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8月
08 AUG
21
2021

如来藏也称为佛性、光明、空性等等,在藏传佛教里,还叫大空性、大手印、大圆满。这些名称都是不矛盾的。

上师教言 2021.08.21
08 AUG
20
2021

有些人没有偷盗、杀生或伤害他人,并且持戒行善也做得不错,然而他的工作、生活却处处不如意。于是,有人就想不通:如果因果存在,善良的人怎么会遭到不幸呢?对因果或《俱舍论》没有深入了解的居士也会有这种看法,甚至有人这样说,我参加了法会,又念了那么多经,就不该有这样那样的病痛或灾难。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参加法会、放生及所做的一切善举,已经存入我们的阿赖耶识中,没有显果是因为因缘没有成熟。就像一个农民春天种地,他把仅有的粮食都播了种,家里就没有粮食了,要等五六个月以后才会丰收,而现在他却是一个没有饭吃的穷人。有人觉得奇怪:你种了那么多地,天天辛勤劳动,为什么没饭吃呢?这种疑问是没有道理的。谁都知道,播种和丰收之间是有一段时间间隔的,现在没有粮食是因为他去年没有好好种地,没有获得丰收,所以把种子播下去后,便没有余粮可吃,这与他今年的辛勤劳作没有直接关系。同样,参加法会或放生与现在的病痛灾难也没有直接的联系,因为病痛灾难是过去世所造恶业成熟的显现。

上师教言 2021.08.20
08 AUG
19
2021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有没有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说起来很简单,每个人都会说: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这就是菩提心。但是要付诸行动却并非易事。即使是修行多年的出家人,并自诩为是大圆满的瑜伽士或密法的修行者,有些人也没有真正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

阿底峡尊者在西藏时,有一次,他和他的弟子在用早餐的时候,尊者忽然说到:“今天,在印度的一个修喜金刚的修行者,已经堕入了声闻的灭定(灭定就是所有的粗分感受及思维都间断。从世间的角度来说,就是进入了一种很清净的状态,并在此状态中保持很长时间)。”尊者的弟子就说:“修喜金刚的行者,有可能落入声闻的灭定吗?这是什么原因呢?”尊者说:“喜金刚本来是无上密法,但他没有修好,就成了小乘的法,从而堕入此灭定。”所以,判断是大乘的法还是小乘的法,是出世间的法还是世间的法,全都要看自己的发心如何,也就是最初修这些法的目的是什么。

上师教言 2021.08.19
08 AUG
18
2021

我们天生就有着顽固的不空执着,如果连空的感受、观念都没有,则即使打坐时心静下来了,感觉不到任何杂念,意识也会落到阿赖耶识当中。尽管表面上看起来,这种境界与大圆满里面的论述非常接近,也看似可以同显宗佛经里面的论述对号入坐。其实,这只是心静下来而已,实则根本没有什么。意识落到阿赖耶识之中的境界,与轮回一点都不矛盾,这种法修再长时间,都对解脱没有丝毫助益。萨迦班智达和麦彭仁波切都批评了这种自以为是的人。

当年很多修行人就是没有真正体悟到上师教言中的深刻内涵,认为哪怕空性都是念头,任何念头都是杂念,都不需要,只要心静下来就可以了,从而落入了这样的窠臼。宗喀巴大师为了让他们摆脱这一固有程式,引渡他们走上解脱之路,就故意推翻了过去一些上师的观点,极力推广单空的观念。这种人再打坐的时候,他的境界会落到空性当中,而不会落到阿赖耶识上了。我们如果能证悟这种空性,已经很不错了。

上师教言 2021.08.18
08 AUG
17
2021

正是因为真假难辨——无论是经典、伏藏抑或净相法,都有真有假,所以密宗要求一定要观察上师这一点也显得尤为重要了。就像因明所说的一样,要证明佛教的观点成立,首先要证明佛是真实语者,然后就可以相信佛所说的一切法。同样,通过长期周密细致的观察以后,我们就会对所观察的上师建立起稳固的信心与正知正见,这样就能如法地依止真正的善知识,对他的所言所行,即使当时不太理解,不好接受,也不会对上师生邪见,而会始终相信上师是正确的。否则,如果当初没有如法观察,必然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因此,藏传佛教才会对观察上师有着严格的要求。

对于没有条件观察的人来说,依止法王如意宝和他的上一世,以及很多藏地公认的高僧大德应该没有问题。综上所述,只要如理如法地观察善知识,依止善知识,即使遇到各种问题,也会得到圆满解决。

上师教言 2021.08.17
08 AUG
14
2021

今天我们会做这样的一个人,不是因为前世有了识、名色、入、触、受,而完全是因为前世有无明,又因无明而造业的缘故。正是因为这两个缘起,所以才有了今生一大堆的痛苦。

上师教言 2021.08.14
08 AUG
13
2021

我们也有办法将已做善业变为解脱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发起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从刹那刹那生灭的角度来看,以前的所作所为已不存在了,但是,其种子的相续却已经留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一旦我们能生起出离心、菩提心,阿赖耶识中的相续就可以立即转变。以前所做的善业,也能因此而成为菩提之因。

上师教言 2021.08.13
08 AUG
12
2021

如果有菩提心,莫说后世,即使在现世当中,无论遇到的是幸福还是痛苦,自己也都能坦然面对、妥善处理,而且能为众生带来诸多利益。比如说刚刚发起菩提心的人,他虽然没有什么证悟的境界,但是,仅仅依靠菩提心的能力,他也可以给予众生极大的利益。

上师教言 2021.08.12
8月 - 慧灯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