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四)》 ︱ 宗喀巴大师 造丨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三

第二,如何取心要之理分二:

一、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

二、正于彼道取心要之理

已经发起了取心要欲以后,就要明确如何取心要的道理,这又要分成两步进行。首先要对于总的三士道的建立发起决定的胜解,然后明确正式对这样的三士道摄取心要的轨理或者修心的轨则。

初中分二:

一、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

二、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

首先宣说在三士道里已经总的摄尽了一切佛陀圣教的道理。换句话说,一切小大、显密的圣教全都圆满地摄在了三士道里,所以修三士道就等于受持一切佛的圣教。这就非常方便了,如果凭自己的力量,根本不会知道怎么在佛法的大海里统摄出一个修行次第在自心上实修。有了这个三士道,就把显密佛教都总的摄成了修行的次第,只要按照这个次第地来修心,除过引德,就能修到一个完整的佛法。

第二再显示由三士门按次第引导的因相。因相就是心上逐渐地除过引德的缘起道理。因相一旦明确了就明确了心上的缘起定则,这样你才会真正随顺这样的道深入修持。因相不明确,修持就非常混乱,他是随心所欲的,或上或下,或大或小。这个上面没有确认就很难避免这种随意修、盲目修、不按次第的过失。

今初

首先说三士道里统摄了一切圣教的道理。

佛初发心,中集资粮,最后现证圆满正觉,一切皆是为利有情,故所说法一切亦唯为利有情。如是所成有情利义,略有二种,谓现前增上生及毕竟决定胜。

佛从最初发菩提心开始,中间积累无边资粮,最终现证了圆满正等觉,在初中后的一切分的修行都是为了利益有情,所以在成佛之后所宣说的都唯是利益有情的法。

把握了圣教的这个特质以后,再来看所成办的有情义利,总的就只有现前增上生和毕竟决定胜两种。这两大类的圣教前者摄入到下士道,后者摄入到中士和上士道,因此所有利他的圣教的内涵就全部都摄在了三士道里,所以修三士道就等于是修一个完整的佛教。三士道的架设就是为了把一切圣教都现为修心的教授,而且纳在一条轨道里,使得学人能够迅速趣入。

以下就具体地说明一切圣教摄入三士道法类的道理。

其中依于成办现前增上生事,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下士或共下士所有法类。

依于成办现前增上生的所求事,尽其所说一切成办现前增上生事的圣教全部摄入下士或者共下士的法类中。

佛说法的时候就是要成办现前和毕竟两种利益,针对有情要先说能成办现前增上生善趣利乐的法类,为此佛宣说了《正法念住经》、《贤愚经》、《百业经》、《教王经》等很多的圣教。主要是开示善恶因果律和无常、恶趣苦等,这也是一大体系。比如《念住经》里讲到了增上生善趣情器世间的状况,以及成办它的正因或者法道。也讲到了跟增上生相违的恶趣情器世间的状况以及会感召的业因。这样就揭示了善恶因果律,它是最初步的与世间共同的法道。按照佛的圣言这样去修持,必定能够成办增上生的义利,也就是身、眷属、受用等都会得以增上,能够暂时免除恶趣苦,保住善趣的身。所以它完全是缘起的正道。

说它是法道,是因为这全是由明见了缘起律而宣说的真实的安乐之道。整个成办增上生的圣教或者说人天乘的法教全部摄在了下士或者共下士的法类里。

为什么用了下士和共下士的两种名称呢?这是由于下士里也有一般和特殊的差别。一般就是不求来世,只是寻求现世的利益,但是他行持的法道是随顺缘起律的,所以是一般下士。而不以现世为重,唯一以后世为重,进而修持能成办来世善趣圆满的善业,这种人叫做殊胜下士。

殊胜下士者,是于现世不以为重,希求后世善趣圆满,以集能往善趣因故。

“故”表明殊胜的原因在于有意乐和行为两方面的殊胜。意乐是不以现世为重,希求的是后世的善趣圆满,这区分于以现世为重的一般下士。以这种意乐驱使,重点是积集后世能往善趣的正因,所以行持的就是十善业道等。称为“士”是因为已经入了修道者的行列,已经成为一个真心修法的人,不同之处是他修的是下士法类。

《道炬论》云:“若以诸方便,唯于生死乐,希求自利义,知彼为下士。”

意思是如果只着眼于生死当中的安乐,希求的是自身的利益,行为是以诸多无谬的方便随顺善恶因果律的安乐正道,在自身上断恶行善,这样做的人就是下士。

在殊胜下士里又有唯下士和共下士两种。唯下士不以现世为重,只求来世的善趣安乐,但因为仅仅以善趣为究竟,所以叫唯。比如有些宗教以来世升天为究竟,没有更大的希求。而本论所说的下士是共下士,也就是把下士法类作为进入上士道的第一步前行,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入到上士。就好比读书,一种人认为我读到小学为止就不再读了,这就如同唯下士,另一种人认为我要尽快地读好小学,使得我有资本升入大学,这种好比是共下士。总而言之,道次第的着重点在于把学人引入上士的修道里,为了顺利地进入,首先需要以共下、共中的法类作为前行基础,这就是区分了唯和共的涵义。

接下来分析佛所宣说成就毕竟决定胜的圣教都已经摄入了共中和共上两种道的法类。

决定胜中,略有二种,谓证解脱仅出生死及一切种智位。

所谓决定胜就是彻底地脱离了生死,这里面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证得了解脱和一切种智佛果。换言之,决定胜只有解脱和成佛两种,立这两个名词前者代表小乘解脱果,后者代表大乘成佛。

其中若依诸声闻乘及独觉乘,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类。

在佛的圣教里,依声闻乘和独觉乘说到的所有圣教,都摄入中士或者共中士的法类里。如佛所说的《四谛经》、《律本事》等,以及后世菩萨造的各种论典,着眼处就在于成办真正断除轮回苦的解脱果,所以这一分法教就是成就一己解脱的小乘教。

中士夫者,谓发厌患一切诸有,为求自利,欲得度出三有解脱,以趣解脱方便之道三种学故。

“故”表明具有中士名称的道理。为什么叫做中等的修士呢?因为意乐和修行更进了一层。首先意乐上不是希求生死中的圆满,而是已经厌患一切诸有,为了寻求一己的真实利益,想度出三有,得到永久的解脱。这就是由厌患发出为自己求解脱的心,叫做中士意乐,相当于佛教的中学,意乐超过了前者。他修行的是趣向解脱的方便道——无漏三学,不只是人天乘断恶行善的法道,已经升进到了四谛法,它深细地揭示了心上流转和还灭的两重缘起,是更深的修法。

进入中士就能看到人天的果位不究竟,还是苦的自性,因此在意乐上彻底地厌舍三有,一心求解脱果,这就叫做毕竟的义利。

在心中的取舍上更进了一层,凡是以我执发起的惑业全部是要断掉的,而以出离意乐摄持、以无我慧为心要的修行全部都要去摄取。他的导引是出离意乐,他的道的心要是人无我慧,而各种断恶行善、持戒、修定都是它的辅助,成办的果就是彻底断掉苦根从轮回中出来。这才知道,中等的修法之士是为了自在得解脱,下士是为了自在得人天,在道的深浅和见修行果上都有明显的差别。

《道炬论》云:“背弃诸有乐,遮恶业为性,若惟求自静,说名中士夫。”

这是以四谛来显示中士的性相,也是从意乐和行为两分来安立。“背弃诸有乐,唯求自静”是意乐。下士的智慧短浅,只知道恶趣是苦,善趣是乐,因此心求善趣的安乐。但这只是小学水平,再进一步拓开他的见解,使他看到三有里的乐都是苦性,这时就舍掉了求三有乐的心,唯一寻求自己得到真实的寂静。这个寂静是一切惑业都止息掉了,没有在轮回里面不断地受生的苦恼,所以说寂静。

修行是以“遮恶业为性”,他对恶有更深的认识,过去认定恶是指十不善等,这里进一步认定恶是指惑业集。因为它是感召一切轮回苦的因素,就象毒素一样,所以要尽量地在心中遮掉它。一切的勤修戒定慧就是为了息灭贪嗔痴,一心在解脱道上走,不生一丝一毫的贪染,要彻底剿灭我执和烦恼,这种人叫中士。

中士有唯中士和共中士两种。所谓唯中士是指小乘决定种性者,他们唯一以小乘涅槃为究竟,不入大乘。在本法里是要先修好中士的前行法类,发展出出离心、无漏三学等作为深入大乘的基础,这种就叫做共中士。好比一个人说我只要读到中学就不再深造了,而另一个人认为,我不仅要读好小学,还要读好中学,为了将来我有能力读大学。这就是唯和共的差别。

如觉沃所造《摄行炬论》云:“尊长佛说依,密咒度彼岸,能办菩提故,此当书彼义。”谓修种智方便有二,谓密咒大乘及波罗蜜多大乘。此二摄入上士法类。

成办一切种智的圣教全摄入上士道里,就像阿底峡尊者所造的《摄行炬论》里所说:上师佛说依止密咒道和度彼岸道能够成办菩提的缘故,应当阐述它的法义。意思是修成种智的方便有两种,就是密咒大乘和波罗蜜多大乘。前者指的是秘密真言乘,就是密教部分,后者指的是波罗蜜多显教大乘。佛说这两种法都是为了让众生成佛,这一类的法就摄入上士法类。

要知道佛所传的圣教是为了一层一层地逐级接引众生成佛。按照众生的程度,就象开设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种课程那样,让众生逐步地升进,最终把一切众生引向成佛。为此又宣说了两种教法,一种是波罗蜜多大乘,一种是密咒大乘,而显密的两种大乘都摄入到上士道的法类里。

这里要避免一种误解,以为上士道只是一个显教波罗蜜多大乘,这里阿底峡尊者说上士道是由显和密合成,在本论中只说到了波罗蜜多乘,密咒乘在《密宗道次第广论》当中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