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二·暇满难得
《系列三.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二-暇满难得》 ︱ 嘉维尼固尊者 讲授 华智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文 ︱
总而言之,如果对于诸佛所宣说的决定胜解脱道法——四谛圣教,从教量、比量、现量各个方面去观察,得到一种因相知的信心以后,就自然愿意投身解脱道,将自己的人身舟船,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地用于修持解脱。胜解信会具体地指挥诸根功能,使眼睛看、耳朵听,以及用心抉择、思维、缘念、修法等等。同时,以胜解信的指挥力量还会不断摄取有利的修法环境,并推进自己的意乐趋往解脱方向。如此多方面的组合,使自身成为一个修出世法的人身,日日夜夜在解脱道上摄取大义。一旦信心损坏,即使其他条件再完备,也根本没办法摄持为解脱道上的因缘。
其实,无论是实现增上生善趣之利益,还是决定胜解脱之安乐,全部需要依靠因相知的信心。也就是说,通过现量、比量、教量得到确认的信心而不被夺转,以此作为首要、统率、向导、引领者、指挥者,就能摄持自身的内外一切圆满条件,使自己成为无谬的正法之器,在无谬之道上日日夜夜精进。所以,此胜解信是珍宝人身自圆满中的最关键因素。
以大圆满前行、正行的道来说,也是由于对九乘正道产生胜解信,对如来所宣说小、大、密一贯体系法中的每一个要点,包括对道的主体、支分,样样都有以现量、比量、教量所引生的确信,就决定了自身从当下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都会在大圆满前行和正行的道上坚定不移地行持;同时,将根功能完全投入于法道;摄取一切环境上的顺缘;并逐步地推进和提升意乐。
譬如,大圆满外前行中如何退去现世心、生起求解脱的心、修道的道心等,都是由胜解信一个个认定以后逐步发展的结果。胜解信会摄集一切内外条件,全部投入到修持当中,使人身成为在大圆满前行乃至正行的航海线上不断行进的殊胜航船,而不会再把人身运用于现世法、来世法等毫无意义之处,不再使自己的一生迷惑于颠倒之道;将六根功能全部摄持,并一味投入正法、用于学修;摄取一切环境上的学法顺缘或有意义的正法因素,远离各种边鄙地或者非法区域;阻止各种邪恶意乐,发展出正法的意乐,也是依靠信心来逐步推进。总之,胜解信是摄取大义的极大资源,是内在的一种摄受力、指挥力、掌控力,如首脑一般,能使人身成为真正高效修法的珍宝人身。
不仅是外前行,内前行也同样以胜解信为主要。由胜解信发展出从外皈依到内皈依、密皈依、极密皈依这一路的承诺,来引领自己的意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其次,以胜解信指挥自己发起大乘愿行菩提心。与此同时,也将人身的舟船以及根功能、环境、意乐等,全部配属于所修法来运作。之后的积资净障、修上师相应等,当然也是以信为根本。每一层都有一种因相知的信心作为道的根源,即所谓“道源功德母”,它作为先导、万善之首,也作为五自圆满中的首要,是大圆满前行、正行一切主体、支分正道上前进的根本性因素。
至此,也许还有很多人搞不清,此处在讲法轨?还是讲言教?为何讲言教又列出法轨呢?因此,需要重申的是:实际上,《言教》的共同外前行是对于《法轨》的讲解。当年嘉维尼固祖师得到晋美朗巴祖师的嘱咐后,开始弘扬《法轨》等的龙钦宁体法类。也就是说,晋美朗巴对于共同外前行的引导叫做《法轨》,不共内前行的引导叫做《正念》等等。
本部《言教》的体裁是,首先列出法轨或正念等,之后再对此具体讲授,所以最初“出场”的是法轨等。以下的无常等引导除了简介相关法轨内容,还有《功德藏》的一些内容等。总之,本部法既然是讲解晋美朗巴祖师的法要,当然要列出师父的法作为根据,放在每一引导的开头。此外,作者在整理或讲解时,个别字词也许稍有变动,或者略加教证等,但我们都应当了知它的纲领所在。而且,普贤上师会具体引导我们认识法轨里非常重要的问题,或者点出要害、修行的关键等,以使我们内心易于接受而趣入修行。
晋美朗巴祖师是开派宗师,《法轨》等是从他智慧中流露出来的意伏藏,也是龙钦宁体法门的根本。嘉维尼固尊者是此法门的弘扬者,来解释晋美朗巴祖师龙钦宁体前行的法要。由此可知,本《言教》属于讲解,比如,我们的讲记也是先拿出原文,再对原文进行解释,而所解释的正是原文,不是其他。根本的法轨给出以后,在藏文中就出现“此复”,意为:上述法轨当中,有如是需要了解、把握的关键,我来为你讲解。将这法轨等一系列陆续、完整地解释,就叫做“普贤上师的引导”,或者口传的讲授、言教。我们应当如是了知两者的关系。
●简介相关法轨内容
如颂云:“佛降说正法,教住随教转,为他心悲愍。”若不生在佛出世的明劫,尚且无有法的名字,而今值遇佛出世的时劫,故导师殊胜圆满。佛虽出世,若不说法仍无利益,而今佛已次第三转法轮,故圣教法圆满。佛虽说法,若法隐没则无利益,而今圣教住世期尚未时满,故时节圆满。虽然圣教住世,若不趣入仍无利益,而今已入圣教之门,故自缘圆满。虽已趣入,若未得助缘善知识摄持,则不知法的真实性,故得彼摄持即是增上大悲圆满。此五者需观待他缘而具足,故称为“五他圆满”。
心要提示:
以“他圆满差别”为线索而打通理路、把握大纲:
1、由“他”应知,自他因缘和合才能出现修法,“他”不可缺少。这又需从正、反两方面了解,具有他圆满能成办修法,没有他圆满不能成办修法。
2、了解“圆满”的涵义,也需要从正、反面推究:在缘起上有这一项会发生什么结果,缺失这一项会发生什么结果。
3、对于“差别”应当了知,圆满是由各分因素组成,其中每一分特定的圆满相是什么,特定的理由又是什么。
就因缘观察,必须自、他双方因缘聚合才能成办法行,仅靠自方,或仅有他方都不成,所以在自圆满之外,还要抉择他圆满。他方是导师、法教、时节、自缘、大悲的启发力量、摄持力量、增上力量等,这些跟自身的佛性配合,才能出现种种法行。
其次,“圆满”的涵义也显示出,要成办法行其实非常不容易,尤其从一名初学者逐步转心、趣入圣道,由外到内再到密的层层转入,就需要具备无量无数的因缘,才有可能成办;倘若因缘不具备、有所缺少,法行就无法开展,或者只能开展一部分,或者出现种种障碍。
以理智不难见到,万法都是缘起的事相,法行也同样不例外,必须因缘恰好和合,否则便不可能成办。譬如,火绒、火燧、火石等因缘如果没有全部和合,火便无法燃起;同样,成办法行的因缘有哪些,全部具足才能叫做“圆满”并堪为修法的根器;反之,有所缺乏即不圆满,果法也就难以出现。
以上都是教导我们要理智地审视当前因缘,并且如法地调整心态。已经具备的,应修欢喜与珍惜;不具备的,需要马上积聚它的因缘,并提起一种忧患意识、运转起如理的心理状态,才能摄持自心归向法道。如果缺少这些理智的观察,心就如同任性的孩子,懵懵懂懂、胡作非为,或者肆意浪费时间,甚至跑入非法道中。因此,为避免这些,我们需要透过思维来观察、调整。
还应当了知,“差别”表示缘起分上有各层面的他圆满因素,总括为五类:导师的圆满、法教的圆满、时节的圆满、自缘的圆满和增上大悲的圆满。
圆满的相如何呢?需要通过正、反面的对比:不具足这一条件会出现何种极端缺陷的相;具足这一条件会出现何种极度圆满的相。对比之下不难了知,缘起上的缺乏必然不能一路顺利地开展法行。如是在现世的缘起上要理智地观察、认定修法须要哪些方面的圆满。
对于每一引导,我们都要首先了解法轨大纲的内涵,之后进入普贤上师的具体引导,来细分地了解其中关键,再结合到当代人乃至自身上来纠正观念、调整心态,并抉择自己未来生命的方向。
在他圆满中,法教是他方提供的极圆满的修法顺缘,我们在具备这一条件的同时,要注意从反面领悟到圆满的内涵。圆满是针对缺陷而言,缺陷则意味着一无所有,因此,对于难得而自身已得的他方圆满,我们一定要珍惜。
跟随祖师的理路,我们要逐个认识到情形确实如此。如果不是生在佛出世的明劫,当然是不闻一句正法,而今竟然有贤劫第四佛——释迦牟尼佛特别为娑婆世界众生,以大悲愿力示现于人间,这就是导师殊胜的圆满。
对此不妨从正、反面去对比:我们是千佛都无法管教的恶性众生,尤其到人寿百岁时,要感得正等觉佛陀出世非常困难。唯有释迦牟尼佛因地发下五百白莲花愿,就大悲的层面来说,的确无与伦比,我们理应珍惜。否则,作为被他方佛陀所遗弃的娑婆世界众生,我们岂能有救?当然,不是他方佛没有悲心,而是在因缘上非常难以集聚。
为什么称为“导师殊胜圆满”呢?“导”是指以先觉觉后觉。释迦佛自身现见了从凡夫到成就一切种智之间的所有路径、正确的方法,同时也善于观机逗教,尤其应娑婆浊世众生的根性,来引导他们去往无上菩提,这就叫做大导师的殊胜圆满。假使无佛出世,自然连法的名字都没有,我们又怎能去依教修学?怎能从充满业障、烦恼,各种邪性心态、颠倒的取著之心等当中脱离?必定毫无办法。有了导师殊胜圆满,就意味着他方圆满的修法助缘会具足无量无数那么多,因为这一切都来源于无上导师释迦牟尼佛。
再者,佛虽出世,假使如缘觉般默不说法,对我们也未必有利益。因为我们的第六意识需要缘取语言来抉择,并由此确认前进的方向,之后见解、意乐调顺,才会开始往法道上行进。这就需要佛陀传授各种除苦的妙道,使我们能够修行而得益。
现在看来,佛不仅出世,而且转了最完备的三次第法轮。也就是从“相”、“空”到“性”一路升进,引导我们从枝末的现相开始,了知诸法是如何由因缘而生,以及如何在根身器界的境域中,选择使自己心识安稳、不断提升的道路或处境。或者说,从自己的心识当中是如何出现流转和还灭两重缘起,我们又应当如何息止轮回之流、从生死中脱离等等。如是,佛陀首先使众生了知相或显现上的缘起道理、自心起惑造业的原理,进一步使我们明确如何从中出离。而且,其中也有粗有细:在世间善道上修出一颗好心,以此善心感得善趣,以断恶遮止恶趣,才能保住人天身;要想在此基础上截断生死之流,就必须以智慧认识到,是由我执起惑造业才感得轮回相续,只有逐步截断我执,不再起惑造业,也就没有一个所谓“我”的六道之身,从而得到寂灭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