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为内部学习所用,非正式文稿,仅供参考,请勿助印!

《前行广释》第100课辅导资料(终稿)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学习华智仁波切所造的《前行引导文》。

前面我们学了共同加行,这是为了让自己成为能够修行不共加行的法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共同加行没有修好,那么修持皈依、发菩提心、金刚萨埵或供曼扎等都不一定能成为解脱的因缘。因为我们以耽著轮回的心来修这些法都会变成轮回世间八法的因缘。所以我们首先要把共同加行修好,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正确地修行不共加行,才可能到达真实的圆满状态。

不共加行分为皈依、发菩提心、金刚萨埵、供曼扎和上师瑜珈等修法。现在我们学的是发菩提心修法,这可以说是整个大乘道的基础,也是大乘道的核心,究竟来讲菩提心也属于大乘的果。菩提心贯穿了所有的正法,既然如此,那小乘道中有菩提心吗?小乘道中也有菩提心的力量,小乘道的修法来缘于佛陀,佛陀是菩提心圆满的觉悟者。如果没有佛陀这样的觉悟者也没有人能真实宣讲小乘的觉悟之道。所以在小乘道之中也是有菩提心的成份的,只不过小乘行者自己本身不修持圆满的菩提心。

我们立志成佛的这些大乘修行者就应该以菩提心为基础。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菩提心就进入不了大乘,一个没有菩提心的菩萨是找不到的。不是菩萨当然也没办法通过菩萨的修行到达佛陀的觉悟。菩萨是佛的因,十地菩萨作为因就会产生佛陀的果位。十地菩萨的前面是九地至初地、加行道、资粮道乃至最早的发起菩提心。

我们要进入大乘道菩提心是基础。进入大乘道之后菩提心又是它的本体。什么本体?就是所有大乘的本体包括在菩提心当中,下面我们讲分类的时候也可以分析。所以菩提心也是果,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菩提心也是觉悟的心。究竟觉悟的心、觉悟的智慧其实也就是菩提心,所以我们说果也是它。既然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一定要把菩提心作为所有大乘修行人所修行的核心,如果没有生起就一定要尽一切努力在我们相续中引发菩提心。

并不是修仪轨之前念三遍偈颂,就算发了菩提心,马上就可以进入正行了。是不是这样念三遍就是菩提心呢?其实应该是在前期我们通过一切努力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念三遍来提醒自己:现在我要安住在菩提心的状态中。而不是说我根本不串习、不把菩提心作为必修的正行修法,只是把它单纯地当成一个加行,这样当然不行。因为内心没有生起菩提心的话,我们的心会是什么呢?有可能就是自我解脱的心,依靠这样的心做主宰驱动一切修行,甚至有可能还是耽著世间八法的心在做主宰。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念了十万遍或者三遍仪轨,就说这应该是菩提心摄持的。当然如果不严格来讲的确也算是发了菩提心了,但是真正的菩提心要从内心中生起来。要完完全全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修持这些法,这些法就百分之百地被菩提心所摄持。

如果只是想一想、观一观菩提心,我们的起心动念还没有被菩提心影响,还没有变成菩提心的话,前面也分析了,到底谁在主宰我们的起心动念?还是以前那些自私自利的心在当国王主宰我们一切的起心动念。这样我们所修的法其实还是被自私自利的心所引导,这就无法成为真实的大乘。

分析这些原因是为了让我们很认真地对待菩提心的修法。没有生起之前一定要当成正行来修,有可能没生起来之前一辈子都要修这个法。因为只有它生起来了,你所有的法才会变成大乘法。没有生起来的话有或者是相似大乘,或者是部分大乘,或者是靠近大乘,或者是伪装大乘。这样就不是真实能够得到佛果的大乘了。

发殊胜菩提心的修法是很多大德的引导当中强调的,如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也是再再强调,对菩提心的修法要当正行来看待。所以,虽然它出现在加行当中,但其实它的本体是非常广的,下面在分析它的分类的时候就会知道。

下面我们开始进入正文学习,第二个科判是发殊胜菩提心。前面四无量心的教授已经学完了,其实不单单要学、要修、要真实生起慈悲喜舍的状态,让我们的心安住在这种状态当中,然后再生起菩提心。

有时候我们说为什么我修的法不得力?为什么我发了菩提心没办法调伏?为什么我的自私自利心还那么严重?其实就是没有生起这里面所讲的状态。这个状态不是让我们学了就可以的,是要让心变成这种状态。这就必须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不断观修、不断发愿回向乃至于我们修上师瑜珈的时候,祈祷上师、呼唤上师、祈祷诸佛的时候都请求加持我生起很清净的、像纯金一样的真实的大乘菩提心。

在这个基础上,一旦内心生起这种觉受,找到这个状态,那么我们的心就没有自我的位置了,自私自利心就被菩提心替代了。以前是自利心当国王,现在它被推翻了,推翻之后它就再也没办法了,把它流放到别的地方去。然后我的心中就是菩提心在当国王。

如果我的菩提心在当国王,那我所有都是围绕菩提心,都是真实地为了利益众生而奋发的。我们修行安住这种状态之后一定是没有粗大烦恼的,没有我们现在担忧的事情。所以我们要认真去修,当然这不容易,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一定可以在心中生起来。

另一个就是我们世俗谛的心,一个方面来讲世俗谛的心是有为法,你给它什么因缘它就朝什么方面去发展。如果给它菩提心的因缘,它逐渐就会朝菩提心生起的方面去发展,世俗谛的缘起就是这样的。

如果是胜义谛的缘起,我们的如来藏、佛性上面就有这个,在佛性上自带真实无伪最殊胜菩提心的功能。所以说我现在通过分别心去修菩提心,其实也是和内在最圆满的觉悟心菩提心相应。

所以从两个侧面来分析、观察的时候,只要我们愿意修一定修得成。最究竟修得成的根据就是我们佛性当中除了智慧、除了这些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成份就叫大悲,大悲其实就是菩提心。现在只不过这样那样的障碍把它障蔽住而已,只要给它因缘它肯定修得成的。

就怕我们没有引起重视,对菩提心的修法认为是前行而轻视,如果这样当然就修不成了。虽然你自带菩提心的功能,但是不去开发它的话也没办法。就像你家房子下面有个大金矿,但是不去挖它永远躺在下面没办法被你所有。但不管是十米、二十米、五十米,只要你去挖掘就一定可以显发。

我们佛性当中就有这个东西,一直存在的。但是不去动它也只是存在而已,没办法被我所用。如果通过这些世俗的修法去修呢?这个功能是会不断地往外散的。所以只要我们通过外在的修行,配以内在的佛性一定可以生起菩提心的最主要根据就是这个。

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就不会太沮丧,不会觉得自己肯定生不起菩提心,或者认为自私自利心绝对是太稳固、绝对是没办法摧毁的。我们也不要这样想,只要给它因缘那是肯定可以的。

丁二(发殊胜菩提心)分二:一、发心之分类;二、正式发心。

戊一、发心之分类: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是发心的分类。菩提心有很多种分类。了解分类有助于我们在宏观方面有一种认识。菩提心分很多种层次,很多个阶段,这样心里有个准备。

知道这个还可以对照自己当前走到什么位置了。这就像地图一样,指点出来一、二、三、四、五,什么是最终的目的地,要经过什么,现在所在的位置。我们去公园也会有地图,指示现在所在的位置,要去哪个地方,按照地图的指引我们就可以逐渐到达。虽然没有走过但心里有数他就会大概知道到达什么位置。

所以讲这样分类其实也有必要,我们就可以知道必须要一步、二步这样修上去。现在我达到这个状态还不够,还必须努力。

从心力的角度来分,有如国王之发心、如舟子之发心、如牧童之发心三种。

这个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经常听到、看到的三种发心,属于心力的角度,是从心力的强弱、心力的大小来区分的。

当然我们也要知道,虽然心力有强有弱,但这三种都是真正的菩提心。是不是国王的发心就是自私自利心?这个不是,国王的发心也是菩提心,只不过心力较弱而已,但不能把它打到自私自利心中去。心力较弱也是真实的菩提心。

所以我们生起了国王一样的菩提心是菩提心,牧童的发心也是菩提心。这是菩提心的分类。我们学习时,“国王的发心是不是自私自利的心?”“是不是不能发这个心?”不是。它是发菩提心的分类,并没有把它放在一个相似的、假装的、自私自利的心的范围中,而是放在菩提心的范围中。

首先我们来介绍国王的发心。

国王们首先要摧伏一切敌方,得到自方的拥戴,先自己登上王位,再维护属下臣民。

国王做什么事业呢?国王做的事业是首先摧毁敌方,把怨敌摧毁了,得到了自方拥戴之后,自己登上王位。因为自己顺缘具足、违缘遣除了,有了王位、权力之后,就可以维护属下的臣民,给臣民做很多好事情。

我要为人们做事情,让我的臣民过得好,首先要大权在手,得到绝对的权力。之后就可以用这个权力去帮助手下的人,这就是国王的事业。

和这个相同,

同样,希求自己首先获得佛果,之后再将一切众生安置于佛地,这种发心就称为如国王之发心。

如国王的发心,目的还是度化众生,只不过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认为如果我不成佛,就度化不了众生,所以我要先成佛。成佛之后,我就有完全的、圆满利他的能力来帮助有情。所以为了度化众生,发誓先成佛。

这里所讲的发心,核心还是利他。虽然我先成佛,但是为什么先成佛?为了利他。这完全符合菩提心的发心,符合为利他求正等菩提的标准。

这不是自私自利的心。我们会想,你看你自己都先成佛了,是不是自私自利?不是。我先成佛是为了什么?为了度化众生。只要符合为度化众生这个标准而成佛,一定是菩提心。所以自己首先希求获得佛果,然后再把一切众生安置于佛地,这种发心称之为国王的发心。

《广论》中也讲了发菩提心,用了一个例子。有一家人——一对夫妻,还有好几个小孩,都很饥饿,但是只有一碗饭,只够一个人吃的量。怎么分?如果把这碗饭平均分下去,大家差不多都要饿死。因为本来只有一个人的量,再分成若干份,那每个人只能吃一点点。看起来好像是平等的,但是最终大家都活不成。

这个父亲是很勇悍的,他一个人把饭吃了后,马上出去找吃的。他是不是很自私?把一家人的饭都吃了。看起来好像是很自私,但是他的动机是什么?“因为我是一家之主,而且最有力量,如果我吃饱了,出去给其他的家人找东西吃,就有很大的成功率,那么大家都能够养活。”

国王的发心也与此类似。我先成佛,“难道这么多众生你都不管了吗?”要管他们,但是我要先得到能力之后再长期帮助他。国王的发心就类似于这种发心,还是为了利他。那位父亲虽然一个人把全家的饭都吃完了,但是他目的、他的发心是什么?为了给全家人找到更多的饮食。绝对不是自私自利,绝对是为了家人,冒着恶名的危险。不管怎样,他的心的确是贤善的,而且最后也成功地找到了,并把全家人安置在安乐境界中。这叫国王的发心。

第二个如舟子一样的发心。

所谓的舟子,也就是船夫,他们的愿望是自己与所有的船客同时趋向江河彼岸。

如舟子、如船夫一样的发心,就是船夫发愿,要把和我在一条船上的所有船客渡到彼岸,同时出发,同时到达,这就是船夫所做的事情。

通过船夫的例子说明什么?第二种发心

同样希求自己与一切众生一同获得佛果,这种发心就叫做如舟子之发心。

同样道理,我发心和一切众生一起成佛,没有先后。这样发心,就犹如舟子之发心,这是第二种。这个发心,心力要强大一些,没有说我先成佛,然后再来帮众生,而是我和众生一起成佛,没有先后。

下面讲第三类,共称最殊胜的发心,属于牧童一样的发心。

牧童们为了使牛羊先吃草喝水,免遭豺狼等猛兽的侵害而将它们赶在前面,自己随后而行。

如果牧童走在羊群的前面,那么羊走丢了看不到,狼把最后的羊叼走了也看不到,没办法发现问题,这样牛羊就有可能受损失。但是如果他走在最后驱赶羊群,羊行走的方向,有没有走丢?有没有受伤?有没有豺狼?很多情况都看得到。所以,羊群走在前面,自己跟随羊群而后行,这就是牧童所做的事情。

同样,希求先将三界一切众生安置于圆满正等觉的果位以后,自己再成佛,这种发心称为如牧童之发心。

犹如牧童的发心,心力很强大,发愿一切众生先成佛。通过我的努力把所有的众生都安置于佛地,我最后再成佛,这就叫做牧童的发心。

其中如国王之发心也叫做广大欲乐之发心,这种发心者的心力属于下等。

第一种犹如国王的发心又叫做广大欲乐之发心。首先想自己先成佛,然后再把众生安置在佛地,叫做广大欲乐之发心。这种心力在三种发心中属于下等。

如舟子之发心也称为殊胜智慧之发心,这种发心者的心力属于中等,就像至尊弥勒菩萨的发心。

中间的发心也叫殊胜智慧之发心,这种发心者的心力属于中等。发心强盛,智慧也会随他的发心而更殊胜。就像至尊弥勒菩萨就是发这种心。

如牧童之发心称为无与伦比之发心,怀有这种发心的人具有非凡巨大的心力,就像至尊文殊菩萨的发心那样。

最后一种叫做无与伦比的发心,这种发心心力最强大。就像文殊师利菩萨一样,还有我们比较熟知的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样的心就很强大。

三种发心,其实是三种不同的心力,都是菩提心。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安立。我们观察分析之后,到底选哪一种?“当然选最好的!”也不一定。虽然牧童的发心,心力最大,但是如果当前的我发不起,没有感觉,这个心就发不了。

“如果让我发一个牧童的心,我做不到;如果为度化众生,我先成佛,这个我可以。在现阶段,对我来讲,国王的发心是最适合的。”所以,不要不好意思,至少当前这个心能发起来。若发牧童的心,发舟子的心,根本就修不下去,发不起来,可能干脆放弃,这样就不行。

所以,这三种心针对的是不同的情况。如果大家讨论,“你发的哪种心?”我就说“我发的国王的心。”“国王的心怎么样?”“对我很适合的。如果有道友能够发起牧童的心,非常随喜;能发起舟子的心,也很好。但是国王的心,目前来讲对我比较适合。”

这里只说了三种心力的强弱,并不是贬低:发国王的心不对、不好,不是这样的。毕竟众生修行的根基,福德深厚与否,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个选择。也许这个对自己来讲是最快的,对当前的自己来讲是最好、最适合的。因为我很容易发起来、很容易相应。如果我发国王的发心,特别容易相应,每天都能为了这个目标,真实地精进,这个就是对的选择。

这三种发心在《三戒论》和上师讲记中都讲过。因为发心强弱的关系,国王的发心,心力弱,需要三十三个无数劫才能成佛。舟子的发心,心力中等,成佛的速度就提前了,七个无数劫成佛。文殊菩萨一样无与伦比牧童的发心,心力最强大,三个无数劫就可以成佛了。

看起来牧童的发心好像是不现实的发心。只有众生成佛了,你才成佛。如果要从不现实的侧面来讲,三个发心都不现实,三种情况都不可能出现。

为什么不可能出现?我先成佛再度这些众生不行吗?佛经当中讲了:众生度不尽。如果众生度不尽,那么你当初发的这个愿肯定也是没办法落实的,因为众生永远度不尽,发这个要度尽一切众生的愿,其实也是一样的。

但这里并不是考虑“众生是不是度得尽,这个愿到底现不现实”,是说明心力越强大,修的菩萨道就越快。越是不考虑自己、把众生放在最首位的,越是心力强大,在修道的时候障碍消得越快,福德积累就越迅速、越迅猛。所以,三种发心在时间上也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管是国王发心,还是舟子发心,其实这是最初的阶段。会不会我们现在发国王的心,修了三个无数劫之后这个心还没变化?都修一个无数劫了,登初地了,心还是国王的发心?刚开始是这样的。但是随着菩提心的深入,我们的心就会自动调整,会变得越来越殊胜。另外随着菩提心的修行、对菩提心的理解、障碍清净了、心力提升了,以前发不起来的牧童心就可以发起来了。

当我们不断修下去的时候,心力会越来越清净、越来越强大。可能最后会自动调为密乘,全部都归为一,这就是牧童的发心,可以逐渐生起来。三十三劫、七劫、三个无数劫,其实这个时间是不决定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心会变,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可能走的很慢,如汽车启动的时候,可能是五公里、十公里的时速,会永远这个速度吗?不是,可以提速的。当提速之后,就越来越快了。

我们修菩萨道的时候也是一样,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很慢,心发不起来,也不清净。有很多障碍要遣除,福德不够深厚,这时修的慢,大德们讲所谓的三十三个、七个、三个无数劫,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是从开始起步的速度算的。

如果按这个起步的速度一直匀速地做下去,要三十三个无数劫,但是可能匀速吗?不可能。因为菩提心的修行只会越来越殊胜,速度只会越来越快,根本不可能永远是匀速,永远是起步的速度。

很多时候说三个无数劫,也是不可能的,基本上没有一个菩萨是经过三个无数劫才成佛的。三个无数劫是从起步的时候开始真实地发起菩提心,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算下去就需要三个无数劫。但是越往后修,速度是越来越迅速的,资粮越来越快,障碍越来越少,心力就越来越强盛了。

在刚开始修的时候可能很费劲,一百个劫积累的善根,后来一个刹那就圆满了。这个速度越来越迅速,没有一个菩萨是真正经过三无数劫。但是,他如果要示现则是另外一回事。真正来讲,绝对不可能永远是这种速度。

比如说,我们现在开始修发菩提心,这个时候有很多障碍,三天两头生起自私自利的心;要不然修一段时间,就需要忏悔一个罪业。又把时间花在忏罪上面去了,这时就没有那么大的进步。随着往后修,障碍越来越少,需要忏悔的东西越来越少,所有的力量全部用在前进的方向上,“修车”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这时你的出离心越来越好了,不需要停止,一直往前走,速度越来越快了。

不管怎么样,三种发心都是从心力的强弱来进行安立的。如果我们能发牧童的心就发,发不了就发舟子的心,舟子的心发不了就发国王的心。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要找到一个趋入点,低的不想发,高的也发不起来,最后就在门口观望浪费了时间。所以,能够找到适合的,就马上开始修。不管是国王的发心,还是什么心都可以。只要修下去心力就会逐渐转变,这个是从心力强弱的侧面讲的。

下面从地道而分,

如果依地道的界限来分,则有四种,资粮道、加行道称为胜解行发心;

地就是十地,道就是五道。如果通过五道十地的界限来分,只有四种。资粮道、加行道是凡夫地,凡夫的资粮道和加行道称为胜解行,胜解行就是在串习利益众生、发菩提心。

为什么叫胜解行发心?因为这个时候的发心主要是胜解,对菩提心的本身产生很殊胜的定解,安住在这个状态中去发心的,所以叫胜解行。胜解行是简别什么?真正的胜义菩提心还没有现前,胜解行主要是通过胜解的方式来发心的。

一地至七地叫做清净意乐发心;

菩萨地指一地以上,是属于大乘菩萨地,一地到七地叫清净意乐。到初地之后,证悟了圣地,自私自利的心就没有了。这时因为证悟了圣地的缘故,有很清净、增上的世俗菩提心,入定位也有胜义菩提心。七地菩萨没有凡夫人这些粗重的烦恼和我爱执来障碍了,所以叫清净意乐。有证悟法义智慧的缘故,菩提心本身也非常清净,所以叫清净意乐发心。

第三个阶段:

三清净地(八地至十地)叫做异熟发心。

三清净地的清净和清净意乐的清净都是清净,但有差别。一到七地的清净意乐,主要是远离凡夫,远离了我爱执,从这个侧面来讲,叫做清净意乐。三清净地的意乐,烦恼障断尽了,叫清净地。完全没有烦恼障了,因为有烦恼障就不清净。

一到七地以下都是属于不清净的,相续当中虽然烦恼不现前了,但烦恼障的种子还没有断尽。一地以上粗重的烦恼,如贪嗔痴很强的烦恼,这个倒不会现前,但烦恼障的种子还没有灭尽。所以,一地到七地,也属于不清净地,从这个侧面来讲。

而三清净地从七地末尾最后一刹那,这时所有烦恼障种子断尽了,八地开始就没有烦恼障种子了,也不现前了,所以是三清净地。相续中只剩所知障,不清净的主要是烦恼障的种子。

八九十地属于三清净地,三清净地叫异熟发心。什么叫异熟?因成熟之后叫异熟。业因已经变成业果了,这个叫异熟。什么是异熟呢?如果已经熟了就没办法阻挡,不需要再勤作也会成熟,这个叫异熟。异熟发心就是到了三清净地之后,相续当中的菩提心完全不需要勤作就可以成佛。

《入中论》的注释也讲过:如果造了一艘很大的海船(以前的造船厂和现在不同),以前造船厂可能需要从陆地到河道慢慢拖到大海,船开始在陆地上慢慢挪的时候,速度特别慢。一旦进入大海,船帆一挂起来之后,借助风力而行,不用去划,自己无形就走了,大概是这样的比喻。

这种三清净地,不需要勤作也决定会成佛。因为所有的条件都已经达到任运的状态了,不勤作也成佛。八地为什么叫不动地、不退地?有些解释是七地时还要退,八地就不退了,其实不是这种不退。这个不退的意思是不勤作也是会成佛,所以这个叫做不动,这是八地的特点。八地都可以了,九地十地肯定是更可以了。像这样就属于异熟发心,已经很清净了。

佛地为断障发心。

佛地的这种发心叫断障发心。已经到达果位了,没有障碍的这种状态。我们不能想佛陀是不是还每天要发心:我要度化众生怎么怎么的。不会的,佛陀因地所有的菩提心已经修圆满,没有任何障碍,十地以前都有障碍,所以不能叫断障发心。

如果还有一分障碍,就会有一分无明;有一分无明,智慧就不会圆满。所有的障碍断掉,所有的智慧才获得,从这个方面来讲。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注释》当中讲,断障和获功德、事业是平齐的。如果断完了所有的障碍,就会获得所有的证悟,断证和事业是平等的。所有的障碍断尽了,一定会证悟所有的智慧,所有的功德证悟了,一定会做圆满的事业。

如果你的障碍没有断尽,证悟就不圆满,事业就不究竟,这是相等的。为什么叫断障发心?断障发心怎么能体现佛的功德?完全体现了。因为十地以前都有障碍。凡夫当然不用说了,烦恼障、所知障圆满了,一点都没断。所知障分成十个部分,十地每一地断一分,一至七地断了一部分(因为从一至七地,同时也断烦恼障,所有的烦恼障到七地末尾断尽,所以把一至七地当成一部分),三清净地断其余的所知障。到十地末尾金刚喻定结束的时候,障碍一断,马上就第二刹那成佛。

所以,障碍一断尽,所有功德、证悟就圆满了。佛陀能成为遍智,十地菩萨为什么不能遍知一切?就是因为相续中还有障碍没断,还有一些东西不了知,这种所知障就遮障了本性。

所知障一断尽,一切所知全部现前,称为一切遍智,遍知一切所知法。所知障不是说学了好多,所知太多、障碍了。要不然佛陀就是所知障最重的,这不可能。所谓所知障就是对于所知万法的本性无法全部了知。所知障断尽就成为遍智,所以这叫做断障发心。

这是从道来讲,如果从十地的侧面来讲,当然胜解行发心属于地前不能算,佛地属于地后也不能算。因此地只是中间一到十地,范围窄一点,而道是指五道,范围广一点。相对而言,用五道来说地道的界限就比较完整。

这是从地道的界限分,下面再从发心的本体来分:

如果从发心本体的侧面来分,有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两种。

为什么菩提心是大乘道的本体?因为大乘所有修行的法,要么是世俗菩提心,要么是胜义菩提心,这两种全包括了。

其中世俗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

这一细化就能对整个大乘的修行了然于胸。

世俗菩提心分两种,一种是愿菩提心:发愿为利益众生而成佛,正所谓“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我愿、我想要,这种为了利益众生发誓成佛的心就叫愿菩提心。

行菩提心是什么呢?就是布施、持戒等六度,所有为了成佛所做的修行,就叫做行菩提心。

如《入行论》云:“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一般人也完全了知欲行和正行的差别,就是想要去和正在去的差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通过这个例子,有智慧的人也能了知愿心和行心的次第差别。

下面再解释:

就拿一人去拉萨来说,

以前朝拜拉萨是步行前往,现在不管坐车、坐飞机也有欲行和正行。

首先他心里怀有“我要去拉萨”的想法。

首先他听说拉萨的佛像或很多圣地后,生起了一个我要去朝拜的想法,这就是“欲行”。

同样,最初心里怀着这样的愿望:我要令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相当于“欲行”,这就叫做愿菩提心。

愿菩提心就是我现在发愿,虽然还没获得佛果,没有能力真正去利益众生,但我发愿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发誓成佛。为了这个目标而想要成佛,这叫欲行,就是愿菩提心,侧重于发愿,愿的成份重一点。

要去拉萨的人,已经准备好了真正去拉萨途中所需要的口粮、驴马等以后就正式启程上路。

想去拉萨后就开始做准备,如果走路去要准备很多口粮,如果需要坐骑和托行李就要准备驴马。把所有准备工作做完后,朝着拉萨正式迈出第一步,从这儿开始就有了行菩提心。我要朝这个目标前行,所以开始动身,起程上路了,这叫正行,正在行进。

同样,为了使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而在实际行动中修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等六度,相当于“正行”,这就叫做行菩提心。

这里解释得非常清楚,也好懂。比如说今天发誓了要利益众生,那怎么做呢?佛告诉我要利益众生必须要修布施、持戒等六度,那我就开始修布施。看身边有什么东西可以布施,然后找到一个东西,这就是修菩提道的第一步。为了利益众生发誓成佛然后把东西布施出去,然后持续性地修,持续性地串习。为了成佛修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等等,所有这些只要以菩提心摄持,都可以成为利益众生的行菩提心。

比如现在做的这个布施的确是为了实现目标而行动,而不是老坐在那想,这就叫行菩提心。但是行菩提心也有走第一步和走最后一步的差别,虽然都是行走。刚开始时修的第一步行菩提心和最后圆满行菩提心是有差别的,但中间都叫做行菩提心。

以前去拉萨准备口粮、驴马后正式启程,现在也一样,坐火车、坐飞机或者开车都可以,只要正式上路都叫正行。现在很多道友说自己只有愿心没有行心,其实很多时候,比如我发了菩提心,今天真是为了成佛来听课,这就已经是行菩提心了。

只不过行菩提心的深度要看愿菩提心是不是很纯很清净,还有心力的大小等,这些方面有差别。如果心力很强盛、很清净,积累资粮的速度就会很快。但是不管是相似还是真实、力量强或力量弱,只要以愿菩提心摄持都可以叫做行菩提心。

在修行的过程中,随着愿菩提心的不断清净,越来越广大圆满,行菩提心也会越来越有力量。

这样的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属于世俗菩提心。

这些都属于世俗菩提心。比如在资粮道、加行道为了成佛所修的所有修法。还有在菩萨的出定位,比如初地菩萨布施度圆满了,二地菩萨持戒度圆满了,三地菩萨安忍度圆满了等等,乃至于第十地自度圆满了。这些都属于行菩提心的高级阶段,已经到了圆满、到彼岸的程度,这些都可以叫世俗菩提心。

即便是菩萨,出定位后还是有起心动念,还是会生起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只不过里面少了实执,这也算是世俗菩提心,符合世俗菩提心的本体。

因此世俗菩提心可以从资粮道一直过渡到十地末,出定位都属于世俗菩提心的范围,贯穿了整个菩萨道的过程。

下面讲胜义菩提心:

在资粮道、加行道中依靠这样的世俗菩提心经过长期修心的威力,最后在见道中现量证悟诸法实相真如、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智慧实义,这就是胜义菩提心。

首先经过资粮道、加行道,依靠世俗菩提心长期修炼。世俗菩提心中也有空性智慧,比如智慧度中就有三轮体空的智慧,因为是以分别心来修,所以虽然在修智慧度,但还是属于世俗菩提心的范围。

然而,所观修的空性部分,是获得胜义菩提心的因。因此在资粮道、加行道是否只修福德资粮而根本不修智慧资粮呢?也不是。如果在资粮道、加行道时,不修持、不串习空性的修法,也无法登地,也就证悟不了,不能现前胜义菩提心。所以如果要现前胜义菩提心,那么世俗地的修行,福德资粮和观修空性等智慧资粮都要同时进行。

通过资粮道、加行道正确圆满的修行,首先方法一定要正确,第二力量一定要圆满。圆满有很多层次,圆满到成佛的程度就会成佛,如果圆满到能登地的程度就可以登地。

现在没有成佛,就说明成佛的资粮不够;没有登地,就说明登地的资粮不够;没到加行道,就说明加行道的资粮不够。不够怎么办?就去修,否则坐在那儿等是不可能自动圆满的。

到底还要多久才能登地?没有时间。哪会有时间表呢?再修五年、十年就到了?不会这样。这要因人而异,对你而言,只要功德生起来了,就说明时间到了。要说给个具体的时间表,到底还要多久?这是没办法给的。这个圆满的程度也许因为心力很强大,或者因为所有的因素非常圆满,很快就会到了,也许还要很多年才能慢慢积聚。

但是有一个标准,如果该得到的果没有得到,就说明资粮欠缺,还要积聚,到底积聚到什么程度?到这个道的功德生起来为止。如果哪一天对照法本,发现法本上讲的标准好像都有了,那就说明你加行道的资粮圆满了。再修下去,你发现证悟了,正在现前了,就说明见道的资粮圆满了。

在没有得到这些之前,都要努力修,因为肯定是有欠缺。如果所有的因素圆满了,那么果不现前、不证悟的可能性是没有的。果不现前就说明因位的修行还不够,资粮还欠缺,还要不断积资净障。

这时,“通过长期修心的威力,最后在见道中现量证悟诸法实相真如、远离戏论的空性智慧,这叫做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是对远离四边八戏的法界达到证悟的智慧。当你获得了证悟诸法实相的智慧时,就叫做胜义菩提心。这里没有说要发誓成佛、度化众生的方面,因为它是离戏的。离戏的状态中并没有要发誓成佛这种心。它究竟是什么?它是对远离一切四边八戏的法界的真实的安住。

真正的胜义菩提心必须依靠修行力才能获得,不依赖于仪轨。

胜义菩提心必须要现证。通过仪轨能不能获得胜义菩提心呢?有些密续比如《三界论》中说,密续中也有通过仪轨而相似发的胜义菩提心;在开显解脱道中也有一个发胜义菩提心的偈颂,“我与一切诸有情,本来即是正觉尊,了知如是之自性,即发无上菩提心”。这就是相应于胜义菩提心的偈颂,可以在密宗当中有。但是严格来说,还是需要通过修证才能够获得胜义菩提心,通过仪轨没办法获得。

而初学者发世俗菩提心则需要依靠仪轨,在上师面前受(或者自己在皈依境前受菩萨戒)。

初学者可以通过仪轨而获得世俗菩提心。因此我们会准备好,在上师面前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或是自己在皈依境面前发菩提心受菩萨戒。

前面讲过,真正的胜义菩提心是入定位的,出定位的是世俗菩提心,但是比如在讲《入中论》的时候,说的第一胜义菩提心、第二胜义菩提心中,好像整个初地都叫做胜义菩提心。因为讲初地的时候不单单是讲入定,尤其主要是讲出定位时这些初地菩萨怎样修布施波罗蜜,二地菩萨怎样圆满持戒度。是不是胜义菩提心也是讲出定位呢?其实整个初地因为已经证悟了胜义的缘故,所以包含出定位也可以叫胜义心。

真正严格来讲胜义心只是入定位的这个角度,只有在入定位才能够现证离戏的智慧,在出定位这个离戏的智慧没办法安住,它会生起一种心所,还是现前心心所。严格来讲,出定位的是世俗心,入定位的是胜义心,但是如果把出定和入定综合统一起来,也可以叫胜义心,因为他必定已经证悟过胜义谛了,和凡夫不一样,所以也有这样安立的方式。

要在上师面前受。有些上师在传菩提心、菩萨戒的时候,需要弟子修很多的忏悔,弟子相续通过大量的忏悔清净之后,在很清净的心态当中发菩提心,得菩萨戒。因为菩提心是很清净的心,如果心有太多污秽,也没办法获得,生不起来,或者很难得到真实清净圆满的菩萨戒体,所以有时候会要求忏悔。

还有一些要求大量供养,摆很多非常圆满的供品,必须要摆。阿底峡尊者当年传菩萨戒的时候,也要求他的弟子摆设最圆满的供品。他的弟子显现上摆了好几次。摆第一次他们觉得可以了,可能第一次没感觉那么重要,他们找来一些供品,自己觉得摆了很多很多。阿底峡尊者瞟了一眼说不行,撤掉重换,这个供品太差了。他们就开始比较努力地去找一些好的供品,但之后还是不行,还是太差了。后来绞尽脑汁,最后摆得很庄严,用特别好的东西,做很庄严的供品,阿底峡尊者才认为这样可以。

菩提心是很殊胜的心,福报小的人根本没有办法生起来,需要广大的福德供养之后,就容易生起世俗菩提心。以前法王如意宝在学院传菩萨戒的时候,也是让弟子们摆供品。我们参加过几次摆供品,各式各样的,脑袋都想痛了,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啊?想很多很多,尽量买最好的东西,拿家里面最好的东西摆,法王如意宝也是要求这样的。在非常庄严圆满丰盛的供品当中求菩萨戒,在这个状态中圆满了资粮之后,就容易得到菩萨戒。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平时要把菩提心作为一个很重要的修法,不是随随便便地修就可以生起来的。第一,很殷重,上师传菩萨戒很殷重。不是你说上师给我传一个吧,上师说好好好,我给你传一个菩萨戒。你也很随便,他也很随便,所以你得到菩萨戒觉得没什么,很轻松就得到了嘛。

实际上,有时候会把供品反复供好几次,非常殷重。如果弟子很重视,他就觉得很殊胜,自己发心的时候就会非常地专注,此时也容易对菩提心本身产生出该有的恭敬。对菩提心越恭敬就越容易生起它,太随便了就不行。

众生的心态也是一样的,跟随我们的心态也需要做一些这样的事情,让我们觉得很难得。有时请法的时候,请一次、两次,上师根本不同意,然后弟子开始用很多好听的颂词去赞颂,供养好东西,再三请求,当你很重视的时候,慢慢上师也可能会传法。他并不是缺你的东西,而是说这个法很重要,在给我们传递信息——法特别重要、很尊贵,不是随随便便就给你传的。

如果你很随便地求、他很随便去传,你对这个法就会是很随便的心态,不会觉得法很尊贵,得到就得到了呗,然后没什么感觉。如果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求法,肯定是非常重视的。如果太容易,一去就传了,就像米拉日巴尊者一去就把大圆满求到了,太容易了,他也不修持。最后求大手印的时候,天天求、天天磕头、修房子,用了很多很多办法,最后才求到。求到之后他特别重视修这个法,最后得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我们现在求法太容易了!太容易的时候反而不太重视!所以有的时候大恩上师在国外传法必须要交钱。不管怎样,这是规矩,必须要交,不交钱就不让听。有时候白送他们不要,交钱了反而重视,因为他有交钱了就来听法的心态。(当然现在不是说要收钱的意思。)

对法有了重视的心态,就会对法本身很认真地闻思、观修,就容易产生法的境界。如果太随便了就得不到,修菩提心、受菩萨戒也是一样的。生起菩提心,要供曼扎,修百字明,它不是容易得到的法,我们很重视它就容易生起来,不重视就很难生起。这就是因缘法则。

为使所得到的菩提心不退失并且日益增上,随时随地反反复复这样受菩萨戒。

菩萨戒具有一个特点,如果是别解脱戒就不可能反反复复地受,菩萨戒则可以反反复复地受,而且它的戒体会增上。别解脱戒只能受一次,不能反复受,戒体也不可能反复受就会增上。但是菩萨戒不一样,可以反复受,每天都可以受好多次。

受戒的必要性如下。菩萨戒的仪轨,有时候一天念三次或若干次,其实就是通过受一次戒,可以把不太严重的犯戒,比如说上午犯了一些菩萨戒,我通过再受一次戒就清净了。清净之后我的戒体是清净的,就可以增上这个戒体的功德。这样反反复复地受。如果有善知识传戒的时候,我们能参加就参加。把菩萨戒的仪轨放在我们的课诵当中,一定要放进去,每天都念一次就受一次戒。

大恩上师讲有些大德每天受六次戒,也有受三次的,至少也要每天受一次戒。我们平时通过喇荣课诵里面的受戒仪轨得以受戒,这有很多必要性。在受戒的同时提醒自己,我是一个菩萨,我要发菩提心。今天按照这个标准去行持,如果有违反我要通过受戒的时候忏悔,让我的菩提心生起来,得以稳固增上。

戊二、正式发心:

像前面修皈依时明观皈依境那样,在自己前方的虚空中观想诸佛菩萨、传承上师以及护法神众作为自己发心的见证人。

修行发心时,如果有条件,最好是在佛堂里安坐在皈依境前,因为修皈依时也是在皈依境面前。为什么要坐在皈依境面前?因为看到了皈依境,就会有一个提醒,这是最好最圆满的。

如果实在很忙,没有办法坐下来修,大恩上师等一些大德们开许:如果实在没有时间,一边走路、坐车,也可以修、可以念。当然这不是严格、圆满的标准。如果第一遍修的时候没有按照这个,那么以后有时间有条件的时候,一定要坐下来修。走路念数量上可以圆满,肯定比不修要好。但是真正要修的话,容易出效果的还是坐下来观修。就是什么都不做就来修这个。前面放一个皈依境,传承上师、护法神众作为发心的见证人:我在你们面前,你们给我作证,我要发心利益众生。

我们如果随便发誓,也可能很容易就随便违反。但是如果我找一个信赖的、特别严厉的对境,在他面前承诺发誓,就不敢随便违反,因为我们知道违反后果严重。世间也是一样的。你找一个很厉害的人,类似你违背了誓言他肯定要剁你的手指砍你头的那种人。你在他面前发了誓,可能就要想我不能够违背,万一我要违背,他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佛菩萨当然不会斩你的手指,不会这样惩罚。但是佛菩萨是我们很信赖的对境,如果欺骗他们,果报很严重,所以我们要以上师三宝佛菩萨作为发菩提心的见证人。动摇想退的时候,就想自己在上师三宝面前、在皈依境面前发过誓言的,不能随便退。这也算是一道防线、一道保险。虽然你在皈依境面前、在释迦牟尼佛面前亲自发誓,但是你想违背、退失,也没人管得了。如果你有因果正见,一般来讲这算是一种抵御的防线,也算是一个保险。

烦恼粗重的时候,就想自己在上师三宝、莲花生大士面前发誓不能随便退的。有时你一想他一加持,想要退失的心态可能就慢慢没有了,这方面也是作证的必要性。

还有一点,为什么在皈依境面前请他加持?我要发菩提心,请你们加持我,你们是修成的前辈,我是后辈。所以我的力量弱,你们的力量强,请你们加持我在发菩提心的过程中能生起来,这也是一方面。

还有一种必要性是,这些皈依境上的圣者是发菩提心成就的,如果我发心,最后也可以坐到皈依境上。他们是发了菩提心之后成就了佛菩萨,那我发心也可以成就。这方面也是提醒,坚定自己一定要发心的必要性。

所以在皈依境面前发心,一个是作证,一个是求加持,一个就是忆念。看到佛菩萨就想到他们以前像自己一样也是凡夫人,发了菩提心,通过修行成就了佛果,现在自己随学他们也在发菩提心,最后也可以成就佛菩萨,并给别人做证人。

因为看到殊胜的对境,比如释迦牟尼佛老人家在因地时发了五百大愿,那么我呢?我要随学佛陀。这个时候就很容易生善心,如果没看到可能善心就生得少。所以家里有佛堂,经常看到佛像和经书,就容易提起正知正念。如果到了很陌生的环境中,怎么找也找不到寺院、佛像及修习佛法的人,道心慢慢地会容易退失。

环境就是这样的,自己的心和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坐在皈依境前,和走在路上看到一些平凡的人相比,念发心是不一样的。他们没有提示的作用,有时也可以提示,他们是自己发心的对境。这些老百姓活生生地在自己面前,一个两个走过去,他们就是自己要度化的对境,有这种正知正念也可以。但是看到圣众的时候,可能更容易提起发菩提心的修行心态。

接着心里默默地思维:遍满虚空界的一切众生,在无始以来的生生世世当中,无一例外全部都做过自己的父母亲,在当父母的时候他们均与现世的亲生父母完全相同。

发菩提心前要念三遍皈依,在皈依境前皈依之后,就开始进入发心的环节。这时可以想:因为发菩提心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遍满虚空界(我们现在脑海里面能够想到的,还有想不到)的所有众生,都是无量无边的。

我们想一切众生能想多少?脑袋里面一想,有的是几百人,有时是几千人,见过大场面的可能是几万人。然后再想无量无边到底是什么程度?有时想不起来,但是不管想不想得起来,我们就相信法界当中有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些都是我们要度化的对象。只要现在自己面前的人,都能够知道是自己要度化的,没有现前的也知道他们是要度化的。无论走到哪个地方,只要在心识前现前,就知道都是自己要度化的有情。

这些有情在无始以来的生生世世中,无一例外全都做过自己的父母,在当父母的时候他们均与现世的亲生父母完全相同。当然,我们不要去找一些例子:“我就不一样,我的父母对我怎么样……”这方面是很少的,基本上绝大多数都无一例外,在做我们父母的时候,对我们有很大的恩德,与现世的亲生父母完全相同。

对自己倍加疼爱、精心哺育,有好吃的先给我吃,有好衣服先给我穿,极其慈爱地抚养我成长,恩重如山。

这一段主要是知母念恩。知母就是要知道,所有的有情都做过自己的父母。这怎么肯定?有没有推理?这很难推理,我们就以教证、佛语来证明。佛陀在经典中是这样讲的,我们自己的分别心,对于无量无边、无始轮回以来的事情,根本没有办法回忆。超越我们思维能力之外的东西我们是想不通的,简单的方便就是相信佛语、教证,佛陀是遍知者。

我们学习佛法之前很多道理都想不通,但是学习之后逐渐知道了。现在又遇到一个想不通的问题,我们就用佛语、教证来做证明。所有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和现在的父母是一样的,都是对我们恩重如山。

所有这些深恩父母如今正沉溺在轮回大苦海的惊涛骇浪当中,被层层的愚痴黑暗所蒙蔽,茫然不知取舍正道邪道,遇不到开示真实正道的善知识,孤苦伶仃,没有人救护,没有人援助,没有指望处也没有皈依处,

我们要知母念恩,之后要想报恩,一定要报答他。对我们有恩德的人,按理都应该报答,但我们还是没有真实报答。要报答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就要对他们生慈心、生悲心等。这些众生正沉溺在轮回中,轮回的大苦海就是层层叠叠的痛苦,只要在轮回当中,就相当于一个人堕入到了惊涛骇浪的大海中,完全只有惊恐和痛苦。被层层的愚痴黑暗所蒙蔽,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应该取的正道,什么是应该舍的邪道。在分不清楚的情况当中,也没有遇到能够开示真实正道的善知识,有时遇到了他也不相信,给他讲也听不进去,这是很可怜的,孤苦伶仃没有人救护。这里主要是没有真实的救护与救援,没有指望处也没有皈依处。

犹如无依无靠漂泊在空旷荒野中的盲人一样,

打个比喻,在一个很大、空旷的荒野中,盲人无依无靠,看不到路,没有依靠也没有亲友。这样一个盲人孤苦伶仃的在旷野中,内心恐怖、遇到危险、风吹日晒等,有很多痛苦。轮回中的众生是一样的状态。漂泊在轮回中没有依靠,虽然有时家庭、亲友是依靠,但这不是真实的,因为在轮回当中虽然暂时是这样,但是缘亲怨不定造很多业,后世还是要继续地漂流,没有一个真实的依靠处、皈依处。

所有这些老母有情流转在这个轮回中,我独自一人获得解脱有什么用呢?

修了报恩之后要修慈心,愿他们获得安乐,然后修悲心,愿他们离开痛苦。阿底峡尊者的七重因果教授中也是这样讲的。

修完这些后要想:一定要帮助他、利益他,所有帮助有情脱离轮回的重担,我一个人来负责。这时就生起了殊胜的增上益乐。让他们离苦得乐的重任我来负责,自己勇于挑起救助一切众生的行为,这就叫做增上益乐。

发起增上益乐“我要度化一切众生”后,怎么样才能够度化众生、利益他们?虽然挑起了重担,但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最后一步就是发誓成佛,自己成佛了就可以帮助他们。一步一步靠近真实的菩提心。

这在阿底峡尊者的教授当中叫七重因果,一步一步地引导我们的心逐渐接受。第一个是知母;第二个是念恩,(父母)对我们恩德很大;第三个要报恩,怎么报呢?生悲心和慈心,要拔苦予乐;谁帮助他们拔苦予乐?不能说老母有情这么苦想得到安乐,但是和自己没关系,自己不负责,是不是某个佛菩萨他们负责?不能这样想。

要拔苦予乐,他们对我有恩德,我来做这个事,不是甲、乙别人来做,自己要承担起拔苦予乐的事业。这就是前面讲的第六个,叫增上益乐,一定是我来承担,这很重要,不能是别人。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要发誓成佛。最后成佛的心、菩提心就生起来了,这就是七重因果教授。

一方面,很多大德说七重因果教授是针对钝根者修的。钝根者通过这样一步一步地修,就会生起要成佛的心,而且最后一个成佛的心是通过前面七种心做铺垫。前面七种都是利他心,知母就是(针对)一切众生,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益乐,所有都是利他心,最后一个是在利他心的基础上生起成佛的心。所以没有自私自利、没有我爱执的心,是真实利他的心。

钝根者通过这样的次第来修,利根者就修自他平等、自他相换,有些大德是这样讲的。利根者不用修知母念恩,因为有时觉得父母对自己没有什么恩德,就生不起来,但是要引导他去修;还有一些不需要这些过程,不需要修七重因果,直接修自他平等:我和众生是一样的,不管是不是父母,我想离苦得乐,所有具有心识的众生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

不管是人也好、旁生也好,只要有心识,他的目标就是不想得苦、想要感受快乐。这个心是一样的,所以自他是平等的。不能只我一人离苦得乐,不管别的众生。利根者直接用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就生起了菩提心,两种都可以。寂天菩萨的教授就是自他平等,阿底峡尊者的就是七重因果教授,这在《广论》中也有提到。

所有的众生还在流转,我一人获得解脱有什么用呢?尤其是针对我来讲,现在已经学了解脱的法了,所有的众生、一切老母有情还在流转,我会不会一个人先解脱、根本不想办法救度他们?就好像一家人都关在监狱里,我一人出来了,在外面大吃大喝地享受,但我的亲人还在监狱里受苦,完全不想帮助他们,那是不行的!所以我出来后是可以营救他们的,可以想方设法一个一个把他们救出来,这才是应该做的。所以我一人解脱有什么意义呢?

从大乘来讲就很羞愧,如果没有这种羞愧的心——反正我出来就可以了,他们有他们的因缘,越狱或怎么样我就不管了。也许有些人会这样想,但大乘修行人就不会这样想。他觉得这样太羞愧了,所有的众生、对我有恩德的众生都还在受苦,我居然可以心安理得地一个人安住在涅槃、就可以一个人解脱而不管他们,那绝对不行的。所以大乘种性的人,他的思想和一般人的思想的确不一样,他就想:独自一人获得解脱有什么用呢?没有意义!就会生起要解脱的心。

因此我为了一切众生一定要发殊胜菩提心,随学往昔佛子菩萨们的广大行为,为了轮回中的芸芸苍生无一遗留全部获得解脱而精进修持,并尽可能多地念诵下面的发心偈:

所以我要发菩提心,要随学往昔佛子菩萨们的广大行为。这时就要看一下皈依境,他们就是现在皈依境上的佛子菩萨们,其实就是他们以前发了菩提心、修了菩萨行,已经成就了。我自己也是被他们的慈悲和智慧所救度,遇到了正法,我现在开始修行了,所以我要学他们。他们怎样为了我发心的,我也要为了别的众生发心;他是怎么样救度我的,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救度其他众生,这才是正确的心态。

所以,为了使轮回中的所有众生全部获得解脱,我要精进修学,一定要精进!这个精进是正精进、大乘的精进。然后在这个意乐中,尽可能多地念诵下面的发心偈,要念十万遍。大恩上师开示说念《开显解脱道》中的发心偈,或者按照这里的发心偈念都可以:

吙 那凑囊瓦切得怎瑞记 吙 种种显现水月幻化纹

扣瓦乐革杰德恰波昼 相续漂泊轮回众有情

让热怄萨扬色鄂瘦谢 为于自证光明界休息

擦美月叶昂内塞吉斗 以四无量境界而发心

我们一边念这个偈颂,一定要一边忆念这里的内容。

“吙”:就是很稀奇、稀有的意思。

“种种显现水月幻化纹”。种种显现,就是一切的显现都像水月一样现而无自性,都是幻化的水纹,没有自性的。

要知道所有的众生、所有的轮回、我的发心、所发心的众生,都是无自性的。这种发心就是我们安住在一切众生实有的状态中,《金刚经》中也讲了,佛子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知道没有一个众生得度。发心其实也一样的,虽然我在发心,但本性是空性的。

这句话也相应于现而无自性,显现上众生在漂泊、流转、痛苦,我要利益他们、要发心、要成佛,但实际像水月、像幻化的波纹一样,其实是现而无实有。我们要修行、要发心的时候,所发的心也要相应于空性、实相,否则不相应实相的发心,这里的因素还是少了,没办法直接和成佛、和实相的证悟去相应,所有要知道一切显而无自性。

“相续漂泊轮回众有情”。相续就是连续不断的意思,连续不断地漂泊在轮回中的众有情。现在众生的思考、行为其实就是轮回的模式,只要你不干涉它,它就自动地链接、自动复制。现在我们所做的、现在轮回的苦、身体,是前一世的因导致的。现在我们正在感受前一世的果时,也正在造后世转生的因。

是相续不断地漂流的,不可能自动就瓦解、自动就跳出轮回了。漂泊漂泊,一不注意就到了轮回之外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种状态没办法自动获得解脱,必须要有因缘的干涉,或者必须要修出离道。出离道众生自己不懂,就像我们以前不懂,佛陀、佛陀的化身——上师们来帮助我们、讲了解脱道,我自己也是一样,获得能力后要帮助他们。

“为于自证光明界休息”。自证光明界就是如来藏的本性,在佛性中获得“休息”,休息就是真正地现证。众生在轮回中漂泊很疲惫,在获得解脱时就彻底休息了,不用再漂泊了,休息就是获得解脱。

“以四无量境界而发心”。在四无量心的基础上,发起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的心。

这个要念诵十万遍。我们要念一遍按照颂词去观想一遍,相当于串习了一次菩提心,再念又串习了一次菩提心,所以这个时候反复地串反复地串。串习十万遍后,如果你没有菩提心就会慢慢生起来,如果串完了十万遍还不够,你再串十万遍。这样不断地到生起菩提心为止。

但有时候我们可以不念,只是观修、打坐,观修菩提心的若干修法。这里也可以一边念一边想前面的内容,也可以观想别的讲菩提心关要的内容,反正就是引导我们生起菩提心。最后修完就要结座了。

最后对一切圣众满怀虔诚的恭敬之心而观想:所有圣尊从边缘依次化光而融入中央三宝总集的上师中,

在结座的时候,首先对皈依境产生虔诚的心,因为他们是菩提心的圆满者,他们就是值得尊敬之处,所有圣尊从边缘逐渐化成光明融入到中央三宝总集的上师——莲花生大士中(皈依境上面是以莲花生大士为代表的)。

上师也化光融入自身,依靠这种外缘使自相续了然生起皈依境尊众心相续中的胜义菩提心。

“上师也化光融入自身”,前面皈依境中间的根本上师莲花生大士,化为光明融入到我自己的身中,或者有时是直接融入心间,有时可以从头顶慢慢融入到心间。像这样,“化光融入自身”。

“依靠这种外缘使自相续了然生起皈依境尊众心相续中的胜义菩提心。”就是说,当所有圣众的总集——上师化光融入心中后,我就观想他们所有的胜义菩提心、所有的功德,进入我的心中后都生起来了。我就获得和他们一样的境界: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都圆满了。安住在这个状态中,是获得加持的殊胜方便,也是一种殊胜的修行方法。

再念诵发愿偈:“胜宝菩提心,未生令生起,已生令不退,愿其日增上。”

这是很殊胜的一个偈颂,平时我们去朝圣、朝拜,绕佛塔的时候都可以念“胜宝菩提心,未生令生起,已生令不退,愿其日增上。”如果没有时间念,这也是很好的发愿,或有时候条件反射,看到后马上就出来这个偈颂了,就开始发这个愿,因为这是最殊胜的。

有时我们要消除一些违缘,有时候做噩梦,就要念这个偈颂。这个偈颂很殊胜,因为它是和法性、和这种最真实、最圆满的菩提心相关联的,能念诵这个也可以。有时要给佛像开光、要遣除违缘、要给别人做加持,就念这个偈颂,它的力量很大。

“胜宝菩提心”,就像殊胜的如意宝一样的菩提心。“未生令生起”,如果没有生起的,让他生起来,我也是,愿众生也是。“已生令不退”如果生起来之后,不要退失、不要退转,在不退转的基础上,“愿其日增上“,愿菩提心辗转地增上。

《入菩萨行论》也是用这个偈颂来作总科判。华智仁波切在科判中说,第一、二、三品,殊胜菩提心未生就让它生起;第四、第五、第六品,就是已经生起来之后,怎么样不退,即不放逸、正知正念、安忍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不退。“愿其日增上”,在不退的基础上,怎么样再再增上,就是第七、第八、第九品。第七品是精进,精进品对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的增上都有作用,第八品是世俗菩提心再再增上,第九品是胜义菩提心再再增上,第十品是总回向。

所以这个偈颂其实包含了所有的《入行论》,也是《入行论》的总科判。如果了解了这之后,我们再看《入行论》就是按这个展开的。这就是很多大乘的修行、大乘菩提心的浓缩。在发心仪轨里也有这个颂词,翻译文字稍微有不一样,但意义是一样的,我们要把这个颂词熟记于心,经常念诵,内心的菩提心通过法性力、谛实语的加持力,也可以逐渐地生起来。

并且以“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等来作回向。

这两句颂词是《普贤行愿品》中归纳的最殊胜的精华,叫做无上回向。为什么叫无上回向呢?有些地方比如《入行论》中也有个偈颂叫无上供养,这里面的回向叫无上回向。意思是说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文殊普贤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诸佛菩萨如何供养、文殊普贤如何供养我亦如是供养。

因为我们跟随他们去做,他们的经验智慧摄持我的善根,那么我的回向也会很清净。否则如果单用我们的分别念回向,夹杂着太多的杂质、轮回的染污思想,回向不一定清净,但是他们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就会变成无上回向,特别殊胜。当然上师讲了,如果有时间你就念《普贤行愿品》全文,没有时间念全文你就念这两个偈颂。这实际上是《普贤行愿品》的精华,可以浓缩、概括的颂词就是这两个。

这样的发菩提心已经完全概括了佛陀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的精华,可以说是有则皆足、无则皆缺的教言,相当于是百病一药的万应丹。

这夸不夸张?毫不夸张。为什么说菩提心完全概括了八万四千法门的精华?刚刚我们分析了它既是入门的基础、入门的加行,也是道的本体。道的本体中,除了愿菩提心摄持的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之外,哪里还有菩萨道呢?在《大乘经庄严论》中,所有菩萨道自利圆满的修行都包括在六度中,所有利他的修行都包括在四摄当中。

四摄其实也是六度,通过六度去摄持。行菩提心包含着六度,而且胜义菩提心中有空性的智慧,所以说哪里有大乘道的这些修行不包括的?有超过这个之外的?根本没有。

所有的大乘道全部包括在菩提心中,只不过有时我们理解的菩提心只是愿菩提心,没有理解到菩提心还有行菩提心,还有胜义菩提心。如果把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全部算进来,那就是整个大乘,除了这个之外哪有什么其他的东西?没有了。

所有八万四千法门高度的精华就是菩提心,如果有则全部圆满了;没有则全部欠缺,就是这个教言。相当于“百病一药”,一个药能治一百病的万应丹,就像灵丹妙药一样。这相当于对菩提心的赞叹,这样我们就愿意去发菩提心。而且的确这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没有夸张、虚伪的成分,如理如实地宣说和赞叹。

其他所有积累资粮、净除业障、观修本尊、念诵咒语等等一切修法通通是为了使自相续生起珍宝菩提心的方便方法而已,

其他的积累资粮、清净业障、观修本尊、念诵咒语等等一切修法都是为了相续中生起珍宝菩提心的方便方法而已。我们似乎也很耳熟这句话,其实这句话放在空性中也是一样的,有时我们说所有的修法都是为了生起空性智慧,是不是一个地方一套说法?也不是。

前面我们讲了空性也是包括在菩提心中,如果我们要拆解,所有的大乘道,一是智慧,一是慈悲。智慧就是空性智,慈悲就是这里讲的菩提心,归纳起来就是这样。说所有的修法都是为了生起菩提心,这也没有错。空性是包括在胜义菩提心中的。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生起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生起、现证、圆满菩提心。佛陀不就是菩提心圆满者吗?

所以我们说所有的生起次第、所有本尊的修行,以及修曼扎、积资净障等都是为了生起菩提心毫不夸张,没人夸张。为了生起最究竟的断障菩提心、生起三清净地的异熟发心、生起清净意乐的发心、胜解行发心,全都是菩提心。只要在道上,都是菩提心的不断延续、不断圆满,最后到达极致。佛地的菩提心是最圆满的,在这之前都是菩提心不断延续的过程。

如果不依靠菩提心,而凭借各自千差万别的途径都根本不能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

的确我们分析的时候就是这样,如果不依靠菩提心,而依靠各自千差万别的途径没有办法成佛。如果偏离了菩提心,所谓“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的确是这样。如果你没有菩提心,那你修什么都没办法。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没有了,胜义菩提心也没有了,那你修的是什么?根本就不是大乘道,也不是解脱道。像这样也不能成佛,如果想成佛必须修菩提心。

如果相续中生起了这颗菩提心,那么修持任何法全部都成了获得圆满佛果的因,

就像《入行论》讲的,你生起了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即便睡觉过程中善根都在增上。所以我们就可想而知,菩提心对我们的利益有多大。如果有了菩提心,走路、吃饭、工作全都变成了成佛的因。如果没有菩提心,即便你拼命地磕大头,把地板都磨穿、都磕到下面一楼去了,也不一定成为成佛的资粮。如果你有了菩提心,即便走路睡觉,它都是圆满佛果的因,一点也不夸张。

所以这方面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需要重视的,因为大恩上师他老人家再再地给我们强调,菩提心非常重要。现在很多道友们张口闭口菩提心,这是大恩上师他老人家在任何地方都强调菩提心的效果。大恩上师说过,以前遇到的问题就是怎么开天眼、怎么显发神通,而现在就是发愿早日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

真的我遇到很多人都是这样,发了愿都是契合于菩提心,是击中要害的发愿。以前发的愿都是身体健康、升官发财之类的,现在也有一些发升官发财的愿,但都排在菩提心的后面了。像这样先生起菩提心,后面小心翼翼地说升官发财之类的。他对菩提心还是有一点点认识的,听了很多之后,也知道修道中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

佛学院有个老和尚,他显现上学得不怎么样,但是跟我们谈论的时候,说天天听上师讲菩提心,听都听熟了,他也是张口闭口都是这些。的确经常讲,耳朵里面经常灌输这个,就会养成这种习惯,“这个最重要、特别重要”,慢慢地他的思想也朝这面发展了。以前根本不重视,现在慢慢开始重视了。给我们提倡菩提心的重要性对我们来讲是无与伦比的恩德,非常大的恩德。这里面讲都是成佛的因。

所以我们不管在何时何地必须要通过多种方便来修学,

一切方便你要修学,生起菩提心。

想尽一切办法使自相续生起独一无二的这颗菩提心。

想尽一切办法——修上师瑜伽也好,朝圣地的时候也是发愿生起菩提心,拜见大德的时候也是加持我快速地生起殊胜的菩提心,这方面很重要。宣讲菩提心也是自己生起菩提心的因。我们给别人宣讲、劝别人发菩提心,给别人讲菩提心的原理和修法,也是我们能够生起菩提心的方便。给别人说什么,你自己就可以得到什么,这是一个因果原则。所以有时我们给别人辅导菩提心,劝请别人发菩提心,这也是让我们生起菩提心的方便。

为自己宣讲菩提心窍诀的上师使自己迈入大乘圣道,因此与开示其他教言的上师相比,恩德更大更深。

华智仁波切就讲了,给自己宣讲菩提心窍诀的上师,比如现在我们的大恩上师,经常给我们讲《入行论》、《前行》,讲课的时候都提菩提心,想尽一切办法引导我们生起菩提心。不是说只有他老人家一个人做,很多大德也在做,但是他老人家非常提倡菩提心的修法。甚至有时说你自己一个人独修和出来发心,真的发心来讲也是让自己培养利他的精神、利他的心,也是打破我们自私自利的方法。所以不管是教言也好,还是行为上,都鼓励我们一定要生起利他的心、菩提心,放弃自我的利益,一定要生起利益众生的心和行为。

通过上师们的加持力和引导,慢慢使我们懂得大乘,也让我们迈入了大乘道,因为我们也发了菩提心,不管是强是弱,是真是假,已经迈入了大乘圣道。因此和开示其它教言的上师相比,恩德更大更深。甚至有时灌顶、传密法,都不一定能让我们进入大乘,但是开示菩提心的教言,让我们直接进入大乘。

只要发了菩提心就已经入了大乘道了,但是得灌顶是不是大乘道?这不一定,得了大圆满是不是大乘道?也不一定。但是如果你修了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就一定在大乘道上面,肯定是这样。所有的密宗都属于大乘道,我们要修密乘,其实应该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所以让我们直接进入大乘圣道的善知识,和开示其它教言的上师相比恩德更大更深。

当年阿底峡尊者在提到其他上师的尊名时,双手合掌在胸前,当说到金洲上师的尊名时,双手合掌在头顶,并且一边流泪一边称呼上师的尊名。

阿底峡尊者提到他有很多上师。他提到其他上师名字的时候,习惯性地双手在胸前合掌,但是听到金洲上师名字的时候,他就双手合掌在头顶,并且一边流泪一边称呼上师的尊名。
弟子们问尊者道:“尊者您在提到您诸位上师的尊名时,有这样的差别,到底是因为上师们相续中的功德大小有差别,还是对您的恩德深浅有差别呢?”

弟子提问说,您提到上师的名字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上师们功德有大小呢?还是恩德有大小呢?

尊者回答:“我的所有上师全部是大成就者,所以功德无有大小,而恩德却有着深浅的差别。我相续中的这少分菩提心就是依靠金洲上师的恩德才获得的,因此他老人家对我的恩德极大。”

他当年听到金洲上师的名称的时候,在海上坐船十三个月才从印度到苏门达腊,在那边依止金州上师。十二年的核心就是一直修行和观修菩提心的修法。所以他的菩提心从那儿开始就已经稳固了,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相续中的这少分菩提心就是依靠金洲上师的恩德才获得的,所以他老人家对我的恩德是极大的。

显现上有些地方讲,阿底峡尊者是守持中观应成派见解的,金洲上师是守持唯识见的,从见解上讲的话,他的见解比金洲上师高。但是他为什么这么崇敬金洲上师?因为他大乘共道的菩提心,是从金洲上师这里获得的。一方面得到很多像《现观庄严论》、菩提心修法的窍诀,还有一些生起修行菩提心的教授,都是通过金洲上师恩德的加持生起的菩提心。因为他懂得菩提心的价值,所以他自己也是对于给他恩赐菩提心窍诀的上师,认为恩德是最大的。

如果我们不懂菩提心的价值,就不一定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觉得虽然他给我们讲了菩提心,但是好像另外一个经常给我打电话,陪我聊天的上师恩德更重。就是因为不知道菩提心的价值到底有多大,才不会觉得给自己传菩提心的上师对我们的恩德有多大。

如果我们知道后就会明白,给我们提供菩提心如意宝的上师,对我们恩德是很重的。当我们知道如意宝的价值有多大,就会对于给我们如意宝的人有多感恩。如果不知道是如意宝,觉得就是一般的石头而已,对于给你石头的人也就没有觉得怎样,遍地都是鹅卵石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知道菩提心尊贵价值的话,对给予我们菩提心教授,引导我们生菩提心的大恩上师,也会对他产生非常深厚的感恩戴德的心。

发心时,生起菩提心是很重要,即所谓“发心不为主,生心乃为主”之说。

整个发菩提心中,应该致力于相续中生起菩提心,即所谓“发心不为主,生心乃为主”。有这样种说法——嘴巴上说是为了利益众生发菩提心,心里也是这样想我要为了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这种发心是比较肤浅的。当然刚开始肯定是这个作为方便,依靠这个起修,这是相对次要的。生心乃为主,就是从内心深处生起来,或者说菩提心要深入到骨髓里去,甚至要变成心的一部分,从内心生起来的菩提心是最重要的。

因为发心的时候可以去想,也可以去说,但是它必定不是很稳固的,但是如果发自内心生起菩提心之后,就相当稳固。所以我们要致力于深入生起菩提心,而不满足于我发了呀?我今天修法的时候念了呀?这是不行的。我们应该真正致力于从内心深处生起来,或者要让菩提心深入到我的心相续中去,要让菩提心和我的心识融为一体,一起心动念就是菩提心的状态,这才是最殊胜、最关键的。

具有菩提心的叫菩萨,所有菩萨的心已经转变成纯粹的菩提心了,他怎么可能有自私自利的想法呢?不可能。所有自私自利的想法在修菩提心的过程中已经被彻底地消灭了。但我们现在菩提心还没有入心、还不稳固,占主导作用的还是自私心。所以我们要致力于让菩提心更深入,完全进入我们相续中,和我们的心成为无二无别。只要一起心动念就是菩提心,根本不需要考虑会不会退失?会不会自己这个做法相应于自私自利?因为你的心已经变成菩提心、已经变成法了,这样就不会退失。

所以自相续中一定要生起慈悲心、菩提心。

这个不容易,发心容易,生心很难,初级的菩提心也发了。以前大恩上师在讲《入行论》的时候,也有很多学员写感谢信,说我生起菩提心了,大恩上师也附在后面有表扬。但后面课堂中说,也没有那么简单,刚开始简单初浅的容易发,但是真实深入到你心识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们一定不要觉得没有那么难,我已经发了,我已经生起来了。有时心是发了,生还没有生,和我的心还没有融合。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但是我们一定要让这个心变成菩提心,一定让我的心和菩提心完全相融成为一体,这个时候就从内心中生起来了,这是最重要的。

反之,如果没有生起菩提心,只是口头上念诵数十万遍发心偈,也没有芝麻许的实义。

如果没有生起来或者没有致力于生起来,只是口头上念完了十万遍,没有芝麻许的意义。没有意义是指利益很小,不是完全没有利益的,也是有一定的利益,但是这种念颂十万遍偈颂得到的功德利益,和真实内心中生起了菩提心的利益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因为内心中变成菩提心,和相似地发了一下菩提心,当然是不能比的。

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讲,要致力于变成真实的菩萨,而不是变成一个打引号的菩萨。这时我们要很真实和认真地去修菩提心。这里面的教授经常讲“想方设法、竭尽全力、致力于”等,这些用词都不是随便讲的,让我们要引起重视,一定要很认真地去串习和观修这样的菩提心。

如果已经在佛菩萨面前立下发菩提心的誓言,而没有实际去做,显然已经欺骗了诸佛菩萨,

如果我们在皈依境面前已经发誓了,但是没有实际去做,或者经常性地去欺骗伤害众生,这时显然已经欺骗了诸佛菩萨。因为我们承诺尽己所能帮助众生,要为了利益众生而发誓成佛。但是如果我们经常性地去伤害众生,这就是欺骗。

作为凡夫人可能经常欺骗,因为我们控制不住自己,这怎么办呢?我们还有忏悔。我知道今天做的这个事情不对,我要忏悔,忏悔之后尽量改正。不是想当然的,反正我欺骗了,就破罐子破摔。

可能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在因地的时候,菩提心的修行也是反复了很多次,可能也是忏悔了很多次。对我们来讲的话,可能是没有做圆满,或者现在没有做对。但是可以通过三十五佛忏悔文、金刚萨埵来忏悔。发愿以后尽量地安住在所发的誓愿和承诺,去观修、串习菩提心,这样的话逐渐可以得到改善。

没有比这更严重的罪业了。因此,我们时时刻刻务必断除欺诳众生的行为,尽心尽力使相续生起菩提心。

如果我们欺骗了不改不行,没有比这更重的罪业。因此我们时时刻刻务必断除欺诳众生的行为。如果“我要去利益你们,但是现在我不去做利益你们的事情,不去修菩提心”,这也是欺诳众生。因为我在佛面前发誓,也把众生召集到面前,你们听着我要利益你们了,我要给你们成佛的利益,相当于我们已经承诺了。承诺之后现在你不做,相当于对众生的欺骗,不是欺骗一两个,欺骗了一切众生。而且不是欺骗一般的众生而是佛菩萨,这方面来讲的话的确过失很重。

第二个方面应该知道,过失很重、让我们要注意。一旦有了违背誓言的行为,马上要忏悔,不要觉得无所谓。如果觉得无所谓的话,就会丧失修学的核心。佛菩萨讲这些是不是恐吓我们呢?从某个角度来讲,吓吓我们也是需要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让我们不敢去做或者想退失的时候,想想这个后果,就不敢退失了。有时想要欺骗、伤害众生的时候,忆念下自己的誓愿——这是不行的,我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不应该伤害众生,马上就可以反观和改正。

通过这样不断地修行,修行的力量也会逐渐增上,最后我们就会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以上我们就讲完了真正地发心,以后要讲戒律、学处。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