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释》第十一课笔录

1495258377(1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

《现观庄严论》宣讲是般若波罗蜜多,在抉择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按照弥勒菩萨的智慧分为八事七十义来抉择整个《般若经》的意趣。现在我们正在讲八事当中的第一个遍智,有关遍智的内容可以通过十个分支来进行抉择。前面已经学了发心、教授、顺抉择分,也就是加行道,现在要学的是种性。种性就是讲圣者种性,我们能够修行,成就菩萨、佛果位。为什么有这样的安立,或者通过什么原理可以成立修行和它的果?因为有种性的缘故,所以如是的安立。

庚三(修行所依之种姓)分二:一、真实宣说;二、遣除诤论。

如果我们要修行,从发心起直到究竟的佛果,整个修行所依一定要有一个种性,所以我们要了知殊胜的种性。

辛一(真实宣说)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壬一、本体。

本体的科判没有颂词,哦巴活佛在解释的时候,分了本体和分类。下面我们就按照上师的讲记来学习第一个科判。所谓的种性就是基础或者种子的意思。我们为什么能够修道?因为有种性,所以种性是属于修法和得果的根本。按照《现观庄严论》中种性的安立,就是指心的实相。整个佛法对于种性根据不同的根基,也有不同的安立。首先是小乘种性,一般的世间道不安立修行的种性。因为此处的种性都是指解脱道,所以就不分析世间的种性了,主要是解脱道的种性。有解脱道的都要安立道本身的所依,因为它是道的所依,所以就是从解脱道的侧面安立种性。所谓的小乘种性,就是能够获得圣者果位的特质或者种子,这个种子就是在我们心上面,对于修道本身的顺缘、基础或者因。

在小乘当中,从四个侧面安立种性,比如对于衣食要知足少俗,不贪著自己的衣服和食物,可以作为一个修道的基础,还有对于世间的药物、居住的处所等等,都不刻意的去追求,没有很高的要求,能够知足少欲。并不是一定要过一个非常贫穷的生活,而是从心上面安立的。如果你的财力足够强大,这个基础上的知足少欲,并不是一定非要去买一个特别破的房子去住,那是显现上的知足少欲,不一定。如果买好房子,对你来讲完全不成问题,相当于一个月收入三千块的人,花几块钱买几个包子吃,根本不算没什么,就像这样的消费水平一样。你可以去过很好的生活,虽然在别人眼里很奢侈,但对你来讲就是一般的,这就是知足和少欲。还有要对佛法的闻思修有兴趣,四个条件加起来就是圣种。作为共同的修行、小乘的种性要具足四个特点,如果有了四个特点,就会堪能修持圣道,成就圣者的种性,这是一种因素或者基础。

从大乘的侧面讲,无始辗转传来,在我们的六处上面,六处有些地方叫做六根。唯识中的六根都是心识的自性,唯识宗的根不是在色法上安立的,都是在心识、习气上安立。在六根上面辗转传来了能够修道的特质。这是什么基础?就是智悲力。心识具有智悲力的特点,任何一个众生,只要有心识。不管是牛、狗、猫,或者一般的人,只要有心识,在心识上面都自带了一些智悲力的特点。即便再凶狠的动物,像老虎、狼等等,它们对自己的子女也很慈爱,这一分就是属于心识上面慈悲的一分种性。它们也有一定的智慧,比如猛兽也懂得怎么通过伏击而获得猎物或者蜜蜂也很懂得筑巢等等,这些都是智慧。只要有心识,智慧的特质也是有的。还有力,只要有了智悲,就会有能力。只要有心识,心识上面就自带了这些能力,依靠这样的能力修行,把有漏的垢染,就是心识上面的虚妄分别去掉之后,当慈悲心、智慧、力量都通过修行达到极致,都可以成佛。

唯识宗属于有为法的种性,就是增长的心识本体。每个众生都有以六根辗转传来的智悲力特点。不管怎么样,只要有心识,在心识上面就具备这样的功能,只不过它在凡夫位的时候,是和我执、无明、染污、颠倒等等混在一起了。在修道的过程中,要把染污的部分去掉,然后要通过修行,让种子的能力辗转增上。虽然本性还是有为法,这种有为法的种性,按照唯识宗观点,佛智也是刹那生灭的有为法,但是上面的智慧悲心和能力已经达到究竟不会退转了。为什么会成佛?就是心识上面无始以来辗转传来,六根上面自带了清明的,具备智悲力特点的法,这就是种性。以上是属于共同乘唯识宗的讲法。

进入到中观宗以后,中观有二种,自空中观和他空中观,主要是相应于究竟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的意趣。如果按照二转法轮的观点,所谓的种性就是所有众生心的本性、法界实相和本来空性。不管再怎么流转,心的本性都是空性的,空性这部分就是属于种性,这是一种无为法,不是通过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本来就是空性,不是说以前不是空性的,现在因缘和合就变成了空性。不管你证悟不证悟、了知不了知、修学不修学,反正万法本来如是安住在空性当中,尤其是众生心的空性就是法界的实相,叫做本来的空性。这就是把空性安立为种性。二转法轮当中,基道果的基是什么?基就是现空双运的大空性。依靠现空双运为基础,修行方便智慧无二。通过修持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无二无别,究竟可以现前色身和法身无二的果位,这一切就是因为万法空性的缘故。

因为万法空性,所以在空性当中现前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空性的缘故,可以修持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能够现前法身,也可以通过世俗谛当中修持福德资粮的缘故而现前报身。众生的种性是不变的,每个众生都有,只要有了这个,就可以修道,也有了成佛的可能。为什么?每个众生都具备成佛的种子,这种成佛的原始因素每个众生没有差别的平等具有。

二转法轮是从空性方面来安立为种性的。上师老人家在这里讲,二转法轮中种性苏醒的表现,就是听到了大乘教法,比如听到菩提心、空性等法要的时候,非常的欢喜,身体情不自禁的发抖、眼泪直流等等,如果听到空性的教义之后,有这种反应,说明他的种性苏醒了。这不是说他有种性,流不流眼睛空性都是不变的,这是证明他的种性开始苏醒了。虽然每个众生都有原始的种性,但是堪能修道,必须要有一个苏醒的过程。苏醒怎样才能体现呢?就是听到了大悲的教法,尤其是听到空性的不共教法时,能够有一种外相的体现,这就是属于二转法轮的种性。

对我们来讲,现在学习《现观庄严论》或者般若波罗蜜多、中论等教义,也是让我们相续当中的种性趋于苏醒的训练。虽然我们听的时候没有这么大的反应,但是如果能够越听越欢喜,越听越相应,最后完全可以接受空性,而且能够欢喜修行。虽然没有大的反应,但是也说明你的种性苏醒了。如果你的种性不苏醒,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听闻空性的论典,以及为了证悟空性去积资净障。如果没有苏醒种性,根本不可能做到。

三转法轮分二种,一个是暂时的,主要是唯识的观点;一个是了义的,主要是如来藏。三转了义的观察究竟他空见,安立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光明、佛功德,这样的佛功德和大空性无二无别。每个众生普具成佛的佛性,不单单是具有空性,而且也具有佛功德。释迦牟尼佛具有的功德,在每个众生相续当中平等的具有,只不过因为众生的无明颠倒,障蔽了佛性,没办法让它显发出来,所以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显发佛性的。佛功德是不变化的大无为法,相当于我们通过各种仪器已经探测到了下面有一个黄金矿或者大钻石矿,里面蕴含了很多钻石和黄金。如果我们已经勘探到了矿藏,现在需要什么?只要去开采。就是把工人、机器找好,再把加工的东西准备好,再去开采就行了。开采到一定的程度,如果真正地现前黄金矿石,然后挖出来之后加工就可以了。

虽然我们现在非常恶劣、具有很多烦恼,但是每个众生的心性本具佛功德。这是佛陀已经勘探好了的。佛陀成佛之后,告诉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开采本具的宝藏。三转法轮中讲到的种性就是无为法的光明如来藏也是这样的。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就是如来藏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其实空性和光明二者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法界。我们的种性就是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抉择的教义和合体,不是说三转法轮抉择一个,三转法轮抉择一个,这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来抉择一个法。把二转法轮、三转法轮抉择的体系得到的结果合起来,就是真实的如来藏本性。

有两种种姓,后面还要讲,一个叫做性种,一个叫做习种。一种是性种,每个众生本具的叫做自性住种姓,也叫性种。不管你修不修行、了不了解、现不现前,每个众生都平等具足。一种是习种,修行的种性叫习所成种姓,或者说修增长种姓。修习增长的种姓,就像前面讲的一样,在饮食、药物、房子等方面开始知足少欲了,对闻思修有了兴趣。从总的方面来讲,修行的种姓苏醒了,听到了空性有震动或者听到了如来藏很欢喜,就是属于苏醒种姓。从这儿开始修增长的种姓,就进入了修道。不管是从二转法轮或者三转法轮讲的时候,种姓都是自性住的方式,就是说每个众生都真实具备,到了一定的阶段才能真实修行。比如说现在在世间当中,很多众生具足自性住种姓,并还不具备修增长种姓,他的种性还没有苏醒。那这部分众生怎么办?佛菩萨会变现很多的化身,在他们身边逐渐的引导,首先让他们对善法有兴趣,多多少少种一些善根,逐渐地引导他们。

就像我们现在的亲人一样,只愿意偶尔去放个生、磕个头或者听堂课。按照这个速度,什么时候内心当中的种姓才能够苏醒?每一世都这样慢慢来,一世做一点,过了若干世之后,可能就会达到像现在我们这样对于佛法具有高度的兴趣,才能够真正对学习佛法有兴趣,从那个时候开始修增长种姓基本上有了一个大概的形状。初具规模之后,就可以谈修行了,在此之前可能还谈不上修行,还是让他种善根的阶段。我们现在能够遇到般若波罗蜜多或者对于如来藏、空性、大悲心等能够听闻,产生信心去修行。通过佛菩萨和上师们在多劫当中逐渐的引导,我们才达到了现在的状况。

通过种姓安立的时候,上师在讲记当中说,也有不同的讲法。比如有些地方讲有决定种姓、不定种姓和断种姓三种,第一,断种姓者。又叫阐提种姓、一阐提,就是说没有种姓。无种姓者是什么?无论如何都不想解脱的人。你再怎么讲,他也不想解脱,就是没有解脱的种姓。

第二,不定种姓。有些声闻的不定种姓,有可能转变成菩萨;有些缘觉的不定种姓,有可能转成声闻或者菩萨;有些菩萨的不定种姓,虽然现在修持菩萨道,但是后面又变成了声闻道等。

第三,决定种姓。决定的声闻种姓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只是修行或者证悟声闻道;缘觉决定种姓也只是在缘觉种性上面修行和证果。还有决定的菩萨种姓,也是不会转变的。

如果按照祖师们的分析,断种姓者只是暂时的安立。相当于名称上有,就是说这个有情在一世或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中,你不管怎么样用善巧方便劝他,就是不想解脱,这叫没有种姓。在一段时间当中没办法苏醒,从这个侧面来讲,可以大概地安立为断种姓者。会不会有决定的断种姓者,永远没有办法生起出离心,不能成佛的?究竟来讲,在了义的大乘当中不可能有这种情况,只是阶段性的有。不定种姓也是暂时的说法,根本没有不定种姓,都是决定的种姓。决定种姓当中,决定的声闻种姓和缘觉种姓也是没有的。虽然他们在证果之前不会改变,但是在证果之后也会变。在《妙法莲华经》当中讲,暂时三乘究竟一乘,暂时来讲有三乘安立,究竟只有一个佛乘。所有的众生必定会成佛。虽然暂时获得声闻缘觉的罗汉果,但是休息一段时间之后,仍然会入大乘,最后一定会成佛。按照最了义的观点来讲,一定是究竟一乘的。

《现观庄严论》是按照哪种观点宣讲的?《现观庄严论》讲的是般若波罗蜜多,绝对承许究竟一乘。暂时来讲有声闻乘和缘觉乘,有些声闻修行者怎么跟他说大乘都没有信心,也生不起兴趣,只是愿意缘声闻和缘觉的小乘道修行和证果。虽然暂时没办法入大乘,但是当他证悟阿罗汉果位之后,逐渐会转变意乐,最终就会趣入大乘当中。《现观庄严论》是究竟意趣,不承许前面的说法,只承许究竟一乘。从种姓来讲都是本来具备的,不管怎么样,分析观察每个众生都是五蕴皆空的,这方面没有差别,都是空性的,不会变化。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宝性论》等观点抉择,每个众生都具有佛陀的智慧,这是三转法轮著重抉择的。在二转法轮当中,抉择了一切万法的法界空性,就是属于我们的种姓,这个种姓每个众生都具备,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修道。因为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空性的缘故,所以只要具有了因缘就可以转变。一切众生的种姓都是大空性的,在这个基础上发菩提心、积资净障等等,每个众生都会成佛。因为这方面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给他成佛的因缘,众生一定会成佛,所以从这个侧面来讲,众生都是可以成就佛果的。

壬二(分类)分三:一、以总体修法而分;二、以分别断治法而分;三、以特殊通达法而分。

癸一、以总体修法而分:

“总体修法而分”,空性可以分类吗?虽然空性本身不可以分类,但是缘空性的心可以分类。空性就像虚空一样,我们对虚空如何分类?虚空没办法分类,但是通过参照物或者通过我们的心可以分,东边、南边的虚空,或者说东边的虚空有云彩等等,这是可以讲的。虽然虚空本身没有分类,但是可以通过其他的参照物或者我们的心识,大概地给它分类。法界空性也是同样的,空性本身无法分类,本性当中没有任何的不同点,万法的空性都是平等的。有些时候从空基方面来看,这是柱子的空、那是瓶子的空等等,可以按照空基来对空性做暂时的分类,究竟来讲它的空是没有差别的。金碗里面的空和银碗里面的空,只不过是容器有别,空不会有差别。主要是从能缘的侧面来讲,可以分类;从所缘的侧面来讲,法界空性方面没有什么分类。

通达有六法。

我们要通达种姓分为六种法。因为种姓是修道的所依,所以我们要通达,就是在空性上面修道,所以空性本身就是我们所要通达的。通达有六法,通过六个法来进行通达。第一是暖位,第二是顶位,第三是忍位,第四是胜法位,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加行道,即以暖、顶、忍、胜法位进行安立的四个通达位,第五个是见道,第六个是修道,就是从六个能缘的心识来分的。

六种能缘的心识都是对于法界空性有所认知、觉受或者证悟。如果是平凡者或者资粮道的修行者,他们对空性本身没有觉悟,乃至于还没有感受。虽然每个凡夫乃至于苍蝇蚊子的相续当中也具备这样的种姓,但是只是平庸的状态。有所缘方面,能缘方面,即对于空性的认知平凡的众生还没有。前面我们讲了,资粮道是以闻思为主。从加行道开始对于法界空性,相当于靠近了火源,开始感受到了热度。对空性有一点点感受,就是从这儿开始的。安立通达的六法时,起点就是从加行道开始的。加行道的暖位,对于空性方面通过修行的方式已经有所感受了,这不是从见解上面,而是心的证悟。虽然还不是亲证,但是已经有了感觉。到了顶位这种感觉会更加地强烈,对空性的了解会更深刻一点,最后到了忍位、世第一法位,对空性认知在逐步地加深。到了见道的时候,对于空性就是真正的亲证了。通过前面加行道的修行,对空性的认知越来越深,逐步的趋入实相。初地菩萨会真正证悟空性,对前面感觉到的方面已经亲证了,这就是见道。修道就是在亲证实相的基础上,逐渐地在修行,然后达到圆满。

为什么没有无学道呢?无学道是所有的种性彻底现前的阶段,本性是什么,佛果就是如是的现前,它已经没有什么增上的侧面了。从这个侧面来讲的话,没有什么可修的,所以无学道在通达的六法当中是不算的,这是从内心当中对空性有所觉受,到修道圆满之间安立的六种法。

上师注释讲到了,一种是自性住,自性住和习所成两种种姓在《大乘经庄严论》等很多地方都讲了。对我们来讲,这两种种姓很重要。如果了知了我们有自性住种姓,在修道、发心的时候就不会怯弱,因为我们本身具备种姓。相当于虽然我现在很穷,但是已经知道我的房子下面有一个钻石矿,它的所有权是我的。只要我精进的去挖,钻石挖出来之后,我就富裕了,贫穷只是暂时的。对自己的信心和勇气的生起和稳固,了知自己具有种姓非常重要。这样我们就不会感到自卑,我这么差的一个人,烦恼这么粗重,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么多。如果真正学习到了自性住种姓,尤其了知了每个众生本具佛性。从二转法轮来讲,本具空性实相;从三转法轮来讲,本具佛功德。

因为按照佛陀的智慧观察,每个众生的心都是觉悟的自性,所以了知了之后,自己就不会害怕。为了求佛果度众生而修行,就有了生起勇气的基础,这不是盲目高兴,这种勇气是有基础的。什么基础呢?就是了义的佛经。对于了义的佛经,佛陀不是方便宣说的。在了义的佛经当中,已经讲了我们本具的佛功德,只不过现在被暂时的垢染障住了,就像已经探明你的房子下面五十米的地方有一个大宝藏,被泥巴、石头遮障了。你只要精进地挖,多挖下去一米,就离宝藏近了一米。这时候他的精进也是不一样的。他非常确信有宝藏,这不是没有根据的确信。如果是没有根据的确信,不管走到那个地方,自己都闭着眼睛想一下,我觉得下面有宝藏,必须挖下去才能确定有没有。你挖了很长时间之后,可能慢慢地没有信心了,最初的信心就会动摇。这里的信心不一样,这是佛陀通过究竟的智慧观察之后安立的。每个众生都具有这样的自性。我们确定自性住种姓,对于修道方面非常重要。

还有一种是修所成,修增长就是习种。通过能够慢慢离垢的修行,就像前面一样,我知道自己本具佛性。虽然本具佛性,但是你啥都不做,能不能自动现前呢?不会自动现前,你自己还是要精进。就像你说反正我有宝藏,天天睡懒觉,啥都不做。这个宝藏还是没办法自动跳出来。虽然具有宝藏,但是还要去挖。没有人可以代替你,自己必须要去做。同样的道理,我们虽然本具佛性,但是如果不精进去修行,还是永远处于金矿的状态,不会变成黄金。为什么佛陀劝我们发菩提心、闻思修?就是为了开显我们本具的佛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癸二(以分别断治法而分)分二:一、无间道之法;二、解脱道之法。

前面是总体而分,现在是分别来分。分别来讲,“断治”,“断”是所断,“治”就是对治,从所断和对治方面来分的。所断和对治有无间道和解脱道。前面我们也大概提到过无间道和解脱道,当我们修行到了一定的阶段,如果你完全没有智慧,安立不了解脱道。有了一定的智慧,可以和我们的烦恼作战,这个时候就可以安立无间道的前行了。真正的无间道是我们已经拥有了能力和烦恼作战,所谓的无间道就是说我们智慧的军队和烦恼盗贼的军队正在作战的时候,而且我方的力量很大,作战即将胜利的时候,叫做无间道。

作战只是一个比喻,需要两方面同时具足,然后互相厮杀。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说了,所谓的交战并不是两个人拿着宝剑互相砍杀。很容易让我们理解程心中左边一个智慧,右边一个烦恼,好像同时具足,都在打仗一样。真正对治就是在一个相续上安立的,也就是说,当你有烦恼,这时是没有智慧的。第一刹那烦恼、第二刹那智慧,第三刹那烦恼……这样逐渐在相续当中不断地延续智慧,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我们的智慧力稳步增长的时候,障碍逐渐地消弱了。当智慧远离的时候,相续当中的烦恼会因为没有智慧的缘故而重新现行,所以这是一个相续当中的不同阶段。

在因明当中讲对治的时候,并不是两个法在同时打仗,这样就成了两套相续了,一套相续是智慧相续,一套是烦恼相续。如果同时存在必须是两套相续,而每个众生只有一套相续,怎么样安立对治呢?以前我们没有智慧,第六意识上面只有烦恼、我执不断地增长,后来通过修行空性,当空性教义开始进入我们意识当中,智慧的见解开始逐渐生起了,后面我们不断地修持智慧。比如说我在五分钟当中修无我空性。五分钟当中,意识里面都是智慧,这时候我执就不现前了。当你不修的时候,我执又现前了,就是能对治所对治的关系。后来在我们的第六意识上面,把无我空性修的很稳定,这个力量很强大,安住的时间越长越好。

前面我们讲,禅定和胜观止观双运,为什么要修止观双运呢?因为我们必须要把无我空性定住。如果没有寂止,无我空性在我们意识当中只是存在了三秒钟,就跑了。跑了以后怎么办呢?就没有了,我执又开始出来了。它本来就在这里,没有对治的东西,我执又反弹了。因此在我们的意识当中,无我智慧存在的时间越长,比如我在三个小时当中持续性安住在无我智慧,如果它很稳定的话,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我执根本没有了。随着时间越来越长,最后拉长到二十四小时当中,可以全天候安住在无我智慧,这样一来哪里还有我执的生存之地呢?没有了。安住智慧的时间越来越长,我执的力量越来越弱,最后在整个意识当中,再也找不到我执了,都是无我的智慧。在加行道就是这样修的,相续当中的无我智慧特别强盛。在这个时间段当中,我执是没有的。如果没有我执,烦恼生起来就会特别的困难。最后一直持续的修行,到了一定阶段,就会真正地亲证空性,趣入见道。见道之后,该断的障碍就断了。

我们修的时候,非常强调寂止和胜观。第六意识上面的胜观,就是对治我们第六意识上的我执的。如果我们的第六意识上面没有无我智慧,都是我执的天下了,它一直在指挥一切。当我们相续当中有了无我智慧,智慧在你的第六意识当中存在多长时间,就有多长时间的无我智慧,会对我执有一定的对治。在二十四小时当中,就看我们的空性的智慧能够生起多长时间。如果只有一个小时,二十三小时当中,仍然还是我执,不断生起烦恼,这方面因素很容易齐全。如果闻思修行空性的时间保持得越长,我执、烦恼的时间也越短,就是这种关系。因此我们要尽量缘法义不断地闻思修行。有了无间道,就可以对治了。无间道之后是解脱道,解脱道就是真实义,战胜了就叫做解脱道。

子一、无间道之法:

对治与断除。

第七个,对治是什么呢?对治就是智慧,这个地方是无我、空性的智慧,它是人执和法执的正对治。无间道当中,无我、空性的智慧作为能对治,就是和怨敌斗争的我方的军队。

首先我们本性具足无我的智慧,任何众生都是无我的,对我们来讲,这是最大的一个好消息。当我们正在产生我执、生起烦恼的时候,我执和烦恼的本性也是不存在的,就是颠倒妄念,本性是无我的。我们怎么把最大的利好真正变成一个能够战胜我执、烦恼的利器呢?第一个要听闻无我的教言;第二个要通过思维遣除怀疑,产生定解;第三个就是要去观修。观修完下座之后,为了证悟无我,还要积资净障、祈祷上师三宝。这方面有些是正所缘,有些是它的助缘。慢慢我们相续当中就会生起无我的定解,这种无我的觉受、证悟叫做对治,它是我执的正对治。

在修行空性之前,一般的凡夫众生没有对治,也没有生起定解。虽然本性是具备的,但是还没有我们意识当中生起来对治性。虽然本性是无我的,但是本性的无我没有办法变成对治,如果要让本性上面的无我变成对治,必须要让它明显体现出来,才能变成对治性。就是说,这个对治就是我们相续当中的无我空性,我们缘着法界的空性去抉择、思维,慢慢也会体会到般若波罗蜜多对于修道者的重要性。为什么就是说我们要学习空性的教言、人无我和法无我呢?这是我们要对治障碍最直接的利器。无论如何相续当中要生起这样的智慧。

第八个,依靠它的力量断除所断二障,即是断除之法。“与断除”,断除是什么?就是所断。所对治的是什么?对治的就是我执、分别念、染污,也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因是人执和法执,即执著人存在、法存在。无我的空性就是对治二我执的能对治,所对治的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或者人执和法执。前世没有力量的缘故,烦恼障和所知障一直在我们的相续当中兴风作浪,导致我们轮回、没有自在,感受各式各样的痛苦。现在我们开始引入了一种消灭它的机制,这样的空性见解是我们本来就有的,只不过以前没有发现。现在通过高人指点,我们知道自己家里有一个利器,把宝剑挖出来磨快了之后,就可以用它作战。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这是本来具备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现在我们知道了,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让它有用,变得很锋利。这就是无间道,无间道是智慧正在和烦恼作战,正在压着它打的时候。解脱道就是通过我们的智慧完全把我执降伏了。

子二、解脱道之法:

彼等皆永尽。

第九个,这样的断除、对治都圆满达到尽头,就是解脱之法。“彼等”就是人执和法执或者烦恼障和所知障永远消尽,叫做解脱道。完完全全永远消尽是在佛地,佛地的时候,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和习气,彻底没有了。佛地是最圆满的解脱道,在此之前也有永尽,就是说该断的永尽了,比如说初地的时候,可不可以安立烦恼障和所知障永远消尽呢?可以。这个地方不是所有的消尽了,就是能够阻止自己登地的烦恼障、所知障永远消尽了,不会再回来。登地的时候,什么是永远消尽呢?遍计的人执和法执,及其导致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一部分永尽,不会再有了。这是一灭永灭一尽永尽,剩下的就是二地、三地的无间道和解脱道,断的是俱生的障碍,每个都可以永尽,不会再有了,都是一灭永灭,一尽永尽。虽然要登二地、三地也可以永尽,但是究竟、圆满的永尽,不是阶段性的,只有佛地才是彻底地永远消尽。消尽了之后,再也不会有障碍。种姓本来什么样的就如是的现前。因为二转法轮、三转法轮的种姓,空性和佛性都是大无为法,不是因缘和合的法,所以如果在大无为法上面,还有一点点没有现前。什么导致这一点点没现前?就是障碍。如果障碍没有消尽,佛性没办法现前的。只有佛地的时候,所有障碍灭尽了,种姓如是的呈现出来,这是真正的永尽了。断得和证得就是同时的。

癸三(以特殊通达法而分)分三:一、本体;二、特法;三、作用。

“特殊通达法”,前面是从共同或者一般的侧面进行的安立,就是从总体或者分别断治法而分,现在这个问题主要是从特殊的通达法来分,针对于不共的大乘道来讲的。前面可以是大乘的,也可以是小乘的。小乘有没有加行道、见道、修道、无间道和解脱道呢?也有。只不过我们刚才是按照大乘讲的。虽然小乘也有。但是不共的特殊通达法,就是针对于大乘的不共方面。

子一、本体:

具智慧悲悯。

第十个,这样的通达本体是具有智慧自性及方便慈悲的法。为什么本体是特殊的呢?“具智慧悲悯”。只有大乘道才是智悲双运之道,比较侧重于智慧和悲心。具备智慧和慈悲心,就是说智慧的自性和方便慈悲的本体属于大乘不共的自性。大乘的法当中,从进入小资粮道开始,已经有了智慧和大悲。

这方面是怎么体现的呢?我们再再讲过大乘小资粮道的特点。首先必须要具备不造作、无伪的菩提心,这部分就是悲心,然后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修一个法,所修的法是什么?就是四念住。四念住的体性是什么呢?四念住就是智慧为性。按照大乘的不共特点,比如在我们学习过的《入菩萨行论·智慧品》当中讲法无我的时候,身、受、心、法四念住,即身空性、受空性、心空性和法空性。大乘的四念住和小乘不一样,小乘的四念住是观身不净等,大乘不是这样的。大乘的四念住就是观身空性、受空性、心空性、法空性。因为从小资粮道开始,就具备了这样的智慧了,所以小资粮道当中,大悲和智慧都是具备的。然后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地令菩提心、智慧增上。加行道修行的是什么?前面我们讲加行道修的是现空无二,现在是大空性,都是缘这些进行的,这就是大乘的不共之道。

如果我们要学大乘,这两点必须要牢牢抓住,任何时间都是围绕这两点进行奋发。我们每天早晨发菩提心,尽量地观一切万法如梦如幻,一切修行都要契合这个要点,如果每个法都能契合要点,我们的修行会越来越相应于本性。当我们生起一些自私自利之心、实执的时候都要调整。不管怎么调整,都是要调整到和大悲、智慧相应的道上来,不能与之偏离。从小资粮道开始,加行道、见道、修道都是这样的,佛地自不必讲,他的智慧、大悲圆满,已经无二无别了。

子二、特法:

不共诸弟子。

第十一个,以上方便智慧的现观也是有别于声闻缘觉弟子的不共法。“不共诸弟子”就是说智慧和大悲是与小乘不共的。大乘的“诸弟子”和小乘的声闻弟子不相同,这是区别于声闻缘觉弟子的不共特法,大乘的悲心也是不共的。

昨天晚上大恩上师宣讲了大悲也是具有六个特点。大悲心有一个大字,和普通悲心是不一样的。什么才能叫大悲,什么是普通的悲心?通过六个条件区别普通悲心。一般人、声闻缘觉、外道仙人的悲心和菩萨的大悲心,到底哪个地方不一样?昨晚上师讲不一样的六个方面,我们看时候就知道了,的确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学习,我们很容易混淆,觉得我或者某人有大悲心,是不是有大悲心?有时候就把普通的悲心误认为大悲心,这是不能混淆的。

不仅大悲心有它的标准,空性也不一样。小乘主要是人无我空性,大乘是二无我空性,也是不一样的。大乘的确是不共法,入道之初就把这方面作为整个修道的核心来安立的,小乘不是大悲和智慧,而是出离心和人无我空性当做核心,并没有强调大悲心和智慧双运这一点。因此大乘当然是不共的法。

我们要修不共的法,第一,不能和世俗的发心和行为混淆;第二,不能和小乘的道、发心混淆,必须要清楚地了知大乘道的不共之处到底是什么,只有分清楚了,才能做到不偏离。如果自己都搞不清楚,感觉应该是吧!修了半天,才发现不对,这样也没必要。作为修行人,脑袋不能糊涂,修行佛法的人应该是有智慧的,对于自己所修的道分的很清楚。尤其是我们现在非常喜欢标榜自己是大乘的行者,大乘的行者,必须要知道大乘行者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必须要清楚应该从哪方面去修道。如果标榜自己是密乘行者,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密乘行者或者密乘行者的基础是什么?也必须要了解。

修解脱道的标准是什么?至少要有出离心,否则就没办法安立了。我们通过学习就要了知,了知了以后就不会糊涂,也不会自以为是。修行最怕自以为是,认为是这样,其实根本不是。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经不起很多折腾。当然你折腾也行,折腾来折腾去,反正你是具有种性的,现在也遇到了佛法,不管再怎么走错路,最后还是会成就的。这方面是没有必要的,现在我们遇到了具有法相的善知识,还有可以让我们辨别的教法。世间当中有了智慧的明灯,我们为什么不去学呢?学了之后就会少走弯路。虽然从修行的侧面来讲,有些弯路是必须要走的,但是太多了也没必要。我们还是尽量地避免吧!虽然有时候我们不绕圈子是不行的,但是明明知道这是一个大圈子就不要去绕了,可以选择一个小一点的。因为时间精力有限,所以要尽量争取时间解脱,还有很多众生眼巴巴的等着我,我发菩提心为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成佛之后要度化他,他们都在等着度化,你却在这里绕圈子,觉得没事,反正总有一天我要成佛的。从悲心的侧面来讲,如果有一个能够快速成就的道,让我们能够尽快拥有度化众生的方法,我们就应该去选择。因此我们要了解大乘的不共法和不共诸弟子,这方面是不一样的。

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反正都是佛法,何必要去区分大乘和小乘呢?不是我们在这里去区分,的确是他们的发心和道本体,以及成佛的快慢和成就的果位究竟不究竟,在客观上面都有分别,那我们就可以去分别。佛陀也讲了成就大乘道的方法和小乘道是不一样的。我们学了之后,对于该区分的区分,这不是没有意义的,也不是要打压谁。如果我们去学了之后去打压小乘行者,也许是我们的不对,但是佛陀讲这些不是为了打压。他如理如事给我们分析说,智慧和悲心无二无别的道是大乘道,那是小乘道,二者道的本体和利益众生的果都不一样,我们就要去选择。选择了之后,佛陀如理如是地宣讲,我们就如理如是地去学修,这方面不是什么问题。我们不能混淆,一定要分清楚,这样才会对我们的修道有利。

子三、作用:

利他渐次行,智无功用转,

所依名种姓。

它的作用是什么?有两种作用,即暂时的作用和究竟的作用。利他渐次行,是暂时的作用;智无功用转,是究竟的作用。

第十二个,暂时的作用是以不了义了义四种秘密的方式相应利他缘分次第而行持的法。“利他渐次行”,暂时的作用就是在有学道菩萨位或者利益众生的时候。最终现前种姓是为了什么?自利也是为了利他。我们现在把自己修好了,也是为了更好地利他。利益众生的时候,暂时以了义不了义等等的方法渐次地去行持。就是说给众生或者自己分别、宣讲这是了义的法,那是不了义的法。自己也可以先给众生讲不了义的法,再给众生讲了义的法,这样渐次去引导,就是利他渐次行。

利益众生最有用或者最根本的,还是让众生去行持佛道。让众生行持佛道才是真正的利他,只是帮助众生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或者暂时给众生去解决一下内心的烦闷,虽然也是利他,但是究竟来讲,还是要让众生知道怎么样去修道。他开始修道以后,慢慢这些问题都会从根本上解决。菩萨所做的事情,就是“渐次行”,渐次地通过了义不了义的法逐渐引导众生趣向于解脱道,这是暂时的作用。

第十三个,究竟的作用是自利法身智慧无有勤作而能实行他利的法。“智无功用转”,最后一个就是究竟的作用。到了佛地自利圆满的时候,智慧无功用而转。“无功用”就是没有勤作,不像菩萨一样需要有一定的发心、勤作。首先做一些加行,然后再去利他,也不像凡夫众生一样特别大的功用,发很大的心,到处跑,收效特别小,这些都是属于有功用的。功用越大,收获越小;功用越少,利益越大。这和世间法是不一样的。世间法越勤奋,得到的越多,如果不做,什么都得不到。利他方面越有功用、越勤作,说明你的执著大、能力小,所以必须要加倍地去做。后面当你的智慧、大悲心逐渐成熟之后,功用、勤作都会越来越少。

根本上力量最大的是什么?就是完全安住无分别智,相应于无执著的状态,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影响这些功用发挥的,就是我们的种种分别、执著。不是说我天天想得越多,功效也越大,修道恰恰相反。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必须要精进地思维。不要以为我们现在功用是错的,不能够功用,我们现在怎样无功用呢?想不到别的方法,只是天天睡懒觉。这是无功用吗?不是。在没有达到这么高的无功用之前,我们必须要有功用。当我们修行到了一定的阶段时,就可以无功用了。

就像很多人创业的时候,刚开始自己是老板也是工人,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跑。事业逐渐做大了之后,资产越来越多,员工也越来越多了。自己做得越来越少。虽然做得很少,但是财富增长得越来越快了。我们开始好多事情必须要自己去做,当智慧悲心成熟到一定的阶段时,它的力量特别强大,也就不需要勤作了。虽然不用勤作,但是利他的力量会越来越大。最后成佛时完全不需要勤作。因为该勤作的勤作完了,所以在不勤作当中,就可以利益众生。就像《入中论》当中讲做陶器的陶师,刚开始转动机轮特别费劲,最后就可以没有功用地去转。这个比喻我们来讲可能不是特别直观,拖拉机也是这样的,以前的拖拉机用手摇发动,拿个摇柄使劲地摇,刚开始第一圈、第二圈,用尽全身的力气慢慢地转,然后越来越快,最后发动的时候取出摇柄自己开始转了,就没有功用了,这也是一个相似的比喻。

我们修行的时候,刚开始障碍很重,智慧、福报很少,特别需要功用。当我们逐渐修行的时候,智慧、福报上来了,执著少了,功用就会越来越少。虽然功用越来越少了,但是它的力量大了。从利益众生方面来讲,以前可能是跑很长时间,都利益不了一个众生,后面到了菩萨地的时候,虽然执著越来越少,但是能够利益的众生越来越多。成佛的时候是完全没有功用、勤作和分别念,利益众生完全是任运自成。

虽然究竟的利他作用就是无功用,但是无功用是建立在最初的有功用上面的。因为我们达不到高标准的无功用,所以还不能这样做。不能看老板在睡觉,我也可以睡觉;老板今天不上班,我们也可以不去。你走到门口,可能就会通知你,你被解雇了。没办法上班了,永远睡觉吧。别人有资本,你还不行。佛陀可以,我们还不行。现在必须要该发心的就要发心,该吃苦的就吃苦,反正该流的汗就要流,该做的都要做,比如磕大头要一个个地磕,只有这样做了之后,慢慢才会到无功用。那时候你可以监督别人修加行,告诉他们怎么修都可以,但是首先你必须要经过勤作的过程,否则是不行的。有时我们容易混淆,看到佛经当中讲无功用,现在我们也要学。关键是现在还不行。对我们来讲,有针对我们的修法。对于这些是菩萨的高级修法,虽然可以了解和借鉴一部分,但是仍然必须要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的修行。你是一个小员工,该打水打水、该擦地擦地,把你该做的事情都做完,等到升职以后再说。我们就是这种情况,现在就是认认真真的闻思修行,该吃的苦都要吃,逐渐成了菩萨之后,心非常地强烈,方便也越来越多,那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辛二(遣除诤论)分二:一、辩论;二、答辩。

壬一、辩论:

法界无差别,种姓不应异。

“法界无差别”,法界空性是没有差别的。如果法界没有差别,种姓也不应该有差别吧?因为法界没有差别,把法界安立为种性,所以种姓也不应该有差别。为什么前面通过科判把种性分成了十三类?是不是不合适?下面说这是可以的。

壬二、答辩:

由能依法异,故说彼差别。

我们说,这不是从种姓本身来分的,而是缘种姓、法界能依的心识,从能取的心识来分的。因为我们在缘空性的时候,的确有一个是平庸的凡夫,一个是资粮的道、加行道的凡夫,这是见道,那是修道等等不同的差别。因为有不同差别的缘故,所以种姓也可以通过能依的情况而分为不同的差别。

虚空虽然没有差别,但是它的容器可以有不同的差别。从这方面讲的时候,法界空性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我们的心。我们认知空性的心,本身是有为法,它会变化。我们对于空性从相似到真实的认知,然后再到觉受和真正地证悟。这方面变化的是什么?天空本身没有有变化,但是天空上面的云有变化,有的时候厚、有的时候薄、有的时候白、有的时候黑,云飘过去的时候,我们感觉天空在变化。有时是很薄的云,有时没有云,蓝天就出来了,过一会又被挡住了。我们觉得天在变,是不是天空在变化?变化的就是云。

我们的自性也是一样的,感觉好像有变化,而变化的只是我们心上面的有为法而已,也就是我们的客尘、认知的心识在变化,最后能够变化的因心识融入法界了,真正不动的虚空就会显露出来,就像空中彻底没有云的时候,天空本来的样子就会浮现出来。这只是一个暂时的比喻。究竟来讲,天空当中云的因缘一直会存在,这几天是很蓝的天,后面就会被云遮住。我们的心不一样,对治的是产生染污的根本,把它灭尽之后,绝对不会再产生,这是不相同的。我们主要是从能依的方面,划分了这么多种姓的差别。

总而言之,法界空性和我们的心性本来是不变的无为法,变化的是我们的心。因为我们的心在变,对空性的认知有不同的阶段,所以把能依安立为种姓。因为能依和所依之间是一个本体的不同侧面,一个所认知,一个是能认知,一个是心性,一个是心又是心性。从二者的侧面来讲,可以说是一本体异反体或者非一非异的关系。不管怎么样,就是在一个上面安立的。通过能依来安立所依的分类,也是可以的,所依本身来讲是没有分别的。最后达到了究竟,不可能有任何的差别。

已三(宣说本体实修之现观)分三:一、取舍所知支修行所缘;二、究竟修行所为;三、宣说实修现观修行之相。

讲完了种姓,在种姓的基础上实修现观。遍智有十种,前面四种已经讲完了。第五种是什么?第五种是取舍所知的分支修行所缘。修行所缘是我们取舍的所知,所知法哪些是该取的、哪些是所舍的,把什么作为我们修行的所缘,把修行的所缘认清了,所缘才不会错误。如果你的所缘不正确,虽然修行了,但是也不一定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六种是究竟修行所为。“所为”就是目标,我们最后修行有什么目标,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以什么法为目标而修行?叫做修行的所为。我们最后修行得了一个什么的果,必须要有所了解,了解之后才有信心或者有兴趣去忍受苦行,并且非常愿意去修行。

还有“宣说实修现观修行之相”,也就是最后四个,即披甲修行、趋入修行、资粮修行、定生现观。

庚一(取舍所知支修行所缘)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辛一、本体:

所缘的本体是什么?取舍所知就是修行的所缘。在我们面前浮现了很多的所知法,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知道的,或者说所有的对境,叫做所知法。所知法太多了,有好、有坏、有漏、无漏、有为法、无为法等等,这么多的所知法,哪些对我们修行有利?哪些对修行有害?必须要分别。分别好之后,对我们修行有害的必须要舍,对我们修行有利的必须要取,这方面叫做取舍所知。不取舍就没办法,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没办法和道相应。总体来讲取舍所知的分支就是修行的所缘根本。这些我们都要善于取舍,修行佛法之一就是善于取舍。虽然无取无舍是它的本性,但是世俗当中,我们必须要有所取舍,该取的取、该舍的舍,只有把这些弄清之后,修行才会进步。

辛二(分类)分二:一、总说取舍所知之基;二、详细分说取舍等舍十一所缘。

壬一、总说取舍所知之基:

“总说取舍所知之基”是所缘的一切法。取舍的基础是什么?我们首先要知道一切的所知,这是所取的,那是所舍的。所有的所取和所知的本体是基于什么样的情况?就是说在什么样的状态、范围当中作取舍。

所缘一切法。

眼识乃至于意识能够缘所有的法都是属于所缘,属于一切取舍的基础。我们的范围不只是这一块儿或者那一块儿。整个修道尤其是菩萨道的整体,取舍的所知是在什么样的范围当中,它的基础是什么?基础就是所有的法,圣者法、凡夫法、佛法,还有有为法、无为法、有实法、无实法等等所有的法。只要我们眼识能看到、耳识能听到、意识能缘到的一切法,所有的取舍所知的基,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作取舍和辨别。因此“所缘一切法”是第二个科判总体的范围,这是一切的法。

壬二、详细分说取舍等舍十一所缘:

“详细分说取舍等舍十一所缘”,就是说详细宣说必须要作取舍的取舍等舍。有些是取的,有些是舍的,还有是等舍的,放在一边的等等,即不取不舍的放置。等舍从某个方面来讲,只要是不取舍,也算是舍法,这方面有十一种所缘。什么样的十一种所缘?

此复为善等,若世间所知,

及诸出世间,有漏无漏法,

诸有为无为,若共弟子法,

及佛不共法。

真实的所缘取舍等等分为十一种,就是说把一切所缘的法分为十一种。“此复为”,就是说在前面的一切法归为十一类。第一,“善等”,“善”是善法,“等”字包括不善法和无记法。善法有很多种,讲记当中也说在《俱舍论》当中,有胜义善、相应善等等,解脱轮回叫做胜义善,通过善心相应的心心所都是相应善,等起善是通过发心让它变成善法,本性善就是惭愧等等,这些都是自性善。就是所有所知当中的善法。

第二,不善法,就是说贪嗔。如果详细讲和前面的四种分类也有对应的,就是说胜义不善。胜义不善是什么?胜义不善就是轮回法,也有相应不善、等起不善、自性不善等分别,贪嗔痴无惭无愧等等都是属于不善法。

第三,无记法,无记法就是非善非恶。不是善,也不是恶,相当于这里讲的等舍。等舍法就是是无记法,不用去取也不用去舍的法叫做无记或者等舍。

首先有三种,三种法当中如何作取舍?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不善法首先要抛弃。如果要做取舍,无记法叫做等舍,这是不用管的。就是行住坐卧等等,从一个侧面来讲,不取的也可以叫做舍。如果是菩萨的行住坐卧,肯定会以菩提心摄持,让行住坐卧变成善法。如果是纯粹的行住坐卧就是等舍,不是善也不是恶。如果不取也算是舍了,所以这里只是取善法。

“若世间所知,及诸出世间”,在所取的善法当中,又要作取舍。所取的善法又分两类,一类叫做世间所知,一个叫做及诸出世间的所知,就是说是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法。第四,世间法,就是世间善法。比如导致我们生天的十善业道,这方面叫做十善,就是说世间的所知。出世间的所知至少是以出离心、菩提心,最好是空正见摄持的。就是说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有些地方叫做增长我执的世间法和增长智慧的出世间法。大恩上师讲记里面也讲了,菩萨需不需要世间善法?虽然也需要,但是究竟来讲,进入不共的菩萨道,还是应该以出世间的善法为主。

如果把重心放在世间善法上,第一个会浪费你的时间精力,第二个世间善法的果也是相当有限的,只能导致我们生于人天善趣。投生人天善趣又能如何?现在我们就是处于人的善趣,也是烦恼痛苦一大堆。如果我们通过奋斗,在今生修持世间善法,后世又得了现在这样的身份,意义并不是很大。即便得到了天人的果位,似乎受用比我们好很多,如果我们去天界看一看,天人也是处在烦恼当中,还有很多痛苦。虽然大体来讲,还是很快乐的,但是有些天人还是比较痛苦,尤其是天人出现五衰或者和阿修罗作战的时候,都是痛苦的状态。天界也有一些比较贫穷的天人,只有一辆马车、一个天女,也是经常发愁,很多地方也讲到了这样的情况。这些其实都不可靠,尤其不可靠的是天人的安乐最终都会失掉,最后只能返回到人间从头开始奋斗,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第五,出世间法。作为菩萨来讲,应该追求出世间法。“有漏无漏法”,在所取当中,出世间善法又分了有漏无漏两种。出世间道还有有漏的吗?出世间道也有有漏。第六,有漏法。所谓的有漏有很多的安立方式。和烦恼相应的叫做漏,漏是烦恼的异名,有漏是具有烦恼。出世间道当中具有烦恼,出世间道本身就不纯了。按照小乘的观点来讲,有些圣者相续当中也有有漏法。什么是有漏法?不和胜观、无我相应就是属于有漏道,因此出世间法当中也有有漏的。

第七,无漏法。出世间法当中也有无漏的,不和烦恼相应、不增加烦恼的叫做无漏道。有些地方讲,菩萨的入定位是无漏,出定位是有漏。或者说见道之前是有漏,圣者之后是无漏,也有这样分的,这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安立方式。出世间法当中有有漏和无漏两种,本来出世间法是所取的,在所取当中又分了两种,有漏和无漏。对于菩萨来讲,应该怎么取舍?在取当中又分了取舍,越来越细了。如果是有漏无漏,应该取不和烦恼相应的无漏道,既是出世间,又是无漏,应该这样取。

无漏法又分了两种,所取当中也有所取、所舍,所以说“诸有为无为”。无漏法当中分了有为无为法,第八,有为法。小乘的无漏法有很多,比如胜观智慧属于有为。大乘的无漏法,比如布施、持戒等等都是属于有为法。第九,无为法。相应无分别智,以空性摄持的就是无漏的无为法。然后在无漏当中,也分了两种。佛法的术语叫做无漏有为和无漏无为。虽然都是无漏的,但是无漏当中又分了有为法的无漏和无为法的无漏。有为法的无漏就是变化的,刹那生灭无常的部分。虽然是无漏法,但是它是变化的、刹那生灭的,还有一种无漏法是无为,不会变化。

变化和不变化两种,菩萨暂时要修变化,比如说布施、持戒等等,究竟来讲逐渐趣向于和种姓无二无别的状态,种姓是无为法,肯定要逐渐趣向于无为法,所以所取当中的有为法又变成所舍了,它的标准越来越高、越来越细致。后面无漏无为又分两种,一个是声闻的无漏无为,一个是佛不共的无漏无为。第十,弟子法。“弟子法”就是讲小乘的声闻缘觉所得到的无为法,它是以共同的,比如以四禅摄持的法。上师讲记当中讲的“四禅等共同的无为法”是什么意思?他要得到这种无为法,一定是要在四禅等的基础上获得。四禅道本身并不是无漏的无为,真正小乘的无漏无为就是抉择灭。小乘的无为法有三种,其中的虚空无为是无记的。然后非抉择无为法,这不是通过智慧抉择出来的无为法,虽然是无为,但也不是无漏的。既符合无漏,又符合无为的小乘只有一种就是抉择灭无为法。因为抉择灭无为法是抉择智慧所得到的灭,所以它是抉择灭又是无为。这种灭属于无漏又属于无为。

第十一,佛不共法。大乘佛不共的无漏无为当然就是完全现前佛智慧了,佛陀的大智慧既是无为法又是完全无漏的,因此最究竟的所取就是佛相续当中的无漏无为法,这方面我们必须要了解,然后逐渐通达这些详细分析的所缘就是我们的所缘。这些取舍方面的法,在我们修行过程当中,虽然有些时候菩萨道、佛道对我们来讲还是有点远,但是作为一个所缘的法来讲,现在了知一点都不晚,而且也必须要了知。只有了知了这些之后,才能确定自己修行的目标。我们要清楚自己到底是奔着什么地方去?如果我们对于取舍所缘搞不清楚,很有可能就在第一第二第三当中彻底沦陷了,直接趣入到不善当中,那就不行了。虽然趣入的是善,但是趣入到了世间获得人天善趣的善当中,不知道取舍之道,还津津有味、兴趣十足地在修这种所谓的善法。你的目标和所缘只是人天善趣,那就是不对了。后面还有很多殊胜的,我们提前了解了所缘法之后,把取舍的所知搞清楚之后,再一层一层地筛选。我们应该选择善,尤其是出世间善,还有无漏、无为,对于佛的无漏无为等等一步一步了解得清清楚楚,我们的修行、回向、发愿都会非常准确,根本不会空耗我们的善根。

这些对我们的实修来讲相当重要。《现观庄严论》的确是一部窍诀论,因为里面讲了很多我们修菩萨道过程中需要理清的东西,否则非常容易混淆,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在我们修道过程当中都会跳出来作干扰。如果我们一直学习这些法义,就不会受到影响。

这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