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工作好修行

  • 作者: 圣严法师
  • 文章来源: 圣严法师
  • 点击数:
  • 分享到:
[NextPage编者序]


编者序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时间完全被工作绑住,无法抽空好好「修行」,认为修行是悠闲的人才能做的事;有些人则认为,一旦全心投入修行,便无法专注于「世俗」的工作!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是失衡的,因为修行炼心最好的方式,就是与他人共事,而工作上所必须具备的奉献精神与专注于当下的心,更是修行的精髓。

本书正是从佛法修行的角度来探讨工作的一本书。阅读时,不妨让我们暂且拋开一般人对「好工作」所抱持的刻板印象,诸如考虑薪水高低、福利奖金、公司规模等,让圣严法师带着我们从另一个更高、更广的视角出发,以追求自利利他、共同成长为大前提,与我们分享他对工作的种种智能洞察。

在这三十八则短篇中,圣严法师针对工作的意义、薪水、享受、EQ等一般大众所关心的主题重新下定义,值得我们细细思量,例如:利他的工作就是好工作;最高的EQ就是抱持慈悲心、同情心、关怀心与欢喜心;薪水不是工作的所有代价,只是代表雇主对我们的感谢;真正的享受是安闲,而身心平安就是最大的享受。

至于如何克服工作中最恼人的压力,圣严法师本着禅的精神,要我们专注于当下,让心发挥最高效率,并超越自我局限,换个角度看待事情。团队合作方面,法师则建议我们运用佛教僧团的生活原则「六和敬」,从身体、言语、意念、见解、利益、规则六个面向来实践。

既然工作占去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何不好好利用当中的人、事与场景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并且利益他人?下回当你听见朋友即将辞去工作专心修行,或即将进行几个月的闭关修行时,不需要羡慕,也不必苦恼自己时间不够。如果能用心体会并活用本书中的智能,你会惊喜地发现:不仅工作好修行,修行也已在工作中,不再有分别了!

法鼓文化编辑部


[NextPage第一篇 人生就是要工作 奉献工作也是菩萨精神]


第一篇 人生就是要工作

奉献工作也是菩萨精神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人没有钱不能生活,工作所得的薪水可以维持生活所需,而工作本身因此就有了意义。仔细想想,倦怠的问题不在于工作本身,而是工作时与他人接触过程中所带来的困扰。过去的农村社会,环境相当单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田里工作所接触到的不外是草地、泥土,以及自己所畜养的动物、耕种的植物,而不是形形色色的人。现在的工商社会,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上有上司、下有部属、左右有同事,遇到的都是人;即使是没有顶头上司的老板,也要与客户或政府部门互相往来。正因为人际关系复杂,所以许多人都觉得生活在现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禁羡慕起古人,只要天天种田就好了,不需要面对这么多令人头疼的问题。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会有问题,是因为每个人的想法、立场不同,层次也不一样,所以难免会有冲突、会起摩擦。你可曾想过,对方带给你麻烦的同时,也许你也给了对方麻烦;对方为你制造困扰时,你也同样带给对方困扰;你觉得无奈,对方也会觉得无奈!这样不是非常公平合理吗?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在贡献一己之力,参与这个社会的运作,不仅仅是为了领薪水、换取温饱而已,人人都是在这种情况下生活的。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我们每天吃饭、穿衣、睡觉、走路,一切的生活资源,都是靠各行各业许许多多的人分工合作,才能确保供应无虞,也是因为这些人的辛勤工作,我们才能拥有并维持今天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因此,在一个互助合作的社会中,没有人能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不管拿不拿薪水,只要有一个人不工作,这个人就会成为他人的累赘,为别人制造负担。在人类社会的合作关系之中,我们自己就是一个组成因素、提供一分力量,所以一个人如果放弃工作,整天无所事事,便是逃避了他的社会责任。

在工作团队中,有些人智能高,能力、技术都在水准以上,但是却和其它人拿一样的薪水。表面上看,他付出的多却得到的少,似乎并不公平,可是换个角度想,施比受多正是在造福人群,和其它人结缘。有能力结人缘,奉献一己之力,不就是菩萨精神吗?所以,改变思考方向,心里也就释然了。如果不想做菩萨也没有关系,多做一份工作,就多一分奉献,你在天国、净土的功德银行里,就多了一分储蓄,存得愈多,福德、福报就愈大,这也是一种工作的所得。

因此,人在社会上,应该要不断成长,增进自己的能力,再以所知、所能,尽一己之力来为社会服务,这就是工作的意义所在。只要有机会能让我们奉献,我们都应该感到高兴。建立服务的观念,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对职业产生厌倦感,也不再无奈;如此一来,相信每天都能工作愉快。

工作自在语

施比受多正是在造福人群,和其它人结缘。有能力结人缘,奉献一己之力,不就是菩萨精神吗?


[NextPage随顺因缘的求职观]


随顺因缘的求职观

有句话说:「毕业即失业」,就业问题经常是社会新鲜人最大的困扰。在美国,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会向政府贷款继续读书,毕业进入职场后,会从薪水里逐年扣抵偿还贷款;若找不到工作,政府也有完善的失业救济制度。

台湾目前人浮于事,失业率年年升高,父母亲难免会责怪孩子:「别人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怎么你整天待在家里,也不积极地去找工作?」失业的人待在家里受到奚落,到外头也要面对他人异样的眼光。找不到工作令人觉得很痛苦,因而产生自卑。其实不是他们不想找工作,而是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特别是一些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因为长期处于家庭、学校这些单纯的环境中,出了社会以后,面对种种竞争及复杂的关系,往往无法适应,导致他们不断地换工作,或是干脆辞职,终日枯坐家中。

有一个大学毕业的男生,已经三年没有找到工作,他的父母来问我应该如何是好?我告诉他们:「你的孩子身强力壮,可以学做木工、做泥水匠,或是做各式各样劳力的工作啊!」他的父母不以为然地说:「那怎么可以,我的儿子是大学毕业的,怎么可以做工呢?」我说:「你们的观念错了。我在美国认识一位律师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没有工作,他就去学做木工,不断深造进修,手艺愈来愈精湛,最后还成为木匠学校的老师,专门教学生如何做精致的工艺,不但备受尊敬,收入也不比一般公务员差。」

大多数人都希望学以致用,但是我也看到许多人毕业后就改行。有一位毕业生,大学时主修法律,结果却到邮局上班,我很好奇地问他:「学法律的人不是应该当法官、律师或检察官吗?」他回答说:「因为这些执照不容易考取,正好碰到邮政局缺人,而且我一考就考上,所以就去上班了。」像这样不是也很好吗?毕业后不要急着精挑细选,有工作就先去做做看,然后一方面留心是不是有其它更适合的工作,再另谋出路。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这叫做「随顺因缘」,一切事情都要因缘和合,因缘成熟了,自然能左右逢源,想要的马上就会得到;因缘还未成熟之前,即使你碰得头破血流,还是会到处碰壁,找不到好工作。

所以,身为社会新鲜人的父母与师长,应该辅导他们建立掌握因缘的正确求职心态,帮助他们健康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

工作自在语

一切事情都要因缘和合,因缘成熟了,自然能左右逢源,想要的马上就会得到。

[NextPage为磨炼自己而工作]


为磨炼自己而工作

青年朋友乍入职场,年纪轻没有经过磨炼,比较缺乏耐心和毅力,在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想要逃避,有这种反应其实是正常的。现在的人和过去不一样,心不容易定下来,造成流动性高,变动频繁。所以工作变动性大,是非常普遍而且可以理解的现象。

当人们不知道做什么工作最好时,正反映出对自己的不够了解,因为人生没有一定的方向,做这样觉得不好、做那样也觉得不好,做一行怨一行,结果没有一行是称心如意的。我在美国认识一位年轻人,他平均三个月换一个工作,而且总是会跑来告诉我换工作的事。他说世界上没有好工作可以让他持久做下去,我告诉他:「因为你不是好人,所以没有好工作给你。」他反驳说:「我怎么不是好人?我很忠诚、努力,一个人可以做两个人的工作,所以不论到哪里老板都欺负我,看我很会做事,就把两份工作给我一个人做,所以我做一做就走人了。」

我告诉他:「为什么人家只做一份工作,你要做两份?而且你做一做就走掉了,是既不了解自己,又没有毅力,当然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但有难念的经,而且天天都有经要念。若平常遇到困扰,不知道如何解决,却又不想办法,久了就会变成死结,卡在那里了。可是这里一旦卡住,到另外一个地方也是会卡住。无论逃到哪里,因为问题没有解决,心存逃避,仍然会重蹈覆辙。

在日本,有些公司为了考验新进员工的毅力,会要求他们去打禅七。打坐很苦,会腿痛、背痛,坐着不准动又不准讲话,心里是很不舒服的,如果熬不过就跑掉,这种人当然不能录用,因为从中可看见他们面对问题时的逃避个性,当然就不录用。这样的磨炼,考验的是毅力,而不是体力和智慧。

许多公司行号任用新人,都会看新进人员的经历,第一个工作做什么?

做多久?第二个工作的情形如何?如果资历又短又经常更换,很可能就不会被录用,即使任用了,也不敢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你,因为你可能随时会辞职。老板不能信任你、重用你,你自己也会觉得工作上没有前途。

因此,奉劝年轻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工作,一定要耐心磨炼自己,不要只是为了轻松赚钱,而要锻炼自己的毅力。就算老板什么也不教,还是能学到毅力,一段时间之后再考虑转换工作,到自己觉得可以发挥长才的地方去。

在求职的路上,我们一定要有毅力、恒心,以及长远心,只要有了这种心理准备,不管哪个老板都会器重你,工作必然会稳定。

工作自在语

在求职的路上,我们一定要有毅力、恒心,以及长远心,只要有了这种心理准备,不管哪个老板都会器重你,工作必然会稳定。

[NextPage有利他人的就是好工作]


有利他人的就是好工作

佛法讲「正命」,所谓正命是指正当的工作、正当的职业。正当的职业必须符合几项基本条件:第一,不可对人、对众生不利。也就是不能伤害他们的生命、利益和财产,也不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品德和名誉。这是合乎正命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必须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益,也就是能够自利利他。现在许多企业家,甚至于一般做小生意的人,都能有这样的商业道德,因为他们都了解,如果心胸太狭小,只求自惠自利,不管其它人是否得到利益,生意是做不大的。像有些广告为了促销,赚取个人利益,不断地宣传对顾客的优惠,夸大顾客的利益,说得天花乱坠,结果却是假话连篇,就不符合正命的条件。所以,要真正地考虑到对顾客的利益,才算是正命。

第三,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只考虑是否对众生有利益,虽然自己在健康上、财产上都可能有点损害,但是为了利益众生,仍然愿意把自己的生命、财产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全世界、奉献给一切的众生,这叫做菩萨业,是大菩萨的行为,当然是正命。

所以,不管是三百六十行,或是三千六百行、三万六千行,行行都可以成为正命,就看你存心如何?方法及目的如何?有些人误以为做一个佛教徒好辛苦,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限制比一般人多。其实并非如此,佛教徒能做的工作太多了,只要避免会伤害众生的职业,其它的全部都能做。伤害人、伤害众生的职业其实不多,而不伤害众生、不伤害人的职业却相当地多,所以选择的空间还是很宽广的。

就业时另外还有一些考量:譬如工作中的人、事关系能否胜任?自己的志趣如何?因缘是不是允许这样的选择?

有的人非常天真,认为选了一个对自己有益的职业以后,对他人也一定有益,但这却不一定,因为你的职业可能会让其它人蒙受损失,因此对职业的选择还是需要小心。现在报纸上刊登的征人启事,你必须要先确切了解工作的真实属性,然后再做决定。

我们常说职业没有贵贱,从佛法来看职业确实如此,职业只有职务的大小,没有贵贱高低的差别,凡用自己的手、自己的头脑去工作,任何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职业当然也是平等的。只不过有的人能力比较强,所以职位比较高一点;有的人能力比较差或是福报比较不够,职位因而差一些、低一点。但是职位低并不等于人格低,也并不等于就是不好,只要我们存着正念行正命,对人对己都是有利的。

工作自在语

职业只有职务的大小,没有贵贱高低的差别,凡用自己的手、自己的头脑去工作,任何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职业当然也是平等的。

[NextPage工作好修行]


工作好修行

一般人对修行的认知、想象,大概只停留在打坐、念经、拜佛、闭关、打禅七等行门的修持,这其实只说对了一半。佛法讲的修行是要修正和调整我们身、口、意三种行为。也就是说把我们身体的、语言的、心理的三种行为,修改一下、修正一下,这就是修行。

修行最要紧的就是随时随地保持念头的清净,不要存有坏念头,也不要做坏事、说坏话。它有两个路径,一个是修慧,一个是修福。自己烦恼的减少或消解,叫做修慧。诵经、拜佛、忏悔、打坐、拜忏等方法,都可以用来反省自己、改善自己内在的观念和习气,以及内在的烦恼,帮助我们增长智能。

修慧的同时还要修福,就是多帮助其它众生,其它的众生是谁呢?就是跟我们在一起生活、工作,跟我们共处在一个大环境之中的人。但是该如何帮助他们呢?用头脑、体能、时间、财力都可以,帮助人就是一种修行,修的是福报、功德,这种功德可以帮助很多人从贫病苦难之中得到平安、得到快乐、得到幸福。

如果以这个标准或定义来理解修行,其实我们在工作中就可以修行。有句话说:「身在公门好修行」,为什么一个人在公家机关,或是做政务官的时候,是最好的修行时机?因为这是修善、积福、积德的大好机会,如果在法令上、政策上、执行上的方针能够多动一下头脑、多说一句恰当的话,就能够使千万人得到利益,那就是修行了。

对一般人来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工作就是工作,不要一边工作一边埋怨、发牢骚,或是一边指桑骂槐很不满意,这样就是敬业、就是修行。反之,如果懈怠草率,做任何事都觉得懒洋洋的,就不是修行了。这与中国人工作的时候讲求敬业乐群,跟大家在一起的时候讲求同舟共济是相同的。因此,修行的基本观念,就是全心全意的投入。

有一次我在日本,有个信众煮菜给我吃,她说自己是以修行的心煮这道菜,用来供养法师。我听得满心欢喜,我告诉她:「这个菜里面,已经具足了诚恳心、菩提心、恭敬心、供养心,这确实是修行。」

我们做任何事时,如果都投以全心的真诚,那就是修行,修行与工作原来就是不相抵触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做比较专门的、持续的修行,工作中与工作外的修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工作自在语

我们做任何事时,如果都投以全心的真诚,那就是修行,修行与工作原来就是不相抵触的。

[NextPage谈年轻人创业]


谈年轻人创业

受到中国人「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观念的影响,很多年轻人刚出社会就跃跃欲试,想一圆老板梦。其实年轻人毕业后马上创业,无可厚非,像美国的地产大亨川普,早在学校时期便已经开始做生意,投资房地产,后来成为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成功的因素除了头脑好,脑筋动得快、看得准之外,运气好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当时的环境成熟,能够允许他这样做。所以,如果因缘许可,而且自己的眼光又准确,能够一出社会就马上创业是非常好的事。

但是要成就事业,一定要有自己的资源。资源通常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聪明才智,也就是自己的能力;第二,社会关系;第三,资本。而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既没有社会关系,也没有资本,仅仅靠头脑及冲劲就想闯出一番天下,是比较容易产生问题的,应该更加谨慎。

因此,对大多数的人而言,我想还是应该先从公司基层做起,脚踏实地,慢慢地累积经验及专业知识,直到成为部门的主管,能够独当一面,有足够的能力、人脉及方法来经营一个事业之后,再考虑出来创业,这样会比较恰当。有许多老板就是出身于大公司的管理阶层,他们在专业领域中已有多年的相关经验,并拥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具备这些基础后,再出来创业,是比较安全可靠,也是比较踏实的。

创业时,三种资源不一定需要同时具备,有的人或许没有资本,可是他有头脑,也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同样可以闯出一番事业;更甚者,有人什么都不会,仅仅凭着一股「初生之犊不畏虎」的勇气就出来创业,也有可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但是这种运气并非人人都有,佛法中强调因果,个人有个人的福报及因缘,这是由个人在无量过去世所做的功德累积而来,部分在这一生结的果。

福报大的人,进入社会后就能常常遇到贵人及好的时机,可能其它人怎么做怎么不顺利,换成他却是一帆风顺,处处有贵人相助。不过,这种情形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所以,如果初出社会的年轻人,没有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财力,而想和朋友合伙,一起投资做生意时,就必须先详加考察这个朋友的能力、信誉是否可靠,一旦所有因素都仔细思量过了,就放手去做。如果还是出了问题,那么也应该释怀,不要难过,那只是自己的福报不够、运气不好,才会不顺利。

此时重要的是保持心理平静,不要着急,事情已经发生了,着急也无济于事。再者,要打起精神面对问题,也许公司倒闭,让你不但血本无归,还背负了一大笔债务,那么就要负起责任,想办法偿还之后,继续努力,重新来过,一方面汲取经验,一方面注意时机。经验和时机的累积相加,再配合自己的福报,事业一定会成功。

但是如果你每次投资、创业都失败,做得很辛苦又赚不到钱,不但赚不到钱还赔钱的话,那么就不要老是想自己当老板,还是安安分分地找份工作,拿固定的薪水吧!能够有一个安定的生活也就足够了。

工作自在语

经验和时机的累积相加,再配合自己的福报,事业一定会成功。

[NextPage工作不只是保住饭碗]


工作不只是保住饭碗

什么是现代人应该有的正确、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念呢?时下有些年轻人,只把职业当成谋生的饭碗,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每当有额外工作时,有些人可能会这么想:「反正我现在饭也够吃了,衣服也够穿了,房子也有得住,大不了比别人吃差一点、穿差一点、住差一点,而我也不指望这一辈子能发什么大财,干脆休息算了。」因此要他加班,他不愿意;能够少做一点工作,他就尽量少做;逮到休息的机会,他绝不放弃。

另外,有些人则是从十几、二十岁开始工作,工作二十到二十五年之后,不过四十来岁就退休了。拿了退休金以后,过起退休生活,开始养老。因为他已经心满意足,觉得钱已经赚得够多,生活还过得去,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工作对他而言,只是为了谋生,既然发不了大财,想升迁也升不上去,就干脆提早退休好了。这种心态,也不是健康的工作观念。

对一个学佛的人而言,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取生活费用,也不是为了追求名利,或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赞叹、嘉奖。工作就是工作,工作本身就是自我生命的责任及权利,也正是生命的意义、价值所在。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工作一天,否则,这个人活在世界上就跟毛毛虫一样,不像个人了。

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特殊意义,那就是一种努力奉献他人的精神。我常常鼓励许多年届中年的在家居士,如果物质生活已经没有困难,应该利用多余的时间,投身各种公益慈善、社会福利事业的义务工作。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所得到的是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因为在做义工时,我们不忮不求,不为了得到什么,只是单纯地奉献自己。想想看,有那么多人因为你做义工而得到好处、得到帮助,这是多么有价值而令人欢喜的事!

正在工作岗位上努力的人,也应该建立这种观念,不管有没有升迁机会,不管薪水有没有增加、调整,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为了服务社会,我们都应该奉献一己之力,尽心工作。奉献不能以薪水多寡来衡量,这一份薪水只是工作所得到的一部分回馈,代表的是人家对我们的感谢,工作的代价绝不能以一小时几块钱来计算的。

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奉献、为了服务,如果能以这种心态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一定可以全心投入、全力以赴,会很欢喜乐意地把每一件来到手上的工作都做得很好!

工作自在语

工作就是工作,工作本身就是自我生命的责任及权利,也正是生命的意义、价值所在。



[NextPage如何面对中年失业?]


如何面对中年失业?

最近几年来,失业率逐年上升,很多人都说与经济不景气有关。其实,人力需求减少的因素很多,不一定是因为公司经营不善,有些是由于公司转型,从劳力密集的工厂转型为自动化生产的方式。此外,台湾近年来,有很多行业都进行转投资,把公司的重心迁移到国外或是中国大陆,再加上引进外劳,因此造成本地人力需求减少,类似这种情形,还在继续恶化当中。

个人一旦面临失业或减薪,心理与生活的双重压力接踵而来,这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平衡自己的身心?如何维持家庭生活呢?压力主要不是来自经济上的问题,而是心理上很难平衡。试想被解雇或是被迫提早退休后,即使再度就业,想要得到比原来更高的职位,或是保持像原来职务那样的地位和薪水,可能不容易,这时心理的调适就相当重要。

事实上,遇到失业这种事时,徒然难过是没有用的,只有接受既成的事实,才可能进而调整自己的心态:只要还能够活下去,好好地过日子,也就心满意足了。今天这个世界,大概找不到人类无法存活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台湾社会,只要勤勉便有工作。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以你的劳力、头脑以及技术来换取生活费、维持生活,不要太在意过去、现在的差别。

如果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经济上不再那么窘迫,家庭生活需求也不用愁了,这时对就业的第二春显得意兴阑珊,那么,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可以考虑去做,那就是做义工。

做义工就是到非营利事业机构去做义务的工作,譬如我们法鼓山就需要各式各样的义工来服务。义工在这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专职义工,全天候、全时间的服务,像普通工作者一样上下班,一样负责某一部分或是某一个项目的工作,和一般公司机关的受薪人员没有什么两样,所不同的只是不领薪水。另外一种是在一个月、一星期之中拨出几天,或是一天之中来工作几个小时,同样是义务性质、发心奉献、不领薪水的。法鼓山体系需要很多这样的义工,我们很高兴、很感恩,目前已经有不少人参与。

许多人在退休后整天无所事事,日子过得百无聊赖,觉得自己好象是个废物、没有用,感到失去生命的意义及价值;做义工,能够使人保持身体健康,觉得自己对社会还是很有贡献,会很有成就感,生活过得非常充实、非常有意义,特别是心态上,做义工要比受薪的感觉更愉快。

所以,我鼓励中年失业的人,不要轻易沮丧绝望,如果仍然需要工作,那么便去找一份工作,只要足够维持生活就可以了;如果不需要工作收入,可以选择到法鼓山,或是其它非营利事业单位做义工,生活还是可以经营得相当精采。

工作自在语

做义工,能够使人保持身体健康,觉得自己对社会还是很有贡献,会很有成就感。

[NextPage第二篇 做事的艺术 委曲求全算不算无我?]


第二篇 做事的艺术

委曲求全算不算无我?

我有一个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责,他为了顾全家庭里的和谐,内心里虽然波涛汹涌,可是表面上仍然非常平静地完成了工作。事后他告诉大家说,他觉得自己不为自己想、不为自己考虑,已达到了「无我」的境界,可是家人却不以为然,对他毫不感激。这种情形,也常发生在传统大家庭里的媳妇身上。

在一个公司、团体里,也常有人扮演这类角色,他很爱护这个公司、团体,为了整个公司设想,他会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所谓牺牲也就是委屈自己,成全大众。

这些人都认为如果自己受委屈而能使得整个家庭,或整个团体、公司能够平安、和谐,这样的牺牲终究还是值得的,并且也是一种无我的表现。但是委曲求全就一定好吗?委曲求全就一定是无我吗?如果委屈而不能使得大家和谐,那么这个委屈是不必要的。如果自己委屈一点、姿势低一点、吃亏一点,也就是付出多一些,大家因此能够觉得很快乐,那么这个人就会得到赞叹。

然而这样并不算是无我。无我并不在于外在的看法,虽然这个人很好,可以为了全体委屈自己,这种不为私利而只为公益设想,应该说是为大我而放弃小我,是不在乎自己的小我而成就大我,但这还不叫作无我。

还有一种委曲求全,其实是有自己的打算,也就是有目的、有企图的,所谓「媳妇熬成婆」,之后就开始有自己的权力了。还在做媳妇的时候,是「人在屋檐下,不敢不低头」,但知道低这个头是值得的,因为过了几年,老人家过世了,小姑也会嫁人,自己渐渐就会成为家庭里的负责人。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好,但不能算是无我,而且这个「小我」还满坚固的。

以上这两者都不是无我,一个只是有一点点大我,另外一个是有企图、有期待的,根本还是个「我」,家庭里有这样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好,至少他识大体,但还不到无我的境界。

另外还有一种人,认为无我就是什么都无所谓,其实那是一种不认真的想法,这种人很可能眼高手低,用一种有我没我都没关系的态度,来掩饰自己的缺点,这样当然也不是真正的无我。

佛法讲的「无我」是自我消融,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的问题,也没有考虑到外在环境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样的赞叹、荣誉、肯定,完全不考虑「我」的立场,就只是无怨无悔地无条件付出,这种做事时认真投入,事后却如船过水无痕般的态度,才是无我的境界。

工作自在语

做事时认真投入,事后却如船过水无痕般的态度,才是无我的境界。

[NextPage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我常勉励人︰「忙、忙、忙,忙得好快乐;累、累、累,累得很欢喜。」然而,因为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是为什么而忙,也不知道为何而累,所以往往在繁忙当中,就会感受到心理压力,疲累的时候,便觉得烦躁不已,累得无聊、忙得苦恼,反而成了「忙、忙、忙,忙得要死;累、累、累,累得要命。」

当我们能够体验到时间宝贵、生命有限,知道的太少,需要成长的太多时,我们就会好好运用这个有限的生命,来做无限的功德。生命的确有限,我也常感觉不久前才是个小小孩,一转眼间就老了,现在每当有人问我多大年纪,我就告诉他们:「快了、快了!」所谓「快了」,就是快要死了。我现在快八十岁了,什么时候会走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人生不会再有另一个五十岁、六十岁。

佛经里有这么一个偈子:「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译成白话就是:「今天一天又过去了,我们的生命也随着减少,就像是鱼在浅水池塘里,随时随地都准备面对死亡,还有什么好快乐的?」正因为生命是如此有限,就是想多活一点也由不得自己,因此才要好好地运用,不断地充实我们的智能、充实我们的福德。

佛教徒相信这一生是从过去生来的,而且这一生结束之后,还有未来的生命。我们这一生已经够麻烦、够辛苦的,既然好不容易生而为人,那么就应该善加把握,多做功德,储蓄智能和福德的财产,以求未来会比现在更好。

这就好象告诉我们,要趁年轻的时候,努力工作,多赚钱多储蓄,才能有养老的本钱,老本愈多,年老的时候就愈有保障。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时间,奉献自己、帮助他人、服务他人、照顾他人、关怀社会。我常说:

「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忙碌的人因为珍惜时间,就会善用时间,反而会有时间。一个勤劳的人,身体健康一定良好。若希望自己活得健康快乐,就应该忙,希望在人生过程中,多储蓄福德和智能,更需要忙。

虽然有时看起来好象不是为了自己而忙,所谓「为谁辛苦,为谁忙」,乍看好象忙得很冤枉、很不值得,仿佛是白忙一场。以佛教的观念来说,这种想法并不正确,我们的观念是:忙是为自己忙。即使你的这一生在他人眼中看来什么也没得到,但还是得到了功德,这是智能以及福德的功德,在忙于工作的过程中,本身也得到了成长,绝非毫无价值。

有了这种观念,忙碌的人会忙得很快乐、累得很欢喜,就像是种田的农夫,感谢有田地可种,工作的人也会感恩有这个机会、这种因缘让他忙、让他累。

如果钱已经够用了,拥有汽车洋房,物质不虞匮乏,一切都顺心如意,不妨到法鼓山来做义工,整理环境、做接待、做关怀,你一定会享受到「忙、忙、忙,忙得好快乐;累、累、累,累得很欢喜」的滋味。

工作自在语

忙是为自己忙。即使你的这一生在他人眼中看来什么也没得到,但还是得到了功德,这是智能以及福德的功德,在忙于工作的过程中,本身也得到了成长,绝非毫无价值。

[NextPage跟压力说再见]


跟压力说再见

我们做事情要有效率,但并不是急着追求效率,面对工作的态度是「要赶不要急」。在可利用的时间之内,衡量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以这种心情来处理事情,就不会有太大的负担,因为着急没有用,忧虑、担心、恐惧不仅无济于事,反而给自己造成更大的压力。

赶时间时,常会使我们的肌肉和心情紧张,要练习放松心情,学习「把生活当成趣味的工作,把工作当做趣味的生活」,享受工作、享受生活,感觉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在心情上自然会比较放松,就不会紧张,也就没有压力了。

此外,对自我设定的标准太高,也会让自己感受到压力,但要学习如何放松地面对,踏实地完成。例如,也常常有人要求我在期限内完成某项工作,但我不会觉得那是压力,而视为对自我的期许,所以什么时候做、如何完成,都是我个人的事,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我也不担心是不是做不完,因为担心是多余的。就像火车沿着轨道前进,如果以一定的速度前进,一定可以到达目的地,如果突然有辆卡车误闯平交道,撞上了火车,那么这是意外,是没办法的事。所以事先担心也没有用,就因为不担心,也就能够事事安心了。

如何纾解工作的压力,重要的是,事前要有计画,对自我的能力,也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如果自己的能力不够,知识学养不足,却有过高的自我期许,承接无法完成的工作,这就自讨苦吃了。譬如说,我很希望做个一百分的法师,但是自己的能力只有六十分,即使尽心尽力去做,结果可能还是不及格,那也没关系,因为这不是我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我做不到。所以,适宜的自我期许是一件好事,这种压力会促使我们有更好的表现,但是假使能力不够,完成不了,也不要强求或自责。

明白了这些道理后,就应该会减少很多压力。可是人性本来就容易患得患失,就怕失败、怕赶不上进度、怕明天会发生不可预知的事情,因此没有安全感,心也无法安定。事实上,在世间,我们不能操控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例如,命运往往是无法掌控的,连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明天了。所以,不要为未知的事情担心,放下妄想和忧心,专注于正在做的事情,只要尽力而为,试着把事情做好,相信一定可以减轻压力。

如果压力产生了又该如何呢?这时候应该先把事情摆在一旁,放松头脑及身体,休息一下,否则愈急、愈忙,压力就愈重。如果碰到事情是没办法等、无法放下的,就应该试着改变想法,譬如说,忙得天翻地覆时,可以试着逆向思考:「我从来没有这么忙过呢!这倒是一个全新的经验,挺好玩的,忙得很有意思。」

仅仅是观念的改变,有时就可以使心情焕然一新,用不同的角度来欣赏工作中的忙碌,其实就可以跟压力说再见。

工作自在语

忙得天翻地覆时,可以试着逆向思考:「我从来没有这么忙过呢!这倒是一个全新的经验,挺好玩的,忙得很有意思。」

[NextPage工作要赶不要急]


工作要赶不要急

我常说:「工作要赶而不急」,就是工作要有效率,虽然速度要快、进度要赶,但是工作的态度及心情不能着急。有人看到这句话,觉得是我在唱高调,认为这是无法做到的事。其实只要有心尝试,经常练习把心情转化得非常平顺、愉快、缓和、不紧张,这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放轻松并非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生活当然要有目标,工作也要有计画,而且要有实现的决心。人既然需要生活,就一定有许多工作项目等着去完成,何况,人之所以为人,一定要确立生活的目标与计画,要有所谓的生涯规画。

人生的责任有很多,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都有很多的责任要担负,需要做的事情也就相对增多。每天除了固定的功课及工作行程,也就是除了应该做的经常性工作之外,一定会有很多其它临时发生的事情,分割你原有的时间。因为一般人不可能像鲁宾逊一样,孤独地生活在海岛上,即使是一个人漂流在孤岛,也有他独特的生活方式,有他要面对的问题。

所以,人不可能离开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对生活抱持积极态度的人,工作愈是做不完。但是,你还要有本事活得很愉快,否则,这个人需要你照顾、那个人需要你关怀;这件事要马上处理、那件事也要在时限之内完成,你就会手忙脚乱,过得非常紧张。

我们可以选择不要被工作驱使,做任何事情前都要分出轻重缓急、大小内外,先处理好近的、急的、重要的,然后再做其它的事情。虽然目标要远大,可是开始动手的时候,要由近处、小处着手,想要把千头万绪在同一个时间内理清,这只是贪念罢了。

以读书为例,我每天要读的书很多,除了佛学的书之外,古代的书、现代的书、中文、外文,要看的实在太多了,这辈子大概是读不完了,怎么办呢?急着要看,马上非看不可的,我就先看,看的方法也有不同,有的只是走马看花看过一遍,有的就必须要详细地看,端视情况调整。

吃东西的时候也是一样,看到好吃的东西,大部分的人会想要每样都尝一下,这时就要有自制能力,看一看、想一想,哪一样东西最适合我们吃的就先吃,哪一样东西只是想吃,但不一定需要吃,就暂时不吃,如此一来,心情就缓和下来了。

一个人只有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两只脚,想要同时完成许多工作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定要按部就班,有次序地安排好、计画好,一样一样地完成,如果能够这么做,你的心里就不会着急,工作速度一定很快,却又能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情。

工作自在语

我们可以选择不要被工作驱使,做任何事情前都要分出轻重缓急、大小内外,先处理好近的、急的、重要的,然后再做其它的事情。

[NextPage工作与心安]


工作与心安

有些人在平常时候,心还可以比较安定,但是只要到了工作场所,心就开始不安了。在工作环境里之所以心不安,可能是你根本不喜欢那份工作,也可能工作太繁重,或同事带给你困扰、你那天心情不好,也可能早上起来有点感冒受凉,到办公室后昏昏沉沉的,可能的原因很多,若能找出症结,问题就比较好处理。

如果是上班前刚跟先生吵了架,这就很容易解决,只要想:既然现在先生不在这里,不需要把家里的压力带到办公室来。如果是感冒引起心浮气躁,头脑、胃都不舒服,眼涩背疼,整体表现很差,这时候更不必难过,要知道身体不好时本来就是会这样,不必勉强,可以念阿弥陀佛圣号来安定身心,或是心平气和地告诉自己:我现在感冒不舒服,只要尽心尽力就好,接受身体不舒服的现况,心情也就不会那么不安了。

如果原因是跟同事发生不愉快,你就想:他大概身体不舒服吧!也许今天跟家人发生了不愉快,或是他有心事,也可能是工作得不很顺利,所以给我脸色看;或是这个人性格一向如此,只要碰到他,就令人不舒服。明白这是客观环境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心里还会不安吗?

其实,工作里很多的压力主要来自对彼此的「要求」,我们要求别人,给别人造成压力,别人也要求我们,对我们构成压力。另一个原因就是「比较」的心态,同事之间的比较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如果团队不能表现得特别好,在激烈的竞争里就可能会落败。我们经常看到景气不好时,很多企业面临生存的挣扎,竞争压力非常大。

在这样的工作场域,如何追求心安呢?一个是尽其在我,自己努力成长,要非常用心了解、熟悉整个工作环境和内容,然后才能熟能生巧。与他人相处也一样,别人不了解你,你就去了解对方。若自己是老板,更要明白商场就像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接受商场中的无常。

我们心里随时准备迎接挑战也迎接挫折,并且随时迎接成长。挫折和成长是相辅相成的,挑战不一定是坏事,挫折也不一定不好,即使连连受到挫折,也不要认为是负面的事,它换取了经验,也等于是缴了学费。如果汲取经验之后还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只好接受自己的因缘福德不足的事实。

看到别人有机会,但是当自己跟上去的时候,机会就没有了;跟人家打球时,还在想这个球我要不要接?结果球一下子就被别人接走了。面对这种情形,有的人就怪自己笨,手脚、头脑反应慢。若是先天如此,那就考虑改行,改行就是找新的路走,尝试换一个位置、岗位。然而有的人却不管青红皂白,只顾一头闯进去,闯得头破血流、拚得你死我活,到最后不成功便成仁,这种只进不退的鲁莽脾气,真是愚痴。

所以,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才能,知道自己所处的因缘、时间、环境,是不是我应该做、能够做的?能够清楚自己、了解自己,也就是了解因缘,便能在工作中安心。

工作自在语

了解自己的才能,知道自己所处的因缘、时间、环境,是不是我应该做、能够做的?能够清楚自己、了解自己,也就是了解因缘,便能在工作中安心。

[NextPage人该懒散还是精进?]


人该懒散还是精进?

很多人认为现代人之所以心里不安,是因为生活太紧张,同时物质欲望太高,以致于每天忙碌追求、身心劳顿。长期生活在这种物欲和紧张当中,心灵当然难以平静。

英国文学家也是哲学家罗素,曾提出「懒散论」加以对治,他认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们太勤劳、太追逐物欲的享受,当我们把这些资源都用尽的话,很可能就会影响到后代子孙的生活。所以他提倡:人们应该稍微懒散一点、简单一点,更加重视精神的享受,人生才会过得好一点。

佛法则是勉励人要精进,但是也强调人生就像琴弦一样,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声音太刚不好听,而且可能一弹就断;却也不能太松,太松就弹不出声音,所以要调得恰到好处,不柔、不刚、不紧、不松,持之以衡,这就是佛教「调琴论」所说的精进。

人生也是一样,罗素的「懒散论」,应该是用于那些有工作狂的人身上,他们为了名利地位而拚命追求不停,总是永远不满足、生活得很痛苦,这样的人实在是自己痛苦,也让别人跟着痛苦。

从资源消耗的角度来讲,我并不认为是因为人们的努力,才使得地球资源愈来愈少,而是因为人们不知道怎样运用资源,为了自己生活上的便利或生活享受,就任意破坏自然、伤害自然。

人的生活不能太紧张,我在带领禅修的时候,一定是先教放松身心,身心放松之后,做任何事都可以不慌不忙而循序渐进。但我倒并不一定赞成「懒散论」,我赞成的是人要有点时间悠闲,适度的放松,像「悠然见南山」这种心情就很好。但这并不是一天到晚睡觉不做事,而是偶尔欣赏南山的风光,然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生活,还是照常进行,并没有懒散,这是过去田园生活的享受。

现在的都市人,也同样需要调剂自己的生活。所谓的调剂,就是当工作告一段落的时候,必须转换一下,不要同一个工作一直勉强做下去。我经常提醒大家反省:「可不可以不要每天赚钱?是不是也可以有一天、两天做一些不为钱、不为名的事?」虽然身体一样在劳动,但是心境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这就是生活的调剂。

法鼓山的团体有上万位义工不断地在付出,利用他们的假期、生活的空闲来奉献,做得很愉快,同样是日以继夜,可是跟平常为了赚钱、追求名利的心情完全不一样。所以心情的调适,能使得一个人的观念或是感受完全转变,这不是靠懒散来做调剂的。

转换工作环境,或是换一种心情,调剂一下自己的身心,不一定要懒散,同样可以获得身心休息的效果,这种不紧不松的态度,才是恰到好处的生活。

工作自在语

转换工作环境,或是换一种心情,调剂一下自己的身心,不一定要懒散,同样可以获得身心休息的效果,这种不紧不松的态度,才是恰到好处的生活。

[NextPage竞争与较量大不同]


竞争与较量大不同

一般人所了解的竞争,就是要把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抢夺过来,让它变成自己的,但这是「动物性的竞争」。人类的竞争应该是:如果自己没有,就要另外想合理的办法拥有,而不是去抢夺别人的努力成果;非但如此,还要设法让大家都能享有,甚至拥有更好的东西。这是一种积极的菩萨精神,优于一般所谓的「竞争」心态,可以称为「良性竞争」,是一种合理、公开、公平的竞争。竞争的目的,不是为了要让自己成功而打倒他人,而是他人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自己要做得更好,还要比他人做更多的贡献。

佛法并不反对良性竞争,但是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常被人误解是消极的,就连一些佛教徒本身也有这种错误的观念。有位母亲因为儿子很懒惰,不喜欢读书求上进,天天打电动玩具,就责骂他说:「你真是没出息,像你这么懒散,我要把你送去寺里当和尚!」她的儿子听了之后,还真的跑到我们寺里来,他以为当了和尚就可以整天无所事事,并认为不想读书、不想做事,只想玩耍的人,最适合做和尚了。

其实,像我这样的和尚是忙得不得了,从小到现在每天都在忙,我不是忙着抢别人的钱、抢别人的名位,非但不抢,我还要使他人变得有钱、有名、有地位,也要使人们更有学问,能够得到幸福。这不是为自己争取,而是为大家奉献,但同样都需要努力、需要付出代价。

最初,我并没有想到要出名,也没想到要在大众媒体上说法广为人知,但是因为努力的结果,地位自然来到,名气自然出现,许多利益也随之而来。但我不会独占利益,会再把它分享出去,就像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利益不是我一个人私有,而是变成大家的,这才是竞争的真义。

在许多佛经中,例如《法华经》、《地藏经》、《金刚经》里,都曾出现过「较量」的观念。较量的意思就是:做这件事比那件事好、这个功德比那个功德大、这样的身分比那样的身分更好。推究起来,这就是竞争,但不是与他人争战,而是自己与自己竞争。这样做不是为了凸显自己,也不需要和他人打得头破血流,而是一种力量的发挥;这种竞争不仅使社会大众得到利益,同时也是一种自我的陶冶与训练,可以帮助自己成长得更快速、更健康、也更健全。

在佛教里,这种与自我的竞争称为「精进」,是永远努力不懈怠,要以自己的力量来生产、制造,以取得更多对他人有益的资源。所以,不要误会竞争就是自私的,也不要误解竞争就是抢夺、斗争、诈骗,否则,非但对自己无益,对他人来讲也有伤慈悲,我们应该要做良性的竞争,为争取大众的福祉而精进努力。

工作自在语

较量的意思就是:做这件事比那件事好、这个功德比那个功德大、这样的身分比那样的身分更好。推究起来,这就是竞争,但不是与他人争战,而是自己与自己竞争。

[NextPage合作与服从]


合作与服从

现代社会,大部分的人会用「合作」来取代「服从」这两个字,例如警察侦讯嫌疑犯时,虽然希望他能自己承认是否做了坏事,但是不能命令人,只能请对方合作,配合警察机构的调查需要来填写资料和报告,透过合作能避免问题更加复杂。

现在很多的主管或长官,对他的部下和职员也会这样讲:「请你们大家配合」、「请你们大家合作」。实际上,他是一个命令或是一个指示,但一定要这样表态,这就把合作和服从的定义模糊了。

是不是服从就是合作?合作就是服从?服从与合作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服从是属于阶级性的从属关系,上对下是命令,下对上则是服从;服从也是属于少数和多数的互动关系,少数人必须要服从多数人的表决,当少数人的意见不能够为大众接受时,就只有面对现实,服从多数人的意见。但在事实上,现在有很多的人是用合作这个名词要求别人服从,或是把合作误解成服从。其实合作真正的意思,是希望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来完成共同需要的、希望的目的或事业,你提供你有的、我提供我有的,例如我出钱、你出力,或是我出力出钱、你出主意,共同成就一件事,这样彼此互相配合就叫做合作。

此外,或是说我做这一部分,你做那一部分,我们朝一个共同目标来分工合作。就像是工厂里的各种部门,分别负责做成各式各样的零件,最后组合成一样机器或是一件衣服,这也是分工合作。

无论是在一个家庭里、一个社团里或是在社会里,大家都需要合作。合作一定要有技巧,要有沟通协调的过程,因为人与人之间,你想你的、我想我的,一定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沟通想法,沟通以后才能够互相谅解,才可以折衷地选择两方面的意见,如果双方都坚持己见,那就不能合作了。

协调沟通之余,还需要适时地妥协,妥协就是让步,如果各有坚持、互不让步,一定会引发冲突,很容易变成没办法收拾的局面。如果这种冲突发生在家里,就可能导致离婚;发生在公司,则可能使部门间产生分裂了。

所以,除了顾全大局之外,还要懂得妥协。因为你不容易让步,那我只好先妥协了,当你渐渐了解我其实是妥协求全,也许你就能够体谅我,那时候我再慢慢转变你,让你了解我的意见也不错,这样就又能够合作了。所以,合作是一种协调,服从则是命令,其间是大有差别的。

工作自在语

合作一定要有技巧,要有沟通协调的过程,因为人与人之间,你想你的、我想我的,一定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沟通想法,沟通以后才能够互相谅解。

[NextPage留住人才的方法]


留住人才的方法

如何寻求合适的人才是一门大学问。刚开始时,谁都不知道人才在哪里,我们可以针对工作的性质与内容需求开出条件,列出求才的标准,再透过广告刊登公开招聘,或是亲友介绍推荐。至于如何从许多应征者当中,挑选出适任的人,这就要看面试者的眼光了。

首先,是第一印象。第二,要考虑这个应征者所具备的条件如何?第三,要仔细观察他的各种反应。第四,则要看他的应征意愿如何?是不是很诚恳?其中,诚恳是最重要的条件,技能专业反而次之。技术不足可以加强训练,如果专业才能够,但是忠诚度不足,进了公司之后会为公司带来许多麻烦。

忠诚度在一时之间很难透过面谈就判断出来,必须靠运气、靠感觉。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福报的人在征人时,一看就看准了;而没有福报的人,看人全都看走眼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有福报的人会吸引有能力、忠诚度高的有缘人来,而且进了公司以后,他的心不会随人事变化而浮动,能够长久待下来。

如果是基层人员,公司必须要培养他,不要担心会花费太多时间或资源,也不要担心培养起来后,他会离开公司。职前培训、在职训练都不能少,培训期间有些人会被自然淘汰,留下的就是可用之人。一经录用,要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家人,不仅要在工作上扶助他,也要时时留意他的身心状况,甚至还要照顾到他的家庭。在这样的推诚置腹、无微不至的关怀之下,还需要担心部属跳槽吗?如果只给他普通的薪水,又不关心他的生活,那么他愿意在这个公司待多久就很难说了。

所以,薪水多少是其次,真心的关怀才能留住人才,只要员工能够感受到你的体贴及关心,他就能从基层做起,经过时间的磨练,便可以培养出最忠诚、最可靠、最好的人才。我的一个皈依弟子,也是一位大企业家,他就主张人才出于内部,一定要从基层慢慢培养起来。

当然,有些不懂感恩的人,不管你花了多少心血、对他多么照顾,他还是说走就走、说变就变。要坦然地将它视为意料中的事,因为人心难测,发生这种事情在所难免。虽然如此,我们也不应对其它人失去信心,仍然要一本初衷,继续关怀、培养、照顾属下。换个角度想,会流失的就表示是不可靠的人,迟早他都会离开,倒不如慷慨大方地让他走。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能到其它单位、其它公司服务,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也可以算是我们对社会所做的一种培养人才的奉献。

工作自在语

薪水多少是其次,真心的关怀才能留住人才,只要员工能够感受到你的体贴及关心,他就能从基层做起,经过时间的磨练,便可以培养出最忠诚、最可靠、最好的人才。

[NextPage劳资是生命共同体]


劳资是生命共同体

有些企业界的领导人认为,事业的丰硕成果是自己打拚来的,公司的稳定局面是自己奠定的,财富更是自己辛苦经营,甚至是承担极大风险赚来的,而员工只不过是领他的薪水、帮他赚钱的人。由于这种错误的观念,常常造成公司上下缺乏共识,离心离德,企业无法健全成长。

经营者与主管确实为企业付出很多,不但付出了资本、智能、时间、经验,同时更承担许多风险,所以员工应该要感谢他们;但是相对的,做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应该要有正确的心态与观念,具备民主的风度,以平等的方式与员工共同讨论公司发展,避免形成独裁。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一切现象、一切成就,都必须靠许多因缘配合才能促成。例如,三国时期孔明拟用火攻击退曹军阵营,军队的调度派遣等,一切安排就绪,但因风向不对,吹的是逆风,以致于迟迟不能进攻,因此才有「孔明借东风」这个典故。孔明纵有高明的识见,却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控制局势,所以才必须向老天借东风,这不就是因缘和合很好的例子吗?

将这种因缘观引申到企业上也是一样,任何事业的成功,需要「东风」的地方实在太多了,除了要有国际环境、社会环境的因素配合,还必须网罗杰出人才,借重他们的长才才行。如果只有一位老板,就算他很有才能,也很富有,但是缺少其它人的帮助,也不能结合大家的智能与力量,是很难成就出一番事业的。所以,站在经营者的立场,应该感谢所有员工的共同付出,没有这些员工的努力和同舟共济,经营者必然会孤掌难鸣。

至于员工方面也应该想到,如果没有经营者的资本、专业及智能的投入,也无法创造这个就业机会。所以,劳资之间的互动是建立在互需互求的基础上,单靠一方都无法成事。由于台湾经济发展迅速,不少企业家赚了很多钱,有一些人因此很眼红,认为资本家很可恶,剥削了他们的利益,因而主张把企业家全部赶走,让自己来赚这个钱。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企业要靠资本家的智能、资本、技术、管理能力才能够经营起来,如果把这些专业的资本家全部赶出台湾,那么台湾大概只能留下荒地一片了。

但是资方如果自认公司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努力得来的,而以施恩者自居,认为这些员工吃他的、用他的、领他的薪水,都是他的负担,那么这个事业也一定维持不久。有这种心态的老板,难免盛气凌人,对人颐指气使,可能因为一时的运气,管理的员工高达几百个,甚至几千个,但是员工都有他们的自主意识、价值判断,要不了多久,就会一个个挂冠求去,这个老板也就当不成了。

所以,唯有建立劳资互惠的观念,尊重员工,平等相待,事业才能蓬勃发展、永续经营。

工作自在语

唯有建立劳资互惠的观念,尊重员工,平等相待,事业才能蓬勃发展、永续经营。

[NextPage最好的领导者]


最好的领导者

团体的领导者有两种型态:一种是权威型,在他的领导下,部属多半敢怒不敢言,不敢不接受领导,因为不服从的话,也许就会保不住工作饭碗,甚至有生命的危险,所以表面上他还是领导得很好,但实质上部属是口服心不服。

另外一种则是自然形成的领导人物,这种人能够受人恭敬、尊重与拥护,但这并不是因为他有权威,而是因为他能够帮助别人,并且认同、尊重其它的人,使一盘散沙凝聚在一起。这种领导者的沟通协调能力很强,也有极大的感化力与感动力,所以能够慑服、带动团体,让多头马车共同朝一个大方向前进,这也就是民主式的领导。

以儿童的世界为例,有的孩子王是因为力气大、块头大、声音响、姿态强,所以每个小孩都怕他,只要他一声吆喝,大家都要服从,接受他的领导,这种就是权威型的领导者。另外,有的小孩能够担任沟通协调的工作,照顾其它的人,所以孩子们觉得跟他相处很安全,整天都喜欢跟他玩在一起,自然而然就会以他为领导中心。

佛教里的释迦牟尼佛是一个最好的民主式领导者,他不用权威、神权来恐吓人,也不用军权来威胁、慑服人,而是用慈悲与智慧,为所有的人带来平安与智能,因此,大家都聚集到他的座下,接受他的领导。可是他始终都很谦虚地说自己不领众,这意思是说:我不是领导人,我也是大众之中的一份子,接受大家的领导,只不过因为想到一个团体需要共同的生活规律、原则及方向,所以才提出建议,因为大家的认同,才聚集在一起。你们来了之后,不受任何约束及勉强,能接受此一原则及规律的就留下来,不愿意的人也可以随时离开。

在这种自由地来、自由地去的情况下,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却愈来愈多,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所有的人都主动来接受他的领导。他是以佛法为师,用佛法领导大众,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崇拜的欲望而强迫所有人把他当成领袖。

因此,我常常鼓励人,想做一个最好的领导者,就不要以领导者自居。一个最好的领导者,是接受大家领导的人;一个最好的领导者,就是为大家指出正确道路的人。但此正确道路并不能强迫大家接受,必须争取大家的认同,如果有歧见,可以集思广益,考虑大众的需求,再加以修正,找出真正的方向,使大家有路可循,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如果不想只做形式上的领袖,就要以大家共同形成的观念、生活方式等来领导;能促成团体互信互敬的人,才是最好的领导者,而且永远不会被人推翻。这样,即使下台或过世,他仍然是这个团体的精神领导中心,是许多后人的永恒标竿。

工作自在语

一个最好的领导者,是接受大家领导的人;一个最好的领导者,就是为大家指出正确道路的人。

[NextPage第四篇 团队的合作法门 六和敬的意义]


第四篇 团队的合作法门

六和敬的意义

「六和敬」是佛教僧团的生活原则,也就是让彼此能够和乐相处的观念,基本原则一共有六个项目,分别是︰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以及戒和同修。

第一项是「身和同住」,就是与大众能身心健康和谐地同住在一起,身体行为上不发生肢体冲突。

第二项是「口和无诤」,也就是彼此能够沟通、协调、勉励、互助,而不产生冲突。彼此不要用语言来互相交战、刺激别人,因为言语的争战是很可怕的,言语暴力会带给别人严重的创伤,一句话可能伤人一辈子。

第三项是「意和同悦」。由于志同道合,大家的心都是和乐的。「悦」指的是「喜悦」,不论是别人所看到、听到的,或是我所看到、听到的,心里面产生的反应都是欢喜的,例如当我们同在观赏一朵花时,别人看了觉得欢喜,我看了也觉得欢喜,任何一个人的心,都是同样保持着和谐喜悦。

第四项是「见和同解」。「解」指的是见解的解,也就是看法、想法。看法可以大同,可以小异,小异之中又可以有大同,大同之中又不妨有小异,可以让人发表自己的意见,自己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到了最后,就是相互觉得彼此的意见都是合理的,别人的意见是对的,自己的意见也是对的,或是彼此协调,寻找一个折衷点、一个交集点,有共同点时就不需要再争论了。见解既是相同的,便是见和同解。

第五项是「利和同均」。如果人人都不再只求自利,能够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就是他人的利益,他人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所以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利益便是互通、相同的。那么对他人有利,其实也就等于对自己有利,当自己得利时,一定也对他人有利,彼此之间自然就不会发生利害冲突。如果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资源能共有、共享,相处自然和谐。

第六项是「戒和同修」。「戒」指的是规则、戒律的意思。戒律是生活的共同规范、规约与守则,既然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团体里,便要遵守共同的生活规范,彼此之间是和谐相处。我们通常在社会交际上,至少都会属于某一个团体,包括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也是一个小团体,共修会也是一个团体,任何三个以上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就是一个团体。团体应该有共同生活的规范,并且共同遵守。

以上这六个项目就是六和敬,是释迦牟尼佛为出家弟子制定的僧团生活准则,依据此六和敬,出家弟子很容易便能够达成团体和谐相处、精进修行的目标。而这些项目如果运用在我们的日常团体生活中,包括职场、家庭等,相信一样能达成相同的效果。

无论是在政府机构或是公司行号,都可以将六合敬的原则运用在生活里,虽然说你有你的原则,他有他的原则;你有你的规范,他有他的规范,但是原则应该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把六和敬的观念,推广到一个团体里面,或者推广到职场里面,大家的相处气氛就会更加和谐。

工作自在语

如果我们能够把六和敬的观念,推广到一个团体里面,或者推广到职场里面,大家的相处气氛就会更加和谐。

[NextPage身和同住]


身和同住

六和敬的第一项是「身和同住」,这是最基本的团体生活规约,如果能推展到社团或是职场里,将可以减少很多人际纷争,维持和谐。

「身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每一个人的身体都要保持健康、和谐快乐,也就是说,我们不论是生活、饮食、起居或作息都要非常正常规律,如此一来,地、水、风、火四大就能调和,不会冷热不均而生病。身体健康时,与他人相处就能够心平气和,也比较不会因为心理上的冲突而造成生理上的疾病。

一般人都不喜欢和生病的人在一起,这是因为他们身体的特殊状况,很容易对人造成困扰,或让人感觉不舒服。像是病人会无法负担自己的工作、无法克尽一己之责,因此连累到其它人,加重他人的负担;再者,生病的人情绪也特别不稳定,很容易出言不逊,与他人发生口角冲突。因此,如果身体不健康,四大不调,就不容易与他人和谐相处。当然,也有人虽然身体有病,还是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这是很有修养的人才做得到。

第二个层次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艺术,由于每一个人身体状况都不同,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的个别需求,让其它人受到伤害或受到阻挠。例如大门只能容纳一人的宽度,却有两个人要同时进出,总要有一方先退让。如果都不愿意退让,或者两个人没有默契,你赶着进门,他也抢着出门,双方莽莽撞撞的,难免会撞得鼻青脸肿。

所以,在工作场所中,自己该做的事要自己做完,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不需要你做的事,则不必多管闲事,这是非常重要的相处艺术。可是,如果有人害病,或者出了状况,就应该不吝惜伸出援手,帮助他完成工作;这样当你有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你,这就是互通有无,和谐相处──也就是相让又互助。把握住相让、互助这两个原则以后,人我之间就不会产生摩擦,否则,我走的路不准你走,各人占据各人的位子,彼此老死不相往来,这就不是身和同住。

所以,团体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照通融,一旦发生紧急状况,就要让彼此都有活路,这就是生活互动的关系。当生活互动的关系能够和谐,就叫做和光同尘,虽然是一个一个不同的存在个体,可是彼此之间非常和谐,没有冲突。如果能够实践身和同住的相处方法,不但夫妻不会吵架,同事之间也不会有冲突,工作便能在融洽的互动气氛里圆满完成。

工作自在语

团体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照通融,一旦发生紧急状况,就要让彼此都有活路,这就是生活互动的关系。当生活互动的关系能够和谐,就叫做和光同尘。

[NextPage口和无诤]


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和无诤」观念,是可以避免的。

不论是僧团或是其它团体,想要做到口和,说话用语就要谨慎小心,要经常使用敬语、爱语、勉励语或同情语,如果能够时常如此用语,你尊敬对方,对方也会尊敬你。

但要完全做到「口和」并不容易,就算是我们自己的牙齿,有时候也会咬到舌头、咬到嘴唇,人与人之间有口角虽是难免,但是在吵过架后,如果能先向对方道歉:「对不起,刚才是我误会,话讲得太重了。」「对不起,我刚才的词句用错了,是我不小心,口无遮拦,说了不该说的话。」这样至少还能维持彼此之间和谐的关系。

不过,我们中国人有一种熟不拘礼的习性,和熟人相处时,往往忘了要尊重对方,所以容易发生口角。不管是夫妻、朋友,或者是工作伙伴,即使已经相当熟识,还是要使用尊敬、勉励、同情或是谦虚的话语,这种话语没有恶意,也不是逢迎,而是尊重他人的用语,会让别人听起来觉得很舒服、很受敬重,沟通自然也愉快。

我在日本留学时,发现日本人比较少在街头吵架,这是因为他们习惯使用尊敬语、谦虚语。而在家庭里,父母很早就注意小孩子的教养,倘若有人使用粗语,也会遭到他人耻笑。

日本人对不同的辈份有不同的尊称,即使是晚辈也是一样,例如对我的教授来说,我是他的学生、晚辈,但是他对我的说话态度还是很尊敬,不会说:「喔!你这个小鬼。」或是「你这个学生」、「你这个人」,他一定会尊称「某某桑」(??)。「桑」是中文的发音,写成日文就是「样」,这个「样」就是尊称。父母即使对小孩说话,也是很客气的,称呼小孩都叫「某某将」(???),这是一种昵称,也是一种尊称。平常说话时如果能用敬语,彼此之间就比较不会有口舌之争,人和人之间,即使再熟悉也不会出言不逊。

通常出言不逊是因为口不择言,口不择言是由于彼此之间没有敬意。由此可知,要达到「口和」,最主要的是要注意所用的词句、用语的态度和讲话的声调。日本语非常重视语调,这是要经过练习的,同样一句谦虚语,如果声调不对劲,听起来就好象是在讽刺对方一样,在日本,最先提高声音的那个人绝对是输家。所以「口和」要从敬意、心态,以及语言上表达出来。

当然,也有很多人说日本人是「有礼无体」,指的是当你需要帮忙时,语言上虽然非常客气,但是实际上不会给你多少帮助,其实,维持表面的敬意就已经很好了,至少彼此相处时不会发生摩擦。心存敬意,多说敬语、爱语、勉励语、同情语,一定能够「口和无诤」。

工作自在语

通常出言不逊是因为口不择言,口不择言是由于彼此之间没有敬意。由此可知,要达到「口和」,最主要的是要注意所用的词句、用语的态度和讲话的声调。

[NextPage意和同悦]


意和同悦

六和敬中的「意和同悦」,是一种最愉快的沟通观念。「意」指的不是意见,而是情意、感情,是属于意念的,也是感性的。

人与人相处沟通,不一定都要靠语言,也不一定要透过物质,有时候是一种心意的交流。常言说:「礼轻情意重。」这就是意和同悦的「意」。像是如果我送你一朵小花,价值不在这朵花的价格,而是小花代表着我对你的关心;送你一样小小的礼物,并不是这样礼物对你有多重要,而是这份礼物隐含了我的关怀,这才是贵重的地方。透过这份薄礼,让你感受到我的祝福,我的心意你领受到了,这就是彼此之间一种感情的建立。

还有所谓真情流露时,这种真情的表现也是「意」,这是真心的,无法用言语描述,也不能用任何东西表达,但是你却可以晓得这个人是很真诚的。人的感情非常微妙,有时只要彼此看一眼,透过眼神就可以感受到;有时只是简单地握个手,就可以感觉得到对方是否真的关心你,感情浓淡并不在于握手的轻重,这是很微妙的事情,只有当事人察觉得到。

又例如在一个聚会场合,如果感觉到空气是凝固的,那么不但你会不舒服,我也会不舒服;如果空气里洋溢着和谐的气氛,大家的心情都愉快,当其它人进了这个场合,也会觉得好轻松、好愉快,不需要用言语传达,每个人都感染到愉快的心情,这种和谐也就是意和。意和了就能同悦,你很愉快、我很愉快、他也很愉快,彼此之间心照不宣,这是一件令人非常欢喜的事。

假使在我们之中,有两、三个人,甚至只要有一个人心里很烦闷、很痛苦,如果他表现出来了,我们眼睛看得到,当然就会觉得不舒服。奇怪的是,即使他表面若无其事,我们也可以感受得到,会觉得好象有什么事情发生,心里感觉怪怪的。这就是意不和。

「意和同悦」的「悦」是经常保持心情的愉快。这非常重要,见到任何人都要保持愉快、真诚的心情,来欣赏、接纳对方,彼此之间就能营造出一种令人愉快的气氛。也有的人匠心独运,很快就能营造出那种和谐的气氛,使人一看到就很欢喜。真诚的心或是充满喜悦的心就像是能量一样,能在无形中散布出去,只要有欢喜、欣赏、包容、赞叹的心,这种意识、心意,周遭的人都可以感受得到,而且,对方也会回馈给你,这就是意和。

如果在一个团体里,大家都有这样的一颗心,就能达到意和同悦;一个家庭里,夫妻子女之间,不一定非得要有形式上的拥抱或是亲密的动作,只要能营造这种「意和同悦」的气氛,相信每个成员的心情都会非常愉快。

工作自在语

真诚的心或是充满喜悦的心就像是能量一样,能在无形中散布出去,只要有欢喜、欣赏、包容、赞叹的心,这种意识、心意,周遭的人都可以感受得到。

[NextPage见和同解]


见和同解

六和敬中所提出的「见和同解」,就是让团体的成员见解有共同的交集,并能达成良性沟通。「见」就是意见,也就是所谓的见解或知见。「见和」指的是群体有共同立场的见解,彼此有共同的方向和原则。例如夫妻两人共同的原则是要维护家庭的和谐幸福,共同的立场就是缔造出共同的命运,一如我们常说的:「同命鸳鸯」,夫妻两人终身都朝着共同的方向,走相同的一条路。

做为一个人,一定要有做人的标准及立场,所作所为要与这些标准和立场一致,例如,身为员工,如果立场和公司的方向相冲突,那么就不会被这个团体所接受;又例如,一个父亲的所言所行或是见解如果和其它家庭成员互相矛盾,所有家人的安全、福利,也因为他受到损失或伤害时,那么不管是太太、孩子或是父母、兄弟,都会觉得他不可理喻。所以,一旦违背了整体原则,所作所为是不会被大家认同的。

不过,共同点虽是相合、相同的,但在此一原则下,每个人仍然可以自由发挥、不受限制,否则大家的意见完全一致,变成一言堂,这样也不对。见和同解并不等于是一言堂,大家可以各自表述,刚开始时鸡同鸭讲也没有关系,虽然因为误会而产生一些争论,但是真理愈辩愈明,误会也有机会化解,到最后还是可以找到交集。只要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同一个方向,在同一个基础上争论,都没有问题,这就是「见和同解」。

也就是说,这个意见是为了大众的利益,是代表大众的,由大众来共同判断,而不是由个人的主观意见来决定。释迦牟尼佛说:「依法不依人」,不要因为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或他人传说是佛说的,就以为那句话绝对可信、非听不可;只要合乎佛法的标准与基础,就是佛法,不要因人立言或因人废言。因人立言,那是个人崇拜,是一种迷信;因人废言,则更是损失。

所以,「依法不依人」就是一个准则。

此外,在一个团体里难免会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才是对的,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大多数人的想法都很主观,但是要多听听他人的意见,互相沟通,当双方都把意见讲出来,并找到交集点后,就会变成共同意见了。开会的目的在于沟通协调、达到共识,如果各自坚持己见,会议谈不出结论,那就失去开会的功能与意义了。

见和同解,实际上就是达成共识,在共识的指导下往前走,期间如果偏离了,就再度沟通协调,修正方向。这是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的人必须遵守的条件,如果没有这种修养,一定会常起争执,吵闹不休。

工作自在语

因人立言,那是个人崇拜,是一种迷信;因人废言,则更是损失。所以,「依法不依人」就是一个准则。

[NextPage诚意沟通,创造双赢]


诚意沟通,创造双赢

为什么很多宗教间常会争执不休,甚至不惜一战护教?这是因为每个宗教的立场不同,当只考虑到自己一方,忽略尊重对方的需求,就会产生冲突。当基本立场不同时,见解要达成一致是很困难的。

像是佛教徒和非佛教徒之间的意见就经常不同,即使同样是佛教徒,想法也不一定相同,但是彼此在沟通协调后,就会找到交集。因为在对谈当中,一定可以发现共同利益的存在,共同利益总是重于个别利益,由共同利益着眼,共同的方向与原则也会随之出现,如此一来,就变成六和敬的「见和同解」了。

要注意的是,沟通时的态度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要保持一个非常开放、愿意接受别人观点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坚持己见。想要求「和」,就要采取主动,并不是要求别人来与自己相合,如果本身没有「我愿意跟你和」的诚意,对方如何与你沟通?「和」的效果也就无从产生了。有了诚意以后,还必须清楚表达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要了解对方的立场,如此就可以找到共同点;有了共同点,才能够携手合作;既然可以携手合作,就一定可以互蒙其利。

就好象在职场里,常因部门不同,所以见解、利益也都不同。例如财务部门抱怨新闻部门花钱太多,应该节省开销,少用卫星转播;新闻部门就会反驳说:「没有经费,我们怎么把新闻做好?」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达成见和同解就必须双方配合,彼此做到不让对方为难才可以,否则工作便无法进行。新闻部要考虑到财务部有一定的预算,财务部也要为新闻部着想。考虑愈多,潜力愈会被激发出来,在精打细算的情形下,运用头脑及人际关系,才能做出最好的新闻效果,这就是用智能创造了双赢。

和平与战争一样都是求和的手段,但是求和的真正目的是希望达到彼此的合作、和谈,而不是用武力压制对方,再命令对方对自己言听计从。武力压制的结果,短时间内也许是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只要一等到机会,就会马上起而反抗、倒戈相向。所以,一定要为他人的利益设想,在「为你好」的情况下才能够达成求和的目的,如果只为自己着想,那是永远都不和的。

工作自在语

有了诚意以后,还必须清楚表达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要了解对方的立场,如此就可以找到共同点。

[NextPage利和同均]


利和同均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讲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则,可以帮助团体化解利益冲突,让大家有福同享。

为什么一般人无法利益均分呢?首先就要厘清一般人对「平等」的错误观念。利益的平等不能够一刀砍平,变成齐头式的均等。在民主社会里,每个人所得到的教育训练机会是均等的,只要凭着个人的能力、智商,就能够进入好的学校,找到好的工作,拥有较好的生活环境品质。有时明明两人的IQ差距不大,可是其中一人就是福报不够,或是不善与人相处,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的结果当然就会不平等。因此,机会和基础是平等的,但是发展却不能平等;人格是平等的,但是人的地位也没有办法平等,这是因为各有各的能力、因缘、福报与智能,不同的因素会形成种种差别。

释迦牟尼佛有个比喻:下雨时是普遍、均等地落在地面,可是地面上的草木所受到的滋养程度,却不一样,例如小草就没有办法接受太多的雨量,但是大树靠叶子就已经可以接收很多雨水,更何况是埋在土里的树根呢?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责怪老天爷不公平,埋怨它给大树的雨量多,给小草的雨量少。大自然是完全平等的,只因为地球上的植物各有各的不同需求,对雨水的容纳量大小有异,所接受到的雨量也就不同。

同样的道理,就人来说,基本上利益是普遍均等的,但是随着个人器量大小不同,接受的程度也就有多与少的差异。例如,有的人用脚踏车当做交通工具就足够了;有的人则觉得骑脚踏车太慢了,必须以汽车代步;有的人不只要用汽车代步,而且还必须是名车,否则会觉得无法与他的身分地位相配合。这种情形,你能说是不平等、利益不均吗?这不是享受的问题,而是你有多少能力,就能够运用多大的环境和能源,基本上这还是均等的。

所以,在工作场所中,公司长官也许看得很清楚,某人的能力比较强,应该加薪;某人很认真,表现得很好,所以这次应该让他升级。可是同事之间却不这么认为:「为什么他加了薪,我却没有?太不公平了!」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这不是利和同均,利益冲突就因此产生了。这是因为彼此立场不同的关系,如果能综合三方面加以考虑:先为长官、为被加薪的人设想,再为自己着想,就会比较客观一点。

然而也有可能升官的同事是因为很会逢迎、很会做表面功夫,而如此的升官,还值得羡慕吗?正直的人是不会羡慕这种人的。如果真的遇到喜欢听人奉承阿谀,爱用小人而不用君子的长官,你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不就是换个长官,要不就得认命,这是自己的福气不够,虽然样样都行,但是时运不济,所以只好认命。所谓认命就是消极宿命吗?不然,只要有机会转换工作,还是可以及时把握,换个环境重新出发,另创人生新局面。

工作自在语

机会和基础是平等的,但是发展却不能平等;人格是平等的,但是人的地位也没有办法平等,这是因为各有各的能力、因缘、福报与智能,不同的因素会形成种种差别。

[NextPage利益为大家所共有]


利益为大家所共有

六和敬的「利合同均」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个是制度层面,另一个是伦理层面。从制度层面而言,在这个制度之下,一切东西属于人员、团体所共有,例如一个经营成功的公司,应该让员工成为公司里的持股人,也就是股权所有人,所有的员工每年都可以分到股息或者是红利,如此公司经营得愈好,员工拿到的钱愈多,将会带动全公司的士气。不过随着每个人的职务、能力,以及对公司奉献的差异性,得到的股份权利、持股就会有所不同,获得的利益也不一样,但这还是利和同均的有利共享。

又例如,中国古代社会里的大家庭,常有五代、六代,甚至七代同堂,那么大的一个家族里,财产基本上是共有、共享的,媳妇、儿媳妇、孙媳妇都各有各的私房,各有各的权益,在他们自己的私房里,还是可以享有自由;不过,其中也有一点点差别,父亲、儿子的权势会比较大,媳妇则小一点。中国社会的男女地位不平等由来已久,或许这是因为过去男人在外要交际应酬,所以用钱用得比较多,女人主内就用得少一点,就权利、利益来说,这样的情况不能说是不均等。

再者,目前世界上可以分成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愈多的人,享受得愈多;而在共产主义统治下,财产全部共有,表面上是完全平等。过去五十年来,两派主义南辕北辙、水火不容,但是到了今天,这些观念都在转变当中,资本家的享受不再那么奢侈,他们的财产虽然是个人所拥有,实际上是为社会大众管理,并不是由他一个人独自享受;共产主义方面,也逐渐出现资本主义的色彩,两种主义渐渐地靠拢,有点找到交集了,这也证明佛教所讲的「利和同均」能符合人类共同的价值。

利和同均并不是共产主义齐头式的平等,也不像资本主义是完全私有制。在现代社会中,有抱负、有远见的企业家,不应只是为了让自己富有而赚钱,或是为了让后代子孙衣食无忧而经营,大企业家们应该要有利和同均的理想和理念,才能够把事业经营出大格局。

至于利和同均的另一意义则是属于伦理、道德的。有些人的能力很强,相对地,他所能争取到、得到的就一定很多,多到他自己一个人,甚至是一整个家族都用不完,因此他应该适当地处理财产,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捐给教会、非营利事业团体,或是投注在社会福利上,而这种把财富回馈于社会的做法,是另一层次的利和同均。这一种伦理层面的利和同均,可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美满。

工作自在语

有抱负、有远见的企业家,不应只是为了让自己富有而赚钱,或是为了让后代子孙衣食无忧而经营,大企业家们应该要有利和同均的理想和理念,才能够把事业经营出大格局。

[NextPage戒和同修]


戒和同修

一般人都害怕被戒律约束,一听到戒律、清规等名词,心里都会有点排斥。其实「戒」是一种止恶成善的生活规范。戒有不同的层次,什么样地位身分的人,就遵守什么样层次的生活规范。六和敬中的「戒和同修」,则可以在社会团体或公司企业中,产生良好的规范力量。

例如初学佛者要受五戒:不杀人、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全都是为了避免他人受到损失。遵守这些戒条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而是对正常生活的保护,是个人健康生活的原则,也是基本人格的养成,每一个人都有义务要遵守。如果是出家人,戒律就更多一些,因为出家人有出家的生活方式,在家人可以结婚,出家人不行,就应该守不婚戒,以不结婚为原则;出家人和在家人还有一个特别不同的地方,就是财产方面,在家人不能没有财产,出家人则是把自己奉献给众生,所以不需要拥有私人财产。

就一般团体来说,童子军有童子军守则,军人有军人守则,这就是戒律。因此,在工作场所中,大到一间公司,小到一个精简的家庭工厂,都要有员工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假如一个工厂里没有作息的规则,也许一时之间还能维持,但是分工不平均,时间久了以后,问题便会接踵而至,直至不可收拾。

因此,家庭没有家规也会一团乱,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的夫妻公约,但是夫妻两人生活在一起,相处一定要有默契,太太要像太太,丈夫要像丈夫,各守本分,各尽其责,这就是规律、戒律。如果没有默契,彼此都不遵守共同规约的话,一定会发生摩擦,导致无法在一起生活,最后只有分道扬镳一途。

大家如果能共同遵守团体规约,就能和谐相处,这是一种非常简单而且有共同性的社会需求。扩大来讲,就是「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法律就是现代人的共同规则,违背这个规则就是违法,违法的话就会伤害到他人,任何人都要受罚。

戒律不是由一个人制订的,而是大家一起认定的共同公约,例如佛陀时代,释迦牟尼佛适应当时的需求,订出这样的一个戒律,制订以后因为环境、时代、人事的变迁,戒条仍可以再修订,如果有人不遵守大家一致通过的戒律,这个人就不能够享有团体里的任何权利。

在僧团中制订的是戒律,而在一般社会团体或公司行号,要怎么做到戒和同修呢?以宪法来说,宪法是由制宪小组讨论、研议,然后拟定草案,再经由国民大会通过制订。一般团体也可以比照这个方法,先由小组或个人研拟出草案,期间所有成员都可以提出修正的意见,最后经过大家认同、通过以后,就是这个团体的共同规范,全体人员就应该共同遵守,如此便是做到戒和同修了。

工作自在语

大家如果能共同遵守团体规约,就能和谐相处,这是一种非常简单而且有共同性的社会需求。

[NextPage了解共识]


了解共识

有些人做事喜欢「唱高调」,虽然很希望透过理想愿景博取大众的信任,但是如果仅仅是喊出一句口号,却没有实质内容、具体行动,不符合大家的共同需求,不但打动不了人心,也无法取得他人的认同,更不用说是要形成相同的想法与观点,这就不是共识,只是流于形式的口号,并不具任何意义。

真正的共识,想法一定不是建立在个人的需求上,也不仅止于提倡一句话或是一个观念。共识的形成,是因为大家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发现有共同的需求以后,有人把它提议出来,让大家能够了解,感觉到确实有迫切的需要,进而认同、相信,这才能称为共识,否则各说各话,其心各异,便不能达成共识。

同时,共识必须具有一股安定的力量,使得大家能够心安理得,继续不断地求进步,所以共识应该是原则性的,而不是一则则的条文,钜细靡遗地规定每件事情该如何做。换句话说,共识是一个大原则,但是在此原则之下,允许不同的做法,否则共识就成了一种绑手绑脚的束缚,不但无法达成共同的目标,反而会造成分裂失和。

不过,当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理念被提出以后,因为每一个人的成长文化、知识背景都有差别,立场、立足点,甚至连宗教信仰都有差异性,所以对所主张的内容解读就会不一样。譬如谈到「宗教信仰」一词,从佛教徒的角度来看,马上会联想到佛菩萨、三宝;犹太教徒想到的则是耶和华;基督教徒想到的是耶稣基督、上帝;回教徒所想的内容则是默罕默德、真主阿拉。

因此,虽然社会上有不少人呼吁每个人都要有宗教信仰,大家也觉得有宗教信仰是好的,的确有这个需要,有不少人看起来好象是有了共识,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解释,加上立场、需求不一样,所以造成「他有他的宗教信仰,你有你的宗教信仰」的现象,这是因为共识之中有不共识,有异解、异议在里面。

相同的道理,同一个家庭想要取得共识,也是一个不容易达成的目标,譬如教育子女是父母亲相当关心的问题,但是对于教育方法,父母双方很可能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认知,在互持己见之下,便很难达成共识。

就以体罚为例,中国的传统社会,只要小孩子调皮,父母一定都是家法伺候,打几下手心是正常的事,可是现在有人主张,小孩不能重打,以免把他打伤,也有人完全反对体罚,主张不管轻打、重打,对小孩的自尊心都是伤害,最好是用爱心,用沟通交谈的方式替代打骂,即使父母、老师都不可以责打小孩。如此一来,教育观念没有交集点,教育小孩的共识就不容易产生。

虽然共识不容易产生,但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社会环境之下的居民,或者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家庭成员,仍然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有耐心,才能促成共识出现。

工作自在语

共识是一个大原则,但是在此原则之下,允许有不同的做法,否则共识就成了一种绑手绑脚的束缚,不但无法达成共同的目标,反而会造成分裂失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