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2021年
02 FEB
04
2021

在浩如烟海的佛法经论中,有很多内容存在着表面的前后矛盾与冲突。如何取舍辨别,怎样寻找佛的终极含义,就是十分重大的课题了。分清了义和不了义,对我们认识和理解佛经以及今后的修行有很大帮助。

上师教言 2021.02.04
02 FEB
02
2021

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众生痛苦的时候,应该怎样去接受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词——“默默”,也即要在静悄悄的情况下接受。

如果只是有了一点点进步,就自以为了不起,到处炫耀—我是什么境界啊,我有什么样的慈心、悲心啊,等等,或表面上做一些布施、忍辱,实际上却是为了宣传自己,让大家知道自己,那就是不对的,这是修行人的一个极大的障碍。

上师教言 2021.02.02
02 FEB
01
2021

资粮道的时候,只能在文字上知道心的本性是空性、光明,但没有什么体会。在此之前若要用语言来形容心的本性,只有“真空”这两个字最适合、最恰当。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不可思、不可言”,禅宗说“不立文字”。因为文字无法说出其真正含义。

上师教言 2021.02.01
01 JAN
31
2021

凡夫往往缺乏远见,其眼光总是非常狭窄,既看不到生命的过去,也看不到轮回的未来,只看到眼前短短的几十年,所以就不会为出离轮回的解脱着想,而只会考虑自己的衣食住行。当然,想在轮回当中过得好一些,让生活的质量再提高一些,也是无可厚非的。释迦牟尼佛也允许这样。但我们却应当将生存的方式与生存的目标区分开来,决不能将其混为一谈。比如说,住别墅洋房、开宝马奔驰,这并不是生存的目标和意义,而只是一种生存方式而已。如果把这些当作生存的意义,那就太不值得了。我们好不容易来到人世间,除了吃喝玩乐以外,还应当做点其他有价值的事情。

这些有价值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呢?在接触到佛法以后,依靠释迦牟尼佛传输给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的眼界得以拓展,不会只看到眼前几十年的短暂利益,而是放长目光,制定出长远的修行计划——逐步将凡夫俗子的精神进化为菩萨的智慧,乃至最究竟的佛智。

这里所说的“进化”,不是指达尔文曾提到过的物种方面的进化,而是指精神层面的进化。假如没有这样的打算,就算修行一辈子,花了数不尽的工夫,也与解脱毫无关联,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上师教言 2021.01.31
01 JAN
30
2021

如同一斤黄金,可以做成戒指、耳环等等各种各样的首饰,虽然外表形状千奇百怪,但其本质——黄金,都是相同的。同样,从表面看,六道轮回形形色色,但从本质来讲,众生心的本性是别无二致的。即使是无神论者,他们心的本性也是如此,没有丝毫差别。所显现的差别取决于证悟与否,所谓佛与众生的差别,也就是证悟与无明的差别。

上师教言 2021.01.30
01 JAN
28
2021

如果没有闻思修行,没有利益众生,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你们能不能找出,除了闻思修行以外,还有什么可取的人生目标?反正我想不出来。如果你们也找不到,就最好接受佛的劝告,将成佛利众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这个目标以后,就要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奋斗。什么是奋斗?修行就是奋斗!

上师教言 2021.01.28
01 JAN
27
2021

普通人都认为实有的因和果是存在的。他们认为:物质肯定是实有的,因为烧火的时候就会冒烟,火就是因,烟就是果;有了火就会冒烟,没有火就不会起烟。稻种和稻芽的关系也同样被认为是一种因果关系。如果物质不存在或不是实有的话,这些因果关系怎么能成立呢?

上师教言 2021.01.27
01 JAN
26
2021

大多数人的观点是:明年长出来的稻芽,在今年的稻种上是不存在的,只有当温度、湿度等所有的条件具备以后,才会产生一个以前不存在的新稻芽。这是宏观世界中常人很粗陋的观点,而微观世界已经超越了常人的概念。当我们在微观世界中去观察时,会发现微观世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一刹那一刹那地生灭:第二刹那时,第一刹那已经不存在了;而第一刹那时,第二刹那还没有诞生。那么,所有的物质的存在都仅仅是一个刹那而已。

这一点,很多学物理的人都知道。量子物理中的测不准原理就是来自于此。测不准原理是指:对于一个非常小的粒子来说,它的速度和位置是无法同时测量的。如果它的位置可以确定,它的速度就无法测量;如果它的速度能够测量,它的位置又无法确定。因为,速度=距离÷时间,而距离=终点位置-起点位置,时间=终止时间-起始时间;可是,粒子没有时间的相续,仅仅是一刹那地存在,它的速度自然也就无法测量了。量子物理已经比较接近佛教的有些观点了,但佛教所讲更加细致入微。

上师教言 2021.01.26
2021年 - 慧灯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