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休息大车疏》第 10 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宣讲由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本论主要分十三个科判来宣讲从凡夫至等觉及成佛间的殊胜窍诀。目前在讲能令心入于正法道的舍弃今生的殊胜作意和修法,共分四方面内容,现在讲第二方面——寿命无常。

我们平时贪著世间八法,对众生打骂、嫉妒、生起贪欲等主要原因是没有看破今生,而忆念、修持寿命无常可以达到舍弃今生的目的。虽然表面看来只是观修“死亡何时到来不确定”的内容,但寿命无常的修法里隐藏了很殊胜的窍诀关要:我们一定会死亡;不知何时死期将至;死时唯有正法才有利益。因此,贪著世间八法毫无意义,舍弃世间八法、生起出离心而一心一意修持正道,才对死亡和后世有所饶益。

大德们在宣讲这些修法时曾经提到:大手印、大圆满等相对来讲容易了解和证悟,但暇满难得、寿命无常等修法却难以通达,内心中很难生起定解。这些教言讲得非常有道理:虽然大圆满或大手印等胜义谛、无分别智慧的境界很难证悟,但有时通过上师加持或缘于法本身的力量,我们也可以稍微安住于法性,或在总相方面能够对于无自性有所体会;但要使暇满难得等修法真正深入内心却非常困难。所以,对于共同加行的修法,我们应该好好用心去体会和感受。

继续宣讲广说寿命无常中的第一个科判——所爱之身亦是无常,自己所爱的身体也是无常的本性。文中引用《教王经》对于后学弟子作殊胜教诫:死时会遇到种种恐怖之相,且不得不舍弃世间的一切,那时只有正法才有饶益。

大王,是时自卧榻中,感受后世显现,若堕恶趣则现彼处恐怖相,尔时,任何非法皆不可救。

佛陀教诫大王:临死时躺在自己的床上,虽然还没断气,有时也会感受到后世将入于哪一道或如何投生等显现。如果要堕入地狱等恶趣,就会看到非常恐怖的阎罗狱卒牵引自己。如果在世时为了贪图暂时的安乐而行持很多非法,虽然享受的当下似乎是快乐的自性,但在死亡时,这些非法和所积累的业根本无法帮助和救度自己。

大王,汝如是爱重之身亦终有亡时,

继续教诫大王:现在非常爱重的身体,也终有一天会死亡。

具足功德,长久以诸多净食等满足之滋养之,然住于最后榻时医生离弃,众人置之不理,心不安乐即至亡时。

我们认为自己的身体具足很多功德,如暇满自性、强健或诸根敏利等,长久以来一直用清净食品和衣物等满足和滋养它,但最终当医生通过观察发现无法医治时,就会舍弃住于榻中的我们,父母、妻儿、亲朋好友等其他众人也会因为无法抢救而对我们置之不理,自己只能在心处于迷乱、惊恐等不安乐的状态中临近死亡。

大王,如是沐浴、涂拭、香熏身体,以香花熏染亦定出现臭气。

可以从两方面去观察:一是我们在世时非常注重身体的清洁,经常沐浴、用膏涂饰并香薰,使它发出香气,但在死亡时无论如何都一定会出现臭气,因为身体本来就是肮脏污秽的自性;二是死亡时,无论怎样沐浴擦拭身体或用妙香熏染,也无法遮挡恶臭。

大王,如是以嘎谢嘎布、绸缎等妙衣遮掩,然住于最后榻时污垢覆身,亡时赤身裸体离开人世。

通过对比在世和死亡时的状况,使我们生起觉受:在世时虽然享用嘎谢嘎布或绸缎等妙衣,以妙衣遮掩身体显得十分庄严,但将要死亡时,因为口水、鼻涕和脓血等污垢覆身,或长时间生病无法更换衣物,妙衣也会沾染污垢而无法显现清净。最终一件东西也无法带走,赤身裸体地离开人世。

嘎谢嘎布是一种白色的高档布料,诗学中常见,是质地优良的天人用布。虽然现在我们用很多资具装饰身体,为了身体而追求华贵衣服,但死亡时还有什么妙衣会跟随我们吗?每个人都要赤身裸体地离开人世。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在还要去贪著和追求呢?

大王,虽以种种欲妙享乐,然舍一切后于贪不厌足中死时已至。

大部分人都对妙欲非常贪著,差别仅在于国王或稍有福报的人才能拥有,穷人无法享受而已。虽然在世时享受了很多五欲安乐,但最后不得不舍弃一切,在贪不厌足中趋向于死亡。由于贪心强烈,极易堕于饿鬼或转生于恶趣中,死时无法获得安乐,非常不利于解脱。

大王,如是汝居室内香、花、飞幡、宝座、妙衣应有尽有,左右置有卧具,今纵眠其上,然汝身必将被抛于遍布乌鸦、狐狸、人尸等令人发呕之大尸林中,尔后身必纹丝不动卧地。

现在大王的房间里香、花、飞幡、宝座等一切资具应有尽有,无论哪个方向都有柔软卧具。虽然现在享受安乐,但死亡时身体必将被抛于遍布乌鸦、狐狸、人尸等令人发呕的尸陀林中而纹丝不动。既然那时大王不会因为卧具太硬或资具不齐全而不舒服,现在暂时的资具又有什么必要呢?

大王,如是汝乘象马,奏动听乐,悦意欢欣,高撑伞幢等,诸君臣亲友美言赞叹,目送而去。

描述国王感受众人的欢喜和赞叹:国王乘坐象马,在动听的音乐和伞幢中感受快乐、悦意欢欣,小国王、大臣和亲友们都美言赞叹,并在国王离开时用目光送得很远。

然不久亡于榻上,为四人掮,父母兄弟悲痛捶胸,自城南门出至荒野,

开始观想死亡:不久的将来,自己会死于床上,这时象马都用不上,只能被四个人扛在肩上,在父母兄弟的悲痛捶胸中从城市南门出去,把尸体抛至荒野、尸陀林或被火化。“自城南门出”是古印度的风俗,死人从南门而出,新生儿或喜庆事从北门而入。

或葬于地下,或为乌鸦、鹰鹫、狐狸等所食,遗骨无论火焚抑或投于水中抑或埋于地下,皆经风吹日晒而成粉末,飘散各处,终将腐烂。

出至荒野后,或者土葬埋于地下,尸体被虫子、老鼠等吃掉;或者抛于尸陀林中被飞离走兽所吞食。最后剩下的遗骨,无论火烧、投于水中或埋于地下,经过风吹日晒最终全部会成为粉末而飘散各处,终将腐烂,没有坚实的自性。

古时埋藏的尸体,近代挖出来后,虽然有时还保持着原有形状,但一触碰马上就会成为土粉或粉末。因为没有观修无常,所以我们不知道死亡的道理,反而坚信骨架、皮肤、肌肉等坚实不坏,没有思维与实际情况相符的佛陀教言。

对身体极为贪著时,我们要多观察、了知它的自性,从而产生定解:对于这样的身体有什么可贪执的呢?对它付出了这么多,但最终只会变成粉末而飘散落地。而且在贪执的过程中会造下很多罪业,导致自己后世无法感受殊胜的快乐。所以,应该放弃对于身体和一切资具的贪执,使心趋向于正道。饮食、衣服、住房、车等资具,都是为身体的享受而服务的。如果把身体的本性看破后,就再也不会愿意为了无常、终将腐烂的身体去追求过多的享受。

大王,如是诸行皆无常,无有可靠。”

如是的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自性,无有可靠。

前面讲到了自己的身体终将死亡,以及死亡时的一切景象。我们应该从身体无常,推知一切资具等有为法都是无常、无有可靠的自性。如果用精力去追求这些,就无法入道。

如是广说之理,应当深思。

无垢光尊者教诫我们:不要仅在字句上划来划去,书本合上后再不去观察和思考。应该在自己的相续中,逐一观察前面所讲的广说道理,从而使内心引发相应的觉受。

了知死时今生的任何显现均不能跟随,因此希望诸位日夜唯一勤修正法。

通过以上,了知今生的任何显现,无论是执著的事物、身体还是心念等一切,都会因为死亡而被抛弃,自己孤独地趋向于后世。因此希望一切后学者和具缘者,日夜唯一勤修正法,把其他一切无常的琐事抛之脑后。

既然后世完全是新的身体和心识,现在把一切显现执为实有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有时认为很多事情必须要做,做完一件后,还有第二、第三、第四件事情等着我们。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的身份,都常认为家庭、寺院放不下,导致世间琐事永远做不完。因为众生的分别心没有尽头,想做的事情也无有尽头。虽然很多事本来没有很大必要,但经过自己的分别心思考后,总会找出它很重要和必须去做的理由。

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讲过:轮回的琐事就像小孩做游戏,做完一个又想第二、第三个,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完结,这时才可以将身心一心一意地投入正法。尊者教诫的法非常正确和殊胜,我们应该好好思考。

乙二、虽得梵天果亦是无常:

即使得到了梵天果,也是无常的自性。这里为什么单独把梵天拿来讲呢?一方面,梵天是三界之主,如果得到梵天果还是会无常的话,人道或其他轮回身份如何能不无常呢?另一方面,间接地遮止我们对于梵天、国王、富翁和其他世间享受的执著,原因如下:第一,得到后还是会因为无常而最终返回到初始状态。第二,在无始轮回中,我们没有获得过的果位一个也没有,包括梵天、帝释的果位也已经得到过很多次。但现在的身份呢?还是具缚的凡夫。如果现在还遵循以前希求人天安乐的想法,最终还将无法脱离平凡状态,甚至更悲惨。地狱、饿鬼和旁生以前也得到过梵天果位,但现在还在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

由梵天果位无常,可以推知生命无常,所以应该一心一意修持正法。同时,不能一直停留在下士道的发心,应该首先生起出离心,进一步发起救度一切众生的菩提心,如是修持随解脱分善根或殊胜的大乘修法。

三界圆满善妙主,梵天乐生千眼等,

声誉福德威光灿,亦无胜过死主时。

纵成禅定住数劫,业尽之际必死亡,

一切天人阿修罗,成就之士持明者,

人间君主平凡众,皆畏死亡生无边。

欲界、色界、无色界或天上、地上、地下等三界中,受用圆满、功德善妙的主尊——梵天、大自在天和帝释天等,在拥有地位时声誉远播、福德圆满,所发出来的威严光明十分灿烂,但当善业穷尽后仍然会死亡。一禅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们在人间时曾修成许多独特的禅定,从而可以在很多大劫中安住,但当引业穷尽后还是会死亡,无法通过禅定力来抵档死主。一切天人、阿修罗、经苦行成就的仙人、获得共同持明的修行者、人间的君主、国王、总统、主席和平凡的老百姓,在生起对于死亡的恐怖时都会产生无边无际的痛苦,最后也将投生于无量无边之处。

三界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欲界、色界、无色界或天上、地上、地下。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属于天上,地狱、饿鬼和旁生属于地下。帝释天具有一千只眼睛,所以称为千眼。在后文引用的教证中,千眼也可以指具有一千只眼睛的天神、四大天王或遍住天等。梵天虽然住于天界,但人间也知道他的功德,很多人对他非常赞叹。三十三天以外没有日月,因为天人、天主的身体可以发出遍及一由旬乃至更远地方的灿烂光明。古代有获得共同成就和共同持明的人,他们虽然通过苦行获得五神通等成就,或修成了明咒等共同悉地,但这些并非佛法中的成就,是无常的自性,没有超越生死。

通过这段颂词的教诫,敦促我们心向正法。从三界之顶非想非非想天到平凡众生,没有一个不会死亡,也没有一个不害怕死亡。在人间,我们最长也不过活百年,如果遇到死缘,也许下个月、明年或十几年后就会死亡。那么在剩下不多的时间中,我们应该做什么?如果知道马上就要死亡,却还不精进修法,就一定是无心的人。

梵天、大自在天、遍入天、帝释天、四大天王等光芒四射,普照世界,胜过千日之光,威光赫奕超过金山,福德声誉传遍天下,成为天上、地上、地下三界之主尊,并有圆满善妙之财富严饰,然而他们也有死亡之时。

从梵天到四大天王天,自身都可以发出光芒。尽管他们在世时不可一世,具有赐予他人悉地、遣除人间违缘灾难、统治天人及自己享受等权利,福德传遍天下,但最终还是要抛弃威严、财富等一切而趋向于死亡。死后有没有把握下世还能当天王呢?有时由于前世殊胜的业可以成办,有时会马上堕落到地狱等恶趣中。

我们在佛经中也读到过:有一位已经出现死相的帝释天,观察自己将投生为欲界的旁生,为了免于灾难而急切地去求佛陀,最后通过受持皈依戒而获得了救护。尽管有时因为行持殊胜善业,可以连续很多世做天王,但当有为法自性的有漏善业穷尽之后,帝释天等天人们面对死亡和堕落仍然没有任何把握。

《毗奈耶经》云:“诸比丘,且看此等兴盛皆衰而无实,

应该观察世间一切,只要有兴盛就一定会趋向衰败,本性无实。

我忆昔日虽于轮回中转为梵天、帝释、四大天王等不可思议之尊主,然皆于不厌足中死亡,堕入恶趣。”

佛陀前世也曾在轮回中,很多次地转生为梵天、帝释、四大天王等不可思议的尊主,但最终都在不厌足中死亡。《白莲花论》中佛陀提到:往世做我乳转轮王时,首先统治南瞻部洲乃至四大部洲,然后统治四大天王天乃至三十三天,在三十六代中和帝释天平起平坐,最后仍因不厌足堕落在自己的王宫前趋向于死亡。通过很多教证,我们也了知自己也曾做过梵天、帝释、四大天王等不可思议的尊主,但都是在不厌足中死亡而堕入恶趣。到底有什么可以令人满足、可以值得信赖呢?完全没有。所以现在应该依靠殊胜身份而修持佛法。

又言:“且观梵天帝释大自在,千眼遍入亦悉无常亡,日月须臾显现之游舞,大地四洲世界皆成空。”

观察梵天、帝释、大自在天或其他具有千眼的天神,他们也终将无常死亡。日天子和月天子须臾显现后就会趋向于死亡,是无法长时间留存的游舞幻化。看起来非常坚固的大地四洲等器世间,也终将变成虚空。

千眼有时在诗学中专指帝释天,这里也可以指其他具有千眼的天神。佛经中讲:太阳是太阳天子,月是月天子,二者都是有情,因为福德而显现为身体发光。

四禅天及其余诸天、非天、一切苦行成就者、持明者也都超越不了死亡的规律。

可以安住很长时间的四禅天天人、其余诸天、阿修罗、经历苦行的成就者和世间的共同持明者,因为没有修持、成就超越死亡的修法,业尽后无法超越死亡。虽然佛陀和菩萨在实相上已经超越了生死规律,但为了救度众生,有时也会示现有生必死。

《毗奈耶经》云:“成就四禅天与人非人,非天仙人苦行盛德者,虽住经久数劫尚无常,不可依靠人身如水泡,终将各自毁离何堪言?”

律藏《毗奈耶经》中讲:成就四禅天的人、人非人、阿修罗、仙人、苦行者和具备禅定、神通等的盛德者,虽然住世时间乃至于数劫,但最终也要死亡。比他们还脆弱、像水泡一样不堪一击的人身就更不可靠了,定会最终失毁离散。

根据经论的介绍,对于“人非人”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仅指一类众生——紧那罗。这种有情的身体、面容和人很相似,只是头上有角。因为是人的身躯,所以叫人;因为头上有角和人不同,所以叫非人。二是可以指一切天龙八部。因为天龙八部都不是人道众生,所以叫非人;但因为他们显现为人的身相在佛前听法,所以叫人。

威慑四洲的转轮王、君主大臣、沙门婆罗门以及施主等一切凡夫众生都无法摆脱死亡。

统治四洲、有很大威慑力的转轮王,显现上有很大权力的国王、大臣等,完全无法同梵天、帝释、转轮王和苦行仙人相比。但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无常的本性,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最終死时也只能跟随恶业而趋向于恶趣。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相貌端正、有钱财、有地位、有名誉等,但我们的容貌有没有办法和天人比?地位有没有办法和帝释梵天比?财富有没有办法和转轮王及龙王比?声誉有没有办法和梵天帝释比呢?一个都比不了。但由于自己的眼光、心胸太过狭隘,牢牢执著这些而无法摆脱。只要我们好好观察思维这些教义,把眼光放大一点,这时再观察自己:如同小蚂蚁、小虫子一样的身躯到底有什么可以耽著、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通过这样观察,就可以打破自己的傲慢,从而精进修持正法。有时我们稍稍显现了一点智慧、觉受、福德和功德,比如能够安住半小时、一小时的禅定就骄傲得不得了,但这样的禅定根本无法和四禅定比。如果按照佛经中所宣讲的内容去对照自己的相续和现状,就会彻底扫除我慢。因为无论生前怎样,终究还是要死亡,死亡后跟随自己的业力而转,没有什么是可以信赖的。

《因缘品》云:“具七宝轮王,其余小王臣,沙门婆罗门,施主等无常,众生皆如梦。”

《因缘品》中讲:具有金轮宝、玉女宝等七宝的转轮王,和小国王臣、出家修道的沙门及具有高贵种姓的婆罗门等一切施主都是无常、如幻的自性,在梦幻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如果我们知道现在正处于梦幻,就不会把梦境执为实有而感受不必要的苦乐;如果执为真实,就会被虚假的现相所欺骗,在生死轮回中无法觉察,从而感受众多苦乐。因为可以在天空中飞行,所以有些佛经论典中也把转轮王称为飞行皇帝。

乙三、乃变化性故为无常:

因一切皆是迁变的本性故是无常。

今生无常乌云中,死主跳动闪电舞,

昼夜诸时降变雨,淋湿三地诸苗芽。

这里通过诗学和现实相结合的方式,以形象化的手法来宣讲无常的道理:层层的乌云中显现闪电,日日夜夜降下大雨,将整个大地的苗芽全部淋湿。通过比喻对照意义:今生的一切无常显现犹如乌云,闪电一样的死主在其中一刻不停地跳动,不断显现让众生死亡。无论白天夜晚,整个三界都无法逃脱无常的降临,都是变化的本性。

通过观察可以了知,我们身边总有人死亡。即使在山沟里很少看到道友死亡,但看看外面拉进来的尸体,仅在一个小小的范围中,一天就可能有三四具、五六具尸体,至少也会有一具。可以推知,整个世界及三界,每天要死多少人?

什么时候轮到自己?根本没有把握。没有理由说他们可以死,我肯定不会死的。明天不会死的依据是什么?“明天我还会站在你面前说话”不是根据和理由。无论怎样找,我们根本找不出自己明天不会死、下一刹那不会死、死主一定会饶恕自己的理由。死主在不断地跳舞,什么时候寿命到了,自己马上就会死亡。很多人死亡前根本没想到会死,但就因一刹那死缘降临而马上死亡。现在我们处于有生命的状态,什么时候会变成死亡的尸体、变成后世的众生?完全没把握。

所以无垢光尊者在科判中说“乃变化性故为无常”:一切都是变化不可靠的。我们不要把变化无常的东西执著为实有和恒常,从而为几年、几十年后的事情作很多打算,没有必要。虽然作很多打算,但能不能活到明年也无法确定。有时计划明年、后年、几十年后怎么样,但正在计划时,很多人第二天就死亡了,计划全部无有意义。如果一定要计划,不如计划死时怎样获得解脱、怎样往生和以后怎样修法。如果一定要思维以后的事情,就应该好好安排闻思或修法的进程。

以暇满人身严饰的寿命犹如夏季空中密布的乌云,自然变化的死主跳起闪电的舞蹈,昼夜刹那不停恒时降下濒临死亡的大雨,普遍淋湿了三有中一切众生苗芽。

暇满人身严饰的寿命完全不可靠,是无常的本性,就像夏季乌云密布天空中显现的闪电一样,自然变化的死主一直在跳动舞蹈,昼夜不停地降下濒临死亡的大雨,一切众生都无法逃脱死亡。

尤其现在处于娑婆世界,面临五浊恶世,同时又处在减劫,罪业非常兴盛,人身更加不可靠。

《广大游舞经》云:“三有无常如秋云,有情生死如舞者,士夫寿命如闪电,如陡坡水飞速逝。”

由于不断变化,一切都是无常的:三界的无常犹如秋天的云一样瞬息万变,有情的生死就像舞者一样不停变化,士夫的寿命如闪电一样会马上消失,像陡坡中的水一样飞快地逝去。

舞者指跳舞的人,他们不会一动不动,而是不停地转变姿势,利用手、脚等肢体显现这样、那样的动作,一刻都不停留。

乙四、器情世界皆为无常:

所依的器世界和能依的有情世界都是无常的自性。

宣说长期稳固的器世界与赖以生存的有情世界均为无常之性。

作为众生生存所依的器世界也是无常的本性。虽然看起来长期稳固,但当坏劫到来时,大地、须弥山等也将全部毁灭。因为依靠器世界而赖以生存的缘故,有情世界也是无常的本性。

器情无常世成坏,七火一水风毁时,

大海洲山所围绕,四宝山王亦无常,

当思一切定有成,一虚空时诚修法。

器世界都是无常的自性:成住坏空是一切器世界的本性,生际必死是一切有情世界的本性,器情世界终有一天会坏灭。器世界经过七火、一水和一风而毁灭。四大洋和八大海、四大洲及八小洲、七金山、铁围山及须弥山都是无常的自性。应该思维一切器情世界都会最终成为虚空而恒时修法。

七火一水一风的共同的说法是:从地狱、饿鬼、人间到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他化自在天乃至于一禅天,被七火所毁灭。第一次大火从地狱烧到一禅天,全部烧毁后再慢慢形成器世界,形成后又经第二次大火,如是反复七次。然后降下大雨,把看似坚固的大地、须弥山、天人宫殿等从地狱到二禅天的所依器世界,像食盐融入水中一样全部冲毁。十字型的金刚风吹起,把从地狱到三禅天的宫殿像风吹微尘一样全部摧毁、毫无所留,所有的器世界所依全部毁坏无余。

虽然第四禅天不被火、水和风所毁坏,但它也并非恒常。《俱舍论》讲:随着天子降生到四禅天,他所依的宫殿也同时显现;当天子堕落时,宫殿也随之毁灭。就像天上的星星,一位天子出生时就形成一颗星,死亡时这颗星也随之毁灭。所以四禅天的宫殿也是无常的自性。因为从地狱到四禅天都会毁坏,而无色界没有色法,所以一切器世界都将毁坏。平时我们认为大地非常坚实恒常,但通过佛陀的无垢金刚语可以了知,非常坚固的金山、铁围山和金刚大地都终将毁坏。所以,我们现在执著的房子、院子、水沟及其他建筑等,也全部是无常的自性。《前行》中讲:跟坚固的须弥山相比,我们像蜂窝和蚁穴一样的房屋,全部是微脆、无常的自性。为什么要执著呢?

长期思维此理,以外器世界之坏灭来说明内有情的无常性:

首先宣讲外器世界无常,然后次第宣讲能依的内有情也无常。

初劫形成时,于空无所有、无阻无碍的虚空界中,形成了金刚不坏的金刚十字架风,

器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空劫时是一片无阻无碍的大虚空界,没有任何建筑和有碍的自性。在这样的虚空界中,首先显现风轮,形成金刚不坏的十字架风。

其上形成了坚如金刚的水轮,

首先因为众生的业力而形成风轮,风轮吹很长时间后,由于众生习气的成熟,其上形成了坚如金刚的水轮。

关于虚空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无分微尘在坏劫时散于虚空界中,没有组成粗大的色法,成劫时因为众生业力而形成的风轮使虚空界中的微尘慢慢聚合而形成器世界;一种认为,微尘并不关键,主要原因在于众生的业力,业力成熟时,即使虚空中没有微尘也可以形成器世界。

在水轮上形成量同第一禅天具铁围山之金刚大地,

在水轮上面形成具有铁围山的金刚地基,也称为金轮。

在大地上,由于空中降雨而形成汪洋,翻滚的水泡分别形成高山与洲岛。

降雨后在大地上形成了高山、洲岛等,低洼的地方形成海洋。《俱舍论》和《起世经》等很多佛经中也讲了器世界的形成过程,因为众生业力不同,器世界的构造不一定完全一样。这并不是佛经自相矛盾,而是佛陀随顺众生的不同业力进行宣讲的结果。

小洲世界的须弥山由四种珍宝而成,

“小洲”不是四大洲旁的八小洲,而是观待三千大千世界来讲的由须弥山和一对日月所组成的小世界。

即东方由水晶而成,南方由琉璃而成,西方由莲宝而成,北方由纯金而成。

须弥山非常高大,海下、海上各八万由旬。须弥山的东方是水晶;南方是蓝色的琉璃,南瞻部洲天空的蓝色即为琉璃的反射;西方由红色的莲花宝所组成;北方由纯金所组成,天空为纯金色。

与水交界处的持双山等七山之间是七湖围绕的外海滩,

持双山以外、铁围山以内的范围,是四大部洲所存之地。《俱舍论》中讲,七山由纯金组成,须弥山由四宝组成。

东方有半圆形的东胜身洲以及依之而存的身洲与胜身洲;

外海滩的东方有半圆形的东胜身洲,还有依之而存的身洲和胜身洲两个辅洲。因为地形是半圆形,东胜身洲有情的脸形也是半圆形。

南方有肩胛骨形的南瞻部洲与依存的拂洲妙拂洲;

南方是我们所依存的南瞻部洲,地形是上大下窄的肩胛骨形,辅洲是拂洲和妙拂洲。南瞻部洲众生的脸形也是上宽下窄,比如瓜子脸。

西方有圆形的西牛货洲及行洲胜道行洲;

西方地形是圆形,众生脸形也是圆形,辅洲是行洲和胜道行洲。

北方有四方形的北俱卢洲和声不美及声不美悦洲。

北方地形是四方形,众生脸形也是四方形,辅洲为声不美和声不美悦洲。北方众生死亡时出现不美的声音,所以辅洲以此为名。

须弥山上方是尊胜宫、四园林、东北方大香树严饰的善见城。

须弥山山顶是三十三天,由帝释天王所住的尊胜宫、四种园林、东北方的大香树和西南方的善法堂所严饰。

群山的边缘是大海,海的四周由等同持双山的铁围山环绕,并有日月庄严,这就是器世界。

群山的边缘为七重金山层层围绕的大海,每重金山里外都由大海围绕,海的外缘是等同持双山、围绕整个四洲世界的铁围山,向内依次为七重金山,中间是须弥山。这样的一个器世界由四大部洲、须弥山和太阳月亮所构成。日月运行的位置处于须弥山的半山腰,所以三十三天没有日月,天人身体自身具有光芒。一千个这样的世界叫一千小千世界,由此也可类推三千大千世界的构成。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