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休息大车疏》第2课笔录

轮回0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入造论之初义、广说真实论义和宣说究竟末义。第一个科判入造论之初义分为顶礼和立宗,现在正在讲顶礼句。在顶礼句的颂词之前,无垢光尊者造了引文,主要讲了佛法如何通过诸佛及高僧大德的恩德而得以住世;众生趣入佛法要具备获得暇满自性的必要条件;为了趣入无上精华了义的修法必须要发起菩提心;然后开始修学从起步到现证菩提之间的一切精华修法要义。引文说明了无垢光尊者造本论的等起。

全文共有十三品,首先讲顶礼句:

本来怙主功德海,智悲自性不可测,

诸佛佛子如意源,顶礼散利乐云者。

最后一句在新的译本中译为“散利乐云尊前礼”,顶礼句主要是对普贤如来或和普贤如来无二无别的诸佛和上师作殊胜顶礼。

“本来怙主功德海”,怙主诸佛具备无量无边的功德法,就像大海一样深广而不可测。“本来怙主”指原始普贤王如来,或已经现证与普贤如来无二无别果位的一切诸佛和上师。

“智悲自性不可测”,诸佛、上师所具备的智慧和悲心的自性是甚深不可测的。所谓的甚深,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黑洞洞或没有边际的状态。因为凡夫人的分别心没办法了解、没办法揣测,所以称之为甚深。这样的智慧和悲心是无二双运的,平时我们的智慧是一种分别念,我们的悲心也是有缘悲心,二者都是世俗中可思可议的境界。而佛陀的智慧是无分别的悲心,悲心也是无分别的智慧,二者都是圣者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这样的智悲自性是不可以揣测的。

“诸佛佛子如意源”,“如意”指如意宝,比喻前面的诸佛佛子。诸佛佛子如意宝的源泉是什么呢?这是本来怙主功德海,智悲自性不可测的分支含义。具备智悲自性的诸佛所宣讲的妙法,后学者依之修学,就会成为诸佛佛子。即随着修行者的精进和信心等,相应的会成为菩萨或究竟成佛。一切诸佛及佛子都称为如意宝,因为这些诸佛、佛子能够满足一切众生世间、出世间的愿望。一切诸佛佛子如意宝的源泉就是智悲自性。

“顶礼散利乐云者”,新译是散利乐云尊前礼,在散发一切利乐大云的尊者(诸佛)前恭敬地作顶礼。《大乘经庄严论》中对利和乐作过观察,“利”指今生的利益,“乐”指后世的安乐,或者说今生的安乐和后世的利益。总之,利和乐二者是别别解释的。后学者通过依止诸佛菩萨或上师,就会知道如何取舍,如何修持正法。所以,今生中一定会获得利益。通过这样的善根功德法,来世一定会获得暂时或究竟的快乐。

于本基中现前菩提的怙主导师出有坏圆满如海断证功德,

“本基”指如来藏自性,每个众生都具备这样的本性。《定解宝灯论》中讲,按照共同乘或者二转法轮以下来看,本基指蕴界处和空性无二无别;按照三转了义法来讲,本基指大空性和如来藏光明无二无别。可见,本基是无为法的自性,无论在最初迷惑,还是在中间修道或最后成佛时,都一直保持不变。所以,成佛或现前菩提,也是在本基中,离开本基之外,没有单独的佛果。本基中具备了一切如海功德法、无量无边的自性功德。所以,心性中本来有如来藏,无论是实修、证悟法性或最终现证菩提,都是在本基中显现、圆满的。所以,“于本基中现前菩提”。

“怙主导师”是对佛陀的称呼,“出有坏”也是佛陀的异名。“圆满具备如海断证功德”,佛陀成佛之后,有无量无边的断的功德和证的功德。断的功德归纳起来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或者说,佛陀彻底断掉了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因——人我执和法我执,因此烦恼障和所知障跟随而断除。“圆满断德”指无余断尽二障的粗大烦恼和微细习气。“圆满证德”指证悟二无我空性、菩提自性而获得一切智慧和功德。

具足身语意无尽庄严轮,

“身语意无尽庄严轮”是密宗中的术语,指身体、语言和意都具备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轮”指从此到彼一直不停息。真正获得了圆满功德之后,度化众生的事业是无法停息的。身体的无尽庄严体现为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语言的无尽庄严体现为六十梵音,意的无尽庄严体现为两种或五种智慧。无论在密宗还是在显宗中,只要真正获得了佛果,没有一个不具备身语意无尽庄严轮的,无二无别。

彼之卓越智慧与悲心是以寻伺分别心无法揣测的。

这里讲的是颂词中的“智悲自性不可测”。佛陀卓越的智慧和无与伦比的大悲心,以凡夫人的寻思分别心根本没办法进行揣测。如果讲得深一点,佛陀真正的自相智慧和悲心,连十地菩萨也没办法了解和揣测。虽然十地菩萨的证悟已经非常圆满,有的经论中讲,十地菩萨的智慧和佛非常接近,但按照最了义的观点来看,二者智慧的差距仍像牛蹄水和大海水,或萤火虫和太阳的光明一样。十地菩萨在出定位有细微的分别心,只要是寻伺分别心都无法揣测、无法圆满了解佛陀的智慧和大悲的功德。

勤修其所演说之妙法是产生三世诸佛佛子如意宝的源泉,

这里讲“诸佛佛子如意源”。具备智慧和悲心的诸佛,安住于世间主要是为了说法度化众生。如果勤修佛陀所宣讲的妙法,就可以产生三世诸佛佛子如意宝,即佛陀的智慧和大悲心就是产生后来诸佛佛子如意宝的来源。

可使尽虚空际的一切众生随各自意愿获得人天之暂时安乐,以及随根基缘份获得三菩提之究竟安乐,最终现前遍知佛陀大菩提的果位。

这里讲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世间道,第二、三层次主要讲出世间道。

第一个层次,“随各自意愿获得人天之暂时安乐”。尽虚空界的一切众生,只要缘佛陀所宣讲的妙法去实行,无论想获得今生福德还是想获得来世人天安乐,都可以圆满各自的意愿。比如,佛陀教导佛弟子要布施、守持戒律、安忍,如果今生当中精进的上供下施,后世一定可以获得极为广大的财富受用;如果这一世精进的守持五戒十善,或者守持根本戒不犯,后世可以获得人天善趣的身份;如果今生中能修持安忍,后世一定可以获得殊妙的容色,自己的容貌会非常庄严。这些都是获得人天暂时的安乐,它的因来自于行持佛陀所宣讲的妙法。虽然众生各自的根性和意乐不相同,只要缘佛法进行修持,都可以获得暂时的利益和人天的安乐。

第二个层次,“以及随根基缘份获得三菩提之究竟安乐”。根据众生各自种性苏醒的不同根基和缘份——声闻种性、缘觉种性或菩萨种性等不同层次,入道后修持正法,最终获得的三菩提安乐也是不同的。声闻、缘觉可以通过修持佛陀所宣讲的四谛、十二因缘的妙法,而分别获得声闻菩提果、缘觉菩提果;菩萨可以通过修持佛陀所宣讲的六度、四摄、大悲空性藏等,最终获得佛果。获得三菩提究竟安乐的来源,也是不可测量的智悲自性。

第三个层次,“最终现前遍知佛陀大菩提的果位”。不管是最初随各自意乐而获得人天暂时安乐的众生,还是随根基缘份而获得声闻、缘觉、菩萨果位的众生,因为和佛陀结缘的缘故,最终必定会现前遍知佛陀的大菩提果位。

这方面有很多殊胜的根据,《宝性论》讲得尤其透彻。第一个根据,在三转法轮以上宣讲,每个众生都具备如来藏,宁玛派自宗的《心性休息》也承许这一点。每个众生都具备如来藏,这是一个最近取的因。第二个根据,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是不停息的。佛陀住在世间会恒时转动法轮、恒时利益众生,通过无量、不可思议的方便来接引众生,跟众生结缘。所以,不管跟佛陀结上什么样的缘份,因为自相续中的如来藏与佛陀智慧大悲的自性都不停息的缘故,一切众生最终都会获得遍知的大菩提果位。

如是于圣尊普贤如来等十方三世诸佛佛子前顶礼。

了知这样的自性之后,于圣尊普贤如来为首的十方三世诸佛,以及随诸佛修学、超胜凡夫境界的一切菩萨面前作顶礼。因为了知他们的殊胜功德,他们是一切诸佛佛子如意宝的源泉,是能够引导众生趋向于解脱果位的殊胜航船,所以,必须在他们面前作顶礼。以顶礼来表示恭敬、表示内心当中的随喜赞叹,也表示随学的决心。如果内心没有信服,不会在三世诸佛前顶礼,之所以顶礼说明了了知他们的殊胜功德。如果我们要获得这种殊胜的果位,必须要随学他们,必须要对这种殊胜的对境作顶礼,折伏我慢,圆满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

其中,本来怙主功德海,如《幻化网》云:“怙主本来圆正觉,功德珍宝大海洋。”

全知无垢光尊者引用“怙主本来圆正觉,功德珍宝大海洋”宣讲本来怙主功德海。“怙主本来圆正觉”普贤如来是本来的圆满正觉,“功德珍宝大海洋”相续中所具备的珍宝功德犹如海洋一样,无法测量边际。

圆满一切智悲智慧者非佛陀莫属。

“圆满一切智悲智慧者非佛陀莫属”是从“智悲自性不可测”的侧面宣讲佛陀的功德。“智悲智慧”指智悲的自性和所具备圆满智慧的自性,是不重复的。有时智、悲分开讲;有时智、悲同指智慧的本体,除了智慧的本体之外,没有别别的悲心,也没有别别的智慧。

《中观四百论》云:“故除佛无有,如实号如来。”

在《四百论》中,圣天菩萨也赞叹:除佛之外,没有能够如实号如来的补特迦罗士夫。因为佛陀的出入吸都是为了利益有情,而且具备一切自性功德法,所以只有佛才能真正的称为如来。

这些也是具足因果、缘起方产生的。

佛陀的智悲自性也好,功德珍宝大海洋也好,是通过什么而产生的呢?从了义、诸法实相的侧面来讲,这些功德法都是大无为法的自性,是不可变化的。既然不可变化,为什么讲要具足因缘缘起方产生呢?这是不矛盾的,是从两个侧面作宣讲。

佛陀相续中所具备的功德法,确实是无为法的自性,但是它为什么不显现呢?一是因为众生的无明,众生被客尘遮障的缘故,所以要使大无为法自性的珍宝功德法显现出来,必须要具足因缘和缘起。二是从离系的侧面看,相续中的如来藏之所以不显现,主要来自于客尘的系缚。要使功德法现前,必须要遣除系缚。

“因果的缘起”,如果内心中具备无明烦恼的因,凡夫众生就会具备流转的果;如果具足遣除客尘、显露功德法的因,客尘彻底消尽时,无为法的功德藏就会显现。所以,本文是从这个侧面讲因果的。不是说无量无边的法身功德是因果法,而是要显现如来藏自性必须要有因缘。

因缘有内因缘和外因缘两种。内因缘中,最近取的因是佛性如来藏。当然,苏醒种性和对大乘了义佛法生起绝对的信解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外因缘指能够开显本性,使自己进入佛法的大乘善知识。两方面的因缘具备之后才可以产生这样的功德法。

如《宝性论》云:“法从佛生,僧从法生。”

“法从佛陀生”,殊胜的正法从佛陀而产生。如果没有现证正觉,佛陀怎么能从智慧中流露出殊胜的三藏十二部教法呢?“僧由佛法生”,现证初地以上功德法的补特伽罗,这样的圣僧从哪里来呢?从法而生。虽然我们有时说僧众依佛陀而产生,但内心中要真正生起僧宝的功德,必须通过修法而现证诸法法性,所以僧由法生。实际上,佛法僧三者互为因果。一个人可以首先是僧,然后通过圆满道次之后,而获得佛果。即通过僧众——一到十地的菩萨而出生佛陀。

散利乐云者,如《经观庄严论》云:“慈诸众生者,无有离密意,不离密意者,顶礼利乐尊。”

“散利乐云者”指佛陀利乐尊,这是《大乘经庄严论》二十四品敬佛品中的内容。合心、离心、不离、利益心指佛陀相续中具有最圆满的慈心、大悲心、喜心和舍心等殊胜的功德智慧法。“怜愍诸众生”,因为具备四种心的缘故,对一切无有意义地漂泊在轮回中的众生生起怜愍心,而开始宣讲正法,所以,佛陀世尊是散利乐云尊。“利乐尊前礼”,了解了功德法之后,对佛陀作殊胜的顶礼。

如是顶礼有令自己、他人、自他二者获得大利三种必要。

这样的顶礼有什么必要呢?有令自己获得大利,令他人获得大利和令自他二者皆获得大利之三种必要。

下面进行次第阐释:

(一)自己获利之必要:若以善妙词义赞叹殊胜对境,则可使自己趋入圣者行为,令他人了知自己是智者,也能令造论究竟圆满。

殊胜对境有很多种,十方三世诸佛、一到十地的大菩萨、上师、僧团、护法神、空行、本尊、声闻缘觉及父母等。《大乘经庄严论》中讲,菩萨相续中具备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通过对以上的殊胜对境进行赞叹,就可以获得殊胜的功德和福报。

第一,则可使自己趋入圣者行为。通过赞叹诸佛菩萨等圣者,结上殊胜的因缘,通过自己的善根力和诸佛菩萨的加持、提携力,最终自己会趋入圣者行为。这是我们现在作顶礼、赞叹的一个殊胜必要。

第二,能令他人了知自己是智者。为什么作顶礼、赞叹,就可以使别人了知自己是智者呢?智者和愚者之间的差别,有很多不同的讲法。比如能够背很多论典并善巧讲解法义的人称为智者,反之,不能如是对佛法闻思修的人称为愚者;世间上广闻博学的人是智者,一无所知的是愚者,这是从所知多少来划分的;能够了知对境殊胜而进行赞叹、恭敬的是智者,根本不了知对境殊胜而自高自大的是愚者。

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也对智者和愚者作了很多分类。本文中,是依靠能否区分应敬处和自己相续中是否具足我慢来划分的:如果具有强烈的我慢,即使对境比自己殊胜、比自己具有功德,也因为自高自大的我慢心而对他拒不承认甚至诋毁,这就是愚者;相反,知道对境的殊胜后,放弃我慢、我执,从而作恭敬和赞叹,就是智者的行为。所以,如果能够通过善妙的词句,对殊胜的对境作恭敬赞叹和顶礼的话,不仅能使别人看到这个人没有我慢,而且他本身就是智者。

第三,对境的加持力能使自己造这部论典究竟圆满。

《般若八千颂广释》云:“利他悲尊纵舍命,自之能力不松懈,肩负重任诸大德,危难之时永不舍。”

“利他悲尊”包括诸佛、菩萨和安住于世间的大乘善知识等。为了利益他人而内心中具有大悲心的尊者都可以称为利他悲尊。“利他悲尊纵舍命,自之能力不松懈”,利他的悲尊们,即便舍弃生命,自己发誓要做的事情也不会松懈。“肩负重任诸大德,危难之时永不舍”,肩负弘法利生重任的大德,在危难之时也永不舍弃自己的誓言。这个教证主要讲,智者通过顶礼对境的方式,使造论的事业能够究竟圆满,中间不出障碍。因为信心或誓愿力非常坚固,中间是不会舍弃的。

(二)他人获利之必要:(如果以善妙词义赞叹殊胜对境,)他人了知此为殊胜导师与论典而生起敬信。

如果造论者本人通过善妙的词义,对对境作殊胜的赞叹,那么他人看到该顶礼句、赞叹句时,就可以了知导师具有殊胜的功德、这部论典是智者所造,由此而生起敬信心。如果对导师和论典都能够生起敬信心,就可以获得利益,内心当下就种下了解脱的种子。所以,能够使他人获利。或者,生起敬信心后产生非常迫切的心情,想要马上趋入该论典,从而知道本论典的能诠、所诠是什么、修法窍诀是什么,如此在今生中也能获得殊胜的利益。

如龙树菩萨说:“作者赞本师,并非无有果,于导师论典,生起诚信故。”

龙树菩萨也讲,如果造论之前,作者能够通过各种词句、殊妙的含义,对自己的本师进行赞叹的话,并不是没有果的。“果”有时指后果,如异熟果等,有时指必要性。所以,“并非无有果”可以理解为一定会有善妙的果,以后一定可以获得安乐的果报;也可以理解为并不是没有必要的。通过赞叹本师,可以使其他人对于导师和论典生起敬信,由此引发以后安乐的殊胜果报;也可以理解为,有这样殊胜的必要性。

(三)自他二者获利之必要:

自己和他人都可以获利,作者自己获得功德,他人也可以获得利益。

圆满资粮,成办所愿。

总结归纳,自他二者都能够获得圆满资粮和实现所愿的利益。第一,自己通过赞叹顶礼,可以圆满资粮,最终成办一切世出世间暂时和究竟所愿。第二,通过顶礼和赞叹,也能使他人生起敬信,圆满资粮,最终成办所愿。这是自他二者共同得到的利益。

《广大游舞经》云:“具有福德者,成办诸所愿。”

佛陀在《广大游舞经》中讲:有福德的人可以成办一切所愿。这个教证是不是和前面没有关联呢?不是的。因为赞叹本师,自己获得福德,也使他人获得敬信,从而使他人获得福德。如果自他二者都有福德,就可以成办一切所愿。我们内心当中的所愿有所实现,并不是无因无缘,而是通过本具福德的近取因而引发的。所以,如果能对本师作恭敬顶礼赞叹,就会有福德,从而能成办诸所愿。

《佛陀众行经》云:“于导师佛陀,虽作微小事,转种种善趣,后获菩提果。”

《法华经》中讲得很清楚,即使缘画像、缘一句咒语进行顶礼供养乃至于小低头,甚至在佛塔中供养一朵花,都可以最终成正觉。因此,虽然对导师佛陀只做了微小的事情,也能够暂时转种种善趣,而后究竟获菩提果。因为佛陀内心中的功德自性无有边际,只要和佛陀结缘,我们内心中的善根也是无有边际的。与其他对境相比,佛陀内心中已圆满证悟一切如所有、尽所有的法性,断除一切障碍,所以,和佛陀结缘的果报远远超胜其他果报。首先能够转种种善趣,最终一定会获得菩提果位。

二者立宗:

光明法身净佛性,无明执故漂此有,

业及烦恼旷野中,疲劳心性今休息。

这是立宗或立誓句,用以说明造这部论典的必要性。

“光明法身净佛性”,点出了众生相续的状态。一切众生心的本性是什么?可以从现相、实相两方面来分析。从现相来看,在六趣和三界中,众生有各自的安乐、痛苦或其他等舍的种种感受。从实相来讲,处于六趣中的任一众生,心性、实相、胜义谛都和佛无二无别。“光明法身”就是光明和大空性无二无别的清净法身,也是一切众生本具的净佛性,在其他经论中也称为如来藏。一切众生本来具备这样一种如来藏的本体。

“无明”指不了知一切诸法本来是空性的状态,也不了知自己本来是佛陀。这样一种不了知万法的状态称之为无明愚痴。因为无明愚痴,从而对于本来存在的法不去执著、不去现证,反而对于不存在的客尘法认为是实有、存在的,所以叫“无明执故”。因为错误颠倒地执著,开始“漂此有”漂泊在三界轮回当中。《大乘经庄严论》中也讲,众生的特性是把本来没有的东西执为有,有的东西执为没有。“有”指如来藏自性或殊胜的法性,“没有”指客尘。众生认为客尘是实有的,比如面前的房屋、自己的身体、山河大地及内心中的种种感受等,本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本体存在,众生却牢牢地执著这些为实有;而对于内心中本来具备的如海功德法、殊胜的空性和如来藏光明却不执著,反而认为这些是没有的,这就是颠倒执著。所以,这里讲到了流转轮回的因。

“业”指内心中的一切有漏业,包括有漏的善业和恶业。《俱舍论》《因果明镜论》中讲,就像种子离开了水,无法通过水的滋润而发芽一样,如果相续中只有业而没有烦恼,众生无法投生后有。如果只有业而没有烦恼,业是无法增长广大的。所以众生的流转,需要兼具业和烦恼这两者。“旷野”是没有人家、非常恐怖、很广大、令众生不悦意和非常疲劳的地方。所以,无垢光尊者把充满业惑的轮回比喻成旷野。六道众生在这么大的旷野中无依无靠、无亲无怙,感受了无量无边的痛苦,从而身心非常疲劳。尊者为了使一切疲劳的心性得到休息,而造了这部论典。修学本论,可以使我们的心性不再执著于外境、妄造恶业和处于无明状态中,相反,可以通过修持精华要义而逐渐证悟。

心之自性是本来光明、超越有无常断四边之佛性,一切众生本来即普遍具有此佛性。

起心动念是心的现相,它的本体实相是本来光明、超越了有无常断四边的佛性。有无常断四边是平时众生惯有的执著状态,即执著万法为有或没有,或堕于常边,认为一切恒常,或堕于断边,认为一切断灭不存在。这种情况下,一切的客尘法彻底超越了殊胜的佛性如来藏。

“一切众生本来即普遍具有此佛性”,佛性不是通过因缘改造后才重新产生的,不管众生了知不了知、证悟不证悟,都普遍具有这样的佛性。就像芝麻周遍油性一样,每一个众生都具备佛性如来藏。所以,不管显现什么样的身份,不管有多重的贪心、嗔心和愚痴、嫉妒等烦恼,众生无有任何差别的都具备佛性,本体实相和释迦牟尼佛、普贤如来及全知麦彭仁波切等无二无别。如是了知自性,是令我们发菩提心而精进的最好因缘。因为自己具备佛性,只要精进,只要能够去除客尘,佛性就能够显现。所以,利根者会倍加精进。因为了知一切众生都具备佛性,所以发菩提心是有意义的。如果了知只有某一部分众生具有佛性,而另一部分众生是真正的一阐提、断种性者,那么对于发菩提心,就会有各种疑惑。按照了义观点,一切众生普遍具备如来藏佛性,只要具备因缘就可以开发,一阐提只是暂时的讲法而已。因此,我一定要发菩提心,一定要救度众生,这样菩提心会来得非常猛厉、非常稳固。

《宝性论》云:“心之自性光明故,彻见惑无本体后,圆满正觉已证悟,众生无我之四边,令诸众生入佛道,具此无障妙慧者,现见有情之心性,具智如来前顶礼。”

“心之自性光明故,彻见惑无本体后”,修行大乘深道的圣者,已经见到了心的自性光明。自性光明如来藏已经圆满,或者了知支分之后,就彻见了惑无本体。自性光明和烦恼的业惑,二者无法并存。如果内心中具有烦恼障等粗大业惑,心的光明是见不到的。相反,因为圣者佛陀见到了心的光明,所以见不到相应的烦恼。因此,二者是违品,就像水和火一样没办法相融。“见惑无本体”后,就断掉了惑。

圆满正觉或者圣者,已经证悟了“众生无我之四边”和“见众如来常随逐”两种所见。

第一个所见是什么?众生无我之四边。佛陀或圣者通过相续中的如所有智,见到一切众生无我的如所有性。如所有智和如所有性就是能见和所见。一切众生、山河大地的自性本来如是,是空性的。“无我”是如所有性,不管众生是否证悟,诸法的本体就是这样的如所有性,而能够了知如所有性的智慧就称为如所有智。如所有智的圆满位在佛位,部分位在菩萨位。

第二个所见是什么?见众如来常随逐。众生相续中的如来藏是恒常随逐的。佛陀或圣者具备尽所有智,见到一切众生的本体并不是断灭空,而是在空性的当下具有如来藏。即使堕到无间地狱中,如来藏也没有舍弃我们。我们不了知它,根本没有去修持、照顾自己相续中的如来藏。所以,如果能够好好依止善知识,通过积资净障的方式来修习,如来藏的自性迟早都会显露。这就是尽所有智。

尽所有智所见的对境是尽所有法,包含了一切广大的显现法,具体分为两类:不净的广大显现和清净的广大显现。尽所有智能够同时无误照见这两类。所造的业、经过多长时间、以何种方式成熟,即是尽所有智所照见的因果不净显现;同时,圆满正觉或一到十地的菩萨,也能够通过尽所有智,照见众生相续中周遍具有如来藏的尽所有法。

“具此无障妙慧者,现见有情之心性”,具备无障无碍的妙慧者,如大乘僧众或佛陀,可以现见有情的心性是大空性和如来藏无二双运的本体。“无障妙慧”指无障无碍,无障是没有烦恼障,无碍是没有所知障。所以,具备这种离二障妙慧的圣者佛陀,能够现见一切有情的如是心性。

这几个颂词出自《宝性论》,讲僧宝的功德。大乘的僧宝可以见到有情的心性,佛陀也能够圆满照见。无垢光尊者引用该教证为了说明什么?为了成立前面的“一切众生本来即普遍具有此佛性”的立宗。因为离开二障的圣者,通过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如是照见的缘故,我们就可以诚信自己内心中一定具备如来藏。

虽然自己具有如是本来清净的智慧,但因未了知其本面而漂流于此三有中。

这是讲“无明执故漂此有”。虽然自己具有本来清净、无法被客尘染污的智慧,但因为无明而不了知其本面,冤枉地、无始无终地漂流在三有轮回中。

现在好不容易遇到了精华了义的教法,知道自己具有如来藏,可以消除客尘而成佛。但如果还不修持正法、继续庸庸碌碌以造业的身份流转下去的话,是非常可惜的。以前漂流流转是因为不知道这样的修法,不知道自己本来具有如来藏,现在知道之后还要流转,这就是没有心识、不知取舍的无心人。

无垢光尊者教言中的每一个字、每一段话,对我们都是鞭策,策励我们应该如何去精进,如何去开发自己本具的如来藏。我们要好好地用教言和自己的心作对照,看自己是不是具备精进?不精进时看一下教言,肯定会转变自己的心相续。

也就是说,以无明我执之业力与由彼所产生的贪嗔痴慢嫉五毒烦恼而流转于此三有中。

怎样流转呢?首先通过无明我执产生业力,通过业力产生贪嗔痴慢嫉五毒,“慢”指骄傲。三毒指贪嗔痴,五毒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慢”和“嫉”,即贪嗔痴嫉妒骄傲。有时我们说,贪嗔痴烦恼产生业力,为什么这里讲业力产生贪嗔痴烦恼呢?实际上,贪嗔痴和业是互为因果的,通过业可以引发烦恼,通过烦恼又可以引发业,二者之间不是别别他体安立的。

如何流转的呢?众生依靠存在于阿赖耶上的各种习气,

本论承许阿赖耶识持种,在不承许的教法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持种方式,如《中论》中讲到有部、犊子部、经部或中观等,对于众生的业果如何不失坏,都有各自不同的安立方式。唯识宗安立众生具备阿赖耶识,而阿赖耶可以守持无量无边的各种习气。

从而以小品不善和愚痴之业而转于旁生中;以中品不善和贪心之业而转生饿鬼中;以大品不善与嗔心之业而堕入地狱;

如果造了很严重的罪业,相续中的贪嗔痴非常猛厉,而且再再串习这样的不善和嗔心,就会堕入地狱。有时也会如《广论》中抉择的一样,中品堕旁生,下品堕饿鬼。

以相应我慢之随福德分善业而转生到天界人间;

这类众生心中主要积累了随福德分的善业。第四品中会讲,能够直接引发人天善趣的业,称为随福德分的业;通过出离心而守持的业,是随解脱分的业。所以,如果内心中没有以出离心摄持,这些业大部分都成为随福德分的善业,下一世最多生于天界人间而已。如果内心中能生起出离心,通过出离心来摄受,这样的业就属于随解脱分的业,成为后世解脱的因。

所以,通过相应我慢的随福德分善业,或者转生到天界,或者转生到人间。如果这种业非常猛厉,会转生于欲界、色界天;如果这种业是中等或者下品,就会转生于人间。

以相应嫉妒之善业而转生于非天中。

如果造随福德分善业的同时,内心中的嫉妒非常强烈,这样的善业就相应于嫉妒,最后会转生于非天,即转生于阿修罗中。

如此分别在各趣中受苦、享乐、不受苦不享乐,行善和造罪,

六道各趣当中,或者受苦,或者享乐,或者苦乐加杂,即苦多乐少或乐多苦少,或者是既不受苦也不享乐的等舍状态。或者跟随前世的因缘而喜欢行善,或者依靠前世的等流而喜欢造罪,这都是通过无明习气而引发的。

不由自主地漂泊在这无始无终、无边无际、难以行走的三有旷野中,无义地将如梦的显现执为我和自己。

我们现在正不由自主地漂泊在无始无终、没有边际、难以行走的三有旷野中。其中充满各种各样的障碍、痛苦和违缘,行走起来非常困难。在这样一种三有旷野当中,我们将无意义的如梦显现执为自己。如果我执很重,就会像无垢光尊者所讲的一样:没实义地将非实有的、如梦的显现执为我和自己,如自尊心、我执等。

若详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一切根本不存在,然而迷乱的当时似乎确确实实成立。

这里一方面讲我们现在的状态,一方面引导我们:这一切像梦境一样,好像存在,但经过详细观察,会发现它根本不存在。如果要对“我和自己”做详尽的了解,必须学习《中论》《入中论》等中观教言,就会发现这一切虽然有显现,但根本不存在。但在迷乱的当时似乎确确实实成立。

《三摩地王经》云:“三有众生如梦动,此中谁亦无生死。”

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讲:一切三有的众生,就像在梦中摇动一样,显现上虽然有生有死,实际上都不存在。所以,我们所处的轮回,似乎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好像有生有死,但真正观察的时候,到底谁生谁死呢?没有一个生,也没有一个死。众生因为不了知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往生于轮回当中。

现在学习教言,就是要打破这样虚幻的大梦,从生死大梦中彻底觉醒过来。要想觉醒,首先必须听闻教言,然后必须实修,单单听闻是没有力量的。

《梵天请问经》云:“如梦显现诸众生,分别为自业所缚,不断感受多苦乐,虽为无我真如性,愚痴凡夫执自我,三有痛楚屡屡生。”

《梵天请问经》中讲,如梦显现的一切众生,分别被各自上品、中品、下品或随福德分的业所束缚,根本没有自在,不断感受极多的痛苦和安乐。根据《中观四百论》的观点,一切三有当中的苦乐,自性是纯粹的苦,乐也只是痛苦减轻的状态而已。

“虽为无我真如性”,虽然一切的本体都是无我真如的本性,即一切都是大空性的自性,“愚痴凡夫执自我”,没有智慧、具备无明我执的凡夫,还是在无我当中执著于自我。“三有痛楚屡屡生”,因为执著自我,在三界轮回中一切的痛苦屡屡产生,没有间歇。

对于这些教言,我们要仔细观察,不要在字句上划下去就满足了。实际上,我们就是在没有我当中执著有我。如果真正从内心深处,对这个问题生起定解的话,我们就会再再去观察。因而,会对一切无我生起定解,从而对曾经产生我执、执著自我而流转的状态,产生非常厌恶之心。

相反,如果我们现在还继续用很多方式去加强我执,并没有想办法去打破我执的话,最后结果就只能像教言讲的:三有痛楚屡屡生。虽然我们曾在很长的时间中漂泊于轮回,但现在还是不精进的话,以后漂流的时间只会更长。所以,我们应该尽力使心趋于正法,使自己的心和正法相应,这样才有解脱的机会。否则,因没有断绝,怎么可以消散轮回的显现呢?根本没办法打破三有。

因此,学习教言时,一定要从内心中对每一个修法产生触动、产生震动,要和以前的想法不一样。对于这样的触动,必须要再再思考,再再对教言和相续做观察。一定要发起决心:不能够再放逸下去了,不应该再庸庸碌碌下去了!应该按照诸佛菩萨,尤其是全知无垢光尊者的教言,从现在开始,趋入到修行正法中,努力在最短时间中和正法相应。这就是我们学习本论典的必要性。

今天的课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