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庄严论释
       
        静命菩萨著
       
        索达吉堪布恭译
       
        梵语:玛叠玛嘎阿朗嘎绕嘎热嘎
       
        藏语:哦莫坚戒策累哦雪巴
       
        汉语:中观庄严颂
       
        顶礼文殊童子!
       
        自他所说法,此等真实中,
       
        离一及多故,无性如影像。
       
        果实渐生故,常皆非一性,
       
        若许各果异,失坏彼等常。
       
        说修所生识,所知无为法,
       
        彼宗亦非一,与次识系故。
       
        前识所了知,自性若随后,
       
        前识亦变后,后亦成前者。
       
        前后之诸位,彼体若不现,
       
        当知彼无为,如识刹那生。
       
        设若依前前,刹那威力生,
       
        此不成无为,如心与心所。
       
        若许诸刹那,此等自在生,
       
        不观待他故,应成恒有无。
       
        非具功用力,许彼立何用?
       
        论黄门俊丑,欲者观何益?
       
        除非刹那性,无法说人有,
       
        是故明确知,离一多自性。
       
        异方相联故,诸遍岂成一?
       
        障未障实等,故粗皆非一。
       
        许粘或环绕,无间住亦尔。
       
        倘若有者言:位中之微尘,
       
        朝一尘自性,向余尘亦然。
       
        若尔地水等,岂不得扩张?
       
        若许朝余尘,面另居他处,
       
        极微如何成,无分唯一性?
       
        微尘成无性,故眼实体等,
       
        自他说多种,显然无自性。
       
        彼性彼组合,彼德彼作用,
       
        彼总别亦尔,彼等与彼聚。
       
        遣除无情性,识方得以生,
       
        凡非无情性,此乃自身识。
       
        一无分自性,三性非理故,
       
        彼之自证知,非为所能事,
       
        故此为识性,自证方合理,
       
        境自性他法,彼将如何知?
       
        彼性他无有,何故知己彼?
       
        能知所知事,许为异体故。
       
        识有相派许,彼二实异体,
       
        彼如影像故,假立可领受。
       
        不许以境相,转变之识宗,
       
        彼觉外境相,此者亦非有。
       
        一识非异故,行相不成多,
       
        是故依彼力,境则无法知。
       
        未离诸相故,识不成唯一。
       
        非尔如何说,此二为一体?
       
        于白等诸色,彼识次第现,
       
        速生故愚者,误解为顿时。
       
        藤条词等心,更是极速生,
       
        同时起之心,此刻何不生?
       
        唯一意分别,亦非次第知,
       
        非为长久住,诸心同速生。
       
        是故诸对境,不得次第取,
       
        犹如异体相,顿时取而现。
       
        火烬亦同时,起现轮妄相,
       
        了然明现故,现见非结合。
       
        如是结诸际,由忆念为之,
       
        非取过去境,故非依现见。
       
        成彼对境者,已灭故非明,
       
        为此显现轮,不应成明现。
       
        倘若如是许:现见画面时,
       
        尽其多种识,同一方式生。
       
        若尔虽认清,白等一分相,
       
        上中边异故,能缘成种种。
       
        微尘性白等,唯一性无分,
       
        呈现何识前,自绝无领受。
       
        五根识诸界,乃缘积聚相,
       
        心心所能缘,立为第六识。
       
        外宗论亦许,识不现唯一,
       
        以具功德等,实等所缘故。
       
        如猫眼珠性,诸事视谓一,
       
        取彼心亦尔,不应现一体。
       
        于许地等合,立为诸境根,
       
        彼派所立宗,不合一法入。
       
        力等性声等,许具一境相,
       
        识亦不合理,三性境现故。
       
        若许事体三,识现唯一相,
       
        与彼不同现,岂许彼取彼?
       
        诸外境虽无,现异种为常,
       
        同时或次第,生识极难立。
       
        虚空等何识,唯名诸显现,
       
        现多文字故,明现为种种。
       
        有者若承许:识非现种种。
       
        然不应真立,见害具相故。
       
        故现各种识,何时何地中,
       
        如彼处异体,一性不合理。
       
        无始之相续,习气成熟故,
       
        虽现幻化相,错谬如幻性。
       
        彼宗虽善妙,然许此等法,
       
        真性或未察,似喜请慎思!
       
        设若真实中,识将成多种,
       
        或彼等成一,违故定各自。
       
        相若非异体,动与静止等,
       
        以一皆动等,此过难答复。
       
        承许外境事,依旧不离相,
       
        一切入一法,无以回遮也。
       
        倘若承许识,等同相数量,
       
        尔时如微尘,难免此分析。
       
        若异相为一,岂非裸体派?
       
        种种非一性,犹如异宝等。
       
        各种若一性,现为异本体,
       
        遮障未障等,岂成此差别?
       
        若识本性中,无彼此等相,
       
        真实中无相,识前错显现。
       
        设若相无有,明明受彼等。
       
        与其事异体,如是识非有。
       
        如是何无实,彼知彼非有,
       
        如苦为乐等,诸白亦非白。
       
        于此行相者,真知不应理,
       
        离识本性故,如空中花等。
       
        无无能力故,假立亦非理,
       
        如马角无有,非能生现识。
       
        有彼定感受,与识何相联?
       
        本无同体属,亦非彼生属。
       
        无因何以故,成此偶尔生?
       
        具因何以故,摆脱依他起?
       
        设若彼相无,彼识成无相,
       
        如水晶球识,终究无感受。
       
        若谓迷知此,无论依迷乱,
       
        或由彼力生,彼皆随他转。
       
        分析何实法,彼法无一性,
       
        何法一非有,彼亦无多体。
       
        除一及多外,具有他行相,
       
        实法不容有,此二互绝故。
       
        故此等实法,持唯世俗相,
       
        若许此体有,我能奈彼何?
       
        未察一似喜,生灭之有法,
       
        一切具功用,自性知为俗。
       
        未观察似喜,依自前前因,
       
        如是而出生,后后之果也。
       
        故谓俗无因,非理亦不然,
       
        设若此近取,真实请说彼。
       
        万法之自性,随从理证道,
       
        能遣余所许,故辩方无机。
       
        谓有无二俱,何者皆不许,
       
        纵彼具精勤,何过无法致。
       
        故于真实中,何法皆不成,
       
        故诸善逝说,万法皆无生。
       
        切合胜义故,此称为胜义。
       
        真实中彼离,一切戏论聚。
       
        生等无有故,无生等亦无,
       
        彼体已遮故,彼词不容有。
       
        既无所破境,则无正破因。
       
        若依分别念,成俗非真实。
       
        若尔已了时,彼性现量故,
       
        诸愚何不证,万法此本性?
       
        非尔无始心,严重增益法,
       
        故非诸有情,皆能现量证。
       
        以能断增益,能知之能立,
       
        比量能了知,瑜伽王明见。
       
        抛论所安立,分别有法已,
       
        智女愚者间,共称之诸法,
       
        所能立此法,无余真实成。
       
        非尔事不成,此等如何答?
       
        我于显现性,实法未遮破,
       
        如此能所立,安立无错乱。
       
        故无始有续,执实无实等,
       
        同类之种子,以比量推断。
       
        此非以法力,以彼无有故。
       
        万法之自性,详细尽遮破。
       
        渐生故非客,非恒现非常。
       
        串习如意故,初由自类生。
       
        故诸常断见,此论悉远离,
       
        灭尽及随生,如种芽茎等。
       
        通法无我者,串习无自性,
       
        颠倒所生惑,无勤而断除。
       
        因果有实法,世俗中不遮,
       
        染污清净等,安立无错乱。
       
        如是而安立,因果此法故,
       
        福资无垢智,此宗皆合理。
       
        清净之因中,所生诸果净,
       
        如正见所生,戒支等清净。
       
        如是因不净,所生果非净,
       
        如由邪见力,所生邪淫等。
       
        有量妨害故,于事有缘者,
       
        如阳焰等识,尽颠倒分别。
       
        是故彼力生,修持施度等,
       
        如倒我我所,所生力微弱。
       
        于事无缘中,所生广大果,
       
        增因所生故,如良种芽等。
       
        作为因果法,皆必是唯识,
       
        由自成立法,彼即住为识。
       
        依于唯心已,当知外无实,
       
        依于此理已,知彼亦无我。
       
        乘二理妙车,紧握理辔索,
       
        彼等名符实,大乘之行者。
       
        遍入自在等,未享无量因,
       
        世间首位者,亦未尽品尝。
       
        此真纯甘露,除悲清净者,
       
        如来善逝外,非成他受用。
       
        是故于耽著,倒说宗派者,
       
        随佛诸智士,悲悯油然生。
       
        具智财者见,他宗无实义,
       
        如是于佛陀,更起恭敬心。
       
        中观庄严论颂,是由抵至自他宗派之大海彼岸、顶戴圣者语自在文殊菩萨无垢足莲花蕊的静命阿阇黎撰著圆满。
       
        印度堪布色燃札哦德即天王菩提与大译师智慧军由梵语译成藏语,复对句义进行校勘,终以讲闻方式而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