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第45讲记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次一起学习寂天论师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行论》宣讲的主要内容,就是帮助立志成佛、度化众生的后学菩萨修持菩提道当中最精要的部分:菩提心。那么要如何修持菩提心呢?从本论的第一品到最后一品,都是在帮助我们生起菩提心。

要生起的是菩提心,但在生起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要断除我爱执。如果在修菩提心的过程中我爱执不减弱、不消失,那么我们所有的修法都会围绕我执而转,这样在实际意义上,我们所修持的就仍然还是轮回的老一套。表面上似乎我们在发菩提心、在修持佛道,但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意识地去断除我爱执,那么实际上我们所修持的菩提心等善法,都非常可能被我执所利用,变成增强我执、增强轮回的这样一种庸俗心。

我们在力争使内心产生伟大、清净的殊胜菩提心、善心的同时,必须也要了知,菩提心的核心之一,就是断除我爱执。我们要想方设法地配合颂词的词句来观察:这些教言是从哪个侧面来帮助我们断除我爱执的,又是从哪个侧面来引发我们对于利益有情、追求佛道的殊胜意乐。只要这两个方面都了知、修学了,在修慈悲心、菩提心的同时,也着重修持断除我爱执的修法,那么学习《入行论》算是有了正确的目标,能真正抓住它的核心纲要。

我们在学习《入行论》的过程当中,要配合这种思路来进行观察。无论是发利他心、修利他行,还是在修菩提道过程中布施、持戒等六度的修法,都要抓住这两个主要的前提或核心:一方面要打击我执,一方面也要产生利益众生的殊胜菩提心。实际上,利益众生的菩提心产生时,相续当中是没有我执的。如果通过殊胜的修法灭掉了我执,那么一定能对众生产生殊胜的慈悲、爱护和救度之心,二者实际上是一个法的两面。所以真正产生菩提心肯定是没有我执的,如果在修菩提心的过程中还在围绕我执而转,那么真正的殊胜菩提心是不可能生起的。从第一品到第四品,颂词的主线都是围绕这个前提展开宣说的。

按六度的修法来说,现在我们学习的第四品、第五品都是属于持戒的部分。守持菩萨戒是修整个菩提道的本体,如果我们能够守持清净的菩萨戒,实际上本身也就是在修持圆满的菩萨道。如果菩萨戒守清净了,菩提道就获得清净,很快就可以获得殊胜的佛果。

第四品所学的词句主要是让我们谨慎取舍,对于所取、所舍的部分必须要非常谨慎,安住在不放逸的状态中。

现在所学内容的大科判是“谨慎所断烦恼”,分为三个科判:观察所断烦恼;生起断除欲乐;能断除烦恼而生欢喜。第二个科判“生起断除欲乐”又分为三个科判:披上断惑的盔甲;莫因痛苦而厌倦;坚持不懈对治烦恼。第二个科判“莫因痛苦而厌倦”又分为三个小科判:观察所断之罪过而不厌倦;观察对治之功德而不厌倦;观察自己承诺而不厌倦。

现在讲第二个科判:“观察对治之功德而不厌倦”。对治烦恼有很多殊胜利益和功德:可以将我们从轮回的漩涡中解救出来;可以让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获得清净,让我们菩萨行获得清净;可以帮助我们战胜无始以来轮回的习气等等。所以,我们在对治烦恼过程中,遇到一点点的痛苦不能退却,应想到它的利益,尽量让自己不产生对修道的厌倦之心。

按理说,我们应对轮回产生厌倦,因为整个轮回的自性是由苦苦、变苦、行苦组成,我们在轮回中感受着这三大苦为主的成千上万的痛苦,因此整个轮回是一个值得厌倦之处。时间上是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按理来说,已经在毫无意义、充满痛苦的轮回当中,漂流了这么长时间,我们对轮回本身应该产生厌倦,但是众生本末倒置,对于该厌倦的轮回没有厌倦,反而觉得轮回具有安乐的自性,或者具足让我们留念的自性,而对于能够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殊胜佛法,却没有产生殊胜的意乐,稍微遇到一点点的痛苦,就对修法产生厌倦。

对我们这些众生,佛菩萨也没有一味责怪:为什么遇到这么好的、帮助我们脱离轮回的修法,你还要产生这么大的厌倦心呢?众生没有认认真真修法的时候,佛菩萨也会就事论事地呵责,但在呵责之外,也开出了很多让我们的心尽量不厌倦的方法:用道理来说服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不再厌倦。比如在遇到痛苦的时候,通过说理的方式宣讲如何安忍的方便和窍诀,让我们接受在修菩提道过程当中遇到的痛苦。只有有了这样一种方便,众生才可以逐渐地接受在修道过程当中产生的这些痛苦。痛苦实际上对我们脱离轮回,或者产生殊胜、伟大的善心很有帮助,如果能够善加利用转为道用,就不会成为一种障碍,否则就会成为退道的因缘或修道的障碍。

下面接着讲“观察对治之功德而不厌倦”的道理:

渔夫与屠户,农牧等凡俗,

唯念己自身,求活维生计,

犹忍寒与热,疲困诸艰辛。

我今为众乐,云何不稍忍?

颂词从“渔夫与屠户”到“疲困诸艰辛”,主要是指出:一般的世间凡愚,为了自己的安乐和一点点利益,都能忍受世间当中寒热、疲困等等痛苦。后面两句颂词是做对比:我今天修持佛法,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快乐,这么伟大、清净的事业,如果遇到一点点痛苦,就更应该忍受了。

此处只是列举了几种世间凡夫众生为了自己“求活维生计”所忍受的痛苦。实际上在整个世间轮回中,众生为了一己私利,都是做着种种没有意义的事业,当然每个众生所做的事情,都是从“唯念己自身,求活维生计”出发的。

此处提到了渔夫屠户、农林和牧人几类例子。稍微熟悉世间生活情形的人都知道,渔夫是靠打渔为生,一家人的生活都是靠他在江湖河海里打渔维持。他必须驾船在大海、江河上来回奔走,平时还要维护船只、渔网,这个过程非常辛苦。天气也变化无常,打渔时有时下大雨、有时非常热、冬天也必须出海等等,虽然有很多的艰难困苦,但渔夫想到:如果自己不去劳作,就根本没有饭吃,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将无以维系,所以虽然饱受寒热、饥渴、疲困等痛苦,但为了生存的目标,还是只有甘愿忍受。

屠户也是一样,不管是杀猪、杀牛、杀羊,他们往往很早就起来了,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磨刀、烧水、捆绑待宰的猪牛羊,然后宰杀、剥皮、取肉,最后运送贩卖等等。每天都要做这些事,如果哪一天或者一段时间不做,就得不到赖以生存的钱财。所以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劳作,忍受很多寒热疲困之苦,早起晚睡。

每个众生都贪图舒适快乐,但是如果找不到维生的钱财,自己和家人就没办法在社会当中生存,想到这些情况,他们还是必须忍受一切痛苦。

我们知道,农民为了生存,春天或在该播种的时候必须要去播种,还要去浇灌,做很多管理工作:苗长出来之后清除杂草,水多的时候要去放水,水少的时候要引水,而且庄稼最终能不能丰收,一方面要看自己付出了多少勤作,另一方面也要看天吃饭。如果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或者不要雨的时候雨水很多,风不调雨不顺的话,或者刚要收成时刮大风或洪水泛滥、下雹子等,有可能把一年辛苦劳作的庄稼全部打烂而一无所获。所以,农民种田同样要面对很多困难,那会不会因为有很多困难,他们就放弃这种事业了呢?他们虽然知道很困难但是仍然不放弃,每年仍然是该播种的时候播种,该管理的时候管理,因为这样才有丰收的时候,才可维持自己的生计。

放牧的人一般生活在草原或高山上面,他们通过蓄养牲畜,让牲畜繁衍后代,牲畜繁衍之后就把多余的卖掉,或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利用牲畜身上的血肉毛皮等等,赖以生存的资具都是从牲畜上获取。一般来讲,放牧要忍受的寒冷比较多一点,因为不管再冷都要放牧,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也要忍受寒热、疲困之苦。放牧还要担忧所放的牛羊——不要遇到狼群的袭击,不要遇到传染病的袭击。如果羊群或者牛群当中感染了传染病,眼看着牛羊一批批死亡也是无可奈何的,有时遇到大雪也会使很多牲畜死亡。很多不可抗力的灾难经常降临到他们头上,虽然遇到很多这样的疲困和艰辛,但这些“农牧等凡俗”——凡夫俗子,唯一考虑的是自己及家人的生存,为了求活维生,虽然会遇到各种困难,但还是必须忍受。

观察这些情况主要是要了知,一般的世间凡夫人不像菩萨发了殊胜的利他心——菩萨有非常长远、伟大的计划,这种计划实际上就是为了一切众生都能获得成佛的殊胜快乐。菩萨在此处自己默默地发心、修持,将所有功德默默地回向给众生,一个人在做救度众生的事业。一般的凡夫人根本没有这种伟大的计划,也不会为了这个计划去奔波。他们单单是为了让自己或者自己的朋友、家人能够获得安乐,尚且能够忍受降临在自己身上的很多寒热疲困等等艰辛,那么何况现在我们发了清净的菩提心,要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奋发,为了成就这种大事业在中间遇到了痛苦,为什么不能忍受呢?按理来讲应该忍受。因为凡夫人为了小计划、小事情、蝇头小利尚且可以忍受很多痛苦,那么我们为了成就这种很大的事业,为了让这个伟大的计划最后真正变成现实,也必须要忍受很多的痛苦。

实际上这里是通过词句教导我们,要想到这样对治烦恼是有很大利益的。利益来自于哪里呢?就是颂词当中讲的“我今为众乐”。如果我们在对治烦恼的过程当中,能够克服一切痛苦、违缘等等,现在我们的修法在相续当中就会逐渐成熟,我们救度众生的计划就可以真正实现。我们想到这些利益,就应该可以忍受烦恼的侵袭。

这是一种对比:世间人为了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也能够忍受很多的寒热,那么我现在做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是为了成就一个伟大的计划而在做准备,在真正实践时遇到违缘也应该忍受。

从另外一个侧面讲,一般世间人为了自己利益尚且要遇到这么多的寒热疲困等艰辛,而我为了成就那么大的事业,中间不遇到痛苦、违缘是绝对不可能的。

一般而言,我们前面也分析过,一个小事情需求的因缘不多,而成就大的事情需要集聚的因缘就很多。不管是从时间来讲,还是从准备的要素讲,成就一个大事业,肯定需要具足很多的因缘。因此,一般的事情需要具足小因缘,大事情一定要具足大因缘。成就大事业所遇到的种种痛苦、违缘、障碍肯定比成就世间的小事业要大得多,我们应该有这种心理准备。

我们在修法的过程当中,会遇到一点身体上的不适,或者心情方面的忧虑,或者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或者工作时遇到一些痛苦、与人交往时遇到种种障碍、自己很不顺心等等种种的困难,这时就应该想到:要成就一个殊胜的大事业,这些痛苦都是必须要遇到的。没有一个佛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是没有遇到过任何违缘、痛苦的,顺顺利利就成佛的例子是完全没有的。

我们发心成佛,也是和无始以来内心当中所具足的习气、烦恼在作战。我们自己的烦恼习气已习惯于轮回的懒惰,而发菩提心是一种积极向上、引导众生趋向安乐的殊胜心态和行为,这是往不同方向努力的两种力量,我们内心遇到两种相反的东西肯定会碰撞,一方面是我们习惯的轮回习气,一方面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救度众生的殊胜修法。所以在修持菩萨道过程当中,肯定会遇到内心当中已经习惯了的轮回习气的干扰,内心肯定会有很多障碍,肯定会遇到忧虑和不顺心的事情,但在和烦恼作战过程当中,我们要想到,为了成就大事业的缘故,这种情况的发生肯定是顺理成章的,既然违缘、痛苦是躲不过去的,我们就要面对它,产生一种战胜它的意乐,在战胜它的过程当中,遇到了痛苦也必须忍受,如果有了这种心理准备,我们在修道过程当中即便遇到了一些麻烦、痛苦,那么我们也能够坦然面对。通过我们慢慢累积的智慧,去观照这种痛苦,去观察这种违缘,让它不成为修道的障碍。

学习这个颂词,就是要我们想到这个殊胜的利益而不疲厌,内心一直保持一种亢奋的状态:为了救度众生、成就佛果,我一定要认真努力修法!有了这样一种殊胜心态,修持菩萨道就非常有希望了。

癸三、观察自己承诺而不厌倦:

还有一种让我们不厌倦的方法,就是观察自己所发过的誓言,为了不违背自己的誓言,在遇到痛苦的时候就不会厌倦。

虽曾立此誓,欲于十方际,

度众出烦恼,然我未离惑。

出言不量力,云何非癫狂?

颂词字面的意思是:我以前在十方诸佛菩萨、金刚上师面前发下了要利益一切众生的誓愿——“欲于十方际、度众出烦恼”,十方无边无际的众生都是我度化的对象,一个都不放过,我要度一切众生远离一切烦恼,让众生获得超然自在的殊胜境界。虽然我曾经发菩提心承诺,要让一切众生离开烦恼,实际情况如何呢?——“然我未离惑”,但是现在我还没有离开烦恼,遇到痛苦就很厌倦,不想再修行度化众生,竟然想要从菩提道中退失,这时自己就开始呵斥自己:“出言不量力,云何非癫狂?”——你自己还没离开烦恼,没有修持离开烦恼的修法,遇到一点点痛苦就想厌倦,你说出这种自不量力的大话,难道不是一种癫狂吗?简直和疯子一模一样了。

这样的观察实际上并不是说你不能发菩提心,既然你不堪担救度众生的重任,干脆退了算了。颂词并不是要让我们这样去思维,虽然带了一些呵斥的话语,但是寂天菩萨的本意,是让我们在遇到痛苦时忆念自己的承诺,进一步在内心中发起精进心,继续坚持菩萨戒。既然我们承诺过要利益众生,就必须为了成办誓言而精进修持,如果承诺之后一点实际行动都没有做,也没有离开烦恼,就是一种癫狂莫名的状态。所以我们要忆念我们自己的承诺,既然自己承诺了,就必须一步步去做。当然,承诺之后不可能马上实现,比如我今天发了誓愿:我一定要救度十方众生离开烦恼,如果今天没做到,是不是就推翻了自己的誓言?这里并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发誓要利益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离开烦恼,我们自己就必须一步步逐渐去做。

第四句讲到“然我未离惑”,要让一切众生出离烦恼的前提,自己就要首先出离烦恼,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助一切众生出离烦恼。比如佛陀已经从所有的烦恼当中出离了,达到这种殊胜的自利之后,就有能力将一切众生从烦恼当中救度出来。佛陀自利圆满之后,已经有了把一切众生从烦恼中救度出来的力量,佛陀能够针对不同的众生给予不同的教言,让他们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修持,从烦恼当中脱离。佛陀从圆满自利的那一刻起,这种殊胜的智慧和善巧方便、这种利他的力量实际上已经具足、圆满了。这就是标准的自利利他。

再退一步讲,菩萨离开了一部分的迷惑,所以也能帮助众生从一部分的烦恼当中解脱出来。我们现在既不是佛,也不是菩萨,真正来讲还没有断惑,因为只有到初地菩萨或者见道之后,才有断惑的智慧。在凡夫位时,对烦恼都是压制,没有真正地离惑。那这样是不是就没有办法帮助众生了呢?实际上也不是。虽然我们无法像佛和菩萨那样去利益众生,但是我们要帮助他人,自己也需要具足某种能力。凡夫人救度众生的方法,就是一边学习上师或佛菩萨教授的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一边尽可能地救度、帮助众生。如果自己一点功德都没有,一分的烦恼也没有压制住,自相续的烦恼比谁都重,然后说我要去帮助他人,这是很不现实的。如果我们通过学习了知了一部分佛理,通过修持生起了一点感受,有了一点体会,离开了一点烦恼,在这个基础上,也可以去做一点利益众生的事情。这就是一边自我圆满,一边尽量去帮助众生,这也是一种自利利他。

经典和佛菩萨的教言中经常提到,如果我们要利他、度他,必须首先要自度。就好像两个人同时掉到水中,如果自己都没有办法自保,怎能把他人从水里救出来呢?很多时候我们都这样说。有些祖师、大德讲得比较严格:必须在自己解脱、成就之后才能利益众生。从比较严格的标准分析,的确如此。但是不是在获得菩萨地之前就完全不能利益众生呢?也不一定。前面我们也分析过,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情。在完善自己的过程当中,不离开利益有情的发心和利益有情的行为,依靠这种发心和行为,就能逐渐远离烦恼,靠近殊胜的修法。要完全把自利和利他分开也有一点困难。如果在利他的过程当中,没有忘记自我的提升,没有忘记自我修行,能逐渐离开烦恼,一方面自我完善,一方面利益他人,这是最好的。

此处说的“出言不量力,云何非颠狂?”并不是让我们放弃利益他人的意思,而是说:你以前自不量力说出大话,现在一点都不去实践断烦恼的修行,实际上就是一种癫狂的行为。那么观察自己曾经做过的承诺,在遇到痛苦的时候,我们就不应该厌倦——怎么会厌倦呢?我们自己发了这么大的愿,但自己的行为和所发的愿差得很远,还远远达不到产生厌倦的状态,有什么资格厌倦呢?现在看看自己所发的愿和所定的目标,再看看自己走到哪个位置了,观察之后发现,实际上离自己的目标差得很远,这时就更加应当精进。就好像一个走远路的人,他要走出一片茫茫的沙漠,走出茫茫沙漠是他的目的。在走到中间或走了一小部分路的时候,对他来讲是应该产生厌倦,还是发起更大的精进心呢?实际上应该发起更大的精进心,因为目标是走出茫茫沙漠,如果在这个时候厌倦了,那就很有可能倒下去,被埋在茫茫黄沙当中失去生命。如果这个时候能打起精神、提高心力,很有可能就一鼓作气走出去了。从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了,我们现在还远不到生厌倦的时候,不应该厌倦。

观察到自己所承诺的、要救度一切众生的伟大誓愿,我们离实现这个誓愿还很远很远。这并不是说我一直在努力,但离目标很远而受到了佛菩萨的呵斥,不是这个意思。而是现在离我们的目标还很远,离得很远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厌倦了,遇到一点痛苦就想退失了,被烦恼打败了,这种厌倦是不应该的。所以要让我们观察到自己所承诺的,不应该厌倦,再一次发起勇猛精进的心,为了调伏烦恼,一定要自己努力精进地修持,这是非常重要的。

发了菩提心之后,很多菩萨仍然处在不断学习的状态中,还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虽然我们还远远达不到真正利益众生的状态,但是我们如果在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就好像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让他去赚很多钱,他是没有能力的,但如果做不到就让他放弃,以后就更做不到了。虽然现在他读书的状态,和最后真正赚很多钱去养家糊口的状态差得很远,但是他毕竟正在处于精进努力学习的位置,现在虽然没有能力,但是我们不能说,以后就一定没有能力。现在我们很多菩萨正在处于学习的状态当中,虽然离我们所发的誓愿还差得很远,但是毕竟我们正在学习,正在不断靠近我们的目标,有了这种努力的状态还是值得肯定的,佛菩萨看到仍然会非常欣慰,关键是我们自己在和烦恼作战过程当中,千万不要因为痛苦而厌倦,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坚持不懈对治烦恼。我们在对治烦恼的时候要坚持不懈。

壬三:坚持不懈对治烦恼:

故于灭烦恼,应恒不退怯。

对于灭除烦恼这个事情,我们应该恒时去对治,不应该产生退却之心。前面颂词讲到“出言不量力,云何非颠狂?”有些人想:我发了这么大的愿,要度化这么多众生出轮回,但现在自己一丝烦恼都没有断,怎么去实现这么伟大的誓言?还不如从菩萨道当中退出,自己就轻松自在了,不用再承担这么重的担子。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在守持戒律、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过程中,如果觉得前路漫漫,好像一点成就的希望都没有,没有立竿见影地生起所谓的感受、觉受,就会想退失,不想再修下去。他觉得现在我承担了一个发菩提心的重担,如果把这个重担扔掉就会轻松了,但是不是从此之后就很轻松了呢?前面也讲过,我们如果从自己承诺过的善法中退失,有欺骗这些见证者佛菩萨和欺骗一切众生的巨大过失。

再从其他方面分析。一般众生遇到很大压力,可能觉得放弃就自在了。世间可能是这种情况:首先你坐上了某个位子,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实在是撑不下去,就从这个职务上退下来,重担就不属于你了,好像卸了担子轻松了。但现在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什么?从自己的角度来讲,是对治烦恼、修持佛法,要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是不是我们现在把救度众生的重担卸下来,从今以后再也不管众生,再也不发菩提心,从这里面辞职出来就真正轻松了?没有压力就万事大吉了呢?

实际上有时我们没有考虑全面,只是自己从某个方面去思维,以为只要退失就好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为什么呢?我们所退失的是什么?是和烦恼作战的修法,是和自私自利作战的菩提心的清净的善法。本来讲,我们如果能够坚持断烦恼、灭烦恼的修法,对我们灭除烦恼、真正获得自在大有益处,对我们灭掉自私自利的我执心,生起广大、清净的菩提心的胸怀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现在如果我们从这种清净的善法当中退失,表面上看好像是轻松了——比如说,你觉得守持不杀生戒特别痛苦,压力非常大,你就想干脆把这个戒舍了,舍了之后不受约束就自在了。那意味着什么呢?不需要再担负这样的重担,就可以随便杀生了。从不杀生的戒律当中退失,表面上看好像这个重担是卸下来了,不用再承担什么责任了,但是从退失不杀生的戒律和因果律的角度来看,随便杀生对我们到底有没有真正利益呢?绝对有很大的害处。我们守持不杀生的戒律,初步来看好像是一个重担,好像被戒律束缚住了,不自在了,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强制性保护我们的最佳手段。我们守戒不杀生,强迫自己不做杀生的事情,实际上是帮助我们断除杀生的罪业。放掉这个担子,虽然没有这个重担了,但是如果你随随便便杀生,对自己的今生和后世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我们以此为例来说明,现在如果把发菩提心的重担放下,再也不发心了,之后是不是真的就快乐了呢?如果我们放弃了利益众生,实际上从反方面就意味着,我们自私自利的心又加强了。

前面分析过,后面还要分析,一切痛苦都是来自于自利心,来自于我执和我执的烦恼。而发菩提心承担度化众生重大事业的担子,虽然看起来很重,但也是通过这个方式,让我们逐渐远离轮回一切痛苦的根源——我执,远离我执的烦恼。所以我们把救度众生的重担放下来了,对我们来讲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好消息呢?绝对不是,因为放下重担绝对是加强了我们自私自利的心。“现在我不管众生了,我只管我自己和亲友的事情”,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已经在加重我执了。如果只管自己不管他人,为了自己和我的团体的利益,就会随便伤害其他众生。从因果律来看,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往往就是很多重大恶业产生的基础。很多大的恶业,往往就是因为我执心太重。偏执很严重,对我的朋友、亲属,我就要去保护;谁伤害他们,我要对谁嗔恨、打击报复。我们如果放弃了利益众生的事情,很多罪业就会像洪水没有堤坝一样毫无阻挡地进来。

我们有时会想:我为什么要去发誓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对我有什么好处?为了其他人没日没夜地去修行、守护戒律,到底对我来讲有什么利益呢?与其去做这个毫无利益的事情,还不如放弃这个重担,就可以自由自在了。但是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放弃了利益众生的重担和誓言之后,我执的心肯定会进一步加重。因为利益众生就意味着放弃我执,一心一意地去利他,对于我们斩断轮回痛苦的根本——我执来讲,是一个非常殊胜的直接的对治,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将自己从轮回的痛苦当中解救出来。现在这个救度自己的方法,我们主动放弃了,还自以为是摆脱了重担,殊不知当我们放弃了利益众生的这颗心后,一定是加强了自私自利的我执。在加强了自私自利的我执之后,贪心、嗔心、嫉妒,这些能够引发重大祸殃的烦恼,就根本没有对治了,没有什么力量去压制它,在我们的内心当中,它们就会像荒草一样越长越高,这些东西越来越茂盛,对我们来讲毫无利益可言。

我们不要认为:我现在不愿意发心了,放弃菩提道之后就轻松了。这是绝对轻松不了的,不但轻松不了,而且轮回当中的这些种种烦恼、痛苦,会毫无阻挡地在我们的相续当中,犹如滔滔洪水一样,把我们所有美好的未来全部扫荡干净。不但利益不了自己,利益不了我们团体的人,反而对自己和团体是一个很大的、灭顶性的伤害。所以从这方面想的时候,为什么要放弃能够帮助自己的这种清净的修法呢?这个方法绝对是不能放弃的!

这方面我们要深入考虑,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如果不是非常深入,就会觉得:守戒太困难了,我放弃了就自由了;发菩提心太困难了,我放弃之后就自在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从菩提心的角度来讲,菩提心是一个很殊胜的善法,它的本体是:初善——最初的时候是一种清净的善;中善——中间的时候也是清净的善;后善——最后的时候还是清净的善,初中后都是清净的善法。从因果律来讲,善法只能带来安乐。所以我们能坚持菩提心,坚持不懈地对治烦恼,通过菩提心和其他的修法来对治烦恼,这种善法是根本不需要退失的。

再进一步地讲,实际上我们真正应该害怕的是什么?应该退失的是什么?是轮回和轮回的因。对整个轮回的苦,我们应该真正地害怕、恐怖;对于能够产生轮回痛苦的因——集谛,真正应该退失,这些才是真正应该恐怖的地方。但现在我们反而颠倒而行:对于不应该恐怖的、不应该退失的菩提心、菩萨戒和对治烦恼的修行,产生了很大的厌倦和恐怖;对于真正能够引发无穷无尽的烦恼痛苦的烦恼心、我执心,反而像养育自己的儿子一样去保护它,这个行为是不是正确?我们应该考虑。我们对于这种对治烦恼的、菩提心的清净修法,实在是不应该退失,没有理由退失,为什么要退失呢?所以此处讲“故于灭烦恼,应恒不退怯”,应该恒时地去精进,不应该退失,它根本不是一个应该退失之处,而应该是坚持不懈的地方。

学习佛法应该时间长一些,学习的时候学得深一些,只有这样我们在看问题的时候,才能够逐渐深入问题的本质,而不只是在表面上,想当然地通过自己的分别念:“哦,应该就是这样决定下来。”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的,我们很多分别念所思考的问题是似是而非的。我们应当依照《入行论》当中所讲的教言去做深入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获得非常深奥的智慧,获得了深奥的智慧,我们才有能力对问题做全面思考,只有做了全面思考,我们才真正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是应该取、什么是应该舍的深入的结论。此处讲得很清楚了,“故于灭烦恼,应恒不退怯”,它的确不是一个应该退却的地方。下面继续讲颂词:

吾应乐修断,怀恨与彼战,

似嗔烦恼心,唯能灭烦恼。

前面说对灭烦恼方面应该不要退失,所以我就应该“乐修断”——乐于修持断烦恼的殊胜窍诀,而且在修持这个窍诀的时候,要“怀恨与彼战”,就是一定要把烦恼当成一个真实的敌人。前面讲过,修行人在世间当中没有真实的敌人,修行者最真实了义的敌人是什么?就是烦恼和分别心。对烦恼这个问题,前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分析:它是怎样隐藏在我们的心中,怎样任意地伤害我,怎样把我们引向无间地狱,怎样像刽子手、牢狱卒等等。我们对烦恼已经有了非常深入的认知,有了这个深入认知之后,就产生了绝对不能和烦恼共存下去的决心:我一定要断除它,断除的时候一定要发狠心,一定要下死手,一定要把烦恼彻底消灭。在修持断烦恼修法的时候,一定要“怀恨与彼战”——怀有一种绝对要把它彻底断尽的、好像带有嗔恨心的心态和烦恼作战。如果不带这种嗔恨心,你对烦恼心软了,想放它一马或者饶它一回,这对我们自己会是最大的伤害。我们如果放烦恼一马,它会不会利益我们呢?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只有把它彻底打倒、连根摧毁,这种行为才是正确的,否则留一丁点烦恼在相续当中,它都会逐渐壮大,然后给我们以毁灭性打击。为什么要“怀恨与彼战”,原因就是这样。

有些人会想,怀着嗔恨心和它打仗是不是一种烦恼呢?前面不是说所有的烦恼都应该断除吗?一切烦恼都是所断吗?为什么现在这种烦恼我们要鼓励?下面回答说:“似嗔烦恼心,唯能灭烦恼”。实际上,“怀恨与彼战”的这个“恨”,虽然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嗔恨的烦恼心,这种心态表面上好像是一种嗔恨烦恼,带着嗔恨的字眼,但实际上它不是烦恼心,不但不是烦恼心,而且唯有这种心态才能够灭烦恼,所以说“唯能灭烦恼”——这种似嗔的烦恼之心,能够灭除烦恼。它是似是而非的烦恼,在表面上、词句上看起来是烦恼,实际上并不是烦恼,而是一种坚定的决心、一种智慧和智慧相应的善巧方便。

我们在断烦恼的时候绝对不能够手软,要下定决心,把它连根铲除而后快,有了这种心态之后,我们才能够真正下决心绝对不允许烦恼在我们相续当中生起,因为它就是产生一切痛苦的来源。不单要把烦恼从我们自己的相续当中彻底遣除,而且要帮助众生彻底遣除潜伏在他们相续当中的烦恼。因为这个烦恼不管在谁的相续当中存在,都能让众生感受无穷无尽的伤害。不管在谁的相续当中,烦恼都是应该断的,但是其他很多众生还没认识到这一点,还没有能力断烦恼。所以,我首先通过修持断除自相续当中的烦恼,然后再去帮助一切众生断除他们相续当中的烦恼。

菩萨修道成功之后,会化很多身体去帮助众生断除烦恼。对于根性成熟的众生,他就直接宣讲断烦恼之道;对于因缘还没有成熟的众生,就给他种下以后断烦恼的种子,慢慢培育,等以后他的根性成熟了,种性苏醒了,再教给他断烦恼的方式。

有时菩萨是个别度化,如果这个地方只有一个所化,菩萨就在一个所化的相续当中种下断烦恼的种子;有时大批众生的根性成熟了,就像法王如意宝和上师仁波切一样,菩萨就通过大片传法的方式,教给弟子如何断烦恼的方法,大批弟子通过修持,就可泯灭相续当中的烦恼。

这只是一方的显现而已,实际上已经成就佛菩萨果位的圣者,他在十方世界有无量化身,能帮助众生修持断除烦恼之道。我们说:这么多众生怎样一个一个告诉他们呢?实际上菩萨有这种自在和能力,可以用一切善巧方便度化众生。虽然他做度化众生的事业,但是因为他相续中有自在的功德,所以既不会产生厌倦心,也不会有丝毫的痛苦。

这是当时菩萨处于我们现在这个位置的时候,遇到烦恼没有懈怠、没有厌倦,坚持对治烦恼的结果,也是坚持修持断烦恼之道的结果。所以后面烦恼一旦断除了,内心当中没有烦恼了,没有烦恼了度化众生、救度有情就很自在,可以有很多善巧方便,只要能够度化众生的所有方法都用,这就相当自在了。

现在我们处在这个位置上,如果能够坚持不懈地对治烦恼,我们自己也可以从烦恼当中出离或者自在。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退失了,那就变成了我执、烦恼非常旺盛的凡夫众生。这个时候总有一天——虽然现在不一定马上堕恶趣,但是因为相续当中有堕恶趣的这个种子——我执、烦恼,它会在相续当中不断加强,所以堕恶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肯定要堕恶趣的。

堕恶趣是来自于罪业,罪业来自于什么呢?它的温床就是我执,有了我执之后,罪业绝对出生,罪业重了之后,堕恶趣一定顺理成章地发生,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们要这样思考:如果从菩提心当中退失,那堕恶趣是早晚的事情;如果不从菩提心当中退失,坚持修下去,就会像现在的佛菩萨一样,身心自在,身心清净,毫无勤作地度化众生。通过以上的很多对比,我们应该就知道,坚持不懈对治烦恼的确非常重要。

本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