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量论·成量品广释》第11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学习法称论师所造的《释量论·成量品》。

成量品中成立了佛陀是量士夫,同时成立佛法是清净的正道,也可以成立修行佛法者的僧众,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皈依处或者依止处。因为导师清净、佛法清净,所以修行者也可以通过修行佛法把自相续变得清净。

佛陀以前也是凡夫人,通过修持上一尊佛传下来的佛法之后,相续从染污的状态逐渐调整到了清净的状态,最后获得圆满的证悟。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安立佛陀为量士夫、导师,从这个侧面产生定解。现在我们经由佛法修行,也会像当年的佛陀一样获得清净。因为有些修行者通过正法的修行走到前面去了,所以相续中部分的障垢已经清净了,剩余的障垢也在持续清净中。这些修行之道对于我们来讲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立自宗和破他宗的推理方式,建立了前后世。心识是延续性的,对于通过身体等色法产生心识的错误观点,也作了遮破,建立了正确的道理。

建立具有前后世的脉络,主要是由我们前面的近取心识产生后面近取因的心,而产生后面的心识。从主要的近取因来讲,心识本身的延续和身体、色法没什么关系,而是前面的相续作为自己的根本因,这方面特别重要。一旦把自己的相续建立了之后,通过我们这一世第一刹那的心作为果,前面一定有因,无因生果是不合理的,任何法都有因。既然其他的法没办法做它的因,只有心识作为因,就推到了上一世。这一世的心作为存在的本体,如果没有遇到违缘,心相续还会延续到中阴,再延续到下一世。这个脉络一旦建立了,我们成立前后世存在就会轻而易举。

这里要建立的具有明清特性的心是由明清自性的心识而产生的,而非明清的物质、色法等等,不是产生心的近取因。这里建立心识自己产生自己,而其他的物质、身体等法可以作为俱有缘,而不是产生心的因。这是此处要著重建立的,现在我们学习的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对于为什么身体没办法作为产生心的近取因,这里讲了很多的问题,都是针对我们的分别心,或者外道的观点,以及可能出现的怀疑。法称论师在论典当中以比较详细的方式,一一的说出来,然后一一的遮破,观察这些都不合理,最后安立心识产生心识,同类因产生同类因的果,这是合理的,不同类的法没办法产生。

我们现在正在建立相续,就是说心识的后续,或者因果随灭的问题。前面已经建立了前继,现在建立后继也是存在的。从这方面安立的时候,也是讲到了心识和心、身体和心之间的关系,外道或者对方的观点完全不合理。

辰二(别破身常有)分二:真实说及除彼疑。

这个科判当中,是分别来破斥身体是常有的,而且以常有的身体作为产生心的因,也就是说所谓的破身常有,并不是像中观宗,或者把破斥常有的部分当成我们的所破。虽然有些地方,比如中观抉择空性,或者内道在抉择无常的时候,都会破斥常有,破斥了常有之后,安立无常或者空性。这个地方破身常有是干什么呢?不是单纯的破斥身常有,而是对方把常有的身体作为产生心的近取因来安立。一方面来讲常有的身体不存在,一方面来讲常有的身体无法作为产生后面果法的因,主要是常有的身体无法作为近取因的身份存在。如果把身常有无法作为近取因破掉之后,对方的观点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常有的身体作为近取因产生心识,当然也就无法确定了。

巳一、真实说:

近取无变异,不变近取果,

如泥无变异,不变瓶子等。

何事无变异,转变何事彼,

彼近取非理,如黄野黄牛,

身心亦如是。

“近取无变异,不变近取果”是什么意思呢?“近取”是近取因,近取就是直接、根本、主要的意思。近取因和俱有缘二者经常放在一起讲,因和缘并列的时候,因是主要的,缘是次要的,那是不是真正所有的缘都是次要的呢?也不一定。在《俱舍论》当中也单独讲到了六因四缘,讲四缘的时候,缘中也有因缘,因缘相当于这里的主要因。如果把因和缘放在一起时,因是主要的,缘是次要的。有时在讲缘的时候,也有一些主要的因缘等等,其他方面可以类推,因此不能说佛法当中真正的缘就是次要的,这也不一定,看它出现在什么场合。

麦彭仁波切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言,即同样的文字好像讲得都是一个意思,要看它出现在什么场合。如果按照场合来解读,我们就不容易混淆意义;如果不看场合,很容易误解它的意义。比如在初转法轮、二转法轮,或者三转法轮中,有些词句是一样的。如果把常乐我净这个词放在一转法轮当中,属于需要破斥的颠倒法;如果放在三转法轮当中,就是如来藏的功德了。我们能一概说常乐我净是颠倒吗?不能这样说,要看它出现在什么场合。如果出现在三转了义经论中,就是佛性如来藏的四个特点,需要通过常乐我净来了知如来藏的本体;如果放在初转法轮当中,常乐我净就是属于颠倒法。为什么呢?因为场合不一样,意义也是不一样的。此处的因和缘也是一样,这里所讲的近取是主要、直接的意思,直接的因叫做近取因,近取因的果叫做近取果。

近取无变异,不变近取果,它作为近取的因,而近取因是常有的,此处说身体是产生心识的因,身体本身属于常有的法。我们首先从因和果之间的关系来讲,近取因产生近取果,按理来讲近取因必须要变异才能产生近取果。此处的近取因不变异,为什么呢?它是常法,常的特点是什么呢?恒常法的特点是不能变化,如果变化就是无常的了。

大恩上师在讲记的第一段已经讲了,在观现世量中,有两种常有的观念。一种是外道在抉择他们的胜义谛时,比如主物、神我等等,通过观察以很多理论否定了它们的本体是无常的可能性之后,安立了恒常唯一的自性,这是一种常有。这方面在数论外道、胜论外道等观念当中出现的比较多一点。

还有一种就是这个地方安立的常有,身体是常有的。是不是有些外道认为自己的身体完完全全的一成不变呢?他们并不是说这个身体不变,而是说身体再变化,比如从婴儿到童年、少年,然后到青年、中年、老年,乃至于死亡,这些变化他们是不是看不到呢?当然看得到,这个变化他们是承认的。既是无常,又是恒常的可能吗?上师也讲了,恒常的意思并不是他们认为从小到老身体真实的一成不变,而是在无常的现相当中有一个所谓的常有物质。换一句话来讲,用佛法的术语,或者他们的理解方面来讲叫做相续恒常。相续恒常就是说虽然我们的身体在不断的变化,从很小慢慢地长大,到了老年也有少量萎缩的情况。这个变化有没有呢?当然有。

他们认为生下来的是身体,不管怎么变,反正身体本身在这儿,相当于基础还在这个地方,虽然身体在变,但是身体的概念是不会变化的。认为小时候的身体、现在的身体,以及过了多少年老了之后,还是我的身体。反正认为身体都是存在的,这就是他们所谓恒常的意义,有点类似于相续恒常。

我们说的相续恒常是一个假立而已,不会认为存在真实的不变。在有些人的思想中,从佛弟子的侧面来讲,这就是无常,只不过把这个相续好像假立成一个身体一样,似乎是恒常的。其他宗派的观点,并没有像佛教抉择得这么清楚、细致、没有过失,他们认为虽然身体在变化,但是身体本身是恒常的,脑袋当中一直有这种观念。

我们不要认为是不是他们和佛教一样,也是认定相续恒常。所谓的相续恒常只是从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侧面来解读的,对方还是认为有一个不变化的恒常身体存在。身体本身不管怎么变还是身体。虽然从婴儿到童年、青年、中年不断地变化,但是身体本身存在,它还是不变、常有的。因为他们从这个侧面去安立,所以还是有一些常执在里面。

如果恒常只是随便的讲一讲,并没有认真,就像佛教中讲的一样,纯粹从世俗谛的侧面给它取一个恒常的名字,这也可以,反正大家在说恒常的时候,都知道它的本性是无常、变化的。如果不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必须要真正观察什么特点才符合于恒常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方是否认为身体就像佛教中所讲的一样,每一刹那都是无常的,这个身体的概念本身也是无常的。如果不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就要详细观察所谓的恒常是什么意思?就是无常、不能变化。如果这个法的第一刹那、第二刹那都没有任何的变化,就是恒常。

这种法能够作为因吗?我们观察“近取不变异”,作为近取因的法不变异就是恒常的,比如身体。如果不变异,“不变近取果”,这个因没办法变成近取果,近取因和近取果就是直接的因和果的意思,如果近取因不变,怎么可能变成近取果呢?比如种子是近取因,苗芽是近取果。如果种子不变,一直保存着种子的形状、颜色,这样的自性能够变成苗芽吗?当然不行。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你们恒常的标准。

有时候我们觉得对方说的是对的。虽然它的局部在变,但是身体的本身是不变的。很多法的局部在变,它还是这个法,这是不变的。只是表面变,里面的东西永远不变,这是不可能的,局部变说明它的整体都在变,没有一个局部变化,而所谓总相叫做身体的东西不变化。

对方这样认为,我们就要观察,近取无变异,如果它的近取因不变化,不变近取果,就是这个因不可能变化成近取的果。因为它永远保持在因的位置,就像我们学中观的时候讲到,这个因有本体、有自性,所以如果它不变化,就没办法变成近取果。虽然因明里面讲的是一些世俗谛的法,没有讲胜义,但是很多观察的方式,在我们学中观时经常使用,比如这里的观察方式很接近与胜义谛的观察。大恩上师在讲记中也讲过,虽然这里所有的观察特别像中观的观察,但是它会变成胜义谛吗?不会。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理论都是在世俗谛的侧面下观察的,它要得到的结论也是这样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破斥什么呢?我们的出发点是要破斥不正确的因生果,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因生果。什么是这个法近取因、近取果?最后落到什么上面了?最后我们的结论还是落在世俗谛正确的因果侧面。这是胜义谛的观察吗?当然不是,还是属于世俗谛的观察。如果看它到底是胜义谛,还是世俗谛的观察,关键就是站在什么出发点,看它是要抉择空性,还是世俗谛的正确规律。如果要抉择世俗谛当中的正确规律,永远是世俗观察;如果我使用这个因,就是要抉择空性,从它的出发点来讲,就是胜义观察了,然后可以使用里面很多类似的所谓常有不起作用等等,能够破斥掉常有。那是不是最后破完常有建立无常呢?不是,破完常有即建立空性,最后的结论就是万法无自性、空性。

到底什么是胜义观察?什么是世俗观察?有时从它的词句或者观察方面很相近。麦彭仁波切在很多中观窍诀当中告诉我们哪些是胜义观察、哪些是世俗观察。在《中观庄严论释》中也讲了很多,那是不是使用了这些道理就成了胜义观察呢?也不一定。因为我们观察是为了破掉不正确的因生果,而安立正确的因生果,所以我们的出发点是要安立正确的因果,最后也要落在正确的因果上。我们说因果是存在的,哪会是胜义观察呢?永远变不成胜义观察,只是世俗观察而已。

我们对于这里使用的推理方式要非常熟悉,它里面有一些规律。如果我们没有学习,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观察就会变成无自性,其实这里是为了达成共识,如果你们要讲恒常,而且又是经过观察的恒常,不是像我们说的相续恒常,只是假立的一个相续本身不成立。他们这样说的时候,关键是没有承许假立,还是认为这是常有的。比如我们讲的四边和中观的非有非无从词句上来讲很相似,但是为什么非有非无变成第四边,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有一个东西叫做非有非无,这个法是有本体的,它是非有非无的方式存在的。同样的道理,一个同样的词句,意义完全不一样。

他们对这个有执著,我们要界定这到底从哪方面讲的,首先达成共识,这是不是相续的恒常?不是。他们的骨子里面还是认为有一个常有的法存在。具足什么标准才是常有法?不变异就是最明显的标准。变化怎么叫常有呢?不变化的法应该是常有的。如果不变化它能作为因吗?不行。中观宗很多在破斥恒常、实有等法时也会用到这些。如果我们学过中观,再来看这个地方也容易理解;如果能够把这里的道理搞清楚,再去用在中观上,也会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很多内部的观察方式是共同的,所以要看审核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在世俗谛当中是假立的,我们就启动假立的标准;如果你说这是胜义谛,决定真实的真理,我们就要启动严格的审查程序。

胜义谛的程序非常严格,而佛教中的世俗谛就不是那么严格。比如因生果,如果你把它放在胜义谛观察绝对无法安立,这个因接触生,还是不接触生都没办法。在名言谛当中,如果因具足了就会生果,只要它的因是正确的,把近取因和近取果的关系理顺了就可以了知,至于它到底是不是接触而生,就不用观察了,变成了胜义观察,就会不成立。

我们刚刚讲的这些内容,有时在学中观时能够用得上,里面有一些规律。为什么会这样安立,得到这样的结果呢?为什么这样观察说了几句之后,对方就没办法再说什么了?因为这里面要达成一个共识,到底什么是恒常?不变异是恒常的标准。如果是常有的因,当然就要具足不变异了,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近取的因是不变异的,怎么可能变成近取果呢?它怎么生果,就像刚刚讲的种子生苗芽一样,比如我们在家里发豆芽,要把豆子放进去,这是豆芽的因,如果它永远都是这样,你哪里能够吃得上豆芽呢?把豆子捞起来煮着吃就算了,根本没办法吃上豆芽。如果你要吃豆芽这个种子一定要坏掉,只有变化了,才能慢慢从豆子里面长出豆芽来。豆芽长起来之后,你再去看它的种子已经变了,不可能在不变化的情况下还有果产生,绝对没有这样的,所以说近取不变异,不变近取果。

“如泥不变异,不变瓶子等”,“如泥”是打了一个比喻,就像红泥、黄泥等等能够做成瓶子的泥,如果泥不变化,“不变瓶子等”,在印度来讲,瓶子就是陶罐、陶瓶等等,必须首先要把泥巴捏成一个瓶子的样子,然后放在火里烧,由比较软湿的状态变得干硬,最后瓶子就成立了。这个泥不变异,永远是这样的状态,怎么可能变成可以用的瓶子呢?或者从形状上讲,即便不是用火烧过的瓶子仍然要变化,否则没办法从一个状态变成另一个状态,肯定要舍弃以前地上一滩烂泥的状态,才能够变成瓶子。不管从形状的角度来讲,还是泥瓶成为陶瓶等等,都是要变化的。如果它不变化,就不会变成瓶子。

“等”是有很多很多法了,像我们讲的种子和苗芽、豆子和豆芽之间的关系都是这样的,如果所有的因果都在变,不可能你们的这个因就是恒常的,然后在这样恒常的因中会产生果。如果我们把这些内容记住了,然后搞清楚了,以后再学中观的时候就能用得上,很多时候也是用这个方式来观察的。中观当中讲的主要是因和果之间互相观待的,如果果是无常变化的,它的因一定是无常的;如果果是无自性的,它的因也一定是无自性;如果因是自性常有的,或者因有自性,它的果也一定是有自性的,不会变化。还有很多类似的观察方式,这些都是一些原则性的问题。

把这些学好之后,以后在我们学习中观的时候,很容易就能趣入它的思路。祖师们在抉择万法空性的时候,他们的思路是这样,如果我们的思路跟不上,没有调到和他们一个频道上面,我们就会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两句之后就变成了空性呢?跟不上他们的节奏。如果熟悉了内部的推理方式,就会比较容易了知。如果它的因不变化,它永远会保持着因状态,而不会变成果;如果要变成果的因一定要变异,没有一个恒常的法。我们现在脑海想到的、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手摸到的、鼻子闻到的等等,都是果法,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果是这些果法的因产生的,而它们的因还存在,果是不会存在的,果法的存在也说明它们因也是无常、变异的。现在的这些果法会成为以后果法的因,这些果法成为因的时候就无常、变异。如是果法是恒常的,怎么可能变成后面果法的因呢?比如我们的身体在不断的变化,如果现在这一刹那的身体是恒常不变的,就不可能会成为下一刹那身体的因。

这样观察了之后,世俗谛中所有起作用的法一定是无常的,恒常的法根本不起作用。换句话来讲,恒常的法根本不存在,哪里有呢?我们眼睛看到、心识想到的所有法,没有一个真正的既是恒常,又是存在的。虽然你说我的脑海里有这个概念,意识怎么样想都可以,但是这里来讲,再怎么想也不可能变成恒常,即便是你脑海里的概念也是无常的,以前没有,现在有了,后面又消失了。

“何事无变异,转变何事彼,彼近取非理”,何事无变异,和前面的因有差不多的意思。“转变何事彼”,任何一个事物,如果不变化的话,怎么可能转变成“何事”?就是其他的一些事物,比如说果法的自性。前面的何事主要是因,后面的转变何事,就是转变成其他任何的事物,比如种子转成苗芽、泥转变成瓶子等等,还有很多的法。如果它不变异,转变何事彼,就是转变成果法。“彼近取”,我们要说这个因就是某一个果法的近取。“彼近取非理”,这个法作为另外一个法的近取因,这是不合适的。

如果这个法要作为另外一个法的近取因,必须要变化。何事无变异,转变何事彼,如果没有变成其他的果法,作不了其他法的近取因,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自己不变化,怎么可能作为其他法的近取因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世间上有没有不变化的法呢?虽然有暂时来讲不变化,同时也存在其他的法,但是它们不是因果关系,这个地方我们要讲的是因果关系。因和果之间已经决定了的。变成了因果的时候,就决定着因和果之间要有联系,没有联系的法不能随随便便称为因果法。如果这个法要成为某个法的因,必须要产生另外一个法,才能叫作因。如果没有产生另外的法,它怎么能叫因呢?如果并没有产生另外的法也可以叫因,所有的法都能变成它的因,所以因和果不能随便来,一定是有某种很直接的联系。

这个事物要变成另外一个事物的近取,必须要在转变了之后,才可以真实的变成一种因,当然转变本身不一定是二者之间的亲密联系,前面所讲的随存、随灭也是一种联系,而且因要利益果,这个果一定是从这个法直接出生的,才能安立为因果关系,否则这种近取就是非理的,没办法安立。

“如黄野黄牛”,最后一个“牛”字对应前面的黄,就是黄牛和野黄牛。这里有两种牛,一个叫黄牛,一个叫野黄牛,并不能说以前是家牛,最后放到荒野就变成了野黄牛,这是两种不同的物体,就像现在的野猪和猪、野马和马一样,不是家猪放到外面变成了野猪,其实它们是两个品种。这里面的黄牛和野黄牛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因果关系。不管黄牛存在也好,不存在也好,都和野黄牛没有什么关系,就是这个意思。

如泥无变异,不变瓶子等,前面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就是近取无变异,无变近取果,泥土必须要变成瓶子;后面这个比喻,如黄野黄牛是什么意思呢?主要是彼近取非理,即二者之间不是因果关系。不是因果关系的例子是什么呢?就是黄牛和野黄牛二者之间不是因果关系。这两个比喻我们要分开看,二者所比喻的法是不一样的。前面的比喻是比喻近取无变异,无变近取果,就是说它因不变果是不会变的;后面的法是说如果这个因没有利益到果,就不能叫因果,主要是彼近取非理,野黄牛要作为黄牛的近取因是非理的,黄牛要作为野黄牛的近取因是非理的。为什么呢?它们没有办法成为近取因、近取果,主要是从这个侧面安立的。

“身心亦如是”,身和心也有这样一种体性。这个比喻两个意思都有,就是说身体近取无变异,不变近取果。如果按照你们的观点安立,身体在不变化的情况下,能够成为心的近取因吗?不行。对方说身体是心的因,同时又承认身体是常有的。我们说,如果你的身体是常有的,而且近取的身体无变异,怎么可能变成近取果的心呢?不行。如泥无变异,不变瓶子等,所以说身心亦如是,身体在恒常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变成近取果的心,从这个侧面来讲,是不合适的。同样的道理,第二个比喻也可以对应身心亦如是,这是第二层意思,即身和心没有近取因和近取果关系。

这两个颂词的两层意思,最后一个单句的身心亦如是,可以配上面的两层意思。配第一层意思,如泥无变异,不变瓶子等,你们的身体是恒常、无变化的,怎么可能变成心呢?这是不合理的。配第二层意思,彼近取非理,就是说它这个近取是非理的,犹如黄牛不是野黄牛的因一样,所以身体也不是心的因,二者之间没有近取因和近取果的关系。主要还是讲到身心的关系,恒常的身体没办法成为心的因,二者之间没有近取的关系,就像黄牛和野黄牛之间的道理那样。

如果身体是恒常的,作为心的因来讲,也不合理,而且看起来也是二者之间没有关系。为什么呢?如黄野黄牛,身心亦如是,它们没有关系。身体很差的时候,心也是安住的。在麦彭仁波切的注释和上师的讲记当中都讲了,有些修行比较好的人,身体受了伤,或者受到打击的时候,比如他的安忍修得好,别人在伤害他的时候,自己能够如如不动,身体和心之间没有很明显的随存随灭关系。有些人的身体很健康,但是他的心很不好,这就说明了二者之间没有什么近取因和近取果的关系。它不变化,这个因根本影响不了果。何事无变异,转变何事彼,彼近取非理。因为因和果二者之间没有什么随存随灭的缘故,所以身体不是产生心的因。

上师讲了很多次,因为这个很重要,也是我们容易误解的地方。身体对心有没有影响呢?有影响,它的影响只是从俱有缘的侧面而言的,而不是从随存随灭的近取因侧面来讲的。虽然身体对心,心对身体相互之间都有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是次要的,不是因果关系,而是一种俱有缘的关系。对它来讲,有一种损益的关系,但不是因果关系,所以这个问题在我们学习《成量品》的时候,讲到了很多方面的例子,这是我们自宗的观点。在破掉了他宗之后,我们自宗怎么安立这个关系的呢?自宗安立二者的关系是一种俱有缘,通过佛教的问题来进行安立、解释的时候,非常合理,完全可以成立。

只不过我们以前学得很少,有些人刚刚接触,感觉很陌生。如果我们学得越来越多之后,这个观念慢慢就会深入到骨髓当中,这样我们就会把这里的关系理清楚。有些是俱有缘,但是容易当成近取因;有些是近取因,但是不容易发现。有些人赚钱很多,有些时候我们看到他很勤奋,就认为这是近取因,其实不是。这是把俱有缘当成了近取因,而真正的近取因是他前世的福报,这一点隐藏得太深了,我们看不到,没办法抉择。一般的人很容易把俱有缘当成近取因,或者有些人说,我也没有惹你,为什么要打我?从俱有缘的侧面来讲,他的确没有惹你,但是近取因我们是看不到的,这是比较隐蔽的,这些超越了我们自己的眼识、分别意识等的范围,在佛陀的教典、法称论师的论典当中讲,想要了知最隐蔽的方面必须要使用圣教量,前世的因果等等要用圣教量。否则即便我们推出来有前后世,到底是什么样的因导致的,还是不一定知道,所以这个时候要去按照佛菩萨告诉我们的正确道理去观察、推理,就会知道有些是俱有缘,我们把它当成近取因。

看起来这是一件小事情,其实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出错出在哪里?就是把俱有缘当成近取因。我们今生的身体和心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观察的能力,通过自己的肉眼、意识,以及世间的一些仪器,好像只能看到这儿了,更深层次心识的问题发现不了。在没办法得到其他答案的基础上,因为只看到这个,所以就把身体作为产生心识的近取因了,这就是俱有缘很容易被我们当成近取因的原因所在。真实的因非常细微,往往是我们观察不到的,这是众生最容易误解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是最关键的地方,我们要多下功夫。如果把这方面突破了之后,真正来讲,按照这里面所讲的思路来建立前后世是不困难的。近取因和俱有缘在上师的讲记当中,再再地出现了很多次,就是在提醒我们,有些地方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里不只是说了三遍,而是说了很多遍。因为它很重要,所以经常要提醒我们。我们学着学着可能就会模糊,学一段破他宗,再学自宗,这个观念越来越深刻,越来越不容易受到其他说法的影响,这方面对我们来讲很重要。

当我们把这个关键的问题掌握了之后,再给别人介绍的时候,也能够一下子抓住主题,从这里着手分析。把重点抓住之后,再辅以很多理论、事例,就会变得很有说服力。如果我们没有抓住主要的问题,虽然一些次要的东西,有时也能够发挥一些作用,但总是觉得心里没有底。因为主要的问题没有真正地抉择到,所以《成量品》告诉我们抓重点。哪些是建立前后最重要的地方,而且建立前后世重要,把这个建立完之后,在心相续延续的时候,还要在不断延续的心相续上面去串习修道根本的大悲心,慢慢在上面建立福智资粮,去掉障碍,后面还要讲“心自性光明,诸垢是客尘”等等,即心的本性是光明的,垢染只是暂时的,可以被去掉的,慢慢就可以建立在心上面修道。建立完之后,我们就会知道了,心上的障垢是可以去掉的,而且可以通过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让心一点一点逐渐转变,从庸俗的心转变成修道者的心,再转变成圣者、佛的心。

为什么可以安立遍智?因为心的本性是光明的缘故,这些在后面都会讲到,所以一层一层的给我们介绍了之后,在这些问题上面,如果认认真真地学了,很多方面对于我们修道来讲很重要,而且对于从道理上来建立前后世存在也是非常重要的。

巳二、除彼疑:

讲完之后对方还有一些疑惑,常有的身体产生心站不住脚,因为漏洞太大了无法安立。虽然认为建立不了,但是对方或者我们的心中还有一些疑惑,进一步提出来,然后再遣除这个疑惑。

彼因俱有缘,生果即并存,

如火红铜液。

假如对方这样说,或者我们自己也是这样想的。按照你们的说法,如果身体和心识不是近取因和近取果的关系,为什么二者之间会一直并存呢?如果不出现特殊情况,一般来讲在死亡之前,身体和心都是并存的。一般众生也没有办法证明死亡之后的情况,因为他自己已经到后世去了。降生之后或死亡之前这段时间当中,身和心是并存的,好像有身体的地方就有心,心识永远住在身体里面。在讲五蕴的时候,也是身体和心,只不过心分了四种受想行识,五蕴当中的后四蕴,都是属于心法,身体属于色法。

我们坐在这里打坐、观修、听法、思维等等,是不是都有一个并存的关系呢?有。这是可以达成共识的,既然如此,如果身体不是心的近取因,二者之间不是因果关系。为什么二者会并存呢?这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理解的,除了遣除怀疑之外,也是有一些我们学习佛法需要了知的。

到底是什么导致的我们的身心并存一处?这个是引生前世的业。在建立前后世的时候,在说明这个问题的合理性时,不管对方承认不承认,反正我们要拿出来说,这是自宗的观点,而且这个观点很正确,或者有道理,在观察的时候可以成立的。

到底为什么会有并存关系内容?还是近取因和俱有缘的延伸。其实身体和心识的并存是一个因的果,我们把身心并存做为一个现相,它有自己的因。什么因呢?这个地方就讲到了,这是前世的引业导致的。身心并存的时候,比如心识以自己前世的心识作为近取因。身心并存当中的心有前面的因,首先把心的近取因和近取果之间的关系理清楚了,就是说身心并存并不是身体产生心的缘故。上师、麦彭仁波切的注释当中都讲了,心有自己的因。心的近取因是前一世的心识。

“彼因俱有缘”的“彼”字如何理解?“彼”字就是身体。心的因讲完了,再讲身体的因。“彼因”就是身体的因,当然就是身体自己了,身体的因就是身体自己。彼因俱有缘,身体的因住于俱有缘中。住在什么俱有缘中呢?住在凝酪和心识等的俱有缘中。在麦彭仁波切的注释中说,住于凝酪等俱有缘中,“凝酪等”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名色当中的色。平时我们投生或者住胎的时候叫做凝酪,或者凝酥、膜疱、血肉、坚肉、支节等等,里面也有凝酪位、膜疱位,或者鱼形、龟形,在身体还没有发育圆满之前,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受精卵。为什么说身体的近取因住于受精卵,或者住于凝酪等俱有缘中呢?平时在我们的概念当中,凝酪等应该不是俱有缘,我们认为父精母血的受精卵应该是身体的近取因才对。在这里就可以发现凝酪等法这里安立的是身体的俱有缘,这是一个微细的地方。和平时我们讲到的,父精母血是我们产生身体的因,也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在《入行论》第八品中,还有其他地方讲到,父精母血慢慢发育了之后,就变成了我们的身体。这样说也对。主要还是一个俱有缘,就是说凝酪等父精母血是我们身体的俱有缘。

近取因到底是什么?是身体自己前面的因,这方面如何体现呢?这时必须就要引用习气了。如果没有习气,这个地方就没办法解释了。为什么在因明当中,会出现一些唯识的观点呢?只不过到这个地方为止,还没有讲到习气。我们现在的身体从哪里来的?可见的来源就是父精母血的受精卵,即这里讲到的住胎五位当中的凝酪等法。从我们可见的一些来源,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了。这些是不是心识呢?心识产生心识,身体产生身体。这些到底是什么?凝酪等已经变成具有缘了,和心识一样,凝酪等对于身体的作用,或者身份等同于心识,对不对?凝酪和心识相当于身体的具有缘。凝酪等我们以前认为是近取因,真正详细分析,这些应该是俱有缘。比如现在我们眼根的近取因就是前一世的眼根,通过这一世从父母得到的凝酪等等慢慢发育,按照这个观点来讲是俱有缘。因此凝酪等对于真实的身体而言,已经和心识的作用差不多,凝酪等是俱有缘,心识也是俱有缘。

既然如此,身体的俱有缘到底是什么?就是习气,前一世的身体灭了之后,它会有种习气。习气存在哪地方?不可能在虚空中飘着,肯定是存在心识上面,所以当心识入胎的时候,跟随入胎的心识,这个身体的一些因就带进来了,带进来之后,住于这样的凝酪等,身体借助凝酪等的、具有缘逐渐变成这样了。这里讲得很清楚,身体的近取因就是住于凝酪等具有缘中。

“生果即并存”,“生果”是两个意思,即生和果,就是说彼因俱有缘生是什么意思?身体的近取因住在具有缘中,和被引业牵引而投生或者结生,“生”的意思就是这样的。心识有自己的近取因,然后身体有自己的近取因,和俱有缘一起,就是住于俱有缘中,或者彼因住于俱有缘中,被引业牵引而投生,这方面就是彼因俱有缘生。果是什么意思呢?身、心并存就是一个因的果,身、心并存是一个果。虽然身体有它的近取因、俱有缘,心也有它的近取因、俱有缘,二者分开的时候,各有因缘,但是身心并存的现相也是一个果。这个果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因的果,这个因就是前世的引业,通过前世的引业把心识和身体牵引到一起并存。

心和身体,如果不是从唯识的侧面来讲,二者之间是分开的;从唯识的侧面来讲,心识上面还带着种子带来的习气,心和身体的习气还是不一样。虽然从唯识的侧面来讲,没有单独分开的,但是从习气侧面来讲,仍然是两个。这里没有讲得那么深细,之所以身心能够并存,还是引业牵引导致的。身体的近取因住于俱有缘中,被引业牵引而投生,身心并存的果就是一个因产生的果,所以身心可以并存。而不是身体是产生心的因的缘故而并存,而是同样的一个引业牵引之后并存。

假如生到了无色界,只有心识存在了,身体的因不明显,就会隐没了。在无色界的时候只有心,没有身。因为他的引业就是牵引到无色界的业,那时不会有身体和心并存,色界、欲界都有并存,这也不是对方认为的身产生心的并存,而是一个引业的牵引让它们并存。

“如火红铜液”,犹如火和红铜的关系一样,火有火的近取因,红铜有红铜的近取因。如果用火去烧红铜的时候,就可以把红铜融化成液体,不单单是融化成液体,而且液体还会燃烧。就像炼钢炉里的铁水,自己也在燃烧的。通过火把红铜不断的加温,最后红铜融化成了铜水之后,也会燃烧。铜水燃烧的时候,可以比喻什么呢?就是比喻身心并存。我们能说铜是产生火的因吗?你看铜水正在燃烧。因为它们并存的缘故,所以铜水应该是火的因,或者火应该是铜水的因。这不行。为什么不行呢?不管用什么去点火,火都有自己前面的因,铜液也有自己的近取因,就是前面的红铜。如果用这个火去加热红铜,当它的温度很高的时候,红铜融化成铜水,铜水本身就在燃烧。燃烧的铜水就是铜液和火并存。虽然并存,但是二者之间有各自的因。为什么会并存,燃烧的铜液为什么会有火?也是用其他的因引起的。在融化红铜的时候,下面的火在不断的加温,这时就可以燃烧。我们就不能说铜液是产生火的因,不是这样的,它们有各自的因。

当引业穷尽了,没有力量再把它们放在一起的时候,身和心就会分离。就像世间的家庭一样,父子、母女、夫妻的关系,也是通过一个因缘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因缘到了就会自动分散。家庭不完整,夫妻离婚了。身和心也是一样的,身心并存在一起,并不是谁是谁的因,而是说有一个共同的引业牵引,让它们暂时在一起。这个因本身也是有限的,它是因缘法,有出生、安住、慢慢衰亡,乃至于消失。当引业穷尽的时候,身心自然分散了,身体腐朽了,然后心识重新去投生。自动就会分离了。虽然并存在一起,并不是因果关系,身体不是心的因,而是有一个引业牵引。如果引业存在,它们就会并存;如果引业一散,它们就会分开,就像铜液和火一样。如果停止了加温,燃烧的铜水就会熄灭,慢慢变冷变硬,这时就会分离了。分离了之后,火就会灭,或者烧其他的方面。冷却的红铜也是一样,保持固体状态,继续被其他的火烧。

二者之间没有一个因果关系,有时候我们会认为并存一定是怎么样,这也不一定。对我们而言,了知引业牵引,不单单是此处观察身心相续,世间的财产和我们之间,还有其他的聚合等等,仍然没有什么决定恒常,当引业穷尽之后,分离是必然的。

为什么会无常呢?生际必死、高际必堕等等,这些都是一样的道理。当我们通过因明把这些关系搞清楚之后,还会去执著一个非常稳固的关系吗?这是不会的。因为这些就是引业牵引的,在无常的条件下,我们就可以用无常的智慧作最佳的选择,这是一定要分离的,如果我们真正了知了实相,在分离的时候就不会过度的伤心,当财富损失、自己衰老、死亡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就是一个引业牵引的,这个力量本身是无常的,什么时候力量不够了,就会分离。如果我们经常性的串习,即便是分离到来了,也不会那么伤心。在无常到来之前,不仅不会沉溺于其中,也会做对自己后世的解脱,以及其他的众生最有益的事情。

引业之间关系有很多是并存的,刚刚我们讲了很多,家庭、师徒,还有自己和财富之间的关系,自己拥有的东西,都是暂时的业导致的并存。既然有业牵引导致的并存,那也有业穷尽导致的分离。这就是世俗实相,如果我们深深的了知了实相之后,在修行的过程中,也会有一种不同于世间人的智慧,会有修行人的智慧和境界。因为他对实相接受过训练,绝对和其他人不一样,所以他也不会为了暂时的身体、财产等等,去做出一些伤害自他的事情。

因为业力牵引投生,或者牵引我们在轮回当中做很多取舍,在很多佛法当中都有讲。如果我们能够在学习因明的过程当中,自动连接一些学习过的其他教义,还会有一种比较深刻的理解,对其他平时我们观修的问题,在学习因明过程当中,也会加深理解,这方面对于我们的修行非常有作用。

上师在讲记后面,还讲了一些殊胜的教言,主要是说,心识本身是单独的,五根当中的每个根,或者五根聚合,对于心识的存在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只是在心识产生了别外境的法,听到声音等俱有缘的方面有作用。眼根耳根身根等五根隶属于身体,对于意识也就是缘的影响。比如眼识对于心识本身来讲是不是近取呢?不是近取。这个方面就是告诉我们,即便不观待整个五根,心识也会延续,因此单个的根和五根聚合,对于意识或者心识的随存随灭没有什么影响,离开了之后,仍然会自动延续。

每个众生相续当中只有一个心识,只是以眼根作为增上缘产生了眼识,耳根作为增上缘产生耳识而已。在内部来讲,心识就是一个。而眼根、耳根相当于内在的五个窗户一样,它们对外的窗口,接受信息的来源,心识本身在不断的延续。

在麦彭仁波切的注释和上师的讲记当中讲到,睡觉的时候,粗大的心识会消失,细微的心识还存在。我们睡着了之后,基本上很难再去自主的看东西、思维等等,睡着的时候没有粗大的心识,还有细微的。在梦境当中,阿赖耶识和意识也在运作,还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识的生灭。如果睡得很沉,处于深度睡眠,没有梦境,就完全觉察不到自己的心识还在运作。虽然粗大的没有了,但是睡眠的心还在,醒来之后仍然可以继续运作。粗大的心识消失了,细微的心识还存在。即便是细微的心识,通过修禅定消失之后,阿赖耶识还是会存在的。

阿赖耶识在成佛的时候本身是否隐没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按照唯识的观点,第八识阿赖耶识在成佛之后还是存在的,只不过以前是凡夫的时候,阿赖耶识作为一个基础、仓库,在修行之前全是轮回的习气。比如我们的阿赖耶识上面,现在轮回的习气很多。因为轮回的习气很多的缘故,下一世会自动的取轮回,所以通过修行之后,开始生出离心、发菩提心、修持空性、积资净障等等,开始在阿赖耶识上熏进去解脱的习气了。随着修行的加深,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比如现在内心当中有很多轮回的习气。为什么我们总会生起轮回的思想,或者自己的所作所为总是没办法按照法本当中的要求做到呢?观察我们的理念,自己阿赖耶识上面99%的种子、习气都是属于轮回,自己的思想以及遇到问题的自然反应,都是习气导致的。

后来我们皈依了佛法,开始修行了,解脱的种子就会熏习进来。当我们在修善法的过程中,比如今天在听法,思想都在缘着法义。思想专注地缘法义的同时轮回的种子没再熏进去了,停止了之后,这时候熏进去的是佛法的东西。当我们听完课之后,可能又开始接触其他东西了,如果没有观察自相续,又会开始熏轮回的习气。假如我们闻法、思维、观修都不够,因为自己的眼睛看到、耳朵听到了东西,就会分别,当下就会熏进去一个所见所闻的习气在相续当中。如果我们学习佛法的时间不够长,力度不够深,这时候熏进去的善法习气不会多,力量也不够强,我们觉得自己的进步很缓慢,这个力量会随着自己对佛法的深入,比如我们的见解提升了,时间加深了,慢慢把佛法融入生活,这时看到同样的法,上班做事情等等,因为内心当中有了菩提心、无常、空性的见解摄持,所以你看到东西已经被空性佛法种子摄持过了,再熏到阿赖耶识当中去的时候,这个本质就不同了,那时你熏进去的习气会越来越少。

当修行佛法的时候,我们也会用佛法的力量去灭掉以前阿赖耶识上面轮回的习气,如果这样不断的灭,每天精进地修持真实的善法,都是在熏习新的善法种子,不单单是在修善法的时候,没有熏轮回的习气,而且所熏进去的佛法习气也会灭掉以前的轮回习气,随着我们的精进程度,轮回的习气越来越少,解脱的习气越来越深,而且这个习气不单单是熏习进去,而且还要成熟,就像以前我们熏进去的轮回习气,到了一定时间会成熟,比如你熏了杀生的习气进去,只是熏了一个种子吗?不是的。它在等待时机,只要时机一到,杀生的习气就会成熟了,成熟之后怎么办呢?该堕恶趣堕恶趣了。

佛法的习气也会成熟的。到了一定的时间,习气够大了,到了资粮道、加行道、见到道,轮回当中习气越来越少,佛法的习气越来越深厚,而且这是无分别智摄持的善根种子,比如现在我们修法的时候,用空性智慧去摄持顶礼、念诵,这时熏进取的善法不单单是随福德分,这是带着空性习气的善法,力量特别大。这样熏进去之后,随着一地到十地功德的不断展露,轮回的习气越来越少,最后烦恼障的种子、习气等等,慢慢就没有了,所有有漏的轮回习气在成佛的时候全部没有了。在阿赖耶识上面剩下的都是善法,而且是佛陀的相续当中的法。

菩萨的善法都已经转变了,菩萨相续的善法上面还多多少少带有一些烦恼障,或者所知障的习气,到了成佛的时候都没有了,这种观点就是成佛的时候,阿赖耶识还在,里面没有菩萨、阿罗汉、众生的习气,纯粹只是佛的习气。按照唯识宗的观点,这个叫释迦牟尼佛,那个叫阿弥陀佛,他们的阿赖耶识还在,上面都是清净的东西。

还有一种观点,到了一定的阶段阿赖耶识就会消失,有法消失了,法性就出现了,如来藏是无为法。熏习气这一点对我们来讲很重要,在《大乘经庄严论》当中,也是讲了这个问题。

我们不要小看现在看到、听到的东西、平时的每一个思想,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虽然觉得没什么,但是当你在做的时候、想的时候,一个习气已经熏到阿赖耶识当中去了,如果你不去对治,这个习气总有一天就会生根发芽,而你做的每个善法,在做的时候一个种子也熏进去了。在你相续当中,恶和善、轮回和解脱、大乘和小乘、有执著的善法和无执著的善法,哪个种子最多?相续当中见解到底有多清净,可以决定你熏进去的种子是什么样的质量。

为什么上师们经常告诉我们一定要以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慧摄持善法呢?因为熏进去的种子一定会成熟,在以后成熟的时候,你熏进去的东西是什么,就会这样成熟。为什么熏进去的很少、时间很短不行,表面上的闻思修都不行?因为它的种子没有力量,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应该熏进去好的东西。

在我们熏进去不好的轮回习气的同时,善法的习气中断了,没有熏习;当我们在精进的修持善法时,轮回的种子没有熏了。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问题,这方面完完全全是你自己做多少得多少,如果你不做,或是做给别人看。熏进去的是什么种子?一个干瘪的种子。虽然认为我的收获很大,但是每个都是没办法发芽的,或着发芽之后,长势也不好。忙了这么多,最后没有收获,那没办法,谁让你当时是这样做的呢?我们既然知道了道理,就应该保证熏进去的种子都是好的,尽量注意不要有不好的种子。

为什么要守护三门、保持正知正念、调伏自己的心呢?这些和修行都有关系。不要小看平时的一些所作所为,这些方面和我们的修行都有关系。了解了之后,我们逐渐就可以把相续当中打扫得很干净,而且这些客尘通过不断修学,都可以逐渐清净。

今天我们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