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力倡修学《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讲记(一)》 ︱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 译 ︱ 智圆法师 讲解 ︱

学了《念处经》才知道,自心完全被颠倒的乐执蒙蔽了,这个乐颠倒犹如顽石一般坚固,它又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如果没有极强大的观察力和破除邪执的力量,哪里能动摇它呢?

如果没有读过《念处经》,尽管一再强调轮回是苦也不起作用;尽管说这是毒仍然要吃,吃了才舒服;说了这样会堕落也不相信;说这是苦性,也无法觉察,那么顽固!所以,一定要看到整个世界,乃至上界超胜人间千百万倍的享乐,最终仍免不了寿尽而死,免不了堕落的结局。这整个的过程要真正看清楚。除了实在是顽冥不灵的人,一般还是能看得到自己的颠倒乐执,把人间仅有的一点苍蝇饮尿般的小乐夸张到了无穷大,处处都以为有乐可求。那个乐我没得到不甘心,那个新花样我一定要尝一尝,这样从根本的乐颠倒发展出了无数逐乐的妄动。所以要破除常、乐、净、我四大颠倒,必须依靠《念处经》。尤其是破乐颠倒,必须依靠《念处经》,才能让观念伸展得非常广大、坚实、有力。它可以从深处、从根子上一举摧破这个乐颠倒的大山。

在缘起的认识上面,因和果各方面很容易得出法则,这个时候无论学三苦、四谛、十二缘起、大悲等等都非常方便。几种皈依的心态也非常清楚。下士的皈依是什么?就是厌恶趣苦,然后一心皈依三宝。中士的皈依是什么?就是厌生死苦,要皈依三宝。上士的皈依是什么?就是代一切众生厌轮回苦而作皈依,这一切都建立在整个的轮回观念上。

再者,所谓三苦摄一切苦的大原则,也一定要通过具体的认识轮回以后,才能归摄出来。它是从无量具体的事相当中提炼出来的,是由博返约,是由事相总结到理则的。如果没有具体的认识,没有经过一道一道的分析,怎么会在心里累积成它的法则,这是不可能的。

有的人说:我不是一样的积成了?这是抄袭,是口头的模仿,只是理趣上蜻蜓点水般的沾了一点。但是由于量不够就发现法则归法则,学了多少法则这个心也不动,什么原因呢?就是定解的力量不深,不能摄持心、引导心趣入明行道,并且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只是外在的模仿怎么可能长久?一检查就漏馅了,因为根本不是真正地变动其心,更没有猛励变动,这样就长期活在假相当中。口是心非,或者一时有一时无。这就是偷懒、不肯下死功夫的结果。所以不要轻易听信自己的心,它只想占便宜,它的想法有非常大的问题,根本不符合正理的轨道。

有了广博的认识以后,能轻松的归摄出总的原则,而且能如实的确认它。比如学习十二缘起,十二支都学完以后,就要分成两个部分来思维。一、以十二缘起怎么转生到下界?它的无明定义为业果愚,它的行是由业果愚趋使出现的各种非福业,它所熏的识是堕恶趣的识,之后就出现恶趣的名色、六入、触等等。整个大的缘起定律怎么具体地思维呢?就是在《念处经》上可以看到。为什么呢?因为佛在宣说地狱、饿鬼、旁生等的果报时,都指示了它们的业因。也就是这些有情由于业果愚,根本不相信善恶因果,造下杀、盗、淫、妄语、邪见等非福业,被非福业的行熏了识,结果变现出恶趣的器情世间。为什么说是唯识变现?通过对地狱等的介绍就非常清晰地知道是唯识变现。就是一个识在不断地变,变得铺天盖地、极其惨烈、似乎逼真,而且受苦的时候虽说是幻,但也是非常剧烈难忍。这一层一层是怎么现出来的,不通过《念处经》怎么知道?那个干巴巴的了解完全不同于有血有肉的认识。通过《念处经》结合十二缘起的规则,再观察流转下界的行相,才有了具体的定解。

博朵瓦尊者是缘着十二缘起,相应在三士道上去思维,我们也可以慢慢接近。

再说所谓相合中士道的十二缘起,它要把无明定在真实义愚——不通达无我上,再结合到上界的因果运行上,很快就会得出原则来。因为这些人的确是不知道无我,不知道轮回苦,由两点成一线,也就是心中认为有个我,天上有那么高级的享受,我就一定要取到它。以这种无明马上就起行,这叫做福业和不动业的行,它熏在识上成为种子,一旦成熟就出现善果。从这里可以马上了解唯心变现的道理,就是由于识上有白业熏下的习气,所以就出现天界那么广大、漫长的安乐景象,天人的根身,他的触,他的乐受。那个时候你会诧异于这种变现能力。之后才知道他的爱在哪里转,取在哪里,有在哪里,他之后又要怎么生死、怎么堕落等,都清清楚楚了。

《念住经》读好了,这个原则马上就会在心中非常具体、非常清楚地呈现,会成为不可转移的观念。即使有无数的圣人在你面前说三界不是苦,你也不会转动一根毫毛。即使再多的邪说,再美妙的享乐,你也决定丝毫不会被欺骗。会有一颗纯粹的出离心一心求解脱。

再说对于整个轮回周遍苦性认识关键就在三苦上。苦苦由三恶趣苦来认识,那的确十分惨烈,而且数量、种类繁多,一个接一个的来,没完没了。所以对下面这一圈可以感觉到是一个苦苦的世界。

再看从四天王天一直到六欲天的范围,它是一个坏苦的世界。《念处经》开示了有情最初在人间是如此这般的努力修善,之后以善业的力量上升到了天界,而且变现出天宫等诸多五欲的景象,以及诸多的美好享受。然而他到了峰顶之后,很快就要面对死时滑落下来的现实。这样一个抛物线的模式,通过研习《念处经》会在心里明显出来。永嘉大师的那句话真正地会受持为至理名言,的确“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世不如意”。

对坏苦要发生巨大的认识,就必须依靠《念处经》中诸多的教言。从四天王天一级级往上,品位越来越往上升,受用越来越高级,但是最终全都要堕下来。从这里会感觉到,世间我修道家、梵天、印度诸教派等等,无非是想求得生天的果报。但是通过学习《念处经》认识到:我不要走这条路,因为它的享乐是暂时的。如《四百论》所说的一样,它是在坠落的半空中得到的一点乐受,最后跌到地上时,苦不堪言。智者能够超越这种有漏有为的循环,能想到:这不是我希求的,我一定要求生净土,超出世间。这都是基于对坏苦和行苦的认识。

坏苦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无常,凡是世间兴盛的法、美好的法、圆满的法,最终全部坏灭。第二是坏灭时它会反弹,心中的忧苦非常地炽盛,因为它是从过去的贪著力发展出来的。这两个方面通过学习《念处经》会彻底明白,这样坏苦的定解一定会出来。这个见解非常坚固时如理作意才能出来。这时再见到世间乐,会认识这里面含着剧毒,会想:我不要吃这个骗小孩的毒巧克力,绝对不要。

这种观念是首先要打开见识,让你尽量去看,看个够,反正你有观察思维的能力,想去辨别,就让你去辨别。知识分子最好这个,让你判别个够。就像过去对世间法安立了各种概念,赋予它美好的涵义,比如时尚、前卫、温馨、美妙、高级、幸福等等。既然觉得这个好,如果把它放大一百、一千、一万、一亿倍,那当然是更好了,那么就到天界去看看,两相比较就发现人间的一切就像蚂蚁窝里的受用一样,顿时黯然失色。就像那么美的难陀的娘子叫做白莲花,难陀爱她爱得不愿意片刻分开,但到天上见到了那些天女,再看白莲花,简直难看得像母猴子一样。所以,如果你喜欢美色,那天女就是最大的美色了,而且是美女如云。你喜欢享受,喜欢风景、豪宅,那天上的宫殿、欢喜园那是多美好啊!你喜欢遨翔太空,那天上的宫殿全部都是航天飞机,到哪里都跟随着的。天界的欢喜园一叶一花一香一色都极美妙,就让你去看个够。看完了以后才知道,一个一个都是有为法、有漏法出现的欺诳相,不过是一场幻现,过后就荡然无存了,然后招得死时不如意、招得来生不如意。天人临死时的确是非常凄惨的,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这一切都毫无意义。他那么长的天上的光景一点点法的内涵没有,何等的可怜!而且天人堕落到下界以后,有很多都堕落到恶趣里。这样看了才知道,所谓的坏苦是什么,比人间放大了百千万倍的乐也全都是坏苦,那么现世人生当中这么一点蚁穴蜂巢般的乐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这种对比就能非常明显地看出这个世界苦的状态,这些都需要充足的材料。就像世间作宣传工作,它需要摆出很多的证据、很多的场面、很多的典型,然后用决断的语气来引诱你的。如果没有《念处经》中这些详细的指示,我们心中将会有永不消失的乐颠倒,会层出不穷的发起乐的迷梦、乐的妄想。只有佛告诉你这都是苦,教你不要乐著。我们何苦要吃毒呢?暂时这一点虚幻的乐受,终究要变成脏腑坏烂般的无尽痛苦,智者该取这种东西吗?

就像这样,依靠《念处经》对整个天界都认识了以后,才知道天人的确活在最大的放逸苦、坏苦、衰灭苦当中,那种级别太大了,再现想享受个够,将来就会苦个够。这个缘起法则是很决定的。

再者《念处经》能给你一个超越古今的眼光,能够一举看破世间的眼光,能够再不迷惑的眼光。这样心中才有皈依法,才有不变的原则,才能真正持一个出离心,迈出解脱道上真实的一步。否则口上说着很高很大的法,甚至谈大乘都嫌小了,其实满腹都是贪恋现世法的庸俗执著。说到真心都不堪仔细检查,因为心里念念都是男女、饮食、衣服、妆扮、豪宅、小车、名誉、风景、享乐、影视等等,对这些贪得无厌,丝毫不想减少。这样的心配着外在的虚假表现,会是什么结果呢?心中真实的回向处是现世法,是轮回,是恶趣,难道凭着谎言就能混过阎罗王的铁掌吗?就能够晃过因果定律的审视吗?就能晃过真正内心的法则吗?这是没办法骗过去的。如果没有《念处经》,又怎么能让顽固了无数生世的心回头是岸,怎么会想到彻底地改变自己呢?怎么会认识到过去全都是错呢?这是不太可能的。

另外坏苦的范围非常清晰,天界每一幕享乐的境况都叫做坏苦。当时所缘取的色声香味触、园林、天女、妙触、妙饰等等,是所缘境的范畴;当时天人感受的心以及相应的一切心所,属于心识的范畴,这一整套都叫做坏苦。为什么呢?后边际看得非常清楚,最终都是要衰、要死。到了死的一刻这些就什么也没有了。

这样对坏苦会有广大、具体的认识,无论感觉怎么好、怎么美、怎么陶醉、怎么自以为是,你所获得的成功、荣耀等,全都在坏苦里面,只要一比较就很清楚了。

行苦是一直携带苦因的状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看似太平无事,其实一直都有苦因随逐。最后成熟的时候,他的忧虑、他的烦躁、他的恐惧以及后世的苦等情形就都爆发出来了。先前这些苦因也一直都携带着,这叫做行苦。尤其天人巨大的时空境界一出来,就能非常清晰地看到,他像一支箭一样,靠着最初苦因的推力,一直射向苦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