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休息大车疏》第1 1 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宣讲由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本论分为十三个科判,目前正在宣讲第二个科判——寿命无常,这里也讲了器世界和一切有为法的无常。了知了自己的身体、所贪执的对境及心态等都是无常的道理,就应该在自由自在时努力修持正法,发甚深的坚固誓愿,积累殊胜资粮。否则,一旦无常显现,自己的境界就有可能退失、心态也有可能会转变,难以继续修行。

在广说无常中,现在正在讲第四个科判——器情世界皆为无常:一切有情界和器世界都是无常的自性。前面我们介绍了器世界,现在开始宣讲能依——依靠器世界而安住的有情界。

依赖器世界而生存的有情有从光明天下堕人间而成为四大洲八小洲的人,

器世界是所依,依赖器世界而生存的称为能依。最初的有情在空劫后开始形成。由火烧一禅天可以得知,一禅天以下没有有情,最初的有情是光明天(第二禅天中的第三天,又叫光音天、净光天)的天子下堕人间,从而成为四大洲和八小洲的人。如果二禅天也被毁坏,那么三禅天的天子下堕而成为有情,依此类推。

以及由恶业所感而分别成为恶趣的旁生、饿鬼、地狱众生。

有时人类造业变为旁生、饿鬼等,有时天人因恶业所感,从光明天下堕为三恶趣众生。

其中旁生以大海为根本处所,

旁生最初的根本处所是大海,之后从海中慢慢上升,演变为陆地上的散居旁生。

饿鬼的主要住所是王舍城下,

从王舍城往下数百、数千由旬,是饿鬼的主要城市和处所。

八寒八热地狱在刚底斯山下,

共同说法是:冈底斯山下面有八寒和八热地狱,

八八相连,

热地狱最上面是复活地狱,接下来是黑绳地狱,最下面是无间地狱,和热地狱平行的是八寒地狱。

近边地狱主要位于无间地狱四周。

除了八热、八寒地狱之外,还有位于无间地狱四周的近边地狱。关于这一点,轮回痛苦内容中会详尽宣讲。

散居旁生、空游饿鬼、孤独地狱在人间也有。

前面分别讲了海生旁生、饿鬼、八寒八热及近边地狱的位置。除此之外,人间也有散居旁生,比如和人类一起生活的牛和狗等。空游饿鬼和孤独地狱在人间也存在,比如灶台下、笤帚、门和柱子里面都可能存在孤独地狱。

六欲天:(一)位于须弥山半边升起日月星辰处是四大天王天;

位于须弥山半山腰、日月星辰升起的地方的是四大天王天。须弥山四面各有一大天王来护持整个四大洲和八小洲,所以称为四大天王。

(二)其上是三十三天,

四大天王天再往上四百由旬是须弥山山顶,山顶有三十三天。为什么称为三十三天呢?须弥山四周各有八天,合计三十二天,中间是帝释天居住的尊胜宫善见城,加起来共有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上方虚空中如星辰般依次是具有无量宫的四天,

须弥天和大地相连,所以三十三天及以下的四大天王天都称为地居天。三十三天以上是空居天,他们不依靠大地,在虚空中形成无量宫殿而居住。空居天共四层,加上下面的三十三天和四大天王天,共称为六欲天。

即(三)时分天;

六欲天的第三层(空居天的第一层)称为时分天,也叫夜魔天或双胞天。

因为那里的天人按照时间来行乐,或者口中时时刻刻高唱“快乐、快乐”,而称为时分天。因为不存在与阿修罗战争的状态,又称为离诤天。

(四)兜率天;

六欲天的第四层称为兜率天或兜率陀天,弥勒菩萨居住在此。那里的天人虽然享受五欲,但同时也知道止息欲望,所以又称知足天。

(五)乐化天;

天子可以随意变化出天女等资具,天女也可以随意变化出天子等资具供自身享用,又称化乐天。

(六)他化自在天。

天人自己不需要去变化资具,可以夺别人的变化转为自用,所以称为他化自在天。

欲界中的六欲天中,他化自在天位于最高层,无间地狱位于最底层。

须弥山间隙中住有诸非天,

前面介绍了天界和人界,这里介绍诸非天,即诸阿修罗。阿修罗分为很多种类,住在须弥山间隙中。

水间隔处是罗睺非天,

按照《俱舍论》观点,须弥山海上八万由旬,海下八万由旬,从大海间隔处到四大天王天之间有四层,第一层叫罗睺非天。

中间为星鬘非天与项鬘非天,

第二层是星鬘非天,第三层是项鬘非天,第四层是四大天王天。

地间隔处是净心非天,

上师仁波切讲,地间隔处位于金刚地基(海面下八万由旬)和须弥山之间,这里住有净心非天。罗睺非天、星鬘非天和项鬘非天住在大海以上,净心非天住在大海以下。

非天的受用可与欲天相媲美。

非天的受用(如自身光明)有时可以和三十三天等欲天相媲美。但因嫉妒心重,经常要感受比天人更大的痛苦。

下面介绍色界,色界有四禅天。

四禅天:初禅三处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位于他化自在天上空四万由旬之上。

初禅即一禅天,位于六欲天中的最高层——他化自在天往上四万由旬处。那里的天人按照禅定境界分别转生于梵众天、梵辅天或大梵天三处:梵众天相当于国家的普通居民;梵辅天类似于辅助国王执行任务的大臣;大梵天尤如国王。有时也把大梵天算在梵辅天中,因为大梵天的居所位于梵辅天中央的楼阁内。

二禅三处即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净光天(即光明天)。

初禅天上面是二禅天,包括三处:少光天、无量光天和极净光天。第一处在整个二禅天中光明最少,叫少光天;第二处光明增盛,无量无边但并未周遍,叫无量光天;第三处光明周遍,叫极净光天(即光明天),“极”是周遍的意思。

三禅三处即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净”指意乐,意的快乐。三禅中以意乐为主,观待后二处来讲,三禅中第一处的意乐最少,称为少净天;无量净天的意乐无量无边;遍净天的意乐周遍。

四禅八处即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

跟一、二、三禅不同,四禅有八处:前三处为凡夫所居;后五处为圣者居住,又称净居天。

从四禅的第一处开始,已经没有云的显现,称为无云天。虽然后面诸处也没有云,但各自名称是从其他方面来安立的:修持深重福报的人生于四禅的第二处——福生天;“广”指最极圆满增盛,福报最大、果报在天界中最为圆满的凡夫转生到广果天;无垢光尊者把无想天归为净居天,《俱舍论》有其他观点,稍后解释;烦指烦杂,无烦天的圣者相续中没有烦杂;善现天的圣者杂修禅定非常殊胜,所求果报极易现前;善见天的圣者间杂禅定修持非常圆满、达到极致,至微见解容易现前;色究竟天在有色处(欲界和色界)中最为究竟,无法超越。

《俱舍论》中讲,外道修持无想定后会转生于四禅的无想天。无想天并不独立,像村庄旁的阿兰若(寂静处)一样位于广果天附近,是广果天的附属部分,属于凡夫居处。按照《俱舍论》观点,净居天中包括无热天,那里的天人没有热恼。

前三者为凡夫所在处,后五者为圣者所在处,又名为净居地五天,它们层层向上。

前三者属于凡夫地,后五者属于圣者所在地,层层向上。关于无想天的不同说法,前面已经作了解释。

四无色天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有些观点认为四无色天处于色究竟天之上,另外的观点认为四无色界没有真正的处所,修四无色定的人舍寿死亡之地就是转生之处。

现在介绍四无色界的安立方式和各自境界。空无边处:由于对色法生起极大厌离而修持空无边处定,观修外部世界全部为无边无际的空,安住于此境界而转生于空无边处。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讲,空无边处的“空”和中观的“空”虽然名字一样,但意义完全不同。

识无边处的境界稍高一些,修行人对于观修外界的空无边生起了厌离,开始内观心识为无量无边。厌离了向外、向内观修无边无际的修法而观修外界和心识全部无所有者,转生于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就是有顶,三有中禅定最高。“非”是没有的意思,“非想”指没有前面的无所有想、识无边处想和空无边处想等粗大的分别念;虽然没有以上粗大的想,内心中还有非常细微的想法,叫“非非想”。

有顶处的诸天人都是因以前获得了无色等持而于死后转生到此无色界的。

这里讲修行之法和转生因缘:通过以前在欲界时获得四种无色等持(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之因,寿终转生为无色界天人。

要转生于善趣,除不共修法外,还要修持十善等共同修法:转生于天界要修持特殊十善,转生于人界要修持普通十善。

如是所说的一器情世界称为四洲世间界,这样的一千个世界,周边为高度等同三十三天的铁围山环绕,称为第一小千世界。

现在开始介绍一个世界及三千大千世界的安立方式。

一个器情世界(从无间地狱到色究竟天)称为一个四洲世间界,这样的一千个世界,周边被高度等同三十三天的铁围山所围绕,称为小千世界。

关于铁围山的高度,本论和《俱舍论》有不同说法:本论认为铁围山与位于须弥山顶的三十三天的高度相同,出海八万由旬;《俱舍论》中讲,须弥山的高度最高(八万由旬),其次是七金山中的持双山(四万由旬),高度只有须弥山的一半;七金山高度次第减半,依次为二万由旬、一万由旬……最后一座持边山的高度为625由旬,而铁围山的高度是它的一半,312.5由旬。由此可知,佛陀在《时轮金刚》、《俱舍论》和《起世经》等经典和论部中讲到的器世界情况都稍有不同。

如是千数的小千世界,周边为高度等同他化自在天的铁围山环绕,称为第二中千世界。

周边被等同于他化自在天高度的铁围山所围绕的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

根据行文逻辑,本论说一个小千世界的周围有一个铁围山,而《俱舍论》中讲一个小世界(四大部洲)周围就有一个铁围山。如果一千个小世界是一个小千世界,那么铁围山的高度确实有可能等同于三十三天。由此可知,铁围山在本论和《俱舍论》中指代不同的概念。

如此千数的中千世界,周边为高度等同第一禅天的铁围山环绕,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一千个四大部洲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三千大千世界。这里对于世间人常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作了清晰说明,《俱舍论》中也如此观察。

即是一个殊胜化身示现同等身相、无有前后显现十二相调化众生的世界。

显现十二相成道的称为化身佛,又叫殊胜化身,此外还有工巧化身等。如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天下降到最后示现涅槃,示现八相(归摄)或十二相成道(广说),他老人家所调化的世界就是一个化身佛所调化的世界。有时我们说本师释迦牟尼佛调化的世界是四大部洲、南瞻部洲或印度,但从这里的概念来看,佛陀是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显现化身而调化有情的,超越了我们的根识分别。

其余十方有圆形、半圆形、四方形等无量世界遍布虚空,其中的众生有的头朝上,有的横着,有的头朝下,有无量种类。

其余十方还有圆形、半圆形、四方形等无量世界遍布在虚空中,这些世界的众生由于各自的业感,也显现不同的身相和种类:有的像人类一样头朝上;有的像牛、马等头横着走路;有的像地狱众生、中阴身或饿鬼一样头朝下。依此类推有无量种类。

此处以娑婆世界为例,宣说器情世界的成住坏空。

这里通过成住坏空来宣讲无常:一个大劫包括八十小劫,由成、住、坏、空四阶段构成,每阶段有二十小劫。

最初形成,现今稳住,

前面讲过,最初从虚空中产生十字架的风轮,然后显现水轮、金轮,逐渐形成器世界而稳住。

从人寿无量岁时毗婆尸佛出世,到释迦牟尼佛出世,直至人寿十岁之间称为劫初长时,

“劫初长时”和后面的“转长时期”都是专有名词,“劫初长时”指人寿从无量岁到十岁之间的漫长时间。

即是人寿每二百年递减,

与其他时期人寿每一百年增减一次不同,“劫初长时”人寿每二百年减一岁,其他经典也有不同解释。从人寿无量岁时毗婆尸佛出世教化众生,经过七佛释迦牟尼佛出世,到人寿减到十岁之间,称为劫初长时。

尔后每过一百年增长一岁,

人寿从无量岁到十岁递减时,每二百年减一岁;从十岁到无量岁递增时,每一百年增长一岁。

从十一岁到人寿八万岁时弥勒佛出世。

人寿现在一直递减,直至十岁,然后再增到八万岁,那时弥勒菩萨成佛度化众生。

此后又是每一百年减少一岁,直至十岁之间(称为转长时期),

然后人寿每一百年减少一岁,直至十岁,这个过程称为转长时期。

如是上增下减为一次,共十八次,名为十八返,

“十八返”是佛教术语,即十八次增减,一增一减算一次。

期间有九百九十五佛出世,

十八返过程中,有九百九十五尊佛出世。贤劫千佛指九百九十五佛加上前面的四佛和最后的胜解佛;千零二佛指贤劫千佛加上集结诸佛教法的文殊和金刚手二位大尊者,这在无垢光尊者的《幻化网广释》中有所提及。

之后每二百年增长一岁,

劫在最初形成时,人寿从无量岁开始,每二百年减一岁;与此类似,劫在接近毁坏时,人寿每二百年增长一岁。

直至无量岁,稍许递减时有胜解佛出世,

到无量岁再往下减一点时,贤劫千佛的最后一佛——胜解佛出世。

其事业、寿量、所化眷属数均等同前面诸佛事业、寿量、所化眷属数的总和,

按照汉地共称的讲法,韦驮菩萨最后成为胜解佛;藏传佛教认为,敦珠法王最后成为胜解佛。对于胜解佛的不共愿力,《大悲白莲花经》中讲得很清楚。王子(胜解佛)最初发愿:自己的寿量和所度化众生的事业,要成为前面发愿的兄长们的总和。所以,当他愿力成熟、成佛时,事业、寿量及所化眷属数目等于前面九百九十九佛的总和,最为广大。

并且调化以前诸佛未调化的众生,以其愿力使包括仅闻三宝声、毁坏根本戒、做微小善事在内的众生皆从轮回中解脱出来,

胜解佛度化众生的事业非常广大,所化眷属无量无边:在千佛教法中结下善缘但未被调化的众生,包括仅仅听到佛、法、僧三宝名声的众生,都可以通过胜解佛的愿力被调化。即使是毁坏了根本戒的众生,最后也可以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上师仁波切讲,这里指共同乘的四根本戒,不包含密乘根本戒在内。在三宝所依前做了微小善事的一切众生,也会从轮回中得到解脱。

由此可知,如果我们能做广大的弘法利生事业非常好;如果不能,那么仅在不信佛的众生面前念佛、法、僧三宝的名字,或念诵释迦佛、阿弥陀佛等名号,依此因缘,这些众生最迟在胜解佛出世时也一定会被调化。即使有时我们非常看不惯某些电影、电视、书籍等媒体中出现的三宝形象,尤其是早期极度缺乏佛教知识的作品中,甚至把南无(nā mó)读成南无(nán wú),众生听到后也会得到解脱。由此可见,三宝的事业和善巧方便不可思议。

所以,我们最迟在胜解佛时都会被调化,虽然距离现在还有漫长的时间。通常来讲,释迦佛没有度化的守持五戒的弟子,在弥勒佛的龙华三会时都会被度化,得到解脱。如果罪障极其严重,释迦佛和弥勒佛都无法调化,最终也能在胜解佛时得到救度。

在人间的事业圆满而示现涅槃后其教法仍如时住世,令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众生均得解脱。

胜解佛示现涅槃后,教法仍住世很长时间,在此过程中,其余佛未调化的三千大千世界众生都将得到解脱。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是有限量的,并非指一切法界众生。

后于人寿十岁时,坏劫的七火将一切焚为灰尘。

胜解佛在人寿无量岁往下稍减时出世,住世至人寿十岁,那时出现坏劫,七火将一切器世界焚为灰尘。

有些地方讲,坏劫出现时众生会次第迁移:地狱众生如果罪业还未圆满,会迁移到他方世界地狱中受苦;人道众生通过法性力获得殊胜的一禅、二禅等,次第上升。所以,在七火焚烧时,整个器世界中没有众生。

火是指太阳,有些经中说是七个太阳,有些说出现一个具有七个太阳热量的太阳。实际上,出现了一个具有百俱胝太阳热量的太阳而焚毁一切。

火是太阳,有些经中讲次第出现七个太阳,逐渐烧毁器情世界,有些经中讲出现一个太阳,它具足七个太阳的热度。无垢光尊者认为,出现了一个具有百俱胝太阳热量的太阳,焚毁一切。

尔后尘埃为水所冲,为风所吹,最后成为一虚空,

我们以前学过,七火在坏劫时把一切烧为虚空。无垢光尊者在这里讲的稍有不同:器世界首先被火烧,烧剩下的灰尘被水冲走,然后出现风彻底摧毁一切,变成虚无。

犹如以前未形成时一样。

空劫时,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一片空寂,什么都不存在。

《三摩地王经》云:“一旦出现此世界,诸世间成虚空时,如前其后亦如是,当知诸法皆亦尔。”

《三摩地王经》中讲:世界形成之前和毁坏之后都是一片虚空,与此类似,诸法在出现之前和毁灭之后也一无所存。

由此我们可以了知:因为由四宝所成的须弥山王、铁围山、七金山及大地等坚固的器世界最终都会成为虚空,所以一切都是不可靠的。我们的肉体只不过是由习气显现的暂时现象,只能存活很短暂的时间。天人看来,人类仅仅拥有一瞬间的短暂寿命,就像朝生暮死的小虫一样,但小虫自己看来却有非常漫长的生命。我们在很短暂的时间中又生又死,到底有什么可信的呢?

我们应当通过外器世界坏灭之比喻来了知内情身体也是坏灭的。

无垢光尊者以外器世界为喻来了知内情世界也会坏灭:通过器世界从虚空中形成到最后毁灭的过程,知道我们自身也是从法性虚空中产生最后回归于虚空。虽然一切有情的身体和心识无常,但同时也有不变的法性、如来藏光明,所以在显空无二的双运中,应该经常内观身体具有空性和大光明的殊胜智慧自性。

首先于心之法性虚空中,形成了无明分别之风,以此为因,形成轮回业地之水,以此为缘,由父母精血形成身体之须弥山王,

像在虚空中先显现风轮再显现水轮一样,在虚空一样的心性中产生了无明分别的风轮,以此为因形成业地的水轮(业或烦恼具有滋润性、潮湿性),以此为缘,通过投生时的父母精血而形成身体的须弥山王。

之后形成双目之日月(白红明点)、十二处、界之四大洲八小洲以及八识聚之七山、铁围山。

日月表示两个眼睛,四大洲加八小洲共十二处、界,七金山加铁围山共八个,依此业力逐渐形成八识聚。

身语意所依靠的精脉、血脉、中脉是三门三毒三身之所依代表三界,

我们体内有代表三界的三脉(精脉、血脉和中脉),它是身语意三门、三毒和三身的所依。如果没有证悟,三脉就显现为三门或三毒;如果证悟,三脉就显现为三身。

五脉轮或六脉轮代表五趣或六趣。

密宗中讲人有五种或六种脉轮,轮回也有五趣(非天归入天界或旁生)或六趣(三善趣、三恶趣)的说法。

转生于各道中所感受诸多苦乐的这个内大千世界也是聚际必散、生际必死、有为坏灭之本性。

通过外大千世界(器世界)来比喻内大千世界(我们的五蕴身心),五蕴转生于各道,感受了诸多苦乐,也是聚际必散——因缘聚合之后必定要分散、生际必死——生下来后必定要死亡、有为坏灭——有为法必定坏灭的本性。

到了死亡时,

没有死亡(坏灭)前,内大千世界是“住”的本性,类似于成、住、坏、空中的住劫,死亡时是“坏”的本性。

外四大摄入内四大中,即被七火一水毁为灰尘,之后内四大、密四大皆融入本来光明中,此时一切均成为一虚空。

死的时候,首先外四大(地水火风)摄入到内四大中,然后被七火一水毁为灰尘,之后内四大、密四大融入到本来光明中,一切均成为一虚空。上师仁波切说,密四大不是单独安立的,是指内四大的本体空性。

身体四大所摄的风脉明点七次为火所焚而殆尽,一次为水所冲而使生命死亡,最后为风吹散而使呼吸中断,

四大所摄的风脉明点七次被火焚毁烧尽,然后被水冲使生命死亡,最后被风吹散使呼吸中断。就像前面讲七火一水一风使器世界最终成为虚空一样,最后我们也彻底死亡。

身体也就各自分离、消失,最终如虚空般一无所有,此时与从前未形成身体时一模一样。

死亡后,四大组成的身体开始逐渐分离、消失,最后如虚空一样一无所有,就像刚开始没有形成身体时一样。

《广智后续》云:“以风水火熟,形成身器世,风脉及明点,四大中所住,

无垢光尊者引用了密续《广智后续》的观点:通过风、水和火的成熟形成身体的器世界,然后形成风脉明点,自己安住于四大的本体中。

无变诸光明,迁至虚空室,

此颂词比较难懂,但无垢光尊者在前面已经作了解释,可以对照来理解:死亡时外四大摄入内四大中,最后密四大皆融入本来光明中,一切皆成为一虚空。“无变诸光明”即密四大融入本来光明中,“迁至虚空室”即一切均成为一虚空。

大风脉明点,七次为火焚,水一冲大融,风吹粗细灭,入光明空界。

身体四大所摄的风脉明点最终也如同虚空般一无所有。

本怙菩提者,趋至无迷基。”

如果认识到身体内的光明自性,就证悟了本来怙主——菩提的无迷本基位。“无迷基”有两个意思:一是我们的身体和外面的器世界相同;二是教导我们应精勤修法,证悟本来空性和本来光明。

我们应当观察众生各自世界之隐没规律。

无垢光尊者教诫我们,应该一一详尽观察众生共同所依的器世界(南瞻部洲、地球、国家、省和房屋等)和内心世界都最终将隐没的规律。通过观察,内心会引发内外诸法皆无自性(无常)的觉受,从而生起深深的厌离,对诸法毫不耽著。

耽著万法最终会变成毁灭的自性。在漫长的时间中,我们都曾转生为无色界的天人或朝生暮死的小旁生,但到现在还没有解脱的原因,就是从未将心引向于正法,没有通过观察一切皆无常而鞭策自己行持善法。现在仍处在变幻不定、一切无常的器情世界,如果我们仍像以前一样执著一切恒常不变、恒常实有,那么以后还会继续流转轮回。虽然前面讲,在胜解佛时我们一定会成就,但距今还有很漫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我们还会堕入地狱、旁生等恶趣中,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

与其这样,不如现在就鼓起勇气,使用最大的心力来修持殊胜正法,经历守持戒律、念咒、闻思修和于寂静处独处等必要的苦行,尽量善用残存的暇满人身。前面已经虚耗了很多年,未来还有多少时间也不知道,所以应该使用暇满身份来尽量修持殊胜的解脱道。如果修持世间八法、随福德分的善业或下士道修法(只追求人天安乐),就浪费了暇满人身。

我们至少要发起出离心,在此基础上生起菩提心,从而修持空性慧和了义的正法,才能在最快的时间中获得殊胜利益。无垢光尊者在每一个引导中都教诫我们一定要精进修法。

《亲友书》云:“大地山王与海洋,终为七烈日所焚,有情无余化为尘,弱小人身岂堪言?”

大地、山王和海洋最终都被七烈日焚为一无所有,一切众生死亡后都会无余化为灰尘,我们现在的弱小人身怎么会恒常存在呢?

对于这个教证,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外器世界会被七烈日所焚,变为一无所有;二是内有情世界也会由于各种因缘而死亡,身心分离后身体最终也将化为微尘。所以应该精进修法。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