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九十六课

我们继续学习《入行论》。

现在学习的是思维无常而鞭策精进的内容。决定无常其实很重要,对于死亡无常,我们在相续中要有决定的认知。当然,从无常本身来讲,无论决定与不决定,死亡一定会降临在每个众生身上。但是,从认知的角度来讲,决定无常与我们的修行有很大关系。虽然死亡无常本身是一种现象,每个众生都要面对,如果我们首先将这个认识在相续中决定下来,那么对待万事万物和佛法的态度会不一样。能够认知无常,我们就会精进。没有认知无常,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时间很长,会有以后再修行或者不想修行的心态。这样的话,最后感受痛苦,受到伤害的,就是我们自己。所以,决定无常对于修行人能不能如理如法地修持是很关键的。寂天菩萨就通过一步步地引导,使我们对于“决定无常”有决定的了知。

前面第一个颂词讲了,一切众生只要有生,就一定有死。第二个 “渐次杀吾类”颂词,使我们了知身边的众生逐渐都在死亡的事实,警醒我们总有一天死亡也会降临在自己身上,而不应该犹如牛见屠夫一样,每天看到众生死亡,还乐于睡眠,无动于衷。下面学习第三个颂词:

通道遍封已,死神正凝望,

此时汝何能,贪食复耽眠?

生存的通道已经完全被封死之后,死神正在一个一个凝望着它要杀的对象。这个时候,愚痴的众生你怎么还能够放心地贪食与耽著睡眠呢?事态已经非常危急,我们应该马上想出应对的策略,怎么还做与应对死亡到来无关的琐事呢?这是不应该的。

“通道遍封已”,还是用前面的比喻,即将宰杀的牛被屠夫关在牛圈当中,所有能够逃跑的通道全都封死了。这个时候,牛圈里所有的牛就只有被宰杀的命运。屠夫每天宰杀牛之前,都会对着牛圈扫视一圈,最后锁定一个,然后把这个牛拖出去宰杀。同样,六道当中的众生,所有存活的通道都被封死了,哪个众生生而不死呢?就像屠夫每天杀牛之前都会扫视一圈一样,死神也是在即将杀害的众生上面,每天都要巡视一圈。死神的目光每天都在凝望着我们,最后锁定某一个众生——张三、李四、或者我们自己。总而言之,第一,我们一定会死亡;第二,死神每天在凝望着它杀害的对象。我们如果是一个正常人,应该能了知事态非常危急,不应该像牛一样坐视不理,贪食耽眠,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与牛不同的是,我们能作出应对死亡的方案。虽然死亡不能避免,但在它到来之前,我们可以做一些准备。因此,首先我们要承认死亡的存在;第二,每天再再观修决定死亡,加深死亡存在的确定性;第三,对于死亡及后世,我们要做一些准备,必须修持善法。

作为修行人,都有不同的习气,有不同的耽着对境。有些人对穿着、住所等方面兴趣不大,但是对食物很耽著。在《开启修心门扉》中,一些噶当派大德也讲过这个问题,众生对男女衣食之类的贪著非常强烈。有些出家人对男女方面的贪著,出家之后,可以逐渐地淡忘掉或者压制住;穿着方面,十几、二十年穿一件僧衣,对衣服方面耽著也不大;但是对食物的贪著,尤其是他比较喜欢的,断掉就比较困难。还有些人对睡眠非常贪著,其它方面可以放得开,但是他觉得睡觉是人生最大的乐事,可以睡很长时间。

总之,颂词所讲的贪食耽眠只是一种表示。并不是说,我不贪食耽眠,颂词就不是在说我。其实,只要我们有贪执的东西,比如感情、名誉、后世的果报等,寂天菩萨就告诉我们,死亡都要来了,还贪执这些没用的事情干嘛?没有必要!我们应该认认真真地把这个问题思考清楚,该修的法要修,该断除的执著要断。

所以这很重要,我们应该了知死神每天都在凝望着我们,众生是无路可逃的,有了危机感才能够精进。很多时候死神和我们都是擦肩而过,所以非常危急。很多佛经的教授、各大德的注释以及上师的讲记中,都在讲我们每天都经历很多死亡的因缘,现在很多,古代也很多。比如,有的时候坐在车上,车速很快,在高速公路或者一些山区的路上,死亡很容易发生。这个颂词主要是说,我们每一天都在和死神面对面,警醒我们死亡很容易到来,以此了知决定无常。

丑二(思维迅速死亡而劝勉)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寅一、略说:

上一个科判是决定死亡,但还要进一步思维,不单单会死亡,而且死亡有可能很迅速就到来了,所以“思维死亡迅速而劝勉”。

如果我们只是思维决定死亡,不思维死亡迅速,有时还会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我会死亡我是相信的,但是,现在或者近期死亡还不会到来,可能自己能活到七八十岁,或者八九十岁,等真正接近死亡的时候再精进行持善法不就行了嘛,现在我可以好好地享受!

而这个科判所摄的内容,就是让我们认清死亡很快就会到来,尤其是死期不定。修法有两个步骤,第一,必须要确定决定死亡;第二,不单单决定死亡,而且死亡很快就会到来。所以,我们必须要思维迅速死亡。

《广论》和其他很多教言都是这样讲的。法王如意宝在《文殊大圆满》的前行,修无常的教言当中,也是通过三个步骤来介绍思维死亡的窍诀,第一是决定要死亡,第二是死期不定,第三是死亡的时候唯有正法才有利益。只有把这三个修法都思维圆满了,才能够鞭策我们现在就精进地修持。

下面我们看颂词是怎样讲死亡迅速的修法的。

死亡速临故,及时应集资,

届时方断懒,迟矣有何用?

死亡很快就会到来的缘故,现在就应该认认真真地积累资粮,死亡到来的时候才断除懒惰,就已经迟了,能有什么用呢?

“死亡速临”,我们一定要去观修,因为死亡速临、死期不定的修法,作用很大。我们通过分别念,没办法确定到底死亡什么时候到来。我们当然是巴不得死亡永远不来,即便要来也要几十年之后再来,但是死亡的到来,是不是以我们的意愿而转移呢?绝对不可能。很多大德都提到,死期不定的修法是很有力量的。

修法的前提是确定死亡决定会到来,接着思维死期不定,死亡迅速就会到来。死亡是明年还是下个月,或者今天晚上到来,我们确定不了。既然我们确定不了,现在就要开始修。如果现在确定了修法,一个小时之后死亡到来,我就修持了一个小时;明天到来,我就修持了一天;明年到来,我修持了一年;几十年到来,我每天都保持这种危机意识,那么几十年都能够保持修法的状态。因为死期不定的缘故,所以每天都要抓紧时间修行,及时积累资粮。

以前讲死期不定的时候讲过,明天死亡到底来不来?有可能来,有可能不来,各有百分之五十。既然有可能不来,为什么要想“一定要来”呢?因为,死亡虽然可能不来,但是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它可能不来”上,今天基本上就不会修法了,因为确定它不会来了;明天也是有可能来有可能不来,如果确定它不来,明天又空耗一天;日日年年,最后死亡到来的时候,还在想今天不会死,这样一直不会有修法的意乐。

反过来讲,虽然今天或者明天死亡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五十,但如果我们确定了明天死亡就会到来,今天再不修行的话,就没有时间修行了,通过无常的鞭策,今天就会认认真真地修行。到了明天又这样想,又是一天精进修行。每天这样想,每天都会精进。虽然都是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我们想“不死”的话,就会懒惰;如果想“可能死”,就会精进。

思维死亡主要就是帮助我们精进修法,如果没有丝毫无常的鞭策,想要自觉地精进修行,比较困难。众生天生都有惰性,如果没有鞭策,就不会自主地、欢喜地投入到修法当中。而有了无常的鞭策,我们就会想,死的时候只有正法才有利益,我多一分钟修行就多一分把握,所以我们要思维死亡不定。死亡不定的修法,在内心生起了强烈的感受之后,我们修行正法的决心,就会非常的猛烈。在《大圆满前行》当中也是讲过,思维必死无疑之后,要思维死期不定。

但只是思维死期不定还不够,还要必须进一步地想,死的时候,有没有东西抵挡死神,有什么资粮在死亡的时候可以有用。单单思维死亡、死期不定又有什么用呢?关键还要思维死亡的时候,什么才有利益。亲朋、好友、钱财、地位、虚名,以及其他东西,对我们的死亡有利吗?没有利益!什么才有利益呢?正法!善因才有利益,解脱的资粮才有利益。既然钱财地位对我们的死亡都没有利益,我就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这上面,而应该放在死亡时有用的善法上面。

这样思维之后,就会把最多的时间放在修行正法上面,发菩提心,观修空性等,到了死亡的时候,这些东西就真正有用了。“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既然只有业随身,恶业又没有利益,那就让善业随身,往生极乐世界的业随身,成佛的业随身,这方面的业随身才真正有利益。思维死期不定力量很大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总之,“死亡速临故”,死亡很快就会到来的,“及时应积资”。死亡的时候只有善法才有利益的缘故,所以现在就应该积累资粮。

如果把法王如意宝开示死亡无常的三个步骤思维的很清楚,基本上思维无常的脉络就打通了,关要就抓住了,其他的死亡无常的修法都是围绕这三点服务的。

首先通过很多方面来确定自己一定会死亡。显现上佛也会涅槃,阿罗汉也涅槃,皇帝会死亡,天人、大臣、富翁、明星都会死亡……由诸多方面确定会死亡。决定死亡可以通过很多理论来证成,同时要通过很多修法,使我们内心生起决定。第二,死期不定,也要通过大量理证、教证、公案来说明。如果对死期不定生起了定解,就会觉得死期也不知何时会降临,也许下一刹那,也许明天,时间不多了。第三,既然死亡会来,死期不定,那死时到底什么有用?对钱财、名誉一一观察抉择,都没有用,只有善法才有用。由于时间有限,因此要将注意力从没有利益的事情转移到修法上面。这时意乐就转变到修法上了,对修法产生了强烈的欲望。三个步骤贯通下来,思维死亡无常的脉络就打通了。为什么观修无常能够鞭策精进呢?因为思想上有了大转变,行为也就随之大转变。

“届时方断懒”,等到死亡的时候才断除懒惰,寂天菩萨说“迟矣有何用”,已经太迟了,没有用。为什么说“迟矣没有用”呢?虽说临死的时候悔悟也可以,反正比不悔悟要好,但是我们在一世当中,生存了几十年,一直都没关心过死亡,也没有关心过真正的佛法。也许我们是佛弟子,但只是名义上的。我们信佛,好像也在学习,但是流于表面,没有做一些实际的因果取舍。平时没有认认真真去修行,在世的这几十年,基本上在迷乱中度过,造了很重的罪业,累积了很深的习气。在这样状态当中,临死的时候还能不能想得起修法,是一个大问号。很多人到了临死的状态,基本上想不起来要修法了。即便是想得起来,想要断懒积资,但由于对死亡的恐惧、病痛的折磨,自己心识也很迷乱,即便想修法,也没办法安住。退一步说,即便临死的时候,修善法的心很强烈,保证有质量的观修,但是时间已没有了,在短时间当中没有办法累积起强大的善念来面对死亡。

生时已经处于漫漫黑夜,死时想要通过串习力突然想起修善法,或者突然生起很强烈地往生极乐世界的正知正念,又能得人助念,所有因缘到那个时候都具足,虽然不是没有可能,但可能性很低。历史上也有这种情况,但能不能发生在我们身上,谁也不敢保证。我们不能拿自己的利益去赌博,孤注一掷把自己的宝押在最后死的时候:既遇到殊胜的上师加持,自己也很清醒,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所有助缘全部具足,只念了十声佛号就往生极乐世界了,世出世间都抓住了,一方面在世的时候好好享受了,一方面死亡之后往生极乐世界。每个人都会这样想,但是这个事情会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佛都不敢保证。所以,还是不要像赌博一样,把后世的安乐完全押在临死的时候。

有人或许想,我有钱,那个时候可以办超度。但是真正来讲,在世的时候可以把握住自己的财富,还可以写遗书,比如,我的钱三分之一用来给我办超度,三分之一去做善事,三分之一留给其他的亲属,等等。但是死亡的时候,亲属不一定会遵照遗嘱去办事。很多事例是,亲属当着病人面前就开始争吵,开始分钱了,这种情况很多。所以,这个钱不能保证为自己去办超度的。因此不要太有赌博的心态,有钱可以超度,这只是理想状态,事情一旦发生了转变,就不好说了。自己都不在世了,哪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呢?还不如现在有时间去自主修行,不要把所有的希望押在钱上面,押在临终的时候能够碰到好的因缘上面。

现在把身心控制好,念佛修菩提心,这些方面做好了,那个时候钱有没有都无所谓。“迟矣有何用”,到时候才去断懒,把希望放在亲人身上,我的钱帮我超度,我的亲人可以帮我超度,这些都不好说的。不如现在把这个问题认识清楚,好好修行,认真完成上师规定的念诵闻思任务。听一堂课就可以累积无量的善根,思维并和别人探讨,也可以累积无量的善根,这都是可以帮助我们的。每个星期修学的内容要保证,这是最基本的。如果在这种学修体制下,我们都没办法学习,那单独靠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善法取舍,其实很多人都很困难的。

寅二、广说:

未肇或始作,或唯半成时,

死神突然至,呜呼吾命休!

“未肇”就是还未开始做,“肇”就是做的意思。“或唯半成时”,或者做了一半的时候。“死神突然至”,死神可能突然不期而至。“呜呼吾命休”,那个时候我们只会大呼,“呜呼哀哉,吾命休矣!”最后就死去了。这个颂词告诉我们,不应该有太多计划而不付诸实施。世人也说,计划没有变化快。虽然有计划,但计划不一定就能按照预期去实施的。这个颂词告诉我们,很多时间段都有可能死亡的情况。

“未肇”就是只停留在计划阶段,谋划做某个事情,世间法或者修习佛法。虽然已经计划了,但还没开始做,“死神突然至”。比如世间上的人要去发展、做投资,修行人计划开始修行,死神有可能突然就来了。很多人刚刚把计划制定好,还没开始施行就死了。这个情况高僧大德当中有,世间的伟人也有,一般的老百姓、一般的修行人身上也有,多的不得了。有的“或始作”,刚刚开始,死亡就到来了。“或唯半成时”,或者事情作了一半,死亡到来了。死亡可以在任何阶段来,死期的确是不定的。

一般的人在死亡面前,完全是不堪一击的。再有权有势,再有能力,都会死亡。总统、将军、大企业家、修行者,都没有办法阻止死亡。死亡一天一天、一秒一秒地接近我们,而回击它的方法几乎没有。即使修长寿法,由于既没有禅定力又没有菩提心,只是念几句咒语就可以长寿,这是很困难的。现代医学也是如此,在短时间内可能有点作用,但真正死亡到来的时候,也没有办法的。传统的医学也没有办法,仪轨也没有办法,什么都没有办法。《大圆满前行》当中讲,药师佛亲临都没办法挽回必然发生的死亡。因此,每天都在增加死亡的可能性,每天都在减少不死的可能性,每个时间段当中都有可能要面临死亡。

颂词提到了,不要只制作很多计划不去做。对于修行,想到了就应该去作。上师在讲义当中,经常告诉我们怎么样修行,怎么样发菩提心等等,讲了很多的要点窍决。如果以自力去看大藏经或者其他的论著,可能根本找不到下手的地方。依止上师很关键的地方,就是上师可以告诉我们从哪个地方下手,哪些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以最迅捷的方式帮助我们选择一条修行的道路,只要沿着这条道路去走就可以了,省去了自己通过分别念去抉择,避免了把时间浪费在选择上面。

现在我们依止了上师,也学习了很多修行的方法,尽量在生起想要修行的心的时候,就去投入。早一天投入,从时间上讲,成功的把握性就大一些。不要拖延时间,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今天要做的事情,今天就应该做。尤其是积累资粮方面不应该拖延,其他方面的如世间的琐事,尤其是恶业就尽量往后拖延。善法方面绝对不能拖延,尤其是闻思修、佛法正见,一定要投入很多精力去做才行。

看下面的颂词:

因忧眼红肿,面颊泪双垂,

亲友已绝望,吾见阎魔使,

忆罪怀忧苦,闻声惧堕狱,

狂乱秽覆身,届时复何如?

因为非常忧虑死亡,导致双眼红肿,面颊上也流满了眼泪。围绕在身边的亲友,对我活下去已经绝望了,自己躺在病床上也见到了死主阎魔派来的使者。回忆一生所造的罪业,内心充满了忧伤。听到阎魔死者打打杀杀的声音,我非常害怕堕地狱。那个时候意乱神迷,心识狂乱,导致大小便失禁,覆在身体上面。这时将怎么办呢?

如果不行持善法,怎样去抵挡到来的死亡?没办法。所以要认认真真修行。

颂词所提到的场景,是我们临死的时候可能出现的情况。当中描绘的情景让人觉得很恐怖、很害怕。这么迷乱,忧伤,恐怖,而且是一筹莫展,谁都不愿意遇到。但是这个情况,很容易在我们身上发生,如果不积累资粮,没有任何准备的话,到时候就会这样手忙脚乱。活着的时候,我们总觉得有时间,认为死亡到来的时候应该可以从容面对。由于我们不知道死亡到来会是什么样子,寂天菩萨就让我们观想思维死亡的那一刻会遇到的情况。如果不修法,临死的时候这种情况出现在我们身上是很可怕的。

“因忧眼红肿,面颊泪双垂”。因为很害怕死去而忧虑,每个人都贪生怕死,对这个活了几十年的世间充满了留恋,看着身边的亲朋好友还在世间活的好好的,而自己马上就要离开他们到后世去了,自己就非常的忧伤。因为内心很忧愁导致双眼红肿,面颊上面流满了眼泪。为了挽回自己的生命,亲友们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请了最好的医生,用了最好的药,但病危通知书已经下来了,医生已经说没有希望了,亲友也逐渐绝望了,都是用充满绝望的眼神来看着围绕着自己,在自己躺着的床边,说着最后的话语。

“因忧眼红肿,面颊泪双垂”,可以理解成为自己当时的情况。“亲友已绝望”,说明了周围亲友的状况。还有一种解释的方式,是把这三句连在一起,都解释成亲友,亲友因为忧虑和我永远分开,眼哭得红肿起来,他们已经绝望了。两种解释都可以。

“吾见阎魔使”,自己躺在床上的时候,逐渐和中阴后世的情况接轨。一般来讲,在现世几乎见不到阎魔使,见到阎魔使是一个转折,表示逐渐靠近死亡、靠近后世。神识开始迷乱,看到了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看到了拿铁链的这些狱卒,准备锁住我的头把我拉到中阴去。这样的情况,就是自己的业力导致的。由于死亡的时候有特殊的业力,我们看到了阎魔使,其他亲友是看不到的。

“忆罪怀忧苦”,这个“忧苦”和前面的“忧苦”不一样。第一句当中有一个“因忧眼红肿”,这里是“忆罪怀忧苦”。前面的 “忧”是担忧去世、担忧失去亲友,担忧失去世间的一切。后面“怀忧苦”的“忧”是担忧自己后世,以及对死亡的恐怖。

看见阎魔使,自己马上就死了,开始回忆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中阴教法中讲,一个人死亡的时候,他一生的经历就像电影一样显现出来。不单单是佛教这么描述,我也看过一些世间的有一些报道,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有时还不是真正死亡只是感觉自己要死,有时是遇到危急关头,脑海自然而然就开始浮现一生的所作所为,就像我们看电视按了快进键一样,在脑海当中闪现自己一生的经历。这个时候“忆罪”,想到自己一生造了这么多罪业,像演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出现在自己脑海中。自己也学习了《入行论》,也遇到了善知识,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使用,却都被浪费掉了,该修的善法没有修,承诺的五加行也没有修完,咒语没有念,没有好好闻思,戒律也没好好守持,该祈祷的也没有祈祷……就这样,错过了很多在自己死亡的时候有用的法,还造了很多死亡的时候会畏惧的罪业。

“闻声惧堕狱”,在死的时候,(前面“吾见阎魔使”是自己的眼根看到很多牛头马面。)耳根听到很多恐怖的声音。听到这样的声音,很害怕堕到地狱当中,因为极度恐惧,自己的心识也陷于狂乱。

很多描绘死亡的教言中,讲到人在去世时,双手抓虚空、抓脸,胡言乱语,大小便失禁,身体上覆盖了很多不净粪等等。到那个时候,自己就要去世了,身体在痛苦,心也非常恐怖,生理上大小便失禁,在极度的慌乱中,你又会想到什么善法呢?这是很困难的。所以,完全把赌注压在最后死亡的时候,很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这两个颂词所描绘的情景,应该作为我们打坐时候一个主要的观修内容。我们对死亡的印象是比较模糊抽象的,只有通过观修,对死亡的状态才会有比较清楚地认知。如果不修行的话,死亡大致是这样的,自己也很不愿意面对,想到这种情况自己就很难以呼吸,而且死了之后,非常可能堕入恶趣中去。如果打坐的时候观想我们在临死时出现的情况,那么起定后,恢复到现在的意识当中,一下子就能想到如果不修法的话,以后就会这个样子,所以现在就应该精进。精进的信心一下子就生起来。

通过思维死时的情况,让我们现在开始精进,如果现在不精进就会出现颂词描绘的情况。如果精进了,就会出现另外一种景象,自己也不会因为死亡的到来,而对世间恋恋不舍。颂词前两句就是因为我们恋恋不舍,以致“因忧眼红肿,面颊泪双垂”,这是对世间留恋的一种相。亲友绝望,自己更难受,舍不得亲友,心中对亲友也很执著。如果通过修行,早早了知死亡无常,亲友没什么帮助,自己就会提前做准备,也不会因为留恋世间、离开亲友而悲伤,也不会见到阎魔使,也不会“忆罪怀忧苦”。因为在一生当中,修持了善法,对上师三宝有信心,取舍因果、修菩提心、修空正见,累积了很多放生、供灯的资粮,一生都在善法当中度过的,“忆善”而不是“忆罪”了。在忆善法的高兴心态中,听闻到极乐世界里圣众奏响妙乐的声音,闻到檀香的味道,见到阿弥陀佛来人间,这时就可以清静地去世了,这是另外一番景象。

现在不精进就会出现恐惧忧愁的景象,因此,我们要思维死期不定。如果不修法,我们是没办法应对死亡的,与其这样不如好好精进。世间上也是讲,“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句话最好不要用在我们身上,不要在死亡的时候才去说这句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现在就应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而认认真真闻思修,依照上师指导的方法尽量多地累积资粮。因为善法对死亡,死后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思维死期不定来促使我们精进,这就是今天所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