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 简体中文版 繁體中文版 English
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佛学研究

佛学论文

网站首页 > 佛教研究 > 佛学论文
浅论宇宙和人心的关系
来源: 释圆桌 日期: 2018-06-26 浏览量: 3719

——俱舍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当我们学习佛教中有“千部论主”美誉的世亲论师所造的经典大论——《俱舍论》时,发现佛陀在2500年前对人生和宇宙的描述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思想——“万法唯心”,从这个角度而言,俱舍中对人生与宇宙关系的描述和其他学说中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相似之处。因此,本文将从世界、社会、人身的产生和毁灭两个方面,将《俱舍论》中的佛教观点和“天人合一”思想进行对比,加以说明供读者参考,进而可知古圣先贤所发现的真理乃是不谋而合的。

正文

一、天人合一的理论概述

“天人合一 的思想自有文献记录以来,可以追溯到上古,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汇集成文,成为东方文明的一大特色,其从理论到应用都有比较完善的体系。其核心认为小至个人命运、大至国家民族,乃至整个宇宙的运转都有着某些固定的规律,因此修道人可以利用这一规律修道、医者可以利用这一规律救人,他们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其运行规律与外在的宇宙运行完全一致,因此可以利用对环境等外缘的改变来转化身心,同时也认为个人的身心变化可以影响乃至改变外在环境。

代科学提出的全息理论,实质上跟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全息理论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体的,如果把人看成基本单位的话,每个人实际上可以包含整个宇宙的信息,这一理论提出后运用到了现代科学的方方面面,例如全息照片、生物培育等领域。有趣的是,据说提出这一理论的物理学家大卫•玻姆对《华严经》颇有研究,其理论正是经中 于一微尘中,悉见诸世界 的最好注解。不过遗憾的是,科学界尚未对有情心识方面深入研究,以至于他们的理论与应用都建立在外在物质的基础上,这一偏差使得它与佛法所要开显的智慧相距甚远。

二、《俱舍论》中的世界观真实与否

《俱舍论》中提到的日月、须弥山等是否真实存在,对于这个问题在佛教内外都有比较广泛的争议,对此有种种不同观点,但这并非是本文需要讨论的主题,故仅从理论上略做阐述:

第一、佛陀讲法是相应听者根基而宣说,因此有人认为这部论典在宣说时,主要是相应了当时印度弟子们的根基,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中大量与我们能观察到的事实相符的部分,恐怕不能简单地说成只是为了相应根基。

第二、佛陀宣说的世界观是禅定者能观察的境界,对这一点作为凡夫来讲,即便不信,也没有足够的依据能够矢口否认,毕竟从古至今那么多高僧大德能够亲临其境,如果说他们都是骗子或者都是幻想家,恐怕也难以让人信服吧。

第三、如果完整描述整个宇宙真实形态的话,也许我们穷尽一生都学不完,不要说 2500 年前的印度人,即便到科学发达的现代,要上一次火星尚且需要数年,太阳系以外的地方都不能企及,那么就算佛陀宣说了全部宇宙的知识,观待我们凡夫而言,亦无法求证。

第四、虽然现代科学跟《俱舍论》中宣说的世界不能完全吻合,但是我们也不能轻易下结论否定论中所言,因为现代科学本身就建立在一个不断假设、实践、再推翻的基础上,如同十八世纪的科学在十九世纪被推翻了,十九世纪的科学又被二十世纪的推翻了,可见科学方面暂时也没有一个究竟的结论,因此我们不妨本着科学的态度,以存疑的心态去了解这些未知的领域。

因此在本文中,对这些争议先搁置一边,在此仅仅讨论我们能够观察到的现实情况,以此与论中的描述略做对比,以期达到本文要揭示之意义即可。

三、世界、社会和人身的产生

(一)世界的产生

最初整个世界是一片虚空,后来逐渐刮起巨大的风,在风中又逐渐下起了大雨,于理而言,这里的风和雨恐怕都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超大规模的雨水被大风所搅拌后,论中比喻如同牛奶搅拌后形成的固体层,在大水的最上层也形成了金子体性的固体,这就是整个大地的所依处。之后大水就成了海,而水面上突出的大地就成了山。

(二)社会的形成

色界的天人最初福报具足,由业力牵引来到欲界大地上, 刚开始无须勤作就能吃到极好的美味,其内在潜伏的贪心也随之增长,此时外在的饮食开始变差;之后出现了偷懒的人,连现成的美食都不愿每天采摘,以此懒惰的因缘,福报再次下降,饮食就更差了;再后来为了防止懒惰者过度蓄积食物,人们开始分田地,有了田地之后,贪心更大者开始出现偷盗的行为,以此偷盗恶业感召福报更加衰微,之后食物变得更加低劣并且需要勤作、耕种;分田地之后人们有了私有财产,于是大家找到一个相对正直的人来进行看管和执法,这就是最初国王的由来。

(三)人身的入胎

首先依靠业风吹动有情的心识,由过去的习气牵引使他遇到下世父母,在父母交合的时候这个有情心识会对父母生起贪心,若对父亲生贪心,则投生为女身,反之为男身。之后在胎中成长,最初也是一点凝酪,后来慢慢变成血肉,再逐渐生出支节,最后身体各个部位都会发展出来。

(四)对以上三方面进行分析观察

1.首先关于器世界的形成,汉地历来有盘古开天地的传说,二者有相似之处,例如都是从混沌中分出了大地与海洋。按照现代科学界的主流观点来看,他们认为是在 150 亿年前一次大爆炸中产生的以氮、氦为主的物质,通过不断旋转的方式逐渐形成星球,但这仅仅是他们的猜想而已,一方面迄今为止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场爆炸,另外也有诸多问题他们无法解答,比如爆炸之前的物质是否存在、以什么方式存在、以什么条件触发爆炸等等问题。

2.在人类社会的形成上,我们可以看到从有人之初开始, 由于贪心的增长,使得受用越来越低劣,而且人们也过得越来越辛苦,有了国王之后就会有大臣,社会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而相应社会的制度也越来越烦琐,这些方面对比现代社会来看发展趋势是完全相同的。另外我们还可以发现人们从一开始对国王的要求就是正直的人,这也足以说明,古时候的先贤们对君主的教育和劝诫,是人类自有社会以来就存在的期望。通过最初的人类划分田地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由贪心驱使的 自我 膨胀得越大,人们能干出的坏事也越匪夷所思。如同现代西方文明所提倡的 自我 价值观,我们可以看到这种 文明 导致的结果,当一个人为了实现所谓 自我 的时候,他可以不顾社会、国家的利益,可以为了自己而损害大多数人,乃至于可以六亲不认,由最初社会的形成可以看出,这样的局面不正是随着我们的贪嗔烦恼一点点扩大的吗?

3.在人身的入胎方面,论中告诉了我们产生性别的原 因,对此确实有理可成。一方面凡夫都有贪心,这是毋庸质疑的。另一方面对父亲生贪心的女身,在胎中也是以面朝外的方式住胎(这一点医学上是可以证实的),这正是与父亲交合的形态,反之亦然。《佛说入胎经》中有更为详细的描述,胎儿在母体中每七天的变化,佛陀于 2500 年前都做了准确无误的宣说,这一点是很多现代人至今也想不通的,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佛陀确实有超胜于凡夫的能力。

四、世界、社会和人身的毁灭

(一 ) 世界的毁灭

世界的毁灭主要依靠火灾、水灾以及风灾,当毁灭的因缘来临时,首先会出现大火,七次大火灾之后会出现大的水灾,水灾轮番七次之后会出现一次风灾,之后整个世界回归到一片虚空的初始状态。

(二)社会的崩溃

如同社会的产生一样,人们的贪嗔烦恼越来越炽盛,相应造作恶业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当杀、盗、淫、妄四大根本罪业泛滥不可收拾的时候,整个社会也会被恶业感召的灾难所摧毁。次第出现的灾难是刀兵劫、疾疫劫以及饥馑劫,此三劫持续的时间依次是七天、七个月以及七年。

(三)人身的死亡

临终者先是感觉身体沉重,体温下降,这是地大、火大分散的状态,之后大小便失禁,这是水大分散的状态,最后一口气呼出后,彻底死亡,这是风大的消散。死亡之后心识变为中有身状态,之所以叫中有,是因为它处于两期生命的中间阶段,中有身每 7 天会有一次生死,普遍而言最多只能维持 49 天,之后多半会随各自业力投生至后世。

(四)对此三者亦可分析

1.世界的毁灭主要依靠三种灾难,这一点在东西方传说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比如大洪水,明显是水灾的形相。另外《俱舍论》中宣说禅定的功德时,说到四种禅定的境界,其中二禅断除了下界的寻伺,可以远离火灾;三禅断除了下界的喜,可以远离水灾;四禅断除了下界的呼、吸,可以远离风灾。以此可以表明佛教中认为人内在的境界与外在世界完全是相通的,境界越低的人,比如我们这样的凡夫,对于太热的火、太冷的水、太大的风都是顶不住的,但是历史上有很多高僧大德乃至一些外道仙人的传说,他们不一定惧怕这些给我们带来灾难的外缘。

2.社会的崩溃与人们内心的善恶息息相关,刀兵劫其实就是嗔心发展到极点的结果,现在虽然没有出现这种人人互相砍杀的情况,但是从某些地区某些人的表现来看,这种灾难完全可能发生,比如有些人嗔恨心特别大的话,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足以让其火冒三丈,为此杀人犯罪的也不乏其人。饥馑劫其实就是贪心所感召的果报,我们在前文中看到社会发展的趋势,人们的受用随着贪心的增长一点点衰减,直到现在满街的地沟油、乱七八糟的激素,但这些还不是最终的结果,按《俱舍论》中所说,将来发展到最严重的时候,那就是饥馑劫现前了,那时候即便挖到一根今天人们的骨头都会认为是无比美味,可想而知那是物质匮乏到什么程度的社会了。

3.人身的死亡与外在世界同样,亦有地水火风四大分散的 现象。并且多数人死亡后会经过中有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七天一个阶段的生死,在民间也有头七的传说,例如亡者死亡七天的时候,可以通过石灰、面粉等捕获到一些脚印的说法。这些虽是民间传说,但是却有事实佐证,这一点与本论中所说的中有身对照而言,仍有相似之处。关于七天这个周期,在宇宙和生命的运转中也是存在诸多 巧合 ,汉地的老祖宗在《易经》里提到过 七日来复 的说法,又不知道什么因缘,我们现在用的历法也是七天一周,而胎儿在母胎中也是七天一个阶段,在讲到死亡之后又是七天一次变化,另外现代医学也能够证明人体的细胞每七年会完全更换一轮,诸如此类的 巧合 佛经中揭示得非常多。

结 语

本文仅仅对《俱舍论• 世间品》中的少部分内容稍作引述与思考,从中可以发现,大至整个世界,小至个人身心,无一不是心的境界引发的结果,心向善的时候,环境会变得善妙庄严,而心向恶的时候,世界处处都显得险恶。关于善恶对人生的影响,可参考佛经中宣说的 十二因缘 ,其中指示了我们轮回的因、缘、果,以及出离轮回的方法,因此如果认真学习和观察这些道理之后就会发现,这一切世间法的本质,除了因果以外再无其他。而一切万法的本质,除了我们的心以外更无余法。

佛经论典中揭示了大量人生和宇宙的真相,其中有些是我们可以观察和验证的,有些则暂时没有能力观察,虽然如此,我们也不必急于下结论,毕竟佛法极其深广难测,这个世界亦复如是,这样的话我们何不多一点耐心,就算以存疑的心态去了解一下这些古圣先贤的说法又未尝不可呢?

上一篇:知足少欲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意… 下一篇:世界如此虚妄,只是误会一场——透…
Copyright © 2013-2015 www.wybuddhi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微博 国际佛学网 智悲德育网 香港教育学院
索达吉堪布新浪博客 索达吉堪布腾讯微博 索达吉藏文化博客
本站转载的文章,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邮件到 wybuddhist@163.com 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