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蕅益大師年譜

分类:净土宗大德传记   弘一大師撰著

己卯,四十一歲。
住溫陵。
誦帚昉師及一切知己堅請疏解大佛頂經。大師感其意,兼理夙願。在小開元撰述玄義二卷,文句十卷。
刊佛頂玄義,板藏大開元寺之甘露戒壇。
如是師示寂。助其念佛,並為撰誦帚師往生傳。
撰為如是師六七禮懺疏,輓如是師詩。

庚辰,四十二歲。
住漳洲。
述金剛破空論,(在溫陵刊)蕅益三頌,齋經科註。


辛巳,四十三歲。
結冬溫陵月臺。有郭氏問易,遂舉筆述周易禪解,稿未及半,以應請旋置。
(錄者註)今泉州大開元寺藏有大師施贈之梵網經兩部。卷末有大師親筆題識。文曰:「崇禎辛巳。古吳智旭,喜捨陸部。奉大開元寺甘露戒壇,永遠持誦。」

壬午,四十四歲。
是夏,自輯閩遊集。
自溫陵返湖州。
述大乘止觀釋要。
靈峰山中藏經裝成。
撰鐵佛寺禮懺文。

癸未,四十五歲。
結夏靈峰。
是歲結制。簡閱藏經,僅千餘卷。

崇禎十七年  清順治元年  甲申,四十六歲。
是秋,居檇李,遊鴛湖寶壽堂。撰遊鴛湖寶壽堂記。
返靈峰。有句云:「靈峰片石舊盟新。」
九月,述四十二章經、遺教經、八大人覺經解。
是歲,大師退作但三歸依人。
撰禮慈悲道場懺法願文,佛菩薩上座懺願文。

乙酉,四十七歲。
自去歲退作但三歸人以來,勤禮千佛、萬佛及占察行法。於今歲元旦獲清淨輪相。
夏,撰周易禪解竟。
撰大悲行法道場願文。
是秋,住祖堂及石城北,共閱藏經二千餘卷。
是歲,紫竹林顓愚大師遣七人來學。

丙戍,四十八歲。
晤妙圓尊者於石城之隈,同住濟生庵。
撰占察行法願文。


丁亥,四十九歲。
三月,述唯識心要,相宗八要直解。九月,述彌陀要解,四書蕅益解。
去歲,顓愚大師坐脫於紫竹林。門人以陶器奉全身供於林之山陽。今年弟子請歸雲居,於是金陵緇素以所存爪髮衣缽,就山陽建塔供養。大師為撰誌銘。
是冬,自輯淨居堂續集。
居祖堂幽棲寺。除夕普說。

戊子,五十歲。
成時師始晤大師。大師一日顧成時師曰:「吾昔年念念思復比丘戒法,邇年念念求西方耳。」成時師大駭,謂何不力復佛世芳規耶?久之,始知師在家發大菩提願以為之本,出家一意宗乘,徑山大悟後,徹見近世禪者之病,在絕無正知見,非在多知見。在不尊重波羅提木叉,非在著戒相也。故抹倒禪之一字,力以戒教匡救,尤志求五比丘如法共住,令正法重興。後決不可得,遂一意西馳。冀乘本願輪,仗諸佛力,再來與拔。至於隨時著述,竭力講演,皆聊與有緣下圓頓種,非法界眾生一時成佛,直下相應,太平無事之初志矣。
是冬,自輯西有寢餘。

己丑,五十一歲。
九月,從金陵歸臥靈峰。
撰北天目十二景頌。
臘月,力疾草法華會義。翌年正月告成。

庚寅,五十二歲。
結夏北天目,究心毘尼,念末世欲得淨戒,捨占察輪相之法,更無別塗。
六月,述占察疏。
自癸酉迄今十餘年,毘尼之學無人過問者,而能力行之徹因、自觀、僧聚三比丘,又皆物故。毘尼之學,真不啻滯貨矣。是夏安居靈峰,乃有心學律者十餘人,請大師重講。大師念向所輯,雖諸長並採,猶未一一折衷。又問辯、音義二書,至今未梓。因會入集要而重治之,兼削一二繁蕪,以歸簡切。名曰重治毘尼事義集要。
六月二十一日,撰重治毘尼事義集要序。
安居竟,重拈自恣芳規,悲欣交集,慨然有作。賦偈云:「秉志慵隨俗,期心企昔賢。擬將凡地覺,直補涅槃天。半世孤燈歎,多生緩戒愆,幸逢針芥合,感泣淚如泉。正法衰如許,誰將一線傳,不明念處慧,徒誦木叉篇。十子哀先逝,諸英喜復聯。四弘久有誓,莫替馬鳴肩。」
八月初八日,撰重治毘尼事義集要跋。
與見月律主書。談論律學,冀獲良晤。
冬,住祖堂。

辛卯,五十三歲。
夏,結制長干。
九月,重登西湖寺。
是冬,歸臥靈峰。重訂選佛圖。
壬辰,五十四歲。
結夏晟谿。
草楞伽義疏。八月,遷長水南郊冷香堂,乃閣筆。
秋,輯續西有寢餘。
是歲臘月,草自傳。先是是秋大師決志肥遯,緇素遮道不得,請述行腳。冬,憩長水營泉寺,念行腳未盡致,復述茲傳,曰八不道人傳。取中論八不,梵網八不之旨。又大師自云:「古者有儒有禪有教有律,道人既蹴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禪有教有律,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八不也。」
錄者註)大師一號「西有」,出家前曾用「金閶逸史」號。
住長水,閱藏經千卷。

癸巳,五十五歲。
是春,大師過古吳。刪改自述八不道人傳。故從古吳傳至留都,與長水本數處不同。後成時師謂傳收著述未盡,請補。於是與古吳本又增數句矣。
夏四月,入新安。結後安居於歙浦天馬院。五月著選佛譜。閱宗鏡錄。刪正法涌、永樂、法真諸人所纂雜說,引經論之誤,及歷來寫刻之偽。於三百六十餘問答,一一定大義,標其起盡。閱完,七月作校定宗鏡錄跋四則。又汰袁宏道集,存一冊,名袁子。
秋八月,遊黃山白嶽諸處。
冬,復結制天馬。著起信論裂網疏。
(錄者註)是歲大師在歙浦棲雲院演說彌陀要解,釋義分科,間有與前不同。由性旦師錄出。甲午冬,大師病中,復口授數處令改正,名歙浦本。即今十要中之流通本也。

甲午,五十六歲。
正月應豐南仁義院請。法施畢,出新安。二月後褒灑日,還靈峰。自輯幻住雜編。夏臥病。選西齋淨土詩,製贊補入淨土九要,名淨土十要。
夏竟,病愈。七月,述儒釋宗傳竊議。八月,續閱大藏竟。九月,成閱藏知津、法海觀瀾二書。
九月一日,撰閱藏畢願文。計前後閱律三遍,大乘經兩遍,小乘經及大小論兩土撰述各一遍。
(錄者註)大師閱藏畢然香願文有云:「竊見南北兩藏,並皆模糊失次,或半滿不辨;或經論互名,或真偽不分,或巧拙無別。雖有宋朝法寶標目,明朝彙目義門,並未盡美盡善,今輒不揣,謬述閱藏知津、法海觀瀾二書,儻不背佛旨,乞得成就流通。」又大師佛頂玄文後自序云:「深痛末世禪病,方一意研窮教眼,用補其偏。雖遍閱大藏,而會歸處不出梵網、佛頂二經。」
冬十月,病。復有獨坐書懷四律,中有「庶幾二三子,慰我一生思」之句。十一月十八日,有病中口號偈。臘月初三,有病間偶成一律,中有「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畢竟付何人」之句。是日口授遺囑。立四誓。命以照南、等慈二子傳五戒菩薩戒。命以照南、靈晟、性旦三子代座代應請。命闍維後,磨骨和粉麵,分作二分。一分施鳥獸,一分施鱗介,普結法喜,同生西方。十三起淨社,撰大病中啟建淨社願文。嗣有求淨土偈六首。除夕有艮六居銘,有偈。
是歲多病。寄錢牧齋書云:「今夏兩番大病垂死,季秋閱藏方竟。仲冬一病更甚,七晝夜不能坐臥,不能飲食,不可療治,無術分解。唯痛哭稱佛菩薩名字,求生淨土而已。具縛凡夫損己利人,人未必利,己之受害如此。平日實唯在心性上用力,尚不得力。況僅從文字上用力者哉?出生死,成菩提,殊非易事。非丈室誰知此實語也。」

乙未,五十七歲。
元旦有偈云:「爆竹聲傳幽谷春,蒼松翠竹總維新。泉從龍樹味如蜜,石鎮雄峰苔似鱗。課續三時接蓮漏,論開百部擬天親。況兼已結東林社,同志無非法藏臣。」「法藏當年願力宏,於今曠劫有同行。歲朝選佛歸圓覺,月夜傳燈顯性明。萬竹並沾新令早,千梅已露舊芳英。諸仁應信吾無隱,快與高賢繼宿盟。」
正月二十日,病復發。二十一日晨起病止。午刻,趺坐繩床角,向西舉手而逝。世壽五十有七歲。法臘三十四。僧夏,從癸亥臘月至癸酉自恣日,又從乙酉春至乙未正月,共計夏十有九。
大師生平不曾乞緇素一字,不唯佛法難言,知己難得,亦鑒尚處名之陋習,而身為砥也。西逝時,誡勿乞言,徒增誑誤。
大師著述,除靈峰宗論十卷外,其釋論則有:阿彌陀經要解一卷,占察玄疏三卷,楞伽義疏十卷,盂蘭新疏一卷,大佛頂玄文十二卷,準提持法一卷,金剛破空論附觀心釋二卷,心經略解一卷,法華會義十六卷,妙玄節要二卷,法華綸貫一卷,齋經科註一卷,遺教經解一卷,梵網合註八卷,後附授戒法、學戒法、梵網懺法問辯共一卷,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箋要一卷,羯磨文釋一卷,戒本經箋要一卷,毘尼集要十七卷,大小持戒犍度略釋一卷,戒消災經略釋一卷,五戒相經略解一卷,沙彌戒要一卷,唯識心要十卷,相宗八要直解八卷,起信論裂網疏六卷,大乘止觀釋要四卷,大悲行法辯偽一卷,附觀想偈略釋,法性觀,懺壇軌式三種,四十二章經解一卷,八大人覺經解一卷,占察行法一卷,禮地藏儀一卷,教觀綱宗并釋義二卷,閱藏知津四十四卷,法海觀瀾五卷,旃珊錄一卷,選佛譜六卷,重訂諸經日誦二卷,周易禪解十卷,闢邪集二卷,共四十七種。又定嗣註經目,有行願品續疏,圓覺經新疏,無量壽如來會疏,觀經疏鈔錄要,十輪經解,賢護經解,藥師七佛經疏,地藏本願經疏,維摩補疏,金光明最勝王經續疏,同性經解,無字法門經疏,十二頭陀經疏,仁王續蔬,大涅槃合論,四阿含節要,十善業道經解,發菩提心論解,摩訶止觀輔行錄要,僧史刪補,緇門寶訓,共二十一種,俱未及成書。
(錄者註)上列著述,係依成時師之蕅益大師宗論序說及續傳鈔錄。此外尚有淨土十要,四書蕅益解,見聞錄等輯著行世。
大師示寂,諸弟子請成時師輯靈峰宗論。輯成,成時師然香一千炷,願捨身洪流,一、報師恩,助轉願輪。二、供妙法,生生值遇,三、轉劫濁,救苦眾生。四、代粉骴,滿師弘誓。五、懺重罪,決生珍池。
臘月十二日,成時師撰大師續傳。後一日撰靈峰始日大師私謚竊議。後二日撰靈峰宗論序。越一日撰靈峰宗論序說。
丙申。
丁酉。
是冬如法荼毘。髮長覆耳,面貌如生,趺坐巍然,牙齒俱不壞。因不敢從粉骴遺囑,奉骨塔於靈峰大殿右。
戊戍。
己亥。
是冬,靈峰宗論刻板成。
庚子。
辛丑。
康熙元年,壬寅。
大師入滅八年,壬寅七月,門人性旦病逝,先書囑語,面乞成時師并胞兄胡淨廣粉遺骨,代大師滿甲午臘月初三日所命。先是成時師邀淨侶禮佛說佛名經,旦就壇然頂燈,以報法乳深恩。至是復有此囑。謹就八月集眾修藥王本事七晝夜而作法焉。
雍正元年,癸卯。(即日本享保八年。)
是年孟春,日本京都靈峰宗論重刊版,老苾芻光謙序云。「(前略)昔嘗讀靈峰藕益大師所著諸書,見其學之兼通博涉,其行之苦急嚴峻,因竊自歎雖荊谿、四明大祖師幾不及也。(中略)古人有言曰,讀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余亦嘗言讀蕅益宗論而不墮血淚者,其人必無菩提心。」(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