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为内部学习所用,非正式文稿,仅供参考,请勿助印!

《前行广释》第110课辅导资料(终稿)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华智仁波切所造的《前行引导文》。《前行引导文》主要讲了如何生起想要解脱的心,因为我们自己现前佛性,是终极解脱、是解脱果,最终所有的修行者都要到达的终极果位就是成佛。

成佛的第一个阶段是什么?必须要生起想要解脱的心,如果没有想要解脱的心,自己还是想在轮回中追求一些世间的安乐,这和终极的解脱、获得觉悟二者之间不相应。

如果想要终极解脱,首先必须要产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的心。这里面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当前我们正在流转的、安住的环境或现在这种状态叫做轮回。我们首先要对轮回生起厌离心。知道轮回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它和解脱、和觉悟二者之间不相应。轮回的本体、轮回的因和果等这些都是和我执、烦恼、染污等相应。

而解脱、觉悟的本体、因、果,从方方面面来观照的时候不相同。如果我们对轮回仍然有兴趣,就不想解脱。想要解脱必须要了知轮回的不圆满,或轮回中不可靠的地方,它染污的自性或它是痛苦的因和果。

虽然在轮回中也有一些暂时的快乐、暂时的善法,但是这些不能够永远保证。暂时的快乐会被痛苦所替代,暂时的善念也会被恶念所替代,这就是轮回不可靠的地方。

假如我们能够在轮回中一直保持善念,那就可以一直保持善趣的快乐,但是作为凡夫众生来讲是做不到的。因为内心中存在的无明、我执,对万法的本性不了解就会产生非理作意,生烦恼之后就会去造业。这个方面来讲,只要在轮回中流转就是不可靠的。

所以必须要从方方面面了知,轮回的过患是果,业因果是因,把因和果都要思维得非常全面,很确定不管在轮回的善趣还是恶趣都是不可靠的、要出离的。轮回的果的善趣、恶趣都不可靠,导致善趣的因和导致恶趣的因是什么?就是第四品中讲到的业因果——有漏的善业和恶业,当然不可靠。

我们满足于有漏善,认为自己的心很善,再做些善法就可以了吗?不行。为什么不行呢?因为有漏的善导致善趣。那善趣怎么样呢?现在我们就在三善趣之一的人道。难道人道是很快乐的吗?或者说很圆满的地方吗?我们观察不是这样的,有很多的痛苦。比如说人道的生、老、病、死苦或者苦苦、变苦和行苦,以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等等。人道中也有很多的痛苦,而且所谓的快乐也是变化无常的。

这样理解完之后我们就知道,如果没有产生想解脱的心,不管是善趣的果,或是整个轮回的果——善趣、恶趣,还是善恶趣的因——善业、恶业,都是整体需要出离的。不是只需要从十不善中出离,十善业道就不出离。如果没有以解脱心、出离心来摄持十善业道,只能够变成善趣的因。变成善趣又会怎么样?我们现在就是善趣,观察之后仍然是没什么。

到了天界,通过思维轮回过患中天界的状态,就全方位了知了,而不是看到一些宣传材料、影视剧及小说里面升天之后就永远安乐。如果我们相信了错误的广告,就可能入歧途。

佛陀是很全面的,不是智慧有限,只能看到这一部分人升天后在天界中享受很多的快乐,之后的事情就看不到。佛陀的智慧很细、很圆满,看得非常的远。知道通过有漏的善业升天界是一段时间而已。这个阶段看起来很长,但放在整个轮回中就是很短的时间,最后又会恢复到恶趣。整个轮回中是这样周而复始,所以想到这一点就会生起厌离。六道中每一道的痛苦都不可靠,实际状态了知之后就知道这是痛苦。

还有一个生痛苦的地方就是轮回周而复始的模式,我们现在的人身就是上一世打拼得到的。得到之后又怎么样呢?仍然在纠结痛苦中。慢慢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就过去了,到死之后业力成熟了,又从头再来。

下一世从哪个地方开始?醒来时是一只小狗?还是在哪个地方?都不好讲。因为今生中的这些行为也要影响后一世的走势,不是说自己希望后世到天界,投生一个富翁的人家,投生整个都很快乐,那只是我们希望而已。能不能投生要看自己今生到底做了些什么准备。

一世一世过去之后,最终就是个让人厌离的模式,而不是通过打拼之后永远可以保持守恒的快乐,在整个轮回中都没有。要寻找永恒的快乐,就一条路——走解脱道。如果不想走,即便轮回中拼命地造再多的善业,注定没办法达到心中想的永远获得快乐的状态。

全方位思考之后,既然轮回中的一切都没有可靠的,到底有没有一个完全付出之后,所得到的果是不改变的?让我们永远保持恒常的、寂静快乐的状态呢?这个有,叫解脱道。

出离心的两个方面,一个对当前的整个轮回了知后要出离,第二个方面离开轮回之后的寂静的解脱快乐我们要追求。一个是要厌离当前的整个轮回和轮回的模式,主要是这个模式周而复始,一切努力完之后归零了让人厌烦,没有办法一劳永逸。还有一个如果我们现在努力付出,按照教导去做,一旦成功之后就不会再反复,这叫解脱道。

对比之后我们两方面都要思维,一方面要思维解脱的利益;一方面要思维轮回的过患,思维后要刻意地做对比。如果不对比,不知道二者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如果经常比较,我们就会对轮回越来越没有兴趣,不会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全部放在追求轮回中去。

当然在轮回中生活必须要付出的时间、精力还是要付出的,但这已经不是终极目标了,是不做不行的状态。主要的思想就是一心一意地追求真实的、永远快乐的解脱道。不单是自己快乐,而且让众生获得快乐,这种快乐是无罪业的、没有隐患。

所谓隐患是什么?比如现在我们的快乐、善业中就有隐患,什么隐患呢?继续了以后还要轮回的隐患。如果我们在修善法的过程中参与了我执、烦恼、嫉妒、傲慢,这个善业就带有很多隐患。因里面有隐患,果成熟的时候没办法获得很纯净的快乐。

但是解脱不是,所有的善业里都是以最清净的因摄持的,比如说相应无我的正见、相应解脱的正见、相应菩提心的正见,还有三轮体空等,所有让我们果不退失的因素,在我们菩提道、解脱道中都刻意地加进去。把所有的有利于我们获得最究竟觉悟的因素加到我们的修行中,加进善法中去。

解脱的快乐里面没有隐患,我们在修持善因、解脱道因的时候,让有过患的思想不能够加进来。这是对我们有利的,比如说菩提心,每一个事情都不要忘记以菩提心摄持。因为在修因的时候就刻意地把因修得干干净净,不夹杂轮回的、自私自利的、三轮执著二取的思想,用最清净的因素来摄持善根。

因非常清净,果一旦成熟之后,我们就不用担心正在享受快乐、享受菩萨果位的时候突然就堕落、变回众生了,好像从一个美梦中醒来一样,这种情况是不会有的。成佛之后也不用担心,为什么?因为刻意地把整个退失的因素都已经对治了。我们一旦获得了这种果位之后,就是很清净的、纯粹的、没有退堕因缘的果位。

现在我们轮回中所有的快乐都有重大隐患,所以没有办法安心地去享受,我们正在享受轮回快乐的时候,也在担心这个快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了,这是非常可怜的。比如我们去旅游,去的时候欢欢喜喜的,在过程中会不会出现问题?或者说去的时候很高兴,回程的时候会不会出现问题?都不好说的。

我们在轮回中没有办法放开手脚去享受快乐,因为它里面本来就带有很多隐患,这种快乐真正来讲,志向高远的人不会满足。觉得不是自己真正追求的,应该追求更圆满的安乐。既然安乐要圆满,它的因也绝对不能够简单。只有更高要求的善因里面,才能获得更圆满的善果,这也是因缘法则。

所以,我们在思维的时候,一个是对于轮回的整个状态要思维清楚;第二要刻意地去对比解脱的状态。完全对比之后,就对解脱道越来越有兴趣,对轮回的这些思想、行为会越来越愿意出离,这个就是共同加行需要了知的,比较重要的部分。

要获得解脱必须善知识引导,要“依止上师”;然后就要进入到“不共加行”,开始通过“皈依”正式地趋入于佛教的修行;再“发菩提心”让我们的心相应于最究竟的果。虽然现在我们还是刚进入到大乘的修行,但是刚入门的时候很重要。就像小孩子,现在很多从胎教就开始了,用一些好的东西影响他。一两岁、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影响他的心量、开阔性的思维,刚开始的教育很重要。

现在我们进入大乘的第一步就是菩提心,广大的菩提心直接和佛果遥相呼应。如果它的果是佛果,我们现在入门的时候用很“狭隘的心量”就直接不相应,当然过程中还可以调整。但是就真实来讲,我们入大乘道的时候,就必须要接受这方面的高级教育。首先要了知菩提心的体性、发菩提心的必要性、还有它种种的修法、怎么样去训练。这一切系统性的训练,让我们认知菩提心,愿意去修、愿意去发、很乐意它在我们相续中生起来。

为了生起菩提心,必须要对治它的障碍。障碍违品是什么呢?是无始以来所形成的自私自利的“我爱执”,就是一切考虑自我的思想,这必须要对治。修菩提心的时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对治、打压“我爱执”;一方面要刻意去引导、生起“他爱执”,即利益众生的心。这方面生起来之后,我们要为了利益众生而发誓成佛。这就是修菩提心。

现在我们正在学菩提心的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整个大乘道从刚开始的入门,就必须是从菩提心开始;中间也是始终以菩提心作为核心;最终菩提心圆满了,通过这样的果去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个没有时间的局限,到底是利益众生五十年还是八十年?这个没有。只要众生存在就一直会利益下去。这个就是我们现在进入大乘道之后所训练的课程,是菩提心开始的。皈依是进入整个解脱道的基础,菩提心是进入整个大乘道的基础。

大乘道是解脱道的升级版,也可以这样讲。从解脱道来讲,“共同的解脱道”就是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大乘的解脱道”除了从轮回中“分段生死”解脱之外,还要从很细微的“变异生死”中解脱出来。不单是自己要解脱,而且要让一切众生解脱。

如果我们通过以前生生世世的准备或发愿,今生已经有了或者“从某个程度上我们做好了准备”。什么叫从某种程度上做好准备呢?就是佛经、论典中、还有善知识告诉我们的这些大乘的思想、大乘理念,听完之后愿意接受、并按照去做。

如果没做好准备是怎么样?听了大乘的思想没办法相应、也不愿意。凭什么利益众生?就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好、我一个人解脱就行了。这就是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大乘。

现在基本上很多道友都已经准备好了。虽然现在可能很差劲,但是想要成佛、想要利益众生的意乐还是有的;对于大乘道闻思修行的意乐还是有的。这是某种程度上做好准备了。但是我们做好了准备、听闻了、入门之后还有很多的训练,一级一级的训练都要去做,慢慢就把我们的心训练成标准的大乘行者的心。

我们的行为也是逐渐规范化,变成菩萨的行为。菩萨的阶段中也有初级阶段,从小资粮道开始、中资粮道、大资粮道;第二个阶段是加行道,有“暖、定、忍、世第一法”位;第三个阶段就上升到入门、或者已经进入到圣者位了,一地到十地之间,这个方面来讲,就相当于菩萨比较高级的状态了。这个圆满之后就是佛位,通过我们的努力,发心成佛的最终目的实现了。

实现佛位之后就开始兑现自己的承诺。一方面承诺要发誓成佛,这个承诺我们首先已经达到了;第二个承诺可能比三个无数劫、比成佛时间还要长,但是不会比成佛更困难,那是什么?就是利益众生。

为什么说“利益众生的时间”比我们“从发心到成佛的时间”要长得多?像这样利益众生、发誓成佛,从“发誓”到“成佛”之间,有些时候说三个无数劫,有些时候说不需要那么长时间。时间可能比较漫长这个方面来讲的话,它很困难。为什么很困难呢?因为要从一个纯粹的凡夫人的思想、行为,逐渐调化成为圣者,从圣者过渡最后成佛。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障碍、违缘要对治。

时间虽然长,但是利益众生的过程不会比成佛更困难。虽然这么多众生要调化、时间要长,但是因为是以佛陀的身份,他利益众生是无勤作的。时间长,时间短,对他来讲没有什么,不需要考虑。

这个就是我们两大目标:一个是发誓成佛,第二个是成佛之后要利益众生。所以,大乘道修行者成佛、获得佛果的时候,是真实利他的开始,它不是终结。不是说终于熬到头了,现在开始享受幸福、快乐生活了,不是这样的。他成佛之后,是展开广大利他的开始。以前也在利益众生,但是他以十地菩萨也好、以八地菩萨、初地菩萨也好、或者现在我们利益众生也好,这方面利益众生都有局限性,没办法像佛一样“任运”。

但成佛之后,就可有任运地展开利他的开始。他自己的事情完全做完了,下一步就是纯纯粹粹地、一步一步地引导这些刚强难化的或者上根利智的众生,把他们逐渐安置在人天果位、声闻缘觉的果位、菩萨的果位或佛位等等,这就开始了。这个是以后我们慢慢一定要达到的。

现在我们正在为了利益众生而发誓成佛的阶段。我们要完善自己的修行,获得最究竟的果位。这个之后,我们就开始要利益众生了。当然在这个之前,虽然在有学道正在修学的时候,但是也要跟随自己的情况去做利他的事业。成佛是真实利他的开始,所有的自利圆满了,剩下的事情都是利他了。这就是我们发誓成佛,菩提心所修学的内容和它的过程。

修菩提心的时候,前面我们讲了四无量心、也讲了如何修菩提心,现在我们学的是菩提心的学处。愿菩提心的学处是“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这些已经学了。

现在我们在学行菩提心。行菩提心主要是六度,前面“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进度”这四度我们已经学习了。今天要学习的是第五度“静虑度”。

己五(静虑)分二:一、静虑之必要;二、真实静虑。

修学静虑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修静虑的必要——为什么要修静虑?

在“静虑的必要”科判下面,讲到很多都是属于修静虑的前行准备。如果我们真要开始修静虑的话,要依止什么样的条件?应该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必须把耽误或者是会妨碍我们修禅定的很多的执著去掉。把这些都准备好之后,就可以真实地修静虑。科判当中是:

庚一、静虑之必要:

到底静虑是什么必要性呢?从这个科判的侧面来讲“静虑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看静虑是什么意思?再讲静虑的必要性。静虑有些地方讲:三摩地、禅定,或者有的时候叫等持,有很多不同的名称。

静虑的“虑”字就是粗大的分别,各种各样的分别叫虑。静虑就是把这些分别念都寂静下来。

到底什么样的分别需要我们来寂静的呢?比如说,对“轮回的耽著”就是“虑”,就是种种的分别念。我们通过修行“不耽著轮回”了,这方面就是“静虑”。

在《入行论》的静虑品(第八品)中也讲静虑。《入行论》的静虑就是生起真实的世俗菩提心。它需要寂静的分别念是什么呢?就是“我爱执”,耽著自我的思想就是虑,是一种分别。把这种耽著自我的思想必须要平息下来,必须要把它要消灭,然后生起什么呢?生起利他的思想,生起真实的世俗菩提心,这个叫做“静虑”。

还有一种所要寂灭的思想、分别念是什么呢?比如说“二取、三轮”的执著,这方面就是属于一种虑。通过无我空性的修行,安住在无二取、无三轮的状态中,这个叫做静虑。

静虑需要很多层。我们的分别念有粗猛的、细微的,还有最细微的等等。有些是相应于恶趣的,有些是相应于轮回的,有些是相应于小乘的,有些是对究竟实相做障碍的。这些所有的分别念都需要寂静。

所要寂静的分别念的层次不同,修行的方法也不同。有时是通过相应于出离心的方式来修的。我们的有些分别念很粗猛,比如胡思乱想,分别念特别多,静不下来学习,静不下来打坐。这时对治的方法就是让我们修寂止,修一缘专注。修一缘专注有时是通过数呼吸、有时通过看眼前的佛像控制自己的思想,以一念治万念。通过一个分别念来对治诸多的分别念。把所有的分别念集中在一个上面,这时就可以让自己的心专注一处。这也是一种静虑。

知道静虑的意思之后,它的必要性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修静虑呢?因为我们的分别念很多。动摇不定,如果我们的心不寂静下来,就没有办法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中现前我们需要达成的目标。

在《入行论》注释中讲了一个比喻。如果我们的心很散乱,它的所缘就不清楚。打个比喻来讲,寺院墙上有很多壁画,画得非常精美。如果房间里没有灯,可能我们要用一支蜡烛,或用油灯去看上面很微细的线条以及写的字。这时候灯是否稳定是决定因素。如果灯不稳定,比如有风,灯火摇来摇去看不清楚到底画了什么。如果灯很稳定,我们就可以在稳定的状态中把整个画的细节或里面的字,以很清楚很稳定的方式做了解。

如果我们的心过于散乱,内心中就没办法现前自己需要现前的,比如出离心、菩提心,比如让我们的心专注下来。念心咒的时候要把自己观为本尊,在心间观咒轮。在不散乱中念咒,咒力就可以发挥。如果一边念咒,一边很散乱,咒语或佛号的力量就没办法现前。修胜观也是一样的。

如果要修无我呢?无我这个心很稳定,就定在无我的见解上面,定的时间越长,无我的能力就会越来越显发出来,就可以对治我执,就可以现前证悟。如果是很散乱,前三秒钟在观无我,第四秒的时候就散乱了,不知想哪去了。这个无我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没有的时间比有的时间还多得多,那么这种效果就很难显发。这就是静虑的必要性。

当然菩萨的静虑肯定都是以菩提心摄持的。就是说菩萨的静虑里面的成分,越往上的静虑,里面有利于觉悟的、有利于现前实相的成分要素越多。

一般的世间禅定,里面的因素就是寂止,就是把自己的心寂静下来。它里面可能就没有五欲的执著,没有五盖或者粗大的耽执。那世间的禅定里面有没有出离心的因素?有没有无我空性的因素?都没有。因为它只是世间禅定,属于比较低层次的禅定,没有上面获得解脱需要的因素。

如果是小乘的禅定呢?就比世间的禅定,有利于解脱的因素多得多。比如肯定有出离心的。“我要解脱轮回”,带着这个思想来修禅定,里面就多了个出离心。如果再要出轮回,里面可能就又多了无我空性见。所以小乘的禅定要比世间的禅定多很多因素。

大乘的禅定呢?肯定更不一样了。菩提心肯定是有的。修禅定干什么?是为了利益所有的众生,为了让一切众生都能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是带着这种思想来修禅定的。这里面的因素要比小乘、比世间都要多,再加上二无我的空性见解。如果是密乘的禅定,等净无二见、大圆满见解等这些条件肯定全都具足。

所以,虽然都是禅定,但是越往上的禅定,里面的东西越丰富。为什么?因素越齐全,越能达成目标。要达到一生成佛的目标,就必须要在寂止或者静虑中,具备让他一生成佛的所有的要素;要往生极乐世界,必须要具备可以帮助往生极乐世界的很多条件。如果没有具备,虽然很努力,但只能达到所修的法中具备的因素对应达到的果,因为只能成熟这个果,皆由条件所限。

为什么说大乘的修行很复杂,尤其是密宗的修行很复杂?这并不是没事找事,故意让我们搞复杂的东西。因为要达到的果要求这么快、这么大、这么多。做准备工作时,只准备一块钱,为简单嘛,一块钱好挣,但是我的目标很大--要漫游太空,凭这一块钱怎么漫游太空?对不对?那是不行的。漫游太空这么大的计划,方方面面的条件都要具足。为什么要复杂的多呢?原因就是这样。

你要成佛,要一生成佛,当然里面需要具备很多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不具备,只是喊一个口号,说我要成佛,那是不行的,做不到的。所以,越往下的条件越少,因为达到的目标没有那么多,也不需要快速,没有时间限制。比如在三无数劫中去准备这样一个条件,相对来讲就不需要做那么多不一样的修行。如果一生成佛,里面要具足的条件则肯定要多得多。虽然都叫静虑,但是因为要达成的目标不一样,里面需要的条件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把心静下来,修一些这样的寂止就可以了。

静虑的必要性,主要是让我们的心寂静,即制心一处。制心一处就叫做静虑。如果我们把心专注在实相上面,这就是专注实相的静虑;如果我们要修无我,就专注在无我的静虑。所以,它里面有很多条理,不是一打坐就是解脱道,也许你的打坐只是世间的禅定。

世间的禅定,虽然也在做,但会不会发生出世间的东西呢?不会。因为这个禅修当中没有这些因素。虽然说是很勤奋,但是再勤奋也不行。比如这个农民非常勤奋,每天都扛着锄头在田地里面刨。但是地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有种子,因为勤奋的缘故,难道就可以收西瓜?就可以收什么东西?那是不行的。关键是他在里面种下了什么东西,这时再勤奋就可以。如果没有种的话,那是不行的。

所以,菩萨的静虑,里面肯定具备了菩提心、空性,还具备很多其它条件。这就是静虑的必要性。

下面我们再看原文。讲的是我们修静虑之前需要做好的准备。首先就是环境。环境对修静虑者来讲很重要。

如果首先没有避开一切喧嚣散乱的环境而依止寂静处,那么相续中不可能生起禅定,所以最先远离散乱对我们每一位修行人来说都十分重要。

首先找一个适合修禅定的环境是很重要的。虽然在高级阶段的时候,越往上修禅定的功夫越好,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越少。如果是初修禅定的人,相续中还没有生起禅定的一点点境界。这时环境就显得很重要了。

找一个相对寂静的环境,对修禅定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修禅定的一个条件。在一切喧嚣散乱的环境(非常喧嚣、很吵闹,常有事情发生的环境),比如刚想坐下来,别人就让你处理事情。在这种状态中,我们的心本身就浮躁。现在想要通过训练,让我们的心静下来。但是新环境再加上环境复杂,连展开训练的机会都很少。所以,要尽量地选择安静的环境,要依止寂静处,否则相续中不可能生起禅定。对于初学者来讲,要生起禅定很困难。最先要远离散乱,对每一位修行者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相对来讲,出家人这方面的条件容易具足,因为他可以自主选择离开容易导致散乱的环境,选择的余地非常大。如果是在家人,要选择寂静处,受局限的条件就特别多。因为有家人或者要工作,还要这样那样的事情,白天工作,晚上还有家务活要干,还有很多人要陪家人聊天,很多事情要做。这个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更多散乱的因素。

上师老人家说,尽量地、想方设法地创造相对寂静的环境,如果有条件的话,把家里一个房间用来做禅修室,里面东西尽量少一点,简洁一点。如果东西很多,特别杂乱,对修禅修不是特别有利。但这是不是决定因素呢?如果能做到是最好的。有相对简单的、东西少的环境比较容易修,外在的环境对自己的心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没有,就选择寂静的时间段。比如早上早一点,晚上晚一点。到底什么时候叫晚,才能够寂静下来?如果退回去二、三十年,基本七、八点钟就没什么动静了,大家都静下来了。现在七、八点钟正是热闹的时候,有时候七、八点钟别人还没出门呢,狂欢才开始,广场舞的音乐才放起来,这时候就肯定不行,弄到九、十点,十一、二点都不一定。如果太晚了,第二天要工作,也不一定就行。

可能的话,早上早一点,那个时候相对寂静一些,修禅修要好一些。如果白天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安排。比如把事情做完了,就舍弃一些上网、看电视的时间,这些都不要了,就修禅定。专门把一个小时或者多少时间安排出来修禅修。

如果要修禅修,也要做好准备。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面,首先要把所有该处理的事情、家务活全部都做完。不要打坐打一会儿,想想煤气灶没关,跳起来关煤气灶。有时中间又跳起来处理这个事情那个事情,这样不行。

所有的事情全部要准备好。手机该关的关了,要不就把它放在其他地方,听不到声音。卫生间上完,把这些事情处理完。电话线如果是座机该拔的拔了。这个时候什么都不管,开始修禅修,修完之后再处理事情。给自己创造一个相对寂静的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应当这样思量:凡是聚集均是离别的本性,

前面是讲环境,此处是说我们过于耽著亲友,在禅修或者静虑的时候,也会变成障碍。这一段引导我们放下很严重的执著。完全不执著亲人,也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事情,但有时候我们的执著过度了,自己的注意力都在这上面,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我们。如果能够放弃一部分执著,对自己修禅修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我们应当这样思量:凡是聚集均是离别的本性。”这是总的原则,就是积际必散或者聚际必散,所有聚集到最后(际是最后)都是分离的自性。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是生离还是死别,最后都是要分别的。不会因为我很执著的缘故,是不是会出现一些永远不分离的情况?不可能的。

被动的分离和主动去放弃执著又不一样,此处主要告诉我们不管再怎么重的执著,最后都是离别的本性。

如父母、兄弟、夫妻、亲友甚至是与生俱来的身躯骨肉也终将各自分离,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贪执无常的亲友有什么用呢?

父母、兄弟、夫妻、亲友,甚至我们与生俱来的身体,身心一体的身躯骨肉,也终将会各自分离。死了之后神识离开身体,去它该去的地方,由业力牵引去往恶趣、善趣、极乐世界,而身体留在世间,不是天葬,就是火化、土葬、水葬等等很多方式。这些主要说明它也会分离的。

既然如此,我们耽著无常的亲友和身体有什么用呢?耽著这些没有用!不单单没有用,还会影响我们的修行,尤其影响静虑。如果你不追求解脱道,“我就是没有什么想法、不想追求解脱、不想修静虑”,如果这样就另当别论。但关键是,现在我们学到静虑这个修法了,我们需要修,而且有兴趣修,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就要分析,什么是对自己修寂止有利的,什么是可能引发障碍的。

过度贪执无常的亲友,有可能生起障碍,因为很耽执的缘故,一点点事情都要分你的心,在修静虑的时候,脑海里面都是这些东西,这样就没办法修寂止。

这样思维以后就该恒时独自一人居住静修。

这样思维之后,就应该恒时独自一人居住静修,这属于上等修行者的很理想的状态,当然这是最有利于修静虑的。大恩上师在讲记中也讲了,不是谁都有这个条件、这种福报的。很多人没办法,可能想要独自居住,因为他还有家庭,还有很多责任需要去承办。上等的修行者如果能做到就可以恒时独自一人静修,这是非常好的。

如寂光大师(米拉日巴尊者的大弟子)说:“独自一人修佛果,道友二人修善缘,三四以上贪嗔因,故我独自而安住。”

寂光大师是米拉日巴尊者的一个大弟子,他的传记在《米拉日巴尊者传记》中有,大恩上师在讲记中,大概提了一下他依止米拉日巴尊者的前后因缘。这个了不起的寂光大师是这样讲的:“独自一人修佛果,道友二人修善缘,三四以上贪嗔因,故我独自而安住。”

如果独自一人住在寂静处,这种修行可以得佛果。当然得佛果的前提是已经具备了得佛果的因素,比如说他该学的都学了。按照米拉日巴尊者的传统,比如说他的大手印教法,该修的修了,见解也已经有了,这些条件都具足的情况之下,他一人修行得佛果。

如果什么都没有,一人修行得什么?那就看你相续当中有啥了,你到底是得佛果还是得什么就不好说了。一个人修行得佛果,不是说你独自一人修行就能得佛果,关键是你在独自一人修行得佛果之前,你的修行怎么样,你自己的相续中具备什么条件。具不具备大乘菩提心?具不具备空性见?比如说大圆满、大手印这些见解,到底有还是没有?如果这些都有了,再加上独自一人修行就很容易得到佛果成就。

“道友二人修善缘”,如果说实在不行,道友二人一起修行,也可以变成修行的善缘,比如两个人互相督促。当然就变成修善缘了,就不是得佛果了。

“三四以上贪嗔因”,如果再多的话,三个人、四个人以上,那有可能变成贪嗔痴的因缘,容易生起贪心和嗔心,容易生烦恼。在这三个选项中,“故我独自而安住”,我是希求佛果的,所以我独自安住。

这是很著名的教言,放到我们身上也要看实际情况,是不是决定性的三四以上都是贪嗔因呢?这个也不确定。关键是这个道场闻思修行的气氛、道心如何,这方面都要看。尤其是刚刚修行的人没有听多少法,思维正见也不是那么完善的,说:我要一个人修行,能得佛果吗?这不确定。刚刚闻思修行的人,依止一个优秀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互相帮助的方式,没有完善见解的完善起来,不如法的行为相互修正,这个时候是可以的。

修行到一定程度了,就可以独自修行了。什么时候可以独自修行呢?无垢光尊者的《窍诀宝藏论》里面也讲了什么时候可以离开上师独自修行,比如你的见解非常的稳定,没有什么问题需要问的。如果还有很多问题搞不清楚,你就跑去独自独修了,修到一半的时候这个问题怎么办?解决不了了,这说明不到独自修行的时间。还有上师开许了,你相续中对修法方面没有什么怀疑,这方面的条件都具足的时候,可以独自修行。

虽然尊者说“独自一人修佛果”,但对我们来讲不一定适用。就想着我要得佛果我就独自一人修行,也不看看自己是不是具备这些条件了?在其他地方,也开出了什么时候可以独自修行的一些条件,如果我们不看不学,冒冒失失地跑去独自一人修行,就很有可能误入歧途。

所以要看,到了所有条件都具足的时候,独自一人修行是最好的;但是初级阶段,最好是长时间依止善知识、善友、依靠很优秀的团队,对我们的修行很保险,是可以稳步上升的一个助缘。

欲望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人们往往都是拥有财产受用也不知满足,并且随着财产的增多,吝啬之心也越来越增长。

这些道理都是让我们放弃过多不必要的执著,比如前一段是让我们放弃对亲友不必要的贪执,有些出家人或者修行的在家人,如果有条件,当然可以离开亲朋好友去寺院参学,或条件具足的时候去闭关修行,这些都可以。但是如果不行,没办法离开,就可以逐渐通过这些修法,观修亲怨无常等等,来放松对亲友过度执著,也可以靠近这个目标。

此处告诉我们对于财产受用的欲望,也是静虑的障碍。如果我们对于财产过度耽著,心思就在想怎么样赚更多的钱,天天想这个的话,就没有很多思想去修静虑了。而且在修静虑的时候,脑海里也会自动浮现出很多白天的事情,很容易散乱,不容易让自己寂静下来。

也告诉我们,如果你耽著财富、想要拥有很多财富,而自己的福报又不够支撑,那怎么办呢?必须要花很多时间去打拼,但打拼不等于获得;但有时候因为你自己有一些福报,打拼的时候就获得了和你打拼相等同的财富,这个也有可能。但很多人抱着赚大钱的想法,也投入了很多时间精力去打拼,最后还是只能得到很少的钱。

如果对于财富的向往很强烈,当然就会想用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寻找财富,在这个过程中会让自己的心极度散乱。所以如果能够以比较轻松的方式赚到一些钱,不需要用很多时间打拼,很轻松地得到一些受用是可以的;或者说不管怎么样修行最重要,现在我的财富已经足够支撑我的家用和修行,不用花太多时间在财富上了,这样也可以。

为什么如此耽著财富呢?因为现在对于财富,我们的心基本上是不满足的,没办法驾驭这种东西,尤其是对财富的欲望。这里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不是说财富是罪恶的根源,而是说欲望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往往我们拥有了财产受用,却没有满足的时候,想挣更多的钱。但是随着财产的增多,吝啬的心也越来越增上。

如颂云:“何人具财彼吝啬。”

世间有些人的心态是这样的--有钱就很吝啬,方方面面都舍不得花,也不愿意给别人,有时自己也舍不得用,就是“何人具财彼吝啬”。

还有“愈有愈贪如富翁”、“无财之时离怨敌”的教诫。

“愈有愈贪”,刚开始的时候定个小目标去追求,得到之后再定一个小目标,又开始朝着这个目标去发展。好像算一下基本上够用了,但得到的时候还是觉得不满足,又觉得如果再得到一个一千万就够了,又开始去拼命追求。他就这样不断地追逐永远满足不了。

的的确确有些人他能够用多少呢?其实一般的生活,从某些方面讲真正必须要用的花销不是特别多,但是这种不知足的心、欲望心没办法满足。生活方面是比较容易满足的,你能够吃饱一点,穿好一点,但关键是这个欲望很难满足。你身体的需求、饮食的需求,你的胃就这么大,并不是说做个手术把胃扩大一点,吃多一点,这样也没什么必要。再扩大也不可能胃把你身体包起来,或者专门雇辆车把你的胃拉着到处去吃,这也不现实。

所以说能用多少呢?吃就吃这么多,穿衣服就穿这么多,你睡的床翻来翻去睡觉也不可能滚出几公里之外还不满足,能够睡觉的地方也只有这么大。对这方面的需求其实是很容易满足的,但是欲望这个东西是满足不了的,到底多少你才能满足呢?最后都成了宇宙首富了还是不满足,所以欲望是永远满足不了的。

这只有一个办法能对治,那就是知足少欲。知足就是满足的意思,知足少欲这方面我们再再讲不等于贫穷的意思,就是说你很容易满足。当然越来越多他也容易满足,他没有一个永远满足不了的心态。而“愈有愈贪”这种富翁很多时候一定要等到破产,一定要等到什么来了之后,最后就好像什么办法都没有了。

但其实是不是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呢?他之前都是在一个欲望增加的过程中,总觉得还不够,一直追加投资,其实如果那时收手、撤出,肯定有回旋余地,但他总是要“撞南墙”,总是要等到某某风暴来了之后,破产之后才开始哀叹那时没必要。这就是一般人的欲望,没有了知这个道理,没有去训练心知足少欲,很少有人真正自动地走出来,没有福报的人走不出来。

福报大还是不大物质基础也很重要。完全没有物质基础,我们来谈知足少欲那是谈不了的,所以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真正有福报的人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后,就觉得“可以了”,会选择一种稳定的生活。如果没有福报的人,虽然钱财、存款的数字在不断地叠加,财富后面的“零”在增长,但是他的欲望也在随着增长,没有真正地富裕起来,他的心不满足就富裕不了。

所以真正的富翁是谁?懂得知足的才是真实的富翁,这是一种规律。我们到底要去怎样打拼呢?要去攀比的话,也永远都有攀比的对象,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要攀比的话永远是没办法安宁的。如果觉得差不多可以了,其实也就可以适时地终止,然后把这些时间、精力用在更需要用的地方。我们的时间、寿命并不是长得用不完了,如果寿命特别长用不完,把这个寿命用去做一些无聊的事情也可以,我们精力过剩得没办法消耗了,然后消耗到其他地方去,并不是这样。

我们的时间、精力、寿命都有限,如果把这些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在财富追求、欲望满足上面,那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就浪费了。如果把这些有限的时间、精力投资在静虑、闻思修行上面,就可以让我们的心早日自主、得到安定,获得觉悟。

这段话对我们的教诲是什么呢?我们不要想去满足欲望,这就像口渴了想通过喝盐水止渴,这怎么可能呢?越喝越渴。欲望也是这样的,永远没办法满足。因此我们不要去想什么时候满足了欲望就行了。就像小孩子给他买了玩具不是满足了吗?这只是暂时满足,玩具耍腻了之后他的追求更高了,再给他买同等档次的玩具已经不行了,就开始打滚、哭闹了。

其实我们也是这样,欲望只是几天、几个月中满足了,过段时间之后觉得还不行,又要去追求更刺激的东西。要求越来越高,最后上太空都满足不了,去的多了他觉得这个也差不多,新奇感过去之后就没有什么满足他的东西了。

有时某一个物品可能容易厌倦,好像满足了,但是总体的欲望是往上走的,总是在不断地要求,标准越来越高,最后真的很难满足。为什么有时老百姓体会不到明星、富翁的痛苦、孤单?我们认为不可能啊,他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得到。但是他的心气很高、要求很高,在整个世间中已经找不到能够满足他愿望的东西了。长时间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他就天天痛苦了,虽然他有很多很多的钱财。

一般的人容易满足--一个乞丐容易满足,他只是吃顿饱饭,要求低容易满足。但是如果要求高了就越来越往上走,他的欲望是慢慢叠加的,刚开始一点点的东西就满足了,达到之后如果不停止,要求越来越高。到最后他能够尝试、想到的东西,这些世间所有的服务公司可以给他提供的服务,全部都已经尝试了,还是没有办法怎么办?那时就极度地空虚了,所以就没办法快乐,再没办法通过外在的物质来满足他了。

所以如果真正来讲还是要知足。可以通过训练、通过静虑了知这些过患,知道知足少欲的安乐,之后就慢慢节制自己的欲望。有时人类的发展需要欲望,从某个方面来讲的确是这样,但是如果这些欲望过度了,它的确让人的心很浮躁,没办法安下心来做应该做的事情。

因为总是不满足,总是有欲望,所以应该做的事情不做就去做别的事情,如果得不到满足就铤而走险,开始动摇社会的稳定性。但如果能够知足少欲,对自己、家人、社会整体来讲都是有益的。尤其是对我们修静虑的人来讲,有一颗知足的心对修静虑是最有效的,所以这里面的教言让我们懂得知足。

下面讲“无财之时离怨敌”的教诲。

当你没有财富的时候怨敌就离开你了。怨敌盯着你不就是因为你有财富、势力?有这些才会招来很多怨敌、盗贼、小偷。如果家里面什么都没有,出门的时候也不用操心保险柜是不是被偷了,或者家里面藏了个名画是不是又被谁盯上了。就能放心地走了,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痛苦。因此说“无财之时离怨敌”的教诲的确是这样的。

自己拥有多少饮食、财产、受用,也只会招来怨敌、盗贼等的损害。

自己拥有多少饮食、财产、受用,也会招来同等多的怨敌、盗贼等等的损害。尤其是你有这么多财富,执著越大因此而感受的痛苦也相应地增加。

依靠这些财富,随时随地都是为积累、守护、增长而消耗人生,直到寿终正寝为止,除了受苦造罪以外再没有什么别的。

依靠这些财富随时随地都在经历积累的痛苦。因为你如果没有财富必须要去积累。第二个阶段是守护,有了之后你要想方设法让它保值,或者不要让它过度消耗掉,要守护它。在守护的基础上不满足,还要让它增长,这些都是需要你的时间、精力去做的事情,积累财富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守护财富也需要分心,增长财富更加需要分心。所以不断地通过积累、守护、增长而消耗自己的人生。

欲望是无穷尽的,但我们的人生是有穷尽的,时间、精力是有穷尽的。最好的时间段是青壮年时期,这时思想成熟了,身体、体力都好,如果把最黄金的时间段全部都用在积累、守护、增长,到年老的时候身老体衰了,那时想要修行也会出现很多力不从心的情况,所以说是消耗人生。

“直到寿终正寝为止”,寿终正寝,积累、守护、增长都停止了,但是你的欲望没有停止,延续到下一世。除了当中所受的苦、所造的罪业之外,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因为死了之后孤零零地一个人趋向中阴后世,这些财产一分一毫带不走。

因此圣者龙树菩萨说:“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

《亲友书》里讲,积财时是苦,守财时是苦,增财的时候皆为苦,应该知道执著财富是无边祸害的根源,的确如此。

即使一个人拥有南赡部洲所有财产受用,实际上也只是满足他一人的衣食而已,再没有别的什么。

即便一个人拥有整个地球的所有财产、受用,除了满足他个人的穿衣和饮食之外,并没有什么。有时就是住的房子好一点,交通工具好一点,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

然而有些人无论如何富足,就连自己也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其实就是不顾一切罪业、苦难、恶语所得来的这些财产断送了自己的后世,也葬送了自己的今生。

有些富裕的人,他会使用这些财富。比如用财富来供养三宝、布施可怜的人,或者给自己修很多福德,自己用也给别人用;有些人不给别人用自己用;有些人别人也不给自己也不用,天天穿补丁衣服,蹬个很破烂的自行车,钱很多自己舍不得用,别人更加不给。

钱财对他来讲又有什么用呢?最多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罪业、苦难、还有恶语。得到了财产最后断送了自己的后世。断送了自己后世的意思是说,这世为了财富造罪业苦难,最后通过这些罪业后世堕恶趣。长远的后世安乐,因为今生当中的不善巧被断送了。今生呢?今生也断送了。今生断送的意思就是没有使用这些财富获得该有的快乐,也是不断地受苦受累,赚钱自己也舍不得用,后世也堕恶趣。

这样来看时,佛菩萨用慧眼引导我们跳出现在的迷局,来看现在我们正在做什么?我们做这些到底有多大的必要性?今生葬送了,后世也葬送了,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这有必要吗?没什么必要。我们人生除了这以外是不是啥都没有了?也不是,其实可以修持对今生后世更有意义的善法,尤其是静虑对我们来讲有很大的必要性。

为了微薄的财物不惜生命,不顾羞耻惭愧、人伦道德以及长久情意,也不考虑正法和誓言,始终就是以贪财、贪食、贪利来过日子,就像厉鬼寻觅食子一样,从来没有享受过一天悠闲自在、幸福安乐的日子,而就在忙忙碌碌当中人生的旅程已经走到了尽头。

我们对财富特别耽执,尤其是现在整个社会的气氛也是鼓励大家去寻找财富。世间的教育、相互之间谈论的内容,都是如果有钱就会很快乐,大家只要能够赚钱什么都不顾。

为了微薄的财物生命也不顾,铤而走险做偷盗或者贩毒等其他事情。不顾羞耻惭愧、亲情友情。羞耻心、惭愧心,人伦道德、长久情谊都没有。也不考虑是否违背因果正法、违背自己的誓言。他认为财富最重要,为了财富什么都可以舍弃。世间道德规范可以舍弃;来之不易的长久情谊可以舍弃;自己的良心可以舍弃;正法誓言可以舍弃;只要为了得到财产都可以舍弃。如果我们变成这样那就太可怕了。

“始终都是以贪财、贪食、贪利来过日子,就好像厉鬼寻觅食子一样。厉鬼对于食子(它们可以吃的饮食叫食子)特别耽著,从早到晚都在寻求食子,就像饿鬼从早到晚都在寻找吃喝的东西,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别的想法。

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用好不容易得到的暇满人身来修行正法。当然你用这个人身也可以追求现世安乐,也可以去消耗,这是自己可以选的。但是选这些有什么用呢?真正来讲这么难以获得的暇满人身就应该用它做有利益的事情。最有利益的事情就是对今生后世、对自他,暂时究竟有利益的解脱道或者善法,这才是有必要的。

如果我们天天都是把财富、饮食、利益、享乐放在首位,那么善良美德、正法誓言这些总有一天会被我们抛弃掉,什么都不顾。因为贪欲心重的缘故,当我们选择满足今生欲望时,就意味着已经舍弃了后世长久的快乐,也舍弃了我们的解脱。

我们真正去比较就发现不值得为了一点点的蝇头小利,舍弃那么长远的快乐。这也是我们在打坐、在静下的时候要认真思维的。虽然我们还没准备好接受这种教言,但这值得我们去认真思维,到底得到了什么?最后为了这些财富什么都舍弃了,那么得到财富对我们来讲有什么用呢?

“从来没有享受一天悠闲自在、幸福快乐的日子,而就在忙忙碌碌中,人生的旅程已经走到了尽头。”就在这样不断忙碌过程中不经意间已经到了尽头。所谓到了尽头,在我们脑海当中可能就是七八十岁、八九十岁,是否到了尽头一定是七老八十?这不确定。

所谓的尽头有时突然就到了,不知不觉中已经“撞到墙”了,不知不觉中怎么已经到了尽头呢?还没准备好。但不管准备好还是没准备好已经到了尽头。如果要让我们准备的话,最好是再往后拖几个劫,最好是永远不死,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现在这个五浊恶世中投生。其中一个浊叫做“命浊”,寿命很短。不但短而且让自己夭折的因缘特别多,如果不准备好不知道哪天就会死亡。所以作为修行者来讲要做好什么准备呢?不管是什么时候,即使死亡现在到来我都已经准备好了,千万不要说还没准备好。趁现在还有时间我们一定要积极做准备,不要等到死亡到来时,再去呼天抢地叫喊就没有必要了。真正来讲没有智慧或者愚痴的人,才不会提前做准备。

世间过日子的人也会提前做一些预案,如果出现这个情况应该怎么办?他都会做预案的。完全不做预案、什么都不想的人,在世间也是一个愚痴的人。修行者来讲尤其如此,应该提前思维死亡无常,提前为不知道哪天到来的死亡做准备。相当于我在等通知,所有的包都打好了,通知一到背着包就走。修行人应该是这样,死亡什么时候来不要紧,反正我应该准备的已经准备好了,死亡信息到来我马上就走。这样就是主动提前积极准备的结果。

如果不积极准备很消极地等待,认为不会死,不愿意面对和为死亡到来做准备,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积极准备的人早就想死亡会到来,死亡到了之后绝对不会慌。消极不准备的人死亡到来时手忙脚乱,什么都没有准备好。对我们修行人来讲不应该做消极的人,应该是很积极的人。

佛法的修行是很积极的,在死亡痛苦到来之前,提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把该准备的准备好。心理上准备迎接死亡,行为的修行上面准备好足够多的资粮,死亡到来之后该往生极乐世界就往生了。该怎样就怎样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这很重要。死亡肯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来了,来了之后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就看平时做了什么样的准备。

现在城市里面,看到火车上、广场上或者街上很多人在忙碌各自的事情。死亡到来的时候有些人上去了,有些人下去了。表面看是一样的,但是内在的境界不一样,有些人虽然也在街上走,但是他心里面在做很多的准备;有些人在街上走根本不做丝毫准备。死亡肯定会来,那时一下子就看出来高下了。

最后数数积累的财产成了自己的害命者,就是为了它而使自己死在利刃之下,结果毕生所积累的财物受用将被怨敌等他人使用,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

最后数数积累的财产成了自己的害命者,自己很辛苦积累的财产赚的钱变成索命的因。因为自己的很多财富而被谋才害命,有些富翁被绑架或者被入室盗窃抢劫等等……

有时就是积累了很多财富,因为财富而丢失性命。有些虽然没有因为财富而丢失性命,但是死了之后财富会留在人间,被自己的亲人、怨敌,被他人所使用,自己一分一毫都带不走,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

而自己所得到的一份就是为此造下的重如高山的罪业,导致自己遥遥无期地漂泊在难忍的恶趣之中。

自己在积累财富的时候用了很多不应该使用的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得到的财富浪费掉了,那么自己得到一份是什么呢?是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积累的自己可以带走的罪业。这份罪业会直接导致自己流落漂泊在恶趣,很长时间都难以解脱,自己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所以,如果你经济上稍微宽松一些,那么趁着现今自由自在的时候应当为来世储存些精致的资粮,今生今世仅仅能够饱腹蔽体就该知足。

华智仁波切在教授了很多殊胜的教言后做了总结:如果现在经济上稍微宽松一些,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就应该知足。不该再发展自己的欲望,要控制把欲望收紧一点。如果经济上稍微宽松一些,趁着现今自由自在没有重大疾病,也没有很多违缘和障碍,应该为来世储存一些精致的资粮。

对于来世最精致的资粮是什么?是善根。善根到底精致到什么程度?要看自己现在所修行的善根中包含哪些因素。如前面所讲,如果在修行善根时,带着菩提心、出离心、空性,资粮就是很精致的。它就会在后世连续成熟善趣,或能够帮助自己得到很多安乐,尤其会成为下一世继续修行的善缘。我们应该为来世储存一些精致的资粮,今生刚刚可以饱腹蔽体就就应该知足了。

经济上稍微宽松一些时,就不该再为一些没有办法满足的欲望而奔波,有些修行者和世间人是这样做的。有些世间人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收手,开始过比较简单的生活,不再需要每天批很多文件、谈判等等。世间的一些富翁或非富翁觉得自己的财富够用就会退出来,过比较平淡的生活。

很多修行者包括我们遇到的很多道友也是这样。以前通过打拼做生意赚到一些钱,觉得钱够用后就不再做了,而是用现在的积蓄开始修行。不会为了经济操心,也不会有继续发展的欲望。停下来后就用以前的积蓄生活,自己每天用很多时间听闻佛法、打坐,为后世积累资粮。

所以如果现在有宽松的条件,就应该选择多为后世积累资粮。但有时虽然自己有一些宽松,家人或其他人可能不允许这是另外一回事。当这些条件都具足时就不要再想更多发展,够用了就可以把很多时间和精力用在修行佛法上,这是最有福报的事情。

此外,一直追求今生利益的人们,就叫做凡愚的友伴,帮助利益他们,反而会受到对方的加害,他们就是这样恩将仇报,无论怎样做都没有一个合意的时候,很难取悦。

这一段教言是让我们放弃世间的凡愚友伴。何为世间的凡愚友伴?就是一味追求今生利益的人们。一心一意地追求今生的利益,没有想到解脱及生生世世中的福祉,也没有想到怎样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只是追求今生的利益,就叫凡愚友伴。

这里教诫上等修行者,如果可能就尽量少接触世间的凡愚友伴。他们追求今生利益的思想和行为言论有可能影响自己,和他们交往会导致没有办法增长自己的修行,也可能让自己的修行成为一种障碍。因此尽可能少接触,如果能不接触是最好的,或者接触对解脱道有兴趣的人。在真正清净的道场或寺院,人们的见解及行为都是靠近并随顺解脱道的。

如果做不到就尽量避免接触,没办法避免就尽量在接触时用道心摄持,尽量减少对自己的影响。因为对于不修行的世间人,即便做很多来利益帮助他们仍不满足。反而会经常伤害对方、恩将仇报。无论怎样做都没有满意的时候,很难取悦。

如果自己超过他,就心生嫉妒,假设他胜过自己就轻蔑藐视,不管与他们相处多久都只会增长罪业,减灭善业,因此我们一定要远远地避开他们。

如果超过他就很容易生起嫉妒,延伸出很多不如法的行为。如果他胜过我们,他就会轻蔑藐视。所以不管跟他相处多久都是增长罪业而已,没办法增长善业。因此为了自他的长久利益,能避开就最好避开,因为对自己的修行有时是会有些影响的。

这些教言对于不同程度的修行人影响不同。修行人分长期修行有素的和初学者。初学者未必能马上接受这些教言,学了一段时间,知道比较详细的前因后果且对道理有些了知后才能够接受。修行人过多的接触世间的凡夫,可能非但对他们没有利益,反而影响自己的修行,因为无论怎样利益他们都不会让他们感到满足。

如果依靠农工商与文化等而广泛交际,一味以繁多的事务而散乱,这就是愦闹。

愦闹是指经常从事农业、工业、商务、文化等事务,自己很喜欢依靠农工商文化广泛交际。“一味以繁多的事务而散乱”,有些人从早到晚、从年初到年末都很忙碌,做很多广泛的交际。心跟随很烦乱的事情就会散乱。

静虑是让心“制心一处”,如果这方面因素过多会影响禅修。一方面根本不想禅修,即便有时想禅修也没有时间。因为日程安排的如此之满,哪还有禅修的机会?即便有,也会再加一个应酬把禅修的时间挤掉。有时间坐下来想的也都是这些东西很难修持效果,这就叫愦闹。必须要做的事情没有办法避免,有些没必要的事情能砍就尽量砍掉。

终日忙忙乎乎而收益甚微,如何精勤也没有实义,制伏怨敌无边无际,扶助亲友也没有尽头,因此我们应当像丢唾液一样抛弃无有了结之时的一切琐事及散乱。

终日为这些事情忙碌收获有多大?很小。再精进也没有实义,这个实义对今生后世的修行、善趣、解脱都没有帮助。此外,没办法通过方便和善巧把所有的怨敌都制伏完。没有怨敌是不可能的,因为制伏了一个怨敌,后面还有亲友,一个怨敌后面有十个人。制伏一个人就相当于重新树立了十个敌人,怎么可能把这些全部都降伏干净呢?

有时暂时可能没有什么,但也许真正通过自己的力量,的确把所有的怨敌都制伏了,所有怨敌的亲人也都不再敢反抗,从这个侧面来讲是彻底制伏了。但这些所谓的制伏也许在今生是这样,可是种子已经埋藏了下来。暂时在今生虽然制伏了,但是在后世更多的怨敌又会起来。

相当于在今年把怨敌压服了,今年是平安且很平稳的,但明年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起来。如果把时间拉长,即便今生所有的怨敌都没有了,后世还是会有的。在轮回中要把怨敌制伏是无边无际的,扶助亲友也是没有尽头的。

“因此我们应当像丢唾液一样抛弃无有了结之时的一切琐事及散乱。”在散乱的世间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扶亲灭敌。扶亲灭敌在轮回中是重要的事情。扶亲是帮助亲友,扶助亲友是轮回中要做的一个重要的事情;另外一个事情就是打压怨敌,和自己及亲人不对付的怨敌需要打压。这些是没有办法做完的,做的过程中生命就到了尽头。关键这些事情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有意义固然值得付出。

很讽刺的一点是前面讲的亲怨不定:今生扶助的亲友可能是前世打压的怨敌,今生打压的怨敌可能是上一世的亲友,今生的怨敌变成下一世的亲友。这些角色不断调换,如果仅从这个时间段看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把时间拉长,很多事情就会变得很可笑滑稽。

很多人并没有办法了解,只是盯着眼前的一些利益,自己的亲人一定要保护,怨敌一定要打压,没有很长远的智慧。但是佛经论典告诉我们的是比较长远的情况,把前世、今生以及后世连起来看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今生拼命保护的有可能就是前世拼命打压的怨敌,前世打压他种下了不好的因,今生再保护他,用以还债,通过他的行为变相让我们痛苦。亲人和怨敌就这样不断地来回调换,你和他们的位置也是不断地调换。你的位置对他们来说也是亲人、怨敌不断地调换,没有确定性。虽然我们从眼前的事情来看,并没有觉得有任何异样,但是,从长远来看就很滑稽。

这并不是不让我们去利益亲人,我们要知道谁对我们不好,但在佛法中并没有要求我们去抱怨、打压怨敌。对于亲人该利益的要利益,就像利益陌生人一样,并不是让我们一概不管,暂时的利益和究竟的发心、回向都要有。在利益的过程中要了解亲怨不定的实际情况,只有在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我们在利益他们的时候就多了一份智慧和一份更深层次的慈悲心,没有掺杂更多的烦恼,很多染污的成分尽量减少了。

这里讲扶助亲友是没有尽头的,如果我们热衷于做这些事情,华智仁波切告诉我们这是没有尽头的,应该像丢唾液一样抛弃没有了结的一切琐事和散乱。

也就是说,背井离乡、奔赴异地、居于岩洞、与野兽为友、调顺身心、舍弃衣食名誉,就在无人的空谷中度过人生。

对于一心专修的人来讲就是这样,有些人能够做到。有些出家人、修行者就在这些选项中摇摆--如果听到别的教言一生就有可能散乱,如果受到了邪知识或者是恶友的影响,这个修行者有可能就散乱世间事务。但是如果看到华智仁波切这段教言,华智仁波切分析完之后,这个修行人就会觉得应该这样。

华智仁波切告诉他“背井离乡、奔赴异地”,因为在家乡亲人、怨敌多必须要这样,背井离乡、奔赴异地之后亲人就少了,怨敌也少了,就有条件专心修行不用分心很多。

“居于岩洞、与野兽为友”,岩洞是天然的,不需要花几十万装修,这方面没有很多事情要做,很简单容易找,想走也容易走,不会有很多的留恋。“与野兽为友”,你的朋友就是野兽,野兽不会跟你聊天,你也不会散乱。

有种说法是劫初的野兽会说人话,但是现在不是劫初,野兽不会说人话也不会跟你聊天,最多能发出一些叫声。人的声音之所以会影响我们是因为我们听得懂,听得懂就会开始分别,而野兽是旁生道不属于人道,彼此可以看到但不会有更多的交流,因此不会影响修行。

“调顺身心”,把身体和心调顺到堪能修习正法的状态。“舍弃衣食名誉,就在无人的空谷中度过人生”,度过人生要在无人的空谷中干什么?修静虑、善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人生就有意义了。

如米拉日巴尊者云:“无人山谷岩洞中,恒具出离厌世心,上师乃为三世佛,强烈信心永不离。”

米拉日巴尊者道歌中讲,在无人的山谷的岩洞中经常具备出离心和厌世心,上师是三世佛,在这样强烈的信心中不断地祈祷,永远不离上师的加持。它的条件就是在无人的空谷中,经常观修出离心和厌离心、菩提心,经常以强烈的信心来修上师瑜伽,祈祷上师加持,永远不会离开善法。

如果依照尊者所说的去做,那就是所谓的“于令人伤感之处可生起静虑”。

如果按照尊者所讲的,依止无人山谷里的岩洞就会出现所谓的“于令人伤感之处可生起静虑”。什么是伤感之处?就是一般的人到这个地方就会觉得很伤感--没有任何娱乐设施,也没有什么人。所谓的伤感处就是指寂静处,寂静处是伤感处的另外一个名称。

寂静之处很容易生起出离轮回的心、向解脱的心。如果到一些喧嚣的城市就很容易生起要在这生活等方面的心。上师老人家说寂静处有寂静处的加持力,这叫做地方环境的缘起。寂静的地方心就容易寂静,就像我们到寺院里面心就容易寂静下来,一出来马上心就乱了,这就是环境的影响,也是一种加持。

而到了闹市、很繁华的地方,路边都是烧烤,人声鼎沸,闻到味道伸着舌头,那个时候心就乱了,会觉得很烦闷。但是到了森林里一下子心就静了,感觉心好像被洗过一样。环境有它的力量,这种力量也是一种加持。如果要修静虑在嘈杂的环境中很难生起来,在寂静处就相对容易生起,这就是令人伤感的地方可以生起静虑。

栖身于静处,自然而然会生起出离心、厌离心、信心、清净心、禅定及等持等一切正道的功德,所以我们要尽力而为。

在寂静处很自然地和道相应。并不是天天睡觉能和道相应,而是相对环境来讲,只要稍微用力,看书、修行都很容易相应,自然而然心就在道上,就想解脱、想成佛。在城市里要花十分来对治的,在寂静处可能只花两、三分就可以对治了;在寂静处可能用一两分的精进力能生起的状态,在城市里可能要用十分才能生起相应的状态,两者的确是不一样的。

在寂静处,出离心、厌离心比较容易生起来,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对众生的清净心,还有种种禅定、等持等,所有正道的功德容易生起。所以我们要尽力而为,如果有条件的话就应该选择寂静的地方,对自己修行有帮助。

当然如果自己的修行上路了,心里有数了,那时候环境不一定对自己的影响有那么明显,因为自己的心通过训练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堪能,对环境的依靠不一定那么严格。但是有些地方说乃至登地之前,环境对修行人多多少少还是会有影响。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待在静处闻思修,没有的话就尽量创造近似于寂静处的环境条件。

下面开始赞叹寂静。

寂静林间也是往昔诸佛菩萨获得寂灭的地方,在那里既没有愦闹、散乱也没有农务商业,远离凡遇友伴,与飞禽走兽朝夕相处,真是安乐无比,喝的是清净的泉水,吃的是天然的树叶,这样一来觉性自然澄清、等持自然增上。

这是赞叹寂静处。《心性休息》以及很多地方都赞叹寂静处。如果不赞叹众生很难生起对寂静处的向往,不向往就不想去,首先让我们生起向往的心,然后再去做准备,这是第一步。而且寂静处的确有这么多功德,第一个:寂静林间是往昔诸佛菩萨获得寂灭的地方。佛陀成佛成道以及很多主持大德们成道,都是在寂静处寂灭了烦恼。

寂静林间没有愦闹、散乱,很多农务、商业的事情也没有,一些耽著轮回的凡愚友伴也没有,朝夕相处的都是飞禽走兽,真是安乐无比。当然这种安乐是针对一些修行人来讲的,不修行的人到比较寂静的地方,旅游两三天可以,但是要住上三五个月或者两三年就不干了。想想还是回去好一点,这个地方娱乐、网线什么都没有那还有啥意思?心洗干净了就可以回去了。这里所谓的“安乐无比”,是针对真正想修寂静、一心追求解脱道的人。

“喝的是清净的泉水,吃的是天然的树叶” 对饮食的要求很低,只要不饿死就可以。“这样一来觉性自然澄清、等持自然增上”,因为看得少,接触得少,分别念就少,由于外缘少分别念就少,能够影响修行的因素也少,这样觉性通过精进修行就自然澄清,等持也会逐渐增上。

在那里,既没有怨敌也没有亲友,

如果有怨敌就会担心怨敌的伤害或者会想怎么样去打压怨敌;如果有亲友就会想去聊天,或者自已会想亲友今天发生什么事了?好事情还是坏事情?这方面会有很多想法。如果在寂静处没有亲友也没有怨敌,这方面的担忧和想法都不会有。

显然是摆脱贪嗔之网、

因为我们会对亲友贪、对怨敌嗔,如果没有亲友和怨敌就摆脱了贪嗔之网。

具足众多功德的好地方。

这个是具足了很多功德的好地方。

不必说亲自前往这样的寂静处安住,甚至怀着去往静处的愿望仅仅朝那一方向迈出七步的功德,也胜过在恒河沙数劫中供养十方诸佛的功德。

寂静处的功德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不必亲自去寂静处安住、修行,比如很多道友想去佛学院,想去上师身边修行,亲自去肯定有看不到的很多的利益,也有很多殊胜的缘起。

“甚至于现在因缘不成熟,怀着想去的心,朝着那个方向只迈七步,胜过在恒河沙数劫中供养十方诸佛的功德”。恒河沙数劫是时间,用各种各样的供品供养十方诸佛的功德。每天朝着这个方向走七步,真的怀着想去的心走七步,的确有这样的功德,这是佛所讲的。所以,如果能够真的安住,就能生起真实的功德,慢慢地,等持、戒、定、慧这些功德逐渐会生起来。

所以,如果实在很想去但去不了,就可以通过这样善巧的方式。这也是一个缘起,迈七步,它的因在这儿,果可能很快就会成熟。即便迈了七步或者天天走七步,没有成熟,但是功德利益也是非常大。

佛在《月灯经》等佛经中说:“居于深山胜静处,一切威仪皆成善。”

《月灯经》等佛经中讲,“居于深山胜静处”,就是在深山、很殊胜的寂静处。“一切威仪皆成善”,威仪就是行为,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都自然而然相应于善业。

在那里,即便没有刻意精进行善,可是厌离心、出离心、慈心、悲心等一切正道的功德会油然而生,所作所为也自然而然全部成为善法。

有时我们没有特别刻意地行善,但是也很容易生起对修道很有帮助的厌离心、出离心,还有慈心、悲心、信心、智慧。在上师身边、在学院时,这些善心的确很容易生起。很多居士或者道友,到了学院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在离开上师前都会发愿下去一定好好修行。

上师讲课经常讲,几年之后碰到就问发愿怎么样呢?很惭愧,下来之后受到很多影响,慢慢地当时的心态就没有了。其实对比很明显,他上去以后发愿,善心很容易生起来。下来到了新环境,受到影响,慢慢就容易消失。

我们现在处在相对比较散乱的环境,一定要经常多闻思修行,这样都不一定能够保持好状态,何况完全不闻思修行,要保持道心是很困难的。对我们来讲,每周一次的共修,相当于强烈充一次电,可以帮助道友至少在这一周(保持道心),星期一到星期四可以保持一种好状态,星期五、六慢慢就不行了,星期日又开始学习了。

有些道友可能不只是共修,还会有一些自己的闻思,这当然最好。我们现在处在相对来讲不是很圆满的环境中,那怎么办呢?自己的闻思修行,对听法、思维、念咒、打坐等善行不要放松,通过这些来弥补。

在寂静处很自然就能生起的现在必须勤作才能生起来。不生起来怎么办?那道心就只能往下滑了,以前想解脱,现在不想了就很危险,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在一个相对比较溃闹散乱的地方,就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要小心谨慎保持正知正念,对闻思修行不能停。像这样经常性地去做,通过不断地闻思,保持这里所说的厌离心、出离心、慈心、悲心、信心等等善心。这些正道油然而生,所作所为也自然全部成为善法。

在喧闹地方竭力制止却难以阻挡的一切贪嗔烦恼,到了寂静处也会自然减少,

的确是这样,在喧闹地方竭力制止,用尽一切办法但还是很难阻止贪嗔痴烦恼,到了寂静处通过法性的力量(缘地方环境的力量就是一种法性力量),很多烦恼自然就减少了。

相续中很容易生起诸道功德。

很多时候,诸佛菩萨也是给我们做示范,释迦牟尼佛当时在尼连禅河苦行,米拉日巴尊者、无垢光尊者都在一些地方苦行,其实寂静处有很多功德。

以前法王如意宝讲《弥勒菩萨所问经》时,讲到两种寂静处。一种是真正的深山,没有人的地方。还有一种是虽然人多,但是可以帮助我们生起闻思修功德的地方。比如当时法王说佛学院虽然人很多,但是大家都一心一意求法,上师、法师经常讲法,学员也经常听法。虽然人多,但是对闻思修、戒定慧能够生起功德的地方也是寂静处。

我们的共修道场也是寂静处,为什么呢?从家里出来后,在共修道场中大家的思想、行为都一致,一心求善,大家的善心聚在一起互相影响,听的法、讨论的东西都是法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生起闻思修、戒定慧的功德,善心、慈心可以生起来,所以道场也是一种在闹市中的寂静处。

寂静处一种是真正的寂静森林、山洞等,还有一种是帮助我们增上智慧、慈心、悲心、戒定慧功德的地方。

(到了寂静处)相续当中很容易生起诸多功德。

以上讲的这些是静虑的前行法,因此也是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

以上讲的这些是静虑的前行法。就像《入行论》的静虑品,在讲自他平等的修法之前,这方面讲了很多,让我们知道贪著财物的过患,息灭我们对世间亲人和世间感情的耽著心等等。前行是把粗大的耽著静下来,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就不再耽著亲属,再再修自他平等、自他交换等等。

所以,在修静虑之前,其实也需要做一些前期的准备。比如环境,琐事尽量减少,或者自己在家里创造一个相对比较寂静的状态、氛围,如每天修静虑十分钟,那么这十分钟的环境也尽量营造比较好的氛围。这是外在的环境,还有内在的环境:减少、避免不必要的贪著,与凡愚、友伴的交往机会,还有对于财富的执著等等,给自己内心创造一个寂静的环境。

外面的环境寂静,内在心的环境也寂静,这样就容易处在修静虑的前行状态,之后再修静虑就比较容易相应。如果外在的环境创造不了,内在的环境,心里的耽著又特别多,贪嗔痴很强盛。在这种很强盛、燥动的状态中,要修静虑那就是条件不具备。因为修禅定、修静虑也有它的因素,条件具备了就可以修,否则修起来就很困难。这些很重要,我们需要再再了解。

当然这里讲了静虑的一部分,还有一些让我们对静虑生起兴趣的(教言),比如《广论》里的静虑品,还有《辩中边论》讲静虑的条件,还有《心性休息》等,都要去看。在修静虑的时候,因为不是一修就相应的,有的时候是很枯燥、很无聊的事情,遇到这种事情怎么样对治?对治这些违品有一系列的教言。

所以,我们学完之后要正式去做,每天要训练。刚开始可能不行,有时刚坐下去,一分钟也静不了,这就需要训练。不管怎么样这个特别重要,所以要安排时间去训练。刚开始心可能很乱,但是也要训练自己的心。因为心就像狂象一样,你不控制它,它自己停下来是不可能的。要控制它,每天给它因缘,逐渐就会驯服。后面我们可以增加禅修的时间,最后就可以达到这里所讲的标准。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