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宝鬘论》第3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阿底峡尊者所造的《菩萨宝鬘论》。

时时誓愿当坚定,若生懒散懈怠时,

则应对己作呵斥,诚心忆念自禁戒。

这里要求我们“时时誓愿当坚定”,我们发过很多世间的誓愿,有些没什么意义。比如以前发愿做一些坏事,或者一些自己认为很有必要,但是真正观察对解脱没有什么必要的誓愿,这些誓愿对于我们来讲没有任何意义。

作为修行者来讲,也发过很多誓愿。这些誓愿对于我们修行、度化众生、修持大乘菩萨道,有着必要的意义。比如我们进入佛门时,发愿舍弃轮回,获得解脱;进入大乘道时,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为了度尽一切众生,发誓成佛。这些誓愿对修行者来讲,非常有必要。我们可以经由所发的誓愿,开始殊胜的修行。

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产生懒散,或者想要退缩,我们就要忆念自己的誓愿,一旦忆念自己的誓愿。我们偶尔产生的厌倦心,不想修道的心,这时就可以被压制下来,保证我们有继续修行的动力。

此处讲时时誓愿当坚定。一方面我们要发誓愿,一方面我们要忆念自己的誓愿。我们曾经发过誓愿,时间长了之后,这些誓愿从我们的相续当中逐渐地淡漠,乃至于遗忘,我们很有可能就忘失了皈依、修行菩萨道的初衷了。在修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迷失了本心,迷失了方向,这样非常不好。我们曾经听到、看到过或者观察的时候,也会想到这个问题。

有些人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目标比较明确,一段时间之后,忘失了自己为什么要学佛。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渐渐迷失于妙欲、个人得失、世间琐事,就没办法继续修行下去了,因为学佛的目标,或者修行的初衷已经忘失的缘故。

第一个我们要发誓愿很重要,第二个要经常忆念自己的誓愿。誓愿在相续当中才会持续性的明显,可以时时提醒自己应该做什么,现在正在做什么,这对修行人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忆念之后,还要让誓愿坚定。因为我们发了誓愿,在修行中会遇到很多的麻烦、很多的障碍,怎么才能让自己的誓愿坚定,不受到各种各样违缘的困扰?这方面也非常关键,所以我们要忆念轮回的痛苦、众生的痛苦;忆念解脱道的安乐、成佛度众生的大业,就会让修行者誓愿逐渐坚定。

“若生懒散懈怠时,则应对己作呵斥”,如果我们在修菩萨道过程中,产生了懒散、懈怠的心。这时要马上警觉,用什么方法来对治呢?此处讲到应该对自己做呵斥。为什么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呵斥呢?因为如果不改正懒散和懈怠的行为,沉溺其中,就会严重影响到自己的修行。

一方面如果自己懒散懈怠,没有修持佛法;另一方面,相续当中我执、习气会占上风,自己会随着轮回的念头而转,在没有修善法的同时,就会造下恶业或者流转轮回的业。因此应该呵斥自己的懈怠和懒散,而不应该去纵容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修善法,产生了很多恶分别念,所以对于自他修行没有任何的利益。

还有做呵斥,主要是对懒散懈怠的恶行不能容忍的态度。我们平时会呵斥别人,呵斥不如法的现象。为什么要呵斥?因为自己看不惯,不能容忍,所以就对这样的现象、人呵斥。现在我们要呵斥的是自己相续当中懈怠懒惰的心态,修行时如果产生了懈怠懒惰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到自己修行的质量。如果对它做呵斥,说明自己的相续不愿意和懒散懈怠的心态并存,所以通过对治,让自己了知懒散懈怠绝对不能存在,或者不能长期存在,我们要坚定自己的誓愿和修行的方向。

因为整个解脱道,毕竟是需要精进的修行之道,我们都有一种感觉,自己努力的时候,尚且难以真正对治烦恼,何况是在懈怠懒散的时候,怎么可能自动对治烦恼呢?如果产生了懈怠懒散,一定要有所察觉,然后要做出某种姿态,通过呵斥的方式,来提起对治的善念。

“诚心忆念自禁戒”,在呵斥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地忆念自己所守持的禁戒。“禁戒”是在我们修行过程中,不能起的心念,或者不能做的行为。禁戒的范围比较广,有时指受过的戒律,比如五戒、出家的戒律,作为一个菩萨,也包括菩萨的戒律,不单单是身口方面不如法的行为必须要断除,而且也包括自己不如法的心态。就像贪念或者自私自利的心态,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也是不能生起的分别念,所以我们要诚心忆念自己所受持的禁戒。

前面分析过,针对学佛时间不长,或者智慧不够深邃的一般人而言,有时会认为禁戒就是一种束缚,如果只看禁戒表面,而不了知禁戒的精神,难免会产生这样的念头,但是我们要思考,为什么佛陀要制定这么多的禁戒?如果我们不受持禁戒会怎么样呢?有些人认为,做一个好人就可以了,不需要去受戒律,受戒律太形式化了,或者束缚太多不自在。

从另一方面想一想,我们在不受戒律的情况下,能不能够保证自己的身语意如法而行?平心而论这非常困难。我们受了戒律之后,尚且难以控制自己的恶行,何况根本没有受戒。有些人认为没有受戒很自由,没有条条款款约束自己,但是如果我们不约束自己,会处在什么状态当中?条件好、心情好的时候,可能自己愿意做一个好人;当自己遇到违缘,或者当很大的诱惑出现了,我们还能约束自己吗?

每个人相续当中,无始以来贪嗔痴的烦恼种子习气,都是相当坚固的,我们以这样的状态发展下去,肯定会随着自己的烦恼习气而转,造下很多恶业。因为自己并没有承诺什么,没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的承诺,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相续中又存在这么多烦恼习气的种子,一旦外境现前可想而知,根本没办法约束自己。

还有受了戒律,我们懂得了它的内涵之后,从一方面来讲,我们就会有所承诺、有所担当。遇到这些情况,我们会忆念曾经在佛菩萨、善知识面前,发下誓愿不做这样那样的恶业,这时忆念自己的戒律,在相同的条件下,自己生恶心,或者造恶业的机率会降低很多,实际上这是对自己很好的保护。因此守持戒律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措施。

从因果的角度来讲,如果你发了誓愿,绝对不杀生、不偷盗。可以帮助我们强行遮止了很多的恶业,习惯之后我们的恶心也会随之减少。在整个因果规律中,有些事情你做了一定会对自己不利,比如杀生偷盗邪淫等事情。如果有一个方法,能够强制性地遮止这些不好的心态和行为,就是对我们最大的保护。

虽然每个众生都是爱护自己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不懂得方法,不明白事理,把本来保护自己的东西,认为是一种形式,是条条款款的束缚。我们分析后发现这是一种没有智慧的表现,所以修行佛法时,要对这个问题作考虑。为什么我们一定想方设法地去求戒、守戒?从现世或者长远的角度来讲,如果自己受了不杀生等戒律,并且能够守护戒律,会替自己遮止了,包括现世、后世的很多麻烦。从整个因果链的角度来讲,很多恶性循环都会因此而遮止。比如以不杀生为例,表面上看我们是在这辈子中不杀害众生,实际上也是遮止一个强大恶业的缘起链。因为我们真正观察,如果自己肆无忌惮的杀生,杀生的罪业、异熟果、等流的习气等等,计算下来,后果相当严重。而且自己杀了别人之后,以后又会感受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自己杀了别人,别人也杀自己,自己又去杀别人,轮回的缘起就在这样的事情当中,逐渐的形成。

为什么我们不修行,就会连续不断的流转?很多时候都是完全靠恶业的缘起而形成的,我们要避免继续轮回,必须要制止恶念,而戒律是帮助我们制止恶念、恶行的最好方式。让我们在某种框架之下,可以安全的修行,对于修行者来讲是一个最好的保护。对于戒律问题,我们不单单要看表面,也要思考它的内涵。戒律到底是怎样一种精神,为什么要这样制定?难道智慧悲心如此圆满的佛陀,单单像有些人想的那样,就是为了把他的教徒约束住,或者让教徒对导师俯首听命这么简单吗?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对于一个具有圆满悲心和智慧的导师来讲,他的所作所为或者制定的戒律,从悲心和智慧的角度来观察,因为他有着最圆满的悲心,绝对不像世间人一样。比如一些邪教组织,给信教的人制定很多规则,不允许质疑本师等等,这样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缺少悲心的缘故,只是为了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所以通过这些方式来控制教徒。

对于悲心圆满的佛陀来讲,没有这样做的必要,从最初发心,中间修行,到最后圆满,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利益众生。他成佛之后,宣讲的修行方法,比如禁戒。从悲心的角度考虑,绝对不可能以自私自利之心,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才去制定戒条,这一点我们可以排除。

还有从智慧的角度来讲,对一个具有圆满智慧的导师而言,他制定的戒律不可能没有一点用处。佛陀通过智慧彻底观察之后,发现对于当时的修行者、后代的修行者,都做了最大的帮助,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绝对是充满智慧性的,远离了愚昧的成分。守持戒律的时候,我们对这些问题要做思考。导师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虽然从最细微的因果来讲,我们没办法观察到,但是从佛的发心、智慧来考虑。佛陀制定戒律是为了修行者断掉或者消除不必要的恶业,让修行者能够尽量的在善心、善行中循序渐进地修行。

我们行持了善法,从缘起的角度考虑,在没有获得解脱之前,就可以获得殊胜的增上生善果。而且戒律是获得解脱道最殊胜的基础、方便。如果思考了这个问题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排斥禁戒,而是很欢喜地接受。作为一个佛弟子,也应该在思维清楚了道理以后,再去行持,就不会觉得这么勉强。

设使目见他人时,当说温和诚实语。

不显怒容皱眉相,恒时面露喜笑容。

这里教导的是菩萨平时待人接物应该具有的心态和行为。见到他人时,“当说温和诚实语”,说话时,应该说温和的语言。一般的人都不愿意接受粗暴的语言,听到粗恶语之后,会很不舒服。作为一个调伏内心的菩萨来讲,让众生安乐,也是他发心修行的重要目的。即便不能让对方马上获得解脱,但是通过说温和语,让对方心情舒畅,也是菩萨修行的目标,或者课程。此处讲了当说温和语,尽量说温和语。当然 修行者的根基千差万别,因为前世的因缘,有些人今生很自然地会说温和语,有些人说话天生比较粗暴,容易伤人的心。如果我们属于这一类修行者,平时说话容易伤人,现在学到了这个教言,就要考虑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尽量说温和语。因为说温和语对自己无害,对他人有利,利于自己的修行,是一个改变调伏自己不好习气的过程和方式,所以应该经常宣讲温和的语言。

因为菩萨不单单是要利益当下的众生,不但现在要让对方产生快乐,菩萨还有一个大的誓愿,就是要让接触到自己的人,不管是怎么样的方式, 见闻忆触等等,都种下解脱的种子。菩萨是靠一切众生而成佛的,以利益众生为己任,所以抓住每个能够调伏众生的机会,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说温和语也是一种修行的方式。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对面前的众生说了温和语,对方心情比较舒服的缘故,所以自然而然会对说温和语的菩萨,心生好感。菩萨要度化他的方便,就是要让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他心生亲近感了,才愿意走进你,然后你对他宣讲的话,他才愿意听。这样能够引导对方趣入解脱的门,可以帮助他走上解脱的道路。即便虽然今生当中因缘还不成熟,无法直接度化对方进入解脱道,但是对于菩萨以后度化这个众生,也是种下了很好的种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人,你见到他,或者他见到你,就觉得不对劲。虽然从来没见过面,但是他对你就不好;有些人见了面以后,天生就有一种亲近感,他很愿意亲近你,这不是无因无缘的,都和前世的因缘有关。菩萨的目标是要度化一切众生,每一个和菩萨见面的人,都是以后度化的种子。对一个真正想度化众生的菩萨来讲,他是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机会的,所以见到他人说温和语,也的确是菩萨当前和以后度化众生的方便。

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修行者都认为一定要坐在法座上,讲很高深的道理,才是度化众生,所以很容易忽略平时和人接触的过程。对于一个菩萨来讲,这些也是度化众生的机会,以后能否顺利地度化众生,都和以前做的努力分不开。佛陀在世的时候,很多人见到佛就发善心,听到佛陀的两三句话就获得了圣果,或者一个偈颂就得到了阿罗汉果。这是什么原因?和佛的因缘很深。这些很深的因缘来自于哪里?来自以前所结的善缘。我们提倡修行者看佛的传记,不单单是里面的公案很精彩,也要看佛在因地的时候做了什么,这些对修行者会有很多启发。以前佛陀也是平凡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修行、累积资粮,然后和很多的众生结下了善缘,因缘一旦成熟了,就能顺利将其度化。我们生活在世间会遇到很多人,如果通过说温和语的方式,和对方结下善缘,成为以后度化他的因缘,难道不是一个修行的课程吗?绝对是一个修行的课程。

你看到众生,和他说粗暴语,对自己没有利益,对对方没有利益,对方对你这个说粗恶语的人很不高兴,或者产生怀恨的心理。何必如此呢?对自他都没有利益,对以后度化众生也没有利益 ,应该放弃说粗恶语的方式,选择温和语。前面我们从方方面面做了一个分析,希望可以对大家打开思路有一些帮助。

不仅说温和语,还要放弃虚妄语,而说诚实语。为什么呢?因为这也和自己修心有关。因为语言是以起心动念作为前提的,心里起了什么念头,会在你的语言上有所表现。如果内心很虚伪,在你的语言当中,就会体现出虚妄语;如果内心很真诚,语言也会真诚。诚实语不单单会让你成为好人,这也是菩萨修行过程中的必修课。 菩萨主要是修心,内心一转变外表就会转变,说话和待人方式也会转变,所以主要是修心。为什么要提倡说温和语、诚实语呢?主要也是告诉修行者要做个诚实、温和的人。这才是菩萨修道的基础,也是菩萨利益众生,和众生结缘的善巧方便。上面是指语言,下面是指行为。

“不显怒容皱眉相”,我们和别人接触时,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见到某人慈眉善目,经常面露喜笑容,我们会觉得这个人很安全,可以接近,天生就会产生想要亲近的感觉,看到这种形象,自己内心很舒服;如果看到一个人的眉头紧皱,显得不高兴,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赶快离开他,不要去招惹他,就会产生排斥的心态。如果一个菩萨经常显现怒容、皱眉的相,众生看到以后就不愿意接近,对一个菩萨来讲,这不是应该有的一种行为。

这里最关键的还是修心,对于一个凡夫人,或者初学者,要我们“恒时面露喜笑容”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内心不开心,要在外表装出笑容非常困难,虽然可以偶尔装一装,但是恒时装出笑容非常困难,而且装出来的笑容,别人看起来也很僵硬,很别扭。虽然暂时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目标,努力向这方面去靠近。让我们尽量地在平时对待众生的时候,面露喜笑容,而且向圆满的目标靠近。不要显现怒容怒眉,近一点就是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家人,在单位里对待同事,都不要显现怒容怒眉的形象,还有对一些平凡的人,也要尽量地收敛这样的形象。经常性想到众生利益,想到众生都是未来的佛,想到这些众生都是帮助自己,对自己有恩的人,自己就可以尽量保持喜笑容。

如果自己经常想这个众生很可恶,那个众生很可恶,这个同事很可恶,那个同事很可恶,脸上肯定显现不了喜笑容,所以就要换一种思维方式。菩萨道中有很多的方式,以前我们稍微提到过的,要想众生都具有佛性,是帮助你圆满菩萨道的殊胜助缘,对自己有恩德,或者是前世的父母等等,这样自己的心情会逐渐开朗,可以尽量多的显露喜笑的容貌。

对一个菩萨来讲,目的不是想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是菩萨,不是这样的心态,也不应该有这样的心态。他也不愿意让对方想这是一个好人、一位菩萨,而是自己的内心的的确确改变了,他虽然没有作意让对方把自己看做菩萨、修行者,让别人觉得自己修行好,内心没有这种想法,但是他在真诚对待众生,对众生产生慈爱心的时候,很自然地显现很真诚的笑容。既能感化自己,也能感化他人。

这个颂词讲的虽然是身和语的相,就是我们看到他人时要怎么做?身体方面要显现一种慈爱的容貌,语言方面要显现一种慈爱的语言,这些和内在的慈爱心是分不开的。当我们经常性的对众生串习慈爱心,自己内心充满了慈爱的同时,身体、语言自然而然地能如是地显现。这方面主要关系到菩萨应该修炼自己的心,经常修慈爱心,在外表也是显露慈爱相。

在佛经中讲慈身业、慈语业、慈意业,就是应该显现慈爱的身相,慈爱的语言,慈爱的心,身语意都充满慈爱。真诚地对众生产生慈爱的作意,就是菩萨修行的内容。

平时眼见他众时,无吝心喜发布施,

断除一切嫉妒心。

看到众生的时候,“无吝心喜发布施”,我们不应该有吝啬心,应该心生欢喜的给对方发放布施,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要断除一切嫉妒的心态。

我们会想发放布施的对象,肯定是很痛苦的人,或者是乞丐等可怜的人等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的确确需要别人帮助,如果自己有条件,也可以用衣服、食品、钱财等帮助他们,但是“平时眼见他众时”,“他众”的范围有多广,单指街边可怜的乞丐,或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可怜人吗?如果只是这些人显然范围太窄了,这不是菩萨所设定的救度范围。他众包括一切的众生,我们要对一切众生无吝心喜发布施吗?对于富裕的人、条件优越的人呢?实际上从菩萨的角度来讲,富翁等条件很优越的人,也是无吝心喜发布施的对象。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像乞丐这些人,虽然也缺少关爱,但最主要是缺少钱财,所以菩萨在发布施时,一方面布施给他们财富,另一方面也是布施给他们关爱。对一些条件好的众生,菩萨也应该有布施心,他们虽然不缺少财富,但是高高在上的人心里比较空虚。《中观四百论》也是讲过,贫穷的人主要是身体的痛苦,处于高位的人主要是心里的痛苦。他们虽然不缺乏财富,但是很多时候心里比较空虚、烦闷。菩萨如果有能力,也会给他发布施,只不过布施的物品不一样,不是给他布施钱财、衣服,而是给他布施精神食粮,安慰、开导他,当然这也需要看因缘和时机。如果自己有条件,可以做一些法布施。

因为现在的人压力大,内心容易产生郁闷。如果自己有能力为别人做一些开导,也是一种语言的布施。还有走在路上,也可以对一般的人进行布施。因为可以布施的物品有很多,所以我们不要认为只是钱财和衣物等。我看到一本书上写到,平时看到人哪怕只是对他做一个微笑,这也是布施。对方看到你的微笑,也会有一种欣喜和满足感,不仅可以布施微笑,也布施自己的安慰,当别人陷入困境想不开,给他做一些安慰,也是一种布施。菩萨做布施绝对不仅仅限于钱财、衣物,他会针对不同的对境做不同的布施,这里的他众显然是指一切众生。

菩萨对于法和财物都没有吝啬心,谁需要菩萨都会以欢喜心去做,“心喜”很重要。说明他不是勉强、被迫的,而是真心愿意以布施的方式来利益有情,所以以心喜去利益众生。

菩萨绝对不会高高在上地以救世主的身份,给对方布施。对方跪在他的脚下,然后他高傲地赐给对方东西。菩萨只想诚心诚意地利益对方,这种布施不会带有任何附加条件。他是发自内心想要利益对方,只有这样的心态,才可以避免自私自利的心。

我们布施也有要点。如果不注意,就容易产生傲慢,比较容易以一种优越感来布施东西,这时带有某种我执,有自私自利的作意,想让对方知道自己是施予者,感激自己,或者以后对自己报恩,这些都带有目的。真正的菩萨在布施时,主要的出发点是利他心,只要有利他心,就不会考虑自己,而是一心一意地考虑对方,这样的布施虽然不是连自私自利的种子都完全拔除了的作意,至少是在利他的状态下做布施。考虑自己的成分非常少,尽量不去考虑自己的利益。

下面是“断除一切嫉妒心”,如果和这个颂词连接起来,首先是没有吝啬欢喜的布施,接下来不单单要做法布施,而且要断除一切嫉妒。这要怎么理解呢?在有些情况下,自己做了布施,虽然属于善事,但是如果还有人也在做这样的布施,稍不注意就会产生嫉妒。因为有了一个竞争的对境,所以对别人做的善法,很容易产生嫉妒心。

此处告诫我们,在自己欢喜做布施时,如果看到、听说别人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应该心生随喜,要想:对方正在利益众生,又多了一个修行布施的菩萨,更多的众生会得到利益。因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利益了一些众生,也会遗漏很多众生,现在又出现了一个利益众生的菩萨,做了利益众生的事。考虑众生的利益,他就不会有嫉妒,而会心生欢喜。

此处讲断除一切嫉妒心,看到别人在做布施、修善法的时候,尽量断除嫉妒,心生随喜。这是菩萨修行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方式。自己做善法,也要随喜其他和自己一样做善法的人,或者对方所做的事情,远远超胜自己,在这样的前提下,自己不要心生嫉妒,应该断除嫉妒,而心生随喜。

自己守护他心时,断除一切诸诤讼,

时时令具安忍心。

“自己守护他心时”,佛法是调伏内心的过程,除了调伏内心,菩萨还应该守护他人的心,不要让其他众生心生不必要的邪见、疑惑、烦恼,所以菩萨一方面是自我修行,一方面也要懂得守护他人的心,这需要善巧方便。我们在修行时,过于看重自己了,一切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根本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样也不行。

作为一个菩萨,修行最终极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利益他人。他是为了利益他人而修行的,如果只是为了自己修行,没有必要一定要进入大乘。如果自己已经选择进入大乘道修行,就一定要考虑利益众生这个重要因素,现在除了自己修行之外,也要尽可能地考虑他人的想法,守护他人的心,不要因为自己的修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伤害到别人,所以要守护他人的心。

做菩萨的时候,一方面我们利益众生的能力还不强,即便不能利益众生,也要尽可能地不伤害众生,不要因为自己不善巧的行为,伤害到别人,或者说得严重一点,因为自己的缘故,让别人对佛法心生邪见,这也是要考虑的,所以尽量要守护他人的心,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自己好好修行。如果自己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思维,既能保护他人的心,也能让自己勇猛精进的修行。

如果是因为一个很大的原则性问题,伤害到了他人的心,那也无可奈何,自己尽量地按照菩萨道的发心作意去做了,还是无法让对方不生邪见,自己也是无可奈何。如果自己在修行过程中,为了维护他人的心,要伤害自己的修行,像前面所讲的一样,这个伤害是原则性的,还是属于比较小的事情?如果是原则性的,自己绝不能放弃原则性的东西,比如放弃菩提心、菩萨道、利益众生,这些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如果没有牵扯到原则性的问题,为了维护他人的心,只是自己的修行有一点小小的损失,就可以考虑放弃自己部分的修行,去守护对方的心。

这些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只不过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我们主要是利他,既要自己修行,守护他人的心也很重要。

在守护他人心的时候,“断除一切诸诤讼”,我们要注意断除一切诤讼。断除一切诤讼,可以从两方面去解释,一方面菩萨去守护他心时,如果别人出现一些诤讼,菩萨本着利益众生的发心,善巧地断除诤讼,就是说菩萨在守护他心时,尽量地去调节矛盾、断除诤讼,让众生和睦相处。因为最初的诤讼很有可能逐渐地发酵,变成了打斗,彼此之间心生忿恨,这一世解决不了,会带到下一世,下一世又解决不了,又会带到后世,这样就是怨怨相报了,所以菩萨在这种情况出现后,使用自己掌握的智慧,善巧方便去断除一切诤讼,这是菩萨应该做的。

还有另外一方面的解释,菩萨守护他心的时候,也要避免自己陷入诤讼中,要断除一切的诤讼,所以一方面要守护他心,一方面要尽量地断除一切争论。因为如果守护他心,不平等就容易产生诤讼,如果你把一碗水端平了,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不会因为这是我的亲属,那是我的怨敌,两者之间出现了偏颇,从而产生一系列诤讼。守护他心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诤讼呢?因为对自己的亲属、关系好的人,就会愿意去保护,为他们说话。而和自己无关,或者有仇的人,不愿意利益他们,出现了偏袒,当然就会出现诤讼。菩萨在守护他心时,尽量安住平等心,从而断除一切诤讼。

“时时令具安忍心”,自己时时刻刻应该具足安忍的心,菩萨修行绝对不是一帆风顺,会出现很多的违缘、障碍。我们一提到安忍,很自然地就会想到被别人欺负,或者遇到逆缘,需要安忍。虽然从大的范围来讲,出现违缘、障碍固然需要安忍,但是在遇到顺缘的时候,更加需要安忍。

难道顺缘也需要安忍吗?的确需要安忍。比如我们受到赞叹,如果没有安忍,别人一赞叹,马上飘飘然,很容易忘失自己的身份,或者自己的条件太好时,如果不安忍,也会出现真正的违缘。因为自己太顺了,自己的心就会随着出现的情况而转,忘失了本性。

为什么我们遇到顺境的时候,尤其要安忍呢?这关系到安忍的原理,安忍主要是保持平常的心态,不要让大风大浪来影响自己的修行。当别人欺辱自己的时候,自己很容易产生嗔恨心,心绝对平静不下来,自己会处在迷惑中,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从而忘失了修道的心。遇到顺境时,伤害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方法不同。如果是自己处于极度的嗔恨中,会忘失本念;如果条件太好,不安忍自己的心也不会平静。大悲的时候,自己不能安住于平常心修道;大喜的时候,也会忘失本心,让自己的心疲乱,脑袋也不清醒,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两个心态观察起来,都会影响自己的平静思维。当我们处于大喜大悲时,真正的核心问题很容易被忽略,所以遇到这样的事情,需要安忍,是让我们保持一颗宁静、清醒的心,只有在平常的心态中,才知道自己是一个众生,现在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忘失菩提心等,这时可以不忘失本心,持续修行。因为我们需要长期的修行,在修行过程中,很多大喜大悲的事情会出现,我们不要被这些事情干扰,尽量保持一颗平稳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只有平稳的心态,智慧才不会受到污染,不会被任何情绪搅乱,知道每天应该做什么事情?前面已经分析了,对于逆境要安忍,对顺境还是要安忍,尽量保持一颗平稳、智慧的心态,从修行的角度来讲,这样非常好。这里和一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我们大悲的时候,心情很沮丧,也提不起修行的真实心态来;我们欢喜的时候,也会忘失修行,这些都是属于违缘,所以遇到逆境的时候,应该尽量找回平衡,不要被这些因缘所困扰;遇到大喜的时候,也要找到平衡,不要被这种缘起所困扰。

随时保持一颗平静、智慧的心,才能保证我们的修行平稳,所以要时时令具安忍心,对一切状况,都要以冷静的思想、智慧的心态去观察,不要被这些暂时的假象所迷惑,我们要在这些假象出现时,直透它的本质,安住其中,就可以帮助我们平稳地修行。

不做面谀不喜新,恒时沉着稳重行。

“不做面谀不喜新”,“面谀”就是当面奉承,当着别人的面说好话,是不是纯粹是一个坏事呢?倒也不一定。

“面谀”不单单是一种说话的方式,主要是表达了一种心态。为什么会面谀?当面赞叹就成了面谀了吗?不一定是面谀。关键在于他发心不正,为了讨好别人,达到某种目的,想要成办自己的利益,当面去奉承赞叹,所以不做面谀,不要做当面阿谀奉承的事情,主要还是断除我们内心不正直的心态。

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呢?如果为了利益众生,也应该做当面的赞叹,比如有些修行者做了善事,当面赞叹他做的事情很好,对他是一种认可,有时众生修行需要鼓励,当面的赞叹就是一种鼓励。赞叹者本身没有我赞叹他了,对方会心存感激,对我怎么好的想法,而是为了鼓励修行者继续修善法,认可他的修行方式,当面做赞叹也可以,所以当面做赞叹不一定不好。

在很多教言中说,要赞叹尽量背后赞叹,不要当面赞叹,这是为什么?因为一般人普遍的情况是以自私自利为出发点,很容易落入面谀的嫌疑,或者行为中去。从这方面考虑要做背后的赞叹,不要当面赞叹,这是在某种基础上的说法。如果菩萨不是为了自利,当面赞叹未尝不可,而且当面赞叹比背后赞叹来得直接,效果更好,关键要看发心。如果我们的心还没有完全调伏,尽量低调点,做得比较保险一点,背后赞叹,不作当面赞叹,我们要看情况、视场合而定。

“不喜新”就是不要喜新厌旧,喜新厌旧是众生的通病。当我们得到一个新东西,有一种欢喜心,当时特别喜欢,时间渐渐过去之后,新鲜感过去了,没有什么秘密了。这时就会觉得这个东西对自己不再有吸引力,然后又发现了新的东西之后,产生一种冲动、欢喜、兴奋感。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产生厌倦心……众生就是在这样的状态当中反复,对人是这样,对事物是这样,对修行的方式也是这样的。

我们刚开始修行佛法的时候,自己很精进,过段时间就疲倦了,这就是一种典型喜新厌旧的表现。为什么呢?因为刚刚接触到,修行对自己而言充满了神秘,很愿意尝试一下。虽然佛法不一定很深奥,但毕竟是实事求是的,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有玄妙的东西在里边,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讲是一个新兴事物,属于刚刚接触到的东西,还有一股新鲜感。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没什么,新鲜感一过去,修行劲头自然松弛下来了,这时候比较危险。我们既然选择了修行之路,就要断除喜新厌旧。

修法也是这样的,刚刚学到这个法的时候,觉得很好,开始下功夫钻研、修习,过段时间之后,发现也不过如此,然后看到那个法更好,又去搞几下,最后一辈子时间都搞完了,自己还是原地踏步。或者一个上师来了,对于自己而言,这是新上师,充满了新鲜感,马上去亲近,过段时间之后,觉得没什么了,又去亲近其他新上师……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反复折腾,最后没有任何的成就。

虽然众生修行不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不喜新厌旧对修行人来讲,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我们修行修不动,并不是法上有什么问题。因为佛法经过三世诸佛的印证,一切的菩萨都是通过修行佛法成就的,所以法并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修行不是两三年马上就可以出效果的,佛法并不是一个法术,使用了之后,马上就能出现功能。我们在学法的时候,一定要学透,然后尽量一门深入地修下去,刚开始不一定产生翻天覆地的效果,但是时间长了之后,效果会慢慢显现出来。

不要喜新厌旧,我们对待法应该注意,对待事物也要注意。作为欲界凡夫来讲,一方面接触了很多正法,一方面接触很多人和事物。如果我们在待人接物方面有喜新厌旧习性,自己在生活或者工作过程中,也不容易成功,因此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能喜新厌旧。

“恒时沉着稳重行”,恒时要沉着、稳重。修行者具有一个沉着稳重的性格,也是很重要的。稳重的性格对修行的帮助很大,闻思修行都需要稳重,有一个稳重的性格,就不会很轻浮,不会今天搞这个,明天搞那个,认定的修行方式会一直走下去。不管是念佛、念咒,还是学习正法,都会稳重而行。

我们要知道修行正法,绝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成就的,这是漫长的修行之路。在长期的调心过程中,如果缺乏一个稳重的性格,很难获得成功。如果世间人很轻浮,也难以成就大业,一个沉着稳重的人才有成就大业的基础。因此修行正法也需要沉着稳重的性格作为基础,这种性格可以在不断地认真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培养。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学习佛法、实践佛法,慢慢自己轻浮的心就会变得沉着稳重。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再进一步地长久修行殊胜的正法,才会有一个平稳的出发点。

在《二规教言论》《格言宝藏论》《君规教言论》等很多教言中,都提到了人格稳重,实际上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讲,这是必须要具足的一种殊胜素质。应该不断地调整自己,变成一个稳重的修行者。

断除欺凌其他众,虔诚恭敬而安住。

我们修行的时候,不能欺凌他众,对人是这样,对其他的众生也是这样。为什么要欺负他众呢?有什么必要呢?我们在轮回的过程中,觉得不安全,基于这种心态,自然而然地就会去找一些更弱小的众生去欺负。当自己在欺负他众的时候,觉得自己有价值,或者有一种安全感。实际上欺凌他人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益处,心态不对、行为不对、结果不对。尤其对一个菩萨来讲,众生是自己成就佛道的殊胜助缘,对众生应该心存慈爱。欺凌他众本来就不对,欺软怕硬的心态也是不对的,自己去欺负软弱的众生,对于强硬的众生很害怕,这样的心态难成大业。

我们做事情时,应该有包容心和广大的慈爱之心。如果把众生看作自己的助伴、恩人或者父母,自己不可能再去欺凌他众,对人是这样的,对其他的弱小众生也是一样。这些被欺负的人只不过是某种暂时的因缘,才显现成这样子,不是稳定的。我们从这方面观察的时候,他是某种因缘显现成这样,如果自己做欺凌他人的事情,以这种缘起规律,当因缘成熟时,自己也会被别人欺负,这样就形成了轮回。可怕的轮回就是慢慢累积了不同的因缘显现出来的,如果自己欺负他人,被别人欺负的缘起在欺凌他人时形成了。当因缘转变以后,自己又变成了被欺凌的对象。

这是什么情况呢?我们稍微仔细分析下,这就是形成轮回的缘起。轮回是怎么形成的?轮回是一个又一个的缘起而形成的。虽然我们不能说轮回就是因为欺凌他众而产生的,但是轮回的一种就是通过欺凌众生而有的。当自己在欺凌他人时,欺凌其他众生的恶业、缘起已经具足了。因缘一到,自己欺凌他众的业就要成熟,这辈子成熟不了,就等到下一世,这样就形成了轮回。

其他也是一样的,一次杀生、一次偷盗,或者一个贪念,都是形成轮回的因缘。看一看我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每天都累积了很多转生的因缘,轮回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果我们没有认认真真地修行,每天创造了这么多的轮回因缘,还想很快从轮回当中解脱,也不现实,这样因果就会错乱。因果是不虚的,当你做了轮回的因缘,就会轮回;做了解脱的因缘,就可以解脱。轮回的因缘越多,轮回的可能就越大;解脱的因缘越多,解脱的机会就越多,完全都是靠自己。

为什么要欺凌他众呢?欺凌他众就是欺凌自己,而且欺凌他众对菩萨来讲绝对不合理,因为我们发誓修菩萨道为了利益他众,欺凌他众不是利益众生的正确方式,所以必须要摒弃,不能欺凌他众。在修行过程中,对上面的人,自己的恩人、善知识要恭敬;对于比自己下劣的人要爱护,他们不是欺凌的对象,而是爱护的对象,他们由于某种因缘显现成了这样。如果自己爱护他,一方面圆满自己内心的修行,一方面也是帮助众生,让众生获得安乐,这样做符合菩萨道的规则,欺凌他众绝对不是一位菩萨应该做的事情,所以要断除欺凌他众,不管是人,还是其他动物,都不能欺凌。

“虔诚恭敬而安住”,我们不能欺负他众,应该虔诚恭敬而安住。对待三宝、菩萨道,应该有种虔诚的态度,而且对自己所修的道要有一种恭敬的心态。把两句话合起来,断除欺凌其他众,虔诚恭敬而安住。对下有一种平等慈爱的心,对上有一种虔诚恭敬的信心。有了平等心,也有了信心,这是修道过程中的两大要素。一方面我们要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一方面我们对所修的道,所依止的上师三宝应该虔诚恭敬。

为他传授教言时,当具利他大悲心。

如果我们有机缘给他人传授教言,这时应该具有什么心态呢?要具有利他的大悲心。菩萨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传授教言是直接利益众生的方式。直接告诉对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帮助对方正确理解佛经教言。

传授教言的时候,应该具有正确的发心。“当具利他大悲心”,我们要断除围绕自利而传。比如我传授教言会有很多弟子,知名度很高,粉丝会很多,到处充满对自己的赞叹,很多人对自己供养,或者在传授教言的过程中,自己获得了智者的名声。如果以这样的方式传授教言,不但没有利益,而且会成为自己堕落的因缘,前行中是这样讲的:“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

我们在行持正法的时候,如果没有如法去行持,正法有可能会变成恶趣之因。比如你用传授教言的方式敛财、沽名钓誉,做很多非法的事情,传授教言本身会变成堕落的因缘。本来传授教言有很大的利益,从自己的角度来讲,以认认真真、发心清净的方式传讲教言,功德利益特别大。在佛经论典当中讲的很清楚,对自己的利益很大,对他人的利益也非常大。传授其他世间的技能,或者给予对方任何东西,都不如给别人传授正确的教言,让对方知道修行的方法。可以利益自他,让正法住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传播教言,所以有非常大的利益。如果具有利他的慈悲心,就是非常圆满的传法方式。

反过来讲,如果我只是抱着这次传法会得到多少钱,或者别人觉得我的智慧深广、理解透彻、讲解清楚,发心是得到一个智者的名称。如果成功了,别人认为你非常好、很有智慧,觉得你是一位智者。你得到了什么?得到一个智者的虚名,有什么用呢?没有一点意义。在某个时间段,虽然别人都知道了你的名声,但是斗转星移,随着因缘改变,即便你还在抱着智者的名声沾沾自喜,但是别人早把你忘记了,又会出现很多所谓的智者。这是短暂的,而且死了之后,得到了什么利益呢?不可能会把智者的名声带到后世去,如果后世你变成一条狗,转生成一头猪,别人不会再认为你是一个智者,这些都是暂时的东西。

本来传法的利益非常大,既能利益他人,也可以利益自己,但是通过不如法的发心,只能得到芝麻一样大的利益,而且以这种错误的发心去传法,还会成为恶趣之因。这是在得到的情况下,如果你得不到的话,连智者的名声也没有。

很多人都会有机会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传授教言。如果自己掌握了佛法,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在闲谈中给别人传讲一些道理。如果自己发心正确,会成为累积功德的殊胜方便;如果自己发心不正确,有可能会成为大恶业的因缘,所以传授教言的时候,自己应该尽量通过清净心、利他心,以大悲心去传授。因为众生最需要的就是解脱,对解脱来讲,最必要的因缘就是了知教言,如果能够以清净心去传授教言,就是最大的利益,所以传授教言时,当具利他大悲心。不要让这种殊胜的法行,成为堕落的因,应该了知这种因果关系,尽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再去传法。

上师讲解这些问题时,有一个教言对我的利益很大,因为我平时也在讲一些法。上师说:“讲法的时候,宣传自己不重要,宣传教法最重要。”的确如此,如果在讲法的时候,经常宣传自己,或者虽然没有宣传自己,但是心中想,通过讲法,让很多人认识了我。发心是宣传自己,自己又能得到什么?真实的利益什么都没有。可能会得到一点虚荣的东西,得到了又怎么样,得不到又怎么样?对自己修菩萨道来讲,这些可有可无。因此不管是正面宣传,还是隐性宣传,宣传自己对众生、修行的利益不大。

重要的是什么?上师说,重要的是宣传佛法。佛法对于大众来讲最有意义。你宣传了自己,把自己推销出去了,对于众生、自己有什么利益,对教法又有什么利益?什么利益也没有,因为你发心不正确。如果你把佛法推广出去了,很多人因为了知了佛法的正确内容,而有了正确的发心,懂得了正确的修行方式。想想看,如果这些在他的内心扎根,才是最有利的事情。

对佛法来讲利益更大。为什么呢?因为佛法需要人去弘扬,弘扬的广不广,殊不殊胜,绝对要看讲者的素质。佛教徒因为学习了佛法,懂得了修行方式和如何调伏烦恼,也能如理地给别人宣讲,这时佛法就会兴盛起来。如果佛弟子的素质普遍很高,佛法就会兴盛;如果佛弟子的素质都不高,虽然数量多,但是没有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看起来表面很兴盛,如果对佛弟子一个个去问,佛法是什么?佛法的精要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假如说,并没有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如果佛弟子都是这样的素质,佛法就很衰败;如果佛弟子都懂得佛法,如理去行持,这样就会影响很多人。懂得了佛理之后,可以正确的给别人开演,让别人也懂得真正的佛法。如果佛弟子普遍如此,佛法就会很兴盛。如果现在我们有机会传法,这种发心作意很重要——宣扬自己不重要,宣传佛法才重要。

上师也在一切场合中宣传佛法,有些大德为了宣讲佛法,有时会讲一些自己的功德,他的发心很清净,虽然表面上在讲自己,但实际上是在开演佛法,这是菩萨的行为,一般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在推销自己时,很容易沾染轮回的毛病,把自私自利的作意带出来。在这个前提下,要阻止宣传自己行为,而是认认真真地宣讲佛法,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宣讲的教义,应该怎么去正确的理解,颂词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把隐藏含义讲出来,让听者能够懂得这句佛法是这样理解的,尽量讲清楚。虽然作为一个没有的修证凡夫,很难保证所讲的百分之百正确,但是我们要按照佛菩萨的教言,尽量准确地描述。自己在讲法的时候,不是带有自利心,而且真正想把佛法弘扬出去,让更多人懂得正确的佛法,如果有这样的心态,对自他、教法的传播都有很大的利益,所以我们应该具足这样的心态来传讲正法。

不得诽谤诸正法,何法起信当求彼。

这个教言讲我们不能诽谤佛法。正法分两种,一种是教法,一种是证法。

教法是文字,书本中写的文字等;内心的善心、菩提心、出离心、证悟属于证法。对于佛法,不管是教法,还是证法,都不能诽谤。因为殊胜的正法是引导众生趣向解脱的唯一津梁,是一切功德的基础。如果诽谤就失去了一切修行的基础,所以我们不能诽谤。

如果诽谤说,这个法修了之后不能解脱,那个法修了没有任何利益,诽谤表面上是一种语言的性质,实际上在诽谤的时候,内心对这个法已经舍弃了,所以有时候叫舍法,有时侯叫谤法。谤法不可能没有舍法,舍法也就是谤法。对于正法诽谤舍弃的状态,我们就失去了解脱的基础。舍弃和诽谤正法是很重的罪业,我们对待正法的态度一定要非常谨慎。不能随便评论说,小乘道没有解脱,显宗没有解脱,密法不是正确的正法。虽然我们可以随随便便地讲,但实际上它的罪业相当严重。我们对待正法方面,如果不知道尽量不要评论。不评价暂时放置,佛陀没说这是谤法。

我们不注意很容易会谤法,谤法的罪业比五无间罪 还重,我们对此需要高度重视,如果曾经造过必须抓紧时间忏悔,没造过的人也要非常小心谨慎,不要诽谤正法。诽谤了正法,如果自己没有去忏悔,根本没办法真正修持。因为我们要获得解脱,一定是依法修行获得解脱的,你连法都诽谤、舍弃了,还怎么获得解脱和安乐呢?所以不能诽谤,不能舍弃。

“何法起信当求彼”,不管对任何一个法产生了信心,都应该去求法。对菩提心、出离心的教法,生起了信心,就要去求法,去了知它,再去实践。这是对法方面的教言,一方面让我们遮止谤法,一方面让我们去求法。

下面也是对法的教言。

行持十种法行已,不分昼夜而精进。

这个教言当中,讲到对于十法行应该精进的修持。什么是十法行?在很多经论当中,都讲到了十法行。弥勒菩萨的《辨中边论》中也有对十法行的描述。

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十种对法的形式叫做十法行。第一个法行是书写。比如抄经,古代现在都有,用毛笔工工整整抄写佛经。因为古代印刷术还不是很发达,所以佛经流通都是靠人抄写的。抄写者用很恭敬的态度,在纸上工工整整的抄经。这样做为弘传佛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不管自己的字写得好,还是不好,如果有颗清静恭敬的心,抄写的时候也是不随便,用自己最工整的字迹去抄写,就是一种书写法行——书写正法。

我们有时认为只有书法写得漂亮的人,才可以抄经书,实际上不一定。书法写得漂亮的人,抄出来的经书漂亮,大家都很喜欢。如果你的字写得不是很好,以恭敬心尽量把字写工整,也可以做书写的法行。现在印刷术发达了,印经书也相当于书写一样。

此外还有一种附加的功德,一方面抄写经书是十法行之一,是对法的一种修行方法。另一方面抄经的时候,心很清静,对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也有帮助。虽然我们抄经并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让心平静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对法恭敬行持了,附带也会让自己的心平静。

第二个法行是供养。供养什么?因为十种法行都和法有关系,所以供养对境有二。第一,对正法供养。你抄完之后,可以把它供奉起来;第二,供养讲法者。并不是讲法者本人怎么样,当然有些讲法者也有功德的,主要是他讲的是法,代表的是法。听法的时候,我们要对法师恭敬,为什么法师会受到恭敬呢?法师坐的位置也高,进来时全体都要起立,因为他是讲法的人,代表法,所以要供养法、讲法者。只有通过讲法者才能让法传承下来。

第三个法行是施他。此处的布施,不是其他意义上的布施,而是把你抄好的法本布施给他人,相当于流通到别人手上,让别人也知道法义。你抄写之后,把抄写的东西给别人看,让别人也知道法,这就是布施。施他主要是指这方面。当然你把印好的法本送给别人看,或者别人印书,你去助印。虽然一个人没有能力印这么多书,但是我可以随喜,出一部分钱财,或者帮助流通,有很多道友需要法本,我就帮忙送法本,这些都是施他。别人拿到法本后,知道了很多道理,懂得调伏心的窍诀,也是一种法行。因为这些都是和法有关的修行,所以功德利益特别大。

第四个法行是听闻。听闻什么?听闻法,闻法的缘故功德很大。我们现在正在听闻,不要把闻法作为一般的事情看待。因为所缘是法的缘故,听闻正法本身就是一个法行,所以听闻的时候要很欢喜,我们正在做十法行的修行。听闻正法,缘法的缘故,功德利益非常巨大。在很多经典中都有教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举例了。

第五个法行是读诵。批读或者读诵。对于佛经、论典、教言,恭恭敬敬地去读诵,缘的是法的缘故,虽然有时我们还不太懂其中的意义,即便不懂意义去读诵,也和读不懂世间的书意义完全不同。因为缘的是解脱的正法,对境很殊胜,这样去读诵,也是行持法的一种方式,有很大的功德利益。

第六个法行是受持。受持是什么意思呢?听了法之后去温习叫做受持。我们平时听了之后,温习、看书也是一个法行,有很大的功德利益。

第七个法行是开演。前面的传讲正式的名字叫做开演。通过广中略的方式,把正法的意义开显出来,缘的是法的缘故,开演正法也是十法行之一。

第八个法行是讽诵。讽诵是背诵的意思,前面是读,接下来是以不看书的方式,反复忆持,通过背诵的方式去读,叫做讽诵。在佛学院每年都会背诵经论,如果懂得了十法行之一,是背诵,记住了之后反复忆持,就不是一种压力,而是在行持法行。如果下很多功夫去听、去读、去背,本身就是一件具有很大意义的事情。能够发心背诵经论,也是在行持法行。

第九个法行是思维。认认真真地思维法义、遣除怀疑,把不懂的争议和损减遣除以后,心生定解。

第十个法行是修习。就是修习法义,当思维有了定解之后,要反复去观修。

有时候我们觉得修行可能只是闭眼打坐,在十法行中闭眼打坐是第十个,虽然属于十法行之一,但它不是唯一的法行。有些修行者不懂得道理,觉得听课没有意义,不是修行,真正的修行只是闭目打坐,其实这只是法行之一,不是法行的全部。不管是书写、供养等其他的,都是属于法行。如果归纳的话,平时我们讲的闻思修,闻法、思法、修法。前八种可以归在闻法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而产生闻慧。第九种是思,第十种是修,包括闻思修三部分。

麦彭仁波切说,因为这十种缘的都是正法的殊胜对境,每一种法行都会引发无穷无尽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非常巨大。对我们来讲,通过不同的情况,有些人可以行持十种,有些人也许可以做其中的一种,因为所缘境是正法,所以功德利益很大。我们现在即便不能完全做十种,尽量随着我们的能力去做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比如现在我做的事情就是开演,你们在做的是听闻,十种法行当中至少我们都做了一种,不要小看听法和讲法。因为佛陀、全知上师讲这方面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所以要生欢喜心。

在法行方面要尽量去做,有能力也可以书写、印刷、帮助流通、布施他人,或者自己经常听闻、读诵、思维、修行,都是在缘法行,最终的利益就是解脱,暂时也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利益,所以后面讲要对具有殊胜利益的法行,“不分昼夜而精进”。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就做,不分昼夜而精进是最好的。

三世所积诸善根,回向无上大菩提,

福德赐于诸有情。

我们做了这么多法行,此处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做的一切善根,都要回向无上大菩提。为了一切众生究竟成佛,我把这个善根回向一切众生,能够成就无上佛果,做了殊胜的大回向。

回向以前我也讲过,上师解释为用于,把三世所积的善根用在什么地方?用在众生成就大菩提上面,然后“福德赐予诸有情”,把这些福德赐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能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时时行持七支供,为得菩提发大愿。

“时时行持七支供”,“七支供”是指七个分支的修法,虽然里面有供养,但此处是广义的供养,一种修行的意思。如果行持,能够获得大的福报,积累大的资粮。哪七支呢?《菩贤行愿品》中有一个颂词,“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把这七支都归纳了。

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第一句“所有礼赞供养福”,里面有三个分支,第一个“礼”,就是顶礼的意思,平时顶礼佛陀,顶礼三宝;第二个“赞”,就是赞叹,赞叹诸佛、菩萨、上师的功德;第三个“供养”,平时在上师、三宝所依前,供水、供花、供香,做这些供养或者做法供养,所有礼赞供养福就是把所有的福德供养。第二句“请佛住世转法轮”,是第四五支“请佛住世”和“转法轮”。现在我们要请佛住世,这是一个修法,还有请佛转法轮,都是缘殊胜的佛果做供养。第三句“随喜忏悔诸善根”,是第六七支“随喜”和“忏悔”。平时我们看到的功德都要随喜,也需要忏悔以前的过失。“回向众生及佛道”,把前面所做的一切善根,全部回向众生、回向佛道。有些时候如果把回向单独列出来,那就把供养和赞叹放在一支中。

首先供和赞放在一起,就是礼赞供养,然后是请佛住世,请转法轮,下面是随喜忏悔,最后是回向,如果行持七支供,能够获得大资粮,所以时时行持七支供,为得菩提发大愿,为了获得菩提,发下大誓愿,为了救度众生,自己发誓修行。

若能如是修持者,圆满福慧二资粮,

亦能尽除二罪障,获得人身具义故,

将得无上菩提果。

这就是它的果,如果这样修持,能够圆满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圆满了二资粮可以清净一切罪障,做到了以最大的意义使用了现在的人身,让人身具有大义。“将得无上菩提果”,如是行持最终能够获得无上的菩提果,这就是利益的果。

信财戒财舍施财,闻财惭财有愧财,

智慧财为七圣财。

第一堂课简单介绍了七圣财,信财就是对正法、三宝或者解脱道有信心。戒财是应该守持清净戒律,然后做布施、听闻正法。惭愧是对罪业有惭有愧。如何分别惭愧?一般来讲是针对两方面。惭针对自己,愧针对对方。当我们造了恶业,想到我这样的修行者,不应该做这样的事情,这种自我谴责叫做惭。愧是愧对三宝、善知识。因为缘对方产生了不应该做这种事的想法,所以惭主要是我这样的修行者不应该这样做。我在上师三宝面前不应该这样做,叫做愧,惭愧分开是这样讲的。最后是智慧财,就是应该有种明了对境的殊胜智慧,对境是对于所缘的法义、听闻的法、怎样辨别了知万物。

七圣财有两种理解,第一个,我们以前讲过,圣者拥有的这些财富叫圣财。第二个,我们为了获得圣者的果位修持这样的法,是获得圣者财富的因。

如是此等殊胜财,是乃无尽圣者财,

不得说与非人众,

这种殊胜的财物,不同于世间财物,世间财物是有漏无常的。而这种财富是无漏的,是获得殊胜解脱的正因,所以称为殊胜,是无尽圣者功德的财宝。“不得说与非人众”,“非人”是什么意思呢?是非法器的意思,不要给不是法器的天人、人非人讲。因为如果给非法器的人讲了这些法,一方面对他们没有意义,一方面让法变得没有价值,这个法也很快就会灭。

比如在《药师经》的后面,佛陀嘱咐结集者说,这么殊胜的法不要交给没有信心的人,令法速灭。因为交给他们不重视、不珍惜,然后法很快就会灭掉,所以不要说与非人众。这些都是菩萨的殊胜修法,不是没有价值的法。菩萨应该视为珍宝,不应该成为到处宣扬的工具。佛法是普度众生的,按理来说应该要给众生讲,但是这里说如果给没有信心的人讲,他根本不重视,而且会侮辱、诽谤。因为目前对他们没有意义,也会丧失了法的价值,所以暂时不给他们讲,等他们到了某个高度能够接受的时候,再给他们讲,这样对于自他都有利。

众人之中观察语,独自之时观自心。

这是最后两个教言。第一是在说话方面。在众人之中,要观察自己的语言。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性格,所以说话要谨慎,不能随便讲。如果不观察自己的语言,随便说一句就会伤害别人。还有在众人中,不知道别人到底是什么来路,如果你不观察,随随便便把秘密的语言说出去,有可能会造成自他的伤害。因此在众人中要先观察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不能说的秘密、有可能伤害别人的话千万不要说。

“独处之时观自心”,在一个人独处时,应该好好的观心,看自己是不是在胡思乱想没有必要的事情。人多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并不是说人多就可以放纵自己的心,因为众人中,说话不注意可能会引来更严重的后果。独处的时候,因为没人可以讲话,所以最主要是观察自己的心,这方面讲到人多、人少的时候,应当怎样重点做观察。

以上讲完了教言,下面是后跋。

此乃印度堪布吉祥燃灯智藏师撰著之菩萨宝鬘论竟。

吉祥燃灯智是阿底峡尊者的名字,平时我们讲阿底峡,翻译过来就是吉祥燃灯智。他写的殊胜教言《菩萨宝鬘论》,文字虽然不多,但是意义很深,也有很多修行的窍诀,我们能够全做到当然会成佛,即便不能全部做到,哪怕做到其中一两条,也会对修行起到很大的帮助。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有些人对这个颂词很有感觉,有些人觉得那个颂词非常相应。不管怎么样,反正能够尽量做到一两条,对自己修行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节课我们就把《菩萨宝鬘论》讲解完了。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