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2021年
11 NOV
07
2021

现在我们虽然是凡夫,还没有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但是,若能将自己的问题置之度外,首先考虑众生的解脱,为众生修行,那么,自利就会自然而然成办,不用单独去做。如果为众生修行,不为自己修行,自己便不能成就的话,那么释迦牟尼佛是不会成佛的。因为,自从发了菩提心以后,他再也没有为自己着想过,但事实上他却成就了。这说明,如果我们能够舍弃自私心,一切就都会圆满。

只是我们自己放不下,始终都将自利置于首位,而最终也只能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利己做不到,利他同样做不到,自他二利都化为泡影;相反的,佛陀彻底地放下了自私心,一心一意投入到利益众生的事业当中,没有求自己的解脱,而最终他却成了佛,圆满了自他二利。由此可知,菩提心自身就有这样的能力——不求自己的解脱也可以得解脱。所以,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

上师教言 2021.11.07
11 NOV
06
2021

密宗通过无相圆满次第的修法,就可以证悟龙树菩萨《中论》中所讲的空性;而用生起次第或圆满次第,就可以证悟无著菩萨的《宝性论》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中的所有内容。

上师教言 2021.11.06
11 NOV
05
2021

修行的时候,上上的发愿,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假如心力不够,不愿为一切众生而修行,至少也要为自己的解脱而修行;实在对解脱也提不起兴趣,也要为了来世而修。因为来世是漫长的,今生是短暂的,无论如何,也不能鼠目寸光到来世都不考虑的地步。

上师教言 2021.11.05
11 NOV
03
2021

真空称善逝,色相悉皆亡,

应化随缘有,修因离执非。

“真空称善逝,色相悉皆亡,”真空即空性和光明,也叫做善逝、如来、佛,尤其是佛的法身。虽然佛与真空是两个不同的名词,但实际上是同样的意思。除了真空以外,没有佛的法身、报身与化身。

前面也说了,究竟意义上的三宝,就是心的本性。佛、法、僧是心的本性,佛的三身也是心的本性,所以“真空称善逝”。

此处所说的“相”,是指我们心里能够想出来的,诸如高低、时间、空间等等的概念。

“应化随缘有,修因离执非。”佛陀度化众生的应化身,会随缘而有。譬如像释迦牟尼佛那样有颜色、有形状、有色有相的化身,会随着众生的根机与善缘而随时显现。因为因地修行的原因,所以能远离一切执著和是非,在佛的境界中本来就是这样。

上师教言 2021.11.03
2021年 - 慧灯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