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第93课

下面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宣讲菩提心的专著——《入菩萨行论》。

本论分十品,内容分别是菩提心“未生者令生”、“已生者不退”、“不退而增上”。通过学习,使我们的菩提心从无到有,渐渐地趋至圆满。其实最究竟的菩提心,每一个众生相续当中都是圆满具足的,只不过需要让原本具足的菩提心,慢慢地显露出它殊胜的功德。

现在学习到了第六品——安忍品,本品是生起菩提心之后不退失的殊胜窍诀。它主要是对治嗔恚,因为嗔恚和菩提心直接相违,菩提心是以利他为中心的,而嗔恚心则是排斥众生的。 我们嗔恨某个人,自然而然有一种排斥——不高兴、不想见、不想利益。 嗔恚的本质是排斥,表现在行为上面,就是对众生的辱骂、伤害、杀害等等。而菩提心是利他的,必须要接近众生,如果没有了亲近感,我们就没有办法走近众生、利益众生。菩提心是要走近众生的,而嗔恚心的本体是自私自利的作意,是远离众生、排斥众生、不帮助众生的。所以,大乘最不共的怨敌并不是贪欲心等其他烦恼,而是嗔恚。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地修持安忍,止息嗔恨。

第六品有很多修安忍的殊胜窍诀。现在讲到要恭敬众生,前面提到如果我们对众生恭敬,就不会对他产生嗔恚;嗔恚的时候是不可能恭敬的。所以,我们要找到应该恭敬众生的各方面根据,安住在恭敬的状态,从而止息嗔恚。

现在讲到了科判“信仰佛陀故当恭敬”。我们作为佛陀的追随者,信仰佛陀的缘故当恭敬众生,为什么呢?因为佛陀将众生作为我和我所,我们恭敬佛陀,那也要恭敬众生。佛陀在因地的时候对众生是很恭敬的,在果位的时候,也是以利益众生作为自己的事业。我们信仰佛陀,而佛陀对众生是这样的态度,所以我们也应该恭敬众生。

科判“佛将众生作为我所”下的“当恭敬之理由”已经讲完了,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卯二、忏悔不敬之过:

以前对众生不恭敬,伤害了众生,令佛不欢喜,我们要对这种不恭敬众生的过失进行忏悔。

科判的两个颂词可以包括在忏悔当中。忏悔就是忏前戒后,忏前就是对于以前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们要忏悔;戒后则是对于罪业、不好的行为,以后不再做了。第一个颂词是忏前的内容,第二个颂词则是戒后的内容。了知之后,我们对“忏悔不敬之过”这个科判就有一个比较深入、全面地认知了。

因昔害众生,令佛伤心怀,

众罪我今悔,祈佛尽宽恕。

颂词的内容是属于忏前,对以前造过的罪业,进行忏悔。 “因昔害众生”,“昔”是以前的意思,以前我伤害了众生,让佛很伤心,“众罪我今悔”,以前所造的这些罪业,现今我在佛面前一一忏悔,请佛宽恕我的罪过。这是颂词字面上的意思。

再看它深入的意思,“因昔害众生”,我们学习大乘佛法之前,对众生做过很多伤害,无始轮回当中,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伤害了众生,有时是通过肢体、语言,有时是发伤害众生的心,随喜众生受苦。这样直接或间接地做了很多伤害,我们也因为伤害众生的缘故感受了果报。

当然,这里不是分析感受果报,主要是讲以前我伤害众生,而佛陀一心一意地利益众生。佛看到众生自相残杀,互相伤害,显现上不欢喜,因为佛是乐于见到众生快乐,乐于见到众生解脱的。我们学大乘佛法之前,曾经伤害了终生,那时还不是佛弟子,这里偏重讲那时众生自相残杀,相互伤害的情况。

“昔”也可以理解成什么呢?和“令佛伤心怀”结合起来,是讲我们进入大乘佛道之后,在上师面前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但恶习没有调伏的缘故,也做了很多违背大乘佛理、伤害众生的事。佛看到自己的弟子,虽然发了菩提心,但还是在做伤害众生的事情,所以佛很伤心。“因昔害众生,令佛伤心怀,”也可以这样理解。

学习这个颂词的时候,我们知道颂词讲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虽然做过这些事情,但因为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没有观察过伤害众生好不好。

大乘佛法是从更高的层次来看问题,并没有停留在世间的眼光。大家都没有认为杀生、杀鱼、杀苍蝇等是罪业,所以我在做这个伤害众生的事情的时候,我也没有认为这是罪业。我也认为这不是罪业。但大乘佛法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视一切众生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没有学习大乘佛法之前,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

而现在,我们学习了《入菩萨行论》这个颂词,通过寂天菩萨的智慧,使我们知道了佛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看待的。 我们出生在这个时代,而佛早已涅 槃很长时间了。虽然佛在法界中常时安住,很多刹土也都有佛安住,但按照凡夫境界来讲,我们是没有能力见佛的。所以,我们对于佛的真实想法没办法了知。我们通过佛陀宣讲的经典,或者上师给我们传授经典,了知了佛其实很在乎众生的苦乐。也可以依靠寂天菩萨的智慧,因为寂天菩萨是圣者,能够经常见佛,完全了知佛在经典当中的究竟意趣。寂天菩萨通过宣讲《入行论》这部论典,告诉我们佛最真实的想法,佛希望我们做什么,不希望我们做什么。通过学习,我们了知了伤害众生是很不好的行为。为什么佛会不悦意呢?就是因为佛陀为了众生而发菩提心,为了利益众生而修道的。既然我们已经入了佛门,发誓要跟随佛陀修菩萨道,也要明白佛陀在因地的时候做了什么,希望我们做什么,了知之后就会知道佛陀很关心众生的福祉。

而现在,我们做了伤害众生的事情,令佛不悦意。从佛的境界来讲,佛已经泯灭了凡夫人高兴与否的心态。在这里,论典不是说佛到底有没有高兴或者伤心的感情,而是说众生,尤其作为佛弟子的这些修学者,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于佛道,也叫做佛欢喜之道。能够发利他心,是佛欢喜之道;能够安住实相,也是佛欢喜之道。因为众生和弟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和佛道相应。而现在,不管我也好,其他人也好,在做伤害众生、不恭敬众生的行为,这种行为和发心本身和大乘佛道并不相应。佛看到这个就知道,我们并没有真正按照大乘道去实践,还离大乘菩萨道的相续相差甚远。所以,佛不认同这种修道,不悦意。

佛欢喜或者佛授记,其实是对于修道者修行方法和修行心态的认可。那么,佛不高兴和不悦意其实是不认可我们的这种行为,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令佛伤心怀”的词句。在名言当中,我们可以这样观察和理解。

我们了解了这个罪业之后,就知道这个行为是让佛不欢喜的,说明离大乘道还相差甚远,没有相应大乘道。所以,我要通过忏悔的方式,让自己回到大乘道上来。通过“众罪我今悔,祈佛尽宽恕”,祈祷佛陀以智慧观照我、大悲心原谅我,在佛面前忏悔以前不对的地方。

但是,首先我们要了知为什么要在佛面前忏悔。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令佛伤心怀”。科判讲的很清楚,“信仰佛陀故”,我们是佛陀的皈依弟子,是佛道的追随者,信仰佛陀的发心和事业。但是,我们现在的行为跟佛祖的要求和期望,实际上已经背道而驰。作为一个信仰者来讲,我们还是很在意佛高不高兴的。佛很在乎众生的苦乐,我作为皈依者, 也很在乎佛陀对我的行为是否悦意,是否认可。 颂词是抓住这点来讲的。我们令佛伤心,佛不高兴我的这种行为,我就要忏悔。

那么,事情根源来自于哪里呢?并不是我打碎了佛陀房间里的茶杯,或者把佛陀房里的一个花瓶撞碎了,佛不高兴。没有一点儿这方面的原因。最关键的是,佛对于众生的苦乐很在意。我现在伤害了众生,这个源头导致佛不悦意。我作为皈依者和佛陀的信仰者来讲,很在意佛陀的态度。从这种行为让佛不高兴这一点,我知道伤害众生是不对的,我要恭敬众生。颂词讲的是这个道理。

由于各个地方、各个层次的道理都不一样,此处就抓住我们信仰佛陀这一点,通过迂回的方式,间接让我们知道伤害众生是不对的,使我们恭敬众生,不能害众生。如果不经这条路,此类根基的部分众生,就没办法了知伤害众生到底哪不对。通过佛陀不欢喜这一点,去观察为什么佛会不高兴,一层层剖析下来,就知道我不应该伤害众生,应该恭敬众生。佛不高兴,是因为见到弟子没有追随佛陀之道而行,此处是从这方面来讲的。

当然,我们伤害众生本身也有过失,因为我们要受报,佛陀也不愿意见到这个。佛不愿意见到已经踏入大乘道的修行者,因为发心和行为的错误,而没办法如理如法地在大乘道中修持。佛为了纠正我们的过失,就显现得不高兴,就像当年佛陀在印度的时候,对于弟子的一些非法行为就要呵斥,并制定戒律,在戒律中有很多例子。佛陀本身完全证悟了空性,他没有丝毫悦意或者不悦意的心态,但他是通过悦意不悦意的这种方式,来表达弟子的行为是不是如理如法、符合因果,是不是契合殊胜的大道。

通过这个途径,我们知道了伤害众生的确不对,我要忏悔不敬众生之过。“祈佛尽宽恕”,表面上我们祈佛宽恕,在佛面前忏悔,让佛欢喜,但根本还在于我们要恭敬众生,因为是我不恭敬众生的缘故让佛不高兴的。

以上是忏前,第二个颂词是戒后:

为令如来喜,止害利世间,

任他践吾顶,宁死悦世主。

忏悔完以前的罪业,我们就要戒后。戒后其实就是保证或者发誓,就像我们犯了错之后,要在老师、家长或者领导面前,写一个保证书。这个颂词就相当于,我们在佛面前写一个保证书,发誓以后不再伤害众生。字面的意思是讲,从今以后,为了让佛陀欢喜,我要止害——制止对众生的伤害,尽一切力量利益众生。“任他践吾顶”,就算众生的脚踩在我的头顶上,我宁死也不反抗,“为令如来喜”,要让世间的怙主佛陀欢喜。这是字面上的意思。

前面我们分析了要利益众生,在受到众生伤害的时候,要能够安住在世间的实相或胜义的实相中如如不动,止嗔和修持安忍。如如不动的缘故,让佛陀欢喜。“止害利世间”,我发誓要止害,因为以前我让佛不高兴,当我受到众生伤害的时候,没有止息伤害众生的想法和行为,导致不恭敬众生,对众生产生嗔恨。以后,为了让佛欢喜,我一定要制止伤害众生的发心和行为,并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利益世间。

看起来好像是为了让佛欢喜我才去止害利世间,但这里其实和前面颂词的思路是一致的。表面上看是在让佛高兴,实际上是通过这种方法使我们和菩提道相应。第一,我让佛陀高兴;第二,我好像不是受惠者,止害利世间,对其他众生不再伤害了,并去利益整个世间,好像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自己不是受惠者。但实际上,我们让佛高兴,说明我们已经步入了殊胜的正道,因为佛就是通过这个正道而成佛的。佛乐于见到他的弟子也行持这条成佛之道,我们令佛欢喜,其实说明,我们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了,对于自己来讲,没有比这有更大的利益的了。

再分析“止害利世间”。如果我们伤害众生,表面上看是伤害了众生,但真正来讲,是伤害了自己。所以,“止害”也是避免我们去造恶业。而“利世间”,看起来是在利益世间,但其实在这过程中,逐渐打破了自私自利,让自己的修法和行为都安住在善法的意乐和加行当中,我们在利世间,而心也逐渐得到解脱和觉悟。所以,我们在这过程当中,也是得到很大利益的。我们不仔细观察,好像只是别人得到了很大的利益,而自己一点利益都没有。但分析下来,就知道佛陀为什么这样讲,寂天菩萨为什么这样讲,正是为了让修行人能够和大乘道相应,自利利他,通过这个方式来行持佛法、弘扬佛法。这就是“为令如来喜,止害利世间”的含意。

“任他践吾顶”,这讲到了我们可以忍受的极限。一般来讲,我们认为头顶是最尊贵的,因为它处于我们身体的最顶端。一方面,我们对某个人恭敬,那么我们可以把头低下来,或者弯腰、下跪,在世间当中都认为对某个人很折服,或者为了委曲求全,才会这样做。因为我们认为头顶是很尊贵的,如果我们尊贵的头顶被其他众生最低贱的脚踩在下面,一般来讲,这也就是能够伤害的极限。

那么,我们现在发誓愿,就算是众生踩在我的头顶上面,哪怕张三踩,李四踩,比我高的人踩,和我竞争的对手也踩,比我低下的乞丐也踩,像这样,即便他们踩在我的头顶上,有这种极端的情况出现,也不反抗。菩萨道就是这样的。

按照一些世间的观念和行为来讲,如果权力比我高,势力比我大,或者功德比我齐全的人面前,才会出现这种行为。比如,在佛教以及古印度的世间,行礼的时候也有用自己的头去顶对方脚的行为。这种情况对于一般人来讲,比较容易接受。因为他的种种行为权力等等,我不得不臣服,所以进行顶礼。

但在一般情况下,尤其是我和对方在竞争较劲的时候,要用我的头去顶他的脚,或者他的脚踩在我的头顶上,这对一般人来讲是很难忍受的。还有更极端的情况,当我们高高在上的时候,面对显现上不如我们的人,比如乞丐或者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如果他们的脚踩在我头顶上,一般来讲根本接受不了。

在大乘佛法当中,“任他践吾顶”,“他”字是怎么理解呢?就是一切种类的众生,比自己高的众生,和自己平等的众生,比自己低的众生。即便他的脚踩在我的头顶上,“宁死悦世主”,这是我们的发愿和态度,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去反抗,也要让世间的怙主佛陀欢喜。当然,这也是一个极端,因为死亡对于众生来讲,是最极端的事情。既然我们发愿都可以用死亡来让佛陀欢喜,那么,其他的像扇耳光、辱骂或者让自己颜面扫地等等,这方面的事情就更加可以忍受了。这就是佛法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调伏自心。

当然,从世间的眼光来看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几乎没有人愿意放下自己的尊严或脸面。把这件事情放在世间的眼光来看,很多人绝对接受不了,也不愿这样去做。

为什么我一个学佛的人就必须要这样去做呢?世间的人也会认为,这些学佛法的人好欺负,没骨气,没有尊严等等。但从佛法的角度来讲,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调伏自己的我慢和我执。在实相当中,我是不存在的,无我就是诸法的究竟实相。如果我们在修法的过程当中,还抱持着我要怎样、我的脸面、我的利益等等这些想法,这些对我们证悟实相就是一种障碍。

如果我们内心当中,还有一点点傲慢,我们就很难对一切众生都产生平等的利益之心,也很难在一切情况下都修持安忍。只有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别人用脚踩在我的头顶上,即便我付出死亡的代价,都能够忍受,这时才可以说我们调伏自心就达到了标准。

所以我们修法,要让心柔软到即便别人用脚踩在我的头顶上,即便要死亡了,我也没有对对方产生一点点的嗔恨心,伤害的心,报复的心,我要通过这个方式来止害利益世间。

只有我们的心调到了这个程度,我们才可以真正地、不计回报地、完完全全把自己的心放在利益众生上。菩萨道的这个标准,应该是非常的高,不修习佛法的人,可能一看就吓住了。但是也说明了,菩萨道之所以殊胜和清净,是因为菩萨的心清净到这个程度。即便是众生对他做任何事情,他都没有丝毫嗔恨和报复的心,而且还发起利益对方的心,做利益众生的行为。

佛道的确是非常清净的,也只有通过这个方式才能成就三界景仰的佛陀果位。佛陀能受到一切众生的尊敬,并不是很偶然的,或者运气好,得到佛果。佛果是通过逐渐地修炼和苦行才获得的。

安忍的确是苦行。通过这个颂词,我们就可以知道安忍确实很难做,因为它和我们平常的习气和想法,完全背道而驰。我们讲我要学佛,但是又想在学佛过程当中,我也要得到自己应该有的东西,所以这个法义有时做,有时不做,或者接受不了,或者虽然接受了但是暂时还做不到就不做……当然有很多的情况,不管怎么样,我们首先要把目标搞清楚,至于现在做不到的,佛陀也没有要求我们强制性去做,但我们要发愿,把安忍定为我们的目标,然后慢慢调伏我们的心,心调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够接受这个理念,并能逐渐达到这个理念。

实际上,十方三世的佛菩萨,都是经过了修行之后,心很自在、很调伏,不管众生对他做何种伤害,他不会产生嗔恨。比如佛陀因地的时候,就算受到再多违缘,再多的人伤害,都不产生丝毫的嗔恨,还一心一意只是想到对方的利益。这是我们作为后学弟子应该了知的,也是我们修学应该达到的目标。

所以,在佛面前发誓,为了让佛陀欢喜,我要制止对众生的伤害。大的伤害首先不要做,比如说不要杀人、不要杀生;然后小的方面,比如说语言不要骂人,不要刺伤别人;最后,我的心也不要发起伤害对方的心。因为身体的行为最粗大,所以身体方面的恶业首先要制止;然后是语言方面的,比如杀人,大家都觉得这是很大的过失,如果你不杀人,只是骂了对方,世间人就觉得只是骂了众生,比较容易接受;如果他没有杀人没有打人,也没有骂众生,只是心中有点恨,基本上很多人都可以忍受,一个起心动念是没有什么。

这个分析主要是说明,身体的伤害是最大的,语言方面是中等的,内心的起心动念是最细的。所以,我们止害的时候,首先在行为上面,不要打杀众生,然后语言方面逐渐不要辱骂、挖苦众生,然后心逐渐调伏,不生伤害众生的心,让自己逐渐生起利益众生的想法,并用语言和身体利益众生。我们要“止害利世间”。“任他践吾顶”,即便这个情况发生了,我也要让世间怙主欢喜,让自己的身语意符合于令佛欢喜的殊胜菩萨正道,“宁死悦世主”。这就是发愿,以后我尽量不再做这些事情。

这两个颂词再归纳一下,就是忏悔的内容,忏悔不敬之过。第一个颂词是忏前,以前我做过的不好的事情,我要忏悔。第二个颂词是戒后,发誓以后我尽量这样做。当然,很难做得到,但我们要发誓总有一天要做到。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众生的伤害,尽量去利益众生,尽量忍受众生的从小到大的伤害。这里修的主要是恭敬,通过这一番刻意地修炼,就可以让我们对众生的恭敬心慢慢增上,以前完全没办法接受恭敬众生,现在我们就逐渐可以恭敬众生了。

其实,恭敬众生对自己来讲也没有丝毫的损失。世间当中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恭敬众生,那么别人反过来对我们也会很恭敬。

科判“忏悔不敬之过”我们分析完了。

寅二、佛将众生作为我:

前面科判是“我所”,我所就是我所有的。“我”和“我所”还有一点差别,比如说这个杯子不是我,但它是我的杯子——我所。该科判将众生作为我,并不是我所了。一般来讲,我有的东西和我本身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关系的亲疏上还是有一点疏远,毕竟只是我的东西、我的眷属、我的众生等等。而这个科判中这个距离就没有了,直接把众生作为我了,是我的整体的范围,比如说众生将五蕴的整体作为我,这里并不是把众生作为我所,而是作为我。这个关系大家想想就可以很清楚。

既然佛把众生作为我了,而我作为信仰佛陀的人,那我要恭敬众生,因为恭敬众生就相当于恭敬佛。并不是相好的佛高高坐在云彩当中,众生和我平起平坐,甚至还比我低下,差距悬殊。没有这个差距,佛将众生作为我,所以佛和众生是一体的,又因为我信仰佛陀,所以我应该恭敬众生。这里是从这个理念来分析为什么要恭敬众生。

看颂词:

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

生佛既同体,何不敬众生?

颂词说明了要敬众生,最后一句“何不敬众生”,为什么不敬众生呢?它的根据是“生佛既同体”。颂词的字面意思讲,“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大悲的佛陀看待众生犹如看待自己一样,众生和佛既然是同体的,为什么我们不敬众生呢?这是一个反问。

没学这个颂词之前,我们可能会想,我为什么不敬众生呢?因为众生不值得我恭敬。而颂词给我们要恭敬众生的原因是“生佛既同体”,众生和佛是同体的,我们既然尊敬佛陀,那么也应该尊敬众生。只恭敬佛,不恭敬众生,没有道理。所以寂天菩萨反问我们“何不敬众生?”

对这个问题,以前我们没学习,不了知还情有可原,而现在依靠寂天菩萨的指引,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从今以后,我们就要试着学习去恭敬众生。

“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具有大悲、悲悯一切众生的诸佛,他把众生完全看作自己一样。通过下面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就会比较容易理解这里面的含义,否则直接从字面上看,就不太好理解为什么诸佛把众生视为如自己一样。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和观察。

第一,从法界胜义实相的角度来讲,诸佛和众生没有什么差别,一味一体。在汉传佛教当中也经常说众生和佛是一体的。将实相现相结合来分析观察,怎么样一体呢?众生就是佛,众生是未悟的佛;佛就是众生,佛是已经证悟的众生。

从究竟的胜义实相来说,佛和众生这两个概念的差别并不存在。佛所谓的证悟和众生所谓的迷惑,在最究竟的如来藏本体中,完全都没有的。根本没有佛、没有众生,从最圆满的角度来讲,它就是一体。

如果不从最究竟圆满的本体来看,现相上佛证悟了,众生没有证悟。从现相上分析观察,生佛一体,怎么解释呢?众生具有佛性,但是还没有证悟佛性,所以众生是没有证悟的佛;佛就是众生,佛是已经证悟的众生。比如张三证悟成佛后,可以说这尊佛是已经证悟的张三;悉达多太子证悟成佛了,我们说这尊佛是已经证悟的悉达多太子。或者说,张三以前是众生,现在成佛了。所以佛是已悟的众生,众生是没有证悟的佛。从这个角度来讲,生佛一体。

第二,前面是从实相的侧面来分析的,这里从发心修道的侧面来分析。在菩提心的修法中,发菩提心的人和所发心的众生,必须要观成一体,也就是自他平等。平等的修法有很多种,比如我想怎么样,众生也想怎么样,我想离苦得乐,众生也想离苦得乐,所以我要去帮助众生。

再进一步,必须要逐渐泯灭掉我和众生的差别。我们总感觉在利益众生,平时我们如是想,也如是观修。但我们要刻意地泯灭掉所谓自利和他利的差别,我们通常认为成佛是自利,解脱众生是他利,为了把差别泯掉,就观想自利就是他利,他利就是自利,没有单独的自利和他利。我利益众生就是自利,因为众生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的事情就是众生的事情。当我们内心生起了我与众生是一体的时候,就是一个大我。

在《入行论》后面,有一个相似的比喻,我们的头、手、脚、内脏、皮肤、各个器官,它们不是一体的,头不是手,脚不是皮肤,每一个器官严格来讲,并不是不可分的一体。但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讲,可以说这些是“我”,很多器官组成一个完整的身体。

同样的道理,我和张三、李四,乃至一切众生的关系也是这样的。单个来看,张三有张三的相续,李四有李四的相续,我和其他众生的相续是不一样的。但从整体来讲,我可以把众生看成整体的我。就好像手和脚不一样,手痛的时候脚不痛,手和脚各有它自己的一部分,但是,我照样可以把这些分属不同部分的器官肢体当成我,当成一个完整的身体。我们可以做到,而且已经做到了,虽然手、头、脚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整体。

我和张三李四,看起来各有各的相续,但是我可以把他们当成一体,就像我可以把我的手脚当成一体一样。比如,当我给手涂防晒霜、防冻霜的时候,我没有想到是在给其他人做利益,而是在给我自己做利益;我在吃饭的时候,也没有说只是利益了嘴巴和胃,而是说我在给我自己做利益。所以,真正的利他,并不是说就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其实利他就是自利,自利就是利他,这二者之间已经没有了所谓我和你、自和他的概念。在修法过程当中,我们要泯灭掉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就不会把自利和他利分得这么清楚,不是说利他就没有自利,自利就没有利他。不是这样的。

一个人的菩提心很纯熟之后,在闻思修念经的时候,就是在做利他;在给予他人利益、为他人讲法的时候,就是在做自利。所谓的自利和他利,他并没有分得那么清楚,他已经不像前期的时候,把利益自己和利益众生分得那么清楚。其实他通过菩提心的修炼,已经泯灭了我和众生的差别。泯灭之后,自己念经就是在利益众生,利益众生也是利益自己。我和众生是一个大我,已经不分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生佛一体。在因地发心的时候,佛已经有了这个修法,把一切众生看成自己。

第三,在果位的时候,我们在因位观修的时候,还是刻意的。但是到了果位,就不是刻意地观修了。证悟法界本性之后,我、众生和佛之间的差别就没有了,在究竟实相当中,这些概念并不存在。到了佛地的时候,已经证悟了法界的本质,泯灭了我和他的概念。为什么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还有我、他、张三、李四这些自他分别。自他分别在我们生活学习当中,还是很清晰地存在。 成佛之后,因为彻证一切万法空性的缘故,自他的概念就泯灭了,不存在“这个是我的事业,这个是众生的事业,这个是我要发心度化的众生,这个是可怜的众生,我是佛……”这些自他分别见。

从这个角度来讲,生佛可以安立为一体。当然究竟来讲,没有他体,也不可能有一体。在讲的时候,因为泯灭了他体的缘故,我们可以这样安立。

以上我们从三个层次,来了知生佛同体。既然如此,我恭敬佛陀,作为和佛同体的众生,为什么不恭敬呢?应该恭敬。在佛的智慧当中,佛就是把众生看成自己,没什么差别。我作为后学者来讲,因为佛把众生当做自己的缘故,那么我在恭敬佛的同时,也要恭敬众生。

这种修法不单单是帮助我们调整对待众生的态度,其实如果能够这样想的话,也是靠近实相的一种观修。我们认同佛和众生在究竟实相上是没有差别的、一体的。通过这个观修,我们和这个修法也结上了缘。随着观修的深入,当我们证悟空性的时候,就会知道同体大悲、胜义菩提心,就是生佛无二无别的状态。说深一点,它是般若空性的修法,也是如来藏的修法。说浅一点,它能泯灭我们的自他分别念,泯灭自私自利的心。

我们通常认为,我在做利他的事业,我很伟大,其实,这里面还是有我在给众生做事情的执著。我们多多少少会有这种傲慢心,当然这种执著在早期的时候,我们是鼓励的。但是,随着修法的深入,所谓的“我给众生做事情,我很了不起”的这种心态,也并不符合深层的菩提心。随着修行的深入,就要刻意地淡化“我在给众生做事情,我在利益众生”的执著。所以,这个修法,也是关系到很多修菩提心的境界和修法。

这个颂词展开来讲,包含了很多殊胜的内容,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展开了。但大概的要义就是这些。

丑三(观察果当恭敬)分三:一、宣说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二、以此方式教诫勤奋;三、摄义。

“果”可以理解成后果,观察后果应该恭敬众生。主题还是没有离开恭敬,前面讲恭敬众生就不会生嗔。怎么样恭敬呢?观察果故当恭敬。这里主要的原理就是观察后果而恭敬众生。当然,后果有很多种,比如说不恭敬众生的后果,恭敬众生在今生的后果、没有成佛之前在轮回中的后果、究竟成佛的后果。

“观察果当恭敬”分了三个科判。第一是“宣说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取悦众生和恭敬众生是一个意思,恭敬众生、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诸善是果,善果来自于取悦众生。第二是“以此方式教诫勤奋”,“此方式”指思维恭敬众生之因和善果之间的关系,通过思维因果关系的方式,教诫勤奋地恭敬众生。第三是“摄义”,摄世间的果和出世间的果。

寅一、宣说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

悦众令佛喜,能成自利益,

能除世间苦,故应常安忍。

取悦众生能够令佛欢喜,能够成就自己的利益,能够除去世间的痛苦。所以应该恒常修持安忍。科判中讲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悦众是因,诸善为果。“令佛喜”、“能成自利益”以及“能除世间苦”都是善,所以应该安忍。

第一,“令佛喜”是后果,也是善。我们让佛欢喜了,说明修法得到了佛的认可,佛乐于见到我们这样做,所以这个是善法。恭敬众生就能够让佛欢喜。

第二,“能成自利益”,如果我们恭敬众生,能够成就自己的利益。我们可以算下小账,取悦众生到底有什么好处?当然,我们修菩提心到了中后期的时候,对我们有多大利益就不重要了,因为心成熟了,唯一为利益众生而活着,或者为了修法。我们在初期的时候,喜欢算小账,我悦众有什么利益呢?其实我们恭敬众生,对我们自己的利益也有很大的帮助。一部分众生看到这一点,他就愿意去悦众了。所以这是一个引导方便,使我们趋入到真正的修法当中。到底什么自利益呢?比如说积累资粮,清净罪障,和菩提道相应,最终圆满资粮而成佛。这些都是自己的利益。所以,“能成自利益”也是一种善。

第三,“能除世间苦”,能够遣除世间的痛苦。换一个角度来讲,就是利他。利他也是一种善,这个毫无疑问。所以,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能除世间苦”,是利他的善法。此处悦众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单纯地让众生高兴,而是广义的悦众,包含了利益众生,想方设法引导众生等等。它能够给众生带来暂时和究竟的利益。比如,佛陀在因地时恭敬众生、取悦众生,修道时想法设法地遣除世间的痛苦,促使我们修道,让我们趋向于成佛。

总的来说,安忍有三大利益——能够让佛喜,能够成就自利、他利,能除世间苦,所以我们应该安忍,应该恭敬众生。

寅二、以此方式教诫勤奋:

通过思维恭敬众生得果的方式,教诫我们修法要勤奋。我们不能勤奋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不了知因果,我们懒得做;或者了解不够深入,做一段时间之后,缺乏前进的动力,就停止下来。所以,这里通过思维因果,教诫我们应该勤奋。

科判有五个颂词,首先讲前两个:

譬如大王臣,虽伤众多人,

谋深虑远者,力堪不报复,

因敌力非单,王势即彼援,

故敌力虽弱,不应轻忽彼。

比如说,大王的臣子在外面伤害了很多人,深谋远虑的人虽然暂时可以报复他,但是却不报复,为什么呢?“因敌力非单”,这个大臣势力并不单薄,“王势即彼援”,强大的国王势力是他的后援。表面上看,怨敌的力量很弱,但是有智慧的人还是不会等闲视之。

大臣出去惹事生非,打伤了民众,他可能只是一个人,或者带了两三个手下,很多人包围了他。表面上看他孤单一人,或者几个人,势力薄弱。如果有人认出他是国王的大臣,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就不能伤害他,好汉不吃眼前亏。因为表面看来他势力很弱,但是他是国王的宠臣,强大的王势是他的后援,今天我伤害了他,后面我们都会受到报复的。这里是从表面的情况和后面隐藏的情况来分析的。表面上是很弱的,但后面有强大的势力作为靠山,有智慧的人能够看到这一点。这个比喻和下面的颂词相对照,会更好理解。

这堂课就上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