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 简体中文版 繁體中文版 English
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佛学研究

佛学论文

网站首页 > 佛教研究 > 佛学论文
灵深桃花源--论心净则国土净
来源: 喇荣五明佛学院 汉学院 日期: 2016-10-05 浏览量: 2557

女众部 释妙音

晋朝陶潜假借一次奇遇描绘了心中憧憬的世外桃源,美景自不必说,那里人们的自由快乐更是众人所向往的,也有人为此终其一生去追寻。现在的人们更是向往,但方向似乎已经远远偏离。南怀瑾先生曾说过:“十九世纪最可怕的是痨病,二十世纪最可怕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最可怕的是精神病。”为什么二十一世纪成为精神病的疯狂时代了呢?原因就是人们物欲过重、攀缘过多,导致心过于狂躁。古人的桃花源以“自在”为本,而现在人们的桃花源以“物欲”为本。

外境显现并非与心毫不相关,依靠众生共通之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界。由不善业感召的外境粗糙、不悦意,但实际上都是心的妄现而已。《维摩诘所说经》中讲到:“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我们的流转与解脱都源于心,除了心以外必定无有其他因缘。也就是说,外境色法实际是不存在的,这一点,可以通过破析无分微尘了达。真正去观察时,无分微尘是必定无法成立的,因为若要组成粗大色法则必定会成为有分。反复分析,外境其实是心的显现,此理可以通过明知因和俱缘定因证成。

明知因:所执外境(有法),与取它的心识必为一体(立宗),因外境不存在,且只是明知的显现,具有识的法相之故(因)。首先我们要了知,一切外境都是由心识所认知的,如果没有被识明知则不能证成外境的存在,如同不以眼识见蓝色则不知蓝色之境一般。再者,心所认知的必定是心识本身, 若心认知的是色法,则无论同体相属还是彼生相属均不合理。同体相属则有体性相违的心法和色法成为一体的过失;彼生相属则有非同类因生果之过。

俱缘定因:所见到的外境(有法),与取它的识是一体,或者不是他体(立宗),因为同时缘之故(因),如同二月(比喻)。首先了知外境与心识是同时出现的,外境显现的同时,缘取的心识亦同时生起,外境消失心识亦消失,不可能存在外境显现而心识延后缘取的情况。如果外境和心不是一体,能取所取则必定不同时生起,若不同时生起必定无法缘取色法。俱缘,即同时缘,同时缘故决定是一体。简单来说即外境本无,唯心一者幻变。

对于这两种因,以梦境的比喻容易了知。当我们做梦时,梦里的外境除了是在心识前显现的画面以外,根本没有实有的外境。例如梦到被人追杀,醒来时仍然心有余悸,当时感觉就像真的一样,与现实没有任何区别。没有怀疑过它的真实性,没有感受到它的虚妄性,只有醒来时才乍然领悟:哦,是假的,我醒了,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梦心,也是习气成熟而显现的景象,在梦境显现时,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喜怒哀乐 , 但实际上并没有外境的真实存在 , 不过是心识迷乱的显现。我们能清楚明确的知道,梦不是真实的;但从未认识到,面前所现的一切法与梦中所现无有差别,现实也仍然在轮回大梦之中,同样并不真实。

由此可知,所谓的外境显现还是我们的心,仅是幻现,并无实体。佛陀在《大乘入楞伽经》中说:“大慧!云何观察自心所现?谓观三界唯是自心。”《华严经》十地品中亦云:“三界虚妄,但是心作。”正是此理。

有道是:“彩云易散玻璃脆”。世间的一切,无论是好、坏、美、丑,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正是因为虚妄,所以能够变幻多样。众生的分别念千变万化,所以也有了世间各法的千差万别。

在明白了万法唯心的道理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需要明确:虽然万法唯心,但心并不是实有的。如果认为在真实义中心识仍然存在,则必定成为中观宗之所破。

如果认为心识实有,必定以一体或多体成立实有,若认为心识是实有的一本体不可能成立,境识观待之故。外境的显现纷繁复杂、各不相同,因此缘境之识不可能为唯一的一个。若识唯一,则相必唯一,那么世间当中形形色色的各种法将无立足之地,全部聚合为一体了,如此将招致毁坏名言等过失。然而,心识亦不可能是实有的多体,因为多体是由一体组成,无有实一之本体,多体亦无法形成,并且与其自宗所说的成实唯一不相符。

如是而观,世间诸法唯是心幻,而心亦无有实体。真正的实相就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平等空性。不了知万法真理的愚痴会障碍我们证悟真实的本性,如是通过种种正理分析后,我们应该再再串习,熟练运用无自性的甚深法理,最终必定能够断除颠倒的分别妄念。就如同太阳升起后黑暗自动遣除一般,断除一切障碍解脱的烦恼执着。

由此可知,一旦自心获得自在,便可以随意驾驭万法。作为修行人,极乐世界必然是所向往的目标,但往生并不是穿越十万亿世界去向净土,而是在心上与阿弥陀佛相应。一旦相应,无论此时身在何处,皆是阿弥陀佛极乐刹土。我们向往憧憬的那个桃花源,实际上就是我们恢复了本有的清净心后所现的等净无二的境界。因此那个清净光明的本性桃花源,并非不知何处寻,而是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等待着我们的回归……

上一篇:菩萨戒概述 下一篇:浅析佛教安立识的合理性
Copyright © 2013-2015 www.wybuddhi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微博 国际佛学网 智悲德育网 香港教育学院
索达吉堪布新浪博客 索达吉堪布腾讯微博 索达吉藏文化博客
本站转载的文章,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邮件到 wybuddhist@163.com 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