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量论·成量品广释》第1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释量论·成量品》。

《释量论》属于藏传佛教五部大论之一的因明,因明就是抉择正量,也是量理的意思。通过正理来安立量称为因明,或者量理。

古印度有一位足目仙人创立了因明,虽然佛陀出世之前,早就有了因明,但是佛陀在世的时候,在佛经中宣讲了因明的内容。佛陀入灭之后,陈那论师把因明与很多佛法的论义系统地结合起来,创立了不共的因明,从此更加完备的因明体系逐渐形成。

陈那论师将因明和佛法结合起来,以前的因明可能是通过三相、逻辑等等,抉择世间和外道的内容。陈那论师等大德发扬光大了因明,把因明的三相和佛法中很多的内容,比如抉择无常、佛陀是量士夫,或者抉择佛法是殊胜的正量等等,通过三相来抉择佛陀是量士夫,佛法非常正确无误的殊胜引导。很多中观论师也使用因明的方式来抉择空性,也有通过因明的论式来抉择如来藏的。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也通过三相推理的方式来抉择安立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藏的本性。

不仅仅是佛法,外道、世间也有因明,它们的异同之处是什么呢?刚刚讲了,相同的是都是使用三相比较严谨的推理来证成论式,即自己的所立观点。佛法和世间、外道因明不共的地方,一方面世间存在的东西,比如既可以抉择现量、比量等共同的内容,以及破斥外道,也可以通过因明来安立内道中正确无误的观点,甚至于可以通过因明来抉择很多修行的方法。比如抉择无常、不净,或者空性、如来藏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使用的,能够成为一种工具。至于你要证成什么,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证明。对于分别心比较重的有情来讲,就有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公式。通过这样的方法验证了之后,这样的结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因明使用的根据或者论证的东西称之为三相推理。有些推理的高度比较高,比如《宝性论》中使用的因明推理起点很高,在承认大乘佛法的基础上,论证一切有情具有如来藏。如果是不信佛法的人通过这些推理,不会马上承认。虽然推到后面肯定会证成,但是如果没有对于前后世、因果、佛陀是正量等等产生定解之前,直接接触那些推理,不一定能够马上承认。

推理使用的根据,有些是世间共同承认的,有些是内外道共同承认的,有些是小乘大乘共同承认的,有些是显宗密宗共同承认的,这些推理使用的根据,也是随着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特点。《释量论》属于因明的论典,在五部大论当中,根本的论典是《集量论》《释量论》,传讲得最多的是《释量论》。虽然《量理宝藏论》,以及各大教派因明的注释,也是五部大论因明的论典,但是一般而言,各大教派公认的权威论著,就像中观大家公推的是以龙树菩萨造《中论》为主,还有《中观四百论》等论典。虽然各大教派的祖师们写的中观的注释,也是属于其中的内容,但是比较适应于自己教派的安立。

比如《量理宝藏论》,像萨迦派、宁玛派等学习者也使用这部论典来学习因明,这是不是每个教派都公认的教材呢?不一定。有些教派使用,有些教派不一定承认。因为《释量论》属于佛法中一部根本的因明论典,所以不管哪个教派对于《释量论》的学习、弘扬、注释等等,都是比较广大的。

法称论师造了以《释量论》为主的七部论典称之为因明七论,《释量论》属于根本,其他的都是分支。对于七部论典的主体、分支等等,分别有一些论述,在其他的资料当中可以参考。

《释量论》有四品内容,即自利比量品、成量品、现量品、他利比量品,其中一、三、四品,上师没有翻译也没有讲,主要把《成量品》重新翻译之后进行抉择。为什么《释量论》中单单弘扬《成量品》呢?大恩上师讲记中也讲了,因为《释量论》原文内容很多,所以一下子也没有翻译完。

有一个必要性,是什么呢?《成量品》中著重抉择的是因明的精华。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因明的精华就是辩论、跺脚、拍掌,反复去推翻别人的立宗。其实因明的核心精华,并不是学习辩论的技巧。对佛弟子来讲,学习因明最关键的,就是通过因明来证成佛陀是量士夫,我们学习的佛法正确无误。只有这样才可以和解脱道直接相应,辩论推翻别人的观点,找出别人语句中的漏洞,或者自己的思维敏捷等等,顶多是一些分支的效用而已。如果本末倒置,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因明和解脱道的关联,只是热衷于逻辑、辩论。虽然精通了三相,别人一讲这个花,马上就可以找出漏洞,或者给出一个正确的说法。在学习因明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佛陀是量士夫,佛法清净殊胜产生定解。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但是得不到真正的因明精华。因为成量品抉择了这些问题,所以称之为精华。

有些人可能认为自利比量殊胜,讲了很多因明的名词、概念;或者现量很殊胜,他利比量怎么样去让别人也承认我的观点很殊胜。真正来讲,很多大德一致观察之后,认为《成量品》通过四谛等方式来抉择量士夫是最为殊胜的,有这个必要性的缘故,宣讲本品内容。其中的承许佛陀是量士夫、佛法清净无垢。如果我们学懂了,可以产生非常深的定解。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大恩上师要专门讲这一品呢?这里是通过正理来推出轮回前后世的存在,对于分别念很重,或者内心断见很重的修学者来讲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佛弟子承认前后世,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者虽然觉得应该有前后世,但是内心的怀疑很重,自己在内心当中还是怀疑有还是没有。

《成量品》当中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推理的方式来推出。为什么我们的心识前面必须是以心识为因?这一世第一刹那的心识一定是来自于中阴最后一刹那的心识,中阴的心识来自于上一世最后一刹那的心识。通过这样的道理抉择出来之后,我们就会知道,现在我们的心不是通过物质、其他的法产生的,也不是突然产生的,一定有同类的前因。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就会知道现在的心识延续了上一世的心识,心识不可能通过其他的因缘产生,只能通过心识本身产生。我们内心前一刹那的心识产生后一刹那的心识,这种心识到了今生最后一刹那,如果让这个心识中断的因缘没有出现之前,还会延续下去。如果因缘出现了,比如你证悟了空性,或者证悟了佛果,这时心的因缘可能就会改变,或者转识成智了。这样的因缘没有出现之前,心识还会延续。

如果心识带的是恶趣的习气,就会延续到恶趣当中去继续流转;如果心识带的是善业的习气,就会延续到善趣当中去继续流转。心识在没有遇到中断的因缘出现之前,肯定会继续流转下去,至于流转到哪一道,就要看你心识中带的是什么习气。通过这方面前世和后世可以如是成立,里面也通过辩论的方式破了很多类似于我们的肉体产生心识、无因产生心识等等很多错误的观点。

分别心很重的人通过正理来成立轮回存在很重要。对我们来讲,这也是需要勤奋努力的。为什么呢?因为这里讲到的推理,有时牵扯到一些外道的观点,如果我们以前没有学习过,因明不是那么容易懂。我们还是有学习的必要,不管怎么样种一个善根。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讲:“是因前世未求学,今见终身成愚者,因恐后世成愚昧,今生再难亦勤闻。”就是因为前世没有学习,今生我们成为愚者;如果今生不学习,后世会更笨,所以为了以后成为智者的缘起,现在不管再困难也要学,即便是听不懂,学不进去,也要为了后世我们的智慧敏锐作一个投资,欢欢喜喜地听现在听不懂的天书一样的《释量论》,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必要。虽然对天书一样的《释量论》能够听下去也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是对我们来讲也算是一种修行。

前面我们讲了,对于《释量论》很多大德也讲过,作过注释,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注释也是非常殊胜。因为上师主要是翻译了颂词和麦彭仁波切的《成量品》注释,所以我们在学习大恩上师讲记为主的过程中,也要参阅其他《释量论·成量品》的汉文讲解的译本。

《成量品》比较难懂,我们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不一定学了之后,自己的理解就是正确的。我们在讨论的时候,不能觉得我的理解就是正确的,对于别人所讲的一概否定,这样不太好。因为很多知识非常深,学一两遍不一定能够正确地理解它本来的含义,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谦虚开放的心态。我观察的是这个意思,可以把自己的论点说出来,是不是正确的,自己首先不下结论,反正我现在是这样认为的。别人如果通过正理观察,指出了我们的漏洞,这时应该虚心接受。我们的心态本来是开放的。虽然我暂时得出了结论,但是不是终极结论,不要首先给它盖棺定论,不能认为我的就是终极结论,绝对不能动摇。如果我们有这种心态,就会产生很多无谓的辩论;如果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别人说出其他观点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是不是这样的,会不会是我没有考虑到?可以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思路,增上自己的智慧,这方面还是很重要的。

大恩上师首先介绍了造论者,即法称论师和陈那论师的生平。我们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陈那论师是世亲菩萨的四大弟子之一,陈那论师、安慧论师等等都是属于世亲论师的大弟子。陈那论师首先是在小乘正量部出家,虽然从皈依三宝、出家受戒来讲,正量部和犊子部属于佛教的宗派,但是他们有一个特点,在犊子部和正量部承许有一个我存在,而且是离开五蕴之外的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实实在在的我,他们觉得这是轮回和解脱的所依,必须要现证它。

陈那论师在出家之后,问他的上师要修什么法,上师告诉他,你观修的内容就是寻找五蕴之外那个不可思议的我。陈那论师观察之后,觉得不合理,如果直接反驳也不太合适。在一段时间当中,他白天就在太阳下面寻找,有时把衣服脱光了,坐在院子里到处去寻找;晚上在四周点起火,自己不穿衣服去观察。上师问:“你在干什么?”他说:“我在寻找五蕴之外那个不可思议的我。”上师说:“你为什么白天在太阳下面,晚上还要点火呢?”他说:“我怕被黑暗障蔽了,看不到外面的我。”“那你为什么要把衣服脱了呢?”他说:“万一这个我躲在衣服里面怎么办?所以我就把衣服脱了。”上师一听就知道他对自宗的教义不满。上师说,你这个破坏自宗的家伙,不要留在我们的教派了,就把他赶了出来。

这是什么意思呢?他知道离开了五蕴之外哪里会有一个我存在呢?他在四处观察,白天在太阳下面观察,夜晚也是点着灯火来观察,离开了五蕴之外的我在哪里?根本就没有,就是表达了这个意思。他本来可以以理反驳,但是觉得对上师这样说不太恭敬,没有说,就走掉了。

后来找到了世亲论师,他被世人共称的第二大佛陀,他的智慧、修证等方方面面非常优秀。陈那论师在依止世亲论师学习之后得到了很大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一边弘法,一边修行,他想到自己以前造了很多因明方面零散的论典。他在世亲论师的座下,因明方面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非常精通。在此之前,虽然有因明方面的内容,但是还没有形成体系的。

陈那论师想要造一部论典,有些传记中说,他首先在闭关山洞外面的一块石板上用土粉写下一个偈颂:“敬礼定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为成量故从自论,集诸散说汇为一。”他以前写了一百多部不成体系的零散教言,他想把所有零散的教言汇集成一部论典。“成量故”就是说为了成量,证成佛陀是量士夫,所以要从自己所写的短小零散论典中,汇集成一部殊胜的论典,以此成立佛陀是量士夫。

据说这个颂词写下来之后,在当地出现了很多异相,开始出现一些虹光,还有很多外道的手脚自然而然觉得非常僵硬,动弹不得,外道出现了很多恶兆。有些外道徒不知道什么回事,有些稍微有禅定的外道观察后知道,这是陈那论师为了写一部因明论典,在石板写下了这句话之后,产生了这么大的震动。他们觉得这部论典如果写出来,可能对于外道的宗义非常不利。

有一个外道趁陈那论师出去化缘时,他就把颂词擦掉了,陈那论师回来之后又重新写了,第二天又被外道擦掉了,这样连续三次之后,陈那论师出去之前说,如果你是闹着玩儿的,请不要再擦了,因为我写这个有很大的必要;如果你觉得不对,可以和我辩论,不要擦了就跑掉。这个外道也想和他辩论一下,仅仅两三轮的交锋之后,外道辩输了。外道非常恼怒,通过吐火的方式,把陈那论师的资具等等,可能他的东西也不多全都烧光了,有些地方说连他的衣服也烧着了,外道徒烧完之后就走了。

陈那论师觉得自己连这个外道都度化不了,觉得没有意义,他就想取阿罗汉果入灭。有些传记中讲他把石板往天空一扔,有些地方说它把写论典的一个相当于笔一样的土块扔到天空中去,他发愿什么时候这个掉下来,自己就取阿罗汉果而入灭,但是一直没有掉下来,他抬头看到是被文殊菩萨接住了。文殊菩萨说,你不应该生起相应于劣乘的智慧,你的论典会对后世的众生有很大的利益。针对于大乘来讲,小乘是相应于劣乘,他要自我入灭,不想利他了。

陈那论师当时的心情不太好,他说,众生这么难度化,你看到了之后,也没有帮助我,我住在这儿也没有什么意义。文殊菩萨说,从现在开始乃至于你登地之前,有些地方说是乃至于成佛之前,我都做你的善知识,像这样就摄受了他,然后他的事业越来越大。这部论典后来也是非常顺利地造成了。

陈那论师也是一种显现,他不可能真的入灭,陈那论师、法称论师都是佛陀在《文殊根本续》中早就授记了的大德,对佛法有很大的利益,如果入灭,佛陀的授记就落空了,这是不可能的。他这样示现了之后,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遣除了很多障碍之后论典就造成了,这就是《集量论》。后来陈那论师逐渐开始弘扬自己造的《集量论》,也有很多修行者通过《集量论》产生了的定解。从因明方面来讲,陈那论师属于二胜六庄严中因明的开宗祖师。虽然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有因明,外道也有因明,但是佛教中成体系的因明,只有陈那菩萨是开宗立派的祖师。

然后弘扬他的善说的是法称论师,也就是《释量论》的作者。“释量”是解释这个量,还有为了解释《集量论》。法称论师写了七部因明,后来萨迦班智达专门把《因明七论》的精华归纳之后,造了一部大家很熟悉的《量理宝藏论》,因明七论的精华要义都在里面。

法称论师出生在一个婆罗门家庭中,从小非常聪明,比较精通婆罗门的教典,后来看到了佛经之后,对于佛法产生信心,就被他的舅舅,也是一个婆罗门的导师赶了出来,他发誓以后要破尽外道,然后四处求学,后来在陈那论师的弟子自在军论师座下学习《集量论》。这个过程在讲记中也是讲到了,听第一遍时完完全全和他的上师理解的一模一样,听第二遍时已经超越了上师,听第三遍时彻底通达了它的密义,对于上师理解《集量论》的错误之处也能指出来。

他一边学习,一边修法,有些传记中讲,当时已经有密宗了,他私下也在修一些密宗的法。法称论师修的是什么呢?主要是修的是忿怒本尊的法,修行圆满的时候,他现见了本尊。比如在《印度佛教史》,以前很多修本尊法的人修到了一定时间,成就的时候,本尊现前都会问你要什么成就?有些修行者说我需要和你无二无别的成就,本尊就会化光融入到他的心间和这位修行者成为无二无别,他也成就了本尊的悉地。本尊问他,你需要什么悉地?法称论师回答说,我需要尊胜诸方的悉地。因为他以前立誓要破尽一切外道,所以他说我要尊胜诸方,需要十方胜利不败的悉地。本尊就赐给他不败的悉地,后来通过很多辩论破斥外道。

还有一个小故事,虽然法称论师从小就通达了婆罗的教义,但是有些比较最隐秘的观点,除了祖师级人物之外,他们不会外传。法称论师不知道婆罗门最隐密的观点是什么,也没办法去直接破掉。那怎么办呢?这时他想一个方法,化装成一个奴仆,有些地方说他到了一个外道大师的家里,也有些地方说就是把他赶出来的舅舅家里。法称论师化装成一个奴仆,帮忙做很多事情,拿出很多钱财,让婆罗门大师的妻子很欢喜。法称论师说:“我需要知道本派最秘密的观点。”她说:“这很困难,他一般不讲这些。”于是他就躲在他们的床下,在妻子的脚趾上拴了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由法称论师拿着。晚上妻子问了一些隐密的观点,在关键的地方,法称论师一拽绳子,她就问,这是怎么解释的?她的丈夫就给她讲,这样法称论师就通达了。

通过这个方式法称论师了知外道宗派中关键的理论,虽然他很有智慧,但是很多观念不在法本上,也没有公开讲,如果你不知道,就没办法彻底破干净。然后法称论师开始和所有的外道辩论,从那以后法称论师完全胜伏了一切外道,当时法称论师在整个南赡部洲的威名非常强盛,而且对于外道从正理方面完完全全从道理上一个一个地破斥,令很多佛弟子增长了无尽的善根和正知正见。后来他也造了《释量论》解释以陈那论师为主的因明观点。

大恩上师讲记中也讲了,因明很深、非常难懂,很多有智慧的人,无论内道外道,根本看不懂,不知道在写什么。有些人在嫉妒心的驱使下说,这部论典没什么殊胜之处,有些人为了掩盖自己的愚昧,就把《释量论》的法本捆在这个狗尾巴上,让狗拖着论典到处跑。这也是印度的规矩,如果不合格的论典,就会绑在狗尾巴上,意思是不值一提,很差劲的。

法称论师一方面知道这个情况,一方面自己在《释量论》后面也说了,这部论典很深,像河流最后回归大海一样,我的很多密义有可能没有人能够搞清楚,最后可能只有隐没在我自己的智慧当中。《释量论》造完之后,法称论师让他的一个弟子写注释,写了之后,根本不合格,就把它烧了,重写了一个,还是不行。最后那个弟子说实在不行了,这是尽我最大的努力写的注释,如果还不合格,我也没办法了。法称论师说,这差不多,也有将就的意思,就没有烧掉了。

还有一种说法,法称论师写了《释量论》第一品的自释,后面都没有写。他在《释量论》最后的颂词也说了,本论很难懂。后来的确很多人看不懂,把这部论典捆在狗尾巴上面,表现得很蔑视。法称论师知道了之后,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说;“这也许是一个好的缘起,我的论典以后会像野狗一样,遍及整个城市、乡村的大街小巷。”为什么呢?因为野狗到处跑,每个地方都有,印度现在也是有很多野狗,以前可能也有不少。因为这个缘起,大街小巷都有野狗,所以我的论典以后也会弘扬到各个地方去,遍满大街小巷。

《释量论》至今在印藏非常兴盛,现在我们也是在学习《释量论》的观点,相当于在、汉地也有很多道友在学习他老人家的智慧。国外也是有很多人研究《释量论》。国外的一些上师们也讲过,有些外国人能够大段地背诵《释量论》藏文的原文,而且对于里面的内容理解得非常不错。虽然在国外也有,但是并不多。这也是法称论师授记,当时有些人把这部论典捆在狗尾巴上,拖着到处跑,他说,我的论典以后会遍及大街小巷,也是这样的预言成真。

法称论师非常有智慧,不仅获得了证悟,而且也是佛陀授记的殊胜的士夫。以前我很喜欢看佛教史,陈那论师、法称论师的传记中也有一些。大家可以去找找,有翻译成中文的《布顿佛教史》,里面就有陈那论师、法称论师的故事,讲得比较细致,看了之后,一定会对于这些祖师们生起信心。佛陀授记的大德们也有非常殊胜的修行,他们的智慧能够帮助我们学习《释量论》。因为我们平时通过自力学习非常困难,我们要一边认真地学,一边祈祷法称论师,以大恩上师和法称论师无二无别的方式作祈祷,加持我们能够通达因明当中的智慧。

我们能够学懂多少就学多少,为什么呢?因为法称论师自己也讲了,很有可能我的密意没人会懂,最后又回归到我的智慧当中,足以说明这部论典很难懂。后面也有很多智者完全懂得了《释量论》的含义,就像当年全知麦彭仁波切他老人家学习《释量论》,也感觉很难懂。有一天晚上梦见了萨迦班智达,他说,因明没什么难懂的,无外乎就是破和立而已。他把《释量论》的法本分成两部分,重新合在一起交到他手上之后,法本就变成了一把宝剑,他挥舞着这把宝剑,感觉所有的二取都被斩断了。醒来之后,完全通达了《释量论》。作为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七岁造了《定解宝灯论》的祖师,在学习《释量论》时,当时显现上也有点吃力,后来肯定是百分之百懂了。

对我们来讲,这是不太容易懂的,一方面我们要认真学,一方面也要精进地去祈祷。大恩上师以前传过法称论师的《上师瑜伽》,还有平时我们多念文殊菩萨心咒,为了自利利他祈祷文殊菩萨、法称论师、大恩上师等等加持我们,让我们最大程度地通达,实在不行能懂多少就多少。也许我们只能懂字面上的意思,或者字面上的意思也不一定划得下去。第一次学的时候,如果能够懂字面上的意思,或者懂了一些比较关键的地方,不一定清楚所有的推理,对怎样成立量士夫,在四谛方面能够懂一些比较关键的地方,这样也可以。我们就抱着能够懂多少就懂多少的心态来学习,完全通达不太容易。有些人说这么难,我干脆就不学了,那也不行,不管怎么样,我们要尽自己的努力来学习,能够懂多少就懂多少,这样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释量论》。

以前在学院的时候,上师讲《释量论》,我也辅导了几堂课,然后生病了,没有听完。去年回到学院,听了上师录音,找一位堪布把传承补全了。因为以前也没有怎么学,所以这次也是一边学一边辅导。

下面来看一下《释量论·成量品》。

《成量品》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宣说佛为量士夫;二、广说彼为量能立;三、如是宣说之必要。

本论讲解佛陀是殊胜的量士夫,后面是广说释量,佛陀是正量的根据,这个能立很重要。佛弟子说我们的导师是量士夫,外道也说我们的导师是量士夫,到底谁是量士夫呢?我们通过能立的根据来进行证成。最后是这样宣说有什么必要性。宣说佛为量士夫是第二品中著重宣讲的。

这个内容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在《集量论》的顶礼句中,“敬礼定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这两句可以成立佛陀是量士夫比较中心的思想。“敬礼定量”,“定量”,对于正量的佛陀向他敬礼。第一个是欲利生,第二个是大师,第三个是善逝,第四是救护者。四个词可以顺着理解,也可以反过来理解。既有顺着理解的意义,也有反过来理解的意义,我们先大概这样了解,后面学习的时候,也主要是根据这种思路。

首先是顺着理解,第一,欲利生。谁欲利生呢?就是以释迦牟尼佛为主的导师。“欲利生”,首先想要利益众生而发菩提心,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听闻了佛陀的传记,了知了利他的必要之后,也要发愿要利益众生,发起利益众生的菩提心,就是修行的第一步。顺着理解是我们怎么成佛利益众生的修行次第,我们一定要发起菩提心,否则没办法修行,佛陀也是这样的,第一步是欲利生,想要利益一切众生。

第二,大师。第二步是什么呢?利他之后,有些地方译成导师,大师和导师是一个意思。欲利生是发心圆满,大师是行为圆满。行为圆满主要是讲到了修行福德、智慧资粮,在三个无数劫当中,修持福德和智慧资粮。有个说法欲利生是发心圆满,虽然有很多发心,但是主要是大悲心,大悲心能够涵盖其他的善心。大师当中的所有修行,有些地方是从空性的智慧来讲的,首先以空性智慧为主,然后摄持福德资粮,大师是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都圆满,也就是加行圆满。发了心之后,要成佛利益众生,必须积累资粮,资粮加行圆满称为大师。所谓的大师是加行圆满的意思,这两个属于因的修行,发心和行为都圆满了。然后善逝和救护者属于果位圆满,果位圆满又分了两个,一个是自利圆满,一个是他利圆满。二资圆满成为大师之后,成为了善逝。善逝就是他的自利已经圆满了,所有的断证功德都已经圆满了。

第三,善逝。善逝是所有的功德圆满,所有的过患远离称之为善逝,这是自利圆满。

第四,救护者。自利圆满之后,你就要利他,给众生宣讲发心、修行等等所有救护之道,最后佛陀成为救护者,自利和他利都圆满。这是我们怎样成就的道,佛陀是这样成就的,然后给我们讲,我们也会通过这个方式成就。如果顺着解释四个次第,就是属于修证之道。

顺着理解,前前为因,后后为果,欲利生是因,大师是果,即发心圆满是因,加行圆满是果。加行圆满之后获得了善逝,自利圆满之后,以自利圆满为因,成立利他圆满救护者。

然后反过来理解,就是证明佛陀是量士夫的道,成立佛陀是正量的推理。前面是所立,后面是能立,不是前前为因,后后为果。因为我们要成立佛陀是量士夫,前面是所立,后面是能立,佛陀是量士夫。为什么佛陀是量士夫呢?因为佛陀是救护者,在哪方面成立佛陀是救护者的呢?就是佛陀的利他功德。佛陀的利他功德怎样体现呢?虽然佛陀的利他有很多种,佛陀在世显神通,比如给众生放光治病,或者带来吉祥等等,这些都是利他。真正的利他,成为救护者就是宣讲了法要,尤其是四谛法要,佛陀为了救度众生宣讲了四谛,在《成量品》后面还要讲四谛法要,通过宣讲四谛利益众生,这方面就成为了救护者。

因为四谛中有轮回和获得涅槃的因果,众生是怎么轮回的?因和果的状态。怎么样解脱呢?道谛和灭谛。把轮回和解脱的因果,就是救护者。如果没有讲救护众生,没有把众生流转轮回的因和现在的状态讲清楚,怎么去解脱呢?佛讲了轮回的因果之后,又讲了所有众生还灭的次第,即涅槃次第,获得解脱的次第,就是道谛和灭谛,只有这样才可以成立救护者。因此通过佛陀的事业来成立他是利他的,宣讲正法、四谛救护众生安立所立。

怎么才能成立他是救护者呢?他是善逝的缘故,自己的修行圆满了,如果自己的修行不圆满,就有漏洞和缺失,宣讲的道可能就不周遍。因为他是善逝的缘故,自利也是圆满的,自利圆满才能利他,所以可以通过善逝来成立他是真实的利他者。从圆满的自利可以成立佛陀是圆满的利他者,怎样来成立善逝呢?他的加行、福智资粮圆满了,否则没办法成为善逝、自利圆满者。这是通过什么呢?通过大师、加行圆满来成立他是善逝的所立。

第一个发心圆满,就是说前面你必须要加行圆满,怎么样才能加行圆满呢?他最早发了心。前面前面是所立,后面后面是能立。反过来讲也是这样的。这样安立可以成立佛陀的确是量士夫,他讲了这么圆满的法利益众生,而且通过这个可以成立他是自利圆满者。自利圆满者是因为他的加行圆满了,该修的都修完了,而他加行圆满是因为自己最早发了利他心。如果没有发利他心,怎么去修这么难行的苦行和能够成佛的福智二资粮呢?通过后后能够成立前前的所立,最后就可以成立佛陀是真正的量士夫,佛陀是正量,佛陀宣讲的四谛法要正确无误,然后通过他是善逝、自利圆满,就可以推理出他是他利圆满者。从前前所立后后能立的方式,也可以如是证成。如果顺势观察,是可以证悟的因;如果逆势观察,就是成立佛陀是正量的因,通过这方面也可以如是的成立。我们后面宣说佛陀量士夫这一段,也有这样的内容。

此论的三个内容中,首先要宣讲佛陀是量士夫,虽然法称论师颂词的含义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是我们能不能完完全全理解呢?第一个要看自己的精进和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只是精进也不一定能够学得很好。以前上师也讲了,五部大论当中,戒律方面的法,只要你精进就能学好,很多可以靠背诵和记忆,搞清楚里面所讲的道理就行了。对于因明、俱舍,单单精进还不行,还要有智慧。《俱舍论》称为聪明论,《释量论》也是聪明论,一方面学了之后会很聪明,另外一方面就是聪明的人才能学。我们还是要多积资净障、发愿,以及修上师瑜伽。

第二个我们尽量的学,不可能完全听不懂,如果在学的过程中,认真一点就会学到很多,哪怕是一堂课中的一句话,或者一个意义对我们的修行会有很多帮助。如果能在一课堂学到一个要点,对我们也有帮助,这比我们散乱一两个小时好得多。另外听法毕竟是有功德的,我们发菩提心听法本身也可以成为积资净障的方便。

甲一(宣说佛为量士夫)分二:宣说量之总法相;是故说佛为正量。

乙一(宣说量之总法相)分三:宣说正量之法相;其中否定成立理;遣除于此之辩诤。

丙一、宣说正量之法相:

麦彭仁波切科判的内容都是通过颂词的方式对照很工整,科判都是按照颂词的方式来宣讲的。全知麦彭仁波切很慈悲,因为《释量论》很重要,有些道友需要背诵科判,所以把科判写成了颂词的方式让我们比较容易背。

量即无欺识。

“宣说正量之法相”,我们要知道佛陀是量士夫,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量,然后要知道什么是量士夫。所谓的量就是无欺之识,有些地方说是新生的无欺识。不管怎么样,所谓的量就是无欺惑的识,无欺惑也有层次,一般意义上,凡夫心识的无欺惑,就是在观现世量面前的无欺惑,还有圣者的无欺惑,这方面也有层次。

所谓的量就是无欺识,完完全全任何时候都不欺惑,拥有这种量叫做真实的量士夫。士夫是有能力的人,比如大人就有能力,不像小孩子,士夫简别了小孩等等其他能力弱的人,就是大丈夫。在正量中最成熟圆满的是量士夫。我们修行佛法,后期就要通过信心去现证实相。我们怎么肯定佛陀讲的都是真实的呢?真实了知佛陀是量士夫这一点很重要。

对于经典和佛陀本身产生信心,是不是必须要使用因明的推理呢?这也不一定,每个人根基不一样。虽然有些人从来没学《释量论》,也不知道佛陀量士夫是什么意思,但是他有一些宿世的善根,永远相信佛陀是正确的。他可能讲不出什么道理,别人对他讲了很多,他也没办法反驳,信心却不会变,也有这种人。很多修行者通过这种信心,不管是修密法,还是修净土,修法或者念咒就这样证悟了,也有特别多的例子。

还有也可以通过道理来进行证实佛陀就是正量,佛陀的相续永远不会错,更不会妄语,佛陀就是真实具有正量的士夫,完完全全不会欺惑众生,可以成为众生的依怙,这样成立佛陀是正量。这两种途径都可以,第一种途径是通过自己宿世的善根,第二种途径就是通过量理之道来证实。

我们主要是通过量理,不管怎么说,虽然我们要通过这里面的推理,但是作为一个佛弟子,也不是仅凭推理。刚刚讲了,学习的时候,平时也要祈祷上师加持我们智慧能够通达里面的含义。有些人觉得既然有信心去祈祷,还学习这些干什么?如果我们懂了此处讲的道理之后,第一个我们信心会更加稳固,第二个可以慢慢引导其他人。他们理解了推理的方式,就可以打破邪见、怀疑,这也是一种利他的手段。

现在我们是一半信心,一半推理,这样更好。如果我们带着信心来学,知道这里讲的是对的。佛弟子和纯粹的世间人学习因明,还有点不一样。我们有一定的信心,也有一定的推理,一半因,一半推理,也可以这样讲。我们觉得这里讲的是正确的,只不过不够理解,还不太懂。这里很有权威性,因为很多我们相信的上师们已经讲了,所以从严格的标准来讲,也算是迷信的一部分。

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应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并不是说以前皈依过,现在就把以前的全部放弃不用了,就是用单纯的推理推出来,这可能也没必要。我们一方面有信心,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智慧,对于里面讲的道理,学了之后,就可以坚固我们的信心,而且能用道理去说服别人。虽然自己的信心不会退,但是没办法对于别人真实的安立,有时自己也会受到影响,因为有些外道在讲一些似是而非的根据时,自己也没办法反驳,所以有可能就会动摇自己内心对于佛陀和佛法的信心。如果自己在学完之后,通过推理得到了智慧,这是有根据的,由这种道理推测出来的,就会比较稳固。别人随随便便说什么,不会马上跟着走,这就会为自己后面遣除怀疑、打消邪见赢得了时间。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学,第一时间就跟着跑了,根本没有时间做出调整,这也是很多必要之一。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带着信心来学习《释量论》。

“量即无欺识”,所谓的“量”是什么呢?就是正确或者无欺惑的心识,从这方面进行安立的。它是一种识的自性,就是一种无欺惑的识,肯定在外境上面也有一种不欺惑,这方面必须要通过心识来判断。归根结底所谓量的重点还是在心识上,只不过心识有很多种,有些可能是欺惑的等各种各样的识。真正的量是属于无欺识,即没有欺惑的识。

我们必须要知道它的法相是正确,或者是不欺惑的心识。平时讲到量的时候,就是指无欺识,有些三段论式或者三相推理,这是一个能够成立为量的公式,有时量是所量,有时是量的果等等,有很多种。真正量的法相就是无欺识,具有无欺识的士夫称之为量士夫,真正经得起观察的就是佛陀。

心识平时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很多事情,那我们判断的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因为我们会受到很多的影响,比如自己的分别念,还有别人的说法等等,所以受到这些影响以后,所说的语言到底是不是正确的?我们还是应该具有自己的智慧,学习因明也可以让自己的智慧比较细致,不会那么粗大,就有了辨别的能力。

历史上也有这种情况,有些人学因明学偏了,养成了一个挑毛病的习惯,别人一说话马上就去挑毛病,甚至于上师一讲话,他也会挑上师的毛病,比如这句话不严谨,那句话有漏洞等等。我最早也是受到了很深的影响,有一次大恩上师在讲课时说,以前有些修行者因明学的“很好”,经常观察,别人说句话马上就说,你的话有什么漏洞,甚至连上师的语言都在观察,这句话不成立,那句话不周遍。

我当时听到了以后,觉得很可怕,心里想以后自己还是不要学因明了,万一变成那种人怎么办?从那时开始内心中对因明相当于有了一种阴影,后来就一直排斥,不想学习因明。当然上师意思并不是让我们不学因明,就是说如果学偏了,很有可能变成这样的,提醒我们注意的意思。我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不想学因明,导致自己现在因明也学的不太好,这个缘起不太好。后来上师讲了因明之后,慢慢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学一点。不管怎么样,只要我学了之后不去挑人毛病就可以了,当然我现在也没有学的很好,不可能挑出别人的毛病,没有达到那种水准,反正挑不出别人毛病也是一个好事情。

学了因明之后,知道里面有很多重要的东西。佛陀讲的因明,还有陈那论师、法称论师、全知麦彭仁波切、大恩上师他们都在让我们学习,不可能说学了之后都会变成那样的人,其实不管学任何东西,你如果不会用,都有可能成为损害自己的因。《前行》中也讲过:“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不单单是因明,任何的法要也是这样,如果你学了法义之后,去观察别人的过失都是不对的。上师也讲过,学了因明之后自己的心思会很细腻,虽然分别念相应也多一些,但是分别念一旦确定之后,不太容易改变。比如对于佛陀、佛法的信心,一旦确定了之后,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有些人热衷于辩论,在几岁的时候,进了寺院就开始辩论,到了六七十岁,头发、胡子都白了,还在辩论。藏传佛教中有些寺院,这种情况也是真实存在的,有些寺院如果开密法班没人学,因明班有非常多,特别喜欢辩论,对于密法、中观的兴趣不大。虽然也有好处,但是如果完完全全把心思放在辩论上,也会浪费一些时间。法王如意宝等上师们也会对学院的弟子经常敲警钟,你们要注意啊!应该在解脱道上多辩论。

虽然辩论也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不要为了辩论而辩论,这样就错了。前几年慈诚罗珠堪布在学院主持辩论会,当时看到了有些人上去辩论就是挑毛病。上师打断了他们的辩论,他说,不行,这样的辩论没有意义,这样辩论,有可能天天遣余,最后对于三宝的信心、清净观都没有了。不管怎么样,以后和解脱道有关系的多辩论一些,不要做那些专门挑毛病,或者在词句上面的辩论没有意义。

我们学因明的时候也应该知道,虽然应该精进的也要去努力精进,但是方向永远不要偏了,学习这些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就是为了打破我们的怀疑、邪见,如果以此去攻击别人就没有必要了。我们不要在学了因明之后,把自己变成一个喜欢挑毛病、很刻薄的人,这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刚开始学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一点,很多人学的好有可能会那样,如果自己都没有搞清楚,不一定有能力去观察别人。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要稍微注意点比较好。

我们要通过这些来成立无欺惑的心识,虽然外境当中存在,还是要依靠心识来证明。我们通过学习获得的辨别智慧相对来讲比较可靠,每件事情都要确定是不是有根据的,现在很多时候也是需要。虽然刚刚我们讲了应该注意的地方,但是因明的利益也很大。不管学懂了多少,都会养成一种习惯,不管听到任何事情或者看到什么显现,都不会马上下结论,会说,我要观察一下到底是怎么样?即便好的事情也要观察。对于我们而言,制止修行过程中的跟风、人云亦云等等不好的习惯非常有效,他不会马上做出反应,而是应该观察一下。别人说任何道友或者上师不好,他认为不一定,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很多都是没根据的;别人说一个人很好的时候,他的心中也有一个声音说,也不一定,还是先观察一下再说,这时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按理说大脑应该比行动快,有些时候我们的行动比大脑还快。当我们做完之后大脑才去思考,这样就不对,经常会做出很多后悔的事情来,因明可以教给我们一种比较理性的思维。当然上师也说过,如果过于理性最后会变成什么都不相信了,好像变成了一个唯物论者,这方面也不对,太过于理性也不好。我们在学习因明的过程中,善根、信心、祈祷、积资净障都是不能丢,也不能断,否则有可能学习之后完全是靠自己的心识去辨别,能通过我的推理证成的就相信,不证成的就不相信。有些观现世量的东西可以通过逻辑去推理,很多东西其实是超越逻辑的。

以前我也看过大德的一些讲记,不能什么都靠着逻辑去证明,比如法界实相、空性等等很多不可思议的大乘境界,没办法完完全全用逻辑去解决问题,逻辑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虽然有些观现世的东西我们可以用推理去证成,但是有些不可思议的地方,我们还是要相信它的确是不可思议的。能够推理的因是什么?它的因就是一种分别念,因为凡夫人的分别念功能有限,所以我们不要过于相信它。我们要把它当成一个工具去使用、引导它,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上我们讲了一下它的法相就是无欺惑的识。

丙二、其中否定成立理:

对于无欺识怎么成立呢?“否定成立理”,否定有两个意思。第一个,大恩上师以前在《释量论》注释的注脚中也讲了,否定的意思什么呢?它是通过否定来成立的,这个否定就是无欺。为什么呢?就是否定了欺惑。里面有个无字,这个无是否定词。否定了什么呢?否定了欺惑。这种法相是通过无欺去否定的方式来进行成立的,我们要成立的还是无欺,它是这种无欺惑的识,无欺的无字是一种否定,所以否定成立就是无欺可以成立,否定欺惑可以成立,这也是一种否定的意思。

还有一种否定,科判的解读就像我们的讲记下面注释中所讲的一样,所谓的否定成立就是通过三种否定来成立无欺惑,“以非有否定、别有否定、非可能否定三种否定,远离不遍、过遍、相违三种法相的过失,而成立量即无欺识这个量的法相是正确无误的道理。”这方面的法相主要是无欺识,量即无欺识,我们安立量就是无欺识,会不会有不遍、过遍、相违的过失?如果有,这个法相不正确,就是有问题的。通过非有否定、别有否定和非可能否定,最后就可以真实的成立无欺识就是量的法相。以上两个意思都可以理解。

下面的颂词通过三种否定证成,我们次第来看一下。

起功用不欺。名起亦如是,

显示所欲故;说者能为境,

何义心中明,彼名乃量性。

“起功用不欺”,就是通过非可能否定,即否定不可能,来遣除相违的过失,注释中讲到的不容有和相违是一个意思。如果这个法相不成立,不容有的就会相违,我们来否定不可能,这是可以成立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起功用不欺。上师的讲记和麦彭仁波切的注释中也把对方的问题讲了。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对方说,你们说的量的法相或定义就是无欺的识,这个所谓无欺的识是指什么?单单在心前显现就是一种无欺识吗?对于有境的心识来讲,是不是只要是有显现就算无欺呢?这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呢?眼睛有时会看到一些颠倒的二月,还有意识也会把绳子执著为蛇等等,在无分别的眼识面前显现的颠倒二月,有分别的意识面前显现的颠倒就是把绳子执著为蛇。

如果说只要在心识面前显现就是量,颠倒的识也应该变成量了。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是颠倒的,明明没有两种月亮,看到两种月亮就是颠倒、错乱的,明明是绳子你把它执为毒蛇这也是颠倒的。在心前显现就是量,也变成量了,颠倒识变成量是直接矛盾的,怎么可能既是颠倒识又是正量呢?这不可能,这方面是有问题的。

如果是单单是执著获得对境才是无欺,那现量和比量都没办法成为量了。为什么说执著获得对境呢?如果单单执著获得对境,所谓的无欺识,是不是就是执著获得对境才算无欺?如果获得对境才算无欺,现量和比量都没有办法成立。为什么呢?注释当中也讲了,比如从现量和比量来讲,都有获得未取境的结局,下面注释的当中把这个问题讲的很清楚。首先来讲,所谓的现量,它是取境未获得,你看到了瓶子之后,虽然是看到了,但是你还没有获取,这时还没有获得对境。你说获取对境才算无欺,当现量看的时候,只是取了这个境,但是你还没有获得,这不能算是正量。最后当你把这个瓶子抓到手上,获得这个对境的时候你又没取了。因为取境的识,这个现量早就过去了,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不能算是正量。

比量也是一样的,当你通过推理推的时候取了境,但是没有获得,获得的时候你推理的识早就成了过去式。这时如果执著获得的对境就是无欺,两种都是有欺惑的,取境未获得是有欺惑的,获得未取境也是属于欺惑的,都没办法安立。

这样观察的时候,为什么二量变成了非量?为什么现量、比量不能变成量呢?还有一个根据,对境和取对境心识的有境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缘故,所以根本没法取。既然前后刹那生灭,当你在取境的时候,后面的还没有生成,正在获取的时候,前面的识取境的现量去缘取它的识早就灭了。因为它是刹那生灭的缘故,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安立正量。你的对境和心识都是刹那生灭的缘故,从这个侧面来讲,没办法安立无欺惑的识。

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虽然看似有道理,但是可以破斥。为什么要这样讲呢?他还是要证成,你们的所谓的量即无欺识不容有,这个法相是不容有、不成立,不可能是这样的。如果我们要否定他们认为的不可能,证成它其实是成立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所说的无欺识并不是只是心前显现就变成无欺识了,一定要起作用,不是说只是显现的,而是要起作用。我们观察分析,这个地方的无欺惑,真正分析分为三个无欺惑,我们了知了三个无欺惑,才能知道无欺识本身的意义。

第一个作者无欺,必须要通过现量比量两种识不欺惑。因为刚才对方讲了是不是只是显现对境,只是尽显现就是无欺?我们说不是。不是说只是尽显现,而是要什么呢?要有现量和比量的心识,必须要具备作者无欺才行,只有显现肯定是不行的。不管怎么样,是不是只要是我们的识前显现的境就可以了呢?这也不是。这方面我们可以知道,是不是单单的境就是一种量?单单的境不是量,要有作者,即现量、比量,必须要有识和境才叫量。单单的境不叫量,作者不欺也可以这样对应。

第二个对境不欺,那是不是只要是识前显现的对境都叫量呢?这个不对。为什么呢?还要有对境不欺才行,这是什么意思呢?对境不欺就是说自相的对境没有欺惑,必须要获得能够起功用的自相法。这就否定了前面的什么呢?否定前面所认为的只要是识前显现的境就是正量,这不是,为什么不是?这样第二个对境不欺就可以安立了。因为我们必须要无有欺惑起功用的自相得到才行,但是二月得不到,然后把花绳看成蛇也得不到,永远得不到蛇,也找不到二月,这不是量。虽然在识前显现,但是不是量。为什么不是量?因为在对境不欺当中讲了,有了对境不欺,对境不欺当中说必须是自相的法,起功用的法最后能够得到,才能安立真正的无欺识,这方面直接对应的起功用无欺。

对方在根据中还说这是刹那生灭的,所以你根本就没办法获得。如果单单获得对境才算无欺,即便使用现量和比量,最后是不是我们就不说什么了?第二个颠倒识也否定了,对方第三个问题就是说,是不是单单执著获得对境就算无欺呢?如果单单是获得对境算无欺,这是刹那刹那生灭的缘故,现量和比量都是属于取境未获得,获得未取境,这个变成了非量。它是通过刹那生灭,想要通过刹那生灭来说明,如果你是执著对境就算无欺,现量、比量都是有过失的,不能称为量。

那我们就可以通过第三个方式无欺。第三个方式无欺可以解释什么?就可以解释刹那生灭当中,刹那生灭不是一个过失,为什么不是过失呢?我们所谓的无欺,观察所谓的刹那生灭没有必要。我们不是通过每一个刹那来安立量的。我们的方式就是说,如果我们对现量和比量观察完之后,最后确定了心识存在,决定就是无欺存在。如果确定它没有也绝对不存在,这个方式不欺不是刹那生灭,整个过程不需要通过刹那来安立。

对方看似有道理,说这是刹那生灭的,当你说取境时未获得,获得时未取境,因为刹那生灭的缘故,这时候现量、比量就不成立了,我们说不是这样的。这不是从刹那生灭成立,而是从一个相续,从整个过程圆满安立一个正量,而不是说刹那安立为正量,每个刹那安立不了正量,任何法如果你要观察刹那都不行,连现量、比量都没办法安立。

我们不是通过刹那生灭安立,而是通过它的方式,只要我们观察完之后,心识前确定有的,就是真实成立的无欺。如果心识前确定没有的,它也绝对不存在,这就是一种方式正确。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现量和比量首先确定它的确存在,然后以比量推理出来之后,不管怎么样确定有的最后都能得到,这就是无欺了。哪里还需要刹那不刹那呢?如果你要从刹那的角度来讲,绝对是什么都成立不了,连心识、色法都成立不了。我们这个观察的过程,还不需要细致到那个程度上去,如果你要想用刹那生灭来说我们不成立,这是一种颠倒的否定,所以我们要否定你。因为我们所谓的无欺,不需要细到刹那生灭无常的角度,而是说只要我们确定有,就必定有,最后可以得到,确定没有的最后也绝对不存在,这就是属于无欺识。

前面类似于三个问题,第一个单独外境是不是无欺识?第二个是不是只要是缘取的,不管是错乱、不错乱的都叫做无欺识?第三个是不是执著对境就是无欺识?这三个都否定了,大概对应作者不欺、对境不欺、方式不欺。通过这三种无欺,最后可以成为我们的无欺识,起功用不欺,一定要起功用,而且不需要通过什么刹那生灭来观察。这方面也是打消了我们很多其他的疑惑。

“名起亦如是,显示所欲故”,以下我们要观察的是第二个。对方要安立不遍,他们认为我们的无欺识是不遍的,我们就要通过否定非有,以非有否定远离不遍的过失。那怎么样不遍呢?无欺识不遍于其中一种情况。不遍于什么?不遍于名起量。

什么叫名起量?名起亦如是的“名起”这是名起量。“名”是名言,依靠名言而起的量叫做名起量。大恩上师解释的时候说,所谓的名言包括声音、文字,这些都是名起量。不欺惑的识不遍于名起量,因为这里的名起量是声音、文字,依靠声音、文字也能获得对境,里面没有心识的事情。虽然无欺识通过名言也可以获得对境,但是里面并没有心识的事情,所谓的无欺识不遍于名起量,他们说有不遍的过失。

所谓的名起量我们要分,首先全知麦彭仁波切、大恩上师把名起量分了三种。不能一概而论,首先要把名起量分三种,在辨别法义的时候,首先把这些该讲的讲了,达成共识,否则你讲你的,他想他的,这样就不行。此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在分析事情之前,尽量把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达成共识。

这里有三种名起量对不对?对方说,对,是有三个名起量。我们来分析什么情况,是不是不遍于名起量?然后开始个分析。除了名起量之外,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样的,我们互相讨论的时候,首先要达成一种共识,这一点很重要。以前我们讨论、思维问题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对方想的是一个事情,我理解成了另外一个事情,他讲的时候我不承认,最后辩论了半天,他说他的,你说你的,这是没什么效果的。

当他抛出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问,你说的问题是不是这样解释的?他说是。那好了,在是的基础上我们再进行下一步;如果他说不是这样的,我们就先把问题搞清楚。否则讲了半天,最后也达不到效果。首先达成共识之后,再开始进行讨论,此处无欺识到底遍不遍于名起量,这个方面我们要观察。

首先名起量可以理解为三种,第一种是由名言而起的量,声音产生了耳识;第二种就是缘对方的声音,心中产生分别念总相;第三种是和心识没有关系,单单是一种文字、声音等等。

在注释当中是分别解释的,在颂词当中挑了第二种、第三种进行观察。第一种由声音生起了耳识遍不遍无欺识呢?当然是周遍的,这是具有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现量,声音产生耳识直接划在现量当中,这很容易理解了。现量怎么可能没有识呢?声音产生耳识,里面已经有耳识,名起的量就具有无欺识的识的自性。

第二种是缘声音产生它是柱子、瓶子种种的分别念,了达它的总相。第二种也是心识,包括在比量中。颂词当中解释“名起亦如是,显示所欲故。”名起量也如是具有不欺惑的法相,并不是你所说的没有,我们要否定没有,其实是有的,我们要遣除不遍,无欺识的法相在第二个名起量当中也是具有的。因为名起亦如是,显示所欲故。名起可以显示所欲。因为缘声音产生柱子耳识等分别念的缘故,也能够显示所欲。

比如对方想要拿另外一个角落里的杯子,心中想要用那个杯子装水。他说,你能不能把那个杯子拿过来。他心中想的是那个杯子,语言表达的是把杯子拿过来。对方听到请你把杯子拿过来的声音之后,内心产生了房间角落里杯子的总相,这是显示所欲故,他听懂了对方心中的所想。他把杯子拿过去了,最后得到了对境,已经完成了这个事情,也是一种心识。

说者心中显示的杯子,想得到这个杯子的所欲,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之后,对方通过耳根听到之后,然后心中缘声音产生了杯子在那儿,然后把杯子拿过去的想法,最后显示对方也明白了。这就是一种量,他明白了之后把被子拿过去,也是一种无欺惑,也是一种比量。通过声音比量之后,最后可以得到,这是通过名言的因,最后产生了一个概念。他在内心当中生起了要拿杯子的概念,这是因果关系,也是一种比量。

后面讲到“彼名乃量性”,为什么可以安立它是比量呢?说者能为境,何义心中明,彼名乃量性。对方在说杯子的时候,“说者能为境”,宣说杯子的说者能够通过语言表达想要得到外境的意义。“何义心中明”,他所表达的境的意义,听者心中完全可以明现,叫做名起量,里面同样也有一种无欺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完全可以安立。名起亦如是,显示所欲故。“显示所欲”,能够显示他自己心中要表达的意义,而听者也能够明了他想说的含义,最后二者配合起来,就可以把自相的瓶子给他。当然属于一种正量,名起量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遣除不遍,无欺识不遍与名起量也可以这样遣除。不管怎么样,说者是心发起,听者心中产生概念,心中也是如实地去确认,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安立为量。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心中显现的迷乱的梦境、二月等等,这是不是正量?前面说过虽然没有获得外境,但是从心中显现的侧面来讲也可以叫量。既然心中的总相是正量,叫无欺识。心中显现的总相,心中显现的闪电图案,是没有获得外境的,但是从显现上看也是无欺的识,也是正量。

眼识中的二月、梦中迷乱的境,是不是正量?回答的时候要一分为二。一种情况是,一种情况不是。首先看是的情况,不管二月,还是梦境,都是心识的显现。心识本身是自相法,如果把二月和梦境的迷乱显现全部划归在心识当中,它和心识成为一体,就是量、无欺识,因为它毕竟是心识显现的,心识本身是自相法。外境的柱子、瓶子是自相的,心识本身是自相,如果把它当成心识来解读,毕竟是心识显现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讲是正量,也是无欺识。

然后外境当中有没有二月,重点不是放在心识,而是在外境当中寻找二月、毒蛇、梦境等等,那是非量。为什么呢?你永远找不到外面的自相。心识为什么可以呢?因为心识的本身,不需要找到一个真实的外境,所以从心识显现的侧面来讲,可以安立为无欺识。如果你说外境当中有没有二月,能不能找到?这个没有,如果你把它放在外境当中去。就不是正量了,而是非量了。

我们看到二月是非量,看到外面绳子是蛇是非量。为什么有时又说是量呢?这个地方关键在于你到底把它划在心识的本体,还是划在外境。如果你把二月划在心识的本体当中,心识上面的显现就是无欺识;如果你把它放在外境中,永远得不到,这个侧面来讲是非量。

第三种语言文字自相不是正量。

非具境性因。

单单的文字语言是不是正量?它不是正量。既然不是正量,也没有不遍的问题。虽然名言所起分为三种,如果安立不了,不是还是不遍。关键是第三种单单的文字和声音的本身,不能叫量。如果不和心识配合起来,永远不能成量,单单的文字不能叫量的。不叫量就不存在我的不欺识不能周遍在上面,没有不遍于第三种情况的,这个安立不了。为什么呢?因为第三种不是量。虽然不遍,但是也没有问题。

因为非具境性因的缘故,单单的名言不是正量,所以不需要周遍它。对方认为单单的文字也可以证知对境。比如佛经当中所讲的语言,每一个都是正确的,无常、因果、空性等等,哪个不是正量呢?都是圣教量,对方的观点是和心识无关的文字是正量,

有时候我们觉得,对呀,文字好像就是这样的问题。这里面要做一个辨别,辨别什么呢?“非具境性因”,单单的名称、文字根本不能够叫做量。为什么不能叫量呢?“非具”,因为它不是一种了知对境真相的因,因是理由、根据的意思,所以它不具有了知对境真相的理由,单单的四句话等等佛陀的文字放在这儿,能够显示什么呢?没有办法显示什么。如果要显示什么意思,我们的心识必须要去缘这个词句,然后得到了意义的理解,这时和心识相关了才会变成一种量。如果和心识相关,就会变成现量或是比量中了,所以它肯定是和心识相关的。

单单是这个没办法直接的表示所谓的意义,不具有心识的偈颂显示境义、无常空性的没有了,必须要去解读。佛陀的语言存在在这里,佛陀的语言是圣教量,怎么会不是正量呢?关键是单单的语言和我们安立佛陀语言是圣教量不一样。

我们现在说佛陀的语言是圣教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通过三观察清净的,这是谁来观察?三观察就是通过我们的心识观察的,就是现量、比量能够成立,前后不矛盾,三观察清净了,谁在观察、使用三观察呢?我们的心识在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说这是圣教量,否则如果没有心识的参与,这个颂词放在这儿,它表示了什么,给谁表示了什么,不能直接去了知一个外境,没办法。直接主动去显示是不会的,单单和心识无关的文字不是量,就不存在不遍的问题。因为它根本就不是量,所以我们心识不遍又怎么样。

如果你要把它安立为圣教量,必须要用心识去三观察才能证明佛陀所讲的是真实的语言,而且把它安立为圣教量,这方面才能安立。而且真正的圣教量,佛陀也是证悟了之后如是安立的,也和佛陀的智慧或者心识有关,佛陀说了之后我们的心识和智慧再去缘它,才能知道它是一个圣教量。永远要和心识相关,才会成为一种量,如果和心识无关,放在这儿怎么安立?谁知道它在这儿?你都不知道这个颂词在哪个地方,它能够成为什么量呢?没办法成为量。必须要有心识缘,我们刚刚讲的单纯文字,的确存在名言,不能叫正量,也不会存在所谓不遍的过失。

最后我们要遣除过遍的过失,即否定别有。前面三种否定当中,非可能否定、非有否定已经讲完了,现在要讲的是别有否定。别有否定是否定别有,这是过遍了,不单单是在它自己的法上有,其他的不想成立的上面也有,这是别有。必须要通过否定别有之后,才能遣除过遍的问题。如果你的这个问题过遍了就不行,你的法相也是不正确的,主要是遣除过遍。

对方说如果无欺的识是量的法相有过遍。为什么过遍呢?因为已决识,在因明当中就是非量,已决识也是获得外境不欺惑的识,矛盾的地方是哪里呢?虽然它符合这里所讲的无欺识法相,但也是一个大家公认的非量,既是非量又是正量就有矛盾,这方面就有过遍的问题。

我们说没有过遍的问题。

取已所取故,世俗不承许。

所谓的已决识,从这方面讲虽然不欺惑,但是并不是正量,不具备这里所讲的法相。已决识也是比较特殊的,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因明当中讲了很多细致的东西。我们觉得已决识应该是正量,你看现量取了之后,再去确定它,第二刹那、第三刹那再看,都是不欺惑的心识,它是黄色的,就看成黄色的。比量之后,第二刹那、第三刹那,见的时候还是那样确定的,永远不会变化。

已决识怎么可能不是正量呢?已决识的意思就是说以前我们已经通过现量、比量确定了,把它变成了所取,了解了它的作用,还没有失去功用的时候,再一次通过遣除违品的方式了解它,叫做已决识。这个已决识有点像遣除诤议的定解,就是说我们反复去忆念、观想以前确定过的东西。比如我们在闻思过程中得到正见之后,再再打坐观察这个无常,一遍一遍的修,都是属于以前确定的无常意义,再一次通过遣除常有诤议的方式,再一次去缘取,这就是已决识。

已决识叫不叫正量呢?这要看,如果从不是那么严格的因明方式去观察,当然我们可以再再了知无常,观修这是正确的心识。如果从严格的量和非量的标准来定的时候,它不是正量,而是属于非量。既然是非量,那不用周遍它了,因为它是非量的缘故,不是正量,所以我们一种量的法相无欺识,像这样不用周遍它,也就是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已决识不具有不欺识的体性。换句话来讲,它是一种欺惑的识。

这个欺惑的识,第二刹那、第三刹那缘的难道是错误的吗?不是这个意思。安立正量时候,法相无欺识,一定是心第一刹那了知的,最早了知的就是真实的正量,然后第二刹那、第三刹那之后,已经没有什么重新了知。上师讲因明的时候讲了,第二刹那、第三刹那不新鲜了,所以没有重新去了知,或者没有新了知的东西,只不过是在回忆,或者是在缘以前缘过东西,过去无欺惑的事情已经做完了。第一刹那最早把无欺惑认定了,已经做完了之后,再去做就没有意义了,对于这个无欺的东西已经没有意义了,只是延续它的作用而已,从这个侧面说它是非量。从它是不是没有做无欺,现在正在把它安立为无欺的事情。最新的时候做了之后,真正以前是欺惑的,现在无欺了,好了,这就做完了,然后安立为正量。第二刹那、第三刹那再去缘它的时候,因为所谓无欺的事情在第一刹那已经做完了。

这里的第一刹那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最早获得无欺识的一刹那,做完之后以后再去缘它,从意义上来讲,就没有什么新的了知了,没有重新获得什么无欺的东西,你只不过是缘了一个已经了知的东西,再再去缘而已。从这个侧面来讲,它不叫正量。不是说错误了,完了,我修的不是正量,修错了,不是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叫取已所取故,世俗不承许,什么叫取已所取故呢?首先我们看什么叫做已所取?就是说当以前我们没有真正的认知境的时候,把它当成一个所取的境,已经取完了,叫做已所取,这是第一刹那安立量的已所取。然后取已所取故,就是说我再去取已经安立为所取的法,这时不是正量,已经不新鲜了,或者没有再做无欺惑的事情了。前面的正量已经把这个做完了,你去取一个成为所取的法,已经取了的境,就不是真正的正量,所以世俗不承许。

什么叫世俗呢?世俗叫做世俗识、定解,或者已决识,这些不承许什么呢?不承许为正量。不把世俗识、定解识、已决识承许为正量。从它是不是正量的侧面来讲,不是正量,但是我们要知道,很多时候都是修已决识,它不是正量,不等于错误,也不等于不起作用。而且恰恰相反,我们的修行要起作用,就是因为后面定解的已决识,再再去串习它。第一刹那所谓的正量,反过来讲恰恰力量不够,虽然是正量,但是力量有多大吗?没有多大的力量。第一刹那确定了无常,又怎么样呢?力量很薄弱,必须要仰赖后面无数刹那的串习,已经确定得到无常的境,或者得到了空性,在反复去串习之后,慢慢才能产生作用。

我们去修空性、菩提心都是定解、已决识,这方面对我们的修行、调心很有作用。从一个角度来讲,它不是正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定解特别重要。我们修行的时候,都是靠后面的力量来慢慢加深信心,改变我们的心相续,这方面一定要分开,不能一概而论。

有些人觉得这怎么是非量呢?那是不是以前我们的定解就错了?它不是这个意思,这是从是不是正量的严格意义上来讲。如果从更严格意义上来讲,后面所有的已决识、定解都叫正量,为什么呢?都是无常的,这些可以叫量,也是正量。如果你严格地按这里的量非量来讲,只能安立为非量。因为无欺的事情前面已经做完了,后面再也没有什么无欺的事情可以做了,从这个侧面来讲就不是正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今天我们的课就学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