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第一百三十二课笔录

I2I_XD23[ZFRG%8[Z}%HJYB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前行引导文》。前面我们学了共同加行,主要让我们生起出离心,生起一个想要解脱的心。 解脱的心和耽著轮回的心是矛盾的,在生起解脱心的时候,我们要了知轮回的过患,生起从轮回出离的意乐。 出离到哪个地方去呢?出离后就到了解脱。因为所谓的出离,有时候可能是厌离此处而希求彼处,但是此处和彼处都是轮回,比如说我们对现在的人道厌离,但是对天界有兴趣,就想从人道出离到天界。这种出离不究竟, 真正的出离是从整个六道当中出离。

前面也讲了轮回过患,对整个六道轮回的痛苦、过患做了抉择。所以对佛弟子来讲就只有一个出离的地方,那就是解脱。第五个引导当中讲的解脱利益,不管是声闻、缘觉还是菩萨的解脱,这三种解脱都是真实的解脱。 解脱的目标必须要确定,如果不确定自己在修法过程当中就会有障碍、有疑虑。共同加行是要让我们生起想要求解脱的心。

然后是不共加行,有皈依、发菩提心、金刚萨埵的念修,还有积累资粮,积累资粮当中有供曼扎和古萨里的修法——施身法,讲完之后是上师瑜伽的修法。上师瑜伽的修法不单单是在前行当中,甚至于讲解大圆满正行时,传承上师们也讲过,要真实证悟最究竟的大圆满,以信心来祈祷上师是特别重要的,也是证悟究竟实相的最主要的因。

上师瑜伽的修法对我们来讲特别重要,可以直接证悟。在它主要的所诠当中,上师瑜伽是强制性的、强力的让我们相续当中生起证悟的方便。如果我们前面的修法没有修好,没有准备好,没办法强制性证悟怎么办?就通过祈祷上师、修上师瑜伽,和上师的愿力、智慧部分相应,也可以生起部分的功德。 比如说我们想要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或者说要看懂一个颂词,或是要看懂、学懂某一部法,或让我们的心生起某种暂时的境界,这些都可以通过祈祷上师、修上师瑜伽来帮助我们成办。 或者说在这个阶段当中,上师瑜伽的修法可以让我们的相续成熟,是让我们成为法器的殊胜方便。 也就是说从暂时的角度来讲可以让我们成为法器,让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得到加持,之后逐渐生起暂时的、阶段性的功德,这是部分的相应; 如果全分完全相应,上师相续当中所获得的、所拥有的任何功德,因为是完全相应的缘故,我们自己也可以完全获得,当然就可以完全证悟。

修上师瑜伽也要看我们自己相续当中当前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你有什么样的信心、什么样的福德、罪障清净到什么程度等等,这些是决定我们修上师瑜伽时能够得到哪种层次加持的要素。一方面我们要修上师瑜伽,一方面修的同时也要致力于闻思修行。因为从某些方面来讲见解的高度可以决定我们修行的高度; 闻思还可以帮助提升信心,通过闻思经论让我们生起胜解信或者不退转信,通过比较到位的闻思达成这个目标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祈祷和注重闻思之外,平时我们还要积累资粮、清净罪业,多做其它的积资净障的串习,多修善法,有机会就多做放生、供灯、供水等种种供养,反正善根福德绝对是不嫌多的, 我们千万不要觉得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了。

真实的上师是佛陀的法身,我们在修法过程当中要和这样高度的上师相应,就要积累大量的福德。 当然修上师、观上师本身是可以积累福德的, 但是在观上师的过程当中观修者内部也有差别,也就是说你在观上师的时候通过什么样的见解、什么样的信心来观上师,这也是有差别的。 这个整套修法体系的方方面面的细节,我们都应该认真地去准备,认真地去观修。在修上师瑜伽时,每一个人或每一个人在每个阶段对上师瑜伽的理解、得到上师加持的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而且这种不一样是逐渐趣往究竟方面,往比较理想的方面去靠近的。

现在有些道友可能体会到了上师瑜伽的利益,有些道友可能还没有体会到。 如果还没有体会到利益,那么对于有关上师瑜伽的各种原理、理论,该学的要学,该思维要思维,首先在见解上面接受这个修法。 然后每天抽时间去训练修法,去祈祷。法王如意宝有祈祷文、有心咒,上师老人家有祈祷文,认认真真的去呼唤、去祈祷。我们的心要完全放松、静下来,现在就是上师瑜伽的时间,其它的事情不要想,一心一意去做祈祷因为自己的心越静越放松,在这种状态当中就越容易接受到上师的信息、加持。 如果自己的心很烦乱、不稳定,或者很紧张,这些都不是理想的接收状态,修法时有修法的技巧。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沉淀,就是说你的资粮是什么样的资粮,你的信心是什么样的信心,可能需要自己平时不断地积累、沉淀。但是修的过程当中有自己的技巧,就像刚刚讲的一样, 你的心不要想别的,坐垫很舒适,房间也很静,营造一个很好的环境氛围,把心静下来之后认认真真的去和上师相应。

这本身是一种训练,训练的过程也是得加持的过程,也是找感觉的过程。我们必须多多训练,因为在做很多次训练的过程当中逐渐就会相应,生起该得到的利益,上师的加持也会逐渐融入到我们相续当中去。一旦得到上师的加持,以前的很多的习气、毛病很快就扭转了,证悟者的力量就是这样不可思议,非常殊胜的。

我们在前面也讲了修上师瑜伽的重要性。然后是明观福田,在修上师瑜伽时把自己观想成什么样子,为什么这样观呢?更容易得到加持的缘故。 把自己形象观成是金刚瑜伽母,本体是益西措嘉空行母,然后在自己的头顶上或前方虚空当中观想福田莲花生大士和他的眷属,把这些观完之后迎请、融入。在很多生起次第的仪轨当中观完之后就邀请、融入,真实刹土当中的真实的智慧尊者,或者说是真实的莲花生大士从他所居住的刹土当中融入到我们所观想的形象当中,相当于开光一样。

因为有些时候我们觉得这是我观想的形象,可能不一定有能力,不一定有真正加持我的力量,也许觉得还有点虚假。为了打破我们这种分别念,佛菩萨就专门安排一个程序,迎请佛菩萨融入到我们所观的形象当中,相当于给我们吃个定心丸一样,这就是真的了,因为真实佛菩萨已经融入了。佛菩萨肯定会响应我们的祈祷,我们祈祷佛菩萨融入到我所观的上师当中,他一定会响应一定会过来的,他是大悲的体性,他不忍心拒绝我们任何的呼唤、邀请和祈求。所以这样邀请融入之后就变成真实的福田。

这是很殊胜的福田,前面也讲了如果能够缘上师去做供养、顶礼功德非常大,因为对境特别殊胜, 上师是三宝总集或者说对我们恩德最大、离我们最近。我们和实相之间、和佛陀之间做联系的就是上师。 我们没办法直接和实相相应,没办法直接和刹土当中的佛菩萨去交流,刹土当中的佛菩萨也不会给我们讲法,讲法我们也听不到。这时候他们就示现一个方便,化现成和我们一样身体、能够和我们交流的上师的体性,到我们身边来给我们做灌顶、讲法,我们去祈祷他等等。从方方面面来讲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我们要对殊胜的具有法相的上师生起信心,信心越清净得到的加持也就越明显。 如果没有信心或者说是信心不够的话,这个“连接”的地方就出了问题,就很难真实的相应,也很难相应于真正的实相。

从某个方面来讲好像上师是一个中间人一样,但其实来讲,我们不要想——在我和佛之间有一个上师,上师就相当于一个通信员一样,把我们的信息传递给佛,然后再把佛的信息传递给我们。有些时候我们可能是这样想,但从另外的角度讲并不是这样的关系,其实就是佛直接化现成上师的样子,他本身就是佛。因为真实的很清净的佛的法身、报身,我们自己业的缘故看不到。从了义的角度来讲佛陀的法身周遍法界的,在任何地方都有,但是我们能见到吗?见不到的。所以他们就化现能够和我们交流的样子,来引导我们。他自己本身就是觉悟的自性,通过向他祈祷或者修持,其实就是在修持和祈祷佛陀。或者有些地方讲, 上师也是我们本性如来藏的外现,我们和上师相应就是和我们的佛性如来藏在相应。

这样殊胜的福田,是很殊胜的对境,所以在这里安排一个积资净障的程序——七支,以七支的修法来积资净障是最殊胜的。第一个我们要观想顶礼,当然有些时候是真实顶礼,但 这个地方是一边念仪轨一边观想顶礼,一边念颂词一边观想幻化无量的身体在上师面前做顶礼。 第二个是供养,不管是任何供品都拿来做供养。在做供养的时候有很多很多种类的供品,在念这两句颂词的时候也许来不急观想,一下就念完了,但是不要紧,因为按理来讲每一次修上师瑜伽都要念一次仪轨,还是有很多机会的,第一座时忘记了或者没有观想全,第二座再观,反正不断的观想供养。第三个是忏悔,在上师面前忏悔自己和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把自己的相续洗得干干净净。第四个是随喜,为了打破自己的嫉妒的烦恼,也为了让自己快速的积累资粮,一边念颂词一边对自他——对自己和一切佛、众生的功德、善根做随喜。第五个是请转法轮,第六个是请佛住世不涅槃,第七个是回向。 这些都是属于能够快速累积巨大善根、可以清净我们各式各样违品的修法。

七支当中每一支修法都可以积累善根,有些是侧重于清净罪业,有些是侧重于圆满福德。一方面来讲每一支有它本身的功用,一方面也有它所对治的障碍。 其实我们每个众生无始以来通过自己的烦恼还有业等等,在自己相续当中积累了各式各样的障碍,而每一个修法会对治一种障碍。比如 顶礼可以对治我们的傲慢心,供养对治我们的悭吝心,随喜对治我们的嫉妒心,忏悔对治我们的愚痴, 每一个都有一个对治的。所以每一个修法有它自己的功用,同时它的违品也可以遣除掉。所有善法其实都是这样,都有它自己的功用和要对治的相违的方面。

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讲,我们相续当中各式各样障碍都有,所以上师、佛菩萨们告诉我们,各式各样的善法尽量都要修。因为每一个善法都有它不共的缘起,虽然都是积累资粮,但是缘起不一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每一种善法它所对应的、对治的障碍不一样。所以修的善法种类越多,能够对治的我们相续当中的障碍、违品的种类就越多。如果 修持了很多善法,一方面修了很多善根,一方面也清净了我们相续当中很多的障碍和违品。

七支的修法其实也是这样,都是积累资粮的。但为什么安排七种呢?因为七种的侧重点不一样,每一个善法的缘起力不一样,它所对治的违品也不一样。

前面我们讲了六支了,今天我们要讲第七支——回向支。按照《极乐愿文大疏》的科判来讲,回向主要是对治怀疑。 怀疑什么呢?有些时候我们疑惑善根到底成熟到什么地方?能不能够成熟呢?有一些疑惑。如果修回向就可以把善根完全确定下来 ,即没有不确定的,我回向在哪个地方,一定在哪个地方定点成熟,它是这样的方式,可以完全确定,没有什么疑惑的。

回向也是一种布施,是法布施。 为什么是法布施呢?因为我们要把善根回向给众生,相当把善根布施给众生了, 回向本身也是殊胜的布施度的反体。回向除了有布施的本性,还有一个就是确定 ,这个善根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通过回向确定下来,这方面也是很重要的。

回向还有一个必要性,就是可以让善根辗转增长、增长无穷。 本来任何的因都是辗转增长的,前面我们讲业因果的自性:未作不遇、已作不失,还有辗转增长,不管善业和恶业,它本身都有辗转增长的作用,但是做了善法之后回向,是让善根辗转增长得更多,翻更多倍。所以,你回向在哪个地方也是很有讲究的,对我们来讲也是要学习的,对于修行者来讲回向是一个必修课。在我们修习佛法过程当中不 管是大乘、小乘,乃至于人天乘都要懂回向,懂得回向之后善根就可以定点成熟,很确定的成熟。

如果不回向或者不懂回向、不善巧回向,善根就有可能被错失掉,空耗掉或者被毁掉,就很可惜。有些地方在讲菩萨十地的善巧方便时,把回向作为一个善巧方便,比如讲,七地菩萨方便度究竟,什么是方便呢?有些地方讲善巧回向就是方便,通过善巧方便完全可以让善根辗转增上,不断的成熟、不断的增长,方便就是回向。

我们巴不得自己的一块钱、一百块钱永远用不完,用了一百年还是这么多,我们都是这样想的,但有没有方法呢?其实回向就是类似于这样,让自己做的善根辗转成熟,不间断的成熟,就看你怎么样去使用它。现在世间的理财就有些类似,你把钱放到一个理财产品当中,就可以保持你的本金的前提之下,给你提供很多额外的收益。类似这样的,你如果真正懂善巧回向的话,就相当于理财一样,通过缘起力来理财,让回向不断地成熟,不断地成熟,永远没办法消耗尽。

世间当中的理财不像佛法当中的因果,因为佛法当中讲的回向完全是相应于法界实相,世间的这些理财有它的局限性,理财的地方本身可不可靠?银行能够存在多长时间都是不确定的,当然如果运作良好、整个经济环境比较好的情况之下,理财产品有可能收益大,但如果哪个地方出问题,就不好讲。

但是回向不一样。一方面回向是相应法界实相的,一方面是佛菩萨他们观察到的殊胜方便。 所以如果我们去学习了、使用了,就相当于很高级的理财,把你的善根通过回向的方式,永远用不尽。我们在世间当中天天都这样想,怎么样把钱用不尽,而且还可以辗转增上?回向就是一种方法,类似于世间当中的存款、理财。当然回向更可靠,自己所做的善根,自己的心量很大等,很多优势的因素在里面,这样就可以做到每一世善根都在辗转增上,使用了仍然用不尽,还在成熟、还在成熟。

这就看你当时在选择理财的时候,你选择了哪一种,我们要了解这个原理,了知回向很重要。有些人在修完法之后,随随便便应付回向一下,就可以交差了,其实这是你自己用的,不是用来交差的。 你是随随便便做个回向,还是很认真的去回向,关系到你以后的收成,关系到你以后善根成熟的情况, 所以要重视,回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有些修行者可能是福报不够或者其他原因,对回向或者对佛法当中任何收获很大的法的重视度都不够,每一个修法其实都有它不共的功用,我们要重视起来、用起来,在使用这些殊胜正法的过程当中,给自己带来无量无边的收获,佛菩萨之所以成为佛菩萨,就是把这些法全都认真地用好了。

也许在很多年前,我们跟现在的这些佛菩萨在一起学习,当然我们在学的时候可能就没那么认真——每天好像也念了也学了,态度就不够认真不够积极,所以自己善根的成熟就延迟了,或者虽然成熟了,但是没那么理想。但现在殊胜的上师给我们传讲这么殊胜的论典,内容很殊胜,我们要懂得要把这些法放到自己心里面去,要打动自己的心,自己的心要对它高度认同,真正认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个回向修法要很认真的去学习,很认真的去用,每次都很认真很殷重的回向, 要像对待发菩提心一样,发菩提心时就很认真的发心,回向也是很认真的去回向,这是很重要的。

这关系到你的善根怎么使用的问题,你挣了一大笔钱怎么用?这是一个问题,如果用对了地方,可以给自他带来很多利益,而且还可以辗转增上。善根也是一样的, 你通过闻法、顶礼、放生,也挣了一笔财富——得到善根了,但是得到之后你怎么用它?你把它放在哪保险?怎么样去使用它,这方面也是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佛菩萨很善巧、很慈悲,也有能力,发现到世间当中的规律,可以通过回向的方式把善根保存得很好,不但不受损坏,而且还会辗转增上,今世死了之后在下一世还可以用。这个银行是什么银行? 是法界银行, 你可以死,可以换身份,但是它不会换。只要是你自己的相续,不管到哪个地方,都可以提取,不断的从你的相续当中把福德提取出来,可以提现,可以使用你的财富,每个地方都可以,善根每世当中都会自动成熟, 这就是缘起力。

所以说,发心、发愿很重要,中间认真做很重要,三殊胜当中第三个回向也很重要。为什么七支当中有一个回向支呢?它是一个很迅速的圆满资粮的方法。 为什么很迅速?就是因为回向的修法是很善巧的修法,其实在整个世间当中,它是通过法界力、缘起力的方式如是存在的。 一般人智慧不够,他就捕捉不了这条信息,他没办法发现这个规律,但佛菩萨的智慧就很善巧,很深隧,他就在法界当中发现这条规律,他自己以前也用,成佛之后把回向法门介绍给我们,我们也可以通过回向让善根好好地保存,好好地增上,是这样一种殊胜的方便。

这其实是法界当中、世间当中的自然规律,如果你这样做一定可以得到这样的果,但这种因果太细了,很微细,就像现在世间当中我们的肉眼肉耳,能够捕捉到的信息是很有限的,但有些时候用精密的仪器,就可以捕捉到空间当中很多的很微细的联系,捕捉到了、发现了规律之后,有些科学家就把这些运用在世间上面,他知道之后去善巧应用,也带来科技方面的很多改革、革新。

回向发愿的因果规律其实也是一样的,是在世俗当中,在整个法界当中如是存在。 但是众生的心太粗发现不了,佛菩萨的智慧很细他就发现了,发现之后就整理出规律,这就是叫法。然后把这些一条一条殊胜的法传出来,我们也去用,相当于科学家把产品制造出来了,然后我们来用,用了之后你自己就得到利益了。而这些法也可以说是佛菩萨他们的产品,他们发现之后,整理出规律,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我们接受学习之后懂了就要用,用的过程当中逐渐也可以得到该得到的利益。

己七、回向支:

下面我们看华智仁波切原文当中怎么讲回向:

以现在的善法为主自他三世所积累的一切善根完全像文殊童子回向一样以无缘智慧印持而回向给一切众生,

“以现在的善法为主”,现在我正在做的善法,比如说我们今天在做讲闻,在讲解佛法、听闻佛法,佛陀的智慧确定的——世间当中最大的善根就是一个人讲法,一个人听闻。当然讲和闻都是佛法,你讲别的可能没有善根,比如你讲贪瞋痴,讲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是没有善根的。但是对佛法方面一个人讲一个听闻,善根非常巨大,所有有为善根当中是最大的善根。我们就知道这个善根很大,就以今天我们所做听闻正法为主的善根为例,然后去做回向。或者我们在看书的时候,以思维看书的善根为主,如果顶礼以顶礼为主的善根,放生以放生为主的善根等等,反正就是以现在所做的善法为主。

“自他”,即自己的善根和其他一切众生的善根。“自他三世所积累”,过去的善根,也许我们以前没有学习过回向,以前做过的很多善根,有些可能在轮回过程当中,没来得及成熟,就被我们强大的烦恼等等消耗掉了, 但也许还有一些残存的、留存在我们相续当中还没有成熟的善根,把这个善根也拿来回向,意思是现在回向还来得及。 然后未来我们还会做别的善根,比如明天我可能会继续的闻思修,后天或明年还会继续闻思修,乃至于我成佛之前都要闻思修, 那么未来将要做的善根,我也拿来做回向。这就是我们所回向的种类,自他三世所积累的一切善根。

善根有多种多样,乃至于点一根香、乃至于动一念善心,或者有时候在路上救一只小虫子等等,其实这些都叫做善法。但为什么叫善根呢?因为善法作为根本,作为以后获得成熟,获得安乐的根本,所以叫善根,其实就是善法的意思。

所积累的一切善法,完全像文殊童子回向一样。文殊童子就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三世诸佛智慧的总集,有些地方说是七佛之师,有的时候说是一切诸佛智慧的结晶、智慧的总集,显现成了文殊菩萨,所以如果对文殊菩萨作祈祷,开智慧非常迅猛。文殊菩萨智慧是非常非常圆满的,所以文殊菩萨通过自己的智慧所摄持的回向也是最圆满的,不可能遗漏哪一个方面,因为他智慧已经圆满了。我们的智慧不圆满,可能只能想到某一方面,对我们绝大多数凡夫人来讲,我们在做回向的时候,可能只是缘我们现在接受到的所了知的一部分去回向,我们的智慧有盲点,没办法发现的还有很多很多方面,我们没办法观察到,所以有可能遗漏很多。但文殊菩萨的智慧是没有死角的,全方位的,他遍知一切,他不会遗漏任何一点,文殊菩萨的回向非常非常圆满,所以就像文殊菩萨回向一样,我们也这样回向。

完全像文殊童子回向一样,以无缘智慧印持,因为他的智慧是完全无执著的,缘是执著的意思,没有实执,通过空性摄持、印持之后,回向给一切众生,回向给大菩提。

并念诵:

地色萨波给匝根 三世所积诸善根

向切亲波杰热怄 回向广大菩提因

一边这样想,一边念诵回向偈。上师也讲我们在念回向的时候,回向文是很重要的,回向文本身应该有力量,应该是谛实语、金刚语。什么时候才有谛实语呢? 初地以上的菩萨可以有谛实语 ,因为他已经现见了法界,他自己的语言因为被证悟法界的智慧所印持的缘故,相应法界实相所说的语言就很容易成熟,这样的语言就有力量。

和谛实语不一样的就是凡夫人的语言,凡夫人自己造一个回向文,也许他觉得造得很优美,或者觉得方方面面很不错,但是因为凡夫人的思想、状态、境界当中,更多的是无明占主导,我执、无明、实执、烦恼、各种各样的业,所有的这些烦恼障碍一个都没缺,完整无缺的在凡夫人的相续当中好好地保存着,在这种状态当中造出来的文字力量不大,虽然词句上面可能修饰得很好,但它的内涵不行,里面带了太多的无明障碍。你通过这种条件造出来的文字去回向善根,它自己本身很迟钝,没有力量,都是属于无明的状态,那么怎么可能让你的善根以很殊胜的方式成熟呢?这种文字里面没有谛实语的力量,而是太多非谛实语的东西,所以这样发愿回向之后,不一定按照词句的方向去成熟。

佛陀或者初地以上菩萨的语言不一样,因为他们相应了智慧,证悟了无分别智,粗大的烦恼都没有了,尤其是佛陀造的回向文当然是最圆满的、最完美的,至少也是初地以上菩萨所造的回向文是非常殊胜的。如果 念诵这些回向文,就有真实的加持力,而且能很快成熟,造的大大小小的善根再加上有一个很好的回向文,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的没有障碍的方式成熟。

凡夫人造的回向文有障碍,虽然你想要把善根快速的传递到某个方面去,但是你传递的工具不行,抛锚或者本身跑不动,你想把你的善根委托给它,让它把你的善根运载到一个地方去,但是它没有这个力量。但是佛菩萨的金刚句是有能力的,本身性能非常优良,所以我们按照这样回向文去回向的话,那就很快或者很直接的、没有阻碍的、准确的投送,可以准确承输到某个地方。

选择回向文,首先我们自己不要想自己造一个什么回向文,这是没意义的。但是不是所有凡夫人写的东西都没有用呢?要看情况,比如我们要写一些赞颂佛菩萨的文字是可以的,我们通过自己的理解,以优美的词句,去赞叹佛陀、赞叹菩萨,这是可以的,问题不大。但是 我们要回向,就必须要以金刚句来做回向,这方面是必须的。

这二句当然就是殊胜的金刚句,因为是第一世多智钦活佛晋美钦列沃瑟造的回向文,是他造的前行念诵《遍智妙道》里面的一个颂词,他的仪轨是这样写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是真实的金刚句。或者出现在华智仁波切的论典当中,我们说是华智仁波切造的也可以,说是第一世多智钦活佛造的也行。念诵这个回向也非常好,因为我们用这个仪轨,就按照这个仪轨来念。

“三世所积诸善根”,过去现在未来所积的自他一切善根。

“回向广大菩提因”,回向的时候,要回向广大菩提因,大菩提是非常广大的,佛陀所证悟的境界,又深又广大。

我们要把自己所造的的善根,即使看起来很小,也要回向成为广大成佛的因,广大菩提的因。前面是回向一切众生。

在回向时有两个比较殊胜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善根变得无量无边。第一个是众生。因为我们所回向众生的数量没有边际,到什么程度呢?佛陀在经中讲,所有的众生一直度化也是度不尽的,永远度不尽,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众生的数量没有办法计算,这叫无边无际。所以我们把善根回向一切众生,这个原理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把善根回向某个众生,是单一的对境,数量有限,很窄,自己获得的善根就不大;如果回向十个众生呢?数量多了,自己得到的也就多了;那么回向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一亿个,你回向的越多,缘众生的数量越多,他们得到的利益就越大,反过来讲,由于反作用力,自己所得到的善根也就越大。回向的对境是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无量无边,对我们来讲只是一个概念,我们的分别念缘不到真实自相的无量无边,但是我就用无量无边这个总的概念回向没有边际的众生,由于对境无量无边,那么反作用力,我们自己所收获的利益也是无有边际的,善根就通过这种方式辗转增上了。 这个是第一种,所回向对境无边的缘故,获得的善根也是无量的。

第二个是回向大菩提果。 大菩提果是没有边际的,不管是从如所有性还是从尽所有性来讲,大菩提的自性、佛陀证悟的功德、显现的智慧没有边际,没办法衡量,所以回向大菩提果也是获得无边功德的对境。 再加上我回向一切众生,是愿一切众生成佛,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成佛,我回向大菩提,回向自己成佛。 这些无量无边的因素加在一起,善根最后真实变得无量无边了。

前面讲回向众生也是一种布施,是把善根布施给众生,或者布施给一个地方,这样回向不但不会让我们的善根穷尽,而且辗转增上,就像佛陀讲布施的体性一样。布施的体性,暂时来看,你一百块钱布施出去之后,你的包包里就少了一百块,但从整个体性来讲,布施不会让你财富穷尽的,反而是让你财富快速增长的方便。就像布施不会让你财富穷尽一样,回向也绝对不是让你财富穷尽的因。你把善根回向一切众生了,你回向的对境越多,就像你布施的财富越多,你收回来的也就越多,这个是缘起规律。布施不是让财富穷尽、是让财富增上的因,那么回向也是一样, 回向不是让我们的善根穷尽,而是让我们的善根增长无尽的因。 讲这个有什么必要性呢?我们不要吝啬把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一定要乐于去回向。不要担心把善根回向了,我们就没有了。回向不是让善根穷尽的因,是让善根增上的因。这样把你的善根保存好,而且增上,翻倍增上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个原理, 这样的回向善根就会广大增长,不会耗尽,而且它会生生世世成熟,是一种殊胜的修法。

无论在何时何地,不管做任何大小善事,结尾时千万不能忘记作回向。

不管我们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做何种很大或很小的善法,比如你得了很殊胜的灌顶,听了一堂密法课,或者今天你做了一千遍的顶礼,或者放生,按照佛经里记载,这些善根的功德都是非常大的,无量无边。不管是大的善根,还是小的善根,乃之于你念了一遍观音心咒,这个很容易做,念一遍观音心咒不要用一秒钟,不要花很长时间,从这个侧面来讲安立小,并不是说观音心咒的功德小,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时间短,容易做,从这方面安立所谓的小。不管你念一句观音心咒也好,或者你看见鸟,一只蚂蚁,你念一个四皈依也好,这些都是很容易做的。

不管是费时费力所谓大的善事,还是容易做的所谓的小的善事,大大小小的任何善事,结尾时千万不能忘记作回向, 善法做完之后千万不要忘记做回向。回向其实很容易作,很简单,有的时候就念四句话,所以要习惯性地作回向 。我们一天要作多少次回向合适呢?这要看自己,要看情况。比如放生,可能四十分钟就完了,之后马上就作回向,当然我们的放生仪轨当中就自带了《普贤行愿品》,回向我及众生,那个时候就要非常认真地念。这个回向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关键的。有的时候顶礼修完了,加行修完了作回向,等一会儿这堂课我们学习完之后,我们也要作回向,那到底做多少次回向合适呢?最好每一个善法做完之后都要回向,然后晚上再作一次总回向。睡觉之前把今天白天所作的一切善根记下来之后,认真作一次总的回向。这个有必要,不管你中间回向多少次,晚上还可以作一次总回向, 回向做的越多它增长的也越多。因为回向,当你一意念完之后,善根也就增长了。 你可以这样不断地作回向,晚上再作一次回向,使善根辗转增上,就是不要忘记作回向,这个是很重要的,它本身也是一个修法。

回向除了能够让我们的善根辗转增长之外,本身也是一种提醒。 你要回向的地方是一种提醒。 比如我要把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就是提醒你一切众生都是你要利益的对象,心量要大。 如果你要回向大菩提果,回向目标要成佛,再再地提醒你为了利益众生你要成佛,这是大乘主要的思想,在回向当中也有体现。

一方面来讲是增长善根的技巧和方法,一方面来讲也是大乘修行者随时随地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不要忘记自己要做的主要事情,一个是利益众生,一个是成佛。 所以经常这样做,我们相续当中就养成习惯了,他的种子就非常深,以后不管在哪个地方我们都不会忘记 我们的身份,自己是佛陀家族的人,是佛的种性。佛陀家族的人主要是做两件事情,一个是利益众生,一个是成就佛果。 所以记得很深的时候,不管到哪个地方,即便是下一世,他也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他相续当中种性的缘起是非常强大的。

如果没有这样回向,那么所成办的任何善事,它的果报成熟一次便会耗尽。

这是告诉我们不回向的不好后果。如果我们在做完善法之后,没有认认真真地回向,那么我所承办的任何善事,可能花费好几天,好几个月,好几年,把善法做完了,而它的果报成熟一次便耗尽。如果中间果报在没有被耗尽、没有受影响的情况下,中间你非常幸运地没有生起很强大的嗔恨心,没有把这个善根摧毁,它很幸运地保存到成熟,即便保持到成熟,那它的善根也只成熟一次。如果没有善巧方便回向的话,果报成熟一次就会耗尽。所以 这里讲到了回向的必要性。

如果回向于获得究竟菩提之因,即使感受了百次善果,但是它的善根在没有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之前就不会穷尽,反而日日增上。

如果我们懂回向,把回向用于获得究竟菩提之因,把善根变为成佛的因,回向成佛,愿一切众生都成佛,如果这样去回向的话,即使感受了百次善果,你回向究竟大菩提,回向众生,回向完之后在成佛之前,那么这个善根,它的力量到了就会逐渐地成熟。

“即便感受百次善果”,是反复感受的意思。但是善根不会穷尽,在没有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之前是不会穷尽的。因为你回向的边际是大菩提,所以 乃至于你没有成佛之前,这个善根要一直成熟。

你的目标定的远近是大有不同的。如果你把目标定成大菩提,利益一切众生,那么在一切众生没有完全救度之前,没有获得大菩提之前,你的善根是不会穷尽的。这就是善巧回向和不善巧回向的巨大差异,同样的善根差距非常地大。同样地两个人走到寺院里面烧香,同样的三块钱一柱香,插进去同样都是着两个小时,但是一个人相续当中什么都没有,就想升官发财,一家人平平安安,另外一个人通过菩提心摄持,回向成佛,同样做了这个事情之后,二者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地大。一个成熟一次就没有了,一个乃至没有获得佛果之前,善根永远不会穷尽,不但不穷尽反而会日日增上,这个就是回向的力量。

谁在操纵?没有谁在操纵,这叫缘起规律。前面我们讲了缘起的规律,很深很细,很多人不了解。佛陀的智慧是非常究竟的,佛陀发现了这种规律,告诉我们这样回向。就好像前面我们讲的,人间当中有一些尖端的知识分子,物理学家也好,其他的科学家也好,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定律,发现很多人不了解的东西。对我们来讲他们智慧很深,会发现很多,不管是经济学方面的也好,物理学方面的也好,医学方面的也好,他们都可以发现,发现之后有些就可以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带动社会进步,给众生带来安乐,转换成这些东西,一般人发现不了。

同样通过殊胜的回向可以让自己的善根辗转增上的规律,一般人也发现不了。如果佛陀不出世,不宣讲正法的话,一般的人也永远发现不了这个定律。科学家也不行,这个世间当中的规律太深细了,一般的人不能发现这个因、这个果,而且你这样地回向,它是以无数倍的利益扩散,这个因果规律是需要究竟的智慧才能被发现,没有究竟智慧是发现不了的,没办法的。我们现在没有这种智慧,但是我们可以感受这样的成果,就好像我们不是物理学家,也不用发明什么东西,不用发现什么定律,但我们可以享受这些果,享受科学家把他们的发现转换成的产品。这个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去随时享用。就是说我们没有发现这个规律,佛陀发现了,讲了,我们就可以去用,增长我们的功德,逐渐把我们的相续带到成佛的境界。然后再去给众生传递这个信息,再有很多的众生使用、修行,因为殊胜智慧发现的法,他们也可以逐渐地得到暂时、究竟的安乐。

所以说,这样的回向看起来很简单,是出现在前行当中的一个法义,但是我们真正观察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处非处的智慧, 佛陀的十力当中有一个处非处的智力,没有处和非处的智力,根本发现不了这么微细的世间当中缘起的规律, 也就没有办法告诉我们怎么去使用,通过善巧方便把我们从轮回当中解救出来。

这些法不单单是回向,像随喜、顶礼,每个法其实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法都抛开了,这个世间没有佛法了,那众生就没有办法解脱,真正看不着希望。你说哪个众生有这么微细的、圆满的智慧发现这些修行的缘起规律呢?告诉你这样修可以调伏烦恼等等,如果不是佛陀根本就没有办法发现。 佛法就像世间当中的明灯,是我们世人的眼目一样,如果佛法隐没了,谁都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怎么修, 即便你做了很多的善根,得到了一大笔钱,你堆在家里烂掉了,你用不了。但是如果懂的人,他就去投资,放出去做很多事,让它不断地增上。

善巧地回向就会得到善巧回向的结果,导致成百上千次的成熟,然后善根不但没有穷尽,反而日日增上 。这好像前面讲的法界的“理财产品”,是非常圆满可靠的,世间的理财不一定可靠,但这个是非常可靠的。理财和这个是一样的,每个月都给你提供利息,每个月还在增长,但它只是世间当中有为法的一种显现,有时并不可靠。但这个不一样,虽然某些方面相似,但是它更加地圆满、可靠,绝对不会有什么欺惑的,法界银行倒闭了,法界银行没有办法兑现,这个是没有的。所以我们要使用这些殊胜的方便,让它日日增上的一种方便。

如《慧海请问经》中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

就好像一滴水,如果落在沙漠里面、落在陆地上面很快就干掉了,即便落在比较潮湿的地方也是很快就会干的,但是如果落在大海当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它就和大海融为一体了,乃至于大海未干涸之前,这滴水也不会耗尽。“回向菩提善亦然”,回向菩提的善法也是一样的,“未获菩提其不尽”,你没有成佛之前,善根是不会穷尽的。那么反过来讲,如果你不回向菩提,只回向世间的安乐,那么它成熟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耗尽,就像水落到陆地、落在沙漠里面,沙漠里面更快,一下子基本上就看不到了,如果落在陆地上可能还保持一段时间,可能十几、二十分钟,几个小时之后也就干了。如果我们把善根只回向现世、后世的安乐,这个方面来讲很快就会消耗殆尽的。

大恩上师在讲记里面也引用了国王的公案,十四万年供养佛陀,及佛陀入灭之后和阿罗汉的舍利,十四万年供养的善根,就是因为不懂回向,他只回向自己的人天善果。释迦牟尼佛说那个国王就是以前的我,他说你看我现在还能找到以前那个回向的善根吗?一点都没有,全部耗尽了。 这就是属于那种没有善巧回向。 他的善根很大,是缘佛陀缘阿罗汉经常性地供养,而且年头非常长,佛陀在世供养七万年,佛陀入灭供养舍利七万年,这么长时间地供养,但是他没有善巧回向的缘故,也很快就消耗尽了。 所谓的很快是针对于整个轮回来讲很快的, 当然从他本身来讲,回向自己获得人天的安乐,可能也是几十个劫、上百个劫,这个时间似乎很长,但是你把这个投入到轮回的长河里面,你根本看不到了,就是非常非常地短。如果他当时回向的是解脱果、是成佛呢?那就完全不相同。

有些时候众生把善根回向现世和后世的安乐,有些众生可能把善根回向自己成就阿罗汉果,那么回向阿罗汉果这个善根成熟到他获得阿罗汉果的时候才穷尽。因为阿罗汉果它本身是有穷尽的,所以说只要他回向,比如有些人说,我这个善根回向解脱三界获得阿罗汉,那么在这个之前它会一直成熟,什么时候他获得阿罗汉了,什么时候他这个善根就穷尽了,他定的目标就是这么远。它本身是有限的,世间的善根也是有限的。但是如果回向大菩提就不一样,大菩提本身没有限度,它不会有穷尽的时候。

这个就是善巧和不善巧的差别,也是知不知道回向的差别。你不回向和回向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回向当中,你怎样回向也是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你学不学习怎么样回向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有些人学过回向,他就会懂得用;没有学过回向的人,他就不懂。在学习回向的人当中,你学习的是哪一方面的回向?是像咱们这儿一样懂得回向大菩提,回向无量众生?还是在小乘的体系当中,只学习到回向自己成就阿罗汉果?还是在人天乘的团体当中,只学到了回向现世和后世的人天福报?那差别就大了。我们懂不懂回向,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学呢!如果不学,我们就不会懂,就不会知道还有这么好的一个方法,这么好的一个理财产品。这么好的方法,我为什么不用呢?而且对我们来讲回向就是一个心念,你转变心念然后念回向文,念佛菩萨加持的金刚句,很快就结束了,有的时候需要花几分钟、十几分钟慢慢念普贤行愿品,有时大法会结束的时候要念各种回向文、发愿文,回向都要一、两个小时来念。有些时候我们可能念普贤贤行愿品,有些时候可能念愿海精髓,有的时候可能就四句话,念“文殊师利勇猛智----”,这些都是加持力很大的金刚句,只要你这样做了就不一样了。这几分钟你啥都做不了,几分钟、一分钟或者几十秒,我们也不差这点时间,我们就静下心来把这个善根好好地作意,好好地做一个最殊胜的回向。

通过这个教证说明二者之间的差别很大。

同样,自己希求获得声闻、缘觉、圆满菩提等究竟果位也好,希望得到善趣人天的身体或者长命百岁、相貌端严等暂时的果报也好,不论为了什么目的,所成办的善根最后都要为此而作回向。

同样的道理,我们无论如何要让这个善根用到你需要用的地方。回向是很重要的,根基不一样,如果你是希求声闻乘的,那么你要把善根回向声闻乘,如果你是希求缘觉,那么你要把善根回向成就独觉果位。如果你是希求圆满菩提等究竟果位,比如说我要获得圆满菩提果位,或者有些道友说我要获得虹身成就,或者要获得四种持明,有些说我要往生极乐世界,不管怎么样,是暂时的果位也好,是究竟的果位也好,反正都要做回向。还有一些人天乘根基的人希望得到善趣人天的身体,想得到更好的身体,比如觉得这一世太矮了,可能不太好看,他就做一些善根,回向下一世一定要长到一米八,或者一定要多么多么好看,相貌端严,或者回向自己长命百岁等等,他就定个标准,回向要变成这样子;或者说人间不希求了,我要到天界去享受天界的安乐,就回向天人的身体。这些是暂时的果报,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必须要回向。 作为修行人来讲,也有一些暂时性的回向,比如回向自己戒律清净,回向自己很快生起菩提心,这些暂时性的阶段性的功德也可以作回向。

不管是什么样的目的,你所成办的善根最后都要为此而回向。 回向就相当于定位一样,你的善根怎么用,把这个善根使用的目标定下来,然后再回向,这个善根就朝着你所确定的路线去成熟。 善根本身来讲,它是不确定的,你怎么用都行。就像挣到了钱,你怎么用都可以,拿去买车也行,去做慈善也可以,要去投资也可以,都可以。但是你要定一个目标,定完之后,你把钱投进去就开始朝这方面去运作。 善根也是这样的,你让它朝哪方面去成熟,你必须要回向确定下来,之后这个善根就会定于这个方面,就会决定趣向于这方面。 相当于你回向完之后,你的善根就开始朝这方面去运作了,朝你所定的回向目标去运作。 比如说我要成佛,你回向完之后,你所有的善根就自动地朝着你成佛的方向去创造很多很多成佛的因缘,逐渐逐渐就让你的佛果成熟,就朝这方面去运作、酝酿。

如果你说我要成就菩萨果位,也是一样的;你说要成就人天的善果,它也朝这方面去酝酿、去成熟。它在酝酿成熟的过程当中,可能这一世的身体来不及了,它虽然正在成熟,但是你这一世的寿命不够,它就自动延到下一世去。反正回向完之后它肯定朝着这方面去运作,肯定会成熟的。 总的方向是不变的,但是分别方面,这一世不一定来得及成熟的,可能只有在下一世当中成熟。 比如说你要回向成为世间首富,但这一世可能来不及了,也许名额已经被别人早就回向占用了,没办法成为首富了;也许是你这一世的寿命不够了,你虽然想你所回向的东西,你的善根也够成为世间首富的善根,但是你这一期的寿命支持不了,所以没办法在这一世成熟,但是一定会在未来某一世成熟的。这个很重要。

为什么会这么多呢?就是每个人的思想不一样。如果你的思想、境界很高或者你的心量很大,格局很大,那你所做的回向也不一样,你肯定首选回向大菩提,只要回向大菩提那就什么都有了,暂时的这些安乐逐渐都会获得成熟。但是如果你回向暂时的这些安乐呢?大菩提就不可能顺便获得,这个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我们学完之后, 最主要的还是要回向大菩提,这个是总的回向,然后可以差别地做回向。 就是说分别地做一些自己要成就的回向,完了之后也可以再回向一些世间的利益,因为善根本身都是可以用的,本身来讲没有任何地确定性。所以可以把这个善根各个方面做一个回向,这样善根就朝着自己所回向的方面去逐渐成熟。

我们所学习的大乘精神如果能够入心的话,我们自己的心量可能会自然而然选择很广大的回向——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成佛。如果我们的心量不够大,或者不敢回向,或者不愿意或者想不到把这个善根回向到成佛方面,情愿回向到自己成就阿罗汉,或情愿回向成就世间的安乐。每个人的境界、状态是不一样的,像在世间一样,有些人有钱了之后他的心量很大,就想怎样把这个企业在全世界开分店,全世界都有他的门店,他的想法很多,然后他就开始去做,也许慢慢地就可以成就;但是有些人的思想就不是这样的,他认为够吃够喝就行了,没有这么大的思想,这么大的目标,他的目标小,从显现上面来讲,他的事业就不会太大。

还有些人想在全世界开分店,但是没有这个能力,只是画图纸,这个国家我要开,那个国家我要开,他根本就没有钱,有些人就是这样的。但是世间的这些事毕竟是有限的,众生的福报有限,所以有时候他虽然想法很多,格局也很大,想做大做多,但是他的福报没办法支撑,所以有些时候开到一定的时间之后就垮掉了,这个也有很多。 但是回向不是这样的,回向就是运用法界的缘起力,还有善根的力量去做很大的回向,让它逐渐成熟,这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

回向大菩提,它是多生累世去成熟的,而在今生当中你要把生意做到全世界,你的时间就只有几十年,你的福报有没有这么大也不知道,你自己的时间也不够。所以虽然你的想法多,但不一定能够成熟,这是不一样的地方。有时,你想今生当中成熟一个很大的目标,你的想法很大,但是不一定成熟。成佛则不一样,从来就没有把成佛的目标定为一生一世的,几十年或者几年当中我要成佛,这是没有的,所以时间很长,有更长的时间去酝酿大的目标,准备时间很长,最后完全可以成熟。

这里面讲了,不管做什么,所做的善根最后都要善巧回向,为此而回向。

如哲贡觉巴仁波切说:“二资如意宝,若无发愿拭,不生需求果,故当勤回向。”

大德哲贡觉巴仁波切是这样讲的, “二资如意宝”,我们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这两种资粮好像如意宝一样,我们希求世间和出世间很多的安乐果都是从二资粮当中出生的 。以前众生福报大的时候有如意宝,在天界等福报比较强盛的地方有如意宝,只要你对如意宝祈祷、祈求,所有的世间所欲它都可以赐给你,赐给你所有的希求。二资粮也是一样的,就像如意宝一样,它可以赐给我们世间和出世间的所有的安乐和利益。

“二资如意宝,若无发愿拭”,这个擦拭是什么意思呢?要让如意宝发挥作用,有一定的程序。我们看 佛陀因地传记,他得到如意宝之后,在如意宝发挥作用之前,首先自己要斋戒,把地打扫干净,然后要擦拭,把如意宝的灰尘擦拭干净,然后把它供在很高的一个幢上面,有些地方讲是很高的木棍或者竹竿上面,叫幢幡,就供在幢幡上面,然后诚心祈祷,这个时候才能发挥作用。 所以擦拭就是让如意宝发挥作用的一个程序,如果你不擦拭,它外面很脏。

有些时候说擦拭还有另外一个理解,《宝性论》里面用很多比喻来讲擦拭,还有很多的经典也是这样讲的。如意宝刚刚从宝山挖出来之后,它外面有很多矿石类杂质,要经过三次清洗,首先用药水泡,泡软之后用很粗糙的布,如果以前有钢丝球的话可能是用钢丝球去擦,当时没有钢丝球就用比较粗糙的布去擦拭;然后再泡,再用比较细的布去擦;然后再泡,再用最细的布去擦。三道工序完了之后,那就是真实的如意宝,没有垢染了,它就可以发挥作用了,是这样理解的。 用之前要做很多的程序,没有擦拭,如意宝的功用就发挥不了。 二资粮也是一样,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如果没有通过发愿去摄持的话,它也没办法发挥它的作用,所以再再地发善愿是很重要的。

大恩上师在讲记里面也讲了发愿和回向的差别。 发愿就是定一个目标,就是对于将做的善根,还没有做之前,要将这个善根怎么去用,这个叫发愿。发完愿之后就要去做,善根做完之后把已经做完的善根怎么去用,这个叫回向 。第一个是发愿,中间是做这个善根,最后是回向,这个叫做三殊胜。

所以说,如果没有发愿拭,就没有希求果,“故当勤回向”。第一个要发愿,后面一个要回向,中间是积集二资粮,三殊胜如果有了之后,那么我们的这个善根就很圆满,方方面面就不欠缺了,所以说应该很精进地去回向善根。

因此自己所行的善法能否成为圆满菩提之因都取决于回向之力。

所以说,我们自己所行的善法,能不能够成为圆满菩提之因都取决于回向之力 ,就是说你回向的力量是怎么样的?够不够强劲?或者你是怎么做回向的?这个差别是非常大的。前面讲,有些是因为学或不学的关系,你不学习就不知道,学完之后,你就知道,就可以用了。学完之后,自己有没有兴趣去用也有关系,有些人很重视回向;有些人学完以后开始重视,回向的时候很认真;有些人对回向不是那么重视,大概念几个回向偈就完了。心态殷不殷重也有差别,虽然回向了,但是回向里面还是有层次的。因此,我们要把回向的意义学通,学完之后也要完全相应它殊胜的意义,然后很殷重、很认真地去做回向。比如你把念经等所有的功课,包括打坐也是一样的,做完了以后,认真回向完了,你就可以下座了,这样修法就圆满了,否则就是不圆满的。

有时因为地方、时间的关系,没办法那么认真的盘腿坐下来忆念,也不能合掌回向。 有时候不一定有时间,有时候地方也有局限性,也要在心中去忆念回向的内容,然后通过心念或者默念,这是可以的。 在合适的时候就大声念出来,这是比较好。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就念得慢一点,也不要太慢了,稍微地慢一点。 因为慢一点的话,可以一边念一边忆念它的意义。 如果太快了可能忆念不了,所以时间允许,地方也是允许,就不要过快。这方面要看情况,有时候不快一点不行,有时候稍微快一点问题不大,认真殷重这是很重要的。因此这样一种善法能不能够成为圆满菩提的因都是取决于回向之力。

无论积累多么广大的有为善法,但如果没有以回向来驾驭就不能趋入解脱道。

对我们来讲善法都是有为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善法以前没有,你做了之后就有了,它是一个有为法、因缘法,所有的因缘法都是有为法,所以不管你做了多么广大的闻思修行、修加行或放生等善法, 包括修空性在内也算是一个有为的善法。你没有通过回向来驾驭,那么这个善根也不能决定让你趋入解脱道。

诚如卡隆巴格西所说:“一切有为善法乃无记,回向众生方得广大利。”

一切有为善法,就是前面讲的广大的有为善法,乃无记,这个无记是什么意思?有些时候说无记法是非善非恶,不是善的,不是恶的 。这个地方是不是非善非恶的无记呢?这不是非善非恶的无记,这个无记的意思就是说不确定成熟于哪个方面。这个善根做了之后,用在哪个方面都可以。 就像钱是无记的、中性的,既可以用它来造罪,也可以用它来修善法; 既可以用来自己享受,也可以拿来布施众生;既可以放在家里烂掉,也可以拿来砌墙。你怎么使用钱都可以,没有定性,也没有说你的钱必须怎么用。就像我们的善根做完之后,就看自己怎么去用了,随便哪个地方都可以用。有为的善根既可以回向成为人天安乐的因,也可以回向于自己一个人成就,还可以回向大菩提。善根没有确定用在哪个方面叫无记,它是都可以用,自己没有确定,善和恶是有记的, 记就是决定,有记就是决定是善决定是恶,无记就是不决定是善不决定是恶。

这个地方的无记也是一样的,比如说你造完了顶礼的善根,它会成熟哪个地方不确定,就看你怎么用了。虽然这个善根有了,但这个善根怎么用要看自己怎么决定,你可以回向,回向是确定的意思,回向就是有记,而不是无记了。 回向能够把无记转为有记,决定我要让它成熟在哪个地方 。就像有钱了就看你到底想怎么用它。有为的善根通过修行生起来之后,怎么样用它是自己的事情。你既可以用于自己解脱,也可以用于世间的安乐,还可以用在成佛,或者说利益一切众生,还是你要救度某个众生,比如我要回向父母,把他们从恶趣当中超度出来,令他解脱;我要回向某个病人,让他的疾病好转等等,回向什么都可以,反正这个善根怎么用都行。它自己并没有决定性叫做无记。

“一切有为善法乃无记,回向众生方得广大利”。这个善根怎么样回向才能够得到最广大的利益呢?就是 把这个善根回向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成佛,这是所有利益当中最广大的利益。 虽然某些众生觉得这不是最大的利益,但是这个地方的广大利益是佛陀以遍知的智慧观察到的,这超越了我们狭隘的思想,完完全全从整个法界的侧面来讲,把这个善根用在哪个方面才是最广大的利益呢?回向众生就是最广大的利益。

我们都愿意自己好,而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最好呢?就要把自己的心态扩展,让自己的心态非常清净,然后把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 ,这个时候不要吝啬,也不要有所保留,如果越没有保留,越没有吝啬,自己得到的就越最多。我们不要想是不是保留一部分自己用,回向百分之九十给众生,百分之十回向给自己,完全没有这种必要。这样做是我们没有领悟到这个缘起和法义所导致的思维模式。如果我们真正大大方方的把善根回向了一切众生,即便你不想自己得到,通过缘起力、法性力,自己得到的也是最多的。那回向众生之后,众生能不能够得到呢?只要你回向了,众生就能得到。 能够得到多少呢?有些地方说回向的时候,要看对方相续当中的承受力如何,就是说如果他的善根厚一点,可能接受的多一点;如果他善根少一点,可能接受的少一点,不过这些回向都能够得到。 比如说接受能力比较深厚,具有因缘的,超度也是这样的,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做回向最好。或者说 做法事的时候,为什么要给上师、僧众做一些供养?他要结上一个缘,结上缘之后再回向就比较顺畅。 虽然你不结缘也可以,但是在回向、超度等过程当中,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因缘。因为回向众生是佛陀通过观察能够得到最大利益的情况,所以我们应该大大方方的把善根回向众生,不要有什么顾虑,不要想回向了,我就没有了。 你回向的越彻底,自己得到的就越多,这是法性的力量,我们要相信佛陀的金刚句。

而且,为自己的父母亲友等作法事以及为利益亡者等而作佛事,如果不作回向,他们就不会获益。

这一点也很重要,有时父母或亲友去世了,我们要给他做超度法事。还有一些人虽然父母亲友都健在,但是可能遇到一些麻烦需要解决,比如生病,要遣除疾病等等需要做法事,或者说为了利益亡者做佛事。如果不回向他们就不会获益,因此最后的回向也很重要,一定要给他们作一些回向。

如果回向给他们,就会获得所回向的收益。

如果我们给他们回向就可以获得收获,这是佛陀讲的。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了, 从总的原则来讲因果都是自作自受,虽然在整个缘起规律当中的一个侧面是自作自受,但是在自作自受的情况之下也可以把自己的善根给予其他人, 比如说通过回向的方式给予其他人。上师也讲了一个容易理解的比喻,就像农民种了土豆、东瓜,自己种的自己就有收成,同时也不妨害他把土豆送给别人吃。这是我的庄稼。不会变成别人的。在是自己的前提下,也可以把这个东西送给别人。就想我们修的善法一样,这个善根是我们的,自己去修自己得到,而且自己的善根也会成熟,同时也不妨碍我们可以把这个善根通过回向的方式给予其他的人。虽然他没有什么劳作,但是我可以通过回向的方式给他,能够获得多少还是有一定的差别,虽然是可以给,但是得多少,这里面有差别。如果可以完全不做,就可以得到全部的善根,佛陀肯定会把他所有的善根都回向给我们,我们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轻而易举获得所有的善根。前面我们讲了,他肯定会回向,众生也会得到一些利益。虽然可以得到佛陀回向的善根,但是也要看众生相续当中善根的情况,他们可以得到一部分, 主要是回向者自己得到了很大的一部分,然后所回向的对境也能够得到一部分,这些就是通过缘起所决定的。

这方面是很殊胜的,如果我们认认真真作回向的话,我们所回向的对境一定是可以得到利益。我们不管是回向给一切众生,比如回向饿鬼道众生或者回向父母, 如果认认真真的回向,通过善根的力量、法界缘起的力量,还有诸佛菩萨谛实语的加持力,完全可以成熟。

下面讲了一个公案。

从前,广严城的人们准备在第二天迎请世尊,供养午斋。

广严城的人们对佛陀生起了信心,想要给佛陀和僧众供养午斋。

前来迎请的人们离开之后,有五百饿鬼来到世尊面前请求道:“明日广严城的人们供养世尊及眷属午斋的善根回向给我们吧。”

迎请的人走了以后,来了五百饿鬼,它们在佛陀面前去请求说:“明天是广严城的人们供佛和眷属的午斋,请把他们供斋饭的善根回向给我们吧。”虽然世尊遍知一切,但是为了让后人或者当时的人知道这个情况,所以世尊就对它们明知故问。

世尊明知故问:“你们到底是谁呀?广严城人们的善根为什么要回向给你们呢?”

佛陀问:“你们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你们这样想要这个善根呢?”

那些饿鬼回答:“我们是广严城这些居民的父亲母亲,以吝啬之业而转生为饿鬼。”

广严城的这些饿鬼说,我们之所以这样想和这样说,就是因为我们这些都是广严城居民的父亲或母亲,还有其他的直系亲属。 因为以前我们在世的时候,既没有上供也没有下施,由吝啬的业力现在转生为饿鬼, 所以我们想要让自己的后代把给佛陀供斋的广大善根回向给我们。饿鬼的确非常痛苦,难以忍受,一天也忍不下去。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也是非常希望子女将所造的善根利益它们。

为什么父母亲友去世之后,我们要给他们持续性的回向? 有时候佛学院或大寺院举办法会的时候,请僧众念经做一些超度,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他们已经死了,不自在了,也没有办法再去做很多的善根。他们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还在人世间的子女、亲朋好友身上,即便我们自己没有收到这个信息,但是有些人可以通过梦境或者有些人知道一些信息,了知他们需要做善法的。 虽然我们可能收不到这些信息,但是通过推理也应该知道和我们有关系的很多的人,他们现在正在中阴,很需要回向。我们可以每天在修法、念经之后,把善根回向给这些众生,让它们能够远离这些痛苦。

世尊说:“那么明日回向时你们也来,我们再可以作回向!”

佛陀说:“可以,明天你们必须要来,来了之后,可以给你们做回向。”

饿鬼们说:“我们投生为这般低劣的身体,感到十分惭愧,实在不敢前来。”

按照有些地方的说法,饿鬼非常的丑陋。整个身体上上下下都像烧焦的木炭一样,然后肚子特别大,脚特别的细。而且它们要从一个地方走到另外一个地方也是很费劲的。饿鬼们说:“我们投生为这般低劣的身体,感到十分惭愧,实在不敢前来。”

世尊呵责道:“你们造恶业的时候本该羞愧,可是那时候你们却不知羞耻,而现在已经投生成低劣的身体,惭愧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不来就没办法回向给你们。”

世尊这是用了一个善巧方便,在回向之前通过呵斥的方式消了它们的一些业, 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警醒。一方面是呵斥它们,一方面对我们来讲也是警醒。佛陀说: “你们造恶业的时候应该羞愧。”其实就是在说我们。我们正在造恶业,其实这个时候应该羞愧,对于恶业、烦恼的方面应该羞愧。 造恶业的时候应该羞愧,那个时候你们不知道羞愧,现在恶业已经成熟了,变成了低劣的身体,现在惭愧、后悔有什么用呢?佛陀在其他的经典里面讲, 众生很可怜,都是高高兴兴的造业,哭哭啼啼的受报 。如果你在受报的时候哭哭啼啼,那造业的时候为什么会欢欢喜喜的呢?这也是现在很多修行者和非修行者真实的写照。我们造罪业的时候欢欢喜喜,受报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承受,觉得老天爷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为什么是我呀?就会呼天抢地的哭喊,觉得社会不公,或者某某对他不公,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佛陀给我们的教诲就是这样的。造业的时候都是欢欢喜喜的,比如去吃海鲜的时候特别的高兴,还在碰杯,然后大家在地狱里面受报的时候,都是哭天喊地的,这是其中的一个,还有造其他罪业的时候,无一例外都是无所顾忌,欢欢喜喜的造罪业,哭哭啼啼的受报。

像这样造罪业的时候,应该知道羞耻,变成低劣身体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对于我们这些正在造罪业的人,也应该想到以后的果报,从而谨慎的防护自己的身语意。 如果防护不了,也要做一些忏悔补救。 我们痛苦的时候,比如正在感受各种各样的痛苦、不如意,或者说麻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我们应该想,现在这么痛苦完全也是拜前世所赐。因为自己以前没有认认真真的取舍善恶,所以现在我感受了身体、家庭、子女或者父母等等方方面面的很多痛苦,这就是因果不虚的表现。 既然受报的时候,我不愿意感受痛苦,那么现在就要警惕,自己又在造以后痛苦的因,就把现在正在感受的不如意,不愿意承受的痛苦状态作为一个警醒。 你愿意承受这些吗?如果不愿意承受,那就要警惕,你现在正在做后一世受苦的因,又在创造这个因缘了,所以一定要注意,这样经常性提醒我们可以尽量避免很多的罪业。 如果避免不了,恶业的惯性太大了,那怎么办呢?做了就补救,一定要去忏悔,知道这样做不对,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

佛陀不会随便呵斥谁,都有很大的必要性,通过呵斥来清净它们一部分的业。 因为佛陀是遍知,威力很大、功德圆满,所以呵斥众生一句可以消很多业。而且也通过这样的教言,给后人作一些警示。

饿鬼们连忙说:“那么我们一定来。”说完便离开了。

第二天回向时,那五百饿鬼前来请求将善根回向给它们。广严城的人们惊慌逃窜。

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插了一段,在马上要回向的时候,目犍连尊者奇怪这些饿鬼怎么还不来。他就观察它们到哪里去了?他通过神通对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观遍了之后,也找不到它们的影子。他问佛陀这是怎么回事?昨天还在,怎么今天没有了呢?佛陀说它们的业太重了,已经被业风吹到你观察不到的地方去了。佛陀把这些饿鬼通过自己觉悟的力量勾招回来,然后再做回向。

这说明了什么情况?说明业力的阻碍是很大的。当我们遇到了殊胜正法或者获得一些安乐的时候,相续当中的业就会制造障碍,出现各式各样的状况。 让你接触不到殊胜的法要,或者说修法的时候出现这样那样的思想,比如不想听法或者修行。这方面来讲也是一种障碍的体性。 尤其是在这样的状态当中,我们 想到这些案例就猛烈的祈祷、猛烈的忏悔,避免生起不好的想法。还有供护法,祈祷莲师加持的时候,可以遣除一些闻思修方面的种种障碍,把从内心到外境的障碍都要无一例外地全部遣除。

当广严城的人们看到了五百个饿鬼,都惊慌逃窜。一般情况下,饿鬼界是隐蔽看不到的。 佛陀要借助这个事情教育后人,也让当时的人有一种非常直观的认知。 这些人看到这么多恐怖饿鬼来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教材。一般来讲佛陀在世的时候,当时人的信根都是比较好的。如果说亲眼见到这么多恐怖的饿鬼就在自己跟前的时候,那种冲击力、震撼力和教育的意义还是不一样的。假如谁组织我们到地狱几日游,看到以后回来的时候都不一样了,这种直观的教育和冲击非常强烈。不要说地狱游,就是饿鬼界一游之后,大家感觉可能也不一样。佛陀在世的时候,也用他全部的力量,让大家能够看到恐怖的饿鬼。因为非常的恐怖,所以大家吓得四处奔逃了。

世尊说:“诸位不必惊慌,这些众生是你们自己的父母所转生的饿鬼,它们是这样说的,是否能将善根回向给它们?”

佛陀说,你们不要惊慌。佛陀语言的力量很大。如果我说大家不要跑,没有人会听,全部跑的干干净净。因为佛陀老人家的威德力是很大,他有三无数劫修行的力量。不像一般世间领导的威德力,他是三界之主,能够威慑三界,威德力特别强劲。佛陀说大家不要惊慌,大家就不会惊慌,也不会跑,这是佛陀的力量。佛陀说,这些众生就是你们的父母转生的。虽然这些饿鬼非常恐怖,但是他们都是你的父母、亲人,他们在世的时候是你们活生生的父母,他们去世之后通过自己的业转变成了饿鬼。甚至他们转生饿鬼也有你们的因缘。父母为了子女造了很多业,不愿意造的业在造,愿意造的业也在造,为了子女好都会造很多的业。因为谁造的业就会在谁身上成熟,所以你们不要害怕,它们都是你们的父母转生的。这些饿鬼说,是否能将善根回向给它们?”

人们回答说:“既然如此,无论如何也要回向给它们。”

既然佛陀讲的是我们父母的转生,他们以前在世的时候也是通过我们的因缘造了很多的业,有些就是他们通过自己的悭吝造了恶业。虽然是悭吝,但是悭吝的因缘也有很多。为什么悭吝呢?如果这笔钱用于上供下施,拿我就没有办法给我儿子、女儿买衣服买吃的,因此他就舍不得去供养、布施。虽然是悭吝,但是有一部分是自己用,也有一部分可能是考虑到自己的家庭成员,只有这么多钱,供养之后他们就没有用的了。所以, 悭吝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和家庭成员有关的。广严城的人们说,既然如此,那无论如何也要回向。

世尊便回向道:“此施诸善根,愿彼利饿鬼,离饿鬼劣身,获得善趣乐。”结果那些饿鬼死后都转生到三十三天。

佛陀说了一个金刚句回向,这个布施就是供养,供养也是布施的一部分,以这个供养僧众佛陀的善根。愿彼利饿鬼,愿善根能够利益这些饿鬼。离饿鬼劣身,愿他们离开饿鬼的恶劣身体,获得善趣乐。这样回向了之后,结果那些饿鬼死后都转生到了三十三天,佛陀回向后,它们得到了巨大的善根。通过这个善根消尽了相续当中的业,很快就死掉了,从饿鬼界直接转生到三十三天,这也是回向的巨大利益。

这个公案里面的信息量很大,有饿鬼自己的因缘、子女的因缘,还有佛陀的加持、回向的力量等等,给了现在的人一些提示。 我们现在有机会,还有自在,没有转生旁生、饿鬼、地狱的时候,应该想想这些公案的提示好好的取舍。 不要吝啬,应该经常布施众生、供养上师三宝,也要好好地受持戒律,能够安忍,不要发脾气等等,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如果我们不注意,轻视业因果的话,这个活生生的事例里面的主人公就会变成我们了, 以后自己就是五百饿鬼中的一员。对佛陀的公案如果认真分析的话,修行很多有用的提醒都在里面。

这就是回向的力量,大恩上师也讲了,世尊的这个回向文,我们平时在烧烟、倒水的时候也可以念,可以利益饿鬼。 我们听经闻法修行以后,也可以把这些善根回向给饿鬼、地狱的众生,给他们做回向。这里只讲到了饿鬼的众生,其实世间当中, 还有很多感受各式各样痛苦的有情也是盼望有人能帮助他们。 虽然他们很绝望,但是根本没有人帮助自己。作为修菩萨道的菩萨们,也可以在了解了因缘的规律之后,把自己的善根回向给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现在地狱的有情非常苦,佛菩萨肯定在帮助他,我们也有义务帮助他们,就要 把我们的善根回向给正在受地狱痛苦折磨的众生。也有很多饿鬼道的众生,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看得到看不到的有情的,有些鬼可以看得到,有些鬼看不到, 无论看得到看不到的都要给他们回向,还有很多旁生也给它们回向。对医院里人山人海的病人、很多走投无路的可怜众生都要回向。我们每天看到新闻上面有很多可怜的事例,反正缘了之后,都可以给他们做回向 ,像这里讲的那样,他们都可以通过自己诚心的回向善根,而得到相应的利益。

还有一个问题,这样回向也是在训练我的慈悲心我一再思维轮回痛苦、业因果,这样对我的修行有利,对众生也是有利的。 有时候回向佛法兴盛,对整个佛法也是有利的,因此回向就是我们修行过程中很殊胜的一个版块。

此外,至尊米拉日巴也曾经说:“山间静修大行者,及作供养之施主,彼二具有成佛缘,缘起精华即回向。”

米拉日巴尊者在道歌里面讲,山间静修大行者,就是在山里修行的大修行者。及作供养之施主,还有对修行人作供养的施主。彼二具有成佛缘,山间修行人因为修成佛的正法,具有成佛的因缘,还有给修行人作供养的施主,也同样具有成佛的因缘。怎么样把二者联系起来呢?通过缘起,二者都能成佛的缘起精华就是回向。 如果不回向的话,施主给修行者供养,虽然有供养的功德,但是不一定会变成成佛的缘起。回向就不一样了,回向之后,马上就会变成成佛的缘起。 这个人供养了修行者,修行者受用了食物,对他的修行有帮助,再缘这个给施主作回向,以你供养的善根愿你成佛,这样回向完以后,成佛的缘起就建立了 。如果不回向,他只有供养的善根,成佛的缘起不不一定具备。缘起精华即回向,修行者给施主作回向之后,就具备了成佛的缘起。

这样作回向要成为圆满正等觉的因还必须以三轮无缘智慧摄持,否则,如果被三轮实执的垢污所染,就叫做具毒回向。

那么这样回向完之后,还有一个要素。什么要素呢?要在回向过程中圆满成佛的因,必须要有空性,即通过三轮体空的智慧来摄持, 否则善根就会被三轮实执心的垢染染污,这样回向就是具毒,这个毒就是实执。虽然这是一种善的实执,但是从比较了义、究竟的层面,也会变成一种毒。毒有很多层次,有时候指比较高的层次,比如三毒、五毒都叫毒,但是层次不同。三毒五毒就是我们贪嗔痴,强烈的现行烦恼,这叫毒。有些时候耽著轮回也是毒,虽然不造恶业,但是你对轮回很耽著,耽著轮回的心也是一种毒。还有一种情况是不耽著轮回, 只想自己解脱,小乘自私自利的心在大乘菩萨眼中,也是一种毒在大乘中还有一种毒,就是实执心。 为了一切众生回向的善根,放到小乘当中肯定不是毒,就是一个很殊胜的善法,如果上升到大乘究竟的修法时,就变成了一种毒,这个障碍也必须要遣除。在不同的层次当中,所安立的障碍是不一样的。有些在上面乘是障碍,到了下面完全不是障碍。想解脱的心,这是障碍吗?自己强烈地要求解脱的心,如果放到共同乘当中,绝对不是障碍,而是必须要生起的,也会高度的赞叹,方方面面都在赞叹这么殊胜清净的出离心。如果上升到大乘的高度,那就不一样了,因为它的目标更高,所以继续保持就是不对的。 菩提心和小乘对比的时候,它是很超胜的。如果放到究竟了义修法、成佛的直接因上面,就会变成障碍。 如果你有实执的话,就会成为障碍。从这个侧面来讲,叫做具毒。虽然都叫毒,但是和三毒五毒的毒不是一回事。我们要善巧地理解这个意思。

如《汇集经》中云:“犹如食用杂毒丰美食,佛说缘于白法亦复然。”

《般若摄颂》也叫《汇集经》。这是以前翻译的,后来上师翻译的稍有不同。犹如食用杂毒丰美食,就像吃了很好的美食,但是里面有毒药,看起来很好吃,对你的生命健康都有伤害。佛说缘于白法亦复然,佛陀说,你执著白法, 白法就是善法的意思。你对善法执著亦复然,也是杂毒的善根。如果有实执去回向,就是具毒回向。

前面讲了三轮实执、三轮体空的概念,到底什么是三轮呢?

所谓的“三轮”,是指所回向的善根、为其回向的补特伽罗、所回向的对境三者。

比如说我今天放生的善根,就是所回向的善根;为其回向的补特伽罗,比如我这个善根要回向一切众生或者张三李四、在病床上躺着的某某道友,这是我 所回向的众生所回向的对境,我要回向他干什么呢?我要回向他病愈或成佛,叫做回向的对境 。这里的“为其回向的补特伽罗”,有不一样的理解,前面是一种解释,还有一种解释:回向善根没有什么差别;为其回向的补特伽罗回向者就是我们,是我们为其回向的,我们为谁回向呢?我给众生回向,这就是能回向的有情;所回向的对境指的是众生。这样理解也可以。

三轮有很多,有时候是能作、所作和作业 ,有时候是从布施和持戒的角度,这是不一样的,就是一个公式。反正能作、所作和作业就是三轮。 这里说的是回向的善根、为其回向的补特伽罗和所回向的对境, 从这个方面来讲,我要回向的善根和能回向的我都是空性的,还有所回向的对境,这个方面叫三轮,三轮就是三个方面。三轮实执,即我们执著善根、能回向的我、所回向的对境众生或者要回向众生成佛,这些都是实有的。 三轮体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回向者我,从人我空性来观察不存在,所回向的善根和众生也是空性的,或者说所回向的佛果,所回向的善趣,这些也是空性,叫做三轮体空。所谓三轮体空就是无自性,虽然有显现,但是本体是空性的,没有实有。

当然,三轮以证悟无实智慧摄持的真实无毒回向在此凡夫薄地时根本无法做到,所以我们应当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们也如此回向,这种回向可以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

因为考虑到众生对空性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华智仁波切说,三轮以证悟无实智慧摄持,证悟无实智慧摄持就是三轮体空这就是真实的无毒回向,没有实执的回向。在凡夫薄地的时候,薄地就是他的地很薄弱,没有真实生起坚固的圣者地叫做凡夫薄地。 那么在凡夫薄地的时候,根本做不到安住在三轮体空中回向。这样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没有机会以三轮体空的方式回向呢?也不是。所以说,我们应当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们也如此回向,这种回向也可以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我们就想三世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大恩根本上师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还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因为他们的智慧完全是安住在三轮体空当中的,就像我们这堂课开篇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怎么回向,我们也怎么样回向。因为他们有圆满的智慧,已经完全证悟了最圆满的空性,所以我们这样作回向也可以替代三轮体空的回向,我们同样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完全得到最殊胜的三轮体空回向的效果,这是一个窍诀。我们虽然现在做不到,也安住不了,但是佛陀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相当于是三轮体空的回向,这样非常殊胜。

现在有些学过中观的道友们,一定要使用空性,训练自己运用三轮体空的回向方法。虽然我们用前面讲的方式回向,暂时肯定是可以替代的,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标准,所以在用三轮体空的方式回向的同时,也可以使用现在已经掌握的人无我空性、法无我空性的修法。虽然现在使用的还是比较笨拙,但是我们也要不断地去训练。本来我们通过这样的训练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也能训练空性。就在我们以三轮体空回向的同时,把空性也串了一次,这也是靠近实相的修法。学过中观的道友可以逐渐去运用。

《三十五佛忏悔文》中也说:“过去诸佛如何回向,未来诸佛如何回向,现在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是普作回向。”

在《三十五佛忏悔文》中也是这样讲过。

如《普贤行愿品》云:“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这个回向,后面还有一句,有时候是一个颂词,有时候是两个颂词。寂天菩萨在《学集论》当中,把这两句尊为无上回向。什么是无上回向呢?我们学过的《入行论》第二品里面有一个叫无上供养。无上供养和无上回向的原理是一样的。什么叫无上供养、无上回向呢?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或者三世诸佛如何供养,我亦如是供养,这是无上供养。回向的时候,文殊普贤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这是无上回向。 无上的意思是说用他们的智慧摄持 。因为他们的智慧是无上的,所以这样去作回向就是无上回向,这样去作供养就是无上供养。我们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也会念文殊师利勇猛智等四句或者八句来进行回向。文殊师利的勇猛智慧和普贤菩萨的慧行,亦复然,也是很勇猛的。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上师解释的时候说,随彼一切常修学,我今回向诸善根,也可以这样理解。意思是说我随学这一切,他们怎么回向,我也如是的回向。

可见,善法成为圆满菩提之因的无误要诀,唯有依赖于以回向印持的这一结行,所以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精进作回向。

华智仁波切在总结的时候说,我们现在所作的善法要成为圆满菩提之因的无误要诀有三个,虽然有三殊胜,但是这里著重讲的是回向。 成为圆满菩提之因的第一个要诀是发菩提心,第二个是正行无缘,这也是一个无误要诀。第三个就是回向。 因为这个地方只是讲了回向,所以唯有依赖于以回向印持的结行。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精进地作回向。每天要作若干次回向,晚上要作一次总的回向,能够养成回向的习惯非常好。

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夏至已至编校组恭录 )90G@O7{IF@WWFZSM[6AI[A

录入:圆二;编辑:智二;终审:悲二

TIM图片2017082707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