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未修念死所有过患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五)》 ︱ 宗喀巴大师 造丨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今初(未修念死所有过患)

如是于其有暇身时,取心藏中有四颠倒,于诸无常执为常倒,即是第一损害之门。

在有暇人身的阶段取心要当中有四种颠倒作障碍,所谓常乐我净,其中把无常执为常的颠倒心是第一损害之门。既然不会死就不用取心要,没有那种迫切心,反而认为其它现世法很有滋味,因此心都分散在求现世的安乐上,追求财富、异性、名利、权势、世间地位学术、娱乐等等。

有人说,我现在没有在世间混。其实在屋子里也还会贪求很舒服,多睡一下,放松一下……,有好多的这种心,那是什么原因?就是认为不会死。如果今天医院的癌症晚期诊断已经下来了,那就坐不住了,心里就会去计算,好像没有多少天,这些天该怎么办?如果有佛教信仰,他就想念个阿弥陀佛。那个时候人的心非常猛地会起,不再会考虑身体怎么样,吃得怎么样,这些就成小事了。可见是这个常执在障碍摄取心要。

意思就是,一旦执著自己是常法、不会死,就把宝贵的时间多数都用在现世法上,生很多烦恼,起无数的颠倒心和行为,直接障住了昼夜摄取心要,所以叫做第一损害之门。也就是常执是一个起因,非常严重,有了常执就几乎断掉了修法的缘份,一切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法道,因为这个常执的障碍,基本都无法趣入。

如果自己定了要做个法道行者,那就要转变成一生中昼夜投入修法,一直在法上走进,这才是最正确的。而有了常执,就会把我们的心搞得颠倒。认为永远不死,只看眼前现世的享乐,非常贪著名利、恭敬、地位、感情等。由此缘合意的境起猛利的贪,缘不合意的境起猛利的嗔,成天成夜都在愚痴中度过。又由于竞争、追求等,发起种种恶业,这些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损害,让自己一直在非法的恶道上奔驰,到了死时就只能堕入恶趣。所以就是常执这个大魔头在障碍我们修法。

相反,能破掉常执,生起无常想,而且常忆念今天就会死,心就会完全转入法道,因此,无常死想成了一切想中的第一想。“第一损害”跟“第一殊妙”是一对,这都是有关内心缘起的大问题。好比得了一粒仙丹,就能转凡胎为圣体;中了一点毒素,就会化生命为腐朽,缘起有这么重大、微妙。

我们现在一定要知道缘起的走向,不要以为“想想不会死就有这么严重吗?”在缘起上,因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发展出来的果无量无边,无比繁多广大。所以智者知道慎始慎终,知道“从小微起,成大困剧”。负面观察,起一个颠倒心,就从这个源头接连不断地发展出各种非法行为,而且会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相反,起了念死的心就能完全控制住心,把一生的心都摄入法道中,之后连绵不断地出现修法,最终证到法的平等性,所以这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只是现在不懂得法上的缘起,才不晓得它的厉害。

以上就解释了所谓“第一损害”的意思,它是我们取心要最大的障碍,有了这个常执就堵住了你的心,使心力全部涣散掉了,完全落在拖延懈怠、得过且过当中,然而对现世法却有无有休止的热情和追求。

人的心就是这样在一念上分岔的,如果在心上加了一个念死的心,缘起上就全部都反转了。所以在驾御心上面必须把握住方向,就好比司机他一打方向盘,就已经是朝着另一条道上走了,如果他的方向还是反的,这就叫做颠倒心。由于心颠倒了,那一路都是背道而驰,最终就葬身在恶趣的深渊里,所以没有比这更大的暴恶之门。

接下来就要知道那是怎样的常颠倒呢?

其中有二,谓粗及细。于其粗劣死无常中,分别不死是损害门。此复仅念“今后边际定当有死”虽皆共有,然日日中,乃至临终皆起是念“今日不死,今亦不死”,其心终执不死方面。

常颠倒有粗、细两种,这里说的是粗的死无常中,心里分别不死是最大的损害之门。如果仅仅想“我这一生到最后肯定会死”,这是人人都有的想法,世上没有人会认为自己不死,但是在每一天当中、一直到临死为止,都是一起床就起这个念头:“今天不会死,今天又不会死”,他的心终究是执著不死方面。

我们都以为“我当然会念死,我非常肯定自己会死”,但是内在的执著心是执不死的。每一天都是说我不死,所以每一天都为了生存而忙碌。投注大量的精力去营求现世的衣食、名利、享受、成就,倾注了多少时间?所以就是这个执著今天不死的心,使得世人一直在现世的名利道上奔驰不已。而且以这样的一种驰奔,会引带出无数的烦恼和恶业,没把修法当成最紧急的事,经常是置之不顾,他心里最迫切追求的就是现世的享乐,这样根本没办法转入到法道里面。

若不作意此执对治,被如是心之所盖覆,便起久住现法之心。于此时中,谓须如是如是众事,数数思惟唯于现法除苦引乐所有方便,不生观察后世解脱一切智等大义之心,故不令起趣法之意。

如果不以念死来对治掉这个不死的常执,那就会被这个心给覆盖住,处在一种不死的错觉里,他就起了一个这一生肯定还能很久安住的心。而这就是一种很深的错觉,从这一念开始就已经被自己骗了。

紧接着就说,我这一生还很长,我还有现前的这些个年月啊,一直到今天都说,我还有今天二十四小时很长的时间啊,所以我要充实地过一下现实生活啊,人生一世很难得的,我必须在这一生里面要得到这样的成功,要获取这样的享受,要幸福每一天,或者我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取到这样的名誉、地位等等。现世法它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在你非常贪著它的时候,这里面就有无数的事情要做了。心就像是被万能胶粘牢了一样胶定在现世法里头,不断地考虑现法当中除苦引乐的各种方便,怎么来避免穷困、疾病、危机等等的苦患,怎么来求取到饮食、男女、名利等的各种的欲乐。而且得了一千还想一万,得了一万还想十万,总想得到更高、更好。哪怕是很小的一顿饭、一件衣服都花费很多的心思。现在有什么新的时装款式,或者最近有什么新的菜肴,我都要享受到。或者今天又有什么电视剧、歌舞娱乐,或者实在闷的话,到街上去闲逛,逛逛超市和服装店,或者到处走一走也很好。

这样就一点法的气氛也没有了,人毕竟对于一切现世的事是很爱恋的,凡是喜欢的无不想拥有,凡是不喜欢的都想尽量摆脱,这就是人们对于现世法除苦引乐的俱生习性,不用费心思,自然就不断地转这种念头。这样一个人还没有从畜生性变成一个修道人,他不是在法道上进取的,而是随俱生的贪欲习性不断地转,就在这上面动心思。这样没有法道信念的人确实就是畜生性,只不过是一个意识很发达的高级旁生。

在这样的人身上是一点都不会去想后世、解脱、一切种智等的大义,这样的人就只活在现世的欲乐里。现在的人更是已经缩小到连现世长远一点的事也不想,什么老啊、衰啊、十年后、二十年后都不想的,后世那更是渺茫了。什么叫做后世?什么解脱、一切种智,什么要成佛利益一切众生,那就更加没有了。所以人的心没有修好,大的心量、志愿没有发展出来,就没办法致力于修道。

所以,在修道第一位的事情首先要发展心,一直要把它提升到菩提心才能入佛道,就是这个道理。因为那时候心里的愿力已经完全不同,念念想的是法道,想的是怎么成佛、普度众生。现在心还非常小,即使长年学法,也仅仅是一种很微量的擦边的状态,很强的世间心并没有被消除,也因此没办法发展。

所以心一定要发展到时时在思惟大义,不被现世的小义所骗。这个大义要从下士开始。下品的会考虑后世的大义,中品的会考虑从生死中解脱的大义,上品的会考虑成就一切种智的大义,这就叫做三士的意乐。没有发展出这种心就不叫做士,而只是一个高级旁生。所以博朵瓦说:我们得到人身是开始区分人和畜生的时候,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念念都是考虑现世的享乐,所以不会起转趣法道的心。当代人普遍的情况就是这样,心里的邪执相当坚固,中毒过深,有一种修法麻痹症。这是因为现世心太重了,讲苦和无常,都不要听,跟他的心不贴合。为什么不要听呢?因为这个苦和无常跟他的见解是抵触的,相克的,这个一来了就要粉碎掉现世心,他就感觉到这样就不能享乐了,必须得舍弃现世,舍弃生活中的享乐,他就不愿意。所以这里面有很多伪装,要知道一个人的意乐在哪里,其实很多人的心最想的还是求现法乐,讲的东西如果很乐、很自在,又可以不动心思还很舒服,那就可以了,但这样不是解脱道。

当代的人们因为现世的心太重了,尤其是物质繁荣、欲尘丰富的时候,人有那么多的贪心,就更困难了。一听到什么后世、念死、念苦、求解脱和成就一切种智,他就觉得这个特别遥远。如果讲到打打座心情会很好,身体健康,家庭也特别好,事业会非常成功等等,他就喜欢了。但是这个不属于正法。

所以现世的法还是非常有欺诳性的,把人给蒙得根本不觉得这是小义,而是最大的义、无比的义,已经熏染了几十年,旁边的声音都是这样颠倒过来说的,明明是在忙一个苦事,但世间会把苦宣传成乐,连体育、竞技都变成了有无比的意义。非常会制造氛围,各种的场景包装,人一看就晕了,再加上媒体推波助澜,人就已经如痴如狂了。这样看任何现世法都是大义,而不是小义。而现在要把它定义成小义、非义。观念是完全相反的。这样就必须经过内心的一次次净修,把过去的各种错误观念的毒素全部排出去,不然就会蒙蔽自己的心而看不清真相,这样就障住了观察大义的心。所以在世间氛围里熏出来的人普遍颠倒、心量非常狭小,没有眼光还自以为是。这就是邪文化熏染的结果,熏久了就有心灵麻痹症,就对这些大义的事不敏感,对于思惟大义表现为无能、无法启动,就是他有非常多的内心的障碍。今人不能比古人,时代变了,障缘也特别多,处理起来也特别麻烦。

但越是这样越要从起点开始纠正,不这样就会更加困难。再怎么修也是抱桩摇橹,内心的桩插在现世的五欲享乐里,有多坚强?动的心思比过去人要多好多倍,人的心不断地在转动,就是为求现前的名利、快乐,叫它现法就是这个道理。已经是迫不急待地现前就要得到,不愿意错过,现在有什么乐马上就要得到它,观念已经变成这样了。宁可借贷也要现前享乐,观念已经倒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