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bar

寻求内心的平静

3062
2018-08-09
作者: 慧灯
点击数(11943)
分页阅读
全文阅读
分页阅读
全文阅读

《慧灯·问道》“实修篇”第1期

H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慧灯·问道》节目。有这样一则公案:冈波巴大师在经过几年的闭关修行后,要离开他的上师米拉日巴尊者。临行之前冈波巴大师向米拉日巴尊者请教了最后一个法教,米拉日巴尊者说:“我有一个非常殊胜的秘密法教,因为它太珍贵了,所以始终不能随便给人。”话音刚落,米拉日巴尊者突然转身弯腰,撩起了他的破衣烂衫,露出了像马蹄一样坚硬且疤痕累累的屁股,那是因为长久在坚硬的岩石上打坐而形成的。米拉日巴尊者说:“我的心子,这就是我最后的法教,认真去做吧!”像米拉日巴尊者这样的大师,也如此强调实修的重要,那么作为我们就更应该仔细地研究一下,实修到底是什么?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慈诚罗珠堪布做客《慧灯·问道》节目,下面就掌声有请慈诚罗珠堪布!

感谢慈诚罗珠堪布做客《慧灯·问道》节目,刚才我们提 到了米拉日巴尊者非常强调实修,所以想请您给大家讲一讲什么是实修,实修的意义是什么。

A 佛教主要的核心内容是慈悲和智慧。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书本上学习,但是通过书本学到的知识,在还没有被消化之前,永远都是属于写书的作者,而不属于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在佛经当中可以学到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以及各种各样的佛教观点,但这些都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是了解而已。

佛教里面有一个比喻,有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家里有一个佣人。佣人知道这个家庭有多少头牛,有多少亩地,有多少家产,他都清清楚楚。但这里面没有一个属于他,都是属于这个家庭的。

我们还没有实修的时候,虽然知道佛的智慧和慈悲是什么、学佛是什么、佛教是什么,这些道理都明白,但是自己没有这些东西。我们虽然学了很多知识,可真正面对现实的时候,生活和工作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却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因为书本上的知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很多人也说,道理明白,但是做不到。我们自己也是,我们清楚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但是扪心自问,知道应该做的我们去做了吗?没有。知道不应该做的,我是不是不会去做呢?也不一定。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消化从佛经里所学到的知识。

佛经里面的知识,首先它是知识,然后要把这个知识转化为我们的感受、体验。这个转化的过程就需要实修,实修就是实实在在地修法。用佛教的话来讲叫作修行,翻译成现代人的语言就是心理训练。就像我们的肉体需要锻炼,如果不锻炼就容易生病。同样的,我们的心理也需要训练,这个训练的过程就叫作修行。通过修行,我们把书本上学到的智慧和慈悲变成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此时才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东西。

在此之前虽然学了很多,但都不是自己的,而是属于书本的。通过佛教的修行方法,逐个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这是很多人的目标。但是如果中间缺失了实修,就没有办法落实了,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落实。所以佛教的核心是闻思修这三个,而核心里的重点就是实修。

现在学佛的人中,有一部分人把烧香拜佛当作学佛,有一部分人经常到处去见上师、活佛、高僧大德,但是有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还有少部分佛教徒比较喜欢读佛经,学佛教知识,但是有个缺憾,他们如果没有实实在在地去修,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只能用世俗的手段和方法去处理,并不会用佛教的方法。他们仅仅知道佛教的知识而已,实际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就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佛教的方法。

总而言之,无论是学南传佛教、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我们佛教徒都应该知道,学佛的核心就是闻思修。“闻”就是听闻佛法,像佛法这么深奥的内容,如果没有人给我们讲解,仅仅靠自己拿一本书看,充其量只能理解表面的一些内容,其深奥的内容根本无法体会,所以需要去听闻讲解。当然,只是听还不行,还需要思考,反复地去思考。通过听闻和思考,确定应该怎样修、怎样打坐。包括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看人生、看生活,这些都是要学习的。学完以后,再打坐修行,这个叫作实修。闻思修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还是显宗、密宗,都是一样的,真正学佛的核心就是闻思修,这个特别重要,而其中“修”是最重要的了。

H 堪布,您刚才讲了闻思修的过程,我突然想到一个比喻,不知道是否恰当。就好像是有人介绍馒头特别好吃,我看到馒头也的确觉得很好吃,也知道它的做法,但我需要去做,并且吃下它,然后经过消化,最后把它深入到我的血液和骨髓里,让它变成我的一部分,最终使我可以长高、长壮实,修行就是类似这样的过程吗?

A 对,是这样。佛教里面经常提到一个比喻,一个病人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也知道这种病应该用什么药来治,药也找到了,但是他永远只把药放在床头,不去吃。如果不吃,药没有办法被消化吸收,就起不了治病救人的作用。所以仅仅知道药的疗效是没用的,最终依然治不了他的病,这跟你说的比喻是同样的意思。

H 明白了,谢谢您。我们现场有很多已经修行了多年的师兄,还有一些初入佛门的朋友。大家在实修过程中,肯定都有形形色色的问题。今天可以跟慈诚罗珠堪布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特别难得,大家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1

Q 堪布您好!佛陀说以清净心布施一元钱,或者供养一杯水、一朵花,都有非常大的功德,但是对于像我这样烦恼比较粗重的人来说,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虽然口头上说是为了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所以请问,怎样才能够生起真正的清净心去做这些事情?

A 布施时的清净心主要指的是没有自私心、不求回报,就是完全无条件地给予,不带任何个人的目的。这个清净心应该是可以做得到的。

首先从最简单的做起。比如自己不穿的衣服,或者不用的东西,对你来说给出去了也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却可以帮助到其他人。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做到不夹带自私、不求回报,纯粹好心好意地送给别人,这就是清净心。虽然给的不是很值钱的东西,但是内心当中做到了纯粹的利他心,这样也是可以的。所以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做,一步一步地做。

很早以前,藏传佛教的上师在训练布施的时候,就拿着很廉价的东西,比如一口饭之类的东西,把两只手当作两个人,首先把东西放在右手上,然后交到左手,同时说:“这个送给你。”然后又把左手当作一个人,右手当作另一个人,把东西从左手交给右手,同时又说:“这个送给你。”这个时候,实际上没有送出任何东西,只是一种训练。当把左手的东西放到右手,右手的东西放到左手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把一个真实的东西送给了别人,这就是心的训练。

《入菩萨行论》里讲,无论我们怎样给予,根本无法解决全世界所有人的贫困问题。一个人做不到,所有的佛教徒都去做,也解决不了。世界上有这么多慈善机构,以及政府、个人,还有佛教徒和其他宗教徒等都在做扶贫救助,却依然存在贫困人群,依然有人吃不上一顿饱饭便饥肠辘辘地入睡。这样的贫困人群多达几亿,永远解决不了。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什么?就是训练自己的内心。如果有一天我拥有庞大的财富,我也可以轻轻松松地把财富送给别人。要把自己的内心训练到这种程度,这是我们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帮助到别人,当然就更完美了。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佛也没有这个能力,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人能让全世界的人都脱贫,将来也不会有。我们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最主要的就是把自己的心训练好。

所以从最简单、最不值钱的东西开始慢慢地训练,最终连自己最需要的东西也可以无私地送给别人。

2

Q 堪布您好 !祈请上师或者佛菩萨的时候,总是生不起信心怎么办?怎么才能生起信心呢?

A 对佛菩萨总是生不起信心,是因为我们不太了解佛是什么,菩萨是什么。需要多了解佛菩萨,可以看释迦牟尼佛的传记和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等八大菩萨的传记。《大藏经》里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还有专门讲八大菩萨功德的书。这些都有中文版,了解以后就会有信心。

对上师的信心也是同样的。如果对自己的上师生不起信心,最好的方法也是多了解上师的功德。知晓了佛、菩萨、上师对我们的恩德后就会生起信心的。

3

Q 堪布您好!我有个问题,我在打坐或者做功课、念经持咒的时候,心里会有杂念,有的时候会有一些奇怪的念头往上涌,有的时候心静不下来,这个怎么对治?谢谢堪布。

A 所有人开始打坐的时候都有同样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比如运动员、舞蹈家,他们刚刚开始学的时候,身体上都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疼痛。同样的道理,我们锻炼自己内心的时候,最初会有很多杂念,甚至还会产生诸如贪、嗔、痴这些不该出现的烦恼。因此,所有打坐的人都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要做什么思想准备呢?首先要了解自己打坐的时候一定会面临这些状况,这个时候我一定要突破这道关隘,不能退缩。很多人以为打坐很容易,一下子心就可以平静下来,一旦遇到上述问题,因为不知道是正常现象,就误以为自己福报不够、业障深重,或者自己和禅定无缘,因此干脆放弃不修,知难而退。这是考验修行人的一道关,很多人都过不去,原因就是事先没有做好思想准备。所以你遇到这个问题是正常现象。

不过,问题还是必须要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要学习禅修的方法。这个话题一两句话解释不完,《慧灯之光》的书和视频,尤其是视频里面有很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你可以参考。

总之,打坐时有杂念是很正常的,但是需要正确的解决方法。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里面都有介绍,方法有很多。《慧灯之光》里面也有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试一试。

4

Q 我在修加行的时候,经常会感到枯燥、没有意思,坚持不下去。我知道有些人磕大头可能磕了一两万个、三四万个,却半途而废了。所以想请问您,修行如何才能持之以恒?

A 让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可以继续前进、不退失的动力首先来自于闻思。我为什么要修行?不修行我又会怎么样?这些都要事先了解好,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修行的时候,感到比较枯燥,觉得没有太大的意义,继而半途而废。出现这种问题可能是在修行打坐前,闻和思做得很不扎实,所以进入实修后,修着修着就不知道为什么要修了,这可能是一方面原因。

另一方面,你虽然在修行,但目前可能还没有什么体会,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有修行的体会,才能尝到修行的甜头。比如说修无常、修空性,稍微有点感觉的时候,就会觉得非常有意思,下决心一定要去修。这个时候,即使有人劝你不要修,来阻止你的修行,你也一定会坚持修下去的。

你所说的情况,可能是这两个原因造成的,所以你暂时还要坚持一下。只要坚持,假以时日,打坐多长时间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一定会的。比如说修空性,总有一天你会生起对空性的感受和体会;你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觉得修慈悲心比较枯燥,感觉不到真正的意义,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对慈悲心有一定体会后,你的修行就会进步,会越来越好,这个时候你一定会对修行产生兴趣。

Q 在修行过程中,往往刚精进修行不久,生活或者工作中就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从而影响了我的修行计划。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吗?谢谢您。

A 你制定好自己每天的修行计划后,按照这个时间表来修。如果有一天你要出差,或因为特别的情况中断了,没关系的。这段时间你确实没办法修行,暂时搁置五六天、一个星期都没问题,回来以后立即再开始继续修就行。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可以这样。

我想这种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每个人的工作压力都很大,每天都严格按照时间表去修,可能有一定难度。另外,你还可以调换修行的时间,比如本来计划早上修,可是现在早上不能修,那就可以换另外的时间修,这些方面也可以自己调整。

还有磕头,有些人以为一定要每天不间断地把十万个全部磕完,中间只要暂停一两天,之前磕的就全都不算数了。其实不是,这种非常严格的修法是在修本尊等密法的时候。像我们修四加行、五加行等平时功课的时候,没有这样的要求。所以你可以调整,没问题的。

5

Q 堪布您好!佛经浩如烟海,佛菩萨也数量众多,很多我们都没有听过,还有地球上的佛教圣地也很多。能不能请您给我们推荐一下:一生中一定要读的一本佛经、一定要念诵的一个佛菩萨的名号或者心咒,还有一定要去的一个佛教圣地,谢谢。

A 先说一说佛教的圣地。虽然有很多佛教的圣地,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都有很多,但是对佛教徒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释迦牟尼佛成道的地方——印度的菩提伽耶,这是所有佛教圣地当中最为殊胜的地方。其次就是释迦牟尼佛诞生的地方——蓝毗尼,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然后就是释迦牟尼佛转法轮的地方,以及佛陀圆寂的地方。以上四个就是佛教的四大圣地。

佛经里面记载,如果谁去朝拜了这四个圣地,即便造了再大的罪业也可以不堕恶趣,并且能够下一世解脱。功德是非常大的,所以这四个都非常好,但其中最殊胜的是印度金刚座,也就是菩提伽耶。

要推荐一本书,确实是有点不好说,因为佛教经论的数量非常庞大,而且里面讲的内容都非常重要、异常殊胜。但作为一个修行人,如果想了解普通人从入门逐渐修行到成佛的过程,可以阅读龙钦巴的《大圆满心性休息》。这部书介绍了从入门到最后修大圆满的完整过程,索达吉堪布已经翻译成中文了,是最完整的。还有一部宗喀巴大师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虽然没有讲到密法方面,但显宗部分讲得非常好。另外,《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这本书在介绍前行方面讲得也非常详尽。

总而言之,有些书只讲前行的部分,有些只讲显宗的部分,如果要找一部囊括了前行和正行、显宗和密宗全部内容的书,我觉得应该是《大圆满心性休息》,这是一本非常殊胜的书。

H 堪布您刚才讲到,去朝拜了与佛陀有关的四大圣地之后,即使造过恶业,因为朝拜的机缘,也有被消除的可能。我刚刚看到有些观众朋友会心一笑,看起来大家可能有类似的一些经历,也可能去过这些圣地。其实很多人去圣地的时候,抱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可能是猎奇,想去看看那里到底有什么;有些人说,我想去旅游,那个地方很漂亮。作为修行人,去圣地时应该抱有什么样的心态才更有加持力呢?

A 如果修行人去圣地,应该到这些地方去打坐。比如在菩提伽耶,经常举行各种各样的法会,还有很多人在那里打坐、修行,南传的、汉传的、藏传的都有。如果是一个佛教的修行人去圣地,那不仅仅是去看一看、转一转,还应该进行一些如打坐、发愿等更深层的活动,这些是更重要的了。如果是一般的佛教徒,也可以发愿、供养等。在很多圣地都有殊胜之物,尤其菩提伽耶的塔里面珍藏有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佛经里有明确记载,从几个方面来说舍利与佛陀是一模一样的。比如在释迦牟尼佛的舍利面前发愿和在释迦牟尼佛面前发愿,是完全一样的,另外供佛和供佛的舍利也是一样的。所以当我们去了圣地,首先就要供养,供灯、花、水果、香等。

更重要的就是发菩提心以及发愿。自己有什么心愿,包括生活上的,现在的、未来的,也可以帮父母亲人发愿,还可以给他们回向,这些都很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愿自己能够在生生世世中遇到大乘佛法,值遇大乘佛法的善知识,而且生生世世不忘菩提心,生生世世利益更多的众生。

所以,修行层次不同的佛教徒应该有不一样的朝圣方法。另外,即便不是佛教徒,纯粹以游客的身份去旅游,仅仅眼睛看到这些地方也是有功德的,也能播下善的种子。

H 非常感谢慈诚罗珠堪布为我们答疑解惑,真的是受益匪浅。也感谢各位观众朋友们的热情提问,知道大家还有很多的问题,但是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只能先告一段落了,下期我们会进行更多、更精彩的互动。朋友们,再见。

编者注:因本书根据《慧灯·问道》节目编纂整理而成,收录慈诚罗珠堪布、主持人和观众等人的谈话内容。为避免重复,此处只标示缩写。其中,H(Host/hostess)代表主持人,A(answer)代表堪布,Q(question)代表提问者,即观众。


寻求内心的平静 - 慧灯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