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释》第八课笔录

1493443995(1)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

《现观庄严论》是补处弥勒菩萨解释《般若经》修行次第的一个殊胜的窍诀论典,对于般若空性直接宣讲的是《中论》等,以龙树菩萨为主宣讲了这些理论。《般若经》当中比较间接隐藏的方式安立的修道次第,就是以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为代表,讲了很多详尽的修行方法。除了《现观庄严论》之外,比如《四百论》等很多修行中观的论典当中,也安立了资粮道、加行道或者一至十地,以及在修空性之前怎么样通过修世俗谛的出离心、菩提心的方式再修空性的很多教言,特别详尽的安立小资粮道到佛地之间真实的修法,还有可能出现的违缘歧途、各式各样详尽的窍诀,就是《现观庄严论》里面讲的比较细致。

以前我们在轮回过程当中,对于如何修行般若空性的知识知之甚少。现在在学习修证般若空性的窍诀,有些时候根本听不懂,不知道在讲什么。尤其是很多术语、意义难以了解。从一个侧面来讲,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无始以来在轮回当中所接触到的知识或者信息,都和轮回相关,有些是关于轮回当中的行住坐卧、吃饭睡觉等等,有些牵扯到轮回当中的比较高端的问题,比如禅定、如何做个好人、怎么升华自己的性格等等,但是万法的本性,如何出离轮回,出何了知轮回的本身并没有接触过。轮回本身的事情属于我们这世学习到的或者在以前很多世和以后在轮回当中也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文化。不管学习的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甚至于学习外星文化,包括饿鬼道、天界的文化,有可能学到很多知识。学知识对我们来讲可能很新奇,必定我们没有接触过,或者以前接触过现在忘记了。

现在我们学习的这些知识,比如说从无间地狱乃至于到非想非非想等等,所有三界轮回当中有很多所知,也有很多所学的东西,也许可以让我们提升人格修养或者过的更好一点,甚至于还有很多超过人道范围的东西,我们觉得非常稀有、珍贵。修了之后也会发生某些改变,出生某种神通,安住在玄妙的境界当中,这些都有可能。轮回本身的状态有深有浅,相对来讲有些比较清净,有些比较污浊,有时粗旷一点,有时精致一点。不管怎么样,都属于轮回的范围,即便把这些精通再精通,还是没办法帮助我们离开轮回。

如果我们了解这个原因,也许现在我们正在学,以后我们还会对某个学科或者某个东西产生兴趣,觉得对自己的素养有帮助也会学习一点。这方面学的再多,如果按照佛的智慧归类,这一切仍然属于轮回范畴的知识。这些包括在轮回当中的知识,间接来讲有可能成为我们解脱道的一个因,比如我们所学习到的东西,如果要了知它的本性当然要借助这些东西了知,比如瓶子和瓶子的本性。如果把瓶子的方方面面了知的很清楚,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抉择它的本性。从这个方面来讲有间接的作用,直接的作用是没有的,没办法直接帮助我们解脱。既然没有办法直接帮助我们解脱,什么才能够帮助我们解脱?这部分的内容就是了知万法的本性。

直接来讲就是属于般若般罗蜜多,如果以般若般罗蜜多为核心,往四周扩散,所有的外围教法都可以包括在当中。因为佛法以般若为核心,以这个核心往四周扩散的教法当然有很多,积资净障、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发菩提心、修无常等等,真正能够帮助我们解脱的就是般若般罗蜜多。

为什么般若般罗蜜多这么重要?因为般若般罗蜜多讲的就是我们轮回的本性。轮回和它的本性如果要归纳,一个叫做迷乱,一个叫做它的本性。一个是迷惑的自性,整个轮回都是在一种迷乱当中,只不过有时是大迷乱,有时是小迷乱,有时是粗迷乱,有时是细迷乱。不管怎么样,像刚刚我们分析的一样,在轮回当中所学习的知识有些很精致,有些很粗犷。我们在轮回当中也是一样,就是各式各样的迷乱而已。有些迷乱是重重迷乱,已经迷乱加迷乱,不知道迷乱多少层了,都是属于迷乱的状态。因为轮回属于善趣恶趣形成的,它的因是善业恶业,从善恶业的善和恶的本身来讲,安立在什么上面?全部安立在心上面。

心识是什么?了义来讲,所谓的心识就是对如来藏觉悟的本身,有无明的状态就变成了心。以心识为基础,心识的本身是和无明相应的,所以带了无明成分的心识所变现出来的善业恶业,本质都是相应于迷乱本身,一切都来自于我们的心。这个心的本身是什么样?究竟来讲,心性和心二者不一样。心的本性属于空性或者如来藏光明也好,这是它的究竟本性。我们没有了知这个本性,就变成了心。如来藏没有现前,现前了什么?变成了心识的状态。我们现在从眼识乃至阿赖耶识之间的所有心识,都是无明、迷乱的状态。在这个基础上,不管是创造了什么、变成了什么、显现了什么,都属于迷乱。

如果我们要把这些做个区分,现在所有的所作所为都包括在迷乱的状态。怎么样才能走出这个迷乱?就是了悟迷乱的心的本性。这就牵扯到了我们的心性。应该了知现在我们属于在心当中变幻了一切,我们要借由这个心来了知心性,借由这个心所变现的外在山河大地来了知它的本性是空性的。了知心所显现的外境空或者心性是空,这部分叫做实相、真实义。这部分教法在佛法当中就是以般若般罗蜜多为代表,它讲的就是实相。讲的方式就是推翻我们的心和心前的所有显现。

为什么必须要把心和心识面前的一切都推翻?就像刚刚我们分析的一样,这一切都是因为没了知本性迷惑的状态。心识和心识所显现的一切在二转法轮当中全部要抉择为空性。空性代表了心的本性,相当于我们了知了真实义,这就是我们趋入于解脱的第一步。

这只是了知而已,我们还要在这个基础上不断训练,也就是说了知了一切万法都是虚假的,它的究竟实相是空性的之后,这就是知见理解。怎么样让这种理解真实的现前本来实相?就要进一步进行修行。修行的时候,我们要借助迷乱来破迷乱。为什么这么说?刚刚我们讲了,心识和心识所现前的一切,都是被迷乱所摄持,现在我们了知了心本身是迷乱的,这里面就加入了心性是空性的。因为还是以心在修法,所以它的本性还是属于迷乱。这是相应于实相的一种迷乱。有时我们换个词,叫做执著。恶执著、善执著等等,到底是不是执著都需要破?我们说是。从了义的侧面来讲,任何的执著都要破。为什么?任何的执著都是心识。只要是心识的本性就是和迷乱相关的,当然要破了。破的时候是全部都要同时破吗?也不一定。首先以善执破恶执,以善的迷乱来破恶的迷乱,把恶的执著破掉之后,再来了知善的迷乱本身也是一个空性,这就是修行的次第。破的时候不管善和恶都是假立,完全不存在。胜任破的时候很容易,但修的时候必须要一步一步的来修。因为现在我们的迷乱是如此深重,所以一下子让我们安信在什么都不执著的状态当中,就会不知所措。没办法一下子安住在到位的实相当中,必须要逐渐加强闻思修行。

《现观庄严论》里面所学习到的很多和修道有关的术语,还有很多概念、修行的方法,对我们而言还非常陌生,学起来会很费劲。因为它必定和我们的解脱息息相关,就好像一个人被关在守卫森严的监狱中,里面非常苦。他很想越狱,必须要学很多有关于越狱的知识,而他从来没有学过。需要从头来学,都是很陌生很高端的东西,如果他真的很想从监狱里面出去,必须要不断的学。假以时日,如果他愿意学,也有人教,以前不懂的,现在也熟悉了,慢慢就可以运用。

我们现在也是类似于越狱的状态,我们想越狱,整个轮回我们待够了,想要出去了。怎么办?通过轮回当中这套思想是出不去的,当我们发现用轮回当中的思想似乎提高了一个层次,最后发现前面还是轮回。以轮回本身的思想想要出轮回是不可能的事情。真正想要解脱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学习般若般罗蜜多。因为这些是佛陀菩萨们已经出轮回的人,通过他们的智慧告诉我们,如果这样学这样修,你们也可以出轮回。最后我们出轮回之后就会知道,真正了义的出轮回,就发现轮回本身就是一场迷乱,轮回本来是不存在的。当你证悟就会发现轮回不存在,完全出来之后就发现这是一场梦或者一场大的骗局。如果你不出来,永远了知不了,没办法认知这是虚假的。我们出了轮回之后发现轮回本来就是我们心识变现了一场所谓轮回的戏剧而已。如果我们不学习,通过自我造诣,根本没办法看穿这一切,也没办法了知这一切都是虚假的。

现在我们所学习的教法,对于出离轮回者来讲很高端,这些修法本身并不是在保养轮回,也不是滋长我们的我执,就是的的确确地告诉我们一切轮回的本性。真正想要解脱的人,才对这些真正有兴趣,如果是不想解脱的人,会觉得这些教法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觉得没有什么珍贵的。如果我们通过修加行或者自己的善根成熟,反正的的确确觉得轮回真的待不住了,不是嘴巴上喊口号说待够了,内心当中还是非常迷恋这个状态,而是真实发自内心地觉得轮回待够了,非常想要解脱。什么是解脱的方法?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最好的方法。为什么是最好的方法?它告诉我们一切轮回的本性,当了知了轮回的本性,就可以从迷乱当中出离,这样他就会非常喜欢去学习,不管是再难啃的概念、再难记的内容都会有兴趣。为什么?因为这和自己的解脱有关,了知轮回的本性,然后安住其中,不是一种消遣,也不是别的。的确和自己息息相关,不单单和自己的解脱、永远的快乐息息相关,而且也是可以帮助别人觉悟的方法。这样我们就会对般若波罗蜜多,尤其是《现观庄严论》《中论》等窍诀教言有兴趣去学习。

为什么有些种性苏醒的人,听到空性的时候非常欢喜,流眼泪或者汗毛直竖、数数欢喜,就是内心当中种子成熟了。因为它毕竟讲的是修行的境界,所以对我们还没有进入小资粮道的有情来讲,修行境界的确很难理解。

不管怎么样,里面的每个字都和般若、解脱相关。我们的分别念缘般若波罗蜜多缘得越多,相续当中般若波罗蜜多的种子积累得越多,空性的善习气越来越深厚,这些一旦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开始爆发或者慢慢成熟,我们的根基由钝根转为利根,这个时候逐渐就可以和究竟的实相相应,这不是和法本里面的某个般若相应,而是说般若当中所讲到的是我们身心的实相。我们所看到的山河大地的本性,每天我们所做的事情、所说的话、看到的人,所有整个世间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回事。在轮回当中穿行的时候,每天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之间,他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都能完全和现在所学的教义融合,了知这一切的本性是如何,在这里面就开始修行了,这就是住在轮回当中修出离轮回的方法,也就是通过世间的所有显现来修行菩提道。

到了那个阶段的时候,就会发现并没有一个需要刻意舍弃的东西,每个都可能变成修行的一种因素。为什么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了知了这些法的本性。这些法的本性是什么?就是今天和以后都要学的,万法的本性就是一个假相,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我发现了它之后,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类似于在世俗法当中游舞的状态了。所谓的游舞就是游戏,游戏的意思就是很明白了,我就在做游戏,虽然我们在做,但是并没有当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有了智慧,了知他的本性之后,所作的事情就是游戏;如果没有了知,可能还达不到游戏的高度,可能还觉得一切是真实的。玩游戏的最高境界就是我在玩游戏的时候了知这是假的,没到很高的境界时,会沉溺其中,把游戏当成了真实。有空性智慧的人,在轮回当中游舞的时候,就像证悟的菩萨们也在轮回中做这些事情,虽然都在做,但是内心当中完完全全了知一切的本性,正在眼前浮现的色法、听到的声音,或者说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非常清晰地知道一切的本性是什么回事儿,并不会被这些东西所左右,而是随顺这些东西的时候,不会受这些东西实有的概念诱导。

我们刚开始学习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可能不知道在讲什么,今天讲的所缘、行相到底和我们解脱有什么关系?完全不知所云。如果我们经常性地学习,种子一旦成熟了之后,因为我们现在所缘的是和法界实相最近的,它和法界实相有隔很多层次,般若波罗蜜多和《现观庄严论》的词句、概念和实相很近,这是离实相最近的文字、方便。如果我们缘这些法不断地去听闻、思维、串习,乃至于礼拜、抄写、供养等等,都是在对离实相最近的方便法做法行。功德和利益都非常大,尤其对我们种下解脱的种子来讲,是非常直接的因素。

我们在学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有很多难懂的。不管怎么样,我们能够通过现在的智慧去思维弄懂了,就非常好;如果不能懂,尽量去读诵或者发善愿,发愿对于这些殊胜的意义,因缘成熟的时候,通过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的加持,一定要通达。如果有了愿力、兴趣,慢慢我们也会相应。

大恩上师讲《般若摄颂》的时候也讲过,有些人说学这些都是理论,这是一个分别念,关键是这个分别念缘的是什么?缘的是般若。般若是什么?般若就是万法的实相。我们的分别念不缘实相肯定缘别的,反正分别念每天都在运作,不会停止,分别念肯定要去缘。如果你说般若波罗蜜多这是分别念,你不缘了,那我们会缘什么?可能就是缘世俗、庸俗的东西,缘这些我们喜欢的东西,这些东西对我们的解脱没有用,实相我们也缘不到。缘《现观庄严论》学习的时候,认为这是分别念,似乎不需要学习或者好像是增加分别念一样,其实就像上师讲的一样,分别念也是要分类的。如果对实相、般若缘得越来越多,我们的分别念就和般若的大海逐渐融合了,我们的分别心会融入到般若大海当中,般若的实相也会融入到我们分别念当中,二者和合起来之后,我们的分别念逐渐就会相应于般若。

为什么可以相应呢?第一个原因,这是因缘法。你和什么法结缘,你的这个心就会变成这个样子,这是从世俗的因缘来讲。第二个原因,最根本原因的是什么?因为分别念的本身就是般若、实相,再加上你在世俗当中的分别念缘的又是离实相最近的文字、义理,两个方面看起来的时候,我们缘般若波罗蜜多缘得越多,你解脱得越快。今生当中,在自己在有条件的时候,尽量能够多听就多听,能够多思维就多思维,能够背诵就背诵,能够讲解就讲解,能够供奉就供奉,这些东西对我们证悟实相来讲是很好的助缘。反正我们的分别心肯定会缘东缘西的,根本不会自动停止。既然不会自动停止,就让它缘一些有意义的内容。比如缘佛像或者法义,反正就是让它有意义,否则就会缘庸俗的,不缘和实相有关的就会缘和轮回有关,这是没得选的。

刚刚我们分析了,这个原因也是这样。肯定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要有所缘。如果缘轮回没有意义,应该缘和实相有关的内容。我们得到了暇满人身,它的价值如何体现?而得到暇满人身最大的价值无外乎就是遇到佛法,佛法的核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如果我们经常去缘它,自己的心就会逐渐和般若相应。这个般若就是实相,我们心性就会相应。我们了知之后,每天都在忆念,看到的任何东西,做的任何事情,你该生活还在生活,只不过内心当中有了般若智慧就不一样了,可以把所见所闻、所作的事情都和般若波罗蜜多关联起来。为什么?本来就是假立、本来就是空性,你在做这个事情,不管你的喜怒哀乐,没有任何一个法离开般若波罗蜜多。如果了知这个之后,它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初级阶段可能并不会改变什么,不会像点金术一样一下子就把铁变成黄金了。虽然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它的作用逐渐就会呈现出来。

我们现在就要开始训练,虽然现在做得比较差,有时候会忘,有时候很笨拙,有时候会想这个空的,空的怎么起作用呢?这些念头也会打架、产生一些分别念,觉得既然是空的,为什么有作用,如果有作用,怎么是空的等等,如果我们经常性地努力,就可以越来越接近空性。我们无始以来轮回已经够了,再轮回下去也就是这样。《心性休息》中说该享受的享受过了,天王的位置以前也待过,现在下来变老百姓了。地狱痛苦也去感受过了,所有的刺激都寻求过了,再轮回下去也是这样子。无垢光尊者说,应该生出离心厌离了,这个时间不单已经到了,而且稍微有点迟了,我们要开始准备寻求解脱道。我们应该把所有所见所闻的一切通过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来摄持,开始做很多的训练,这是非常必要的。

弥勒菩萨专门给我们造了这部般若修证次第的论典,刚刚我们讲了不太好懂,尤其是讲修行境界时,虽然很多细节方面很难区分,但是尽我们的智慧,自己有多大福报、善根,就欢欢喜喜地去闻思,有可能我们会理解错误,无论如何我们要通过珍惜的心学习这部珍贵的教言,慢慢它也会起到作用的。

庚二(教义道加行之抉择支)分二:一、略说差别之本体;二、广说彼等之分类。

“教义道加行之抉择支”,这叫做顺抉择分。“抉择支”就是加行道。教义道加行的抉择支,就是对于佛陀等等所宣讲的修行现证见道的教义怎么通过道的方式来加行?“加行”就是修行的意思或者作为它的前行。到底怎么样去修?就是讲有关加行道的很多修行方式。它的法义和修行的方法,就是在加行道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去做,就像前面讲的一样可能我们对这些很陌生。原因是没有学,也没达到这么高的状态。虽然我们现在没有达到那么高,但是提前学对于我们现在的修行来讲,仍然有帮助。作为修行者来讲,尤其是一个大乘修行者的智慧要宽广,心胸狭隘、智慧狭隘都修不了大乘。因此两方面都需要广阔,一方面智慧要广阔,一方面慈悲心等等也需要广阔。慈悲心和我们打破我爱执或者把狭隘的心胸打破这方面都是有关的,同时智慧也要很广阔。我们是慢慢了知一切的状态。了知完之后,在我们后期的学习当中,这些甚深的见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辛一(略说差别之本体)分二:一、证悟之差别及摄持;二、所断之差别对应差别事。

“差别之本体”就是对于加行道差别的本体如何了解,证悟的差别和摄持,这里分了两个,一个是和证悟有关的,一个是所断的。第一个证悟之差别,里面讲了五个内容,就是证悟的差别和摄持;第二个是所断。大恩上师也讲了,摄持和证悟间接有关。前面的所缘、行相、有因,属于证悟直接本体的差别。摄持属于和证悟有关联的。

第一个科判基本上都可以划在断证的证当中。加行道也有断和证,虽然它不是那种自相的证悟,所断的障碍也不像见道以上真实能够断除的障碍,很多都是压制的。粗大的方面断除,从烦恼障的种子来讲,就是压制。是不是就不能够断烦恼?当然可以断,只不过真实的种子等等,这方面是没办法断,只有见道之后才能断。

它也有断有证。虽然它是总相的证,但是也有证悟。从所断的方面来讲,虽然不像真实的断种子等等,但是它也有所断。这是加行道,第一是讲证悟方面,第二是所断的差别和对应的差别事。这里面详细地讲到了这些道,加行道属于五道的第二道。五道的第一道就是资粮道,资粮道过完之后,就进入了加行道。有些大德讲,资粮道以闻思为主,他也会修法而现前禅定。比如说,在上资粮道的时候,就是以禅定为主的修四神足,也就是修四如意足。大资粮道的菩萨,因为勤修禅定、四如意足,所以在大资粮道的时候,已经有能力通过他的禅定趋向于各个刹土,到清净的刹土当中去听佛陀讲法。比如说我们的世界当中,佛已经入灭了,如果有一个大资粮道的菩萨,他没有到达高的见道等等,他已经通过修行进入资粮道当中的大资粮道或者上资粮道,获得了法流三摩地。现前了这个之后,他就有自己的神通,可以到清净刹土当中,比如说极乐世界或别的刹土当中去,在佛面前去听闻佛法,很多殊胜的教言。

在大资粮道的时候,已经有了这个功德。这是属于资粮道的,然后就是以闻思为主,但是也有修行。在加行道的时候,就是修行为主了。因为他接近见道了,闻思之后,开始把闻思到的一些东西,逐渐去实践,所以在上资粮道的时候,他去刹土当中也是听教言,还要听很多教授。不单单在人间当中听善知识讲,而且在上资粮道的时候,他可以通过自己的神通,去刹土当中听佛菩萨讲这些很殊胜的教言。这个时候以闻思为主。

然后在加行道以修行为主,就是把所闻思的东西逐渐在相续当中,该生起的境界就要生起来。逐渐靠近见道。加行道过了之后,就是见道,然后是修道,最后是无学。这里面讲到了,怎么样去证悟的一种标准。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修加行道的身份,一般来讲,就是以南赡部洲为主三洲的人类,有时欲界的天人也可以。按照大乘的观点,六道的众生都有获得加行道的缘分。大乘和小乘的确有时不一样的。

壬一、证悟之差别及摄持:

所缘及行相,因缘并摄持。

这里讲了断证当中的证,证悟的差别以及摄持。加行道通过五种特点来讲,第五种所断单独立了一个科判。除了第五个之外,前四个安立在证悟的差别及摄持的科判当中。证悟之差别及摄持,前三个是属于证悟的差别,第四个及摄持,就和它间接有关的,讲了摄持。我们下面略说和广说都会讲到。

在讲记当中也讲了,加行道的五种特点,第一个是所缘,第二个是行相,第三个是因缘,第四个是摄持,第五个是所断。这个科判中讲了前四个,所断是在下面的科判。什么是所缘、行相、因缘和摄持?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第一,所缘的差别。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说,要了解加行道,就要知道加行道圣者的智慧。怎么理解呢?加行道是不是圣者?真实来讲,加行道不是圣者,因为真实的圣者要到见道,所以见道以上属于圣者。为什么上师会讲加行道圣者?以前有一种说法,因为加行道很接近于见道的缘故,所以有些时候也把它包括在这个范围当中。虽然还没有得,但是即将得,很快就会得。加行道过了之后就是见道圣者了,就把它的果放在因上面,因取了果的名称。他是凡夫,属于圣者的因,马上就会获得圣者果位。虽然还没有获得,但是因为马上要获得了,所以就把果的名称放在这个因上面,加行道圣者的说法也可以。

我们也是初地菩萨的因,是不是也可以叫做圣者?离得太远就不行了。我们离见道之间还有加行道、资粮道等等,这方面离得很远,也不能滥用。它有一个标准,因为离见道已经很近了,所以这时也可以用它的名称。

还有一种观点,上师老人家也讲了,加行道所谓的加行就是前行的意思。为什么加行可以是前行的意思,它是谁的前行?它是见道的前行。如果见道可以分为前行、正行和后行,加行道属于前行,而且是一个圣者位的前行,马上就会获得正行的缘故,因为非常接近的缘故,所以也可以叫做圣者。从地域的方面来讲,比如郊区已经接近城市了,可以说已经到了这个地方,也有这样的讲法。

加行道真实来讲,都是属于凡夫地,有些地方叫凡夫圣者,好像是很矛盾的一个名称。为什么叫凡夫圣者?因为本身是凡夫,离圣者很近了,所以给他起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名称。加行道也是一个很特殊的阶段。因为加行道的功用很强盛,所以学加行道有关的教义,功德也很大。以前法王如意宝专门把《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这一品讲了一次,因为它的功德特别大,所以现在我们学习有关加行道的抉择支,也很大的利益。

这是可以叫圣者的原因,我们看到加行道圣者的智慧,是不是搞错了?不能完全用,还是可以用的。虽然它的本性属于凡夫,但是可以用圣者名称的原因就是把他马上要获得的果名称放在了因上面,这在佛法当中叫做因取果名。还有一种果取因名,两种都是可以的。

什么叫所缘?讲记当中说,“一个圣者的证悟智慧所了悟、所认识的对境”。所缘是一个圣者或者修行者的智慧所了悟、所认识的境界。一个修行者和一个圣者所现前的、所认知的对境,那这个方面就叫做所缘。依靠我们现在能理解的角度来讲,什么是所缘?比如说我们的眼识所看到的法,叫做所缘。在六因四缘中有个所缘缘,这个所缘缘就容易理解了,它是一种识的所缘的缘。因为要产生识有很多缘,其中有因缘、所缘缘、增上缘,它的缘属于哪种缘?就是所缘缘,缘这个东西就可以产生眼识,而且缘什么东西产生不同的缘。比如说眼识缘的是杯子,就会产生杯子的眼识。如果你所缘是花,这时候产生是花的眼识。产生一个什么样的眼识?就要看你所缘的是什么。所缘和产生的能缘之间,就是一种对应的关系。

这里的所缘是圣者或者修行者所了知、现前对境的状态,叫做所缘。有些时候也可以说所知。在不同的地方,也可以叫做对境等等,可以取很多名称。这里加行道的五个当中,属于智慧所了悟的对境,在见道以上的所缘,这方面都是无二无别的。分析的时候,这是智慧所现前的法界,法界是所缘;智慧所证悟的空性,空性是所缘。真正来讲,虽然是无二无别的,但是也可以在所缘和能缘之间宣说。因为这些教义是对我们讲的,菩萨在证悟的时候怎么样分?这部分叫做所缘,他所证悟、了达的部分就是所缘。

第二,行相的差别。什么叫行相?前面讲过,行相就是能够了知所缘的智慧,行相和所缘之间是一对,就像眼识和眼识看到的柱子、瓶子是一对一样。能知和所知是一对,行相和所缘也是一对。前面是所了悟的东西,你了悟了什么?什么是看到的?所看到、了悟的叫所缘。什么是能了悟?智慧。我的眼识能看叫能了悟。能了悟的智慧境界高低叫行相,二者之间是有关联的,不是一个。分析的时候二者之间法相不同,是不是完全的别别他体?也不是。能够称之为行相,肯定是有了所缘的缘故。之所以能够成为所缘,也是被某种智慧了悟了。如果没被某种智慧了悟,就不能叫所缘。二者之间有相互观待的关系,这种有不同境界高低的智慧,叫做行相。

从这方面讲的时候,相可以理解成它的所缘。行是心识的意思,心识上面带的相就叫行相。智慧上面带的什么相?智慧所带的相就是所缘对境,也就是你所了悟的,比如空性。还有下面我们讲加行道,在暖位、顶位的时候,每个不同的阶段所缘、行相都不同。所缘有不同,智慧也有高低的差别。一般来讲,从加行道往见道走的过程中,刚开始生起来的是属于比较浅的,这方面的行相,能够了悟什么样的所缘境,也有不同。这方面就是通过智慧的高低做出不同的区别。

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也讲了,“比如说‘柱子是无常的’,柱子无常”的道理,叫做所缘”。我们知道柱子是无常的,这是所缘,所了知的,然后心中完全通达了这个道理,生起了了知无常的智慧,叫做行相。通达了智慧本身,能通达的部分叫做行相,所通达的境界叫做智慧,二者来讲是一个本体的两个不同侧面,分了一个能了悟和所了悟而已,叫做所缘和行相。加行道当中就是这样讲的。

加行道这些所缘的差别,有些时候是缘世俗谛的法,有些时候是缘胜义谛的法,这些所缘的法当中,也有很细的侧面。上师说,这不是泛泛的给我们讲,这就是证悟了,而是很细微。真正来讲,在修行过程当中,还有很多不同阶段的证悟,证悟其实有很多层次。没有发生证悟的人,觉得证悟不可能有很多的差别。真正来讲,在加行道的暖、顶、忍、世第一法位的时候,所缘不一样,智慧也不一样。二者之间,有些是专门去修的,比如从加行道到见道之间,比如要破掉十二种执著,就是把执著分了十二品,一个阶段破一个,一个一个破,最后执著越来越少,证悟的智慧越来越广大,把最后一品破掉之后,就进入了见道。

我们学的时候,也是把每一品里面分成了很多不同的阶段和层次,一个阶段破一个,慢慢破。并不是一个很泛泛的,只要一切万法的空性证悟了,就怎么样了。真正要证悟的时候,从加行道到见道的过程当中,《现观庄严论》中讲的也是把这些所缘、所破,分了很多不同的阶段。这个阶段我就针对一个,通过智慧把它破掉了,然后下个阶段再破第二个,最后慢慢就可以达到见道之前,该断的都要断,该证悟的都要证悟,这方面就是讲了这些不同的状态。

加行道还是通过总相的方式证悟的,它和一般资粮道之前,甚至于和我们这些刚刚开始学习佛法,没进入小资粮道修行者的状态,还是不一样的。虽然他还没有真正现量见到法界,但是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感受了。而且这个感受不是相应于轮回的感受,就是相应于见道的,相应于见道很重要。我们的很多东西并没有和解脱道相应。比如有时候觉得打坐很舒服,这个舒服、明清的感觉是不是和解脱道相应?这是不好说的。因为前面讲了,轮回当中的色界就是非常清净的状态、很舒适,而且在一禅、二禅、三禅、四禅里面,内心乐的感受都还不一样,有很多种。

这种明清的状态或者打坐时觉得舒适,是不是解脱?这些非常可能和解脱完全没有一点关系。为什么没有关系?因为轮回当中也有这些类似于很舒适的状态,我们感觉烦恼没有了,很清明,而且会显现一些神通、神变,它和解脱没有关系。可怕的是我们把它当成了解脱道,浪费了暇满。本来还有时间,可以学真实的解脱道的教言,因为你沉溺于其中,所以导致不想去学习。《现观庄严论》太难了,不如坐在那里舒舒服服的,一点烦恼都不起。听说去学《现观庄严论》的人,烦恼一大堆,也没办法压伏,还不如我。看起来你似乎是住在很舒适的状态中,的确烦恼也不现前,而且就是很清净的状态,很有可能这是直接和轮回相应的,本身就是属于轮回法,和解脱道没有关系。凡夫不学习,不依止善知识根本分不清楚,他还觉得自己这非常好的,别的学解脱道的人很辛苦,现在也没有调伏烦恼,可能还在,一边发火,一边学《现观庄严论》。觉得你看这些人学了半天,还是那样,这个真的不一样。他虽然还在发火,但是所学的东西直接是和解脱道有关。

我们刚刚讲的暖位和证悟直接相关联,他心中生起的感觉是直接和见道、解脱实相相应的,而不是和轮回当中色界、无色界的感觉相应的。虽然都叫感觉,但是差别就大了。如果我们没有去学习,很容易通过自我摸索,在自己打坐的时候找到一点感觉。前面讲了,感觉有很多种,有些和解脱没有丝毫关系,有些可能会有。这个感觉是不是和解脱道相关联?我们就看法本里面,已经证悟的佛菩萨,他们所写出来的应有的感觉,是在什么时候和解脱道相关?在加行道的时候,从暖位开始有了和见道相关的感觉。有没有到加行道?也有很多标准,不是说我觉得应该是加行道,不一定。如果不学习,很可能按照自己的分别念去做很多的判断,这痒就比较危险。前面讲了,本来你还有机会和时间去学真正的解脱道,就是沉溺于其中的缘故,不愿意再学了,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第三,因的差别。所谓因的差别是什么意思?整个加行道是见道的因。并不是说生起所缘和行相的因是什么,而是说整个加行道都是见道的因。见道的因也分层次,也有稍微来讲比较远的,比如暖位、顶位、忍位和胜法位。四个都叫加行道,都是见道的因,但是也有最近的因。最近的因是什么?胜法位,盛法位最接近见道,胜法位一过,就到了见道。忍位是不是因?是因。是不是直接的因?不是。忍位之后到了胜法位,胜法位之后才到见道。虽然整个加行道都是因,但是里面也分远近。最远当然就是下暖位,下暖位就是最远的。不管怎么样,再远也是已经有感觉了。就像钻木取火的时候,已经有热度了、冒烟了,说明离火着起来很接近了。整个加行道是属于见道的因,只要是进了加行道,离见道不远了。

前面在略说的时候,我们也讲了,到了加行道的暖位,“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在资粮道不能这样说,到了暖位必至涅槃。虽然他可能还会堕恶趣,但是即便堕恶趣,也很快获得涅槃,因为已经有了暖位了,所以它叫做见道因,这不是随便说的。我们也是成佛的因,我们的因很远,真正来讲每个众生有如来藏,都是未来佛。还是有差别的。虽然有如来藏,但是修行的种性有没有苏醒,这个差别就很大了。苏醒种性的人中,苏醒的是小乘、大乘也有差别。种性苏醒到什么程度,还有差别。虽然都是因,但是什么才是见道的因?加行道。因为加行道一过就是见道了,而且基本上到了加行道之后,即便退失也不会退失到什么程度了,很快就可以获得见道果位。

第四,摄持的差别。《般若摄颂》等其他经论里面都讲了摄持。摄持有两种,一个叫内摄持,一个叫外摄持,就是一个内外的因。这是一个真实的因,前面因的差别很容易理解成什么?第三个因很容易理解为是不是我生起所缘和行相的因?恰恰不是,这是见道的因。整个加行道是见道的因。摄持是什么意思?摄持就是真正加行道的内外因。你要获得加行道的种种功德,需要什么条件?有两种因,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外摄持叫外因,什么叫外摄持?比如能够给你宣讲大乘佛法的善知识,他懂得发菩提心的方法,可以把发菩提心的理念、修法讲得很清楚,而且他也清楚一切万法无自性,能够告诉你一切万法的本性怎么样抉择和修行,这些方面都很懂。精通大乘的外摄持在我们修行佛法的过程中特别的重要,世间一个学问,都需要老师传授,即便是做个菜,都找一个好的厨师给你传授。你的老师只懂番茄炒鸡蛋,也不可能教给你别的东西,最多只能翻个花样,就是多加点少加一点盐的差别,或者叫做番茄炒蛋还是蛋炒番茄,换了别的他就不会了。

世间当中也是这样的,现在我们要学大乘道,而且大乘道,基本上对我们来讲没有可以参照的,以前根本没有经验。引导我们觉悟万法本性,外摄持很重要。凡夫绝对不可能凭着自我造诣就可以真实地了知修行方法,然后获得解脱。在加行道的过程当中,或者在资粮道就应该有这些了。我们如果要获得加行道上上的果位,外摄持必不可少。必须要依止善知识,而且要如理如法的依止善知识。虽然加行道的修行人肯定会如理如法,但是引申出来,对我们而言,我们也应该长时间地依止真实的善知识,而不是一个名相的善知识,这方面很重要。

加行道的圣者会依止一个通达佛法的善知识。按照标准来讲,如果要让加行道的圣者登初地,他所依止善知识的境界应该是达到初地以上,通过这位善知识的引导,可以帮助加行道的修行者到达初地。到了加行道之后,他的福报、因缘等方方面面都是很优秀的,会不会他特别想修法,就是找不到善知识?这个情况是不会有的。我们前面讲了,大资粮道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法流等持到刹土去。这时通过善根、因缘、愿力,肯定能够值遇到一个非常殊胜的善知识。这是他的优势。通过很长时间的发愿、积资净障,自然而然就会遇到善知识。外摄持是特别重要的,这就是外因或者外缘。

内因或者内缘是什么?就是内摄持。内摄持就是修行者自己需要具备的。比如大悲心、空性的智慧等等,属于内摄持,有时也叫大乘种姓。在《定解宝灯论》的第二个问题当中,小乘所证悟的空性和大乘是否一样?麦彭仁波切也分析了很多内、外因缘不具的缘故,小乘没办法和初地菩萨的证悟一样。初地菩萨的大乘善知识不一样,大乘菩萨的种姓也是不一样的。而小乘的善知识不会给他讲大乘的空性,然后自己也没有兴趣,接受不了了义的空性。内外因缘不具足的缘故,证悟不可能和大乘一样。

大乘有内外摄持的缘故,内因外缘都具足之后,就可以获得见道。这是获得见道,实修实证的一种因缘,就可以真实地现前见道,如果内外因缘不具足就不行。虽然现在我们还没到加行道,但是对我们来讲仍然是适用的。比如说我们的因缘,当然自己要有想要修法的意乐,或者发起一定的菩提心,对空性要有兴趣,这些就是对我们来讲需要具有的内因缘。外因缘是什么?外因缘就是环境,还有能够给我们宣讲法义的善知识。很多道友非常幸运地遇到了法王如意宝、大恩上师,这些都是非常标准的大乘善知识。从他们的大乘修行,以及对于大乘佛法的领悟和引导来看,绝对都是非常善巧、标准、合格的大乘善知识。

我们依止善知识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开显大乘种姓。他们在不断地引导我们开发大乘种性,经常强调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我们听得多了之后,内心当中逐渐生起意乐。

外在的善知识,很多道友现在已经有了外在的因缘,对于外摄持还是要长期的拥有。你可能觉得等不及,自己觉得没有这么长时间,可能善知识还有很多想要教你的,自己却来不及接受,就会有不圆满的地方。

内在的因缘我们需要训练,无论如何想尽一切办法,把我们该有的大乘种姓激发起来。怎么样激发?就是经常发愿、修炼菩提心、积资净障、缘大乘的教义去听闻、思维、观修,对于空性智慧也需要去训练。这些在我们现在的课程当中,都是包括的。像《入菩萨行论》,就是让我们内心的本来自性住的大乘种姓,通过修行的方式逐渐开发出来,变成一个能够成为现证实相的种姓,这方面我们要努力。

我们有外在的上师、善知识,内在的因缘有一部分,现在我们能够听闻到《入行论》《现观庄严论》《大乘经庄严论》《妙法莲华经》等等,都是属于对大乘有一定信心,具有种姓的人,内摄持具足了一部分。我们还是应该让它更加地强劲,对于大悲心、空性的修行,还是要不断地勤奋,让我们的种性变得非常的清净、广大和稳定,这是很重要的。

壬二、所断之差别对应差别事:

第五,所断的差别。任何道当中都有所断和所证,所断和所证是属于同等的。有多大的证,就有多大的断。反过来讲,你断了多少,就会证得多少。二者之间是平等的。不可能有一个菩萨证悟了初地,二障一点都没断,肯定会相应他的证悟而断除。

如果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登地了?你的烦恼如果还是很强劲,说明肯定还没有登地。他的断和证肯定是等同的。只要有证,肯定有断。讲断的时候,有所断和能断。这里是所断差别对应的差别事。差别事有所断、能断,还有能超越和所超越。

菩萨救世者,如暖等体性。

依具四分别,分下中上品,

胜出诸声闻,以及诸麟喻。

前面是“菩萨救世者”,后面是“胜出诸声闻,以及诸麟喻”。在注释当中对应什么?就是能超越和所超越。能超越是什么?能够超越的就是菩萨,菩萨“如暖等体性”的加行道能够超越声闻和麟喻。“麟喻”就是独觉。

“胜出诸声闻”,菩萨所超胜的就是声闻和缘觉。能超胜者,谁能够超胜他们?就是菩萨救世者。救护世间众生的菩萨能够超胜。菩萨是能超胜者,声闻和缘觉是所超胜者。这方面讲到了大乘加行道的殊胜性。

这里讲断,断有能断和所断。所断是什么?就是“依具四分别”。这是所断。能断是什么?“分上中下品”,就是讲能断的智慧。通过能断的分上中下品的智慧,可以断除加行道分出来的四种分别念。这里大概就有四个内容,能超胜、所超胜、能断和所断。把这个颂词大概的框架看了之后,再来看一下它的颂词本义。

菩萨救世者,如暖等体性。为什么菩萨叫救世者?因为菩萨自己修道,刚开始进入修道苏醒的就是菩萨种姓。种姓有三种:一个是声闻种姓、一个是独觉种姓,一个是菩萨种姓,分别是下根、中根和上根。有些众生种姓一苏醒,就是小乘种姓,他对独觉、菩萨道都没有兴趣,你怎么和他讲,也没有兴趣;有些人一苏醒就是独觉种姓,他对声闻和菩萨也没什么兴趣;有些人一苏醒就是菩萨种姓,他对于大乘道、成佛利益众生是有兴趣的。

种姓也分两种,一个是不定种姓,一个是决定种姓。从了义的大乘来讲,所谓的决定种姓是没有的,只有究竟一乘,就是暂时有三乘,究竟一乘。按照唯识宗等的观点,他们也说种姓有两种。如果是决定的独觉种姓,永远不会进入大乘;如果是不定的独觉种姓,他们在一定的阶段会入大乘。按照《大乘经庄严论》的观点来讲,已经获得了阿罗汉,绝无可能改变了。证悟无学道了之后,不可能再改变。在此之前,证悟阿罗汉或者三果之前,不定种姓也有发生改变的。菩萨有两种,一种是不定种姓,一种是决定种姓。不定种姓,有可能首先发起菩提心,又退失了,最后取证一个阿罗汉果。还有一些是决定种姓,无论如何不会退失的,这是就不了义的观点。

如果是了义的观点,所谓的决定种姓,虽然暂时在一个阶段当中不会变,但是不等于他永远不会变。比如一万大劫没完之前,他的心都是不变化的,没有想去利益众生,但是一万大劫过后,他的心就开始松动了,那时佛陀放光劝请,他就开始发菩提心。这方面属于阶段性的决定种姓,从不严格的角度可以安立。

菩萨苏醒种姓的时候,他就是大乘种姓。我们现在的很多道友都是属于大乘种姓。既然是大乘种姓,进入大乘的时候,就有一个标准,就是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利他,一个是求佛果。两种条件具足之后,从这开始就进入了大乘道,慢慢善知识给他培训。虽然他的相续当中可能有这个想法,但是对大乘的利他和觉悟的理解可能还很肤浅,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让他对于利他的概念、认知,以及这种思想的贯彻培养不断地增长,还有对悟和成佛,也要通过这些教材的培训。

刚开始就要致力于救护世间的可怜众生,叫菩萨救世者。只要进入了大乘道,发了菩提心之后,都称为菩萨。菩萨共同的体性就是救世,一定要救护世间的可怜众生。菩萨救世者和声闻、麟喻不一样。《大乘经庄严论》讲了大乘和小乘的差别方方面面,最大的就是七个。以前我们也再再学习过安立为大乘的七大。即所缘、善巧、果、事业等等,有七个大来全方位超越。

胜出诸声闻,以及诸麟喻。菩萨救世者凭什么胜出?之所以能够胜出声闻、缘觉,因为他的所缘、善巧方便、智慧、时间、果、事业等等,都不如大乘菩萨,所以菩萨能够胜出声闻。从哪些方面胜出?全方位胜出。首先从种性方面就开始胜出了,然后从修行方面,反正在资粮道的时候,大乘和小乘的小资粮道对比,早就已经胜出了,然后从资粮道到加行道之间,大乘的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事业全方位超胜小乘,对比的时候,没有哪个是小乘超胜大乘的。有些时候虽然用阿罗汉和见道菩萨比,一个是无学道,一个是见道,有些方面来讲,阿罗汉已经彻底地断尽了烦恼障、我执,大乘初地菩萨还有这些。虽然从断除烦恼障的侧面来讲,当然阿罗汉是超胜大乘的见道,他已经到无学果了,别人刚刚到见道,二者不是对等的关系。虽然人无我空性的证悟超胜大乘菩萨,但是从证悟法无我空性方面来讲,仍然超胜不了,还有从菩提心和福德,也是没办法超胜的。即便是阿罗汉和大乘见道的初地菩萨比很多方面都还是落后的,没办法相比。的的确确是胜出的,没有一点夸张的成分。

为什么要再再地强调胜出?胜出就胜出了,你知道一下就行了,反复讲胜出,这儿也胜出,那儿也胜出,到底有什么必要?《大乘经庄严论》从第一个颂词开始讲到最后一个颂词,都在对比都在胜出。这样有意思吗?我们说这样讲是有意义的,很多大乘的菩萨如果不了解差别,中间有可能去学小乘,当个阿罗汉,很有可能就从大乘道当中退失了。如果从方方面面对比了之后,就不会再有这个想法了。不要就是说修行了很长时间,就像我们这些学过十几二十年的人,绝对在思想当中一刹那都没有想到要去追求一个阿罗汉果,真的没有。虽然阿罗汉也是站在在我们的皈依境上面的。我们肯定要顶礼、皈依他。这是我们皈依境当中的一部分。我是不是就想要得到一个阿罗汉的果位呢?的确是没有的。

这种理念来自于什么?就是讲得很细。因为菩萨、上师们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也强调得非常多,所以在我们思想当中已经确定下来了。不管再困难,绝对都会走大乘道,小乘道是不愿意走的。如果这方面强调得少,加上自己看了一些文章,然后就混淆了,可能就去求个阿罗汉果,也会以这种思想去引导别的修行者。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都要去对比,对比完之后,我们知道了区别这么明显,当然就不愿意去选择声闻或者独觉乘。虽然都是佛法,但是大乘道更直接。因此不会这样选择。

和这个地方一样,菩萨救世者胜出声闻和麟喻的原因。“如暖等体性”,“如”是如同或者如是,两个都可以理解。如同的意思是什么?“如暖等”,“暖”是一个比喻。第一,如同。前面讲了,钻木取火的时候,火着起来之前有个相。这个相是什么?就是发热。比如手机开始发烫了,不处理手机会燃烧起来,有可能爆炸了,发热是一个相。钻木取火在火着起来之前,有个相就是热。第二,如是。菩萨救世者如是就会获得暖等体性。在加行道的时候,如理如实地获得了暖、顶、忍、世第一法位的体性。

依具四分别,“依”可以说是所依或者依靠的意思,就是依靠具有的四种分别念而分出。四种分别念是所对治或者所断,分别念有四种,有清净的分别念、染污的分别念。清净分别念很多都是对无漏方面的分别,染污的分别念就是和烦恼相应的有漏分别,还有实有和假有的分别,就是认为这是实有那是假有。分别念有四种,四种分别念所摄一切障碍叫做所断。

依靠四种安立的所断分下中上品,依靠所断,能断也分了下中上品的智慧,加行道分了上中下。安立上中下的时候,按照下面的颂词来看,并不是把整个加行道分为上中下,刚开始加行道本身也可以有上中下,下面的意思就是说加行道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分上中下。所断的是什么?所断就是四种,即清净、染污、实有、假有。只不过这些内部又分了若干种,比如说若干种清净的障碍所断、染污、实有、假有,这些细化了,障碍是一品品的断除,智慧是一品品的生起,慢慢断下去的时候,除了非常上根利智的人,不需要经过这些次第,可以一下子彻底现前了,也有可能会具足,这时候还是按照每个阶段的断障方式进行的安立。

有些修行者有时需要一品品断,如果不给他讲得很细致,众生有时喜欢走个捷径或者说绕过去。如果抱着投机取巧的心态,不想脚踏实地地修行。有这种浮躁的心态,不要说跳,也跳不过去,连一分断障都不行。如果你的思想是抱着我要一分分断非常踏实的思想,很有可能就跳过去了。这是不同的态度,有些人是很浮躁的心态,越想快反而慢;有些人慢一点,有时也会快起来,这是一个规律。断障的每分智慧会讲得很清楚细致,上根利智者该跳的地方就跳过了,否则按照里面的指引一步一步走下去就行了。每个都分为下中上品的智慧,这些智慧是能断,能够断除四种分别念,在加行道所摄的总体四个分别念,细分又有若干种,分别念的所断就可以断掉,所以说胜出声闻。

因为他的能证和能断所断都会胜出声闻和麟角喻独觉,所以这方面就是所断的差别对应的方面。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了大小乘加行道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所缘方面,小乘的所缘主要是讲到了四谛十六行相,然后断除了颠倒,就是把非十六行相的断掉了,四谛十六行相本身还有缘取和执著。大乘就是除了非十六行相之外,十六行相也会断掉。因为以前小乘的圣者在证悟四谛十六行相之前是凡夫人,他对四谛本身是颠倒的,所以十六行相之前有一个颠倒缘取,这是四谛的违品,小乘把这些违品都断掉了,然后如理地现证四谛十六行相,就是说四谛有十六个行相的每个真实义如理地现前,这是小乘圣者所现前的四谛十六行相,他们安住在上面。

大乘除了前面所讲的小乘断掉的颠倒的非十六行相之外,十六行相本身大乘也要断,他的所缘境就是三十二种增益都要断掉。因为所缘和行相二者之间就是相对应的,你的所缘是这样,行相肯定也是所证悟的二无我空性,从因的方面来讲,就是说大乘加行道会成为整个三乘见道的因,而小乘的加行道只能成为小乘的因,因为大可以包小,小不能包大,多可以摄少,少不能摄多。既然大乘的加行道可以帮助我见道,它的资粮绝对可以含摄小乘的见道。小乘的加行道本来就窄,欠缺很多因素。声闻乘的加行道能不能成为大乘加行道的因?不行,里面缺少的因素太多了,这也是不一样的地方。

然后摄持也不一样,小乘摄持的是小乘种性,他们对成佛、广大利生都没有兴趣,这方面就是内摄持不一样。外摄持的方面,他们的善知识都是小乘善知识,即便是依止了佛陀,佛陀也是只给他们讲小乘法,不会讲大乘法,而大乘的外摄持是能够广大地宣讲大乘教义的善知识。所断的方面,小乘加行道断除的是烦恼障的一部分,压制烦恼障;大乘对于二障的粗大部分可以压制,这方面都是不同的。

辛二(广说彼等之分类)分三:一、广说所证所缘行相与因三者;二、广说所断四种分别;三、广说所依两种摄持。

第一个科判是所证悟的方面,即所缘、行相和因三者;第二个科判是讲所断;第三个科判就是广讲两种摄持。

壬一(广说所证所缘行相与因三者)分二:一、各自分析;二、摄义。

“各自分析”就是讲到了所缘行相等等或者对于暖顶忍世第一法位的各自分析。

癸一(各自分析)分四:一、暖位;二、顶位;三、忍位;四、胜法位。

子一、暖位:

这是加行道要经历的过程,这方面已经很细化了。我们学习佛法刚开始都是大而化之的,发誓要成佛,一个众生就成佛了,好像就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众生位,第二个阶段是佛位。学佛之后,知道了有菩萨位,菩萨位还有加行道,也分不清楚加行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很笼统的一个概念。现在学了之后,加行道又分了四个,有暖、顶、忍、世第一法位,学了以后,好像有了暖、顶、忍、世第一法位的概念,到底是什么?也不清楚。现在我们细化到了加行道之后,不单单知道了暖、顶、忍、世第一法位,而且对于它的所缘、行相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也给我们讲了,还有修行的方式是什么。

我们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从完全不知道解脱是怎么回事,只知道有众生和佛的概念,逐渐细化到这个程度。细化之后的修道更加清晰,通过智慧观察或者给别人介绍的时候,也不会很笼统。如果你知道得少,只能给别人介绍得很笼统;如果你知道得很细致,除了自己可以很细致地修行,也可以很细致的给别人介绍佛法是怎么回事,或者说这方面太细了,可以暂时不给他讲,给他讲大概的。学习得比较细之后,给别人介绍的时候,相当于你对自己代言的产品性能等方方面面的信息特别清楚。这样给别人介绍的时候,才可以介绍得很细致。如果觉得有些细节可以忽略了,我给他介绍大的方面,或者从哪个方面给他展开讲。不管是自己使用,还是介绍别人使用,都是需要通达的。

修习佛法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佛法作为一个产品。佛法是个产品,我们要用这个产品,还要给别人介绍。你首先要很清楚佛法的方方面面,大概和细致的情况。你对这个产品知道得越细致越清楚,自己使用、推介的时候,才会了知、介绍得越清晰。如果你只有一个大概的概念,自己在用的时候也是非常笼统。菩提心,就是笼统一个概念,什么都没有,除了要成佛之外,啥都想不出来。因为你只知道要成佛。别人看的时候,里面还有好多信息,他清楚之后,把菩提心打开之后,这里面有好多。四无量心、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全部都出来了,能够一个个修了。如果只是很笼统的一个概念,天天坐在那儿修,半小时怎么修得下去,好像一分钟两分钟就应该想完了,没什么想的。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内容,只是我们学得不细致,细化之后就了知了,给别人介绍的时候也会非常清晰。

不单单加行道很细,每个佛法都比较细致,这是广大行派的特点。比如打开《瑜伽师地论》,有时候看得头疼,太细了,很多我们都没有学过,佛法有特别多细致的东西。如果我们觉得智慧很了不起,就去看看这些广大的论典,里面的教义细致到让人头疼。回来再学中观一下子舒服多了,觉得很容易学,有这个感觉。佛法特别深细,为什么要这样讲?学到这个状态,你智慧深细了,每个细节很细化,你修的时候,缘一个一个上去,很容易达到那种状态。

这里面就讲了暖、顶、忍、世第一法位,即加行道有四个阶段。暖是钻木取火,或者两块木头摩擦生火的时候,接近火焰生起来之前的发热、发烫,叫做验相,这种前兆就叫暖。我们修行,通过自己的心识去缘法义,不断地观修能取所取、能修所修,这样不断修的时候,在接近获得见道之前,也会生起一种前兆,这种前兆就是暖相,对见道的无分别智慧有了一点感觉,趋近于它,叫做暖位。暖位已经接近于见道。

这和现在我们有的时候思维空性是不是这样?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这是很稳定的。也许我们在闻思的时候突然生起的感觉,或者打坐的时候生起的感觉,也许是接近于实相,但是不稳固。因为不是一个步骤一个步骤,通过强大的福德和积资净障修上去的,所以根基不是很牢靠。有的时候见一下就跑了。因为法很殊胜,尤其是上师们直指心性或者讲大圆满窍诀的时候,由于上师非常强劲的加持力和法的加持力,再加上弟子当时信心到量了,上师直指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感觉,有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是实相的一部分,有的时候就是真实的实相。虽然这种感觉也会有,但是很快就没有了。通过一步一步修上去的感觉很稳定,并不是抓不住,越往上修感觉越稳定。为什么要通过加行道这样修?通过一步步修上去之后,这种感觉就可以被他掌控。而有些是没办法掌控,突然冒出一个和实相相关联的念头,刚想抓住,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有时闻思、打坐,会出生一些类似的感觉,因为根基不牢靠,所以是抓不住的。加行道是很稳定的,这就是加行道的优势。这样修上去之后,境界相当稳定。

暖位分了下中上三品。整个加行道的暖位,按照显宗的观点来讲,应该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需要一个无数劫的时间来经历凡夫的资粮道和加行道。上师在别的地方也讲过,这个“无数劫”是不是真的就是无数劫?当时的印度人很喜欢夸张,动不动就是无量、无数,是不是真的是无数也不好说。时间肯定是短不了的,再夸张不可能把几十年夸张到无数劫,也会是相当长的时间。加行道时间肯定会很长,这里面要对治一品障碍也需要反反复复去修。我们讲的时候,暖位就是个概念,能分得出来上中下三品吗?可以分出来。因为加行道的暖位长得很。在刚刚进入暖位的时候,很长时间要修暖位当中所相应的境界,通过很长时间的修炼才能够断掉障碍,这也是存在的。

暖位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品。加行道的智慧刚刚生起来叫下品位;中间保留一段时间有所增上,继续保留的时候叫中品位;加行道的暖位达到顶峰叫上品位。上师老人家说,这应该是很到位的理解方式。

所缘无常等,是四谛等相,

行相破著等,是得三乘因。

色等离聚散,住假立无说。

这里面就讲了三品暖位。“所缘无常等,是四谛等相”,讲的是下品暖位的所缘;“行相破著等”是下品暖位的行相。“是得三乘因”是讲到它的因,因就讲一句,所有的因一下讲完就行了,下面每个都是一样的。“色等离聚散住”,到“住”之前断句,这是属于中品暖位的所缘和行相;“假立无说”是属于上品暖位,假立是上品暖位的所缘,无说是上品暖位的行相。

首先我们看下品暖位的所缘,“所缘无常等,是四谛等相”,“四谛等相”即对于四谛的共同色法,比如说五蕴色受想行识。前段时间我们在学《释量论·成量品》的时候,也学过四谛,流转的五蕴就是苦谛的事相。四谛为什么要讲色法等?因为流转的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对于四谛当中苦谛、集谛等等,都是在上面安立的,对于四谛的共同特法色等,远离十六种增益的人我的十六种行相作为所缘。也就是说下品暖位自己的所缘主要是以人无我为主,或者从某个方面来讲,就是和小乘的人无我相似的一种状态。

因为进入到见道之前,虽然大乘的修行是二无我都要同时修的,但是在修的过程当中,分别是主修人无我、法无我,然后再主修其他。前面我们讲了,就是会把所修的法一个一个细化,相当于分成若干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去超越,这时候的所缘主要也是四谛十六行相的人无我。小乘的所缘是直接安住的,对于所缘了知是不执著的。他的所缘是什么?四谛十六行相作为它的所缘。“无常等”,苦谛下面就是无常苦空无我等等,属于四谛的十六种行相,把十六行相作为所缘。

“行相破著等”,“行相”就是破除对它的耽著。因为前面我们讲,所缘和行相一个是有境,一个是对境的关系,所以它的行相就是破著,即破除对它的执著。大乘要断除增益,就是了知十六行相的本性,然后不耽著,该破斥的就破斥了。

“是得三乘因”,讲到前面的因。这个因是什么?就是见道的因,整个见道的因就是加行道,加行道是整个三乘的因,所以它会成为声闻缘觉和菩萨三乘见道的因。大乘的加行道可以成为整个三乘见道的因,再往下缘觉的加行道可以成为声闻和缘觉见道的因,声闻乘只能成为声闻乘见道的因。此处讲的是大乘的加行道,就会成为三乘见道的因。原因前面我们分析过了,大可以包小,多可以包少。它的因素多,既然可以成为大乘见道的因,当然可以成为声闻缘觉见道的因,他的资粮已经足够成为小乘见道的因,从这方面可以理解的。虽然有这些因,他会不会证?自己是不会证的。

是得三乘因,这里就讲一次,为什么讲一次?每个都是一样的,反正讲到中品暖位、上品暖位、顶位、忍位、胜法位全部一样,反正加行道就是是得三乘因,因此这里提一次,下面不会再提。

“色等离聚散,住”,住之前就是讲中品暖位。首先色等离聚散属于中品暖位所缘相的差别,这前面是人无我,这里是法无我,对于四谛不共的特法,前面是共同的特点。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小乘有个共同的地方,就是说对色等的无常苦空无我等等十六种形相是共同的。

为什么叫不共的?法无我是不共的,只有大乘才有,小乘没有的,所以它叫不共。不共的特点是什么?所谓的不共,就是对色受想行识,对于色法等远离聚散、破立的法无我三十二种形相。这里面讲了不单单是说有一个无常苦空无我需要肯定、安立,因为在共同乘当中要破掉常有等等,和四谛相矛盾的方面。此处法无我在讲不共的特点时,色法等不单单是说无常,不管是常,还是无常,都要离开。而且色法积聚、消散、破和立,所有有关法无我的三十二种形相,就是说远离三十二种形相,这方面安立为它的所缘。在共同的标准当中,只是破常不破无常,然后在法无我当中,常破了,无常也破了,所以就是离聚散,像这样色等离聚散,这就是它的所缘。“住”字就是讲到了它的形相,讲它的形相什么意思?上师讲了,在所缘当中有一个离聚散的离字,讲形相的时候也要用到离。为什么?因为形相是证悟,对于远离聚散的法要证悟,证悟能净的智慧是什么?他证悟是离开了住和不住的关系,不执著什么?不执著离住。什么叫离住?就是离开住的意思。住就是常有,所谓的安住就叫常有。所以非无常的常有是离开的。还有一个离住,离开住,反过来讲就是离开恒常。离开恒常是什么意思?就是无常。既要离开常,也要离开无常。

颂词当中一个住字,直接讲就是常有的意思,然后离住是什么?离住是无常的意思。常和无常都远离,叫做它的形相,这个颂词就是这样理解的。形相这里面不是特别明显,并不像前面行相破著等一样。所谓的形相破著等,前面是破著等,这个地方也是破执著。破什么执著?破除了住和离住的执著。这就是中品暖位。

下品是人无我为共同的,中品是什么?主要以法无我。因为他训练的时候,的确是一个所缘一个所缘的训练,他的智慧很细致,不是说大而化之,像我们训练菩提心一样,发心利益一切众生,好像你的心很广大。其实这是很散的状态,修完之后,效果不明显。虽然是要利益一切众生,但是修的时候要缘一个众生去修,把一个众生修的很纯熟,换一个再修,逐渐修的非常坚实。此处也是一样,对人无我、法无我也是可以这样的。首先把人无我来作为所缘安住,然后再把法无我作为所修的。虽然修了人无我、法无我,但是是不是意味着只是在暖位修?那也不一定。因为从人无我到法无我证悟见道,中间还会有很多不同的认知,所以有些时候人无我、法无我,虽然是作为整个大乘所修的主要对境,但是内部有不同的阶段。尤其是加行道有很多阶段,它是一步一步走上去,走上去有很多的阶段。比如说看起来好像是一幢楼,进去看的时候,里面每层都有楼梯这样上去的,上了一楼楼梯,虽然看起来这是一楼楼梯,但你要走的时候,一楼到二楼之间的每个梯阶也是不一样的,这些细微的差别,必须要进去之后才能知道,外面看起来就是一幢笼统的大楼而已,观念是这样的。

修行佛道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在修加行道的时候,有这么细致?看起来好像就是修一个人无我、法无我,感觉没什么,真正一步步修的时候,内心当中的执著要分分断或者分分压制的时候,细致的地方就出来了。下品暖位修这个,中品暖位要修那个,逐渐一步一步修上去,最后真正达到见道的时候,相当于很稳固的境界一步一步修上去,这不是说那种心识当中闪现一念,好像相应于实相的觉受。而是相当理智的修行方法,这就是中品暖位。

上品暖位是“假立无说”,假立无说四个字,“假立”两个字是所缘,“无说”两个字是形相。假立为什么是所缘?对于四谛有法世俗的显现,一些色等法是无实如幻,这个时候完全了知了无实如幻。前面人无我、法无我修完之后,这个时候就修假立,所有五蕴都是如梦如幻的,像这样修持它的如梦如幻。仅仅是一个名言假立的差别而已,好像有很多差别法,其实这些差别都是假立的,这些假立法的差别就是属于所缘。

它的形相是什么?形相是无说,无说就是不存在善恶等等的戏论,他的名称是无可言说的。虽然有这个名称,但是真正来讲无可言说。有些地方讲加行道的时候,暖位主要破的是什么?虽然这里面有人无我、法无我,还有如梦如幻等等,它主要破的是能诠所诠的执著。我们名称当中的能诠和所诠,知道这是假立的。有些人会想加行道需要专门修这个吗?我们都知道是假的,这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能诠所诠是假的,只是一种概念的理解,在加行道是实打实的,真正从感觉上面完完全全知道能诠和所诠就是假立的东西,在生起感受方面非常非常的稳定,这是通过修行来现证的。

加行道首先在暖位的时候,知道名称和名称所表达的一切都是假立的。比如说你们看我们看,就是说不存在善等戏论而以名称无可言说。这方面也是打破它的名称、能诠和所诠的意思,有时候也可以这样对照。往后走的时候,就是断除所取,再断除能取,最后二取都断掉之后进入见道,也是有不同的分别。

这就安立了什么?安立了暖位的三品。上品主要了知的所缘是如梦幻。这种如梦如幻就是高质量的,和我们现在的如梦如幻不一样。为什么我们已经知道如梦如幻还有这么大的执著?关键是没有到加行道。一定要在心中生起相应于如梦如幻那种感觉,那时候不可能还会生起粗重的烦恼,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现在我们的如梦如幻只是一个概念,理解的力量不大,所以要反复要去串,串了之后,如果有了感觉,相应于如梦如幻的高度,安住了如梦如幻,你的烦恼绝对生不起来了。所有的烦恼都是实执产生的,如果能够安住如梦如幻的状态,这个状态要生起来,不是说我已经有了理解,理解和状态是两回事。我们理解了如梦如幻,大概知道了,观察分析都是如梦如幻的,这时你的状态还是相应于实执,而实执就是产生烦恼的根源,如果你有实执,没有理由不生烦恼。如果你安住在如梦如幻状态时,实执的根源通过如梦如幻的修行,已经没有安住在实执了,就是如梦如幻了,在这种状态当中怎么可能还生起烦恼?粗分的烦恼肯定已经被压制了,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现在对空性的认知主要还在闻思阶段,还要串习,空性的感觉逐渐在内心当中通过闻思修行就会生起来,最后当你能够相应于空性的状态而安住,就会发现你的烦恼逐渐轻微,一天一天看着减弱了。空性的力量是如此之大,我们之所以没有调伏烦恼,就是因为这么强大的空性的武器,我们没有真正拥有,我们还在看图片、武器展,武器还没拿到手上,也没有去用,它的威力发挥不出来。现在我们就要去慢慢观修,让空性的觉受生起来,我们首先要闻思,再去串习观修,慢慢就会可以的。

子二、顶位:

色等不安住,其体无自性。

彼等自性一,不住无常等。

顶位也是分了下、中、上。前面我们讲了,顶位在动摇的善根当中属于顶端。顶位不断善,不会生邪见,不会断善根。断善根的因是什么?就是邪见。动摇的善根到了顶端的时候,没有邪见可生。从反方面讲,在顶位以下都有可能,我们说暖位可不可能生邪见?还有可能性。因为修行的力量比较大,所以生起来以后不会达到那么标准,虽然不是很容易生起来的,但是还有可能性的。到了顶位就不会生邪见,不会断善根了。

“色等不安住,其体无自性”,是讲所缘;“彼等自性一,不住无常等”,是讲形相,就是讲下顶位。顶位分下、中、上三品,下品就是讲色等不安住。四谛对于五蕴、色法等的胜义谛空性,不住戏论之边,无有自性的本体,这方面就是它的所缘。所缘境就是讲到它对于四谛的法性胜义空性不住戏论之边的本体,没有自性差别,像这样就属于所缘。他对空性方面有理解,主修的是无有自性差别的空性。也就是说不管是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摄的一切法,在观察的时候都是空性的状态,没有任何一个存在的戏论,安住在这个的时候,属于一种所缘。他所看到存在的法,不管是任何一种显现法,见道的时候都会知道这是不存在的空性,完全是空性的,叫做所缘。色等不安住,其体无自性,所有的色法没有安住,本性就是无自性,就是我们所看、所闻的一切的法都是这种自性。

现在我们所学习的,在最后都用得上,现在学的空性推理的理论,在加行道都要一步一步去修,要去现前。如果现在你不学,也进不了加行道。当然你能够进入加行道,肯定是把前面该学的学了,像这样最后你就有所修的。如果你现在不学,到时候也进不了加行道。现在所学的慢慢都要用,在加行道顶位的时候,也要把其体无自性方面作为所修的。

彼等自性一,不住无常等,属于它的形相。“彼等自性一”,就是说这些自性唯一是空性,不住无常,也不分别等等,这就是它的形相。所有的自性唯一,“唯一”是什么?所有法的自性唯一是空性,没有任何的本体、差别,唯一是空性的。“不住无常等”,他的智慧当中根本不耽著,不住于无常等的分别当中。常、无常等所有的概念分别都不住,在顶位的时候,他的智慧能够相应这个状态安住,所有加行道都是能够现前的。这并不是见解,而是所缘和形相。所缘是所有法的本性空性,形相是对于常、无常等等都不分别。

彼等彼性空,彼等自性一。

不执著诸法,不见彼相故。

智慧所观察,一切无所得。

这是中品顶位和上品顶位的一种境界。“彼等彼性空,彼等自性一”,属于中品顶位的所缘相。“不执著诸法”是中品顶位的形相。就是这样分的,这三句是讲中品顶位。中品顶位的所缘是第一句和第二句,中品顶位的形相是第三句。

彼等彼性空,“彼等”就是讲到了色等法,色受想行识五蕴或者四谛。“彼性空”,这些法的本性是空的,它的显现和性空。彼等是四谛,彼性空就是空性。后面一句还有一个彼等,一共三个。第一个彼等,是讲色等法就是显现法,彼性空就是它们的空性。彼等自性一的彼等就是双运的意思,即现空无二,自性一的意思是它们的本性是没有差别的。它的显现和空性都是双运,本身来讲也是没有差别的。我们讲的时候,有时候单独讲显现,讲显现的时候,对凡夫来讲似乎就是实有的,讲空的时候,对凡夫来讲似乎就是没有的,其实就是双运的。现就是空,空就是现,显现不是实有,空也不是实有的,这时候有了一个双运的概念。

这个双运的概念是不是存在?凡夫人有时候也会执著双运,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智慧品》注释当中都是这样讲的,给他讲显现的时候执为实有,给他讲空的时候执著没有,给他讲双运的时候执著黑绳白绳搓在一起,认为两个东西搓在一起叫做双运。这些都是一种执著,就要破这种执著。彼等自性一,这方面彼等的自性也是无二无别的自性当中一味一体。

“不执著诸法”,就是对于双运的本性也不执著,然后通达了息灭双运的戏论,就连双运也是假立的。我们的执著由粗而细,这方面不是抉择,这是安住。真正来讲从加行道到见道的过程当中,要趋向于无分别智慧的证悟。在我们心识面前浮现出双运的时候,还会认为双运存在,这是很细的执著。加行道的执著已经很细了,现在在我们脑海里面的双运,和加行道要破除的双运有很大差别。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真正通过很多的修行,就连前面暖位当中的人无我、法无我等等也没有修,更不要说在加行道顶位的时候,在他们的所缘面前那种双运不存在的状态。

我们现在脑海里面想的双运和双运不存在,离加行道这种实际安住的状态还是有差别的,如果我们修,这个差别也会越来越小。彼等自性不执著诸法就是他的形相,对于双运本身也没什么可执著的,这不是见解,而是真实的安住。

“不见彼相故,智慧所观察,一切无所得”,这就是讲上品顶位。上品顶位的所缘是不见彼相故,形相是智慧所观察。“一切无所得”,这是上品顶位的所缘。在安住的时候,他对于色等四谛的法性离边等性不见一体他体的戏论,这方面叫做所缘。也就是说在上品顶位的时候,能够相应一切都是平等的。所谓的离边等性,离边和等性没有一体他体的差别。

类似于中观四步境界当中,从双运到离戏,离戏就是打破双运的戏论,安住在离戏当中,离戏有时候还会有一个很细的执著,是什么呢?这是瓶子的离戏,那是柱子的离戏,离戏和离戏之间好像还有一个更细的差别。虽然都是离戏的,但是有一体、他体的,这个离戏和那个离戏是不一样的。上品顶位没有这个,它是等性的,不见一体他体的戏论相,就是对法性离边等性而不见一体他体,这个戏论相属于很细致的,离边的一体他体没有很多,完完全全知道真正是等性。所有的离戏都是平等的,瓶子和其他的离戏都是平等的。

上师也讲了,这里有点像中观四步境界,但是和中观四步境界还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刚刚是借助了四步境界的观察方法,大概说明离戏和前面有一定的差别,这些都是属于修行时需要相应安住的,这是他的所缘。

它的形相是“智慧所观察,一切无所得”,通过无相的智慧全面观察的时候,了悟到一无所得,这是它的形相。所缘是等性的,然后它的的形相也是相应安住,通过智慧来观察的时候一切无所得,这就是它的形相。

下面还要讲忍位、世第一法位,还有暖顶忍世第一法位之间的差别,后面上师在注释当中还会分析一下它们的重点,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看起来很相似,细分的重点在哪里后面还要讲,今天把颂词如是的介绍一下,下面我们学的时候还会了解的更细致一点。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