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 .普贤上师言教(二)

《系列三.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二-暇满难得》 ︱ 嘉维尼固尊者 讲授 华智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文 ︱

丙二、所说修法之次第中,思维暇满难得分为四项:一、思维体性之闲暇 二、思维差别之圆满 三、思维难得之譬喻 四、思维数量之差别

今初(思维体性之闲暇)

总言之,未生八无暇处,而有修作圣法的闲暇,称之为“暇”。“无暇”者即是八无暇之处。如云:“地狱饿鬼及旁生,蔑戾车与长寿天,邪见生于无佛世,喑哑此等八无暇。”谓生地狱者,连续不断受寒热苦故,无暇修法;饿鬼者,备受饥渴苦故,无暇修法;旁生者,受役使及互害之苦故,无暇修法;长寿天者,于无想中虚度时日,无暇修法;生边鄙地,无佛教法故,无暇修法;生为外道,或与彼同分邪见者,自相续为邪见所染故,无暇修法;生于暗劫,三宝名字亦不得闻,不明辨善恶故,无暇修法;生为喑哑者,识不堪用故,无暇修法。即是指这样八种。

三恶趣者,以自己往昔积累的恶劣业的果所引来的寒热、饥渴的苦恒常不断受故,无暇修法。

所谓的蔑戾车,即是据说有罗卡查等的三十二个边鄙地,以及说损恼为法的蔑戾车法轨,视杀生为善的这些。诸边鄙地蔑戾车也是自性为:虽有人一样的色身,然而识不堪用,故转不到正法方面。娶母为妻等,因随行自己父祖恶规的缘故,与随法而行相违,对于杀生狩猎等不善的技艺特别擅长,而唯行罪恶,故多数死后无间堕入恶趣。故为无暇之处。

长寿天者,即无想天。其情形为:将无善恶诸想的静虑取为解脱后修故,生无想之天,而在彼等持的境界中多个大劫的期间住后,能引之业尽时,由邪见因生三恶趣,故无暇修法。

邪见者,总的指在佛陀的教之外成了外道的邪见者(所持有的)常断诸见。彼等者自己的相续以邪见染后,于真实的法不生胜解,故无暇修圣法。然此藏地,由邬金第二佛咐嘱护藏十二坚牢母故,无真正的外道进入。虽只是与彼同分的对法和人生邪见的种类,然于如理修圣法上是无暇。例如善星比丘二十五年做世尊的侍者,然而无丝毫信心,而唯修邪见,故最终在花园中生为饿鬼。同分邪见指这样的情况。

无佛之世者,即生于暗劫。也就是,如果生在无佛出世的空虚刹土,则连三宝名字也听不到,而远离圣法的光明,故是无暇之处。

若生为喑哑者,则自相续不堪能故,于法的听、讲、修什么也做不了。所谓喑哑者,一般是说语喑哑者,彼也不具备能言能解义的人相故,是无暇之处。然意根喑哑,而成极为愚蒙故,不领会法的表诠,他们也是无暇。

丁二、思维差别之圆满分二:一、五自圆满 二、五他圆满

今初(五自圆满)

如龙树云:“人生中根具,业未倒信处。”不得人身,则不遇正法故,人身为所依圆满。若生无法的边鄙地,则不遇正法,而今生于正法的中土,故境圆满。若根不具,则成法障,而今远离如此过失,故根功德圆满。若业颠倒,则常行不善,而违背正法而行,而今于善胜解,故意乐差别圆满。于正信处——诸佛圣教若不起信,则意不向法,而今于正法心能转入,故正信圆满。此五者需要观待自身而具足,故称为“自相续缘的五圆满”。

彼也于真实的圣法实际修行的话,定须成为人。也就是人的身所依不得的话,三恶趣中算好的是旁生,而现在人间有的旁生,具妙色,价值大等,无论算是多么好的,也现在你对他说“‘嗡嘛呢巴美吽’,这样念一遍,你就会成佛”,也以它句也不解、义也不知、说也不能,乃至现在冻死也低头而住外,于其他少许的方便也想不来。如果是人的话,再怎么弱小,自己也知道比如会去岩洞或者树边搜集薪柴后生起篝火而烤脸和手,这一点也于旁生没有的话,对于法修行的思维心何须说呢?

天等的身所依算是好的,但不成别解脱戒的真实之器,故是自相续中得圆满圣教的缘分不具足。

所谓的“中土”,对此有地界的中土和正法的中土两者。

初者,通常说南赡部洲的中央、印度金刚座、贤劫的千佛成佛之处,空劫也不灭,而离大种的损害,而如空中的悬桶那样安住。据说,中间以菩提树庄严。对于金刚座为主的印度圣境的诸城市,称为“地界的中土”。

正法的中土者,佛的圣教法在哪里安住,就是指那里。此外的地方称为“边地”。因此从往昔佛出世时起,在印度正法住世期间,是“地界”、“正法”二者的中土。然而现在印度金刚座也被外道占据后,据说已无佛教,故是正法的边地。

此藏土雪域之地,往昔佛出世时,人类众生也没多少,而正法未兴盛故,共称为“边鄙藏地”。然后来人类逐渐次第出生,幻化的多个国王出兴于世。

其中拉托托日年赞期间,在房顶上降下《百拜忏悔经》,及泥像、印模等而获得圣法的开端。如同授记:“在第五代王朝时将会了知其义”,圣观音幻化的持国王相者法王松赞干布在位期间,派遣译师囤弥桑布扎前往印度,学习声明以及文字等后,于无文字的藏地创立文字,观世音的经续二十一部及玄秘神物等译成藏文。

依靠国王幻化的众多游戏以及大臣噶东赞护国的种种方便,娶汉地及尼泊尔的两位公主为王妃,迎请作为赠礼的本师代表两尊释迦佛像等诸多三宝所依,而修建大昭寺为主的镇肢、镇节等诸多寺院,从而树立正法的规模。

其第五王朝天子赤松德赞在世期间,将三地无与伦比的密咒大持承者邬金阿阇黎莲花生等一百零八位,迎请入藏后,建了桑耶不变任运大殿等身所依的经堂;敕令大译师贝若匝那等一百零八人学习翻译,而对印度圣境中若干兴盛的以经续论典为主的语所依圣法作翻译;预试七人等出家,建立意所依的僧伽等。如太阳显现般大兴佛法。从此直到现在,于圣法虽出现若干增减,然实际上佛的教与证的法未失坏而有故,是正法的中土。

又五根门,随一不具,则不成为出家律仪之器,并且于胜解、恭敬的所依——佛的色像等无缘见到,于闻思之境——诸善说宝无缘披阅、听闻等,故不堪为正法之器。

所谓业颠倒,即是对于生为猎人、妓女等的种姓故,从小入于业颠倒的道者而称呼的。然实际上,凡是三门与法相违的所作所行,是入业颠倒故,如此是先未生起,而后易生起。因此,在自相续不违背正法上需要励行。

于正信处佛的正法不信的话,其余世间的诸大力天龙等,以及外道的教等,无论做到了信多少,然而不能从轮回和恶趣的苦中救护故,于佛的正法——教和证的体性者,获得因相知的信心者,是无谬的正法之器故,是五自圆满中的主要。

戊二、五他圆满

如颂云:“佛降说正法,教住随教转,为他心悲愍。”若不生在佛出世的明劫,尚且无有法的名字,而今值遇佛出世的时劫,故导师殊胜圆满。佛虽出世,若不说法仍无利益,而今佛已次第三转法轮,故圣教法圆满。佛虽说法,若法隐没则无利益,而今圣教住世期尚未时满,故时节圆满。虽然圣教住世,若不趣入仍无利益,而今已入圣教之门,故自缘圆满。虽已趣入,若未得助缘善知识摄持,则不知法的真实性,故得彼摄持即是增上大悲圆满。此五者需观待他缘而具足,故称为“五他圆满”。

彼也三有成住坏空的四段时期,总称为“劫”。圆满的佛陀出现于世,称为“明劫”,佛不出世的劫则称为“暗劫”。往昔世中,于现喜大劫,有三万三千佛出世;随后出现一百暗劫;随后,在所谓的圆满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其后又有一百边鄙劫出现;随后在称为“具贤”的劫中,有八十四俱胝佛出世;其后出现五百暗劫;次后见喜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其次出现了七百暗劫;其次具喜劫中,有六万佛出世。其后是此贤劫出现。

此劫未成之前,一切三千世界成一大海水而有,其中出生一千朵具千瓣的莲花,生后安住。净居天们问:“此是何因?”彼等以神通观察到,此劫将有千佛出世,以此义而了知此次的劫是个好劫,如是而取了“贤劫”的名称。——如此,从人寿八万岁时期拘留孙佛出世,到最后无量岁时期胜解佛出世,期间,千佛于此世间界南瞻部洲的中央金刚座出世,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后将转法轮,故是“明劫”。

其后将出现六十个劣种的边鄙劫,其次在有数劫中出世一万佛,其次是一万恶种劫,如此等等,是暗劫与明劫交杂而出现。其中,若遇到暗劫的话,连三宝的名字也听不到。尤其密咒金刚乘的教法,仅仅除偶尔外并不出现。邬金大师说:“往昔劫初之时,名为‘普庄严劫’的时期,有佛名为‘先生王佛’,于彼佛教法中,曾广宣密咒。现在释迦佛的教法中有密咒出现于世。而从现在起,经过俱胝劫后,在称为‘华严’的劫时有佛名为‘曼殊师利’,与现在的我同相而出现,其也将广说密咒。此三劫中,众生堪为密器故,而非此三劫,何时也不出现密咒,因为有情不堪为法器。”如此,现今的这个贤劫,在人寿百岁之时,有圆满正觉释迦牟尼佛出世的缘故,是明劫。

再者,虽然佛已出世,但若到了佛不说法而住定的阶段,则佛虽出世也无教法之光,与佛未出世无有差别。譬如我等导师也于金刚座菩提树下,现证圆满正等觉果位后,说道:“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犹如甘露我今已证得,纵为谁说亦不能解了,故当无言安住于林间。”如此说后,于七七日不说法而住故,由梵王、帝释祈请方转法轮。

非但如此,诸持教大德若不作讲闻正法,也难直接饶益有情。譬如印度的念智尊者,因为母亲生孤独地狱的事而来藏地。途中翻译死了,尊者遂漂泊康地。因为语言不通,也只是做牧羊,而没有出现以法广大饶益众生,期间便圆寂了。因此,后来阿底峡尊者来藏地时,闻及他的情况后说:“阿扎玛!汝藏土福薄,我印度东西两境,在班智达里没有超过念智尊者的。”言毕合掌悲泣。因此,此次以释迦佛次第三转法轮,而示现与所化因缘相应的不可思议身庄严后,是以九乘法对所化做了成熟和解脱的。

再者,虽然佛已说法,但如果圣教的安住期已满,圣教隐没,则与暗劫无有差异。也就是说,前佛圣教已满、后佛圣教未出的期间,称为“圣教空世”,除具缘的福德刹中出现独觉之外,由讲闻正法而起的修持是没有的。而此次释迦佛的正法,总的有普贤意教或者果教三个五百年,修期三个五百年,教期三个五百年,唯持形相期五百年,共五千年,现在是第七、第八个五百年期间。再者,尽管到了时劫、众生、寿命、见解、烦恼,此五浊增盛的时期,但是真实的教证二法还没隐没而存在,所以正法圣教圆满还具足。

又虽然圣教住世,但若自己未入圣教之门,那也像世间虽然日出,但对于盲人无丝毫损益;或者已到海边,自己却不饮水则不遣除干渴一样,自相续中取不到教证二法。此入门也有:仅为息灭现世的病、魔等,或仅怖畏后世恶趣之苦,随后入于圣教,但只叫做“救怖畏法”,即不能真正入道;再者,仅为求现世的衣食等,或仅力求后世人天乐果,而入圣教,但仅名为“求福报法”;若了知轮回中一切都无实义,随后力求解脱而入圣教之门,则叫做“抓住了道的开端,入于圣教门中”。

虽然已入圣教,但是若未得到善知识摄持,则仍无利益。如《摄颂》云:“佛法依于善知识,具一切德佛所说。”谓佛语广大,经教数多,于所知无有穷尽边际之时,故不依止上师口诀,则不知将一切法摄于要点后修持。往昔,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时,库、鄂、种三人问道:“一位行者在能成办解脱和遍智果位上,经论教典与上师教授何者为主要?”答:“上师教授为主要。”问:“何故呢?”答:“三藏能诵、能讲,精通一切法相,修持时若缺了上师教授的实行,将成人法脱离。”问:“上师教授的实行摄尽而言,是否摄于安住三律仪和三门精勤为善?”答:“此无少益。”问:“这怎么说呢?”答:“住三律仪,而心不从三界轮回出离的话,仍是做轮回之因。昼夜三门精勤为善,而不知回向圆满菩提的话,则以某些颠倒分别而消尽。纵有智、尊、讲、修,心不退世间八法的话,凡是所作仅成今生的活计后,不得后面的因。”以如此说故,上师善知识的摄持有如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