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宝鬘论》第2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阿底峡尊者所造的《菩萨宝鬘论》。

本论针对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介绍了修行菩萨道的窍诀法要。这些零散的窍诀,都是很殊胜的教言。在修法的过程中,能够帮助我们对治烦恼、增长善心、积累资粮。

时时莫出无义词,恒时言说谛实语,

若见上师堪布时,当发恭敬侍奉心。

这个颂词当中有两个教言。第一个是“时时莫出无义词,恒时言说谛实语”。第一句主要是遮止我们在修行以及日常生活中,说一些没有意义的语言。什么是没有意义的语言呢?妄语、绮语、粗语等都没有意义。这些语言是通过我执烦恼所引发的恶业,还有“无义”主要是对于修解脱道,发菩提心救度众生来讲,没有很大的意义。如果平时我们把时间用于说无义语上,也会浪费暇满的人身,让宝贵的人身变得毫无意义。

首先应该知道,在修行过程中如果我们经常性说一些妄语,既对自己的修行没有意义,也对自他众生没有任何实义。还有宣讲挑拨离间的语言、绮语、粗恶语,都是属于没有意义的语言。佛菩萨在经论中,把无有意义的语言,归摄到十不善中语言的四类,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制止说自己无义语。此处的无义语,从普遍的角度来讲,就是四类语言。对于众生通过贪嗔心引发而宣讲的无义语一概遮止。

如果菩萨为了利益有情,或者在一心利他的基础上,表面上宣讲绮语、两舌等语言,因为他是通过菩提心引发而宣讲的,所以并不能真实归在无义语当中。表面上看起来属于无义语,实际上是利益自他的语言,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不能宣讲没有意义的语言,应该宣讲什么语言呢?此处讲了恒时言说谛实语。“谛实语”就是真实的话语。什么是真实的话语呢?从比较狭隘的角度来讲,就是不能说妄语,应该说谛实的语言,或者老老实实的说话。此处谛实语的范围比较广,除了虚妄语之外,平时念经、持咒,或者讨论等语言,我们要尽量多抽时间去做,这些是谛实语。念诵经咒都是重复佛菩萨在经论当中提到的,这些语言是应该言说修持的。谛实语随顺于佛菩萨证悟的境界和经论中的话语,我们去言说、重复,对自己的修为有很大的帮助。

还有经论中经常提到的谛实语,有时称之为真实不虚的话语,有时标准放在一地菩萨以上,一地菩萨才能宣讲真正的谛实语言,此处指我们随顺于佛菩萨的语言,也可以言说谛实语。尽量减少没有意义的语言,言说对解脱道、修持菩萨道有真实帮助的语言。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平时我们就会减少在语言上造一些恶业。我们学习过《百业经》,里面讲到了很多因为语言不慎,导致后世堕恶趣感受痛苦的实际公案,这些都是出于自己的语言不慎。在世间上也说祸从口出。按照世间的理解,祸从口出是自己说话应该注意;从佛教角度上讲,如果我们说话不注意,就会造下很多无义的恶业。通过这些无义的恶业,就会引发今生后世很多痛苦,我们想要避免自己感受无谓的痛苦,就要遮止这些无义词。

我们修持解脱道,应该避免没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一个菩萨来讲,核心的任务是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觉悟。虽然语言看起来好像是无心的状态下说的,但是这些无义语宣讲出来,不管是属于妄语、离间语,还是属于绮语、恶语,实际上每一种语言,都是由某种发心带动。如果我们宣讲了诽谤别人的语言,或者离间语,都是体现了自己心里的状态。心中想到了,语言就会表现出来。从这个角度观察,如果一个菩萨经常性说无意义的语言,说明他的心,还没有与菩萨道相应。从这方面考量,我们也尽量要让自己宣讲谛实语。宣讲谛实语可以让我们摆脱无义的发心和言词,让我们的心和语言恒时和菩萨道相应。

第二个是“若见上师堪布时,当发恭敬侍奉心”。如果我们见到自己依止的上师堪布时,应该发起恭敬心和承侍心。从普遍的角度来讲,不管是给自己传授小乘的法要,或者宣讲大乘显宗、密乘的法要,都属于上师善知识。从字面上看,堪布属于亲教师,以前我们介绍过,有时上师堪布放在一起讲,都是给自己传法的。以法师的意义出发,上师堪布是通称,属于一个意义两个不同的词语。从真实的意义来看,上师主要是传授法要,传授戒律的称为堪布,既是上师的同时,有也是堪布的情况,或者是上师不是堪布,是堪布不是上师的情况。

不管怎么样,此处所宣讲的上师堪布,对自己修解脱道有恩德,或者是给自己传法、传授戒律,对自己的修行有很大助缘。试想如果没有上师给我们传授法要,自己不会懂得取舍之处。面对如此深奥的菩萨行,如果没有上师传授修行方法,仅凭自己的能力没办法真实修持,因此上师对我们的恩德很大。没有传授戒律的堪布,我们也没办法获得戒律。如果没有通过守戒的方式断除恶业、修持善法,自己的功德资粮无从积累,恶业无法断除,赐给自己戒律的堪布,对我们的恩德也是很大的。基于这些原因,我们见到上师堪布,应该发起恭敬心、侍奉心。对自己有恩德的人应该恭敬,尤其是给自己传讲菩萨道、解脱道教言的人,尤其应该恭敬。即便是世间的师长我们都要恭敬、侍奉。世间也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他教给我们技能和处世的方法,对自己有恩,所以应该恭敬、侍奉。

上师堪布从更高的角度,帮助我们了知解脱道的本体,教授我们出离轮回的窍诀,远远超胜一般世间的老师,所以对待这样具有大恩德的人,当然应该恭敬了。自己对上师堪布应该发起侍奉之心。必要的时候,做一些侍奉,这一点对于自己的修行很重要。上师堪布并不希求别人的恭敬和侍奉。因为他是真正的修行者、善知识,之所以给别人传授法要、戒律,不是要宣传包装自己,只是一心一意地想要通过这个方法利益有情。他觉得利益众生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不会希求恭敬和侍奉。作为受教者的我们来讲,对于有恩德的人,尤其是传授解脱道的殊胜上师、堪布,自己应该有恭敬心、侍奉心。有了恭敬心,对上师堪布所传授的教言戒律,容易去实践;有了侍奉心,也容易打破自己的傲慢。

为什么要恭敬、侍奉呢?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讲,如果自己有恭敬心、侍奉心,就把自己的心调整到比较谦下状态,如果处于谦下状态,可以接受正确的教言,也比较容易去实践。因为对自己恭敬的人的教言愿意听从,所以对于自己修解脱道来讲,这是很大的助缘。

自己在侍奉善知识的过程中,既可以学习到上师堪布的教言,除了言传之外,还可以学到身教,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应该侍奉。最主要是打破自己的傲慢心,处于谦下的状态,通过侍奉上师堪布的机缘,可以让自己累积资粮,懂得在修学道路上应该做什么。主要是调整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处在修道状态中。恭敬侍奉上师善知识并不是真实离开菩萨道之外的事情,也是修道的一部分,本身也是一种修法。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去掉自己的傲慢心,以及不好的行为。只有恭敬才能真正地去受教,获得殊胜的加持和解脱。

若见具有法眼者,或遇初业众生时,

则当生起本师想。

这三句实际上是一个教言,什么是“具有法眼者”和“初业众生”?所谓“具有法眼”,从简单的角度来讲,就是善知识、高僧大德,还有佛菩萨,及证悟的人。为什么把他们称为法眼者?因为他们具有能够辨别万法的智慧,把这样的智慧称为眼睛。一个人有了眼睛,他可以辨别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个地方能去,那个地方不能去。修行者通过修行具备了某种智慧之后,可以辨别法的本质,法相、法性是什么?把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都辨别得清清楚楚。把具有这种智慧的人称之为具有法眼者,通俗易懂地讲就是高僧大德、善知识。

什么是初业众生呢?初业众生和普通众生不一样。佛教中刚刚发了菩提心,进入菩萨道的众生,称为初业众生。比较以后我们会知道具有法眼者是修行有素、具足功德的修行者,初业众生是刚刚入门的众生,他们之间的差距很大。

为什么第三句讲“则当生起本师想”?因为在一般人看来,具有法眼者有比较明显的功德,我们应当恭敬。而初业众生什么都不懂,在修学了几年的人看起来,刚刚学佛的道友,修行的方方面面还很生疏,感觉上笨笨的,很容易轻视这些众生。这时就产生了一种反差,对于法眼者毕恭毕敬,对于初业众生看不起。为了打破偏袒之心,阿底峡尊者教授我们说,则当生起本师想。对谁生起本师想?对两类修行人都观为与本师无二。

我们对于具有法眼者比较容易产生这可能是本师化现的想法,为什么要对初业众生进行本师想呢?这是让我们产生一种平等观。具有法眼者和初业众生,我们都要像本师一样恭敬。从他们的显现上来看,也许没办法平等。为什么对具有法眼者要像本师一样恭敬呢?因为本师给我们宣讲教言,告诉我们取舍之道,或者换个角度来讲,本师已经入灭了,具有法眼的善知识负责教导我们的工作,把本师的思想、修行的方法传递给我们。如果是本师在我的面前,也是宣讲这些教言。现在的上师善知识,具有法眼者,做了本师做的事情,当然应该对他们产生本师想。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比较容易接受。

为什么我们对于初业众生,也要生起本师想呢?因为初业众生也做了本师做的事情,做了什么事情呢?具有法眼者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修行,初众生告诉我们应该慈爱众生。如果本师站在我们面前,也告诉我们要慈爱一切众生,所以看到初业众生的时候,也比较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对于刚刚入门的众生,我们应该爱护他们。因为初业众生帮助我们产生了正确的修道观念,所以对于初业众生,我们也要恭敬。因为他做了本师告诉我们的事情,所以应该像本师一样恭敬他们。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恭敬具有法眼者,因为他具有功德。为什么要像本师一样恭敬初业众生呢?因为本师最初也是由初业众生逐渐修持才成佛的。如果没有最初的进入菩萨道的发心,后来也不可能出现本师释迦牟尼佛等殊胜的证道者。我们只是看到了他最后成佛的辉煌,具有神通、功德、智慧的一面,没有考虑到他也是从最初发心的众生身份而来的。

刚刚学佛的人,对佛教的教理,还没有深入了知,对修行的方法,乃至于对佛教的礼仪,比如怎么顶礼,听法的规矩都不懂。每个人基本上都经历了这个阶段,现在我们又遇到了初业众生,一批又一批的人逐渐对佛法产生信心,开始学习佛法。我们看他们对于佛法方方面面都很生疏,容易产生轻慢的心。他们对佛法不精通,规矩礼仪不熟悉,这方面还不是非常理想。换一个角度来讲,他毕竟进入了佛门,发了菩提心,这个种子不会坏的。遇到初业众生的时候,我们就要想,这个众生已经接触到了佛的教法,通过这个种子,必定会成佛。因为看到现在的初业众生相当于看到了未来的佛,所以也要生起本师想。

颂词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主要是对于具有功德的人和不具有功德的人平等恭敬。平等恭敬对我们修心有很大的帮助,为什么呢?刚才讲到,虽然是学佛的人,但一般的众生很自然有一种偏袒心,对具有功德的人自然恭敬,对于初学的人很容易去轻视,尤其是现在我们学了一段时间的佛,还没有真正以佛法来调伏自己的心,比较容易出现这个毛病。恭敬具有法眼的人,不算是一个毛病,关键是我们对待具有法眼者和初业众生的态度不一样,这就有问题,尤其是这样对待初业众生也是比较不如法的。

刚刚入门的众生,我们应该对他做什么?应该做很多帮助的事情,但是我们不注意,很容易表现出来的是对他们的轻视,觉得这也不如法,那也不如法,懂的又很少,或者他们提问题的水平很业余。实际上我们都是刚刚学佛的人,只不过比别人早进佛门几个月、几年,作为一个众生,很容易会表现出轻视、冷漠,或者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对于初学的众生而言有一种优越感,没有去帮助他们。

这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不应该做的。他们刚刚进入佛门,当然很多都不懂,如果我们学佛的时间早一点,知道的多一点,对于他们的问题,应该耐心解答,或者他不懂的地方,我们要尽量去帮助他。如果了知了这个理论,遇到初业众生就会对他产生本师一样的想法,从道理上接受了,我们自然而然就可以打破偏袒,平等的恭敬,这就是则当生起本师想的核心内容。

若见一切众生时,当起父母兄弟想。

这也是一个窍诀。一切众生我们不要理解成一切的人类,这个范围还太窄,这里讲的是一切有情,只要是具有心识,具有生命的所有众生,比如猫、狗、蚂蚁、毒蛇,包括地狱、饿鬼、旁生在内,一切众生都应该生起父母兄弟想。范围首先要界定,这是一切众生,不是某一类众生。

为什么要把他们观成父母兄弟呢?这有很多必要性。从佛的智慧眼观察,一些众生无始的轮回当中,无一不曾做过自己的亲属,从这些角度来讲,我们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这些众生都做过自己的父母兄弟,也是事实。

我们已经投生到了其他的身份,他们做过我们父母兄弟,这是以前的事情,现在并不是,而且我们会想,这些众生有些还是我们的怨敌或者伤害过自己的人,为什么我们要把他们当成父母兄弟想?如果不把问题想清楚,很难接受这些理论。虽然我们的身份变了,但是此处为了调心的缘故,让我们内心当中产生对一些众生平等的慈爱心,要这样去做如理的观修。为什么呢?我们前面提到过,因为他们的确做过我们的父母兄弟,在做父母兄弟的时候,对我们有很大的恩德,所以要生起父母兄弟想。观修到这一步还不够,“当起父母兄弟想”又能怎么样?关键是下面这一步。我们把所有的众生都当成父母兄弟,必要性在哪里?前面我们说为什么要把他们观为父母兄弟,下面讲这样观修有什么必要呢?

我们不讲一些极端的例子。一般而言,我们对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父母兄弟,天生就有一种慈爱心,我们很愿意对他们付出。比如付出我们的爱去帮助父母兄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父母兄弟和我们很亲近,对我们有很大恩德,我们就愿意去帮助他。为什么不帮助其他众生呢?我们认为其他众生和自己无关,或者认为和自己有仇,所以不愿意帮助。

此处佛陀通过善巧方便,第一个,让我们知道一切的众生实际上无始以来,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兄弟,对自己有恩德。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把他们观成父母兄弟,很容易产生帮助他们的心。当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能产生慈爱心,会产生什么结果?当这些父母众生遇到痛苦的时候,我们很自然产生救苦的心;当众生缺少安乐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地愿意去帮助他,让他获得安乐。这对我们修持慈悲心,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我们对父母兄弟很容易生起慈爱心,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如果现在我们通过这些窍诀、道理、教证,能把一切众生都当成父母兄弟,我们也就非常自然的,对他们产生一种慈爱。如果对他们产生慈爱,帮助他们的时候,没有其他的条件可讲,都是我的父母兄弟。我们在对待一些众生的时候,就能平等的以慈爱心对待。不会去分别这类众生是我的亲属,那类众生是我的怨敌,还有一类众生和我没有关系,没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把一切众生当成了自己的父母兄弟,所以他对一切众生都平等的慈爱。如果对一切众生都能产生慈爱,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毫无疑问,都是为了利益他们而奋发。菩萨修行菩萨道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作意、最需要产生的心就是慈悲心。

怎样产生慈悲心?这是一种窍诀的观修方式。我们在修菩提心七重因果的时候,第一个就是知母,此处换成了父母兄弟等最亲近的人。如果真正观修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兄弟,不会加以分别,很自然地把所有的众生当成自己慈爱的对象,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去离苦得乐、获得觉悟。这方面对观修慈爱菩提心非常有帮助。

远离一切恶友伴,依止殊胜善知识。

这个教言就是让我们离开恶友伴,依止善知识。什么是“恶友伴”?从佛法的角度来讲,恶友伴能够让自己生恶心、烦恼。并不是说,“哦,今天我很烦恼。”有时众生不舒服,内心不高兴也叫烦恼,严格来讲,此处的烦恼和贪嗔相应。恶友伴让自己心生恶念、烦恼,远离解脱道。以前对解脱道没有兴趣的人,如果依止了恶友伴,变得更加没有兴趣;以前对解脱道还有一些兴趣的人,如果依止了恶友伴,会让自己修道的心意有所退失,所以我们应该观察什么是恶友伴。了知之后,就要远离恶友伴。因为这些恶友伴对自己修菩提道,修出离道,没有丝毫的意义。

“依止殊胜善知识”,殊胜的善知识开显了如何修道,让我们生起救度一切众生的菩提心和殊胜的空性智慧,了知万法的本性。善知识对于我们修解脱道,助缘的作用相当明显。为什么我们一再提到助缘的作用呢?因为主因还是在我们自己的相续当中,善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的助缘,告诉我们:“你具有佛性,通过修道远离烦恼、累积资粮,可以逐渐开显佛性。”或者告诉我们佛性的总相。让我们去观修,逐渐地靠近。善知识告诉我们该做不该做的事,尤其是站在出离轮回的角度,没有任何的众生能够超过殊胜善知识的作用。我们要在远离一切恶友伴的同时,依止殊胜善知识,这是相当重要的。

现在我们已经依止了殊胜的上师,在上师的加持下,听闻殊胜的教法,这个机会是相当难得的。在《山法宝鬘论》中比喻说,在依止善知识的时候,要像小孩在闹市当中,紧紧抓住母亲的衣襟一样,不要舍离。我们都知道在人山人海中,一个小孩很容易就会丢失。这时他应该做的事情是牢牢地抓住母亲的手,或者衣服不放,才不会有丢失的危险。通过这个比喻我们知道依止殊胜善知识,也应该以这样的方式。

修道的过程中,内心或者外界有很多让自己退道的因缘。这时我们只有牢牢地抓住上师善知识不放手,才不会在烦恼的红尘中迷失。依止殊胜善知识,是获得解脱道的最大助缘。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很认真的对待。如果我们没有放松依止善知识的想法和行为。即便在暂时的修道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的小问题,但是不会偏离总的修行轨道,所以在佛教当中非常提倡,也很着重这种殊胜的修法。此处告诉我们要依止殊胜的善知识,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从发心一直到成佛,乃至自己还没获得佛果之前,都要依止善知识,对于菩萨来讲,佛陀就是他们的善知识,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最殊胜的佛位。

依止善知识,前面提到了言传,比如我们学习上师的教言、讲解的论典;还有上师的身教,上师善知识为了度化众生会显现很多善妙的行为,所以我们看到后就可以随学。比如上师喜欢放生、讲法、探讨佛法等等,有了这样的身教,我们也是受到影响,逐渐喜欢做放生、听法、修行的善事。通过上师的言传身教,我们的心逐渐就和解脱道相应,这也是长期依止善知识的一个必要。

远离嗔心不悦意,处处恒具欢喜心。

这个教言是让我们具有欢喜心。第一个,要远离嗔心和不悦意心,如果我们处于嗔心的状态,内心是不会欢喜的。不管是对某种事物看不惯,还是嗔怒某个有情,当我们在发嗔怒心的同时,心里处于不欢喜的状态。我们可以观察,当自己大发脾气,当然不会欢喜,内心是非常不高兴的,所以要远离嗔心这种不欢喜的因素。

还要远离不悦意的因素,不悦意是通过很多因缘产生的,有时通过外境的因缘,有时通过内心的因缘,让自己不悦意,这些也要远离。在《入菩萨行论》第六品中讲了很多远离嗔心的方法,在其他很多世间和出世间的教言,也讲了很多远离不悦意的方法。总的来讲,想尽办法让自己看得开,如果自己对这些事情看开了,不悦意的因素就不再聚集不悦意的因缘。虽然世间有很多看得开的教言,但是从彻底的角度来讲,对看破放下方面,只有佛教讲得最彻底。不单单从世间的方法去做,也要从更深层次的意义去做,哪方面很深呢?就是空性观、缘起观。当我们不悦意的时候,因为对这个事情有执著,总是放不下,就是不悦意。如果我们知道一切都是缘起性空、幻相,就把自己执著的东西解开了,根本的问题解开了,不悦意的因素没有了,这样自己就不会不悦意了。

佛教的教言非常深,关键要活学活用,我们就能远离修行过程中不悦意的因素,这很关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的心逐渐就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处处恒具”是标准,虽然我们现在有些做得到,有些做不到,但是我们经常性的闻思教言、思维、修行,逐渐能在多处做到,最后就能处处做到恒时具有欢喜心。

成就的修行者、菩萨,他们内心远离了不欢喜的因素,没有嗔心,也没有不悦意的心态,内心恒时处于法喜当中,恒时具有欢喜的状态。对于初学者来讲,这是一个目标,我们要向它靠近,尽量从容易的小地方入手,逐渐去习惯,然后让很难断除的细微的嗔心和不悦意的因缘全部消亡,就能做到处处恒具欢喜心。

不贪内外一切法,当于无贪中安住。

这是要我们无贪。“不贪内外一切法”,什么是内,什么是外呢?一般来讲内而有情,外而世界。所谓的“内”指众生,“外”是讲外境。打个比喻讲,对自己的亲属,喜欢的人比较贪恋,是贪恋内有情;对某个风景,某个山水很贪恋,是贪外面的境。不管我们贪内有情,还是贪外境,都是和解脱道完全不相应的想法和做法。

贪欲本身属于一种烦恼,我们经常贪内或者贪外的法,正在贪的时候本性是什么?本性是一种迷失的状态,如果处于迷失的状态中,我们不知道该做不该做。明显或不明显的恶业,通过贪欲会逐渐显现,通过恶业会显现种种的痛苦,遇到痛苦的外境、人,或者自己的内心不悦意等等,会因为贪欲迷失了本性。下面我们还可以分析,为什么贪欲是一种迷失的状态?后面还有一个颂词和此处有关,到时还可以分析一下,所以不贪内外一切法,应该在无有贪欲当中安住。

只是说我们要无贪,这是不够的。因为众生无始以来已经习惯了,看到好东西自然想要得到,所以我们怎么能够在无贪中安住呢?这也需要不断地修行,才能做到。从比较粗大的五欲来讲,我们怎么做到无贪呢?在前行法中,通过修四厌世心,产生出离心,粗大的贪欲不会产生。因为四种厌世心就是观察轮回的真实性,不是观察表面现象,然后让我们无贪。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我们在贪的时候,只是专注于事物的表面,比如对这个人很贪恋,为什么对他贪恋呢?因为他的身材好、长得好看,或者有某种优点。我们的观察只是限于众生的表面,觉得他很好,就容易产生贪念。对于外境来讲也是一样的,这里的风景好,那个杯子很漂亮,或者这辆汽车很美观,从事物的表面出发而被迷惑,然后产生想得到的心态。

怎么做到无贪呢?就是不要被表面的事物迷惑,要做彻底观察。比如佛教中对于如何不贪恋有情方面,就是这样的。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之所以贪恋这个有情,是觉得他的身材和相貌很漂亮,开始产生贪欲。佛教说如果你觉得这个有情可贪,就要详细的观察,不要做表面观察,虽然表面观察会觉得这个人很好,但是做真实的观察,会发现所贪的众生,无外乎是五蕴的自性。第一个是色蕴,他的身体是不是值得贪著呢?大家都知道佛教著名的不净观,对他的皮肤、肌肉、血液、骨头、内脏、骨髓观察,从外到内没有干净的地方。这并不是在诋毁某个男人或者女人,而是事实,如果我们去解剖,无论死人,还是活人,真实观察就是这样的。

《入菩萨行论》第五品对这个问题讲得非常细致,当我们彻底观察就会发现,他是不清净的。我们对不清净的东西天生有一种排斥感,比如粪便,我们认定它不干净就会远远避开。如果我们对于所贪著的对境,做深入观察,而不是做表面观察,表面观察会让我们迷惑,深入观察很容易发现它的本质,这个物体到底是什么本性?深入观察之后,发现它的本质原来如此。当我们发现它的本性后,自然就会息灭贪欲。众生对不清净的东西天生排斥,现在观察到贪恋的本质是不清净的,对这个问题如果观察得很深刻,安住在不清净的定解当中,贪欲心自然就息灭了。

怎样产生无贪?对有情这样观察,贪恋其他的东西原理也是一样。贪是认为这个东西好,无贪是观察到这个东西不可靠、不恒常的本质,通过观察苦谛,知道不管是有情,还是外在的环境,无一例外都是无常、苦、空、无我的本性。如果我们了知无常、苦、空、无我的本性,还有什么可贪著的呢?佛教不怕众生观察,就怕众生不观察。如果真正对一个法做终极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东西,没有一个真实可贪著的本体。如果对里里外外的法做一个彻底的观察,把万法做了普查之后,就会发现都是无常、苦、空、无我的自性。如果我们安住在这样的状态当中,也可以“当于无贪中安住”了。

这是修学佛法的基础。有些人认为很消极,这么美好的东西都要放弃,这不是消极,而是观察它的本质,我们没有必要对这些东西刻意地包装,把不好的东西说成好,或者把本来好的东西说成不好,一定要和世间人对着干。因为一般的众生没有很深细的智慧,去对万法的本质做观察,所以迷惑在表象当中,认为这些东西非常好,值得去追求。而佛法是做彻底观察,到底是不是值得我们喜欢、贪恋,观察之后真相大白,原来它是无常、苦、空、无我的自性,自然就息灭了对它的贪欲。

息灭贪欲又会怎样呢?众生无始以来就是在贪欲中形成了轮回,如果要细讲,就要讲轮回的本质是什么?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去流转的问题,讲这个问题就很大了,这些不讲,我们把这个颂词的意思已经讲清楚了。这是从观察事物的本质去安住无贪,也可以从空性的角度安住无贪。以后讲到空性本体和道理时,我们就可以了知。总而言之,佛教告诉我们很多对于内外一切法,通过了知本质而断除贪欲的方法。

前面已经讲过万法的本质有两种,一个是世俗的本质,一个是胜义的本质。世俗的本质无一例外是无常、苦、空、无我,胜义的本质都是空性的。不管是世俗,还是胜义中观察,都是无所贪的,这就是它的本性,无贪中安住就是能在无贪中显现涅槃的殊胜境界。贪和无贪还有很多的教言,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没办法讲那么多,只是把其中一部分内容做了一个观察,我们如果有时间可以看其他的教言,或者以后还可以讲其他侧面的教言。

贪欲不得善趣乐,亦能断尽解脱命。

这里主要讲的是贪欲会引发的后果。从贪欲的本身,还有贪欲引发的后续情况来看,如果纵长贪欲,不能给众生带来两种安乐,第一不能带来善趣安乐,第二不能带来解脱安乐。

第一句讲“不得善趣乐”,第二句讲“断尽解脱命”,说明不能给我们带来究竟的安乐。众生的想法就是得到安乐。如果是贪欲很强盛的人,因为贪欲本身是一个大迷乱,在大的迷乱当中,想得到的善趣安乐得不到。通过大贪欲会引发大恶业,通过大恶业会导致恶趣,所以不得善趣乐。

然后“亦能断尽解脱命”,从什么地方解脱呢?我们学习过四谛教法知道,所谓的解脱就是通过修道谛获得灭谛,然后解脱苦和集。贪欲属于什么?严格来讲属于集谛的一部分。它是痛苦的因,不是解脱的因,我们串习贪欲心,不去对治它,它属于集谛,集谛是因。它的果是什么?集谛的果就是苦。从四谛的教言来分析这个问题,就会很清楚,贪欲属于轮回的因果,在苦、集当中,而解脱的因果是道谛和灭谛,道谛是修持无贪、无嗔等解脱道。

贪欲根本不属于解脱的因果,如果不属于解脱的因果,怎么可能获得解脱呢?所以长时间串习贪欲只能断尽解脱命,不可能获得解脱的安乐。从这方面来讲,我们应该知道贪欲本性和串习贪欲不良的后果。这个颂词主要是帮助我们了知它的过患后,下定断除贪欲的决心。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无始以来,我们对贪欲很熟悉,它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很自然地看见好东西就会产生贪心,贪欲在相续中根深蒂固。如果让我们断,很多众生舍不得断,为什么众生不学佛了?因为舍不得断贪欲,觉得断了贪欲,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或者有些人不敢断。我们不敢断、舍不得断,有什么好的后果吗?如果有好的后果,当然可以不做了;如果没有好的后果,为什么舍不得断,不敢断呢?

颂词告诉我们,贪欲不得善趣乐,亦能断尽解脱命。从道理上观察之后,没有什么舍不得,没有什么不敢的,必须要去做。如果不去做,更大的轮回痛苦还在后面。每一个教法都是相关的,我们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一定要详细了知轮回到底有什么痛苦,才能说我们不想在轮回当中漂流了。

贪欲是滋长我们漂流轮回的主要因缘,把这些问题联系起来,学习就会比较容易;如果对轮回痛苦了解得不深入、不透彻,我们觉得轮回中有很多快乐,为什么一定要断除导致轮回的贪欲?有疑惑性就会犹豫。

我们要彻底地了知轮回的痛苦,此处的颂词没有很直接地讲轮回的痛苦。我可以推荐一些书,比如《大圆满前行》《广论》,其中有讲解轮回痛苦的部分,还有描述轮回痛苦的经典,都是从很深刻的地方,讲解三恶趣、三善趣的痛苦是什么?把整个轮回的痛苦讲得很透彻。如果我们观修得很透彻,内心产生一个感觉,不能再漂流轮回。既然不想再漂流轮回,轮回的因是什么?贪欲心是很大的因。我们一定要断除它的因,如果不断除因,虽然我们想要解脱轮回,但是因没有断的缘故,还是没有办法解脱。

要从果的可怕再去了知因的可怕。佛陀在讲四谛法的时候,首先讲苦谛,帮助我们对整个轮回的痛苦自性了知得清清楚楚,觉得很可怕,然后再讲集谛,告诉你产生巨大痛苦轮回的因,就是包括贪心在内的集谛,这时就会下决心一定要断,通过修道开始证灭,所以贪欲不得善趣乐,亦能断尽解脱命,就是让我们去了知贪心的后果很可怕,一定要下决心断除这些烦恼。

何处若见胜法乐,对此应当常精勤。

“何处”不管在什么地方见到能够产生殊胜法乐的法要,应当对它精进。不管是在哪个地方?比如遇到了出离心,或者菩提心、空性等能够产生法乐的教法,都应该恒常精进。因为这些教法可以产生殊胜的法乐,帮助我们获得殊胜的解脱,这是“应当常精进”的地方。

这些教言还是很珍贵的,为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哪些事情应该精勤,哪些事情不应该精勤。虽然只是说:“何处若见胜法乐,对此应当常精勤。”实际上也是从侧面告诉我们,对不能产生胜法乐的方面,不应该过于精勤。我们现在还是属于轮回众生的一部分,处于这样的状态中,虽然有些事情该做的还要做,但是前面已经讲过了,做的时候要分主次,无论如何应该把修行佛法放在首位。因为轮回当中的事情,你做得再多,最后死的时候,都要放弃。修行佛法做了很多,死的时候不会放弃,真正对自己有利的,就是修持殊胜的佛法。我们对修行殊胜的佛法应该常精进,对其他轮回的琐事,必须要做的,就做一点;非做不可的工作等还是要做。做的时候要分清主次,这是很重要的,不能首尾倒置,这是不合理的。

最初无论办何事,起始若能成办彼,

则令一切皆圆满,否则彼二均不成。

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应该专心致志地做完一件事,然后其他的事情,都可以逐渐地完成。如果刚开始同时做很多事情,最后很多事情都不能成办。此处告诉我们做事情的方法和窍决,尤其是修行的时候,这是非常关键的。

“最初无论办何事”,最初不管是办什么事,比如听闻一部教言,应该认认真真听圆满,任何事情都要发心努力地把它做完。“起始若能成办彼”,最初如果能够专心致志地把一件事情成办好了,“则令一切皆圆满”,其他的事情就会逐渐地圆满。因为你在做的时候,是一件事一件事落实的,这样一件事圆满,最后一切事情都圆满。“否则彼二均不成”,如果一开始两件事情同时做,当然有些小事情可以两件事情同时做。“彼二”,是很多事情的意思。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时间、能力都有限,如果很多事一起做,就会导致很多事都做不成。

最初你如果慢慢有重点的,主要做一件事情,随着事情一件件地做好,最后所有的事情都能做好,否则所有事情都做不好。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也是这样的。最初把基础打牢了;闻思时好好地闻思;修行时先修基础的法,再修比较高深的法,如果刚开始同时修了很多法,最后会一个法都修不成。

如果开始花很多时间把基础的法修好了,做好了前行的准备工作,后面的事情都可以承办,否则很难成办。必须对治众生好高骛远的心态,否则看到这个事情那个事情,都想去做,最后什么事情都不能圆满,在佛法方面尤其如此。此处告诉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应该有次第、分主次,首先应该专心致志地把现在做的事情圆满,该修的法修了,该听的法听了,再去次第地渐进。对于修学佛法来讲,是很好的一个策略。

恒时远离恶毒心,何处若起倨傲时,

尔时摧灭此我慢,忆念上师之教言。

第一个是“恒时远离恶毒心”,恶毒之心能伤害自他,尤其是伤害自己。作为修菩萨道的修行者,不管已经发了菩提心,还是准备发菩提心,一方面我们要选择走清净、善良的路,一方面不能生起恶毒之心,恶毒之心与利益众生的心、清净自己的相续完全相反。如果不注意,内心中多多少少容易产生恶毒之心,也可以说这是众生的本性。

如果没有刻意修炼慈悲心,恶毒心的种子明显不明显地都会存在于相续当中,一旦产生了恶毒之心,就会想着怎样去伤害众生、打击众生、整垮对方。有时候在各种各样的传媒上,有很多具有恶毒心的人伤害众生的事情,看起来非常可怕。关键是恶毒心可以摧毁菩萨的修行,想想看一个菩萨真正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他要发心修持三无数劫、积累资粮成佛。菩萨的修行方式非常纯净,是清净、善良、慈悲的心,他一心一意要利益众生。

如果我们经常生起恶毒心,没有发现,没有改正,恶毒心越来越大的时候,绝对不可能修菩萨道了,整个菩萨道都会被恶毒心所摧毁,所以修菩萨道,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心。恶毒心属于需要调整、改变的对象,我们要恒时远离恶毒心,最好的方法就是修慈悲观,对众生产生悦意的慈心,基本上就会断除产生恶毒心的来源,或者当我们产生了恶毒心的时候,观察恶毒心在相续当中生起了,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为什么还要纵容它呢?如果通过某种因缘,产生了恶毒心,这个事实已经形成了,那怎么办呢?不能再让它延续下去,这一点很重要。最好就是不要让它产生,我们要做很多准备、很多修行,尽量控制恶毒心不产生,必须经常性地观修、串习殊胜菩提心、慈悲心的法要,让自心和菩提心的本体合二为一,这时就可以远离恶毒心。

如果我们在修行过程中,稍有不注意产生了恶毒心,怎么办?也不用过于的懊恼、自责,虽然产生恶毒心,自责是必要的,但过于的自责不可取。因为你过于自责,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就没有精力忏悔、改变,与其沉溺于自责的罪恶感中,还不如认识到这是不对的,然后如何改变它,让恶毒心不再蔓延。它不是已经产生了吗?争取在第一时间中,发现它,通过我掌握的智慧对治,让它远离,这是我们要做的。

当恶毒心产生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想:“恶毒心产生了有没有利益呢?”对自己修行、获得福报、远离恶趣、远离恶业,一点帮助也没有,既然没有丝毫的利益,我肯定不会纵容它延续下去,有了这个决心之后,就要开始观修,以自己掌握殊胜的教法摧毁它。

“何处若起倨傲时”,不管何时在什么地方产生了傲慢,我们要想方设法摧灭我慢。前面提到过,作为浑身都是缺点的众生来讲,获得一点点功德,有什么可以傲慢的呢?而且自己的傲慢也有不少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有时把一点点功德放大了无数倍之后去傲慢,觉得自己了不起,超胜一切人,这就是自高自大。没有什么原因,他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一点点功德放大了,就开始傲慢。实际上产生傲慢心的时候,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觉得自己什么都圆满了,可以超胜一切。也看不到别人的功德,即便别人有很大的功德,傲慢心产生了,就把别人巨大的功德遮蔽住了。

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也看不到别人功德的人,是相当可怕的,所以不怕没有功德,就怕产生傲慢心。我慢心很强盛,怎样去修行?当年显现上佛陀身边的提婆达多傲慢心很强,看不到佛的功德,即便是十全十美的佛陀,在提婆达多眼中也是不如自己,觉得自己应该替换佛陀,旧佛已经旧了,应该换尊新佛,自己想做一尊新佛,产生了这样的傲慢。因为看不到自己这么多的过失,也看不到佛陀这么圆满的功德,所以造了三个无间罪,最后导致堕于无间地狱,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作为修行者,我们不注意就有可能犯下大罪业,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和别人的功德,非常容易造很多身语意方面的恶业。如果产生傲慢的时候,应该想:像我这样的凡夫众生有一点点的功德根本不值得傲慢,我没有傲慢的资格。前面讲过看到别人的功德,觉得自己的傲慢完全是无中生有,没有一点意义,这时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摧毁傲慢。

恒时远离恶毒心属于第一类教言;何处若起倨傲时,而时摧灭此我慢,这是第二类教言;第三类就是“忆念上师之教言”,我们平时要经常地忆念上师的教言,上师的教言起什么作用?可以提醒我们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让我们观察了知万法的本性是什么。上师的教言告诉我们轮回的无常性,应该怎样出离?如果能够忆念这些教言,我们可以安住在出离心当中。如果忆念起上师告诉我们万法都是没有自性,如梦如幻的本体,或者忆念起上师直指心性的教言,我们安住其中就会和实相相应。

如果忘失了上师的教言,这一切就忘失了。上师的教言代表法,是一种指导,作为修行者来讲,应该有一个依赖之处,那就是上师的教言。我们如果忘失了这些教言,相当于在荒野当中迷失了向导一样,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后果是很可怕的。我们会彻头彻尾地失去一个修行人的身份,修行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全部忘失了,还是什么修行者呢?应该经常性地忆念上师的教言,如果能恒时忆念是最好的,可以让自己恒时处于正念中。实际上上师的教言时时刻刻都不应该忘记,一旦忘记了,很有可能就会误入岐途。这里既可以作为单独一类,也可以和前面配起来理解,恒时远离恶毒心,忆念上师之教言,忆念上师之教言去远离恶毒心,或者何处若起倨傲时,尔时摧灭此我慢,忆念上师之教言。两种方式都可以。

若生怯弱之心时,则当令自心坚强,

修持彼二为空性。

“若生怯弱之心时”,作为一个菩萨来讲,如果产生了怯懦之心,是修行的一个重大失误。前面讲《菩萨宝鬘论》标题时,讲到了菩萨是觉悟的勇猛心识,需要一个勇猛的心态,才能面对救度一切众生的任务。他必须要具备勇猛的心态,才能圆满完成三无数劫积累资粮的任务,所以菩萨的心应该相当勇猛,对救度众生、成就佛道很勇猛。当我们产生怯懦的时候,无外乎就是对于修行佛道的事情,产生怯懦了,觉得修法、持戒、发菩提心太困难了,生起怯懦以后,就很容易退失。

还有就是对于帮助众生,心生怯懦。觉得众生太难度了,我劝了张三七八次了,他都不听,既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也不改正。一个众生尚且这么难度,更何况这么多众生?怎么度得了,所以他就产生了怯懦之心。我们千万不要小视怯懦之心,对于菩萨来讲这是大敌,因为菩萨就是无法忍受一切众生的痛苦而发菩提心的,为了救度众生而发心成佛。这是最根本的东西,如果生起了怯懦心,除非及时地调整发心,否则想要坚持菩萨道很困难。

在教言当中,也是针对这个问题给予对治——“则当令自心坚强”。生起怯懦心的时候,要让自心坚强,让自心坚强的对治前面讲过,第一个要认知我们的自心有如来藏,第二个也要认知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这对于我们坚强自心有什么帮助呢?自心具有如来藏,一定可以成就佛果。只要因缘集聚,就能成佛。众生具有如来藏,虽然现在他不听教言,但是实际上他内心具有佛性。如果具有佛性,说明他本性贤善,现在只不过是暂时的际遇而已,他的因缘成熟就可以调化,这方面可以让自心坚强。

还有修持菩萨道本身肯定遇到这样那样的违品,我们可以这样想,即便在世间做一件事情,都要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难道不是遇到过很多的麻烦吗?有时候不想读了,有时候身体不好,但还是坚持下来了,如果自己坚强,这些困难不是不能克服的。在世间做很多事情也是一样的,无论经商、务农、创办企业,都是一样。哪件事情不会遇到麻烦、没有障碍、没有违品?如果不坚强,这些事情也做不成。

我们在修持佛法的时候,遇到违缘很正常;调化众生的时候,众生不听你的教言也很正常。如果知道这些都很正常,我们的心逐渐就会坚强起来了。我们看佛在因地的时候,是怎么修持的?为了求法经历过哪些苦行?佛陀曾经为了求得半偈,有时是两句话,有时是一个颂词,传法的人说:“我的教言很珍贵,如果你要听,必须在自己身上钉一千个钉子。我才给你传讲,否则免谈。”佛陀为了得到教言,毅然在身上钉了千钉;有时传法的人说:“你想得到我的教言,必须把身上的肉挖出来,做一千盏灯,点燃这一千盏灯做供养,我才给你传法。”佛陀也做到了;有时传法的人说:“如果你要听法,必须从高空跳入火坑中。”佛陀也做到了。佛陀求法、布施做了这么多苦行,现在他已经成就了。从度化众生的角度来讲,《白莲花论》中讲到精进时,说佛陀为了调化一个王子,用了几十万年的时间。

如果我们怯懦,这些事情怎么能够承办呢?如果不怯懦,自己的心通过修炼会逐渐升华,和功德相应。如果坚持下去,以后会越来越顺利;如果你在现在放弃了,以后再学菩萨道,还是要重新开始,那时还是要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怯懦了,又会倒退,要重新来,基本上迈不过这个坎,绝对要遇到,你绕不开。没有这样的问题,就有那样的问题,为什么一定会遇到问题呢?实际上我们的心里有很多习气在作怪,这是一种内心的问题,不是外境上真实的东西。如果我们调伏了内心,内心坚强,外在的东西不算什么。外境是随心而转的,如果我们轻视它,外境就没什么力量;如果我们怯懦了,外境就显得很强大。我们的心一旦调伏了,外在所谓的违缘、灾难,对修行人来讲都不算什么。

“修持彼二为空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彼二”是什么?怯懦的心和外境。前面说当我们遇到违缘,很容易产生怯懦心,我们可以观修怯懦的心和外境二者都是无自性的,有什么可以怯懦的?怯懦的对境,能怯懦的心是什么?了知了空性之后,自然就解脱了怯懦心。或者彼二是指怯懦的心和坚强的心,第一句是若生怯弱之心时,第二句是则当令自心坚强,一个是所对治,一个是能对治。所对治是怯懦心,能对治是坚强的心,这是暂时的对治,属于世俗的修法。从胜义修法的角度来讲,就是第三句修持彼二为空性,怯懦的心修持为空性,坚强的心也要观为空性,同样观为空性。一个修菩萨道的人,并不是一味的让自己坚强就可以了,而是需要了知万法的本性。怯懦心要修持本性空,虽然坚强的心能够对治怯懦的心,但是坚强的心本身也是自性空,只有了知二者同为自性空,才可以获得究竟解脱。

如果分成层次来讲,第一种怯懦心是轮回当中需要对治的怯懦心态;第二种坚强的心,比如菩提心、修道成佛的心,属于中等层次,可以对治第一种怯懦心,让我们在修道的时候,很坚强、很精进;第三种是靠近于实相的层次,必须要修持万法的空性,包括此处讲到的,所对治的怯懦心和能对治的坚强心二者都是空性。

如果能够修持二者皆为空性,就进入了契合本性的修法。前面怯懦的心态是阻碍修行的心态,坚强的心是能够帮助我们树立道心的一种修法,还不是真正无限靠近实相的修法,而是间接靠近实相的修法,而修持彼二为空性,是直接和实相相应的。此处讲到怎样让我们顺利成就菩萨道,后面必须要修持二者本性空,才能和究竟的实相相应。

若遇贪嗔之境时,当观如幻如化术。

如果我们遇到了贪心和嗔心的对境,这时要观察贪嗔的对境犹如幻术一样,为什么要观成幻术呢?因为贪心嗔心的本性,所贪和所嗔的境本身和幻术的原理相同,前面我们分析了所贪的外境。在讲“不贪内外一切法,当于无贪中安住,贪欲不得善趣乐,亦能断尽解脱命”颂词的时候,我们说后面有一个颂词会提到,就是和这里有关联。如果我们把它观为空性,观成幻化术,就能从贪心嗔心的状态当中解脱出来。因为我们的心和境有某种联系,如果我们认为所贪的对境很好,值得去贪。它有自性,是有本体的。这时我们的心自然而然就开始对它进行贪著。

如果认为一个对境是值得嗔恨的,不管是人,还是境。当我们认为外境是真实存在的值得嗔恨的对境,会随之产生强烈的嗔恨心,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就要观察是不是真实具有可贪或者可嗔的境?观察之后,发现犹如幻术的原理一样。

古印度有一种幻术师,和现在的魔术师不一样,幻术师通过念咒语,可以把木块、石头,变成大象、牛、马。不明所以的观众误以为它们是真实的。哇,这头牛好壮,这头象好高,就迷惑了。看到牛很壮,觉得这头牛很好,如果买回去可以做耕牛,或者对于幻化出来的蛇很厌恶,产生了恐惧感、嗔恨心。他看到外境的时候,没有认清本质,只是看到表面,就开始产生了贪心和嗔心,实际上所贪和所嗔的对境,是不是存在的?是假的。这是幻术师通过念咒幻化出来的,本体就是一块木头,或者石头而已,什么都没有。众生不明就里,就开始产生了贪嗔之心。

怎么才能帮助这些观众,从强烈的贪心和嗔心中解脱出来呢?就是观察他们所贪和所嗔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本体。幻术师停止念咒了,幻化的象马逐渐消失了,最后一看从来都没有过。正在贪的时候,就没有自性,正在嗔的时候,就没有本体,发现以后,他的贪心嗔心自然就息灭了。观众是这样,众生也是这样的。

前面分析了,当我们对一个所谓可爱的人和境产生贪心的时候,我们去观察这个人有没有自性?前面从不净的角度讲的,这里是从空性的角度讲。一个是从世俗的侧面,一个是从胜义的侧面,前面不净浅一点,后面空性要深一点,触及了实相。怎么观察呢?众生贪著的人是五蕴和合的一个形象而已,观察到他是因缘和合的缘故没有自性。

就像幻化的象马是幻术师念咒加持木块一样,都是因缘和合产生的假象,所贪的众生也是通过自己前世的业等各种各样因缘和合之后,你看着顺眼,觉得可爱。实际上是不是真的可爱呢?这个可爱的自性有没有本体?第一,他是各种各样的因缘积聚才显现出来的;第二,他可不可爱,在外境上面不存在可爱的自性。为什么呢?你认为他很可爱,换一个人来看,会觉得一般,再换一个人就觉得他很丑。世间有种说法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别人看着再丑的人,你如果满意,就认为他很漂亮。这个例子说明在外境上面,这个人的本身并不存在实实在在可爱的自性。如果有实有的可爱,那所有的人看到他,都会认为可爱。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可爱不是某个人内心的感受,而是他本身具有可爱的自性。

尤其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审美观不一样,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西方人挑出来的美女,东方人一看,怎么会这样挑呢?太没有眼光了。因为每个地方的文化习惯、教育背景不一样,所以他们认为好看。这也是通过例子,说明外境上并不存在实有的可爱,这是假立的。可不可爱是建立在评判者对美的认知标准,从对境的角度来讲,并不存在实有的,就是假立的。这是最好分辨的。

在麦彭仁波切的《智慧品注释》中,讲了这个问题。比如一堆粪便人看起来很恶心,狗等喜欢不净粪动物看是美味,粪便上有没有所谓的自性呢?没有自性,你一定要说它臭,也不一定。如果人认为臭,狗也会认为臭;如果狗的标准是对的,狗认为香,人也认为香,所以是没有自性的。在对境上面没办法安立一个实有可爱的东西。

根登群培大师是西藏的一位大修行者,他在《中观精要》中,也是讲了这个问题。他是这样评判美丑的:人们认为最美的少女,如果把她放在一头老虎面前,在老虎的眼中,这不是什么美女,只是它的食物,老虎眼中最飘亮的妻子是母老虎,人们会认为母老虎漂亮吗?绝对不会。人和动物之间是这样,人和人之间也是这样。

在饮食方面,有些人认为清淡的好吃,有些人认为味重的好吃,到底哪个好吃呢?食物上没有一个标准,它是假立的,根本不存在所贪的本体。所嗔的对境也是这样,我们认为十恶不赦,最不想看到的人,在他的亲友看起来,他是最可爱的,没有一点缺点,即便缺点也是优点,我们怎么去认知在他身上有实实在在的可恶?所谓的可恶、值得嗔恨的对境也是假的。前面我们说人最不愿意看到、摸到,足以令人产生嗔恨心的粪便,是不是可以产生一个真实可嗔恨的对境?不一定。因为狗观察粪便,从里里外外根本不找不到一点厌恶嗔恨的东西。我们要观察所嗔的对境是幻术,没有自性,没有本体,是空性的,所以我们了知所贪嗔的本体都是虚幻的,对境是假立的。

当我们真正安住在这种境界,不是讲一下,大家在道理上了知了,就可以从贪心和嗔心解脱出来。这只是第一步认知,认知以后还是要去修持,把心的状态提高到与外境如梦如幻的同等高度上,因为我认知了贪嗔的境是假的,虚幻的,贪心和嗔心就能解脱。我们学了教法之后,已经知道它是假的,明知它里里外外无自性,为什么还有贪心?这只是认知,还没有实践。现在我们只是认知了所贪不合理,实际上我们的心还是处于具有强烈贪嗔的状态,如果没有通过修炼,把我们的心提高到如梦如幻的状态,要真正地调伏贪心和嗔心,还是做不到。

如果开始没有认知这一点,就没有实践,最初你不去掌握技能,没有学习它的原理,后面就很难掌握了,两者之间是一个过程。因此遇到贪嗔之境时,当观犹如幻化术,如果能够观察它是空性,就可以解脱贪心和嗔心。首先我们要了知心和境的特殊关联,认为对境可贪,就产生了贪心;认为对境可嗔,就产生嗔心。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安住于贪心的对境不存在,对境一消亡,我的心也消亡了。前面我认为对境可贪,才会产生贪,现在我认为对境不可贪,贪心的状态就会消亡,嗔心亦然,也是一样的。颂词的重点是第一步要搞清楚心和境的特殊关系,第二步要搞清楚贪心和嗔心的幻化本质,第三步是怎样通过实践,真实去泯灭贪心和嗔心。

若闻逆耳之语时,当视犹如空谷声。

此处和前面的道理差不多,别人的诽谤、挖苦等各种各样自己不愿意听的语言,都是属于“逆耳之语”。众生有一个习性,喜欢听好听的,不管是自己确实做对了值得表扬,这种好听的话语,还是纯粹的无中生有,对方为了拍马屁,讲得好听,反正好听的自己就愿意接受。不好听的,不管是逆耳忠言,还是对方无中生有的诽谤,都不愿意听。众生的习性是喜欢听好听的,不喜欢听不好听的。

对菩萨来讲,如何不受到逆耳之语的影响呢?一般的修行者遇到逆耳之语时,会顿发无明之火,开始生嗔心,指责谩骂对方,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失去了菩萨的特性,和所修持的菩萨道,已经远离了,事后很容易发现不对。关键是当时,或在之前我们怎么样去做预备,事前做的预备越多,在事发的时候,才更容易用教言对治。事后后悔虽然也有好处,但还是不如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事发的时候做正当的对治,这是非常好的。怎么做呢?我们要知道逆耳的语言之所以逆耳,里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认为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能够伤害我。当听到逆耳之语,虽然德高望重的人说几句,还可以接受,但是说多了也不行。尤其是与自己差不多的人,自己觉得对方有毛病时,你都有这个毛病,凭什么说我呀?或者你都不如我,还有资格说我,遇到这种情况最容易产生嗔心。

这里给了我们一个窍诀,不管是哪一类的逆耳之语,有一个总的教言,就是“当视犹如空谷声”。要把语言观成空谷回音,并不是硬生生地把它观为空谷回音,而是它的本质和空谷回音一样。就像前面的颂词中幻化象马的虚幻性,和我们所贪所嗔对境的虚幻性原则上一样,本质没有差别。对方逆耳的语言,也包括顺耳的语言,无论喜欢不喜欢听到的语言,本质都是空谷回声。大家都很清楚,在山谷里喊什么,就传回来什么声音,本质是空性的,无实有,它是因缘和合的状态下传出的声音。我们对空谷回声的本质,知道它假的,基本上不太执著。现在我们如果能够观察逆耳之语,不外乎是因缘聚合,本质不存在。什么因缘呢?第一个因缘,说话者,发逆耳之语的人,他要发心,想说这句话。第二个因缘,需要不同的口形,发出不同的话语来,需要气流、声波、空气、空间等,你的耳朵接受它,需要这么多因缘,众缘和合的法一定不是真实的,如果是真实的不需要因缘,只要是有因缘的法都是假的。

这是佛教当中很关键的核心问题。缘起性空,只要是依缘而起的,必定是无自性的。如果我们以后学习《智慧品》《中论》,会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讲解,这里只是简单的讲一下。这么多因缘和合的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当中,实际上是一种假立的,无自性的,怎么可能真实伤害到我呢?认为它伤害到我,就是因为自己的执著而已。

实际上当语言传过来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个语言伤害到我。可以观察伤害到了你的身体,还是伤害到你的心呢?身体是不会被伤害的,除非声音太大了,把耳膜震聋了,这是伤害,但不是这样的,很小很温柔的一句骂你的声音,你听到觉得受到了伤害,对你身体没有什么损害。心伤害到了吗?有时觉得听到了很伤心。心没有本体,无声无色,怎么可能受到伤害呢?伤害不到,所以真正的伤害是在我们在不观察的情况下,情绪和我执在起作用。真实观察的时候,对身体没有伤害,对心也没有伤害,既然对身心都没伤害,到底是什么伤害到我?没有伤害。为什么还要生起嗔恼之心呢?这里面就有问题。

佛陀教导我们认真地观察这个问题,到底是不是真的值得我们听到这个声音之后,没有理由地大发嗔恼之心。为什么没有理由的事情还要做?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我们要去改正自己的处事方法。轮回中的众生之所以轮回,是因为他按照惯有的思维做事,菩萨之所以解脱,称为菩萨,是因为他按照智慧的方法去观察问题。现在就是告诉我们怎样通过智慧的方法观察、处理事情。

听到逆耳之语的时候,观察如空谷回声一样,既然和空谷回声一样,对我没有伤害,听后处之泰然,不会扰乱自己的心,如果自己的心不产生动摇,我们就可以安住正念,继续观修菩萨之道。

自身若遭损恼时,当视往昔业所感。

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身为轮回中的众生,尤其是现在生在五浊恶世,里里外外身心的损恼不可避免。受到损恼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之所以遇到损恼,是因为某某人给我带来的,如果不是他,我绝对不可能遇到这种事情,很容易就会引发这样心态。

似乎看起来也是这样的,路上有一个不认识的人走过来,给了我一个耳光,我又没惹你,凭什么打我?如果不是你打我,我肯定不会疼痛。一般来讲,也是这样观察的,但是我们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如果用世间的观察方法,就是前面所讲的,我又没惹你,你打了我,就是你的错,我不负一点责任。法律的判决肯定是判对方有错,这是一般的处理方法。如果用佛教的方法,还有更深层次的,佛教中说,只要你遇到这些损恼,和自己往昔的业和因缘都有关系。

这种观察是不是完全否定了现世中对方作用呢?不否定。佛教把这个问题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近因,一个是远因。没有惹他,他走过来给你一个耳光,这就是近因——最近的因缘。我们看不到的,不明白的是远因,他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不打,走过来单单给我一个耳光?这就是远因。虽然我们没办法观察,但是事出必有因。佛陀从整个原则来看,说他之所以会这样,肯定是我们以前造过同类的业,现在感受了同样的果报,主要的责任还是在于自己。如果把远因和近因分开,我们既不否认当下近的因缘,也把眼光放得更宽,知道肯定还有远因。

这样做有什么必要性呢?如果没有必要分析这些没什么用,有很大必要。我们了知了近因和远因的差别,明白自身遭受损恼当视往昔业所感。一定是我以前曾经做错了事情,不会迁怒于对方,知道这是我自作自受,就不会产生无谓的烦恼和争斗。我们看到世间上,有很多杀人、争斗等事情,就是在受人欺负,遇到损恼的时候,只是把眼光放在近因上,首先产生了烦恼,然后就开始产生恶心,争论打斗,把人杀死,最后杀完了以后,回头一看,这么小的事情,马上就想到:为什么这么小的事情,我会这样做?如果当时这个人知道自己受到损恼,因为以前的业,是我自作自受。如果他有正念,很多无谓的争斗都避免了,也可以把自己和对方的缘起链断开了。

假如今天他打了我一下,我怀恨在心想要报复他,这样怨怨相报何时了,没有终结的时候。现在他打我以后,我知道这是以前自己的业,相当于他打了我一下,自己主动就把这个缘起链解开,我不再打他,不再种下以后怨怨相报的种子。通过这个方法,能够清除自己的业,而且避免了很多无谓的烦恼,不单单是当下的争斗避免了,然后互相之间的嗔心、造恶业也就避免了。

对于一个菩萨来讲,他要把众生看成父母,要去利益对方,如果他在遇到损恼的时候,知道这是以前业所感,不是对方的过错,而是我以前在无数生世的轮回当中,做了很多伤害众生的事情。现在到了受报的时候,这是自作自受、因果不虚。如果能够了知这一点,就会避免很多无谓的麻烦,而且自己在修道过程中,对待众生的态度上,对于修心调心方面有很大帮助。

从世间角度来讲,世间人会批评你消极,只是一味安忍退让。因为众生毕竟没有智慧,他只会从当下的事情,以很短的因果去分析问题。这些不重要,对菩萨来讲都无所谓。只要符合因果,令菩萨的修道不受损失,其他的说法不重要。你这样做他有说法,那样做他也有说法,别人的说法总是会存在,所以不要太在意这个问题,关键是不要伤害自己的善心。如果对方伤害你,你又伤害了对方,不仅仅是因果循环,关键也会损害了利益众生的微妙善心。这个微妙的善心很难培养,好不容易生起来的,有机会就要让它逐渐有力量,而不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报复。

尤其对于修行人没有什么作用,所以自身不管遇到各种烦恼,如果能够反观自心,把过失自己承担,好处让给对方承担。如果有这样的善心,自己就是真实修持菩萨道。如果每次都能这样做就是在修行,除了打坐是修行之外,这样肯定也是一种修行,而且这种修行能够让自己的心更快成熟。

居住安闲幽静处,犹如野兽蔽自尸。

此处告诫菩萨应该安居在琐事鲜少、不受打扰的安闲幽静之处。“犹如野兽蔽自尸”,某类野兽死的时候,把死亡的地方,选择得很隐蔽,不会让其他众生看到,就像野兽隐蔽自己的尸体一样,菩萨修行的时候,隐蔽到其他地方,不让任何人知道。

这方面我们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类是初学的菩萨,不管是出家或是在家,主要是出家人的条件更加明显,有些出家菩萨修行的时候,一心专修,安居在安闲幽静之处,专心专意地观修菩提心,有些居士也有这样的条件,可以长期闭关。

第二类是没有这些条件的修行人。一般都是在家修行者,他没有办法长期犹如蔽自尸的野兽一样,安住在寂静之处。上师以前也讲过,有时有的地方也是很安静的,或者挑一段时间,让自己处于安闲幽静处,自己的房子也可以,有些房子比较幽静,没有人打扰。长时间不敢说,短时间也可以,半天或者一两个小时中,不受任何打扰,把手机、网络关掉,也有这样意义。虽然不是长时间恒时的安住,但是在这个时间段当中,做到了犹如野兽蔽自尸一样,不受外界打扰,自己和外界不联系,专心专意地观修菩提心,也是可以这样体现的。

如是应当避散乱,无贪无恋而安住。

如是应当避开散乱的境,然后在无贪和没有留恋中如是安住。

在没有贪恋的状态中安住是干什么?不是傻坐,主要是观修利益众生的菩提心、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培养自己内心的慈悲心。我们内心具有无限的潜能,本来具足了佛性,因为琐事、杂念太多,把它覆盖起来了,所以我们以安住的方式,通过一定的观修,让它显现出来。我们观修众生痛苦,如母、知母、念恩、慈悲心、菩提心等等,都是让自己的本性展露出来的方法。因此我们要避开散乱的外境,“无贪无恋而安住”,最好是长时间安住。如果没有办法,就在某个时间段当中,远离散乱外境,无贪无恋而安住。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