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第38讲记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行论》第四品不放逸中的不舍菩提心。

辛三、教诫不舍菩提心:

故如所立誓,我当恭敬行,

今后若不勉,定当趋下流。

前面讲到舍弃菩提心的过患,现在教诫不舍弃菩提心。

“故如所立誓,我当恭敬行”:因此应按照发心时所承诺的誓言,恭敬地行持菩提心。“今后若不勉,定当趋下流。”今后如果不勤勉努力,一定会趋向下流,堕入恶趣。颂词从这方面教诫我们不应舍弃菩提心,应恭恭敬敬地行持菩提心,因为当时我已经很庄重地在佛菩萨面前承诺过:从现在开始发起菩提心。

我们在修学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习气、烦恼作障碍,很容易使我们退回到以前的模式中。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已很熟悉、习惯那种环境和思维方式了。对我们来讲,越熟悉的环境会觉得越安全。比如经常去的地方,那里的人、建筑、摆设等都很熟悉,去那里就有安全感。如果是新事物、新环境,就意味着很多东西不了解,在这样的环境中会觉得不安全。比如以前自由自在,可以随便杀生、打妄语,做很多非法的事情,而现在不能再如此了。但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熟悉了轮回的模式,所以在这种熟悉的环境中就会觉得很安全。

而菩提心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新生的事物,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对它不熟悉,不知道它是不是充满了危险,所以我们学佛时会心存疑虑:到底有没有必要把一生奉献给佛法?奉献给利他的菩提心?奉献给菩萨道?我们会担心:如果完全付出,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因此就会留一手,不愿意为佛法付出一切。因为我们对菩提心不熟悉,出现这种情况也情有可原。我们无始以来做凡夫的时间很长,修学菩提心的时间非常短,所以自然会出现很多非理作意,包括退失的想法。我们依据经论,通过殊胜智慧作分析、观察,可以了知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虽然这些旧思想、旧习气一再把我们往轮回里拉,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了,整个轮回的自性是充满痛苦的,没有快乐可言,所以不能再走轮回的老路,要逆流而上,舍弃以前的模式,做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摆脱轮回。既然我已经立下誓言,即便是遇到障碍,也要履行所发下的利益众生的誓言。如果我们不勤勉,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趋入到恶趣中,无法获得解脱。现在我们在轮回中感受痛苦,是因为以前不修行而导致的。现在有了机会不精进修行,以后肯定会再堕恶趣,这对我们来讲是不应该做的事情,因此,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斩断不合理的行为,不要舍弃菩提心。

下面继续讲:

饶益众有情,无量佛已逝,

然我因昔过,未得佛化育。

有些人会这样想:即便我不精进,失坏了誓言,但是也不要紧,因为佛陀、上师会救度我们。为了打消这些人的想法,寂天菩萨说:我们不能这样想。佛陀发心出世饶益一切众生,在饶益了一切有情之后,无量佛陀次第趋入涅槃。然而我由于以前的过失,到现在还没有得到佛的救度,没有成为过去佛度化的对境。过去无量的佛出世度化了无量众生,然后入灭了。但是在这么长的时间中,我都没有成为佛陀度化的对境。我们不能说:因为佛陀会救度我们,所以我们现在不需要改变,不需要努力,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佛陀绝对是充满大悲的殊胜怙主,他已发誓度化一切众生,但佛陀度化众生也需要因缘。度化是两方面的事情,佛陀这方面的因缘已经圆满,但是如果我们不具足起码的因素,怎能成为度化的对象?要成为所化,必须要具足某种条件,缘起才能够成熟。如果我们不具足条件,虽然佛陀已经出世,但仍无法遇到佛,即便遇到佛,也不能成为直接的所化。就像佛在世时,也有很多人遇到了佛,但有些人的因缘只是见一眼佛,有些只是有单纯做一点供养的因缘,而追随佛陀精进修学、之后马上成就解脱的因缘还没有成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是因为佛的悲心有偏袒?还是佛的悲心着重眷顾某类有情,使他们先成就菩萨和阿罗汉果?其实佛的悲心不可能有这样的偏袒,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结果,完全是因为众生的因缘不一样:有些众生已经积累了能够成为解脱的因缘,所以遇到佛之后就成为菩萨、阿罗汉,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有些只具足见一眼佛的因缘,在佛出世时,只能见一眼佛;有些连见一眼佛的因缘也没有,所以一生中见不到佛。

无始以来,由于我们没有积累资粮,所以不能成为佛直接度化的对境,虽然已经出世了无量无边的佛尊,而我们却已全部错过,没有成为真正的直接所化。不是佛的大悲不够,而是我们无始以来就没有真正精进过,没有真正追求过解脱道。今天遇到了佛法,如果还是用固有的思维,以在无始轮回中养成的懒散习气对待这个问题,那结果还是会再次错过。

现在上师出世了,像佛一样救度我们,我们已经遇此因缘学习佛法,如果精进修学,是可以有解脱的机会的。但是如果这样想:反正佛陀、上师会救度我们,我们不至于堕恶趣。有这种想法就错了,佛在世的时候,佛弟子中仍然有非常多的众生堕恶趣,现在也会有。

全世界很多人一起学佛,如果算十方世界的众生,就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同一时间和我们一起学佛,但因为有些人精进,有些人懈怠,就会出现有些人解脱,有些人堕落的情况。很多人一起学习,到临终时,有些人解脱往生极乐世界,有些人就堕落恶趣,有些人今生中没有做很大的恶业或善业,下次又转生人,平平常常、庸庸碌碌,如果造了大恶业就会堕落。所以到死时,一起学佛的出家人、居士等,一部分解脱,一部分堕落,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们是上升?还是堕落?当然要靠自己,现在还有选择的机会,选择的权利在我们手中。如果认认真真地观修菩提心,借助菩提心的力量修行佛法,绝对有解脱的机会;如果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气做事情、分析问题,虽然在这一世可能过得快活一点,但如果没有真正地修持善法,当死亡到来时,没有善业的支撑,即使很想继续快乐下去,但事实已经成办,业力成熟是没有办法控制的。

所以虽然佛和上师具有无量的大悲,佛陀、上师不愿意看到任何一个弟子堕落,但弟子不好好修行而堕落,诸佛、上师慈悲的手也拉不住我们。他们的大悲心是圆满的,但是我们成为怎样的修行者,自己把握因缘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进一步观察:

若今依旧犯,如是将反复,

恶趣中领受,病缚剖割苦。

有些人想:如果现在佛未能救度我们,但我们以后仍然是会得救的。这个颂词打破了这种观点。如果我们依旧犯很多过失,通过所犯的过失,一定会反反复复地在恶趣中领受各种痛苦,即便转生善趣或转为人也会遭受疾病缠身、受到束缚、身体被砍等各种痛苦。

有些人认为以后会获得解脱,但为什么寂天菩萨说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感受痛苦,原因何在?这就需要分析了:以前在轮回中堕恶趣时,是感受恶趣痛苦;做人时是感受生病等痛苦,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痛苦?肯定是恶业,没有修持善法、造恶业的缘故,才会堕恶趣及遭受被砍、被捆缚、生病等痛苦。现在堕地狱的众生是因为什么?还是因为恶业,没有修善法。如果现在不修善法,会是什么下场?同样的道理,现在不修善法,将来的结局也必定是堕恶趣,即便转生为人,也是感受“病缚剖割苦”。怎么可能指望以后获得救护呢?以前获得救护的人,是因为什么获得救护?是因为自己坚持修行之道,放弃了很多恶习,圆满了相续中很多善根,才成为所度化的对境;现在、以后想获得救护的人也一样,还是要依靠修法。

我们有时想:现在不解脱,以后会被救度。有些人则在上师面前请求说:上师您老人家一定要救度我!上师怎么救度你?上师通过什么方式救度?我们觉得救度是从极乐世界抛根绳子套在你的手上,一下子把你拽到极乐世界,这个叫救度,但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发生。真正的救度是上师给你讲解正法,自己按照正法去实践、去取舍、去修行。

现在上师正在给我们讲正法,正在教给我们被救护的方法,但我们觉得这不是救护,只不过是讲法而已,把讲法和救护完全分开了。我们理解的救护,是直接把众生拽到某个地方,但这种救护绝对不会发生。如果这种事情可以发生,阿弥陀佛的神变是不可思议的,完全可以从极乐世界变现无数条绳子抛下来;如果救护可以这么简单,每个众生都不会在轮回中存在了。所以,要被救护一定要自己具有被救护的因缘。上师给我们教导法要,我们逐渐去修持,去掉相续中的习气,这就是被救护。如果认真修行就能成为度化的对境,不修行则不是被救度的对境。如果以后上师救护我们,依然会用这种方法,和现在的方法一模一样。

现在被救护时,我们还在想以后再被救度,以后因缘出现又想以后……究竟哪一世真正能得解脱?从这方面观察,以后会被救护的想法是不对的。如果认为以后会被救护,现在就可以为所欲为,一如既往地违犯戒律、舍弃菩提心,那么因此一定会造下恶业,最终不会成为被救度的对象。

我们一定要清楚:救护一定是两方面的,不要认为救护是上师一方面的事情。上师的手早就伸出来了,但我们的手不伸出去接、不拉住上师的手,自己就永远也无法解脱。上师一直在宣讲正法,鼓励我们修行,这就是上师伸出的手,但我们找很多借口:今天忙没时间、今天身体不好、我的手痛……找很多理由,就是不愿意把手伸出去,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解脱因缘。

众生熟悉了旧有的环境,对于新的修行方式也许会有抵触、怀疑,所以很难真正付出一切投入修行,但不管怎样,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加持,通过加持遣除内心当中的种种习气。

庚二(谨慎所依暇满)分三:一、暇满难得;二、未得之过患;三、得后不勤而舍。

辛一、暇满难得:

如值佛出世,为人信佛法,

宜修善稀有,何日复得此?

这个颂词讲到谨慎所依圆满,暇满人身是修法的所依,对此人身应该谨慎。有了人身之后应该善加使用,不要用此人身造恶业。

无论是值佛出世,还是转而为人,信仰佛法,修习善法,这些都是非常稀有的因缘,“何日复得此?”现在具足这种因缘,没有好好珍惜,哪一天还会获得这样的人身?还会获得这样的机缘?非常困难。

此处提到他圆满和自圆满。值佛出世代表他圆满,佛陀出世、佛陀讲法、佛法住世、自入佛法、上师摄受,这是五种他圆满。我们修学殊胜的正法,五种他圆满是非常重要的。佛出世的确稀有,因为具有三十二妙相、八十随行好,具足一切圆满功德的佛陀能够出生在世间当中,就说明很多众生的因缘、善根同时成熟了,这个因缘是很难得的。所以佛陀出生在这个世间中非常稀有,佛陀出世一方面是佛陀的愿力,一方面也要观待众生的善业。世间并不缺少有善根的人,为什么佛陀不经常出世?只有等大批众生的善业同时成熟,有了值遇佛出世的因缘,佛才会出世。所以佛出世犹如优昙花一样,非常稀有难得。

佛陀曾经出世,2500多年前佛陀在印度示现成佛,这个稀有因缘可以说我们已经遇到了;生而为人也很稀有,要转生为人必须修持善业,该断的恶业必须断掉,尤其是获得暇满人身,从比喻、数量等方面观察,更是稀少;信仰佛法也很难得,我们从自己身边的人观察,能够对佛法起信心的非常少,从整个世间上看也是不多,虽然佛非常殊胜,但因为很多人相续中的善根不具足,虽然世间仍然有佛法,但很多人不信仰;修善法也是很稀有的,虽然我们信佛法,但是对长期修行善法的意乐不强,高兴时就修习,遇到烦恼、麻烦时,就自然把善法停掉。

现在我们已经值佛出世、生而为人,也信仰佛法、想修善法,这样的因缘具足之后,应该好好利用,一旦错失之后,“何日复得此”?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又得到这样人身呢?这是非常困难的。《大圆满前行》中讲,真正修持佛法的人身,不是谁的运气好就能得到的。这不像世间人买彩票中了大奖,大家说他的运气好能碰到。获得暇满人身不是运气好,那是不是由于谁的力量大而获得的呢?也不是,而是谁行持的善法多就能获得暇满人身。世间上的人必定是修恶法多,修善法少,所以获得人身的数量少,尤其是暇满人身更少。

人身是因为修善法而得,即生中如果中止了善法的修行,后世凭什么可以继续获得人身?是不会获得的。因为人身不是通过运气、强力获得,而是通过修善法的因缘才能获得。现在的人身是以前修善法而获得的,现在获得人身不继续修善法,那么以后通过什么因缘再获得人身呢?已经获得了暇满所依的人身,就应该谨慎利用,发掘暇满人身的潜力,尽量修持善法,不要造罪业。这就叫“谨慎所依圆满”。

本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