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释》第五课笔录

695542017855762232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至尊弥勒菩萨造了五部论,即二辨、二庄严和《宝性论》。弥勒五论宣讲了关乎于修行,尤其是大乘的很多殊胜的意趣。《现观庄严论》是弥勒五论之一,也是五部大论之一,它所宣讲的究竟意趣主要是安立般若波罗蜜多的精华,怎么样修持、现前般若的密义,以及怎么样通过现前空性来证悟佛果,这些殊胜的窍诀在《现观庄严论》当中讲得非常殊胜。

弥勒菩萨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补处,释迦佛的教法完全隐没之后,然后再过很多年,弥勒菩萨就会从兜率天下来,在南赡部洲示现成佛,作为贤劫的第五佛。我们现在所学习的这个教言,一方面和现在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言有关,抉择的都是释迦牟尼佛在所有的大乘经典当中,安立的对菩萨的教诫,弥勒菩萨通过窍诀的方式作了归纳、开显,这些和本师释迦牟尼佛有关的教言非常殊胜。另一方面是有关未来佛的教言,弥勒佛虽然现在还没有成佛,但是我们现在正在学习他的教言,可以以此和现在弥勒菩萨、未来的弥勒佛结下非常殊胜的因缘。有些时候我们非常注重缘起、注重于种一些非常善妙的因,其实现在我们正在种下未来可以享受大乘教言的殊胜因。当然我们在弥勒菩萨面前作些花的供养、灯的供养、顶礼等等都是结缘,但是最直接的还是学习弥勒菩萨通过智慧所造的殊胜论典,这个当然是最究竟的、最深的缘分。

不管是现在我们要掌握整个佛法修行的核心关要,还是说我们要通过听闻佛法来了知取舍或者种下殊胜的善根、善妙的缘起,学习弥勒菩萨的教言都是都是最好的。我们学习这部论典,一方面来讲,我们要结缘,这就是结最好的缘,最善妙的缘起;一方面来讲,通过我们的智慧要尽量通达弥勒菩萨所造的论典意义,如果能全部通达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全部通达,可以通达一部论典;如果也不行,我们需要通达这些论中的有些意义或者颂词,这样也是非常善妙的。因此我们在一边学习的过程当中,一边也要祈祷弥勒菩萨的摄持,加持我们的相续能够真实的通达弥勒菩萨的意趣和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精华。如果通达这些对我们修持大乘佛道,现证殊胜的功德也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不是可有可无的。为什么是决定性的?如果没有证悟般若波罗蜜多,拿什么来断除烦恼障、所知障、人执和法执,这些都是不行的。

只有空性圆满的般若或者具足般若的一部分才可以。为什么是圆满空性可以?菩萨圆满证悟了人无我、法无我,这是圆满的空性。如果通达了圆满空性可以断二障、成佛。什么叫部分?般若的一部分就是人无我空性,如果通达或证悟这一部分空性,也可以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比如小乘声闻的修行者,他们证悟了五蕴无我,就可以从轮回当中得以出离。即便我们没有现证,如果般若波罗蜜多的见解或者总相智慧能够在我们相续当中生起,也能够压伏我们粗重的烦恼。我们到底能不能够通达?当然可以通达。为什么可以通达?因为般若空性是万法本来的样子。这是我们听到的自己能够通达般若波罗蜜多的最大的利好消息,不管我们证悟不证悟,它的本性就是如是的。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达?因为它就是本性。释迦牟尼佛已经给众生宣讲了万法的本性,他就是为了宣讲万法的本性,积资净障,成佛之后三转法轮。这方面没人宣讲不行,虽然万法的本性如是存在着,但是如果是在暗劫当中,或者暂时没有转大法轮的时候,我们也没办法了解。现在佛陀出世了,也宣讲了这么殊胜的,对我们来讲意义重大、圆满究竟的教言。

既然本性就是这样的,也有人讲,对我们来讲,学习的因缘现在也是具足。有些人是基本上具足,有些人是完全具足,就是从时间、意乐,方方面面的内外因缘,比如说清净的法脉、传法的善知识、道场、道友等等,这些方方面面来看都是具足的,再加上我们能够勤奋的学习。虽然般若波罗蜜多空性不一定随意的就可以通达,但是我们说可以通达,原因前面我们也讲了,对于具体的众生而言,根基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人属于前几世修学过,现在已经成了利根者,他学起来就比较容易;有些人可能没有这么串习过,现在学起来比较困难一点。不管相对容易,还是相对困难,从原理来讲都可以通达,因此我们要认认真真地为了通达般若,真正了知我们本来的面目去精进修学。

这个本来面目很关键。第一个本来面目的意思,不是和我们无关,这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对我们来讲,这是很重要的信息。本来面目是可以被我们现证的,这不是可有可无,和我们没关系的别人的事情。我们学习《现观庄严论》不是为了弥勒菩萨,或者上师老人家翻译传讲了,为了他而学。不是这样的。学习般若是为了真正的现证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这和我们有关。第二个本来面目的意思,它不是现在我们没有的,必须要辛辛苦苦去创造很多的条件、因缘,在别的地方去寻找。这个本来面目对我们来讲,也是自己本具的,只要我们能够具备般若的所有因素,完全可以通达。我们要认真的学或者为了通达般若,必须努力的积资净障,我们学五加行也是为了通达甚深的般若、现证本来面目而勤奋的学修。学五加行不单单是通向密法班的门票,如果你没有这个门票就进不了密法班,虽然它的其中一个条件是这样的,但是五加行的修持不单单是通达密法班的一张门票而已,而是一个让我们相续当中能够现证应该现证的本性的修行方法。

如果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五加行的资粮可以起作用;如果我们要修密法,五加行的资粮也能够起作用;如果我们要证悟般若,五加行的资粮还是起作用。不管我们做什么,有五加行的资粮在这儿,就可以任意的发挥。类似于通过五加行的修行,把我们变成一个综合素质很好的修行者。如果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很好,做各种动作都比较容易;如果一个人在世间当中综合能力很强,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成办。对于修行者来讲,综合的修行素质,通过五加行可以逐渐让我们达到一个修任何法都能够相应,成为法器的殊胜修行。我们现在所学修的内容没有一个和解脱没有关系,只不过我们学习不深的时候,会缘这些所学的课程有些误解。比如前面讲了学习五加行就是通向密法班的门票而已,不是这样的。虽然其中一个必要性是学密法必须圆满五加行,但是圆满五加行本身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证悟实相。

对于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来讲,也可以通过积资净障的方式,多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这方面的确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从这些教义来讲,每个众生活在实相般若当中,自己就是般若波罗蜜多,但是一直不了解。我们活在般若波罗蜜多又怎么样?如果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也不寻找了,反正是不是活在里面对我们来讲无关紧要,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的本性就是般若,周围的一切现相也是般若,我们活在般若当中,我们本身也是般若。了知了之后,完全可以去掉迷惑,所有的痛苦、焦虑,轮回的流转都是来源于迷惑、不了知这个本性。如果当我们了知这个本性,证悟了般若波罗蜜多之后,所有的迷惑、痛苦都会消亡。现证本性的功德或者必要性非常巨大,一旦我们现证了之后,就可以获得永恒的安乐,不需要再感受轮回当中的痛苦,这些痛苦的因果都不会有了。这是至关重要。

我们一定要记住,般若不是在别的地方,我们本身就是般若波罗蜜多。比如我们身体的本性或者心的本性是空性;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房子等法的本性是空性;我们的行住坐卧也是空性;听到看到的法没有一个本性不是空性的。每天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在般若空性当中,我们有一次怀疑过、相应过没有?如果没有人指点,虽然每天本身我们都是觉悟的自性、空性的本体,但是都没有了解过。很多大德说众生冤枉的在轮回当中流转、感受很多痛苦,对于有智慧的人来讲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应该立志于寻求般若的正见,或者有关般若波罗蜜多的教法,这是一定要去追求的。

因为了知了最大的必要的缘故,所以在《般若八千颂》,或者说《大圆满前行》当中,讲到依止善知识的时候,为什么常啼菩萨为了寻求般若波罗蜜多可以忍受那么多的苦行?就是因为他了知了般若的巨大功效,了知了觉悟般若或者了知本性巨大的必要性,所以任何世间的苦行他都可以忍受,只要可以得到般若波罗蜜多,能够现证般若波罗蜜多,他可以放弃任何人放弃不了的东西,就是来源于他对法的巨大的利益,对于这种必要性发自内心地了知、接受了。我们现在也许就觉得般若波罗蜜多没有那么重要,世间当中某个事情比这个还要重要,所以为了成办世间的事情,可以把学修般若的课程往后推,这就是不了知世间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世间当中,一般来说,财富和智慧之间,当然知识是更重要的。在佛法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智慧是最重要的,了知万法本性的智慧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也是要把学修佛法、闻思修行生起智慧放在首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我们学习佛法的目标才会明确。主要的目标明确了,所有的东西都会归位,现在我们学习佛法是飘在空中,没有待在自己的位置上。这是什么原因?就是我们自己对于这个学修佛法最大的必要性是什么不是很明确,有很多误区。就像前面讲的一样,如果我们真实地了知了修学佛法是为了生起智慧,了知万法的本性。怎么样才能够生起智慧、了知万法的本性呢?就是闻思修行。把大的方向定下来之后,其他的东西就会自动归位了。我们学修到底为什么?为了生起了悟万法的智慧。我们学习佛法就会自动地简别不符合它的东西了,比如学习佛法是为了现世的健康或者学修来世投生一个更好的地方,这方面自动会简别掉,而且依止上师的目的也会归位了。

依止上师是干什么?就是为了得到解脱的教言。谁能给我们传讲有关于解脱方面的道理,当然对我们来讲恩德最大;谁经常性地告诉我们要闻思修行,他就是做了最主要的事情。因为前面我们讲了世间当中最宝贵的财富是知识,佛法当中最宝贵的就是智慧。了知世俗谛、胜义谛,让我们掌握或者著重于去了知世俗和胜义智慧的方法就是闻思修,谁来强调这些对我们来讲就是做了真实的上师善知识应该做的事情。大恩上师对我们来讲就做了这个,经常告诉我们佛法当中最主要的事情就是闻思修。为什么呢?你不听闻不思维不修行,你的智慧从何而来?没有智慧你怎么了知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本性?如果你不了知本性又拿什么去掉迷惑?如果你没有去掉迷惑,凭什么离开痛苦?一切都没办法去安立的。因此我们也知道了,对我们恩德最重的上师就是赐予我们智慧、鼓励我们去闻思修行,而不是说有事情打打卦把这个事情给解决了,或者经常和你聊聊天,我们可能觉得这个上师对我恩德很大,找到了一个打卦的地方或者安排念一些经遣除违缘。

虽然这也是一种恩德和利益众生的方便,但是不管怎么样,如果你对自己般若波罗蜜多的本性不了悟,所有佛法的修行都是属于边缘的东西,核心还没有找到。如果核心的东西定不下来,其他东西都是飘的,没办法归位。这个定下来之后,全部归位了。作为弟子的身份应该怎么样,我依止上师的必要性是什么,上师对我们的帮助是什么?全都围绕着闻思修行,都是围绕我们生起智慧,然后觉悟它的本性,一切都是很清晰的。从这个侧面来讲,我们修学佛法的时候有些误区,这个误区是什么?觉得给我们宣讲佛法的上师是给我宣讲佛法的,他不是我的上师,只是给我宣讲佛法的一个法师,很多时候对我们的大恩上师就是这种观点。虽然怎样看是你自己的问题了,但是佛法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就是让我们觉悟。觉悟的本性是什么?就是智慧,你没有智慧想觉悟那是不行的。谁在我们相续当中安立了这种智慧,对我们来讲就是恩德最大的,他就是做了上师最应该做的事情。佛陀做的最圆满的事情就是讲法。所有的上师中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上师就是给我们相续当中安立智慧。比如菩提心很关键,告诉我们菩提心怎么样修;般若波罗蜜多这么殊胜,告诉我们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回事儿,怎么样去学习般若波罗蜜多,怎么样缘法义不断地串习,而相对来讲次要的东西,上师就会在显现上呵斥,不是说这个没有用,而是说我们不要把主次搞颠倒了。如果你抓住了主要的东西,再做这些相对次要的东西就有意义了;如果你主要的没有抓住,天天做那些事情,可能佛看到了也会不高兴而呵斥你的。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要知道从共同乘来讲,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自己要觉悟,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小乘的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解脱而奋斗的,他不会为现世的东西去奋斗。他不会为了下一世长得更好看或者更富裕去努力,他们觉得这些没有意义,轮回当中这些不是真正的目标,真正的目标应该解脱。大乘的目标是什么?大乘的目标是为了利益所有的众生而自己要追求大乘的觉悟,这是最关键的是这样,其他的东西都是围绕这个核心的附件,属于附属的东西,我们就不要把这些附属的东西当成主要的,应该抓住主要的之后,再去做别的事情,所有的事情就都围绕这个核心服务了,都变成了让你觉悟的因缘,就不会偏离主要的轨道。

上师对我们的恩德非常大,我们要经常忆念上师的恩德。我在忆念上师恩德的时候,也是忆念我相续当中产生智慧或者能够对佛法了解一点都是谁给我的?并不是说我很厉害,一个人通达了,完全不是。我经常想,自己刚刚去学院学习的时候是怎么样子,后面的过程是什么样的,现在对于这些法义有些了解,这是什么样一种经历、过程,回忆之后就知道,上师们把一部一部的经论给我们讲,通过很多方法让我们去学习,学习完之后逐渐就懂了,懂了之后现在大概也知道了学习佛法的核心是什么。虽然还没有真正的证悟到位,但是主要的东西了解了之后,为什么上师的恩德这么大?就是因为赐给我们最殊胜的智慧,而且这不是一般的智慧,所有世俗谛的取舍、胜义谛的本性,以及世俗谛和胜义谛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于般若波罗蜜多这么殊胜的我们的本性如何去现证、怎么样去抉择,或者菩提心这么殊胜的法,怎么样去对它生起一个正确的认知?这些方面是谁在辛辛苦苦告诉我们呢?就是上师,大恩上师经常性地给我们这样强调,我们这些愚笨的弟子逐渐也就懂了一些,也愿意去修一些。在我们相续当中安立了最殊胜的智慧的上师是对我们恩德最大的。

有些道友没有见过大恩上师,觉得就不是自己殊胜的上师,我觉得这样想不一定对。虽然能够天天见到,但是没办法给你相续当中安立菩提心、空性,那天天见到有什么用?天天看见也没有什么必要性。虽然没有见到大恩上师,但是通过法本光盘,听受的时候相续当中的菩提心慢慢生起来了,然后空性也懂了,对你修学佛法来讲,这就是最珍贵的东西。这个最宝贵的财富是谁帮助你获得的?他对你就是恩德很重的,而不是说前面讲的天天见面、天天给你微信上面给你回答几个问题。这些有没有都可以,最关键觉悟本性的智慧或者这些必要性是谁慢慢告诉我们的,这个方面对我们来恩德最重。

上师给我们翻译了这个注释,还给我们讲解了《现观庄严论》,当然除了《现观庄严论》之外,还给我传讲了其他的《中论》《四百论》《般若摄颂》《智慧品》,这些都是关于空性的方面最主要的内容。整个佛法即便你到十方刹土当中去听,也是除了空性之外,再也没有更殊胜的法了。从大乘的修行来讲,哪一个菩萨没有菩提心?没有菩提心的人根本不是菩萨。作为一个菩萨修道过程当中,最主要的两个大因素,一个空性智慧、一个殊胜清净菩提心,这两种最关键的也是上师最最强调的。我们现在学习完之后,自己慢慢会对这个轮廓很清晰了。修行佛法过程当中,第一个是大悲,第二个是智慧,对于空性智慧和大悲心恒时修行串习,再辅以其他的修行“配件”,我们对这些附件的东西慢慢都去做。在空性和大悲的基础上放生,就会变成了证悟的觉悟的因缘。如果你平时喜欢烧烟,有了智慧和大悲心,烟施绝对不会变成别的因缘;如果你没有空性和大悲心,非常自私自利,可能就会变成一个让你轮回的因缘。如果有了这些条件之后,不管做什么,都是在正确的轨道上,绝对不用担心偏离这个轨道,做的所有的善行都会被这个所摄持的。如果这两个因素欠缺了那就不一定。

虽然可能也有利益有功德,但是他可能会入一个歧途。假如说我们现在有一个上师正确的引导,以我们的根基而言,是完全可以接受空性和大悲的,没有人引导我们,那就很可惜了。假如说有些人根基只是人天乘,给他讲大乘没有兴趣,就可以鼓励他可以为了后世转生好的地方或者长得好看去做善法的修行,这是另外一回事儿。我们不是这种人,还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佛法,能够朝解脱道的实相靠近,如果我们没有这样做或者以前我们做了现在终止了,都是很可惜的事情。现在我们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让我们在最殊胜最清净的大乘道上千万不要退出来,入于歧途。不管是别人谁说,还是我们的分别念要引导自己往旁边走,我们都不听,就是祈祷上师三宝的光明一直就是说笼罩着我,然后就引导我的心在大乘的修行上面绝对不要退失。不管怎么样,所有的因缘一定要具足。只有这个才是最有利益的,在所有的所知当中,对于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的认知是最关键的,这就是发心或者智慧。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个问题,前面讲的也是和《现观庄严论》有关的。对于它本身的一种意义,还有我们在学习佛法过程当中,对我们来讲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无论如何我们千万不能偏离的这些关键的东西,必须要反反复复去了解。我们的分别念很多,无始以来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的时间很长,很多自己积累起来的分别念时不时就会跳出来,给你做一个什么引导,让你去做别的事情。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意志力、信心不坚固,很有可能就会放弃最殊胜的现在的学习机会,随随便便放下了,开始做一件自己认为很重要其实根本不重要的事。不管怎么样,我们对于最核心的问题,都不要远离,经常性地学习佛法的教言、祈祷上师三宝,加持我们的心永远不要离开大乘。虽然中间会做一些别的事情,但是在做别的事情的时候,也不要离开大乘的根本思想,这方面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

丙二(广说彼之分类)分三:一、别说对境三智法相——三智;二、略说彼相加行——四加行;三、广说所得果之功德——法身。

这是对于三智、四加行和法身进一步地广说。前面只是略说,相当于一个科判一样,后面展开宣讲,就是广说的内容了。广说当中,第一个是“对境三智的法相”,对于三智,即遍智、道智和基智展开广说。对于前面略说当中的所有内容一步步开始详细宣讲了;第二个是“略说彼相加行”,就是进一步宣讲四加行;第三个是是广说所得果的功德,也就是法身。

丁一(别说对境三智法相——三智)分三:一、相无生之现观遍智;二、道无相之现观道智;三、基无我之现观基智。

这是讲三种智慧,第一个是相无生之现观遍智。前面略说已经讲过了,遍智就是相无生。相无生就是说,不管在安立什么法的时候,它的种种相都是和无生空性、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的。对大乘的菩萨来讲,般若波罗蜜多遍智的法相,也是完全相应于空性。因为也是证悟空性,现证般若的自性,所以也是一种相无生。第二个是道无相之现观道智,道智是道的本性。这个道的本身也是相应于人无我、法无我的自性。第三个基无我之现观基智。现观基智就是说蕴界处上面根本没有我的本性,这就是相应于般若的三种智慧。

第一品 遍智

戊一(相无生之现观遍智)分三:一、宣说意乐发大菩提心;二、宣说加行遍智道之分支;三、宣说本体实修之现观。

第一个是宣说意乐发大菩提心,这是整个七十义当中的第一个意义。如果我们想要获得佛遍智的果位,最初不发菩提心是不行的;如果我们要发菩提心,也必须首先要学习和菩提心有关的所有内容;第二个是宣说加行遍智道之分支,下面就要从这些教授等等开始宣讲;第三个是宣说本体实修之现观。我们一个个仔细地学,尽量能够完全通达。因为里面都是和我们修行成佛有关的修行方法,所以必须要认真地学。

己一(宣说意乐发大菩提心)分二:一、以法相略说本体;二、以比喻广说事相。

发菩提心有两个科判,第一个“略说本体”,怎么样略说本体呢?就是以菩提心的两个分支来安立它的法相,通过这样的法相来略说菩提心的本体。第二个“以比喻广说事相”。真正来讲具有两种法相的菩提心具体怎么样去体现,叫做事相。就是说小资粮、中资粮、大资粮道的菩提心分别是怎么回事,这些都是具体的菩提心,就是事相。所有的菩提心都包含这两个成分。只要发菩提心,一定要具备菩提心法相的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一定要深入我们的骨髓当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修行佛法的过程当中,不会偏离真实的菩提心,也不会把普通的善心混淆为真实的菩提心。

庚一(以法相略说本体)分二:一、真实宣说;二、对应佛经。

辛一、真实宣说:

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到底什么是发心?发心就是一种名相。怎么样确定发心?有两个条件。通过“为利他”和“求正等菩提”两个不共的特征来安立菩提心的法相。

法相就是这个法最不共的特点,每一个法都有不共的特点,和别的不一样,叫做法相。比如说,因明当中,瓶子的法相是什么?大腹盛水就是一个瓶子的法相。肚子很大然后可以装水的就是瓶子,当我们看到大腹盛水的法相,就可以知道这是瓶子。柱子的法相是能够撑梁,人的法相是知言解义。把一个法最不共的特点描绘出来,就是法相。为什么叫菩提心?它最不共的特征是什么?菩提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为利他,第二个特点就是求正等菩提。真正的菩提心,一定具备两个条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就不是圆满的菩提心。它也许是菩提心的一部分,但是并不圆满。菩萨真正的菩提心,一定会具备这两个条件。

第一个,为利他。菩提心一定是为了利益众生,“利他”的“他”就是除了自己以外,具有心识的所有众生,就是为了利益他们。怎么样利他呢?暂时的增上生和究竟的决定胜,即帮助众生获得暂时安乐的果位和究竟觉悟的果位。从暂时和究竟的方式利益众生。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只是为了利益自己,就不是真实圆满的菩提心。

第二个,求正等菩提。“正等菩提”就是佛果,“菩提”是觉悟的意思。正等菩提,也叫做无上正等菩提。这是正的觉悟,而不是邪的觉悟。有邪的觉悟吗?外道或者世间人突然觉悟了,这是不是正的菩提?不是。这是邪的。“正”,简别了一些不好或者邪的东西。“等”,就是完全平等的觉悟。还有不平等的吗?有一部分觉悟,有一部分没有觉悟,就是不平等了。正等菩提就是这样的。什么是“无上正等”呢?有些正是有上的,就是它上面还有,比如菩萨的觉悟,上面还有,就是有上。无上就是没有了。有些地方说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讲到条件的时候,每个字都要体现出一个意思,而不是随便说无上正等正觉,在这个词当中,自然而然就简别、筛选掉了很多,和最究竟的果不一致的东西。正等菩提是略说,全称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无上的,上面再没有了,达到了顶峰。菩萨的觉悟,虽然是正等,但不是无上的,还不能这样叫。有些可能是正的,但不是平等的,比如小乘。有些既没有等,没有无上,也不是正。这些方面要简别掉很多。把这些简别掉之后,我们要求的是正等菩提,求的不是外道的菩提、小乘声闻缘觉的菩提,也不是菩萨的菩提。严格来讲,菩萨还没办法安立安立菩提,有些时候安立菩提只是无学道。因为菩萨必定也有一些觉悟,所以应该也可以安立。就好像外道有邪觉,既然可以安立邪的菩提,当然也可以安立有学道的菩提。

一般来讲,真正的菩提就是三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但是和它有关的也可以安立。当我们说正等菩提的时候,一定是指佛了,只有菩萨道的无学道。我们所求的是这个。为什么求这个呢?

如果你求的是声闻菩提,在利他的时候,就不圆满。为什么不圆满?你能力就会受到限制。虽然声闻阿罗汉属于觉悟的果位,也是一个菩提,但是帮助众生的利他程度,都受限于自己觉悟的深度广度。因为还没有究竟,所以能够利益众生的行为非常有限。利益众生的时间、范围、手段,还有让众生能够得到的利益,都受到限制。为什么我们要求正等菩提?只有我们得到了正等菩提,所有的自利圆满了,成佛了,获得无上觉悟,才可以帮助其他有情逐渐获得和你一样的无上觉悟。如果你获得的只是有上觉悟,你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众生获得无上觉悟,这就是力不从心了。只有自己获得无上觉悟,你才可以让众生获得无上觉悟。如果能够让他们获得无上觉悟,下面的所有利益可以自然获得。两个条件,一个是利他,一个是求正等菩提。如果两个都具足了,就无可挑剔,一定是菩萨的菩提心。这就是最圆满、最标准的菩提心法相。

我们讲的菩提心,一定具有这两个条件。有些道友学过《入行论》,大恩上师在《入行论》的讲记当中,也是引用一些讲记中的说法,有三种菩提心,一种是相应于世间的菩提心,一种是相应于小乘的菩提心,一种是大乘的菩提心。这样讲的时候,有些道友产生了困惑。小乘,乃至于世间人也有菩提心吗?如果我们用这两个标准来看的时候,就会很明显。菩萨的菩提心具足这两个条件,所以叫做圆满的菩提心。小乘有菩提心吗?小乘为了自己觉悟,从求觉悟这一点而言,他们有。不圆满,也就不是正等菩提。觉悟就是菩提,因为他有想要求菩提得菩提的心,所以小乘可以支分的不圆满的菩提心。而且小乘也有部分的利他,因此不圆满的菩提心在小乘相续当中可以有。为什么可以有?因为他要发悲心,不管时间够不够长、究竟不究竟,他们毕竟有利他心,所以小乘的相续当中可以有利他的一部分。然后求觉悟的方面,虽然他是为了自己觉悟,或者说也是为了他利益的这部分有情获得小乘的觉悟,这方面也可以有。从利他的角度来讲,不圆满,从求正等菩提的角度来讲,也不圆满,不圆满归不圆满,还是有一点的,从不严格的侧面来讲,这就是小乘的菩提心。

世间人的菩提心怎么理解?世间人没有求菩提的想法,但是利他的条件当中有一部分,所有的善法都是在利他的条件上安立的。比如不杀生,我不杀害众生也是一种利他,所有善业都是和利他相关的。比如修桥、补路,做慈善,哪个和利他没有关系?人天乘在菩提心的两个条件当中,只有利他的方面,他们是做了善业,善业就和利他的一部分沾边,也算是一个残缺或者不圆满的菩提心。世间、小乘、菩萨都可以有的原因就是这样的。最标准的菩提心只有大乘才有,因为它的利他完全没有遗漏,从世间、空间,给予的暂时和究竟,有什么遗漏了?没有遗漏,不管我认不认识、见没见到,亲人、怨敌,没有一个遗漏的。而且时间也不是说就是几十年、几百年,划定一个时间的界限,过了这个时间。对不起!你没赶上这班车,你就等以后吧,我就不管了。没有这样的想法。他发菩提心的时候,乃至于虚空未穷尽、众生未穷尽,我的利他的事业也不穷尽。

他开始受训练,刚刚进入菩萨培训班的时候,导师就告诉了他,这条路你要想好,你走上这条路没有回头的,不是说干到哪一天我就退休了,我不干了,绝对没有。你要知道众生是无量无边的,只要选择走上这条路,你就要一直利他。这个人刚开始进入菩萨培训班,已经告诉他这些信息。他自己慢慢学习之后,慢慢这个心就坚固下来了,坚固下来之后,他就要一直利他。有没有时间限制?完全没有,这是没有一个边际的。他一次一次的投生,有时候显现报身的相在清净刹土,有时候是显现化身的相在不净刹土,转生地狱、饿鬼、旁生,只要对众生有利益,他都会去做。利他方面菩萨是最圆满的,没有然后利他的发心、行为可以超过菩萨的。因为完全没有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哪里会有超过菩萨利他心的。我们要学的利他心就是要朝这个目标去靠近。

然后是求菩提。求菩提方面也是最圆满的。因为佛菩萨是最圆满的,所有的烦恼障、所知障,连习气都干干净净了,一点不剩,所有的智慧完成圆满了。这种觉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再没有超过的了。求觉悟的心也只是在这种心当中才有。如果把小乘觉悟的心拿来一比,差距马上就出来了。真正要安立菩提心,最圆满的就是菩萨的菩提心。现在我们要生起、要学习的表示遍智的第一个法,或者我们要成佛的第一个法就是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到底是怎么样的?这方面我们要搞清楚。当然上师们经常讲,慈师、大恩上师都讲过,有些人在十几岁学习《现观庄严论》,开始辩论菩提心的体相、分类,几十岁的时候还在辩,从来没有修过。一直在辩菩提心的体相是怎么样的,、从来都不修。这样肯定是不对的。如果用辩论这些时间去修早就修成了。虽然一直去分析菩提心的体相有利益,但是不做是肯定不行的。你分析这些干什么?不外乎就是为了让自己修,让自己更好的掌握菩提心的修法,对菩提心的方方面面了然于胸了,在修的时候才会没有疑问,这时候修出来的菩提心也是圆满的。如果你完全不学,不知道菩提心的体相是什么,分类有哪些,虽然空有热情,但是方法不对,或是说挂一漏万,没办法很圆满的去修。

最好的态度是什么?就是一边学一边修,学完之后知道菩提心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应该去观修了。比如按照实修法当中,修菩提心的引导或者《大圆满前行》的引导,先观修四无量心,然后再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等等,慢慢一步一步去修,一边学一边修,这时候内心就会被菩提心的修法所转变,自私自利的心完全变成了菩提心。如果你的心变成菩提心了,遍智的一个条件也就具备了。如果你修得很纯净,就会进入大乘的小资粮道,成为一个入道的修行者。如果只是学而不修,就是非常可惜的,这么好的菩提心珍宝放在相续当中,完全就像点金剂、净水如意宝、澄清宝珠一样,就会把我们那颗像非常浑浊的水一样的心,一刹那之间变得干干净净的。对这么好的宝贝,你只是在鉴赏、分析,不去用,这样就很可惜。

我们现在有关菩提心的所有修法,有些是就是通过打坐的方式去修持。首先修持舍无量心,再修持慈无量心、悲无量心,按照这个次第慢慢修上去,或者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这些窍诀非常珍贵。可能是我们福报不够的缘故,所以对这些珍贵的东西没有发现应有的价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就像如意宝一样,想让如意宝真实的发生效用,得到如意宝的人,必须懂怎么使用。怎么使用?首先要斋戒、沐浴,然后把场地打扫干净,再把如意宝放在很高的幢上或者杆子的顶端,把它供得很高,祈祷它就会发生作用。否则就发挥不了作用。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这么珍贵的东西,没有认识到它的珍贵性,也不愿意实际去操作,实际上真的是很珍贵。“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这可不是随便讲的。佛陀于多劫深思维,发现菩提心对众生最饶益。佛陀老人家刚开始入道就开始修这个,最后把菩提心逐渐修行纯熟,就成佛了。

我们要高度重视菩提心的修法,这方面非常关键,也只有通过菩提心的摄持,我们才能入道,真实的成为菩萨。不变成菩萨,你成不了佛。怎么样让自己变成菩萨?就是生起菩提心。怎么样生起?就要去修。修的前面就要去了解,了解差不多了,慢慢就可以用了,也许还有欠缺,但是观修菩提心的习气要养成。我们暂且不说,你现在是不是马上修得动或者有没有感应,但是要养成一个观修的习惯,就是喜欢观修、打坐,这种喜欢打坐观修,也不是说傻坐着或者观别的东西,而是要观利益很大的。比如菩提心、四加行、空性等修行,这些对我们的心非常有用。虽然我们刚开始修,不一定马上就可以相应,但是一定要养成观修的习惯。只要养成观修的习惯,只要持续做,不可能不生起菩提心。

真实的发心是什么?就是利他求正等菩提。一定要生起利他心,而且两个条件当中,利他放前面。是不是为了颂词押韵这么排列的?这样顺口一点。虽然翻译的时候会考虑到押韵的问题,但是一般而言放在前面,一定是有它的次第。在发菩提心的时候,利他心是最主要的。首先要培养利他心,利他心培养起来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追求成佛的心。修行的时候有没有就说先生起成佛的心,然后再逐渐去了知利他的重要性的情况?也有。因为众生的根基不一样,该走的弯路还是要走,最后发现我这样求菩提,里面有欠缺。什么欠缺呢?如果不以利他为前提,我的菩提心可能多多少少相应自私自利,不符合真实菩提心的精神,这样就会自动调整。

不管怎么样,刚开始就正确了,还是不太正确,都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能够离开对佛法的闻思和串习。否则很难有改正的机会,只要没有离开对佛法的学习,智慧就会持续增上。今年没有学到的东西,可能会在明年会学到;今年没有领悟到的东西,有可能会在明年领悟到。前提是不能中断,应该有个持续性,只有在不断的持续当中,才可以不断增上新的智慧。如果你中断了之后,以前的智慧因为中断的缘故慢慢就消失了,新智慧也不可能无因无缘生生起来。修行佛法无论如何要融入到我们的生命当中去,应该把佛法本身当成我们整个生命当中最主要的部分,而不是当成业余爱好、奢侈品、副业。应该把佛法当成我们整个生命的重中之重,别的工作生活都是为它服务。以它为核心之后,工作、生活都没有离开这条主线。

就像我们学习佛法之前,很自然去追求财富、好东西一样,有了这个态度,我们对觉悟、利他的追求也会变得非常自然。当我们变得很自然的时候,再对照经论,一条条都符合了,慢慢的我们要把佛法当成自己的生命。当然当成我们的生命有很多方法,我们只是说,在自己的心上面当成最主要的东西,行为上面再看实际情况而定。在欲界当中,不工作不生活肯定不行,但是如果没有定位好的主次可能会有偏差。只有通过训练,我们才可以生起清净的利他心,在不知不觉当中逐渐就入道了。入道以后必须投入不断地观修,通过观修,相当于在污浊的水里投入了净水珠之后,菩提心在我们相续中慢慢生起来之后,自私自利的思想逐渐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改变。这就是相应于实相的法的力量。

究竟来讲,因为我们自己本具觉悟的心,再加上佛陀给我们的方法的的确确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所以持续性的观修非常重要。不仅要持续性地观修,闻思也不能中断。不断闻思让我们观修的状态可以延续下去,能够做一个补充。这是非常关键的。如果长时间去串习,菩提心一定可以生起来。

修持菩提心的身份,最好的就是暇满人身。我们现在的人身是修菩提心最好的所依。这是什么意思?千万不要想以后修菩提心。以后自己变成什么身份不好说。虽然佛经当中讲天人、龙可以生起菩提心,乃至饿鬼、旁生、地狱有情都可以生菩提心。虽然从某个侧面来讲可以生,但是最好的条件仍然是南赡部洲的人身,就像我们现在的人身是所有菩提心所依当中最好的所依。既然现在正是最好的时候,那就千万不要耽搁。从理论上来讲,你堕恶趣了也还有可能修菩提心。你可以搬出教证来说,这不是有个案例吗?的确是有。在目前相对来讲最容易生起菩提心的时候,我们都错过了,更何况是身心感受大痛苦的时候?再想要去生起一个修法的心谈何容易?在我们平时健康的时候,身体没有病,心也很清明,尚且很难修行;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得了重感冒,痛得很厉害,有几个人想得起来去观修的?非常难。因为身体疼痛时候,心智也会混乱,很多就想不起来。虽然想得起来,但是没有办法持续,它的力量太弱了。

现在是最好的时候,不能等到以后去做。修行的原理就是这样的。,明年修不如今年修,下个月修不如这个月修,明天修不如今天修,等一会修不如现在就开始修。只要有了这样一种思想,永远都不迟。如果今天推明天,永远都开始不了。一般来讲都是这样的,你说定个大计划,明年开始吧。基本上开始不了,因为你的想法总在变,今天晚上做的决定早上起来就变了,所以现在想到马上开始,无论如何做一个好缘起,立即开始修。第一步迈出去之后,慢慢按照这个计划开始去做,这是最关键的事情。不要等到一年之后再修,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修,到明年都已修了三百多天。何必要等那么长时间?有的时候等一等,五年一晃就过去了,什么都没做,还不如现在就开始。到了五年之后,不管怎么样,都要一直精进努力。这方面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暇满人身就是指我们现在的人身。暇满人身不是在别人身上,离我们很遥远的,或者说我们下一世才能得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既然有了,我们就要开始用暇满人身做最有利益事情。最有利益的事情就是用暇满人身修菩提心,修大乘的窍诀关要。不能再拖延时间。除了必须要做的事情之外,别的事情可以往后延,修行这个事情不要往后延。因为人身是很宝贵的,如果能够善巧使用它,可以发挥巨大的价值。还有人身也是无常的,不知道哪一天无常就到来了。众生最舒服的事情就是拖。在不知不觉当中,一下就到了临终,那时候再后悔也没什么用。现在了知了这个必要性之后,就要开始去做一些修行。先从前行开始,再修菩提心的正行,逐渐加深力量,这方面相当关键。

《入行论》当中讲身所依就是暇满人身,心所依就是善心。必须要在善心的基础上,恶心和菩提心的差距太远了。慈心、悲心、信心等都是属于善心,在善心的所依上面,开始修持菩提心。这些现在我们都有了,暇满人身我们也有了,善心我们多多少少也有。对三宝有信心,对众生也有悲心或者相似的大悲心。有了这些善心,我们在这个地方就可以开始了。虽然可能很难,但是毕竟第一步要迈出去才行。不迈出这一步,永远成功不了。你说这座山那么高。你天天在叹气,还不如开始一步一步走。只要你把这一步迈出去了,后面不管就会慢慢接近目标。最怕的就是天天哀叹自己的业障重、福报轻,就是不动,这样不行。既然菩提心这么殊胜,我们就要开始修。

我们相当于是在博物馆里看一个宝贝,觉得这个宝贝好,后面慢慢这个宝贝就变成自己的了。菩提心现在是在法本里面,虽然佛菩萨的菩提心很好,这个时候还离我们很远,但是如果我们现在去修,这么珍贵的菩提心,总有一天会变成自己的珍宝。不是佛的珍宝、菩萨的珍宝,而是变成我自己的珍宝了。我们必须要修,因缘具足之后,就可以生起来。

辛二、对应佛经:

彼彼如经中,略广门宣说。

为什么对应佛经?因为《现观庄严论》就是《般若经》的一个总纲要。弥勒菩萨说,我讲的菩提心是有根据的。在大乘经典当中都讲了菩提心,比如《宝积经》《华严经》当中,讲了很多关于菩提心的教授,尤其是在《般若经》当中。因为这是《般若经》的纲要,所以说佛经中是有的。不是臆造的,而是有根据的。

大恩上师也说,弥勒菩萨作为十地菩萨,属于佛的补处。他的智慧已经到了十地,很快就可以成佛的。一般来讲,按照共同大乘的思想来讲,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天下来,在印度投生的时候,就是十地菩萨的身份。有些地方说,所有的佛都要依靠善知识而成就。但是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的时候,好像没有什么善知识告诉他修行。其实他这时候已经不需要了。十地菩萨相续当中的智慧已经特别圆满了,他不是一个初学者,不再是一个需要引导的人,降生之后没人引导就迷失了,然后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他是早就已经成为圣者了,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懂。作为十地菩萨的身份来讲,他如果需要得到佛的指点,在他的境界当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现前,而且一到十地的菩萨,随时都可以在报身佛面前听法。这方面根本不需要操心的。

从某些角度来讲,好像释迦牟尼佛以十地菩萨的身份在印度投生,没有遇到一个佛教善知识,依止了两位老师还是外道的,教他修无所有定和非想非非想定,好像没有看到有人告诉他怎么修行佛法,他凭什么成就的?其实来讲他本身的身份已经是十地了。弥勒菩萨以后在降生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他的修行已经臻于圆满,会在金刚座示现成佛。因此这不是他自己想的。即便是他自己讲的,也会符合于实相,也不会有错误。上师讲,为了说明具有依据,因为很多人也有一些分别念,虽然对我们来讲,弥勒菩萨是十地,但有些人不一定有很强的信心。弥勒菩萨说,“彼彼如经中”,在经典当中也是这样讲的。有些人的怀疑这样就遣除了,他们也愿意去按照这里的教授去实践。

还有对于后代的人来讲,不管我们说什么、写什么,都应该有一些依据。尤其是在佛教当中的讲解,或者造论,应该有一些教证的依据,说明你的观点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作为佛弟子来讲,自己的智慧或者观点,应该符合于正量。这个正量就是佛经和公认的大德论典。这些佛法当中的论典,并没有很鼓励后面的人说,你们在讲法、造论的时候,一定要写一个标新立异的论题。如果是世间的论文,有可能要求要写一些标新立异和前人不一样的观点,这是我独自发明或者发现的观点,并没有这样。

你所讲的观点,要符合于正量,出自哪个佛经、密续或者公认的论典。这个地方也是对后代的修行者来讲,不单单是讲法、造论,你的修行也需要有一个来源,就是正确的正量。我修行的方法,出自佛经论典,或者我修行的仪轨是大德造的,我就是按照这个次第修下来的,不加自己的分别念。加了分别念之后,我们觉得里面应该加这句那句,其实我们就是凭着分别念在轮回中流转,如果凭自己的分别念可以解脱的话,早就解脱了。现在修行的时候,就不要再加很多的东西了。佛菩萨的智慧帮助我们修行,已经够圆满了。我们修行的时候,也应该有个依据,我们修行用是的什么引导文、仪轨?修菩提心的时候。我是用《心性休息》《前行》或者《广论》的修法。不管怎么样,应该有一个真正智慧的引导,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去修,不会有偏差、不会走错路。如果张三想一个他的修法,李四想一个他的修法,最后导致不知道哪个是纯正的佛法,再加上自己的盲修瞎炼,也没办法获得真实的效应。

因为我们对于修行来讲,没有什么经验,我们有的都是世间经验。能够帮助我们解脱的世间经验是没有的,虽然能够帮助我们在世间法方面比较顺利一点,但是对修行解脱道来讲,很多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茶馆里面听到的消息或者在报纸上看到的东西,对于修行没有什么用。因为他们都没有修行经验,怎么会对你的修行有什么作用?真正对我们修行有帮助的就是佛经论典。我们修行要接收的信息的来源,就是在佛经、论典、上师教言和祖师大德的窍诀里面。这些对我们解脱是有意义的,其他的信息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

彼彼如经中,在有些注释当中解释,第一个“彼”属于为利他;第二个“彼”是求正等菩提。通过大悲心去缘众生、智慧去缘佛果,就是第一第二个彼的两个法相。“如经中”,在大乘的经典当中,“略广门”,有些是以很略的方式讲的,有些是以很广的方式讲的。

在《般若经》当中也有这些安立。“求正等菩提”,在上师的讲记,以及很多的注释当中,也引用了佛经说明。如《般若经》中云:“舍利子,大菩萨以不住之方式安住对境,不缘所施、施者、受者之故以全无所施之方式修行布施波罗蜜多……”等等,这些方面就是求菩提。还有一些就是利益众生,这些都是有的。在《金刚经》前面也有这方面的教授,比如“非有想、非无想”,反正都是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让他们获得觉悟,就是说菩萨应该如何教住或者怎么样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真正来讲的《金刚经》不是像《现观庄严论》能够圆满的对应《般若经》,基本上从头到尾都对得上。《金刚经》不是这么完备,不一定对得上,《摄颂》和《般若八千颂》可以对得上。

除了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之外,后面的教授、所有的修法每个颂词都和《般若经》当中有直接对应的关系。后面就不讲了,这里面举个例子就行了,因为只有此说如经中。

“略广门宣说”,这个“门”是通过略和广的方式进行宣讲,通过略或者广的方式讲,经典当中对此也有安立。这是相当于举个例子,后面都可以这样对应。很多论师们也专门造了对应的论典,通过经和论对照的方式,然后帮助我们了解这个颂词对应于经典当中这一大段,就是把这一大段放在这儿。《现观庄严论》相当于就是它的纲要。通过《现观庄严论》完全可以去读懂《般若经》的次第,这方面非常清楚。当然前提是我们先把《现观庄严论》学懂,再以《现观庄严论》的智慧引导趣入《般若经》,就会对《般若经》当中的意趣非常清楚。这不是随便一个人造的,而是十地菩萨弥勒菩萨造的《般若经》的科判,非常可靠,如果是一个人想当然地造出来的引导,有可能是自己的分别念引导的,但这个不是。通过引用教证的方式对应了佛经,后面每一个都可以对应,但是没有一一去讲了。

前面我们已经讲完了法相,法相是两个,一个是为利他,一个是求正等菩提。我们的菩提心当中也应该有这两个成分,而且我们要通过修行、积资净障、祈祷上师三宝,或者说通过观修让这两个条件圆满,真正的有力量。我要致力于去修利他心,怎么样修利他的心?一方面通过方方面面去打压我爱执,一方面要去观修利益众生的方法,一定要把利他心修出来,利他心一旦修出来了,我爱执的心就会减弱。还有要了知佛果,因为我们在求正等菩提,到底什么是菩提?我们所求的菩提是什么回事儿?如果我们不懂菩提,我们所求的菩提也不会真实。如果要让我们懂得所得到的菩提到底是什么回事儿,让自己的菩提心变成一个很真实的菩提心,首先我们要懂菩提,菩提到底是什么,具有什么功德?有的时候就要去学,后面讲法身的时候,也有一些有关菩提心的内容。比如在《宝性论》当中,讲到如来藏有什么功德,还有佛的事业、功德、菩提等等,对于方方面面学完之后,就会懂得我们要求的佛果就是这样的,具有这么多利益、功德,完完全全没有一点障碍,智慧圆满的功德正是我要得到的。我要求的是这种菩提,而不是很简单的菩提。

我们说要求菩提。脑海里马上蹦出来一个释迦牟尼佛在金刚座打坐的样子,这是菩提吗?这是一个影像,他在金刚座上面坐着到底代表了什么,他的思想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难道是这样求?这个不行,虽然也算是一种,但是还不够,必须要把所求的菩提细化,细化之后,我们对于所得到的菩提,还有佛陀所安住的是什么菩提,就会有一个真实的认知,认知以后我们的回向菩提的时候,心心念念都是很真实的,没有那种很虚的感觉。以前我们回向菩提果好像都是很虚的,到底是什么菩提?脑海里面没什么概念,最多浮现出一个释迦牟尼佛打坐的样子,菩提好像就是一个佛像的样子,这就是一个很小的表示,真正的菩提表示的功德非常多,如所有智、尽所有智,还有清净所有障诟全部包含了,对该学的东西我们要认真去学。

虽然《大藏经》浩如烟海,也没有办法通过短短的一生去完全精通,但是我们该知道的还是要知道。比如《随念三宝经》的随念佛经当中,佛具有什么功德?《宝性论》当中讲的佛功德或者这里所讲的佛是什么回事,都必须要了解,只有了解了你的求菩提的心才是真实的,你所求菩提心就是真实的菩提,而不是概念的菩提。对于所利益的众生也是通过方方面面了解之后,才会是真实的。

我们应该很认真地对待,虽然学习所有的经论不可能,但是需要用的最主要的还是应该花一定的时间学习。以后如果大恩上师宣讲《宝性论》,我们应该好好学。里面不单单很多怎么样具有佛性,还有佛性现前之后,关于佛的功德、事业等等学完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很清楚,能够生起信心。不仅对于已经成就的佛陀生起信心,对于我们将来的佛果也会生起信心,还有对于所有正在和我们作对刚强难化的众生,他们也具有这样的功德也会生起信心,众生完全可以度化,他们都具有圆满的功德,学习这些的利益非常大,对于一个修行者的综合素质的形成是非常有必要的。

庚二、以比喻广说事相:

通过比喻的方式来广说菩提心的事相,就是说具体的菩提心怎么安立,叫做事相。不仅在《现观庄严论》当中的两个颂词是这样的,还有我们学刚刚学过的《大乘经庄严论》的第五品《发心品》当中也有一模一样的颂词。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讲了,《心性休息大车疏》当中无垢光尊者略说了二十二种比喻,还有在《三戒论》当中也有过略说。以前我念过一个格鲁派《五字真言》的念诵前面也有,能海上师翻译的是如“地、金、月、火”,他们通过每天课诵的方式,对于二十二种菩提心的比喻,每天去念诵和发心。很多地方都是引用了二十二种菩提心,它的出处是佛经,然后归纳成了二十二种安立和宣讲。

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

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

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

雅声河流云,分二十二种。

二十二种菩提心有两种观点,二十二种菩提心的对应是从不同阶段的菩提心生起时,它的事相就是真实菩提心的具体体现。体现在什么状态?菩提心就是以二十二种来体现的。第一种观点是从大乘小资粮道开始一直到成佛,整个五道都包括了;第二种观点,就是从大乘小资粮道到十地末尾,包括了四道,没有包含无学道。对我们来讲,也不需要一定要去分真的假的,或者说哪个是最真实的观点,哪个具有过失?两种观点都可以安立。可以一直安立到佛地或者安立到十地末尾,两种观点各有各的根据。我们学习的时候,了解有两种观点就够了。

大地、黄金、月亮、火、宝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亲友、如意宝、太阳、歌声、国王、仓库、大路、车乘、泉水、雅声、河流和云,共是二十二种。每个阶段都是通过一种比喻来表示一种菩提心,菩提心有一些心所的助伴。按照无垢光的观点,菩提心心王心所都有。因为心王心所不可以分离,所以有心王的时候,肯定有心所。菩提心是通过种种的助伴来进行安立,比如说欲乐、意乐的助伴、增上清净意乐、加行助伴、布施助伴等等,通过助伴来安立菩提心的体性或者生起菩提心,这些都是属于助伴。地金月火是比喻,比如说小资粮道的菩提心,它的助伴是什么?欲乐,通过欲乐作为助伴,然后自己本体就是小资粮道菩提心的本体,有这样的安立。比喻就是地。

下面我们学习一下,虽然有很多道友已经学过了,但是通过听闻都会在我们相续当中种下和大乘菩提心有关的种种善妙习气。种下的不是其他习气,如果你在两个小时里面听一些流行歌曲,也可以种下一些世俗的习气,或者说在两个小时当中去做一些别的事情,也会种下其他习气。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分析或者听闻有关菩提心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教授,会在相续当中,不间断地种下很多大乘的习气,每个习气就是一个种子,一旦成熟之后,对我们从轮回当中出离或者稳定大乘道具有很大的帮助。

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一般来讲,贪嗔痴、罪业的习气等等应该越种越少为好,解脱道、大乘的习气应该多多益善,种得越多越好。在种好的习气过程当中,不好的习气也就停止了,没有连续不断地往相续里面走,然后善妙习气一旦成熟的时候,也会引导我们的相续趣向于解脱,而庸俗、下劣的习气如果熏习得很多,对我们修大乘道的究竟解脱是有障碍的。比如经常熏习小乘的自我解脱,就会对我们修大乘道本身有种障碍的作用。我们要经常地学习大乘的论典,就会知道真实来讲,修学大乘的人如果生起想要自我解脱的心就是一个障碍。听闻正法的时候,比如《现观庄严论》和现在大恩上师讲的《大乘经庄严论》《妙法莲华经》,都是大乘妙法,和究竟实相、成就佛果有关的内容,我们经常性地去缘这些法闻思修行非常善妙。

下面我们看二十二种比喻,第一个,“如地”。这是小资粮道,本论没有小乘的小资粮道,这是大乘的小资粮道。这是趣入成佛的第一步,大乘小资粮道真实开始入道了。大乘小资粮道的标准就要生起一个真实无造作的菩提心。生起怎么样真实无造作的菩提心?真正为了一切众生,所有众生在我的内心当中没有分别,不管怨敌、中等人和亲人或者地狱有情等等,我都愿意让他们获得解脱,为了利益他们我也要发誓成佛。如果有了这个总的目标,会不会退转这不用管,只要你已经建立了,的的确确真实地为了利益众生想要成佛,把这个目标确定下来之后,的的确确就是一个菩提心了。

这里没有说完全没有杂质,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有可能还会生起烦恼、自私自利心。只要你缘菩提心的时候,菩提心的本身就是这样清净的,而且当我生起自私自利心的时候,马上认识到了不对,马上调整了,也算是真的菩提心生起来的一种条件。大乘小资粮的菩提心,一般来讲不是那么严格。否则很多人就入不了。在小资粮道当中不一定有一定不能退失的标准。没生起来就不说了,或者偶尔生起烦恼也不说,就是当你在生起的时候,的的确确这个菩提心本身,就是那种真实具有两个条件的,一个是利他的,一个是求菩提的。总的目标已经确定下来的时候,就算有了菩提心。生起了菩提心,就是大乘的小资粮道。进入大乘小资粮道之后,大乘五道的第一步就开始有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再地让在小资粮道生起的菩提心加固,让它变得清净、不断增上,相应于别的加行、布施、持戒、安忍等等,反正就是通过这些助伴让自己的菩提心逐渐越来越清净、越来越稳固,乃至于最后让它真实地成熟,变成佛果的状态。

这是讲了小资粮道的发心,它是和欲乐助伴相应的发心。为什么叫与欲乐助伴?因为自己生起菩提心之后,真实地想利他,的的确确想为了利他而发誓成佛,生起这种欲乐的时候,相当于欲乐助伴的菩提心,它的比喻就是像大地一样,如地,只要有了地,就有了别的功德增长的基础。这个地是作为一个基础,后面所有的二十一种菩提心都是在最初如地一样菩提心的基础上,慢慢让它增上的。如果没有最初的菩提心如大地,后面的都没办法有。这个时候的菩提心就像大地一样,这就是大乘小资粮道的菩提心。

第二个,“金”。如金与意乐助伴相应的发心。资粮道分小资粮、中资粮、大资粮道。中资粮道的菩提心叫意乐助伴。意乐助伴就是在前面欲乐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让第一种菩提心更加增上了。通过不断地修行,相对来讲这是比较清净的菩提心。这个比喻像黄金一样,经过锤炼的黄金很清净,中资粮道的菩提心也是很清净的。

假如我们以中资粮的标准来看,中资粮的菩提心犹如金子一样很清净,可以反推回去,小资粮道的菩提心是不是完全没有杂质?不是。从它的标准来讲,也不是让我们难以企及的高标准。在中资粮道的时候,才像黄金一样,属于很干净的状态。是不是不会退失呢?也不是不会退失。只不过菩提心在这个状态很干净,杂质方面如同已经被锤炼过的黄金一样清净。虽然遇到违缘不会很快退失,但是仍然还会有退失的可能性。只不过这个意乐的状态像黄金一样很清净。

第三个,月。和增上清净意乐助伴的,进一步就是大资粮道的菩提心了。增上的清净意乐,在中资粮的基础上更加增上,所以叫做增上清净意乐的菩提心。比喻是如月,有些地方确定来讲叫做新月。比如初二、初三、初四的月亮,新月就是一条线一样的月牙,很细很细。只要有了新月之后,从它开始,随着时间推移,就会逐渐地圆满。从初二、初三之后,到十五之间,月亮会越来越圆满。增上意乐的菩提心,就像新月一样,后面的信心、悲心等等的功德,都会以新月为基础,逐渐增盛和圆满。它本身还不是满月,就是新月的状态,新月可以有一个逐渐增上圆满的过程。上弦月是无可阻挡的,基本来讲谁也阻挡不了。这是我们现在从地上看到的情况而言,不是从月亮本身圆满只不过被遮挡了,不是这个意思。反正从我们的视觉来看,新月到满月之间不会停滞,只要时间一天天过去,就会一天天圆满。增上清净意乐大资粮道的菩提心,也是这样逐渐就圆满了。

这也是一个增上的过程。增上也是次第的,不是说让我们一下子就生起一个很圆满的境界,它也是逐渐地从地开始,然后是黄金、新月……修行慢慢上去,菩提心逐渐增上。第一个给我们信心和勇气,第二个也是告诉我们不要太冒进,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对于太沮丧的人,告诉他们这样逐步逐步可以修上去;对于想要一步登天太急躁的人,也是告诉他们还是要一步一步来,菩提心也是次第增盛的过程。两种极端的心态,通过学习都会有所调整。

第四个,“火”。如火一样的菩提心是加行道。加行道没有分,本来加行道有四个,即暖、顶、忍、世第一法位。在助伴当中的比喻就是一个如火,如火就是对于整个加行道通过一个比喻来进行对照。加行助伴,从加行道开始真实地进入修行的方式。因为有些地方讲资粮道以闻思为主,加行道以修行为主,所以这里的修行就是加行的意思。从加行道开始,就是加行助伴,逐渐地实修很深的禅定,或者把空性修得非常好。这里面经过暖、顶、忍、世第一法位,就是从资粮道到登地之间的殊胜加行。四个殊胜加行就像火一样,火具有热量,从这个时候开始,菩提心感受到了一些非常有力量的修道能力,这些功德开始逐渐生起了。火也可以焚烧掉很多柴,猛火能够把木材烧尽。比较粗大的障碍,在加行道就可以压制了。一方面来讲可以压制,一方面来讲,比较粗大的障碍在加行道的智慧就可以消尽,让它们没有力量。菩提心逐渐开始趋向于不退失的状态,必定会获得涅槃的功德。比如到了忍位时,不堕恶趣的功德逐渐显发,到了世第一法位,菩提心接近于圣地,虽然属于凡夫位最圆满的菩提心,但还是属于凡夫位,没有到圣者位。这就是像火一样的菩提心。

下面就开始对应菩萨地,从一地到十地之间都有对应。第五个,“藏”。首先是初地菩萨,世第一法位过了之后就登圣地了。首先是与施舍助伴相应的发心,这个时候就是犹如宝藏。我们都知道,初地菩萨在出定位时,他的布施度已经达到清净,他的发心就是和布施的助伴相应的菩提心。初地菩萨的发心,一方面来讲他已经现证法界了。一方面相应于布施,布施度很增盛,属于布施助伴的自性。因此他的菩提心也是以施舍为助伴。初地的菩提心犹如宝藏。因为布施度非常清净,所以一方面来讲初地菩萨像宝藏一样不断地赐予众生财富,另一方面,越布施他的财富越多。从这个侧面来讲,也是犹如宝藏一样。从自利的角度来讲,可以通过布施不断地累积更多的福德;从利他的角度来讲,不管是财物、法、无畏布施等等,都可以通过布施来满足众生,相当于宝藏一样,能够满足一切众生的心愿。

第六个,“宝源”。二地菩萨的菩提心是与持戒助伴相应的发心。初地的时候,所有布施的违品都没有了;二地的时候,所有持戒的违品已经没有了。在出定位的时候,他的戒律达到了最圆满,乃至于在梦中也不会有十不善业等情况的发生。一般来讲,初地菩萨获得无漏戒。虽然他的戒律属于无漏的戒律,但是还没有达到所有的违品完全消除。到了二地的时候,所有的违品消除,到彼岸了,已经很清净了。不单单是在白天,即便是在梦中也完全不会犯戒律。

二地菩萨的菩提心犹如宝源一样,宝源相当于大宝山,就是珍宝的源泉,比如大矿山、黄金矿、钻石矿等等,就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宝源,可以源源不断地涌现珍宝。从菩萨持戒的菩提心当中,所有的功德能够源源不断地出现。因为二地菩萨持戒度增盛的缘故,也会成为一切功德源源不断出现的状态。

第七个,“大海”。三地菩萨的菩提心犹如大海一样,这是与安忍助伴相应的发心。三地菩萨出定位的时候,安忍度达到究竟了,所有安忍的违品都已经消除了。没有一点点违品的缘故,完全不受任何因缘的扰乱。安忍已经到彼岸了,这时的菩提心就像大海一样。大海非常大,比如麦彭仁波切在《大乘经庄严论》注释当中讲,大海当中有一些很大的鱼跳来跳去,还有一些船在大海里面航行,有很多划桨的,或者说现在的螺旋桨怎么样搅动大海,对于整个大海来讲,都不会有什么影响。虽然会翻几朵浪花,但是对大海本身来讲,不会受到任何干扰。三地菩萨的安忍就像船和鱼对于大海的搅动一样,根本不会计较,对我们来讲很大的事情,在三地菩萨看起来的时候,完全不是可以生嗔心或者不高兴的因缘,就是微不足道的。三地菩萨的安忍已经到彼岸了,通过长时间的修行安忍,到三地所有的违品、嗔恨的种子已经没有了。没有任何的事情能够动摇他的心,不会生起一丝一毫的嗔恨心,连不高兴的心态都没有。

难道初地菩萨会吗?初地菩萨、二地菩萨也不会有粗重的烦恼,但是他们像三地菩萨那样违品彻底清净的状态是没有的。三地菩萨是安忍波罗蜜多增盛的时候。虽然对他来讲布施度、持戒度也是圆满的,但是最不共的就是安忍度已经清净了。我们说,前面的初地菩萨、二地菩萨难道还会发脾气吗?发火是不会的,但是他们的违品还没有彻底清净,如果和三地菩萨相比,三地菩萨整个相续当中所有安忍的违品都没有了,完完全全清净了。三地菩萨是安忍清净,就像大海一样的菩提心。

对我们来讲,应该认认真真地去了解菩萨的功德。虽然我们现在离三地菩萨的境界还很远,但是三地菩萨也是从像我们这样的凡夫逐渐修上去的,所以了解三地菩萨的修行对我们有好处。有什么好处?我们无论如何要学着安忍,想方设法让自己不要动怒、生起嗔恨心,尽量地去把自己的心胸扩大,忍受其他的痛苦,还有别人的捣乱,这些方面都去忍受。以前因为我们的心胸狭窄、我执太重的缘故,很多事情非常喜欢斤斤计较。现在我们在学习佛法过程当中,尽量去包容,把自己的心量放大,不要再容易地受到别人的干扰。如果受到了干扰,有了这个观念的缘故,很快也会恢复平静,这就是我们现在可以随学的。当然,真正像三地菩萨的功德,二地菩萨也做不到,对我们来讲还是有点远。不管怎么样,这是需要做的,可以作为我们随学的地方。

第八个,“金刚”。四地菩萨的菩提心犹如金刚一样。四地菩萨出定位是精进度增盛,对善法欢喜的意乐非常地坚固,完全没有退转,时时刻刻都是对正法的欢喜心,就像金刚一样。金刚就是坚不可摧,任何懈怠的违品都没办法动摇四地菩萨的精进,完全没有丝毫的违品,精进犹如金刚,就是非常稳固。

第九个,“山”。五地菩萨的菩提心犹如山王一样。五地菩萨在出定位增上清净的是什么?静虑度,他的禅定度在出定位完全增盛了,所有关于禅定的违品都没有了。五地也叫难胜地,所有的魔、障碍、违品没办法胜过五地,五地菩萨通过自力可以完全胜伏所有的魔障。五地菩萨的静虑增盛犹如山王,虽然其他的功德也是圆满的,但是他不共的功德就是静虑度增盛。就像山王一样,须弥山王非常稳固,一般的风没办法动摇他的心。

在《经庄严论》中讲,在五地菩萨的时候,甚至于连眷属的邪行也没办法让他动摇,这也是难胜的。一般来讲,很多菩萨们在修学或度化众生的时候,显现上面别的违缘容易忍受,最难忍受的就是眷属的邪行,一般来讲眷属刚强难化,这种的邪行很难忍受。有些注释当中讲,五地菩萨是难胜地,即便连这种让菩萨们最难忍受的都能忍受。因为眷属的邪行如果过度的话,菩萨们不是不讲法,就是入灭了。五地菩萨不共的地方,即便是眷属很严重的邪行也动摇不了他。从这个侧面来讲也是增盛的,犹如山王一样。

第十个,“药”。六地菩萨的菩提心与智慧助伴的,犹如妙药一样。妙药就是药王,不管什么病,只要是能够看到、闻到、摸到、尝到的所有的病都可以遣除。妙药不是一般的感冒药,其他的药药力有限,药王非常殊胜。六地菩萨出定位的时候智慧度增盛,即慧度增盛,所有的障垢该断的一定可以断除。众生的烦恼障和所知障犹如病一样,六地菩萨的智慧完全可以帮助众生遣除二障的疾病,他的智慧增盛可以帮助众生遣除。有些地方讲,六地菩萨在出定位的时候,非常通达缘起。为什么很通达缘起?因为他慧度增盛,只有慧度增盛了,对缘起才会非常通达,如果慧度不增盛,很难通达缘起性,所以六地菩萨有断除,也有增盛的地方。

以上我们平时讲的六度已经讲完了。下面还有第七、第八、第九、第十。方便度、愿度、力度和智度,就是第六度的不同侧面或者从慧度衍生出来的,它的本体是慧度,也就是说后面的四度都是在慧度的基础上展开的,或者说不同的反体,加强版的慧度,都没有离开慧度的自性。

第十一个,“友”。七地菩萨的发心是善巧方便的助伴。有些地方讲,第一种善巧方便是回向,因为菩萨的回向是善巧方便。我们说我也可以回向,但是我们的回向有很多违品。七地菩萨没有违品,回向的力量特别大,能够通过善巧方便,很小的善根马上就变得很大。第二种善巧方便就是四摄,他的四摄很善巧。对于有情,有时候通过布施来度化,有时候通过爱语来度化等等,通过四摄的善巧方便可以利益有情。

善巧方便如亲友一样,亲友的自性是什么?亲友的自性就是利益。比如说,在我们的概念当中,亲友就是利益我们的,或者我们作为别人亲友,我们是应该给别人提供利益的,这就是亲友。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都是依靠处,可以提供利益和帮助。七地菩萨的菩提心如亲友一样,而且有时菩萨的友叫做不请之友,属于不去邀请他,也会帮助你的朋友。菩萨作为友伴去帮助众生,有很多的善巧方便。

第十二个,“如意宝”。八地菩萨在出定位的时候是愿度增盛。八地菩萨在出定位的时候,无分别智慧开始获得自在。就是因为他无分别智慧获得自在的缘故,所以从这开始所有的修行都是无勤作。前面还有相执、勤作,到了八地开始所有都不勤作,他们即便不勤作,不动摇的同时也会成佛。八地无分别智慧自在的缘故,开始无勤作。而且在八地的时候会获得最清晰地授记,基本上方方面面的因素都定完了,所以佛陀会给八地菩萨做最清楚地授记。

而且在八地菩萨的时候获得上品的无生法忍,无生法忍和无分别智慧有关系。出定位的时候无分别智慧获得自在,很多无勤作的功德从八地开始有了,三清净地都是这样的。这时候与愿助伴的菩提心如摩尼宝。摩尼宝就是无勤作,只要你把摩尼宝放在胜幢之上,对它作祈祷都会任运地成办,一切世间的所愿。虽然如意宝没有分别心,但是可以成办。

八地菩萨无分别智慧获得自在了,类似于无分别,无分别智慧获得自在的缘故。虽然出定无分别和入定无分别还是有一点点差别,但是不管怎么样,以前出定位的有勤作,现在都没有,获得无分别智慧的自在,入定位和出定位很接近。

这时候愿度增盛。为什么愿度增盛?因为他具有这么多的功德。第一个,无分别智慧自在了;第二个是清净地;第三个,有的时候叫易行道、无勤作等等,具有很多功德的缘故,所以八地菩萨只要发了愿马上成熟。我们就不是,发了愿可能要等若干世,最快可能也在下世。想马上成熟,我们都不敢想。虽然想是想,但是我们知道很难实现。为什么这样?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违品、障碍。发愿就成熟的功德,连七地以下都做不到,八地的时候可以,无分别智慧自在、无勤作的缘故,所以愿度增盛。这时候也叫异熟地,异熟发心也是从这里开始。他发愿很容易成熟,一发愿就成办了。有些地方讲,初地菩萨开始真实发起普贤行愿,八地的时候开始收获了,逐渐愿开始成熟了。我们现在念《普贤行愿品》发的愿和初地菩萨不一样,初地菩萨是真实发起来,八地的时候这些愿逐渐都开始成熟。

第十三个,“日”。九地相应的是什么?力助伴。因为九地菩萨出定位是力度增盛,力度就是所有的违品都没有了,消除违品叫做力。五根和五力,到了加行道的时候,前两位是五根,后两位是五力。为什么叫五力?因为五根以前有违品,现在没有了,所以障碍会小。九地的时候,所有的障碍违品都会遣除,所以有些时候所谓的力波罗蜜多是从这个侧面讲的。此处是他利益众生的能力没有违品障碍。

力助伴的发心就像日轮一样,太阳是什么?可以让庄稼成熟,有这方面的力量。因为它是火的自性,就是成熟的本体,所以如果有太阳,庄稼都会成熟。九地菩萨像太阳一样,可以无勤作的成熟无量无边的众生,菩萨位的功德越往上走,能够成熟有情的力量越大。

第十四个,“歌”。十地出定位的时候智波罗蜜多究竟了,智波罗蜜多究竟了是与智助伴相应的发心,这时候是犹如歌声一样的发心。为什么像歌声一样?因为世间人听到歌声都很喜悦,十地菩萨也可以通过宣讲正法的方式让众生生起无比的欢喜心,而且有些时候十地菩萨也会像佛一样显现十二相成道,基本上他有很多让众生得到满足或者成熟的智慧,已经靠近佛地了。

智度和慧度之间的差别以前我们分析过,第六度是智慧度,第十度是智度,慧度和智度有什么差别?有些地方讲第六度慧度主要是胜义慧,相应于空性多一些,第十地的智慧是世俗智。为什么世俗智在后面?因为胜义的智慧是空性,空性一般来讲不会变化的,所以相对来讲比较容易现前。世俗智不是这样的,世俗智需要了解世俗显现的方方面面,只有更强大的智力才能知道,比如我们说遍智、一切智,他是遍知一切的。为什么十地叫智增胜?过了之后就到遍智,一切所知法、因果等等属于世俗的显现,他的智度增胜,就说明力量很强大了,他对世俗显现的万法,比如微细的因果方方面面都了知。虽然没到遍智,但是他的智度已经增胜了,有这个基础,到佛地就会成遍智。

如果我们用中观的理论来推理,空性对我们来讲是完全可以通达的,但是如果你要用推理去推因果,太细了推不了。为什么六地菩萨是胜义慧,而十地菩萨是世俗智?和这个也有关系的。因为他缘的是胜义空性,连我们都可以通过中观理论推出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这对我们来讲不是太难,但是用推理去推因果就不行。佛陀遮止去思维业因果的道理,因为太深了,我们根本没办法,所以只有大概的通过一些推理知道因果的关系,真正的要了知很多微细的因果,太难了,这是没办法的。每根头发的因、花的因是什么?非常的细,阿罗汉都不知道,世俗智到十地,无限接近佛地了,这时候智度增胜,智度是世俗智,而慧度第六度是胜义慧,我们应该知道二者之间有这样的差别。

第十五个,“王”。与神通助伴相应的发心就像国王一样,因为国王的权力很大,国王只要下命令的话,非常容易成办,所以三清净地的菩萨,他要做这些事情也很容易。因为他神通自在的缘故,他的菩提心是和神通相应的,所以很自在,什么事情都非常容易成办。

第十六个,“库”。与二资粮助伴相应的发心犹如仓库一样。有很多的宝贝都堆在仓库里面,尤其国王的仓库里面很多的东西一应俱全。三清净地的菩提心、二资粮也像仓库一样应有尽有,他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状态也是非常的圆满。

第十七个,“大路”。与菩提分法助伴相应的发心犹如大路一样。为什么像大路?不管怎么样,你要进入到大城市,必须要通过路才能进去,否则进不去。你要成佛的话,三十七道品必须要经过。三十七道品就像大路一样,如果你要进入大城市,必须经由路;如果你要成佛,必须要三十七菩提分。没有三十七道品也没办法成佛。三十七道品在他们相续当中,属于通达完全证悟的状态。

第十八个,“车乘”。三清净地菩萨的菩提心就像车乘一样,以前像马车一样,现在像汽车一样。它是和方便智慧相应的,马车行驶于道路中间不偏两边。有些地方说为什么像车?以前的马车是两个轮子,左边一个轮子右边一个轮子不会倾斜,也不会停滞。菩萨相续当中既有方便,相当于第一个轮子,又有智慧,相当于第二个轮子,有了方便智慧的大车,就可以趋入到菩提道当中。

第十九个,泉水。三清净地就像泉水一样,泉水一样的菩提心和总持辩才相应的。我们知道,泉水是源源不断涌出的,没有枯竭的时候,所以三清净地菩萨的总持和辩才也是没有穷尽,他们种种的禅定、总持陀罗尼完全没有穷尽,也是辩才无碍。获得这种殊胜辩才的菩萨,如果愿意的话一个字一个词他可以讲几个劫,辩才可以源源不断的流现出来。

后面的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三种,按照这个地方来讲是属于佛地的前行,佛地的正行和佛地的后行。

第二十个,“雅声”。如雅声一样的发心是与四法印为助伴的。四法印我们都知道,就是说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四法印是通过四法来确定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本性。四法印就像雅声一样,雅声就是听到这个声音特别高兴的。四法印众生听到之后特别高兴,对于世俗谛、胜义谛的本性了知了,而且也知道了果是涅槃寂静的,特别的高兴。

所谓的雅声,麦彭仁波切在《大乘经庄严论》当中,对雅声做了解释。什么叫雅声?比如说我们流落在了异地他乡,比如不小心在外国丢了护照,然后人也走丢了,人生地不熟的,这个时候亲人没有,旅行团走了,钱包护照也没有了,处在一个特别痛苦的状态,这时候突然传来个消息,说你的亲友团到了,然后护照找到了,钱也带来了,对我来讲这个声音就是雅音,让人很欢喜的声音。讲解四法印的时候,对众生来讲就是雅声,他们能够知道这是世俗谛、胜义谛的本性。

第二十一个,“河流”。佛地的正行阶段,与唯一行道助伴相应的发心就像河流一样。河流,一方面来讲源源不断,一方面来讲也是最终在大海当中成为一味的自性。佛地的正行就像河流一样。

第二十二个,“云”。佛地后行的发心犹如云一样,云中包含了很多的雨水。雨云会降下雨水,能够滋润万物,让所有的庄稼生长成熟。佛陀法身助伴的菩提心就像云一样,也可以利益所有的众生,就把这个安立成后行。

讲记当中,把后面三种安立成佛地的发心还有助伴,这样安立是没有什么过失的。因为所有的功德在佛相续当中,完全以增上圆满的方式存在着,所以把这三个安立佛地的发心也有一些根据和必要性。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说,这三种不能安立为佛地的发心。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全知无垢光尊者老人家讲,三种不能安立成佛地的发心。为什么?因为把佛地的智慧安立成有前行、正行和后行,尤其是安立佛地有后行是不合适的,所以他的意思就是讲,所谓的趋入佛地的发心就是指把十地菩萨安立成佛地。因为后面还有一个,过了第九地就是佛地了,所以有些地方把第十地安立成佛地。有些地方讲,佛地的发心就是指十地菩萨。《现观庄严论》后面也有这个教证,过了第九地就是佛地,所以第十地就是佛地。因为有些地方有把第十地叫佛地的缘故,所以把他安立成佛地的发心。如果把后面三种安立成十地菩萨要趋入佛智之前的前行、正行和后行就很合适,所以说就是这两种观点。我们前面讲了,对我们来讲知道有这两种观点就可以了,也不用去分辨哪个是错误的,哪个是正确的,没有这个必要,反正两种观点都是可以。

《现观庄严论》这个地方的辩论很多,像我们这几课学的这些内容,词句上难不难懂?词句上并不难懂。虽然有些地方难懂一点,但是基本上很多时候都像这样一样,不是很难懂。有些地方辩论很多,比如说佛地到底有没有发心?到底是佛地还是怎么样的?这里面辩论太多了,大恩上师讲藏区《现观庄严论》的讲记,动不动就是好几百页、上千页,就是讲这些问题,辩论场里面辩论的更多。这方面我们知道这个意思就可以了,如果有能力有智慧,也可以辩论;如果没有精力,我们了解了《现观庄严论》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有这些不同的讲法,暂时来讲也就足够了。

以上讲完了发心的问题,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