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释》第九课笔录

149404906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

《现观庄严论》是住于十地菩萨对佛经的解释,从显现上来讲,完完全全能够诠释佛经的就是佛陀,他完全证悟了究竟实相之后,相应于证悟的意趣宣讲的等流就是经典。有很多对于佛经的解释,凡夫人看到佛经之后,也可以做一些解读。因为我们相续当中,闻思修行的智慧非常欠缺,所以看佛经的时候,就会相应于世间中的分别念去做解读了。相比起来,闻思过很长时间的人,解读佛经就要准确得多。如果再往上,资粮道、加行道的修行者具有戒定慧的功德,他们对佛经的解释就会更加的准确。再往上的初地菩萨因为现证了实相,所以在出定之后的智慧非常超胜。

从这个侧面来讲,龙树菩萨通过自己的智慧解释了《中论》,这种甚深的空性绝对是空性,不是我们以为的空性,就是相应于《般若经》的究竟实相的空性,就是这种道理。弥勒菩萨是十地菩萨,如果初地菩萨因为证悟了实相,解释的佛经都很准确,十地菩萨解释的佛经就更加准确了。

我们是不是除了佛经之外的论典都不能看?当然不是。同样都是看经典里的含义,通过凡夫分别念或者十地菩萨的智慧解读佛经的差别非常大。如果我们要解释或了解《金刚经》《法华经》或者《华严经》等等,依靠登地以上的菩萨造的论典非常可靠,而我们的分别念并不可靠。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佛陀的补处弥勒菩萨,这样位居十地的大圣者对于佛经中究竟精华的《般若经》所造的一个注释,这是非常可靠的。通过这样可靠的论典引导。第一,可以非常顺利的解读《般若经》的意趣;第二,对于我们当前所要修学的一切内容,完全能够做一个准确的引导,或者说我们通过这样引导完全可以对于所要修学的法产生定解,如果对于法的本身没有任何的怀疑,可以慢慢在内心当中生起殊胜的证悟。

《现观庄严论》是八事和七十义,现在我们学习的是遍智。遍智用十种法表示,前面的发心和教授我们已经学了,现在是抉择分的内容。在登地之前,处于加行道的修行者,他在加行道当中所要修行、断除的内容在顺抉择分当中进行安立。加行道有四个阶段,暖位、顶位、忍位和胜法位,或者叫世第一胜法位,世第一就是胜的意义。过了这个阶段之后就可以超凡入圣。虽然加行道也是凡夫位,但是这种凡夫位非常接近见道,或者说凡夫位和圣者接轨的关键地方就是加行道。虽然加行道的智慧是凡夫的本体,但是靠近见道。因为总有一天要经过,所以我们就要学修这方面的内容。可能有些道友现在还没有修到这个程度,但是对于加行道当中正式的学修内容,现在也可以了知和相似的串习,这些对我们来讲都是有意义的。

在四个加行位当中,前面的暖位分了上中下三品,共同的是以缘人无我断除颠倒十六相的已经学习了,中品的暖位是对四法不共的特点,断三十二种增益的法空,法无我的本性也是如是的了解。上品的暖位中,对于一切万法的显现方面破除实执,然后进入到顶位的修行。顶位也分了下中上。下品的时候主要是把空性作为所缘,然后断掉对空性该有的执著;中品的时候是对于双运的执著,对于双运的本身如实的了知;上品的时候对于等性方面的一些本性如是的了知,当然空性、双运、等性,这些名词都是一样的。在不同的阶段,要证悟的深度和断除的违品都不一样。现空无二的本体在资粮道的时候,通过闻思为主的学修,见解早就已经非常确定了,对于现空无二还要在内心当中生起它的本体。

现空无二是什么?现空无二就是基道果当中基的本性。基是现空无二,修是现空无二,最后现证的也是现空无二,它的本性如何才能现前?就是要通过闻思修的次第如是的现前。把现空无二的见解确定下来之后,在现证现空无二的实相之前,不管是暖顶忍哪个位,所修的都是相关的内容。因为修行的智慧深浅不同,所以对于现空无二的所修也是有层次的,或者说侧面不相同,因此对于等性等方面的意义,也是进一步的进行了知,通过现观的方式来进行修行,该生起的觉受就可以生起来。

子三、忍位:

加行道的忍位分了上中下三品,所修持的也是针对于等性的不同侧面进行修行。为什么叫忍位?所谓的忍位,到了这个阶段,他对于空性的本体可以通过修行的方式完全接受,能够堪忍无生之义。因为这时对于空性的觉受非常超胜,所以他对于空性的含义,不像现在我们通过推理分析之后,完全接受没有怀疑。因为所谓的无生法忍,无生法就是空性的意思,对无生法的忍,上品是在八地,中品是在初地,下品是在忍位,忍位就会真实生起下品的无生法忍。在下品无生法忍之前,还有一个闻思的阶段,无生法忍的上品中品下品都是关乎于现观,在此之前,可不可以有无生法忍?我们说,在安忍当中有一个无生法忍,或者现在我们通过学习《中论》等有关空性的法要,也可以生起一些定解。这个定解是从闻思而得到的,也类似于无生法忍。

虽然他对无生、空性的道理,通过闻思的侧面都可以相信,但是他没有通过进一步的修行在内心当中生起这种感觉,所以还不算是下品的无生法忍,随顺于无生法忍当中的定解,对于总的方向,从见解方面已经了知了,但是要生起这种觉受,必须还要在忍位才能生起来。这时候叫忍,完全接受,没有丝毫不接受的地方,或者说内心当中没有别的违品,可以真实的通过修行空性的方式如是安住,这是下品的。

忍位因为有空性的缘故,虽然它是凡夫的本体,但是相非常超胜,所以到了忍位的时候,基本上通过修行空性的力量,就可以不堕恶趣。忍不堕恶趣,是不是完完全全的把堕恶趣的业全部清净了,而导致不堕恶趣?有些地方讲,并不是因为把堕恶趣的业全部清净了而不堕恶趣,他是对于无生法、空性产生一个很殊胜的深受,所以在堕恶趣的因缘当中,缺少了某种因缘,所以缺缘不生。这种缺缘不生的方式在《俱舍论》中叫做非抉择灭。非抉择灭不是通过抉择的智慧,把它的种子等灭尽而不生,而是因为缺缘而不生,这不是通过智慧抉择而产生的灭,而是因为它缺缘不产生,所以叫做灭。比如说北方的冬天,在野外不会生长鲜花、庄稼,这是什么原因?因为缺缘不生,它没有因缘,所以不会产生。从这个侧面来讲,忍是不堕恶趣的,因为无生法方面的觉受特别超胜,所以导致他相续当中堕恶趣的因缘不会成熟,缺缘不产生了。他获得了一种把握,在忍位的时候可以获得授记。

色等无自性,彼无即为性。

无生无出离,清净及无相。

由不依彼相,非胜解无想。

忍位也分了三品,“色等无自性,彼无即为性”,这是下品忍的所缘和行相;“无生无出离清净”,这是中品忍的所缘和行相;“无相由不依彼相,非胜解无相”,这是上品忍的所缘和行相。

第一,下品忍位的所缘相差别。色等无自性,彼无即为性,这里面分了所缘和它的行相。所缘是色等无自性,行相就是彼无即为性。“色等无自性”,在宣讲忍位的时候,里面也有一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忍位不共的特点。不共特点主要就是通过对应三解脱门的方式进行安立的。第一个,对应的是三解脱门当中的本体空性,我们知道三解脱门当中的法本身,比如说一朵花,在花上面可以安立三个不同的反体,我们正在见到的这个花本身就是它的本性。它的本性是什么?本性是空的,这就是花的本体。前面有它的因,后面有它的果,因此花也可以分为三个侧面。我们有可能对花的本体、因和果产生执著,因为对它的本体、因和果产生执著的缘故,所以就会被它的本体、因、果所束缚,认为这些都是实有的。

通过空性的修行,如果能够解脱对本体、因和果的执著,叫做三解脱门。“三”是法的本体、因、果,“解脱”就是针对它的束缚方面。如果我们对于三法不了知,通过实执、愚痴去面对,就会产生缘法本身执著。比如说现在看到了花,就会认为花是存在的或者什么样的,不了知花的本性,就产生了实执。有些人对花的来源,认为这些所有的因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是对它的因产生实执、有时是对果产生实执,觉得我可以得到花,然后缘它的果也会产生实执,这就是缘三个法的束缚。

反过来讲,就是了知它的本性。本性是什么?花的自性是空性的,然后它的因没有任何的相状,没有自相、共相或者实有的相,然后对它的果也没有什么希求,叫做果无愿。为什么叫无愿?愿就是愿求,能够得到,可以去追求,有希望,叫愿。果无愿就是它的本性空的缘故,没有什么可以希愿的,这就是三解脱门。三解脱门放在忍位的时候,前面我们讲了,三解脱门不是实实在在的三个东西,它是对一个法从三个侧面来解读。后面还要讲,它也是属于对等性方面的进一步了知。如果我们认为这个东西有因、体、果,是不是就是有差别了、不平等?我们在修的时候,分别缘它的本体空,把本体的执著打破,然后把对它的因果的执著都打破,最后就是真正达到平等了。因为更细化了,所以等性不是一个口号了,细化到什么程度?就是在这个法上面的不同差别、反体,都是通过三种不同的修行进行断除,这方面从等性方面展开的宣讲,都是等性的一部分。

忍位是三解脱门,后面胜法位还是三解脱门,二者之间的差别是忍位的时候主要是把三解脱门作为对境来破的。后面的三解脱门是缘它的有境,这种等持,就是说安住三解脱门的智慧也是空性的。三解脱门本身是空的,对境也是空性的,最后本性完完全全达到了极致,就可以真正地趣入到见道的智慧当中去,它们也有差别。我们在看注释的时候,里面也宣讲了一些不同的关键词。

色等无自性,前面说五蕴的本体上面安立四谛,色等四谛法性的本体是空性,本体不存在的差别。哦巴活佛的注释和大恩上师的讲记当中,最后都有差别两个字,也是说本体不存在的差别。后面在中品忍的时候。还有果无生无出离、自相共相的差别。“差别”是什么意思?所谓的差别从某个侧面来讲,真正安立等性,要完全相应现前等性方面有不同的侧面,从细微的方面,不平等的差别方面必须要一一泯灭,这些差别都是没有的。如果我们没有通过修行,觉得所谓的本体空是属于本体方面的差别,然后这是果的法性方面的差别,那是因的法性方面的差别。我们对于法性本身,还会进一步去分别。因为我们的分别念很善于分别,所以对于等性可能还会认为这是属于本体方面的法性,那是属于果方面的法性或者属于因方面的法性,还会去分别。如果通过一步步的修行之后,这些所谓的反体、差别都会不存在了。

色等无自性,对于色等四谛法的法性,尤其是三解脱门当中的本体空性的法相不存在差别,这方面我们要了解,本体空的差别,了解的时候,所谓微细的差别也没有。因为要趣入到等性当中的时候,虽然前面我们讲等性的时候说,虽然它对某一个法可能说都是离戏的,这些了解了,但是他的相续当中还会存在这个法和那个法之间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这个地方讲本体的法性,还有果的法性和因的法性,从法性本身来讲,并没有任何差别,但是我们的分别念可能还会认为存在差别,在断的时候,尤其是趋向于离戏论,要通过修空性断除和实相不相应的细微分别、执著的时候,一个个都要通过修行的方式来断掉。

我们抉择见解的时候,好像比较快,一下子就抉择了,这些都是平等的,在它们的本性当中不存在差别,通过我们的分别念去抉择见解总相的方面似乎很快,但是我们内心当中是不是真正地安住了?还没有,需要去一步一步地现前,现观就是都要真实地去现证。现证的时候,我们要一步一步地去修行,达到这个状态,就像前面我们讲的,比如看地图的时候,一眼可以把所有地图都看全,但是真正按照地图的引导去走的时候,从这个景点到那个景点之间,还是需要一步一步地去走。在地图上面看不到山也看不到水,只是通过一些记号表示,你去走的时候,有的地方要爬山,还是很累的,反正这些感觉都要经历。虽然看地图的时候,这些都没有,但是你去走的时候都会有。在见解方面我们可以很快抉择这些都是平等的,但是你真正去现前的时候,还是要通过一些比较细微的方式去有所体会。虽然都是等性的,但是里面还是有不同的。

色等无自性,“彼无”,就是不存在,它的所缘都是空性的。“彼无即为性”,它的行相是什么?对于法性是无本体的空性体性也不执著,它从法性上面来讲,所谓的本体空的体性也不执著,本体空本身通过修行也不执著。我们讲了,他的见解早就圆满了,我们不用担心,他是不是见解上面还没有圆满,现空无二的见解早就圆满了,就是要通过修行一步一步地达到这样的境界。比如说我们在抉择应成派见解的时候,生起的见解需要通过修行的方式一步一步达到,修行的时候,对于法性本体空性的体性也不执著,这就是下品忍的行相,对于本体空性不执著,对空性本身也不执著。

第二,中品忍位的所缘相差别。无生无出离清净,“无生无出离”可以说是它的所缘,“清净”就是它的行相。“无”字还是要放在生、出离、清净三者上面去。因为所谓的清净就是对所谓的清净相不执著,所以清净上面也要安立一个没有或者无的否定词,这是必须要安立的。中观通过一步步断掉负面的分别执著之后,逐渐现前它的本性空性。表述的时候都要说无,在没有方面一个一个去加。这里在给我们介绍的时候,虽然菩萨已经现证的时候,用不用词都没有什么,但是对我们介绍的时候,必须要通过否定的方式。本来我们实执心很重,肯定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会产生一些额外的执著,也是出于善巧方便,所以在描绘的时候,也会用一些没有自性、不执著等等的安立。无生无出离主要是通过果无愿的有基等性无生无离的差别,这也是它的所缘。

凡夫没有相应空性的时候,果是有愿的,愿就是希望的意思,希望得到或者说觉得它有一个本体可以让我们去追求,叫做有愿。无愿是因为本体空的缘故,没有什么可以追求和得到的,如果我们觉得本体存在,就可以有愿。如果不好的愿,我们就要去抛弃它;如果好的愿,我们可以去获得,这就是愿和无愿。相对来讲,无愿也算是空或者单空的状态,无愿本身也是空性的,对无愿也不能执著,修的时候要生起这样的状态。无愿是缘什么无愿?真正对果无愿安立的时候,就是有寂等性无生无出离,在等性上面的差别是什么?就是有寂等性无生无出离,有寂等性就是三有寂灭,就是三有和寂灭都是平等性的,这是无生也是无出离。无生是指什么?没有出生,三有是轮回的自性,世俗方面没有什么生的;出离方面是属于胜义的,就是说出离轮回、清净涅槃方面的法无出离,也没有什么可出离的。因为所谓的轮回和涅槃二者是相对观待安立的。如果有了轮回,就会有出离;如果没有轮回,就不会有出离。如果有,二者都有;如果没有,二者都没有。在世俗谛当中,当然会有轮回,现在我们正在修持出离轮回的涅槃法,就是有轮回也有涅槃。其实在它的本性当中,所谓的轮回是不存在的。轮回的本体是什么?我们流转的五蕴或者二取分别念、人执、法执等等,我们真正对每个法做终极观察,在抉择见解的时候,哪个是存在的,哪个是成立的?根本没有成立。

不管我们说的二取分别能取、所取,还是人执、法执,其他的色蕴、受蕴等等,都是属于对法界不认知的错乱分别而显现的。所谓的轮回自性,我们流转的过程中,正在分别、痛苦的时候,轮回的本性就是空的,根本不存在。真正分析的时候,在本性当中,正在流转的时候,轮回就是不存在的。如果从本性上面轮回就不存在,又何来灭掉轮回的涅槃?有轮回才有涅槃,没有轮回就没有涅槃。我们真正要现前的就是这个。如果你要现前,必须把最细的执著也灭掉。

如果我们要现前没有轮回,也没有涅槃,但是缘没有轮回没有涅槃本身,不放弃对它的执著,有寂等性也无法现前。所谓的有寂等性也是针对前面的有和寂,然后再产生一个有寂等性。如果细微的执著没有打破,真实的有寂等性也是没办法现前的。就像我们说,空性是究竟实相,如果对空性的执著没有打破,空性也现前不了,对空性的执著本身也是不相应空性的。修行的时候,果是无愿的。这种无生无出离的差别,叫做所缘。

凡夫人对于轮回当中的安乐方面是有希愿的,不愿意转生恶趣、感受痛苦,这是愿;希望获得安乐、长寿或者任运的快乐,也是愿。一般世间凡夫人对于轮回的法还是希求的,修解脱道的人会对涅槃的法很希求,因此就出现了轮回和涅槃各种各样不同的分别念。究竟来讲,这些都是没有的。无生也无出离,叫做所缘。

它的行相就是清净,通过修持有寂等性,即中品忍位等持的修法的智慧,通达对色法等五蕴自性清净也不执著,就是它的自性是清净的。本身来讲,它没有三有,也没有涅槃。对自性清净本身也不执著,叫做行相。清净两个字看起来好像是在肯定有个清净,但是所谓的清净就是一个行相,不能认为真正有一个清净存在。颂词当中没有明显的否定,就是把前面无生无出离当中的无字,配在了清净上面。清净也是没有的,清净本身都不执著,属于行相的本体。

对清净相不执著,意思就是了知法性,正在上座观修法性的时候,都是不会执著的。前面我们讲,有些上根利智者可能加行道很快就圆满了;有些修行者在加行道的时间会比较长。他修持加行道的忍位、有寂等性的时候,不可能长时间一直安住在禅定当中,也会起定。下座之后,仍然要去积资净障,对于该做的都要去做。当然在加行道的时候,还没办法真实安立入定和后得,一般来讲,入定和后得的名词、术语都是安立在地上的菩萨,比如入根本慧定和后得位。凡夫人有没有这些?勉强可以安立,有些时候我们说入座和下座,是不是比较准确一点?下座的时候,为了上座时可以更深地去修持有寂等性空性,还是要积累很多的资粮。该忏悔的忏悔,该积资的积资等等。我们现在修空性、实相、法性等福德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欠缺福德,或者罪障深厚,即便很精进的去打坐,打坐的时候显现上也修不动,没什么进展。

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去上座观修,一方面也需要为了上座时能够修得比较相应,平时在下座之后,该积累的福德、资粮一定要积累;该修的忏罪法门一定要去修,注意因果的取舍。在下座之后行为,是不是能够成为打坐的随顺因?这时的行为正确与否也很重要。如果你上座修法性,下座还是在由着自己的性子造恶业,贪嗔痴一点都不断除。下座之后的贪嗔痴,就会变成你上座修法性的障碍、违缘。贪嗔痴或者杀生、偷盗、邪淫等烦恼、恶业,都会成为违品、障碍。如果在下座之后,一个人的行为、烦恼比较轻微,或者比较刻意去对治,行为方面也是尽量如法,对于禅修也是一种顺缘。

为什么有时候说戒定慧当中是由戒生定,戒是什么?戒就是尽量约束不好的发心和行为。在戒当中,因为不好的起心动念和染污的行为都已经断掉了,断掉之后,在相续清净的状态当中,比较容易相应禅定。禅定生起来之后,也容易在禅定当中引发更深修慧。在上座的时候,应该要观修;下座之后,仍然需要积资净障。

虽然对于这些都不执著,但是在世俗当中或者在下座之后,仍然还是需要的。我们在强调一个法的时候,似乎其他的都不要了,并不是这样。这个地方只是强调了一个比较主要的修法,其他辅助的内容,还是要做的,只不过里面没有提而已,没有提不等于它可以忽略,上座、下座两方面都要配合起来,菩萨也要入定、后得要配合的。在加行道的圣者,也是要入座、下座。对我们来讲,也是一样的。我们平时相似的去打坐,在下座之后,我们的行为能够连成一片,就可以相应。上座的时候,修的是解脱道;下座的时候,完全是相应于轮回,二者之间没办法相应,也没办法连成一片。上座的时候,打坐有一些功用,念经也有一些感受。下座的时候,没有注意去防护,像这样很容易就散失掉了。第二次还要重新从头再来,当然它不会完全消失,可能还会保留一些种子。然后就在种子上面,对于已经被磨损得差不多的方面重新去修,下座之后,又去磨损,虽然也在不断地叠加、累积善根,但是速度很慢。

假如我们上座的时候很认真,下座的时候也很认真,累积得多,消耗得少,这时累积的速度相对就要快得多了。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为什么说,平时下座之后,或者说我们走出佛堂之后,仍然还是要把自己在佛堂里念经时得到的一些提示,以及闻思、打坐修行得到的这些,尽量在工作、生活过程当中忆念,保持正知正念,还是很有必要性的。

第三,上品忍位的所缘相差别。首先是“及无相”当中的“无相”,就是上品忍位。“无相由不依彼相,非胜解无想”。无相是它的所缘,由不依彼相,非胜解无想是它的行相。应该是这样断句,前面的不一定那么准确。首先我们看无相是什么意思?无相就是对应三解脱门当中的因无相。任何一个法都有它的因,因为现在我们断掉了是什么?我们永远断掉的都是自己眼睛看见、耳朵听到、正在经历的这些法,或者五蕴本身。我们以前是缘这些法产生执著而流转的,现在要缘这些法了知它们的本性,而还灭,还灭就是回归到它本来的状态。一切的五蕴、烦恼、山河大地都是属于增益出来的东西,就是无而显现的。它的本性当中没有这些法,而我们说还灭就是回归本身的状态,五蕴本身的状态就是离戏论。真正来讲,连显现本身都是从来没有出现过,就像梦境一样。在梦境当中,似乎有身体、山河大地,而梦境中所谓的身体、山河大地,其实连显现本身的的确确在真实当中也是不存在的。

如果直接说不存在,很多人可能会非常恐怖,因此说这些法没有实有的自性,首先破它的实有,保留一个显现。这些法虽然显现,但是现而无实有,安立了无实有,这时候对一般人来讲,还不敢说连显现都没有,并不是害怕别人来反驳,而是害怕这些人接受不了,把这么好的甘露当成毒药,那就不好了。首先说它无自性,最后也要说连它的显现本身不存在。

前面讲了,我们执著的就是这些法,这个法显现的因,其实来讲,无相就是取舍的等性,因无相是取舍等性。取舍等性是什么意思?没有自相、共相的差别,这里面也有这样的差别。无相就是没有自相,也没有共相。自相和共相,不管任何一个,因明当中也会讲自相、共相等等。所谓的共相,就是第六意识面前的一些影像。虽然自相有些时候说就像外在当中,眼根能够取到的这些法,但是现在我们不是在讲这些世俗的法,讲的是究竟的空性本体,不是在讲有法,就是在讲法性。在法性当中所谓的因,也不存在实有。没有自相法,也没有共相法,没有相的差别,叫做所缘。我们在抉择中观,破因的时候主要是用金刚屑因来破的,不管是实有的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的四种生都没有,不管是哪种生的相状都是不存在的,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的相都没有。这些是什么产生的?暂时来讲是缘起而生,究竟来讲是无生。

因为没有生,本来本性就不存在,所以生也是不存在的,暂时讲是无自性生,究竟来讲根本是无生的,生本身不存在,连生的名词都没有。它的因是无相的,没有自相、共相,叫做所缘。虽然在世俗当中有因,但是胜义当中,在它的法性当中是没有的因,确实是无相的,因无相是取舍等性,也是无有自相、共相的差别,这也是属于等性当中要灭掉的差别相,对因的无相,也是需要灭掉。因本身是无相的,如果我们认为因无相,它也是存在的,或者说因无相和果无愿有差别,也是要通过修行把它灭掉,所以叫做无相。

行相就是说,由不依彼相,非胜解无想。“由不依彼相”,不依靠前面的自相、共相的相状,然后“非胜解”。什么是“胜解”?对于相产生一个决定存在的肯定,叫做胜解。非胜解就是没有胜解、不胜解,通达不胜解相状,所谓的相状本身来讲是没有的,没有相状叫不胜解相状。在世俗当中胜解是好的,必须要肯定的,这是一个定解。此处认为因无相,认为它也是怎样的状态,有自相、共相或者它是无相的。不管怎么样,这些都是不存在的,通达不胜解的相状,还有一个是无想,并且是没有想的相,这是行相,它的相状没有,对它的想的相也没有,叫做行相。

在智慧面前,不管任何想的相都是不存在的,红色、白色、快乐、痛苦等等,都不存在,这些相在等性当中没有,全是平等的。它的行相不依于彼想,彼相非胜解,无想,就是这样。以上我们就大概了解了,不依于相状的戏论通达不胜解相状,然后也是没有相想。这就是上品忍位的行相。

在《现观庄严论》当中,讲得比较细致,有些论典比较笼统地讲了忍位大概是这个样子,在《现观庄严论》当中,对忍位的介绍就不一样了。除了这里之外,后面再讲的时候,还会反复出现很多类似的状态,比如在四加行等等当中,也会出现这些,所以这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对一个不同的法从方方面面都进行观察、抉择。对我们的修行,增长智慧、灭除颠倒增益方面,能够帮助我们以非常确定的方式来进行安立。因为真正在修行的时候,对于很细微的方面都了解了,修道的时候每个细节都可以修到量。《现观庄严论》后面还讲了,所有加行的项,一个个慢慢地都要修,最后一刹那当中修一切相。如果想要达到像菩萨那么高的智慧,一刹那当中现前一切相,没有经过前面的串习,没有通过这样的方式生起智慧,绝对不可能达成,怎么可能一下修这么多相?一刹那当中,对于所有的相都要修,根本不可能。如果一刹那当中没办法修一切的相,怎么可能达到佛位的一刹那当中遍知一切。佛位一刹那当中遍知一切这是果,这个果也是来自于前面的因。

因和果之间相应,果的时候一刹那遍知一切,修的时候,所有因方面的修法,也会达到一刹那当中现见一切的修法。在一刹那之中现见一切的修法,每个修法必须都要很纯熟,逐渐力量就这样增上了。我们的修行也是需要慢慢去修,无论是中观的四步境界,还有我们现在修的共同加行、不同加行,或者说生圆次第。每个法的出现、安立都有它的必要性,所以我们应该把心静下来,慢慢地一个个去修,修完之后,随着后面境界、功德的生起,一定是有一个不可逾越的必要性。有的时候我们不要图快,把这个法抛掉,那个法也抛掉,虽然不一定所有的法的需要修,但是有些次第,尤其是通过上师们的窍诀抉择下来的,让我们必须要经历的修法,还是要一个个落实的。

子四、胜法位:

加行道的最后一个叫胜法位。虽然都是加行道的修法,但对我们来讲都是一个概念,我们现在远远没有达到加行道的概念,总有一天我们会达到的,达到之后我们会想当时学习《现观庄严论》,对这些都已经学过,现在以前是大概学的时候云里雾里的,一头雾水,就不知道在讲什么,发愿以后要得到,现在终于知道了,正在一步步现前。像这样也是因为以前做过努力、发过愿,才有后面的果,所以后面的果一定是要经由前面的因,如果前面没有去学习,该通达的没有通达,也没有后面的果发生。

正定定作用,授记尽执著。

三互为一性,正定不分别。

“正定定作用”,属于下品的胜法位,后面再配一个尽执著。就是说正定定作用尽执著。“正定”就是它的所缘,“定作用”是它的行相。定作用尽执著,就是说对于禅定作用的执著也要消尽。定作用和尽执著是它的行相。“授记”是中品胜法位的所缘,“尽执著”是它的行相。“三互为一性”是上品胜法位的所缘,“正定不分别”是它的行相。

胜法位分了三个,胜法位也是属于等性的一个侧面,这是什么侧面?也是针对于三解脱门。前面是断除对境方面的三解脱门执著,然后胜法位是从有境的侧面,就是从自己的心,这里的有境就是说等持。因为三界轮回解脱门,我要安住三解脱门当中,前面所安住的在忍位的时候,对于三解脱门所安住的对境方面的了知,也是从它的有境方面断除执著。二者之间,忍位和胜法位虽然都是讲三解脱门,但只不过第一个是侧重于断除对境方面的执著,第二个是断除有境方面的执著,安住三解脱门本身来讲已经很高了。比如通过禅定、修行安住在空性等持或者无愿等持。虽然安住于这样的空性已经很高了,但还是没有真实的现前无分别智慧,需要进一步通过修行把能安住的有境、等持,本身的执著也要打破,打破之后就没有了。他已经通过前面的共相、不共相,对于显现、空性、双运或等性方面的不同侧面,慢慢一个个修下来,比如这是等性方面的所缘、对境,就是说缘三解脱门等境方面的有境,一个个修下来之后就没有什么了,该断的全部断尽了,这些修完了,上品的胜法位一过,就进入见道了,进入了见道,所有的障碍没有了。

第一,下品胜法位的所缘相差别。自己之所缘就是正定,它同样在讲记当中也出现了差别的持,理解还是和前面一样。属于趋入色法等四谛的有境本体无生、具三解脱的等持等差别,这是下品胜法位的所缘。这种正定、等持是什么?属于缘色法四谛的有境,有境就是我们安住禅定的心。真正来讲,你安住的时候当然就是不一定的。比如安住的时候,对境在圣者位的时候分不了,但是在讲的时候,可以说这是对境的法界空性,那是能安住的智慧。在加行道的时候也是一样的,还是从等持方面而言。“相应于本体无生具三解脱的等持”,这是什么等持?相应于本体的无生具三解脱的等持,它不是一般的等持,这种正定是相应于空性的,本体无生而且具三解脱自性的等性等的差别,这种所缘叫做正定。

“定作用”是它的行相,定作用三个字本身不圆满,加上尽执著才圆满了。进一步它的行相本身是什么?它安住等持,一定有安住等持的作用,对于本体等持的作用,任运自成的方面也不执著,尽执著就是也不执著。菩萨安住在等持之中,非常的任运。虽然这种任运自成和安住在菩萨位、佛位的任运自成还是有差别的。这种等持的正定和功用,虽然安住,但是也是尽了执著。这方面就是下品胜法位。这时候开始从有境方面来安立了,如果按照唯识宗的讲法,基本上在加行道当中,前面侧重于灭掉所取法,逐渐灭掉了所取。不管能诠、所诠,外境方面在暖位、顶位的时候都会去灭掉,然后在忍位的时候,就是善住唯识了。一切的外境,所缘、所取法都灭掉。到了胜法位,把心识本身也断掉了,再把所取、能取的心也断掉,胜法位一结束就会进入见道,在《经庄严论》当中也有这样的说法。

这里的意思大概也是一样的,在胜法位主要是断有境的执著,能够安住等持的自性。三解脱门当中,等持是和本体无生的。因为它也是自性空,然后果无愿、因无相,还是三解脱,所以和前面对应也是一样的。下品胜法位虽然是有境的等持,但还是和它的本体无生、空性的侧面相应进行安立的。

第二, 中品胜法位的所缘相差别。“授记尽执著”,“授记”就是它的所缘,即“具足色等四谛的有境果差别等持中得到佛陀授记等等差别”。首先肯定就是有境,然后是在三解脱当中的果,在果差别中是属于有境的等持,得到佛陀的授记就是属于它的所缘。在获得中品胜法位的时候,也可以获得佛陀的授记。一般来讲,忍位就可以获得。是不是只是在忍位的时候?不一定。在中品胜法位的时候,也会通过自己的修行自然而然获得了佛陀的一些授记等等,这些也属于果的差别。果是什么果?就是要成佛。佛陀授你要成佛的记,属于果的一个差别。

对于授记本身来讲,也没什么可耽著,果无愿,虽然得到了授记,但是他不会特别自相地执著而欢喜。他证悟了这么高的境界,虽然获得了授记,但是并不会像一般的凡夫人那样产生自相的傲慢、欢喜。从这个侧面来讲,安立为果无愿,获得的是佛果的授记。

“尽执著”属于它的行相。颂词当中的授记尽执著是连起来看了。因为尽执著要和下品胜法位、中品胜法位的行相连起来理解,它尽了什么执著?灭尽了对于殊胜果的等持,就是对授记本身,他的心相续当中没有执著。真正灭掉的时候,虽然获得了授记,但是对于他获得授记的等持本身,也是没有什么执著的。

第三,上品胜法位的所缘相差别。三互为一性,正定不分别。三互为一性中的“三”是什么意思?三就是讲能作、所作、作业。因为相应于生,这是从它的因方面来讲的。因就是能作、所作和作业。任何一个法的产生,都需要能作、所作和作业,最后才可以出生。因和果之间,能作所作是果了,因生果就是作业,所以这里符合因的体性。在上品胜法位的时候,色等四谛的有境,它的相就是自性所作,然后能作、作业三者互为一体的差别。就是讲因是无相的,有境相的自性当中互为一体,这是没有分别的。能作、所作和作业本身也是空性的,没有什么差别。能作、所作和作业三轮本身就是一体,一体的意思不是说三个东西完全融合在了一起,这里面有能作、所作,又有作业,好像虽然有三个,但是已经混在一起了。所谓的互为一性,不是混在一起的意思,而是说能作、所作和作业的本性完全是离戏空性、本来清净。

它的行相就是正定不分别,“正定”就是通过对于因相状法的等持。因相状法的等持就是因无相,完全了知因无相的等持也不分别,这是对等持本身也不分别。这里面讲的是安住在因无相的等持,但是对于能安住的等持本身的执著也是没有了。

所境方面早就断了,这里著重断的是什么?著重断的是有境的心。虽然讲的时候是说只要你的所取一断,能取自然离分别,就会断了。虽然见解方面是这样安立的,但是修的时候,还是要侧重于先断所取再断能取,所取断完之后,还要把能取专门拿出来断,断完之后,就是真实的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无始以来,对于所取和能取两方面执著的习气都很深重。虽然按理来讲,所取断了之后,能取也会断,但是我们相续当中的习气还是很深厚的。因此所取断完之后,也要专门地断能取。就像有些时候,修了外面的色法空之后,还要返回来修心的空。虽然心和外境是观待的,如果没有对境,你的心也就没办法安立。唯识也是一样的,首先要通过很多的修法,断掉对外境的执著,再返回来修能取方面的很多执著。

正定不分别就是讲到了上品胜法位,胜法位叫无间三摩地。无间三摩地过了之后马上见道。见道就是圣者了,真实见到了万法的实相,进入到了五道当中圣者道。

以上我们就学习了在加行道当中,每个具有的三个分别,共有十二种法的内容。分析的时候,对我们来讲也会有些规律可以去寻找,否则有些时候我们不了解到底是在讲什么。前面也讲了色法等共同、不共的方面,还有断实执、空性、双运,对等性方面也有三解脱的对境和有境。我们大概进行了一下分析。

癸二、摄义:

是顺抉择分,下中上三品。

这是顺抉择分的下中上三品,这是摄义和归纳。前面是从因果体的有法和法性两个方面分析了一些不同的差别。“顺抉择分”,我们前面也提到过,主要是见道叫做抉择。为什么叫抉择?抉择的本性是智慧,抉择灭就是通过智慧来把烦恼灭掉。因为是通过抉择来灭的,所以叫做抉择灭。

抉择是什么?抉择叫智慧,就是要通过智慧达到了灭的状态。比如在见道的时候,安住在无分别智,通过什么安住无分别智?无分别智也算是无为法的灭。这种灭是通过智慧抉择而获得的,叫抉择灭。前面我们讲了一个非抉择灭,就是不是以智慧得到的灭,它缺缘而不生。一种是小乘的非抉择灭,不是通过智慧抉择得到的灭,就是缺缘而不生。就像冬天的冰雪上面不可能生长夏天的鲜花等等诸如此类,就是小乘的非抉择灭。一种是大乘的非抉择灭,大乘的非抉择灭是什么?就是法性、如来藏。为什么这些是非抉择灭?它的本性就是灭,这不是通过智慧离垢之后得到的灭。我们通过修行生起圣智,把烦恼障、所知障分分灭掉,就是抉择灭了。通过修行得到的灭,叫做离垢染的涅槃,这方面就是离垢的清净。

而非抉择就不是通过抉择得到的,本性灭,本来就是灭的,这就是大乘不共的非抉择灭。比如说空性、究竟的涅槃,究竟的涅槃本身不存在烦恼,在法性实相当中根本没有,不观待抉不抉择,就是非抉择,叫做本性、本性清净、本净涅槃或者非抉择灭都可以。

随顺于见道的智慧这部分叫做顺抉择分。什么时候才是顺抉择?加行道是顺抉择,资粮道还没有顺。一般来讲资粮道的时候,开始安立顺解脱分。从资粮道开始,小乘来讲,生起了出离心;大乘来讲,生起了菩提心,就是随顺于解脱了。在此之前,该生起的出离心没有生起,这种善根叫做随福德分。在没有生起解脱心之前,叫做顺福德分,在资粮道的时候叫顺解脱分,在加行道的时候叫顺抉择分,一步一步逐渐随顺于实相。这就是顺抉择分的下中上三品,每个都有下中上三品,总共有十二品。

在讲记当中大恩上师也讲了一下不同的地方,前面我们也讲了,大概地分了一下,在暖位的时候,主要是讲到了共同的特法,对治共同的特法还有不共的特法。上品暖位的时候,主要是遣除对显现的执著,在顶位的下中上三品,断除的主要是对空性的执著。下品顶位断除的是对空的执著,中品顶位断除的是对双运的执著。在上品顶位断除的是对等性的执著。似乎到了上品顶位的时候,等性的执著已经断尽了。按理来讲,是不是已经可以了。按照中观的四步境界来讲,上面没有了。等性的执著断尽之后,应该可以完全证悟圆满的空性了。上师也讲了,有些大德说,这里面断显现、空性、双运、等性的执著,和中观的四步境界有一定的差别。比如说中观的四步境界在一个人的相续当中次第生起来,先修空性断显现,再修双运或者通过显现方面断除空性的执著,然后再修离戏断除对双运的执著,最后再修等性断除对离戏的执著,这些都是次第生起来的。

这里面的断显现执,对断空性双运断等性的执著和中观的四部境界有一定的差别,差别就是说这里中观的四部境界在一个人的相续当中次第生起来,首先修空性断显现,其次修双运断空性的执著,或者通过显现方面断除对空性的执著,再修离戏断除对双运的执著,最后修等性断除对离戏的执著,这是次第生起来的,和这个地方有点不一样。

不一样的意思是什么呢?它不是完全按照一个相续次第上去的,而是说在加行道的时候,菩萨的智慧通过在离戏上的层次分出来了不同的侧面。前面我们讲了等性,就是通过下品、中品和上品的忍位等性上面的差别法。比如说它的法相或者自性相,还有有寂的相、取舍相。就像它的本体、果和因属于不同的侧面,分别以三解脱来进行安立,逐渐的对治。这都是通过等性分出来的,在不同的层次,比如说在忍位和胜法位都是等性,但是有不同的层次,可以在不同的层次,再分出来不同的侧面进行安立。虽然都是离戏,但是在离戏的不同层次当中,比如说所谓的离戏在暖位的时候,可以分出层次,在顶位、忍位和胜法位,在不同的层次当中,对于不同的侧面分别断除它的执著。这就是此处和四部境界的安立不太相同的原因。

有些是同样一个层次的不同侧面进行断掉的,比如说前面虽然都是属于等性当中的三解脱,但是有些是侧重于它的对境方面,有些是侧重于它的有境方面,对境方面是缘它的本性、果和因,有境方面也是缘它的本性、果和因,这就是通过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侧面进行安立的,这不是直接说一个人相续当中,首先是空性,然后是双运、离戏、等性,最后就没有了。有时在不同的层次当中,可能断除的都是不一样的。比如空性双运的等性,就是在顶位当中,分了不同的侧面进行断除。从这方面讲的时候,不是完全一样的意思,就是这样去理解的。

有些时候是从对境、有境方面进行断除的,这些都是不同的反体,他们所断除都是一个层次,比如全是等性当中不同反体而已,一个是对境,一个是有境,都是从这个侧面进行安立的。上师也大概是这样抉择的,我们在讲中观四部境界的时候,也是说首先我们把见解生起来之后,比如说现空无二,或者一切万法都是平等、离戏的自性,见解生起来之后,我们怎么样去现证它?第一步是通过修单空的方式,断掉对实有法的执著。我们修很长时间之后,相续当中生起单空了,实执就断掉了。这时候怎么去断它的空执?就是修双运或者显现断空执,生起了双运之后,我们可能还认为双运是黑白绳搓一起的执著,所以这时候要修离戏,它没有戏论,修了很长时间,离戏生起来之后,对双运的执著已经遣除了,这就已经非常细了。也许我们对于所谓的离戏,还觉得瓶子和柱子的离戏不是平等的。再通过第四部等性,把别别的执著、离戏的一体他体断掉,然后安住在等性,修了等性第四步就圆满了,再进一步就可以证悟了,就是这样的层面。有些地方是相同的,有些地方是不相同的,大概是这样理解。这里面讲了所缘、行相,还有它的因。因当然已经讲了,因是全部变成了什么?全部都是属于见道的因。整个加行道的十二品都是属于见道的因,只不过它的因有稍微远一点的,也有最近的。

壬二(广说所断四种分别)分二:一、所取法之分别;二、能取补特伽罗之分别。

上师也讲了,能取法大多数属于所知障的范围,而能取补特伽罗之分别大多属于烦恼障所摄。首先把位置定下来之后,我们在理解的时候,首先讲所取,所取法的分别主要是相应于所断所知障的侧面,然后能取补特伽罗主要是相应于烦恼障。因为补特伽罗就是人,人我是烦恼障的因,法我是所知障的因,所以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安立。加行道不能真正断障,主要还是通过所修的空性智慧,这些所断的障碍不是说我把暖、顶、忍、世第一法位修完了之后,按照科判来讲把上品胜法位修完再断障,不是这样,其实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在前面我们讲的暖、顶、忍、世第一法位当中,次第把所取的法和能取的补特伽罗的分别,该断的都断了,该压制的压制,完全断掉还不行,这时候还没有真正现证实相,在加行道的时候主要还是压伏。修空性一定有它的作用。作用是什么?就是压伏粗大的分别,烦恼障、所知障等等,让它不现行。

癸一(所取法之分别)分二:略说本体之分类;二、广说事相之分类。

子一、略说本体之分类:

由所依对治,二所取分别。

“由所依”讲了所取的对境和有境,所取法也分了对境和有境。所取的对境有清净和不清净的法,不清净的法叫做所舍的所依法,这是轮回烦恼方面的法。然后清净的法叫做所取对治法。所舍所依和所取的对治,有时所取是针对能取来讲的,而这个地方的所取是针对所舍来讲的,所舍和所取是一组。因为轮回法是所舍弃的,而清净的法是应该取的。不清净的轮回烦恼法叫做所舍的所依,然后清净的涅槃智慧方面的法叫做所取的对治,一个是所取,一个是对治。对治什么?对治轮回。

“二”放在中间说明对境有两种,有境也有两种。它的对境不是所依和对治吗?它的有境也有两种,叫所取和分别。所取分别,有境是分别也有两种。认为不清净的法要舍弃的分别,叫做染污的所取分别;认为清净法是应该接受的分别,叫做清净的所取分别。“二所取”,一个叫做染污的所取分别,一个叫做清净的所取分别,这是对境和有境之间的关系。分了两类,一个叫做染污法,一个是清净法,一个是所取,一个是所舍,应该抛弃和应该接受的。对境和有境分了这样的两种。

子二、广说事相之分类:

由愚蕴等别,彼各有九种。

对于所舍的轮回烦恼和所取的清净,前面我们讲了本体的分类,现在是广说事相。“由愚蕴等”,“愚”相应于无明愚痴,就是染污烦恼方面的法。“蕴”属于无漏蕴。蕴字代表清净的法,由愚和蕴是染污和清净等的差别。“彼各有九种”,愚相应的烦恼法有九种,蕴相应的清净的法也有九种。下面还要讲,蕴属于无漏蕴,这里是代表清净的。蕴也有生、集聚的意思。虽然我们说的蕴都是属于有为、染污的方面多一点,但是出现在《现观庄严论》的蕴就是代表清净的法。

愚代表的染污分别有九种,我们大概简单地了解一下。

第一,愚昧不知染污因法的分别。无明愚痴本身是轮回的因,我们把无明愚痴当成轮回的因,严格来讲应该是对的。无明愚痴是轮回的因,很多凡夫人根本不知道这一点。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也不想解脱;有些外道想解脱,没有认清楚因,就把别的一些法认为是轮回的因,然后拼命去对治。真正的内道修行者把无明愚痴当轮回的因应该说是对的,烦恼无明是十二缘起的根本,想要断轮回,肯定要断无明,从一般的侧面来讲,这是对的。从修无分别智慧、般若波罗蜜多的侧面来讲,无明不知染污因法的分别,就是说把无明愚痴当轮回的因也是染污。因为相对来讲,属于染污所知障,无明愚痴本身是轮回的因对的因,一般来讲应该是正确的,如果你认为它是实有的,这种分别念也应该对治,属于执著、染污。染污不一定都是烦恼,相对于不清净的都可以说是染污,所知障从某些侧面来讲,也算是染污的法。因为无明是轮回的因,所以我们把这方面划在轮回当中,它是染污的一个自性。

中观当中无明也是空性的,《心经》讲,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小乘来讲,没有无明,但是也没有无明尽。真正讲般若的时候,无明消尽,没有无明也没有,我们应该真正相应于实相的时候,这些都是要断掉的。

第二,愚痴不知染污果法苦谛蕴的分别。前面是因,现在是果。无明愚痴会产生果法,果法就是属于苦谛的五蕴。如果有了无明,就会产生苦谛所摄的一切五蕴。我们了知了如果有了无明,就会产生五蕴的。如果认为五蕴是无明产生的,也是分别念,应该断掉对这个法的执著。

第三,耽著染污基是名色的分别。耽著染污基是名色的分别就是缘名色,然后产生我执萨迦耶见。耽著染污的基是名色,如果有了名色,就会产生萨迦耶见。有些地方讲的名色就是五蕴另外的异名。我执是缘什么产生的?我执是缘我而产生的,而我是什么?以五蕴为基,因为不了知五蕴是多体、刹那生灭、无常的,所以就把五蕴执著是常一,执著五蕴的整体为我,缘我产生我执。五蕴就是我的来源、基础。

名色是什么意思?名色也是五蕴,只不过在十二缘起当中的名色是识刚刚入胎的时候,进入到受精卵当中,这种状态叫做名色,就是六根还没有发育成熟之前的状态。色就是属于色法,身体最早的雏形。名就是心识的部分,这是一种名称,没有实际的色法、物质的自性,心识的名称叫做名。名色就是五蕴。耽著它,以它为基础产生萨迦耶见。如果认为萨迦耶见是产生轮回的因,需要舍弃,萨迦耶见即“我”需要被断掉,如果认为这样,也是属于染污的所取分别念。

萨迦耶见是不是需要断?从某个侧面来讲需要断,但是从中观的高度来讲,如果认为萨迦耶见需要断,本身也是执著。为什么?因为萨迦耶见是不存在的,本身是虚妄分别念,相应它的本性来讲,你认为萨迦耶见要断,其实也是认为它是存在的,从侧面来讲也是一种执著,应该要断掉的。它也是相应于染污轮回产生的,我见是放在染污的所取范畴当中的。

第四,基差别贪执为二边的分别。这是缘我执,缘萨迦耶见产生。我们看这里面有递进的关系:首先是无明,然后通过无明产生一个总的五蕴,再通过名色五蕴作为产生萨迦耶见的因,产生了我执,有了我执之后,再产生边执见。基差别贪执为二边的分别,就是通过萨迦耶见开始产生了二边,认为二边是需要断的,这也是染污分别。有了萨迦耶见,只要有了我,就会产生二边。常见和断见叫做边执见。有了我见就一定有边执见,认为我不会灭,就落入到常边;认为我死了之后没了,落入了断边。常见和断见的执著是缘我而产生的,有了我见之后就会产生常见和断见。认为常见和断见是不合理的需要断,这也是分别念。因为这里讲得都是很高的,加行道已经在修见道的智慧了,这种修行已经非常高了,修的都是靠近无分别智的,所以认为常见和断见需要断掉本身也是所断的法。

第五,不知净染功过的分别。常见和断见,这里面有两个,一个是相应轮回方面的法,比如说有了我执就有常断,有了常断之后就会产生下面的不知功过,这是一套。然后如果认为我执、常断二边、染净功过需要断,这些都是所取,这是另一套。大概我们就可以从这方面讲。

因为有了常见和断见,就不会知道涅槃的功德,也不知道染污轮回的过失。有了常见或者断见之后,就没有办法了知自性,清净涅槃的功德见不到,染污轮回的过患也见不到,这些都没办法了知。虽然我们了知如果有常断见之后,就不会分别,这些应该是好的,但是如果执著,就是不好的,属于染污的所取分别念了。

第六,不住彼过差别执为对治圣者的分别。如果不了知染和净的差别,就不可能住于圣者之道。不住于圣者之道就不了知轮回过患也不想远离,不知道涅槃功德,就不想趣入,这时候就没有入于圣道的因缘。本身来讲,你应该了知。如果不明白染净的分别,不想离开轮回,也不想趣入涅槃,这方面本来是对的。如果你有这种分别念本身来讲也是所取的。

不住彼过差别执为对治圣者是什么意思?“不住彼过差别”,不住彼过即不安住在轮回的差别。“执为对治圣者”,要对治轮回的清净道获得圣者之道的分别念,也是需要断除的。对于凡夫人来讲,耽著于轮回的过患,就不想修持解脱道。如果没有了知过失的差别,把清净的修持涅槃的道当成对治,获得圣者的道位,这一切都不会发生,这样的分别念都不会发生。你即便是了知了这样不对,但是没有分清楚染净之别,也不可能生起我要安住圣者道去对治轮回的想法,但是这也是一种所取,需要断除的。

第七,缘所断三轮的分别。所谓的三轮就是前面我们讲的能作、所作、作业。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作者就是我们,我们叫能作;所作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作业就是我正在做的事情。比如我拿个水杯喝水,我就是能作,水杯里的水是所喝的水,能喝是我。我用手抓杯子,把水倒进嘴里面咽下去就是作业。任何事情都有能作、所作和作业三轮。

如果执著我、对境、作业存在叫做三轮执著;知道我、所作、作业也是空性的,叫做三轮体空。我们认为执著万法三轮不合理,要断除,我要断除三轮,本来是对的。如果你认为有三轮可断,也是染污分别念。究竟来讲,虽然我们在通过没有三轮可断的的方式断三轮,但是站在见解的高度,也应该知道三轮本身是不存在的,没有所断的自性。我们认定有一个所断三轮,前面讲,还是在心中认可了好像有一个三轮的存在一样,因为它可断,如果你站在究竟的高度来讲,所谓的三轮本性来讲,也没什么可断的,就相应于没有三轮真正的自性了。

第八,自他三有等的分别。依靠善因、恶因等等的因果规律,自他众生造了恶业会堕恶道,行持善业会上升善趣,这些认为有三有的分别念也是属于染污。就是有因果轮回等的概念,有漏善业、恶业,以及和善趣、恶趣之间的关联,认为这些存在也是分别念。在究竟的实相当中,谁在造善因、恶因,谁在受痛苦和安乐,又是怎么受的?这一切从本性来讲并不存在,所以认为有这些也是属于断的自性法。

第九,于所断法差别生起相似清净法的分别。所断法的差别是什么?声闻和缘觉、菩萨等等,他们在所断法上面是有差别的。因为声闻和缘觉的种性和修行的法本身,能断有局限,所以他们所断法也是相似的清净法。他们把所断断掉之后,生起的是相似的清净法,不是究竟的清净法,这是应该舍弃的,认为声闻缘觉道相似的清净法是应该舍弃的,这样也是染污所取。

从某个侧面来讲,声闻缘觉和菩萨所修行清净的因都不一样,当然,从某个侧面来讲,它是歧途应该舍弃。如果心中认为声闻缘觉相似清净法应该舍弃,如果这样想、这样执著就是不对的,这是染污。按照这里的说法,分别念也是属于加行道所断。这些都是要在加行道的修行当中实打实的去修的,次第的断掉。

下面属于九种清净所取方面的分别,认为这些都是清净的法,不是和轮回相应的。前面和轮回相应的,下面是和清净的法相应的念。

第一,执著清净体为无漏五蕴的分别。颂词当中的“蕴”字就是讲清净的本体,清净的本体就是无漏的五蕴。这里面虽然也叫五蕴,但不是我们平常讲的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和解脱知见蕴,这叫做无漏五蕴。

戒蕴是什么?戒蕴就是圣者相续当中的无漏的戒体,属于无漏戒。不是平常我们讲的凡夫人相续当中的别解脱等等,不是这样的戒,它是无漏戒。定是无漏定,也是属于无漏的禅定;慧也是属于无漏的智慧;解脱蕴的解脱是什么?身和心都从烦恼当中解脱了,叫解脱蕴;解脱知见蕴是什么意思?解脱知见蕴就是我对于解脱本身的状态非常了解,叫做解脱知见。有些地方讲,所谓的解脱属于根本定当中的入定位,根本的就叫解脱。真正来讲,在入定位,根本慧定的时候已经获得了解脱,解脱知见是属于后得智,也有这样解释的。或者说在小乘当中讲解脱是身心获得了解脱,慧解脱、俱解脱等等,解脱知见是获得解脱之后,对于很多的法都有所了知,对该了知的法,以前不通达不了解的都知道,叫解脱知见。这些只有圣者才有,属于清净的法。无漏戒、无漏定、无漏慧、解脱、解脱知见凡夫人没有。我们现在只是修相近的因。执著清净体,清净的本体是什么?无漏的五蕴就是清净的本体。如果我们认为清净的五蕴是应该去获得、接受的,也是所知障,就是属于清净的所取。

第二,执著增上缘为清净处的分别。这是从缘的角度讲的。第三个是从因的侧面讲,分了本体、因和缘。谁的增上缘?就是蕴的,清净法的增上缘。清净的处就是无漏五蕴的增上缘,这是从缘的角度讲的。缘是什么?无漏五蕴的增上缘是清净的处,属于十二处当中的无漏法的部分。因为这里面并没有讲五蕴的自性,虽然它是以十二处来讲的,眼触、耳触乃至于意触等等叫内六触,外六触从色处、身处乃至于法处,这些叫做十二处。十二处当中有有漏的,也有无漏的自性。比如说戒律,无漏戒假如说在前面的五蕴当中,它是属于哪个蕴?属于色蕴的部分,在小乘的《俱舍论》当中,讲戒律属于无表色,无表色属于色蕴所摄。然后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属于什么?属于形蕴,在小乘当中讲这些是心所法,定属于心所,就是等持心所。慧是慧心所,解脱属于定解,解脱知见也是慧的本性。

虽然可以涵摄在五蕴当中,但是也可以包括在十二处当中,在十二处当中属于无漏法的部分。有些地方讲了,在十二处当中,比如说分别的时候,虽然色触、眼触等等属于有漏,但是在法触当中,会有清净的自性。比如说涅槃的法、三无为等等,这些无为法、抉择灭等等,都是法触当中可以包括的。因为十二处当中有法处的缘故,也有一些属于无漏法的部分,所以十二处当中属于无漏法的触是属于无漏法的增上缘。为什么叫做增上缘?如果有了这些清净的法,通过这些可以产生清净的蕴,所以属于根源或是增上缘。

第三,执著近取因为无漏界的分别。前面是增上缘,现在是近取因。无漏界的近取因属于十八界。从所知法来讲,最略是五蕴,中等是十二处,最广是十八界。这些在《俱舍论》的第一品当中讲的比较广。前面讲了十二处当中,有眼触乃至于意触和色触乃至于法触。十二处作为因,如果具备了内六触和外六触,它的果就会产生。比如说眼触和色触和合之后,就会产生眼识界,这时候就不能叫触了,叫做眼识界。

在十二处当中的眼和色,叫眼触和色触;在十八界当中,眼叫眼界,色叫色界,它们所产生的果叫眼识界。乃至于最后到意界,意界所对应的是法界,意界和法界所产生的叫意识界。十二处再加六种识就叫十八界。十二处指内六触和外六触,没有讲他的眼识、耳识等等,在十八界当中就讲了眼识、耳识,后面再加上它们的果,这些都是通过界的名称安立的。眼界乃至于意识界,无眼界乃至于无意识界,这些在《心经》当中也有,《心经》里对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五蕴,眼耳鼻舌身意,眼界乃至于意识界,乃至于无明、无明尽,乃至于苦集灭道,乃至于菩萨的智慧,每个都是讲自性空,没有一个是空性的自性。这里也是执著的法,都是一个一个要破掉的。十八界当中的意界、法界和意识界等,这里面有属于无漏法的部分,这些是可以接受的,也是清净的分别,这是从近取因的侧面讲的。

第四,于缘起执为世俗法的分别。缘起对于世俗的显现来讲,就是如梦如幻的承许的。如果认为一切世俗是如梦如幻的,可以接受这些,这种清净的分别念也是要断的。我们再再讲,这是属于加行道,接近于见道的智慧,他们的修行非常高了。对我们来讲,如果还没有生起如梦如幻的见解,一定要致力于生起来;如果还没有修的,一定要修,一定要修行如梦如幻;如果没有学习,一定要学习。这种如梦如幻是应该接受的,对我们来讲绝对需要接受。

真正要破它的执著,是到达加行道的时候,才慢慢地把这个作为所断。如果你还保留了对此的执著,就需要破掉。虽然不像佛一样证悟圆满,但是见道证悟的一定是无分别智,要现前的是究竟离戏的法界,能证的是无分别智慧。在他们的境界当中有少许的执著,不管是缘佛的执著、缘道的执著,还是缘现空无二基的执著。不管是什么执著,都要断除。这里面把这些都作为所断,在要现前实相、证悟无分别智的时候,才作为所断的,而不是说一开始就作为所断。

第五,于本体空性执为胜义法的分别。认为万法在胜义谛当中是空性的。它的本体是空性的,认为这是应该所取、现证的,或者就是它的本性。这种对胜义谛的执著,也是属于所取分别,包括在所断当中。法执相应于所知障,也是需要断掉的。在初地的时候,要证悟二无我空,遍计所执方面的二障都要断掉。

这种对胜义谛的执著也是清净所取,空性本身都不能执著。这时候他正在修空性,也知道所修的空性本身也没有什么可执著的。因为前期的铺垫特别的强劲、深厚,所以断的时候,不会有任何问题。对我们来讲,现在一分都没断,觉得好像断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一样,只不过我们没走到那一步,如果到了那个时候,断除对胜义谛、空性的执著,非常自然的就开始要断除了,而且不会有任何负面的作用。

第六,行为方面执著布施等六度义的分别。前面是世俗和胜义两个方面来讲,这是行为方面。执著布施等六度,认为布施乃至于智慧度的六度万行是应该行持的行为,属于一种所知障。这种所知障属于清净的所取分别,六度要行持也是要断掉。在什么状态当中?就是在无所住当中而行于布施、持戒。这方面在《金刚经》当中也讲了,应该生起无所住心,在无所住当中行于布施。二者之间都是以双运的方式行持的。这是行持的时候不执著布施,而不是说不做布施。他认为这是需要去行持的分别念本身需要断掉,不是断除认为这是可行的分别念,完全不做布施了。如果用不执著布施本身的智慧去摄持布施,布施也会特别的清净,里面没有什么执著的障碍。

第七,执著现见前所未悟的实相是见道的分别。这时候认为见道是前所未见的,以前没有见过,马上要见到了。这是见道,没见过实相,这种境界是应该接受的。如果有学道的果方面有执著,也是属于所知障,应该断掉。

第八,执著修行已见实相是修道的分别。所谓的修道就是对于已见的法反复串习、修行。修道是已经见过了实相,反复去修行。

第九,执道究竟为果无学道的分别。他认为十地圆满之后,就成佛了,佛果是应该获得的,这也是属于分别念。《般若经》中经常讲,从色法乃至于一切智智之间,前面的色法是从染污方面的法,无明、色法乃至于这里讲到的三十七道品、六度、四谛,还有见道、修道、佛果,一切智智之间都要断除执著,只有对这些法的执著断掉了,才可以现证见道、修道、无学道。如果内心当中牢牢抓住佛果是获得的,众生是要度的,有这些分别念,根本没办法现前究竟的实相。有一种善巧方便,既不执著也要去修,这就是菩萨殊胜的智慧。《心经》当中讲,无智亦无得。“智”主要是讲菩萨智,“得”属于所得的佛果,菩萨智没有什么可获得的,最后究竟的佛果的获得,也是要断掉的。

当然这里面的断还是在加行道的断,加行道断和在一地、二地等等上面的断相比,虽然都是逐渐要断的分别念,但是里面主要是相应于他所修的空性,能够安住于什么程度的空性,基本上济源市断什么样的执著。这里面根本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根本一点断不了,虽然最多还是压制,但是已经把这些列为他所断的范围了。在修的过程当中,这些能断的执著都要断掉,如果该断的不断掉,没办法趋入见道。从证悟见的方面来讲,必须要知道一切都是空性的,至于这些真正的根本、种子、习气,要在见道之后,通过修道的智慧慢慢断掉的。

今天我们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