?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众生有一个普遍的、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快。许多事情本来是需要时间去筹划、准备、酝酿的,但是因为众生没有耐心,总想很快得到一个结果。有了这个贪快的心态,包括学佛在内的很多事情就容易失败。大恩上师经常在上课的时候批评指出我们的毛病,说某些学员学了几年之后就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或者觉得我学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一点动静,是不是怎么了,这就是一种很冒进的思想。

学佛法不是做饭,做饭虽是件小事,尚且需要时间和很多因缘,学习佛法是调服自心烦恼的一件大事情。我们无始以来的种种烦恼、习气是很严重的。众生有一个很大的毛病,有时觉得时间很长没有成办就会放弃;本来应该踏踏实实闻思的,有时觉得时间不够用就不去学习了。即便已经提前进入了实修阶段,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调伏内心的力量就不是很明显。

菩萨修行的时候,在显教中故意把发愿成佛的时间定为三个无数劫。为什么要定为三个无数劫?就是为了表示学佛法不是三两年的事情,也不是几辈子的事情,要用三个无数劫的时间来作准备,内心首先有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在三个无数劫这么长的时间中,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成佛的资粮。他不会认为我都修了三年了,还没有怎么样,是不是修错了?或者觉得这三年来,自己的烦恼依然炽盛,这些众生还没有度化,干脆放弃算了,他永远不会这样。菩萨的发愿是三个无数劫,从某种角度来讲,有的是时间去消化这些负面的念头,有的是时间去消化我执、罪障,去准备成佛的资粮。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我有的是时间可以去懈怠。

从战略的角度,他把时间定得很长,但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讲,他是分秒必争的,只是内心中有一个心理准备,这也是菩萨修道过程中一个殊胜的窍诀。那么学习佛法需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呢?绝对不需要三无数劫,但是因为他有了很充分的准备,所以很多问题他可以一个一个去解决。他绝对不会冒进,不会本来应该准备六个月的只准备三天。很多事情尤其是大事,筹划的时间会很长,比如有些世间的会议或者佛法的大会,提前半年一年就开始筹备了。为什么要提前这么长时间?很多事情要去做,本来应该筹备半年的,你说我只用三天时间就够了,绝对很多事情措手不及,到时候肯定搞得一团糟,不可能圆满。

修学佛法也是一样,要提前很长的时间去做准备。该准备的,该消化的,该积累的,该闻思的都要去做,他内心中就有这样一种观念,有了这样的准备,做起事情来就从容不迫,就能把一些事情安排得很好,所以他在后期运作会很迅速,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一个一个开始做,后面一个一个圆满。最初的时候做好了,后面很快就会圆满。

对我们这些众生而言,用不着去讨论初地菩萨需要什么样的心态,资粮道加行道的菩萨需要什么样的心态,关键在于我们现在是个什么状态?我们现在刚刚进来的时候有什么样的观念?我们是以什么样的心胸去做的?如果我们现在学习佛法,还是怀着这些世间小人物的心态——当然这里没有贬低小人物的意思,但毕竟世间伟人的想法和世间小人物的想法完全不一样,所以最后结果就必然不一样。伟人能成就的事业,小人物一辈子都想不到。我们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我们的心态仍然是一种小众生的心态,还没有和伟人、菩萨的心胸划等号。因此在这个时候制定一个比较大的格局、大的战略其实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时候我们的心胸一定要大,时间长到三个无数劫。

为什么上师说,不管怎样我们要发愿、发誓乃至于未成佛之前,乃至于没有成就菩萨果之前,或者说从现在起乃至于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之前,我们都要一直精进地学习,千万不要给自己定一个五、六年或者十几年的修学时间。其他的世间法可以这样定,学习佛法永远不能这样定。如果我们预先设定了时间段,这样一回向最后必然会沿习成熟,一到那个时间节点,就会逐渐开始无力,出现很多事情,比如本来应该学的来不及学习了等等。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在修习佛法过程中出了很多违缘,有的时候我们太急躁本身就是个问题,太急躁就看不到事情本质,就没办法看清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因为太急躁,就不允许他静下来去思考。

“乃至有虚空”:这也是菩萨的修行、菩萨的作意。乃至于虚空存在的时候——虚空当然会永远存在,乃至于众生安住——众生当然会一直安住,按照大乘的角度来讲众生是永远度不尽的。这个时候发愿“愿吾住世间”,那就说明我永远在世间中安住去“尽除众生苦”。我们可以这样做吗?当然可以。从《金刚论》等很多地方能找到理论根据,当我们修行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安住世间和安住花园没有什么差别,就不会再有这种心态:觉得轮回很恐怖,世间很恐怖,世间众生永远度不尽,永远没有休止的时候,永远没有休息的时候。尽管我们现在会有这样的想法,但随着我们内心中的福德、智慧等修行越来越增上,这种想法就会随之烟消云散,最后我们会觉得安住世间也没有什么,应该安住世间,绝对可以安住世间。乃至于众生安住的时候,我一定也要在世间安住利益有情。

假如在世间当中身心都很痛苦的话,哪怕一刹那我们都是不愿意安住的。但是在《入行论》前面也讲过,菩萨没有身苦、没有心苦,那么在世间当中安住再长又怎么样呢?没什么大不了的。在身体不苦心也不苦的状态中,在轮回中安住无数劫也不会有丝毫痛苦的感受。因此我们要发愿乃至于世间存在的时候,我们一直要住世间,像佛陀一样永远不舍弃众生,永远安住在利益有情、利益众生的事业当中,这也是一个很殊胜的回向。

按照《法华经》、《入中论》的观点,佛陀早已成佛。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的故事,从小乘的角度来讲,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成佛之前纯粹是个凡夫,在金刚座一坐成佛了。按照普通大乘的观点,佛陀成佛之前是十地菩萨。但是按照最了义的观点来讲,佛陀在金刚座成佛只不过是无数次在这个地方示现成佛的其中一次而已,有些地方讲已经在菩提树下第八千次成佛了。在坐禅安住的时候他不断地示现发菩提心,示现修道,示现成佛,成佛之后又开始显现为凡夫,又开始发心修道,如此反复在这个地方示现成佛。只要是众生安住,他就一直利益有情,也就因为佛菩萨有这样一种不舍众生的心态,才轮得到我们现在得受教法。如果佛菩萨没有发这个心,我们也没办法听闻到佛法。所以我们现在也要发愿,乃至于众生未度尽之前一直安住世间,修持正法、弘扬佛法。

下面颂词说:

众生诸苦痛,愿悉报吾身!

愿因菩萨德,众生享安乐!

字面意思:愿众生的一切痛苦都成熟在我的身上,愿因菩萨的功德,众生能享受无比的安乐。这句颂词也是菩萨修自他相换修法的一种索引。所谓自他相换,就是众生的苦痛由我来代受,我的功德让众生享受,这就是菩萨的一种功德。此颂词作为回向作者之自利,我们会问,这是利益众生的愿,怎么和自利有关系呢?从菩萨道的角度来讲,自他相换的修法能很快速地泯灭我们的我执,所以也可以叫自利。因为菩萨利他就是自利,从这个方面也可以安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菩萨在某一阶段当中,利他和自利没有划得那么清楚,没有区分这个就是利他的,那个就是自利的。所以此句就是愿众生的苦痛都成熟在我身上。

“愿因菩萨德”:这里的菩萨德,从原意来讲就是自己的功德,愿自己的功德让众生去成熟,因为自己现在也算修行菩萨道的菩萨。另一方面是从寂天菩萨的显现上来讲。世间当中有很多菩萨在修行,愿这些菩萨的功德都成熟在众生身上,愿众生能够得到安乐。如果众生得到安乐了,菩萨就会觉得我的自利圆满了。菩萨乐于见到众生安乐,众生得到安乐他比谁都高兴,比自己得到利益还要高兴,这就是内心当中产生了无私利他心的必然结果。

此处我们在回向的时候,愿众生的一切痛苦在我的身上成熟。当菩萨内心当中真正产生了很强烈的这种心愿,他就会这样想、这样做。有人可能会担心,如果我这样去观修、发愿了,假如众生的痛苦真正到我身上来了怎么办?其实从菩萨道的角度来讲,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有些时候上师为了打消我们的顾虑,毕竟我们是初学者,就说不用怕,你这个是善心,善心不会得到痛苦的果,所以你这样修自他相换是不会承受痛苦的。这样一说,我们就放心地观修自他相换了。

其实从菩萨道本身来讲,假如真正利他的心非常强烈,就会心甘情愿地代受众生的痛苦。如果这个时候真的感受到了众生的痛苦,我会非常欢喜,因为这就是我想要得到的结果。虽然我现在很痛苦,但是由于我痛苦的缘故,所有众生在这一刹那都不再痛苦了,我很乐于见到这个结果。就好像慈母对她的患儿一样,她看到儿女很痛苦,就愿意代受子女的痛苦,假如真的这一刹那因缘成熟了,儿女的痛苦真没有了,变为她很痛苦,她的心里肯定会非常高兴,为什么?因为她就想这样。

菩萨在观修自他相换的时候,真的一直在想能让众生远离痛苦该多好呀。如果真的因为观修,一切众生的痛苦刹那消失,然后全部汇集到他自己身上,由他来代受众生的痛苦,他会很欢喜。因为用自己一个人的痛苦为代价换取了所有众生的安乐,他是非常乐于见到这个情况的。

看我们的心修到了什么程度,这些颂词就是标准。我们对照这些颂词,看修自他相换的时候我们是怎样一种意乐,是不是会担心因此而感受到众生的痛苦呢?还是真正把承受众生的痛苦当作非常好、非常安乐的事情呢?如果是后者的话,修心基本上开始趋于成熟了,不再是浮于词句和表面修菩提心。如果内心当中真正产生这种善妙心、清净心,说明我们的菩提心真正开始趋向于成熟,开始进入第二、第三阶段。

还有第二个方面“愿因菩萨德”,愿以我或者菩萨的功德,众生能够享受安乐。菩萨修功德是为谁修的?就是为众生修的,他最初的目的、发心就是这样。既然是为了众生才修法,所以菩萨一定会把这个功德给众生去享受。愿我修习善根,用我的善根来利益众生。当他得到功德的时候,很乐意把善根回向给众生,愿众生分享这个快乐。就好像我去赚钱,然后把赚来的所有钱分给其他人用。当然有时这种愿很难成熟。就好像我们现在修持善法有了功德,也很愿意让众生去享用,但有时因缘不成熟的缘故,我们无法把这个功德拿出来,像分钱一样,你一万,他一万,然后看到众生很高兴地数钱,这个我们看不到。但是我们还是要这样去发愿,真心地愿众生分享我的善根,分享我的快乐。这句“愿因菩萨德,众生享安乐!”就是菩萨的自利,也是回向作者之自利。

丁三、回向共同所说之义:

愿除苦良药,一切安乐源,

教法伴利敬,长久住世间!

字面意思:愿教法这一消除众生痛苦的良药、一切安乐的根源,能够伴随着利养和恭敬,长久住世间。这个颂词也是非常殊胜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清净的教法能够长住世间,就代表众生的利益不会中断。表面上看我们平时回向愿清净的教法长住世间,看似我们是从佛教徒的角度,希望我们喜欢的东西越发达、越兴盛越好,很多人是这样想的。但是如果跳出这样的思维范畴,我们会很清楚,教法就是除苦良药,就是一切究竟安乐的来源,而不单是因为我们是佛弟子,所以才希望佛法兴盛。如果是后者的原因,这种心还是很狭隘的。就好像我只希望家人得到表彰奖励,我的家人能够出名,我的家族能够兴盛,而我作为这个家族的人就跟着沾光,这样的心态就很狭隘了。同样,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因为我是佛教徒,所以我才希望佛法能够弘扬,而没有考虑到佛法是一切众生的除苦良药,那样的心态会很狭隘。

从深层次的角度分析,如果清净的教法能常住世间,就代表众生随时有机会接触教法,随时可以在教法当中得到殊胜的利益,这才是我们祈愿清净教法常住世间的目的所在。所谓除苦良药,佛陀像一个高明的医生,他讲了一切苦的状态,他能够知道众生的病是什么病,可以把这个病说得很清楚,这就是苦谛;然后又能够把病因讲得很清楚,你这个病从哪里来的,怎么得的,这是集谛。佛法一方面讲了苦谛,讲了众生痛苦的状态,接着又讲了产生痛苦的因缘。讲了因缘之后还开出了药方,给出使之痊愈的建议、服药的方法,比如你必须要定时服药,这个过程要戒烟酒,戒辛辣等等,这是道谛。然后说如果你按照这样做,服了这剂除苦良药,你的病就可以痊愈,这就代表灭谛。这就是苦集灭道四谛。

佛陀首先告诉我们你的病很重,然后这种病是由我执引起的,而且这个我执是可以消灭的。然后你要想消灭这个我执,就必须要修持这样一种妙法:比如出离心、菩提心、无我空性见。你必须要通过闻思修的次第,修行这样的教法。为了提高你的免疫力,你必须要守持戒律,比如受五戒。然后你必须要修定,必须把一些不良的嗜好抛弃掉。具足了种种顺缘,遣除了种种违缘,再慢慢通过长时间对教法的修学,我们的病就逐渐开始减弱,最后得以根除。阶段性的根除,我们可以称之为初地,最后完完全全根除,就是成就佛果。

所以教法就是除苦良药,就是一切安乐的源泉。佛法告诉我们要修善法,修善因善果,发菩提心,这些都有很大的功德和利益。菩萨修菩提心,不仅为了自己能得到安乐,也能够给世间带来安乐。比如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通过修菩提心,不但自己获得了最圆满的安乐,结果成佛,而且也通过菩提心,给一切众生宣讲教法,加持众生得以成就安乐。所以一切安乐的来源就是教法,一定要愿教法长住世间。

为什么住世的方式要“伴利敬”呢?因为教法住世也是一种因缘,它在世间弘扬也必须有利养、有资金,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佛法的载体:比如寺院、道场,以及弘法的工具等等,这些都是要具备的。如果这些条件不具足,教法再好,也没有办法通过一个合适的平台传播出去。因此必须要有这些方面的利养。

另外恭敬也必须要有。世间人对佛法必须要有一种敬畏,有一种恭敬的心态,有了恭敬他才愿意靠近你,不恭敬他就不愿意靠近你。所以我们也愿教法在弘扬过程中,能够得到足够的利养和恭敬,伴随着恭敬利养长久住世,让众生能得到长久的安乐。以上是回向共同所说之义。

那么下边是最后一个科判。

丙二、忆念恩德之作礼:

礼敬文殊尊,恩生吾善心,

亦礼善知识,恩长吾功德。

颂词讲,我恭恭敬敬地顶礼文殊菩萨,因为是文殊菩萨的恩德让我生起善心、增长善心的缘故。“亦礼善知识”,我也敬礼殊胜的善知识,因为善知识的恩德增长了我的三学功德、善法功德。我们忆念恩德是很有必要的。

从寂天菩萨的角度来讲,他当然礼敬文殊尊。前边我们讲了很多必要,因为通过文殊菩萨的加持他生起了善心。此处善心的范围很广,包括了他从王宫当中出离的出离心,包括了菩提心,包括了能够证悟究竟空性的智慧,以及方便善巧利益众生的善心等等,这些都来自于本尊文殊菩萨的加持。

我们要礼敬三宝,礼敬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佛陀和殊胜本尊等等,礼敬他们增长我善心的种种恩德。前边讲了“如是善心恒微弱”,我们起初的善心是很微弱的,通过佛菩萨的加持才可以生起。我们在修法过程中也是源源不断地得到上师诸佛的加持。因此我们要感激他们帮助我们生起了善心。

“亦礼善知识”,我们也要恭恭敬敬地顶礼善知识,比如法王如意宝、大恩上师,通过他们慈悲的摄受和他们的恩德增长了我们的功德。我们刚开始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懂,现在通过他们的加持,知道了一点教法,知道了怎样修学,怎样守戒,怎样发菩提心等等,这一切都来自于上师善知识的恩德。我们一定要恭恭敬敬地顶礼善知识,因为是通过他们的恩德,才让我们不断增长了善法的功德。

从寂天菩萨的角度来讲,他的善知识就是那烂陀寺的圣天阿阇黎。现在我们对自己的本尊,对自己的大恩上师,应该像这样恭恭敬敬地顶礼。最后一个颂词就是忆念恩德而作礼。

第十品释终。

以上我们讲完了《入行论》。《入行论》本来颂词挺多,而且讲授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波折和违缘,但是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今天也圆满了。今天是元宵节,元宵也有圆满的意思,在元宵节圆满了《入行论》。当然你们只是学习了一遍,对我来说是讲了一遍、温习了一遍。但并不是《入行论》的修学就圆满了。这里边的意义很深,需要我们生生世世去串习。我们不能说《入行论》学完了,这个《入行论》可以放一边了,从今以后再也不看了,不能这样。现在只是某一个阶段的学习告一段落而已。对于《入行论》甚深内容的学习还是任重而道远,我们仍然要不断学习《入行论》,培养我们的善心。

《入行论》的辅导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