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15年莲师法会·噶当教言(三)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273
  • 分享到:
(达真堪布仁波切宣讲于2015年12月)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是莲师法会的第五天,接着给大家讲《噶当教言》的内容:贡巴瓦格西讲了学佛修行中的十一种根本。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了解、都明白了,才能知道怎样得到这些功德,怎样达到这种境界。贡巴瓦格西是旧噶当派的大成就者,修行非常好,关于他的很多故事非常有加持力,非常有感染力。

格西讲,想成佛,要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两种资粮圆满了,就能成佛了。

成佛要靠积累两种资粮,积累两种资粮要靠菩提心。如果缺少菩提心,没有菩提心的摄持,无论学佛修行,还是行善积德,都不是成佛之因。有菩提心的摄持,学修才是如法的,最终才能成佛;有菩提心的摄持,行善积德才能变成成佛的因。如果没有菩提心,无论是学佛还是修行,无论怎样精进,最终也不能成佛;如果没有菩提心,无论怎样行善积德,最终也不能成佛。都不能成为成佛的因。所以菩提心很重要。

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主要指利他心。这种利他心不是普通的利他心,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之心,也就是为了众生发誓成佛。成佛是为了众生,成佛了才有度化众生的能力,“我要成佛,我要度化众生”,相续中要立下这样的誓言,要有这样的发心,这就是世俗菩提心。发出世俗菩提心不是很容易的。偶尔发一下,心里偶尔想一下,没什么难度。但真正要产生这样的心,真正要发出这样的心,是非常难的。

胜义菩提心是证悟空性实相的智慧,通过比量和现量,见到诸法的究竟实相,即空性——大空性,这样的觉心,叫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在凡夫地发的,是一般的凡夫可以发的,相续中可以具有的。胜义菩提心是出世间的,是现量见到诸法的实相,是一地以上的菩萨才具足的。如果在相续中没有产生,没有具备这些菩提心,无论我们做何种善事,做何种功德都不能成为成佛之因。

大家都想求得究竟的果位,都特别想成佛。那么首先要观察自己有没有具备菩提心,有没有具备这些功德。若是没有,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生起菩提心,具备这些功德,这是至关重要的。否则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我们天天在学佛修行,也做了很多善事、好事,但如果没有生起菩提心,没有菩提心的摄持,都不能成为解脱成佛之因,不能实现我们的愿望,最终不能成佛,我们的功德和福德不能圆满。

做善事、修善法,如果远离了菩提心,将来只能得到一些人天的安乐,无法解脱烦恼、解脱痛苦,无法使福德和智慧达到最究竟、最圆满。如果大家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佛,想走捷径,想靠一些外在的力量,如神通等是很难的。如果没有发菩提心,相续中没有产生这样的功德,不可能解脱,不可能成佛。解脱是很难的,没有舒舒服服、轻轻松松解脱的,成佛更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大家不要一错再错,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缘,珍惜这种殊胜的教言,好好对照自己,如果没有生起菩提心,相续中没有这样的功德,一定要去争取,去努力,让自己的相续中产生这些功德。

发菩提心要靠修慈悲心,这也是贡巴瓦格西讲的。成佛要依靠二资粮,积累二资粮要靠菩提心,菩提心要靠慈悲心。以前讲加行的时候也给大家讲过,慈悲心是平等的,对一切众生有这样的发心:想拔除他们痛苦,想给予他们安乐,无论是好人坏人、贵人贱人,还是非人,对所有的众生都有这样的发心,这叫慈悲心。佛法里讲的慈悲心是平等的。

对一切众生要生起这样一种心念,有这样一个发心,不是很容易的。大家经常把“慈悲”两个字挂在嘴上,都会说。但真正有慈悲心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对因果轮回生起定解。相信佛所讲的因果轮回,对这些道理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发出这样的心。心里不会有丝毫怀疑,相信一切众生都做过自己的父母,对这个道理不会有丝毫怀疑,说明你是相信因果轮回的。佛讲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无始劫来我们在六道中轮回,无数次地出生过,每次都要靠父母,每一个众生都无数次地做过我们的父母。

轮回是无始的,没有开始的,没有头,这叫无始。如果有限量就不叫无始了。

众生是无量的,而且每个众生都无数次地做过我们的父母,若是对这个道理心里有疑惑,说明你还是没有明白佛讲的因果轮回的道理。因果轮回不是人死了,投生为牦牛那么简单。虽然这也是一种因果轮回,但佛讲的因果轮回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如果你真正明白了,就不会有丝毫的怀疑。我们现在讲众生都无数次做过我们的父母,大家听了好像都明白了。讲的人装明白,听的人也装明白,其实很多人都没有真正明白。如果真正明白了,你一定会有真正的感恩之心,为了报答父母众生的恩德,你就会发菩提心,“我一定要成佛,成佛才有能力度化众生。我一定要先成佛,然后再去度化他们。”一定会有希望父母众生离苦得乐的想法,甚至还有“我要让他们离苦得乐”的想法,“我现在没有能力,我成佛了才有这个能力,我要成佛,我要去度化这些父母众生。”这个心就叫菩提心。这是刚才讲的利他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

通过世俗菩提心才能产生胜义菩提心,要真正成佛就要明白这些真相和真理,这样去修行,最终才能成佛。所以在自己的相续中要真正产生菩提心,就要靠慈悲心。要真正发出慈悲之心,就要明白佛讲的因果轮回的真理,我们讲的知恩报恩的心才会真正生起来,才会在相续中产生真正的利他菩提心。所以在这里,贡巴瓦格西强调,发菩提心要依靠慈悲心,没有慈悲心的基础,不可能发出菩提心。菩提心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发出来的,也不是想发出来就能发出来的。

我们说一说不难,心里想一想也不难,但是真正要产生这样的功德,真正要发出这样的心,是非常难的。通过修行,在有慈悲心的基础上才能发出真正的菩提心,才能在相续中产生真正的功德。慈悲心也不是随便说说的,这个慈悲,那个慈悲;我慈悲,你慈悲。说的都慈悲,但实际都不慈悲,都没有真正的慈悲心。

要真正生起佛法里讲的慈悲心,首先要明白、深信佛所讲的因果轮回的真理。所以,我们发菩提心也一定要有四外加行的基础,尤其是对因果轮回有一定的了解或者是深信不疑,最终才可以修持甚深的法,才可能产生甚深的功德,否则,都是空中楼阁,不可能成功的。

所以,我始终强调四外加行的内容,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把这些基础修扎实了,对这些道理产生了一定的定解后,再皈依也不难,再发菩提心也不难,消业积福更不难,甚至证悟空性或证悟我们的自性都不难。但是如果基础没有打好,没有基本的见解,都是空中楼阁。

现在很多人刚开始很精进,有些新鲜感,感觉很好。慢慢地,几个月几年,新鲜感过去了,就不觉得好了,甚至开始懈怠了,不精进了。有的人根本无法提高自己,脚步一直停留在一个层次;有的人彻底灰心退步了;有的人刚开始还很相信、很注意因果,但是慢慢就变成佛教的油子了,不在意善恶因果,也开始懈怠了。

现在有些所谓的老居士,真的变成无恶不作的人了,甚至拿佛法造业。不单单是居士,出家人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这都是因为没有打好基础,没有按次第学修导致的。所以我希望大家按次第学修,实实在在地去提高自己,去改变自己,这才是真实的修行。

都是有前因后果的,没有因哪来的果啊?刚才我们讲了,成佛就要靠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要积累两种资粮必须要有菩提心,生起菩提心要靠慈悲心,生起慈悲心要靠因果正见和轮回正见这些基础的见解,这都是有程序、有次第的。

按照次第来学修,先修四外加行,再修五内加行,把四外加行的内容学修好了,把基础打牢了,对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的道理有一定的定解了,再学修皈依、发心,就非常如法了。

皈依有上士道、中士道和下士道的皈依。若是没有真正打好基础,四外加行的内容没有学修圆满,皈依也只能是下士道的皈依,不一定能达到中士道或上士道的皈依。慢慢将基础打好了,相续逐渐成熟了,这时的皈依也可以变成中士道或上士道的皈依。如果有真正的出离心,此时就会变成中士道的皈依;如果有菩提心,就会成为上士道的皈依。

若是没有这样的基础发菩提心是很难的。刚才我们讲了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一般刚开始要发的是世俗菩提心,在相续中产生的也是世俗的菩提心。但是世俗菩提心是要靠慈悲心才能生起来的,如果没有因果正见、轮回正见,慈悲心根本不可能生起来,只是说说而已。有些人显着很慈悲,但是他的慈悲心不是佛法里讲的慈悲心。

我们有时候只对部分众生发慈悲心,对贫困者我们发慈悲心,对富有者发不出慈悲心;对乞丐发慈悲心,对国王发不出慈悲心,觉得不需要自己去发慈悲心。为什么不需要啊?他也是愚痴颠倒的,为什么不要救度呢?还有,对好人能发慈悲心,但是对坏人,不要说发慈悲心,甚至还特别讨厌、嗔恨,这都不是平等心。所以,我们的慈悲心是有分别的,不是佛法里讲的慈悲心。

佛法里讲的慈悲心是平等的,一般人很难具足,很难在相续中产生。大家要按次第精进学修,才会产生慈悲心,有了慈悲心,发菩提心就容易了。

贡巴格西也强调这点,也在讲这个问题。发慈悲心、发菩提心了,就成为大乘佛子了,就进入大乘了。学处有很多,要学的、要做的一些取舍之处。该做的不该做的,能做的不能做的,应该做的不应该做的……都属于学处。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什么是学处,学处就是这些。

贡巴格西讲:一切学处的根本是什么呢?是六波罗蜜。意思是:菩萨的一切学处都可以包含在六波罗蜜里,即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安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智慧波罗蜜。发慈悲心,尤其是发菩提心了之后,就成为了大乘佛子,然后有很多该做的不该做的,能做的不能做的等取舍之处。不是发了菩提心后,成为了佛子,就可以随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样就怎样了。学处有很多,也可以说学处就是戒律,戒律有该做的不该做的,有能做的不能做的很多取舍处。

虽然学处有很多,但是都可以包含在六波罗蜜里。

第一,圆满布施波罗蜜的根本是无贪执。

布施的根本是无贪执。若要圆满布施波罗蜜,就要断除贪执,即心里没有贪执。这里主要是让我们去掉贪执。那怎样才能做到呢?我们对家人和财产等都有贪爱。确实,我们不可能不贪爱家人,不可能不贪爱财产,不可能不贪爱世间的福报,也不可能不追求暂时的利益,那怎样才能断除这样的贪着之心呢?主要看属于世间的一切显现。

第一,这些显现都是不可靠的,都是无常的,是变幻的;第二,这些显现都是虚假的。但是我们这些众生,尤其是这些凡夫,由于不明白这样的真相,就陷入了这种虚幻的对境中,然后感受无尽的烦恼和痛苦。因为对这些生起了贪着之心,就会有很多的患得患失,有很多的痛苦。所以我们心里要明白,一切都是无常的,都不是恒常的;一切都会变,变是正常的。感情变了是正常的,钱财变了是正常的,有了或没有了,赚了或赔了,家人好与不好了,有感情或没有感情,都是正常现象。因为都是无常的,没有不变的,都会变,变的时候心里不去执着,不受影响。心里明白,这些都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样内心就能保持平静了,这样你的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了。

对于财产,赚了没有什么,赔了也没有什么;有了没有什么,没有了也没有什么;没有了也是暂时的没有,不是永远的没有;有了也是暂时的有,不可能永远的有;没有也不可能永远的没有,都是暂时的。当我们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心里自然就能放下了。

在对境中也是一样,能保持平静的心态,你的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了。对于生命及世间的种种福报,要明了都是无常的,都是虚幻的,都会变,没有不变的。生命也会变,生是暂时的,死也是暂时的,都是暂时的。死不是永恒的,生也不是永恒的,生死都是暂时的,都是无常法。把自己的生命看淡了,对生死也没有畏惧了,你的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了。

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财布施主要是指财物与拥有方面的施舍。无畏布施主要是指救护众生的生命与无私无畏地帮助众生。法布施主要指为众生宣讲佛法或是精进修学佛法。

我们有一些境界的时候很高兴,没有境界的时候就不高兴;有一些觉受的时候感觉很好、很精进,一旦没有了觉受就开始懈怠了,在修行当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跟大家讲过,觉受是不可靠的,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有时候有好的觉受,有时候也有不好的觉受,这都仅仅属于觉受,没有什么。境界也是如此,你最终达到佛的究竟果位的时候,才是恒常的、真实的,其他都是暂时的。

佛在经典中讲,所有的境界,包括暂时的一些智慧,都如过河的船一样,船是用来过河的,过完河以后船就用不上了。对这些法要放下,对这些觉受也要放下,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所谓好一点的觉受,这些该有的自然会有,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一些境界也是这样,该有的时候就会有,不该有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明白这些,你自然就能放下了,当你很自然的对待这些的时候,你才会有所提高,你才会有所突破,之前是不会有的。所以对法也不能贪执。当你的内心里,对一切法都没有贪执了,这时你的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了。

其他的上供下施,随缘而做就可以了。自己有能力就做,没有能力就不做;自己有机缘的时候就做,没有机缘的时候就不做。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应该随缘而做,不要攀缘。当你的内心对一切法都没有贪执的时候,你的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了。为什么布施的根本是无贪执呢?就是这个原因。布施波罗蜜若要圆满,心里就要断除对一切法的贪执,这样才可以圆满。

第二,圆满戒律波罗蜜的根本是依止善友。

此处特别强调、注重依止善友。戒律的根本是戒律清净,戒律清净的根本是依止善友。要想戒律清净,能使持戒波罗蜜达到究竟圆满,就要依止善友。尤其是对于凡夫来说,依止善友很重要。因为身边的人,和你经常在一起的人,和你同行的人很重要。如果你跟一个戒律清净的人在一起,你也不容易犯戒;如果你跟一个坚守誓言的人在一起,一般也不会违背誓言。尤其是凡夫,跟周围的环境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容易受这些影响,所以环境很重要,由此我们要重视自己身边的善友,。

比如说你经常跟一个比较向善的人,特别喜欢做善事、做好事的人在一起,你也自然喜欢向善、做善事;若跟比较精进的人在一起,你自然也就精进了,也许你和他相比,肯定会很差,但是若跟其他人相比,你肯定会很精进,所以依止善友很重要。

什么叫同修?什么叫善友?同修很重要,善友很重要。我们皈依的时候要皈依僧,就是依止有修有证的善友。在解脱的菩提道路上,要以这些不退转的人为榜样,亲近这些人,跟他们在一起,自己自然就能精进起来,自然就能到达彼岸,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皈依僧宝有这样的含义。

我也经常强调,善友就是善友,不能变成恶友;同修就是同修,不能变成其他的合作伙伴。彼此有利益关系或是有其他的关系,是绝对不好的。但是有些真正有修行、有定力的人,也许就不会受他人的影响,甚至还能影响他人,但这样的人很少。现在很多善友变成了恶友,同修变成了合作伙伴,之后就变成了造业的同伙,我觉得有这样的现象,所以大家要注意。

他人在佛法方面有一些功德或突出的成就,我们要学习。但是尽量不能有其他的关系,平时要保持距离,不要太密切。有些出家人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关系很密切,但是过几个月或过几年,就闹矛盾了;很多在家居士,最初在一起做生意,或者互相借钱等,但是没有按时还,然后就闹矛盾了。做生意也是一样,刚开始生意好一点了还行,生意不好了,或利益上有一些纠葛的时候,根本就不考虑这是我的同修、道友,就开始跟他打官司了,这都是不如法的。所以同修道友之间一定要搞好关系,也一定要保持清净的关系,不要有其他的瓜葛。

远离恶友佛子行,还要远离恶友。若是自己没有能力去影响他人,还是要尽量远离,先保持距离,否则容易被带坏了。有些出家人里也有这种情况,本来是很清净的,然后跟一些人在一起,时间久了,自己也变得不清净了;本来特别精进的,但是跟一些不精进的人在一起,过几个月,也开始不精进了;还有一些人,本来很有正知正见的,跟一些搞神通的人在一起,自己也开始颠倒了,开始变成一个疯疯癫癫的人了,这都是有目共睹的,都要特别注意的。有些居士也是,本来很精进,但是跟一些不精进的人在一起,就开始不精进了;有的本来学佛了,虽然自己不去一些不清净的地方,但是却跟同事、同学在一起,吃喝玩乐啊,然后就开始变了……还说恒顺众生,这不叫恒顺众生。

恒顺众生是一种菩萨行为,是菩萨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但你这是亲近恶友。远离恶友佛子行,这也是菩萨的一种行为,也是菩萨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握适度。有的人说,我要度化他们,我要恒顺众生。若是不能度化他们,别说把他们度进来,连自己都搭进去了。我们是要恒顺众生,但前提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信念,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这种道德底线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跨越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以恒顺众生,这是菩萨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真正有修行、有能力的人可以恒顺,因为不会被染污或者被影响,一定会把这个众生度进来。如果为了恒顺众生,连自己的道德底线都不坚守了;为了恒顺众生,连自己的信念都不要了,这不叫恒顺众生。

以前度化皇宫里的众生时,最初去的是一位阿罗汉,但他没有多少方便,没能度化皇宫里的人。后来佛陀派文殊菩萨去了,他到皇宫里和那些人吃啊、玩啊,最后把他们都度进来了,都度化了,都度尽了。只有像文殊菩萨这样的圣者才可以这样做。但是你,还说恒顺众生,最后连自己都完蛋了。度化众生是很难的,所以要尽量远离。

我们前几天也给大家讲过,有些做法要跟世间人的做法不一样,因为我们的目标不一致,方法不一致,怎么能跟他们一样呢?不一样是正常的。现在很多人要去恒顺,这也是正常的,当我们有一定的智慧与方便,在适当的时候去接触他们,度化他们,这是必须要做的。但是刚才讲了,自己要能把握自己,再去帮助别人。如果你不能把握自己,不能保持自己相续的清净,却去帮助他人,这是不如法的,是不合理的。在能把握自己的基础上,再去帮助他人;自己的相续能够保持清净,再去利益他人,这才是如法的。所以大家要弄明白,否则都混在一起了,不知道是在恒顺众生还是在亲近恶友。

第三,圆满安忍波罗蜜的根本是自放低处。

即将自己放在低处。意思是,安忍波罗蜜要达到圆满,就要把自己放在低处。把自己放在低处的意思是,把自己当做大地。在大地上行走行,盖房子也行,怎么都行;对我好也行,对我不好也行;利益我也行,伤害我也行,怎么都行,这叫境界,这叫安忍。他对我不好,但是我要忍;他伤害我了,但是我要忍,这样也可以,但是不究竟。你虽然在表面上忍了,但是心里没有忍;虽然在表面上做到安忍了,但是心里没有做到安忍。因为你心里还不是心平气和的接受,所以还是没有做到安忍。

把自己放在最低处的意思是,我就是大地,怎么都行。佛经里讲,《入行论》里也这样讲,自己就是众生的奴仆。我们没把自己当做众生的奴仆,否则怎么都行。一个奴仆,主人对他怎样都可以,真把自己当成众生的奴仆了,就无怨无悔了。

把自己放在最低处的时候,你的功德在最高处。就是把自我放下,这样,你的真我就显现了,我们现在认为的所谓的“我”是假的,是虚幻的。你放下这个假我了,真我就显现了。把自己放在最低处了,很容易就能做到安忍了。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安忍,因为心里有傲慢,所以很难安忍。我们心里有自我,没有放下自我,所以很难做到安忍。当把自我放下了,安忍自然就圆满了,安忍波罗蜜自然就圆满了。

第四,圆满精进波罗蜜的根本是观修生命无常。

现在有很多学佛人精进不起来,比如听课,没有完整地听一堂课,看书也是,没有完整看一篇文章。为什么现在的微视频、微博都特别流行呢?因为人们都特别愿意看这些。看一下或听一下,时间很短,这样心里就亮堂一点,或舒服一点,就OK了!现在好多学佛人都找这种感觉,也不能说刺激吧,但这是不对的。这和我们生病了吃止疼片一样,是治标不治根的。这些你可以听一听,看一看,心里稍微亮堂一点,或明白一点道理,就算是心灵鸡汤吧。但是真正要明白这些道理,真正要生起闻慧、思慧和修慧,要听完整的课,要看完整的文章。

这里讲得很全面、很彻底。我们现在讲的是一些很短的经典,没有讲长的经典。我们讲过很多论典,如《定解宝灯论》、《三戒论》、《中观根本慧论》等等。要想真正明白这些道理,就应该多闻,反复听、看这些论典的讲解。它是从正面、反面、侧面……各个方面去分析的,这样才能把道理讲透、弄明白,否则是不可能的。

还有九加行的内容,应该多看、多听,这样才能真正明白。九个加行是连贯的,是一条完整的解脱成佛之路,是一个从基础到最终完整的解脱成佛的方法。我希望大家不要把每一天的微博、微视频当做心灵鸡汤就满足了,就OK了。

有时候心里真的很无奈。我们给大家这样安排,我每天这样尽心尽力地给大家讲解佛法,大家还不珍惜、不精进。但有时候也想,讲法、弘法是我的任务,有人来听或不来听,珍惜或不珍惜,精进或不精进,都是众生自己的事情,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这样一想心里就释然了。

有时候看到大家这样不珍惜或者不精进,我心里也很失望。但凡夫的心飘忽不定,这也是很正常的,能这样转念对我这样的凡夫来说也是一种进步吧。

不精进、不珍惜,都是因为没有明白无常的道理。在这里贡巴瓦格西主要讲的就是修寿命无常。你修好了寿命无常,自然就精进了;你修好了寿命无常,自然就珍惜了。我们的生命好比狂风中的一盏酥油灯,真的随时随地都会熄灭的,懂吗?大家都不是真懂,尤其是这些年轻人,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今天会死,现在会死!为什么啊?你有什么把握今天不会死?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呢?若是你去寻找答案,根本没有什么理由。

佛在经中讲:我们的生命就像狂风中的一盏酥油灯,随时随地都会熄灭;我们的生命就像水泡,水泡是不能当装饰的,一碰它就会破灭。它没有破灭的时候像珍珠一样特别好看,但是一动或者一碰,就没有了,我们的生命也是这样。若是真心想解脱、想成佛,就要分秒必争,跟无常赛跑,在无常没有来临之前让自己解脱,让自己成佛。若是你成佛了、解脱了,死亡真的来临的时候,就没有恐惧了。死亡就是涅槃,是一种解脱,或是一种圆满的结局。

我们都要修寿命无常。很多人都精进不起来,这是很多学佛、修行的人的共同问题。对此我自己也有感触,早上不能起早,晚上不能晚睡。到时候自然就困了,然后就睡了,时间就这样没有了。白天也是,吃完饭就走来走去,然后一忙一天,时间就这样没有了。晚上睡觉,跟死了、昏迷了一样,什么也不知道,直到早上醒来,一夜又过去了,一夜的时间又没有了。有的人睡得糊里糊涂的,有的在梦里还造业,在梦里都不清净。就这样一天的时间过去了。第二天是这样,第三天也是这样的,第四天还是这样……每天都这样度过,这叫虚度光阴。不能这样,多修寿命无常,自然就精进了。

第五,圆满禅定波罗蜜的根本是依止寂静处。

寂静处有外在的寂静处,有内在的寂静处,这点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无论是上课,还是打坐,都是随便找个地方。对有境界或者有一定修行的人来说无所谓,在哪都行,怎样都可以。但是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还是要找一个清净的地方,找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地方,这样容易产生禅定的功德。若是受外在的影响,禅定的功德很难产生。外在寂静处就是远离喧闹。

很多出家人还可以,但有些出家人不愿意呆在山上,经常往城市里跑,尤其是冬天的时候都往城市里跑。若是没有特殊情况,出家人应该多依止森林、山洞、寺院这样的寂静处。

居士们可能没有办法离开城市,离开喧闹。但是也可以把自己家里变成寂静处,与家人搞好关系,观修或者静修的时候不让他们影响自己。也可以在家里面专门找个禅修的地方。这些条件都是很重要的,禅修时对坐垫和身体的姿态都是有要求的,按照这些要求去做,心就容易定下来,静下来。所以这些外在的寂静处是很重要的。内在的寂静处,就是尽量断掉心里的杂念、分别念。

依止寂静处很重要。若能依止寂静处,禅定自然就能圆满。以前也讲过,就像是被风刮的沙,风停了,沙自然就落下来了。寂静有外在的寂静,就是远离喧闹;内在的寂静,就是放下或断掉一些粗大的分别念、杂念,这样禅定自然就会产生了。

我们现在说,要把这颗心静下来,要把这颗心定下来……很难,就像被风刮的沙,你没有办法把它们都按在地上,即使按在了地上,它还会刮起来,这种方法是不究竟的。我们现在无论是打坐,还是其他的修行,都是这样。不要这样,要好好地依止寂静处,这样禅定自然就圆满了。

第六,圆满智慧波罗蜜的根本是反观自心。

我们现在的心都是妄念,这是假的。反观自心的意思是去寻找真心。真心在哪里?真心无处不在,无处在,一切都是真心。我们现在所谓的这颗心是妄心,是假的,是不存在的。当分别心没有了,真心就出现了。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所感觉到的这些,是真心的一种,除了这些没有别的真心。

万物是一体的,整个宇宙是一体的。反观自心是寻找真心。以智慧去观察都没有真心,但是却无碍地显现。说不存在确实不存在,说存在也确实存在,这就是缘起和空性。存在是缘起的存在,不存在是空性的不存在。这就是真心,除了真心没有别的所谓的心,它被称为“普作者”,一切都是它的幻化和游舞。比如体和相是水和冰的关系,水结成冰,冰化了就是水,是一体的。这样反观自心,找到了真心,智慧波罗蜜就圆满了。

第七,圆满加持的根本是信心。

现在很多人都求加持,其实加持的根本靠自己的恭敬心和信心。对佛、对上师有恭敬心、有信心才有真正的加持,否则就没有加持。有恭敬心、有信心本身就是一种加持。

第八,圆满成就的根本是清净的戒律和守护誓言。

这两点非常重要。守护誓言才能成就,戒律清净才能成就。否则很难成就。密宗里讲的是守护誓言,显宗里讲的是清净的戒律,这两个是一个意思。


相续清净的人,信念坚定的人,守护誓言的人,才能成就。否则很难成就。戒律清净就是相续清净,守护誓言就是坚定信念。你要有信念,而且信念要坚定,不能总动摇。有的人总是这样,有的时候信佛,有时候信神;有时候信这个,有时候信那个,这是信念不坚定,不守护誓言的人,是不会成就的。所以自己的信念要特别坚定,相续要保持清净,这样最后才能成就。

第九,圆满功德的根本是闻思修。

想要功德圆满,就要闻思修。功德的根本是闻思修,通过闻思修,功德就能圆满。这里的功德指的是智慧,通过闻思修才能产生闻慧、思慧、修慧,智慧才能圆满。


第十,圆满利他的根本是无有自私自利之心。

有这样的心才能真正利益他人。我们现在有时候去帮助他人,利益他人,但是都有自私自利之心,掺杂了这些就是不清净的。

帮助他人也是,有时候帮助,有时候不帮助;心里高兴了帮助,心里不高兴了就不帮助,因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有些人不求回报,是不求外在物质上的回报,但是求心灵上的回报,比如对方的感恩,对自己的恭敬等等。有这些才去做,没有就不去做。所以,还是有自私自利之心。无有自私自利之心才能真正的帮助他人,利益他人。

第十一,圆满自他二利的根本是认真观修。

无论是修本尊,还是修空性,都要认真、精进,自他二利才能圆满。

今天主要讲了十一种根本,这都是贡巴瓦格西给众弟子讲的。我觉得这些教言非常殊胜,也是我们有必要明白的道理。其实这些道理也不是没有讲过,但是今天讲的角度不同,这是从六度、加持、功德、成就、利他、二利圆满的根本的角度讲的。

前天有一个人问,加行的有些内容都是一样的,她不知道怎样观修。内容是一样的,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维,去分析,会有不同的收获,会有新的突破。比如,现在讲的这些内容我们以前也讲过,但是今天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的。

其实,我也不是没有看过这些教言,也不是不明白这些教言,但是我看了才发现,布施的根本是什么,戒律的根本是什么,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有一种不一样的认识。所以我觉得给大家讲这些教言,分享这些教言,大家也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或者认识,所以今天利用这个时间给大家讲解了一遍。其实这些教言很简单,但是对我们的学佛修行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就讲到这儿,让我们共同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