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休息大车疏》第 8 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宣讲由全知无垢光尊者所著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本论主要宣讲从凡夫到佛地之间的实修窍诀。即使以前没有真正进入佛门,如果能通过本论所宣讲的次第引导,将法义渐渐融入自心,也可以最初生起出离心,中间生起菩提心,如果具备智慧、精进和上师的加持等因缘,一生中一定可以证悟殊胜法性,从而获得解脱。

本论分为十三品,现在正在讲第一品暇满难得。前面已经分别宣讲了闲暇和圆满,无垢光尊者再再劝诫我们要开始利用暇满人身去修持正法。现在宣讲“明确观察能依所依之自性”中的第一个科判“法之根本为心”。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了知,一切法的根本是心:身体或五蕴、一切器世界和整个轮回都是由心所造。

我们为什么会流转轮回?首先心中产生种种贪、嗔等迷惑,由于迷惑而执著心中显现的万法,最后导致流转。现在我们必须了知一切外境是心的显现,开始修心。如果调伏了自己的心,一切都能调伏;如果心外求法,则没有丝毫实义。一切外境是不是自己的心呢?无垢光尊者教诫说,一切外境是心所造,但是并不是心。我们知道,真相唯识宗承许一切外境是心,假相唯识宗承许一切外境是由心所造,但不是心。从这方面来看,无垢光尊者此处是按照假相唯识宗的观点来承许的。

下面讲应该从哪方面开始入手修道?修道要抓住根本,一切道的根本就是调伏自己的心。心调伏后,布施、持戒等一切地道功德都可以圆满。

若未护持自心,则不能守持学处。

如果不能护持自己的心,没有调伏自己的心,就无法守护学处。别解脱戒虽著重重于身语的禁行,但只有生起出离心或护戒的意乐,才可以真正守持清净戒律,大乘中尤其如此。大乘的一切都以心为主,身语行为都是为了调伏自心而施设:如果行为过于放荡,心也难以调伏;如果身语行为有所收敛、制止很多恶行,心也能够相应安住于正道。下面引用《入行论》的观点进行宣讲。

《入行论》云:“若未护此心,不能护学处。”

寂天菩萨讲,如果不能守护自己的心,使它处于贪嗔痴、放逸散乱的状态中,就没办法护持学处。无论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或饶益有情戒,都需要在调伏自己的心之后才可安立。

“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

在戒律中,除了守护自己的心,其余都是支分。真正的根本戒律就是守护自己的心,使心时刻处于不放逸、正知正念的状态中。恒时安住观察自己的心,如果能够守护好心,其他戒律都可以圆满。

“实语者佛言,一切诸怖畏,无量众苦痛,皆从心所生。

实语者佛陀讲:无论是六道众生畏怖自己找不到衣食、找不到怙主、受到怨敌伤害等,还是无量无边的一切苦痛,都和其他因缘无关,全部是从自己内心中产生的。

因为佛陀早就断掉了说妄语的因,成佛之后也丝毫没有说妄语的必要,所以很多经论中称佛为不打妄语、如实宣讲的实语者。

有情狱兵器,何人故意造?谁制烧铁地?女众从何出?

如复活地狱中的有情因各自业力所感,兵器可以任运显现在手中,拿起兵器就互相砍杀。这些兵器是何人故意造出来的?热地狱中遍满烧红铁地、烧红铁墙,这么广大的烧铁地狱是谁制造出来的?在铁柱山地狱,如果地狱众生是男众,就会在山顶显现女众,即自己在世时做不净行的对境;在世时邪淫习气非常严重的热地狱众生,也会看到以前喜爱的女人,走过去拥抱时,女人就变成烧红铜柱,自己被粘在上面活活烧焦。

地狱中的兵器、烧铁地和女众是从哪里来的?根本不存在外境的造作者,完全是众生心的显现。

佛说彼一切,皆由恶心造,是故三界中,恐怖莫甚心。”

佛陀揭露了谜底:一切诸怖畏、无量众苦痛、有情狱兵器、烧铁地和女众等一切,全部由众生的恶心所造,所以整个三界中没有比心更恐怖的。

以前由于恶心造作罪业,这些习气储存在阿赖耶识中,之后内心的习气迸发,就会显现烧铁地狱或兵器等。除了自己的心,三界中根本没有烧铁地或女众等外境。就像狂象奔跑起来时,可以摧毁森林、城市或其他障碍物一样,我们的心也犹如狂象,如果没有被调服,一旦放纵起来就会造下不可思议、难以想象的滔天大罪,如五无间罪等。如果相续中产生、现行了这样的罪业,最后一定会感受难以忍受的痛苦。所以,应该调伏自己的心。

“调伏此一心,一切皆驯服。”

如果调伏了自己的心,一切就都驯服了。

虽然心可以显现非常恐怖的外境,但如果可以把心调伏,前面讲的怖畏及一切痛苦就会全部消失,整个外境会显现贤善、解脱的状态。比如,极乐世界就是众生善业现前的境界:极乐世界中之所以没有女人及女人的名称,没有恶趣及恶趣的名称,完全是心调伏的缘故。如果不修心、不调伏心,在世间东奔西跑也无法逃避怖畏和痛苦。因为一切的不悦意都在自己心中:即使逃到天边,也会显现恐怖的地狱;即使逃到海底,也会显现恐怖的景象。如果说外境中真实存在所谓的恐怖,那么我们逃到一个舒适的地方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因为这种痛苦在自己心中,所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现前恐怖的境界。相反,如果心中充满福德,一切安乐的根本在心中,那么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显现悦意的外境,感受殊胜的安乐。所以,调伏心就可以调伏一切。

其中所述均说明了轮回的一切苦乐都是从自心产生的。因此,应当精勤调伏诸法之根本——自心。

无垢光尊者教导我们,应该精进调伏善法、恶法、轮回法、解脱法、安乐法、痛苦法等一切的根本——自己的心。虽然看起来困难,但如果抓住了心的特点,具足精进和窍诀,也是最容易调伏的。因为心是无有自性的法,如果能通过窍诀经常串习,就可以把自己的心变成柔软的状态;如果经常串习贪、嗔、痴,自己的心就越来越刚强、坚硬。如果心不在我们的相续而在其他人的相续中,我们要调伏就会很困难,就像上师调伏我们的心一样,但心就在自己的相续中,如果有决心、具备窍诀,每天打坐时想想怎样安住于心的本性中,或怎样通过暇满难得等方式使自己的心调伏。具足精进,心一定会被调伏。三世诸佛的心怎么样?十方菩萨的心怎么样?非常优秀的修行者的心怎么样?他们的心都很调顺。如何能达到呢?来自于对于正所缘反复观想、精进串习和不断地修炼。如果我们不精进,心也不可能明早自己就变得调伏。

又如《宝云经》云:“世间心所牵,心不现见心,一切善恶业,皆为心所积。”

《宝云经》中讲:一切世间都是因自己的心牵引而显现,如果没有心的牵引,整个世间也根本不会存在。在分别念的状态中,心显现的同时没办法现见心的本性。一切善业、恶业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

我们有时在第二刹那可以回忆前一刹那自己生起了贪心或信心,但这只是回忆不是现见,现见需要在同一时间中。自己的心贤善,一切就成了善业;自己的心恶劣,一切就成了恶业。所以,善恶业不在于形象而在于自己的心是否纯净、贤善。

《宝积经·迦叶品》中云:“心可造种种业,故如画家;心可损害吾等,故如敌人;心可产生一切苦厄,故如怨家。”

《宝积经·迦叶品》中讲:我们的心可以造作种种业,就像画家通过笔可以画出种种颜色、形状和图案;心可以损害我们,就像敌人损害我们一样;心可以产生一切苦厄和不随顺,就像我们的怨家。

如果相续中是恶念,心就会画出沙漠、戈壁滩或悬崖峭壁等外境,使自己无法生存、容易丧命。如果是善念,心就会画出非常美丽的外境,如江南美景等。我们遇到的外境都是由心描绘出来的,所以要调伏、改造自己的心,使它成为善业或无漏状态。我们到底是因为谁的损害而堕入地狱呢?并不是阎罗狱卒或其他兵器,损害自己的就是在世时的心,比如经常对道友生贪心、嗔恨心或嫉妒心。所以,为了使自己远离一切损害,必须要调伏心,使心处于正法状态。我们在世间到处碰壁,没有顺缘,痛苦一个接一个的到来,这些也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心而产生的。

《抉择众生经》云:“铁地极炽燃,火舌遍各处,以锋利铁锯,一身锯八瓣,此由诸恶人,三门罪所生。”

经典中讲,地狱中铁地极为炽燃,火舌各处遍满,阎罗狱卒、牛头马面等通过非常锋利的燃烧铁锯将我们的身体锯成四瓣、八瓣、十六瓣、三十二瓣等,这些痛苦来自于自己身、语、意三门的罪业。

黑绳地狱中,狱卒在我们的身体上画线,然后把它锯成四瓣、八瓣、十六瓣或无量瓣,这些罪过的所依是什么?就是自己的习气、罪业。罪业在哪里呢?不在身体而在心上。如果在身体上,死亡时就可以把罪业抛弃在天葬台或火葬场,但罪业保留在心相续上,死后会继续流转,显现极为难忍的痛苦。

心是一切苦乐的根本,因此我们应当唯一努力调伏自心。

既然心是一切痛苦和安乐的根本,我们要想获得安乐、离开痛苦,现在就应该用尽一切方法努力调伏自己的心。

这是一种能依所依的缘起。调伏心的所依是什么?暇满人身。现在我们已经具备暇满人身,所依圆满,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精进调伏自心,一切善法的功德就可以通过心显现、造作,最后现前大安乐的境界。

乙二、应当日夜精勤修法:

接连不断流转于轮回中受苦时,理应精进修法。

无垢光尊者这样提醒,从以前到现在,我们都接连不断地流转于轮回中,如果还不修行,以后将会无数次地继续流转。目前我们并不是在享受安乐,而是接连不断地在轮回中感受痛苦。既然每个人的天性都想要离苦得乐,就理应精进修法。

死亡恐怖生无边,贫穷痛苦如雨下,

皆从虚度暇满生,故增上生定胜法,

由思暇满难得生,昼夜喜悦速勤修。

轮回中会产生无量无边的死亡恐怖、贫穷和其他痛苦,像下雨一样接连不断地降临,这一切的不悦意都由虚度暇满人身而产生。所以,一切增上生和三乘解脱道决定胜的法,都来自于思维暇满难得,然后在昼夜中喜悦、迅速、精进地修持。

该颂词主要通过对比的方式,提醒并劝请我们精进修法:一切痛苦来源于虚度暇满人身,一切安乐来自于思维或善用暇满人身。所以,有智慧、有心识的人应该下定决心:一定要用暇满人身修持正法。我们现在具有暇满人身,如果不精进修法,以后死亡的恐怖和贫穷痛苦就会像下雨一样不断降临。通过精进思维暇满难得的自性,会鞭策我们抛弃一切琐事,精进修持善法,最后一定会获得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安乐果。

无垢光尊者在最后一句中讲了很多要素:第一是“昼夜”,要善巧使用白天和晚上的时间。对于欲界众生来讲,一点都不睡可能不行,但睡得过多也会浪费暇满人身。思考暇满难得就会克制自己的睡眠。当然,非常累或病得非常严重时,也没必要强制只睡四小时,否则身体可能受不了,白天也有可能没有精神去修持善法。这里主要强调要有精进心,不要过度懈怠。第二是“喜悦”,千万不要用比较痛苦的心态去修法。如果处于非常不愿意、勉强或痛苦的心态中,就无法修持正法,也根本不会产生安乐果。所以,修法时要喜悦、非常喜欢趣入正法,这样善法的果才能再再增上。我们对于经典的闻思修应该尽量生起喜悦心,知道学习论典非常有必要,这一点十分关键。第三是“速”,不要拖延到明年、后年才去修持,或者计划今生准备善根,下辈子再修持。《大乘经庄严论》讲了近供养和远供养两者的差别,就在于迅速和不迅速。近修法或近供养是从现在开始、迅速修持。第四是“勤”,要精进修持。

《华严经》云:“嗟!善男子,漂泊于轮回中之此等众生未曾思维自己暇满所饰之人身得之不易,以恶知识之因流转轮回为苦火所逼,吾因思维殊胜闲暇而从三有中获得解脱,汝等亦当如是而行。”

《华严经》教诫:善男子应该了知,众生并不是无因无缘而漂泊轮回,是因为以前没有思考过自己暇满所严饰的人身得之不易、可以成办大义,没有精进于正法,被恶知识所诱导而造作恶业,所以流转轮回中被苦火所逼。我通过思维殊胜闲暇的人身,知道它得之不易、能够成办大义,所以最恰当、最及时地使用暇满的宝船修持正法,从而从三有轮回中获得解脱,如果你们想获得解脱,也应该如是而行。

上师讲解时,“吾”解释为佛陀座下的一位大菩萨,大菩萨这样教导其他菩萨和修学者。

乙三、宣说功德令生欢喜:

此说暇满之功德:面见导师具实义,

闻修正法亦具义,今生具义来世果,

皆自暇满人身生,故当数数生欢喜。

在此开始宣讲暇满人身的功德:有些人因为自己的善愿、善业成熟,因面见导师佛陀而解脱,获得最为殊胜的实义;有些人虽然错过了面见佛陀的机会,但也通过听闻、修持正法使人身具有实义。今生调伏自相续或断恶行善以及来世成熟增上生、决定胜的果位,都来自于暇满人身。所以获得暇满自性时,应该数数生起欢喜心。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德、修行人在讲完某一部法或成办某一件善事后,都说“即使现在死亡,我的人身也已经具有实义”。如果做了有意义的事,暇满人身就有意义,如果没有做闻思修正法的事业,就是已经虚耗了暇满人身。以前成就的人是依靠暇满人身,现在造善业乃至于后世获得解脱也都来自于暇满人身,离开暇满人身一切都无法成办。有时仅仅听闻这些教言就可以生起欢喜心,有时必须通过再再观察、观想“暇满如何难得?”“能够成就什么果位、果报?”而生起数数欢喜。

我们这些人有的往昔面见佛陀并得解脱,

在所有众生中,有的已经往昔面见过佛陀并获得了解脱果位。

有的今生日夜行善使人身有意义,也有来世播下解脱种子的,这些都来源于思维暇满难得。

没有遇到佛陀、没有解脱的人,一部分也在今生中日夜行持善法,使自己的人身有意义;有的今生没有精进修持,但也为来世的解脱播下了殊胜的善根,以上全部来自于思维暇满难得。

《念住经》云:“乐生且观,汝所见所闻一切善妙皆从思维暇满难得中产生,众人任何安乐善妙之法悉皆依此而成办。”

在《念住经》中对当机者乐生说:“你也应该观察,现在所见、所闻、所触、所感的一切善妙事,都是从思维暇满难得进而修持善法中产生的。众人任何的安乐善法也全部通过它来成办。”所以,利用人身修持殊胜善法非常有必要。

因此,已得闲暇时应当从内心生起欢喜。

现在得到暇满人身时,应生起强大的欢喜心并修持正法。

乙四、成办超人善妙之理:

佛陀超过一般的众生和补特伽罗,称为超人。超人善妙指佛陀的功德。

此外,宣说成办超人善妙之理:

成办佛陀的身份和功德也要通过暇满人身:

天等世间众生主,声缘佛子中怙主,

获得无死甘露位,亦从胜宝人身生,

故赞暇满胜天身,已获人身当生喜。

天、人、阿修罗等一切世间众生的主尊,声闻、缘觉等佛子的怙主——佛陀,也是依靠胜宝人身而获得了离开生死轮回的甘露果位。所以佛陀在经典中、无垢光尊者在此处都赞叹:暇满人身超胜天人的身体。获得人身时应再再生起欢喜心。

虽然声闻、缘觉等佛子也堪称其他众生的怙主,但他们的怙主是佛陀。佛陀是声闻、缘觉等佛子的皈依处、依止处。虽然得到佛陀的功德有很多因,但根本的所依是什么?具有殊胜自性的人身。《广论》中讲:天人死相现前时,其他天人会投花祝愿:愿你死后生于南赡部洲,获得暇满人身而修道。不仅天人,佛陀也这样赞叹暇满人身。有些地方讲极乐世界的菩萨也羡慕暇满人身,这可能是从人身可以迅速度化众生的角度来分析的。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为极乐世界佛子们、天人们所羡慕的难得人身,可以依靠它最终获得佛果,所以应该再再生起欢喜心。

出有坏大能仁获证菩提所依的身体也是南赡部洲人中尊主之身,

我们的无等导师、出有坏大能仁释迦牟尼佛获证菩提的所依是什么?就是南赡部洲人中尊主的身份。

因此说人身胜过天人身。

佛陀也是先获得暇满人身,然后在金刚座断证圆满成就佛果的。

《现前菩提经》中说:“于天界中不能获证菩提,因有我慢而不能证悟真谛故,彻见唯有暇满人身方可成佛后而前往迦毗罗卫国。”

《现前菩提经》中这样讲:“佛陀首先观察到在天界中无法获证菩提,因为天人有我慢而无法证悟真谛,佛陀彻见唯有暇满的人身方可成佛,所以舍弃兜率天,下降人间前往迦毗罗卫国,入于摩耶夫人胎中,最后现证菩提。”

绝大多数天人都因为我慢而不能证悟真谛,他们在人间时不具备极强的修法意乐,没有再再串习佛法,仅通过造善法而生于天界;一小部分天人因为在人间时修法意乐非常强、非常坚固,虽然生于天界,道心还没有完全退失,也可能获证见谛或圣者果位。

以前我们讲过一个公案:佛陀在世时,有一位童子对舍利弗尊者非常有信心,远远见到就开始顶礼并作供养。死后因为善业力而转生于三十三天。虽然已经变成天子,童子因为宿业力还认识舍利弗尊者,也知道自己是因为前世对尊者有信心并供养的缘故而转升于天界。但在天界再次遇到游化的舍利弗尊者时,童子只是远远地合了一下掌。虽然在人间时对尊者有那么大的信心,但因为天人欲妙非常圆满,童子害怕耽误享受,所以来不及走近顶礼供养,就去和天女娱乐了。这说明在天界中真正获证见道或菩提非常困难。人道中有苦有乐、可以真正接受佛法,如果想成佛,人身是最圆满的所依。

《入行论》云:“胜过天人身。”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讲,暇满人身胜过天人的身体。

乙五、暇满为诸乘之所依:

人天之中人易得,无念见谛智慧地,

获得人身易成就,深藏金刚乘道果,

故说殊胜暇满身,乃为诸乘法所依。

在人道和天道中,人的身份容易修习和获得无念智慧、见道及一到十地的共同乘殊胜成就,获得人身也容易成就甚深法藏金刚乘的道果功德。所以殊胜的暇满人身自性,是小乘、大乘和密乘等诸乘法的所依。

虽然在密乘传记中,也有十万龙、夜叉或其他众生获证解脱,但这些需要具备很特殊的因缘,并不容易。无垢光尊者等大德再再强调:在所有的所依中人身最容易获证解脱。“易”指唯一容易,其他身份虽然也可以获得,但较人身难。

《俱舍论》云:“三上无见道,无厌圣教说,此修获证故。”

《俱舍论》讲:色界和无色界众生,因为没有出离心无法获得见道果位,圣教中讲南赡部洲或欲界众生可以通过修行获证见道。

这里引用《俱舍论》说明想要获得小乘见地,人身是最好所依。

密宗之真实义也依靠人身而迅速得以成就。《灭尽四大续》云:“众人倘若精进修,殊胜密宗之此王,即生之中可成就,其余悉地何堪言?”

众人如果今生依靠人身,精进修持教法之王的殊胜密宗,即生中就可以成就解脱果位,更何况是获得共同悉地和成就呢?依靠人身可以在一生中迅速成就密宗果位,相比其他身份而言非常容易。

因此说,暇满人身是诸乘之所依。

乙六、观修难得之方法:

如何观修人身难得呢?坐在舒适的座垫上,皈依发心后思维暇满所饰之自身。

犹如穷人获胜宝,怀疑畏恐是梦境,

应当欣喜思暇满,成就现后利乐法。

修持时好像穷人获得殊胜宝物一样,怀疑也许是而畏恐失去宝物。在这样的状态中,欣喜思维暇满,并利用暇满人身成就现后利乐法。

无垢光尊者讲了实修暇满难得需要具备的几个条件:第一,舒适坐垫,否则身体疼痛会导致心无法安住所缘。第二,坐势。对于心性比较稳定、不容易散乱的修行人来讲,可以边走边修或边做事边修。但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必须要坐下来慢慢思维法义。第三,从皈依发心开始。皈依证明自己进入佛法正道,发心为一切众生证明自己修的是大乘法。第四,皈依发心后,方方面面观察、好好思维暇满所饰的自身:暇满难得的因缘、数量、比喻、暇满人身能够成办的利益、虚耗暇满失坏大义的过患、精进修持的功德等。修持暇满难得的方法在索达吉仁波切翻译的《心性休息实修法——三处三善引导文》中有详细阐述:由第一、第二、第三修法逐步趣入,缘暇满所饰的自身再再串修。

穷人平时穷惯了,对自己的命运没有把握,突然获得大宝藏就会想:从今之后开始发财了,突然得到这么多宝贝,摆脱了贫穷,到底是不是在做梦?穷人经常怀疑,唯恐失去好不容易得到的珍宝。我们修习暇满难得时,如果真正修到量,也会怀疑得到这么殊胜的暇满人身是不是在做梦?如果突然失去了怎么办?经常处于怀疑和唯恐失去的状态中。

思维所说之义,就像贫穷之人获得了殊胜珍宝一样,应当为自己得到暇满人身而感到欣慰,唯一修持正法,心想:如果这不是梦该有多好啊!也担心它消失。

“心想:如果这不是梦该有多好啊!”对应前面的怀疑,“也担心它消失”对应前面的唯恐。我们也应该达到这样一种心态:生起是不是梦的感觉,并担心一旦自己没有好好修法,失去了这么好的人身该怎么办?

《广论》中也有一个公案:一个人以前有一栋很好的房子,被强盗抢走后房子慢慢破败了。老人听说非常难过,后面失而复得时非常高兴。虽然他走不动,但还是拄着一根拐杖慢慢走过去。心想:现在是不是在做梦?如果我们也有这样的心态,就说明修持暇满难得有所相应。

获得这样的人身也值得从内心生起欢喜,最后将所修善根回向众生。《佛分别律》云:“目犍连,一心思维闲暇,以欢喜心随念人身。”

无垢光尊者引用佛经的教证说明,我们应该一心一意思维闲暇难得,通过欢喜心随念人身,开始修持一切善法。

甲四、回向此品善根:

发善愿将如是宣说暇满难得之福德回向一切众生。

最后将修暇满难得的善根回向一切众生,这是后行。我们上座时,也应该圆满前行、正行和后行来修持暇满难得。

知道了暇满难得的自性后,我们就应该好好修持,不要随便失去能够生起暇满难得的因缘。在《前行》中也讲过:弟子问无等塔波仁波切,末法时代修法很难得到衣食资具,是修摄生术还是走向必然的死亡?仁波切说,修摄生术也难以获利,走向必然的死亡也不合情理,因为暇满人身很难得到。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轻生。从暇满难得的角度看,有必要通过睡眠、饮食、吃药等一切方法来维护自己的身体。虽然身体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有很多过患,但修持正法最好的所依就是暇满人身。所以《四百论》中教诫“具戒久存活”:如果能守持戒律并修持暇满难得、大圆满等教法,就应该好好保护身体,使它能再再修持正法。

以此妙音甘露语,愿息众生之散乱,

赴往林中断烦恼,疲劳心性今休息。

暇满难得这一品中所宣讲的妙语,就像妙音、甘露一样,众生听后理应对修持正法生起欢喜,从而舍弃轮回、斩断生死的根本。愿此善根能够息灭一切众生的散乱,从而赴往林中通过修行断除烦恼,那么我们无始以来的疲劳心性如今就可获得休息。

妙音具备众生听后很欢喜的自性,甘露具有让众生死而复生的自性。如果众生散乱,就空耗了暇满;听到妙音甘露语后开始修法,就舍弃了散乱。

无垢光尊者完全是因大悲菩提心而造论,所以愿一切众生能够息灭对今生的贪著和散乱。很多论典中,尊者在每品结束或造论中间,都再再劝诫我们到寂静林中,依靠泉水、山洞、茅棚等一心一意舍弃世间八法修持殊胜正教。对我自己影响很深,第一次听无垢光尊者的教言是《禅定休息》,里面再再讲一定要依止寂静处实修。

因为在寂静林中,白天没有人的打扰,晚上没有非人的打扰,可以一心一意专注所缘,只需对治内心中不断涌现的习气和分别念就可以;相反,在闹市中,见到、听到、接触的外境多,即使好的修行人,也必须花费很多精力、时间来对治因外境而产生的烦恼。所以,寂静林最适宜修持正法。

奉献饰满鲜花的清凉甘露善说,愿以此遣除一切众生散乱度日、虚度暇满人生之业惑,全部前往舒心悦意的寂静处,使长久漂在轮回中疲惫的自心今日得到休息。

愿饰满鲜花、具备清凉甘露自性本体的善说能遣除一切众生散乱度日、虚度暇满人身的烦恼业惑,生起厌离心,具有善缘的传承弟子前往舒心悦意的寂静处一心修持,使长久漂流在轮回中的疲惫自心得到休息。

当然前面我们也分析过,是否能在寂静林中修行也要观待因缘,否则容易出现违缘。

本品全义均可摄于刹那心相续中,令人们对轮回生起厌离心,

一切众生的心相续都是刹那生灭,通过学习本品,可以使人们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利用暇满人身造罪业,生生世世还会再再流转;如果修持正道,就可以获得解脱。通过这样的对比,对轮回的厌离油然而生,对解脱道生起真正的欢喜。

本品主要引导众生对轮回生起真实的厌离心、出离心,非常有必要。如果没有厌离心,修一切法都没有意义,不会成就殊胜果位;如果被出离心摄持,无论修什么法都会成为解脱的善根、出世间的福报。

此品撰著圆满并已回向善根。其余诸品也应如是理解。

下面是本品结束的颂词:

于静林间岩窟美药树,瀑布泄声鲜花舞饰处,

久劳此心不动而入定,愿令暇满人身具义住。

前面颂词中说“赴往林中断烦恼”,林中到底具有什么殊胜功德呢?在具有森林、山岩、洞窟、柏树、瀑布泻声和鲜花、蜜蜂舞动的殊胜寂静处,舍弃名声、眷属等世间八法而独自安住、修持禅定,愿这样的修行可以使暇满人身具有实义。

无垢光尊者在很多论著中都赞叹寂静处,还专门写过寂静处的功德。前段时间出去看到了很多安静的森林、山洞及一片片药树,确实心生欢喜。虽然以后不一定能有机会去那里安住修行,但内心中也再再发愿。

于此处亦不见野蛮众,息灭烦恼具足七圣财,

祈愿舍离今生此身后,趋至心之国王本来地。

在寂静处见不到城市中经常找麻烦的野蛮众生,自然息灭烦恼,通过修持佛法逐渐具足圣者七财,利用暇满人身精进修持,祈愿今生身体死去后,能获得圆满的佛果。

七圣财指信心、戒律、听闻、施舍、惭、愧和智慧。修持这样的七种因就可以获得圣者财富,这七种功德是圣者相续中圆满具备的。所以从因和果两方面称为七圣财。“心之国王”指心性实相,“本来地”指不造作的无死地,通过修持大圆满正法,最后现证法界实相。

无垢光尊者在本品中主要宣讲了暇满难得的殊胜含义,如何修持,以及在什么地方最适宜修持。

大圆满心性休息中第一品暇满难得释终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