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十善业道品之一

《正法念处经讲记(一)》 ︱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 译 ︱ 智圆法师 讲解 ︱

云何多作?此杀生已,如前行说,近恶知识,习作杀生,多造杀具,作危险处,作围毒箭,集养狗等,养杀生鸟,近旃陀罗,造斗战具,铠钾刀杖,及以[矛*(替-曰+貝)]鉾斗战之轮,种种器仗,诸杀生具,如是一切皆悉摄取。

什么是多作呢?在一次杀生后,就像前面所说那样,他亲近了恶知识,常常熏习着杀生。造很多杀生的器具,设制很多险处。比如挖陷阱、下套、放铁夹子,或者把洞堵了,动物出来就放毒箭,或者收集饲养猎犬等,养各种猎捕的鹰鸟。或者他去亲近屠夫、武器制造者,学他们的技艺,造各种战斗的武器,铠甲、刀、杖、战斗的飞轮、匕首、枪支等各种器杖、杀生工具。这一切他都乐于收集摄取的。

如是恶人多作杀生,以是因缘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受极苦恼。杀生之业有下中上,受苦报时亦下中上。既作业已,如是不得不受果报如是如是,自作恶业自得恶报。若黠慧人,舍恶行善。彼世间中,如是杀生乐行多作。

像这样的恶人造了很多杀生的业,以此因缘他会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受极其剧烈的痛苦。一般来说,按照杀的程度、意乐、对境等因素来判别造业的轻重,由于业有下中上三种不同的程度,因此,受报时苦受也有下中上三种。已经造了业以后就不得不受苦报,如是造业如是受报。自己所做的恶业,自己必定要受报。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他一定知道断恶行善。而在这个世间中,如上所说的杀生就叫做“乐行多作”。0

云何偷盗,乐行,多作?云何乐行多作盗已,堕于地狱?此恶戒人,性自偷盗,近恶知识,若恶知识近住之人,与彼相随,则行偷盗。有下中上。何者为下?谓王法等,如前所说。何者为中?非福田所偷盗彼物,此盗为中。何者为上?佛法僧物微少偷盗,是则为上。

他是怎样开始偷盗的?什么是乐行偷盗?什么是乐行多作?为什么乐行多作偷盗,此后会堕于地狱呢?这个恶人他的秉性就喜欢偷窃、诈取,再后来又亲近了恶知识,以及与恶知识差不多的人,由于跟随着他们,也就被拉下了水,开始偷盗了。

盗业也有下中上三种。什么是下等盗业?指依王法等而偷,也就是迫于王命、地方政策等,抄别人的家、做盗版等等,类似于前面盗业所说的那些行为。中等是指在非福田处盗,即偷盗普通人的财物。上等重的盗业是指,对佛法僧三宝物,即使偷微少的东西都是重业。

彼佛法僧,若盗僧物,佛法能净;盗佛法物,僧不能净。若盗众僧现食用物,堕大地狱头面在下;若取属僧所常食物,则堕无间阿鼻地狱,宽广闇等,以重福田,微少偷盗。以有心念,乐行多作,彼少偷盗,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复忏悔,不生随喜,心中生悔,彼不定受。若偷盗人,无量方便而行偷盗,以如是故名为偷盗。

在佛法僧三宝物里,如果盗的是僧物,这个罪业可以依靠佛和法的力量得以清净;如果盗用佛物和法物,以供僧不能清净;如果盗了现前僧众正需要的食品、用具,则堕入大地狱,头面朝下倒悬受苦;如果窃取了属于常住僧众的食物,就堕在无间阿鼻地狱,广大漫无边际黑暗等的苦地方。由于对境福田很尊贵,小小的偷盗行为都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对三宝物,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偷盗,都会结很重的偷盗罪业。如果有心乐行多作,虽然是少少地偷盗,也会堕入地狱、畜生、饿鬼。如果做了以后能至心忏悔,不生随喜,心中起了追悔之心,他就不一定受报。

总之,偷盗的人以无量方便方法而偷盗,以这样的缘故称为偷盗。

云何乐行?偷盗他物,得已欢喜;与贼相随,心以为乐;既得财物作衣食已,心生欢喜,赞其功德;教他偷盗,教已赞说,如是名为乐行偷盗。

怎样算是乐行偷盗他物呢?就是偷了东西以后,心里一阵欢喜;因此就常常跟贼混在一起同流合污,心里感觉很快乐;把偷得的财富拿来挥霍购买衣食,心里就很欢喜,赞叹偷盗一下子能发大财,一下子就得到这么多;后来教别人偷盗,教了以后还炫耀偷盗的好处,像这样就叫做“乐行偷盗”。

云何多作?既偷盗已,多作床敷,卧具毡被,食啖饼肉,衣服庄严,淫女娱乐,樗蒲博戏,心生喜悦,我今快乐,一切乐中偷盗为最。以此因缘,我丰床敷,卧具饮食,衣服庄严,淫女樗蒲,第一胜乐。我今常当作偷盗行,令我后时增长富乐。如前所说,如是如是,多行偷盗,决定于彼地狱中受。

怎样算是多作盗业呢?怎么发展得越来越多的呢?就是在偷到了以后,拿这个钱财等买了很多床榻、敷具、卧具、被毯;吃到各种饼和肉;能穿华贵美妙的衣服;可以与淫女娱乐;或者去赌博,买游戏装备。这样的欲乐满足让他心生喜悦,觉得我现在这么快乐,一切得乐方法中,偷盗是最好的方法。以这个盗的因缘,现在我有了这么好的物质享受,能住这么好的地方,吃这么好的东西,穿这么漂亮的衣服,能跟淫女娱乐,能拿钱游戏、赌博,这真是最快乐、最开心的!我以后应该常常偷盗,使我将来有更多财富,增加更多快乐,就像前面描述的那样。由于起了这样邪思妄想的心,执着眼前,于是就颠倒地认为偷盗非常好,能很轻松地拿到钱得到快乐,这个错误的认知导致他乐意做更多偷盗的恶行,这个行为势力加深,就使得他决定在地狱中受报。

云何邪淫,乐行,多作?此邪淫人,心不观察淫欲覆蔽。若人先世淫欲处来,所谓鸳鸯、迦宾阇罗、孔雀、鹦鹉、鱼、雉、鷃鸟、阿修罗等,如是处来于此中生,常与多欲不善知识相随共行,如是二分。

人是怎样开始邪淫的?什么是乐行邪淫?什么是乐行多作?这个邪淫的人心里不加观察,被淫欲覆蔽了自心,所以一直顺着颠倒心去寻找淫欲欲乐。或者,这人前世是从多淫欲生物而来,比如旁生里的鸳鸯、鵽鸟、孔雀、鹦鹉、鱼、野鸡、鴳雀以及阿修罗等,从这些多淫处受生而来,所以这一世生为人时,以前世的习气力,常常跟多欲的恶人在一起,常常乐谈男女欲乐的事,或者看黄色影片、逛妓院等等。有这两分因缘。

喜乐淫欲,心不观察。心不厌足,不离欲心,不观察行,随有欲处往到其所。以欲处来此欲处生,喜行淫欲,故不观察淫欲所覆。如是邪淫不善之人,触染势力,彼彼喜乐。如是邪淫,复更如是,心喜乐行,乐行如是邪淫恶触。

喜欢淫欲,心里不加观察,就是没有满足心,没有厌离淫欲的心,不观察哪里该去,哪里不该去,随便哪里有行淫的地方,或者有男女欲事的地方,他就主动到那里去。这是因为他从多欲物种而来,生在多欲的环境,又喜欢行淫欲,所以,所遇到的因缘都让他无法观察到淫欲的过患,彻底蒙蔽了心灵。像这样邪淫的不善人,由于他接触异性染著的势力,心里非常喜欢行淫。这样行淫,使得他后来一错再错,一碰到欲境就像飞蛾扑火一样陷进去,直到满足欲心为止。像这样情不自禁,就会乐于做这样的邪淫恶触。

云何乐行?如是邪淫,虽不常行而常喜乐,心意分别,更于余处心不喜乐,如淫欲者,如是乐行邪淫境界。

怎样是爱乐做邪淫呢?虽然没有常常真实行淫,但心里常常暗暗喜欢、非常向往,心里不断地在这上分别游荡。常常想这些,对于其他的善行心不喜乐。这意淫和真实行淫欲是一样的,像这样就是乐行邪淫的境界。

云何多作?愚痴凡夫,心不观察邪淫覆蔽,他复为说邪淫功德,第一胜乐,所谓淫欲,言为此事,非是不善,复教多人喜乐淫欲。如是邪淫,愚痴凡夫喜乐多作。

怎么会发展成多作邪淫呢?愚痴的凡夫心里无法观察是非善恶,完全被邪淫欲乐覆蔽了心。他还给别人讲邪淫是最美好的事,是第一殊胜快乐。很多所谓的性解放者、性欲主义者,常常说突破禁忌的爱怎么难能可贵,这样的行淫怎么殊胜,说欲是人的本性,应该去满足,或者说适当地纵欲是合理的释放等等,说行淫不是不善,而是非常美妙的。而且,他教很多人心里也喜好淫欲、追求淫欲。像这样的邪淫,愚痴凡夫大多欢喜乐做。

如是三种身不善业。

这些就是三种身不善业——杀生、偷盗、邪淫的情形。

口业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何者妄语?所谓自心先自作诳,然后诳他,如是妄语自他成诳。又彼妄语五因缘发,所谓嗔、贪、邪法所摄、欲心、怖畏。

口业有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什么是妄语呢?首先欺蒙自心,口是心非,本来应该怎么想就怎么说,却再倒过来想、倒过来说,这就叫“先自作诳”;之后说出来再欺诳他人,这样的妄语就成了自欺诳他的不善行。另外,妄语由五种因缘发起,所谓嗔恚、贪欲、邪法所摄、欲心以及怖畏。

云何嗔心而发妄语?若于王前,或大众中,长者众中,若善知识、怨家诤斗,饶益知识,衰恼怨家,是故妄语。

由嗔而引发妄语的情形如何?就是在国王面前,或者在大众中,或者在长者众中,如果自己的善知识、亲友和怨家诤斗,为了帮自己的亲友甩开那些让人倒霉的怨家纠缠,颠倒是非说妄语,这就是以嗔恚敌方、饶益自方而引发的妄语。

云何贪心而发妄语?见他财物,方便欲取,是故妄语。

怎样是由贪心而发起的妄语?看到他人有财物时,想通过各种手段得到,为此说虚假的话,曲意奉承,故意接近而欺骗对方。

云何邪法所摄妄语?如婆罗门法中所说‘饶益尊故,饶益牛故,畏自死故,为取妇故,如是妄语,皆不得罪。’如是之人,邪法摄语。如是妄语,是愚痴人邪见摄语,此语坚重于地狱受,是故乃至失命因缘不应妄语,此妄语者能为地狱第一种子。

怎样是邪法所摄的妄语呢?就像婆罗门外道法教所说:为了饶益尊长,为了饶益牛,害怕自己死亡,或者为了娶到媳妇等,在这些情况下说妄语没有罪。这个人相信,认为按这样说没有罪,因此说了妄语,就是邪法所摄的妄语。这种妄语是愚痴邪见所摄的妄语,这妄语的业力很重,将要在地狱里受报。所以,哪怕出现失去生命违缘也不应该妄语,这妄语恶行能成为堕落地狱的第一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