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二·暇满难得

《系列三.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二-暇满难得》 ︱ 嘉维尼固尊者 讲授 华智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文 ︱

能。心的野马一直在名利两条道上驰骋,这样的业行难道不颠倒吗? 最初的等起未调正,难道凭着外在的包装、表演,各种形式上的做法,就能转变心续、解决内在的症结吗?外在的包装可以有一百层、一千层、一万层,或者不断地变换,如同《聊斋志异》中的画皮一样,可以画成绝世美女,但里面却是个厉鬼。他的包装能改变内心吗?能换掉自心吗?不行。因此,我们首先要以修炼前行来转换自心,否则,再如何精勤也都只是自欺。有理智的人会甘愿一直被蒙骗到底、蒙骗到死、蒙骗到恶趣吗?想必不会。现在正是应当猛醒、回头的时刻,是应当了知前行的重要与修心重要性的时刻了。

我们再来跟随普贤上师的指引,看一看自身是否已经具足五他圆满?这需要客观地观察,不能仅凭假想。人们了解缘起律后,就应当冷静地反观自己。虽然佛陀已经出世、说法,圣教也住世,前三个圆满具足,但要知道,自己如果未入圣教之门,也就只有这三个,岂能修得成法?何谓入圣教之门?我是否已入圣教之门?此处一语指出,“以看似的请法、闻法,不属于入圣教之门。”很多人认为自己已入佛门,修为非常不错,不但已入佛门,而且已经趋入甚深大法。但是,表面上的一切都不算数,表面上的请法、闻法,不是入圣教之门的标志。

是否已入圣教之门关键在于内心有没有出离心,有没有菩提心,有没有坚定的皈依誓愿。如果三个都没有,那么表面上的诵经或者穿着僧衣,忙碌种种事务,念修种种仪轨也不一定是入圣教之门。也就是说,判断标准只是这三者,其他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换言之,有出离心、菩提心、皈依的誓愿等,那么诵经、着僧衣等是入圣教之门;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皈依的誓愿等,即使诵经、着僧衣,并且行持相关的一切活动,也不是入圣教之门。

由此看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修好前行呢?外前行没修好,就没有出离心;内前行的皈依和菩提心没修好,也就无法具备后两种标准。即使外在看起来是多么威仪如法,也都无法充数。以外在的表现能开发真实的缘起吗?肯定不能。理智的人都知道,伪装毕竟不是真实。譬如,过去温州人卖的皮鞋是纸做的,不是真皮鞋,但是看起来很像,一般人发觉不出来,直到穿了几个月,它才露馅。同样,外相上有许多看起来很像的样子,只能叫做影像,可以特别像,但是内在没有真实的内涵。缘起是观待于假还是真呢?当然是观待真实的内心。因此,进入教门尚且如此不易。

在前行的第一个引导中,普贤上师就为我们指出真实入道的标准,否则如何才能完成即生成就之道?只可能成为空想,因为不具有缘起的起点。阿底峡尊者明确指出,即使是库、鄂、种三位高手都尚未摸清此中关要。他们认为:上师的教授很重要,是不是应该归纳在住三律仪和三门精勤为善呢?一般人也会认为肯定如此,但是缺少了缘起的起点,这一切都毫无作用、利益。缘起的铁律告诉我们:如果因缘缺失,果法就不会产生;没有起点,就不会有过程,结果当然也就无法出现。因此,如果内心没有从世间八法中退出,纵然有智、尊、讲、修,也只是实现今世,此外的来世之道丝毫也不会出现;假使心不从轮回中出离,即使身住三律仪,也仍然是积下轮回之因;没有回向菩提,三门为善也会以某些颠倒分别而消尽。尊者如是一语点中缘起的要害,指出没有等起就没有后后的一切。譬如,只要尚未打开灯的开关,暗室之中岂能出现一丝亮光?同样,在不具如法等起的状态下,忙碌种种事务都仅仅如同黑暗中的摸索。

上文讲述他圆满的入教门时,直接辨别什么是外围的,什么是真实的。求世间就是外围,包括救怖畏法和求福报法,当代学佛的大多数人落在其中,这一点无可否认。为什么会是如此呢?毕竟没有修过前行,不曾在心上经历过逐步的成长,岂能出现拔苗助长,或者凭着想象逾越次第的状况?毕竟不曾一分一分地积聚因缘或一步一步地发展,不曾明确真相道路,也不曾转变心态,岂会无因无缘变成高尚的修行人?从前都是吃喝玩乐、追名逐利、任性妄为,岂会忽然变成一个少欲知足、不羡轮回、念念求解脱的人?出离心能从天而降吗?不可能!难道可以忽略过去十年、二十年或者十生、一百生乃至无始以来的习气,在自相续中突然产生一种出离心吗?这类无因现果的事可能出现吗?所以前行是躲不过去、避不过去的必经之路,是使心灵得到成长的必经之路。

再譬如,一个人从小到大都没受过良好的教育,难道他到五十岁就忽然懂事了吗?不可能。而且,他还会如生牛皮般,习性越来越坚固,不肯屈服、难以调化。同样,由于缺乏在法道上的成长,活得再久、做得再多也都是不改老习气、颠倒心或肆意妄为,即使是世间的善心都难以生起,何况是深远的出世间求解脱心?即使是稍微长远的现世事都不去考虑,何况是辨别真正的大义,或者念念希求解脱,或者为别人考虑?这些都是需要经过长期思维才能突破,经过长期修心才能开展,需要转变观念以后才可能在心态和行为上有一些变化。所以,不经过前行就妄想逾越是极大的错误。所有貌似的、表面化的、伪装的都不算是入于圣教之门。很多人自以为不错的缘分,其实也只是一些表面上的缘分,并不是内在真正入圣教之门的缘分

我们不妨以普贤上师所说的三个标准来检查自己:首先,真正掌握解脱道的开端,是了解轮回中一切全无实义的无伪出离心。

轮回是一种无量无边的范围。如果仅把轮回缩小到地球,缩小到缤纷多彩、辉煌耀眼的现世舞台,我们会认为这上面的一切全无实义吗?会认为现代的思想、享乐、成功全无实义吗?如果这一点都想不到,又如何能看破轮回中的一切?如果认识到没有实义,还愿意去苦干、去争取吗?例如,了解面前的午餐是虚假、欺诳的,自己还会希求并且吃下它吗?或者忙于一项工作,最后得到的收获是零,还愿意去做吗?任何有智慧者都必定会放下,不会再做无意义的事。或者进一步认识到,它不但没利益,反而有损害,如同面前色香味俱全的美餐,让人一看就垂涎三尺、蠢蠢欲动,但其中含有剧毒,我们还会吃吗?会贪恋不舍吗?再如,面前有一个娇娆妩媚的画皮美女,内里是厉鬼,我们还会抱她吗?还想拥有她吗?有智者当然不会。

生起出离心的因是了解一切轮回法全无实义。如果没有透过对佛的经教一步步地观察、认识,如何能够顿然了解?我们能以洞悉一切的天眼来了解吗?或者,如难陀被佛带入地狱般现量见到轮回苦?如果不是以现量见到而毛骨悚然、心惊胆战,就一定要通过学习经教才能生起出离心。如果没有层层观察,没有审慎地抉择未来的前途,那么观念、心态、走向就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继而放下无始以来极浓厚的追求心。以头发为例,每天都要花上好几个小时染色或梳成某种发式。再说,自己的衣服、吃穿、享受、感情、财富、名誉、地位、竞争,乃至看电视、上网等,这些又何尝放下?营造氛围、制造活动等等,现世法的花样一个也放不下。它们是根深蒂固的妄想情丝缠绵处,是绞尽心汁经营的幻梦所在处。何时能放下这些,才意味着粉碎一切现世法,打碎过去的“我”。

可是,人们不愿意放弃这些,总是死死抓牢,内心的执拗性难以化解。依于内在如此顽固的颠倒机制,人们时时按照它的指令行事,岂能不走在非法的路上?难道不是业行颠倒吗?又怎么可能凭着妄想就出现真实的果利或大义?结果,当然会在临终之际感到自欺、荒唐、颠倒一世,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而悔恨不已。

再者,尚且没有出离心,无伪的菩提心难道会突然从天而降或者从内心无因而生吗?不通过修心,世人能在刹那间摇身一变成为菩萨吗?凭着表面的伪装,就能真正打开大乘之门,超越声闻、缘觉吗?难道能通过一条捷径念诵几句经文就成为菩萨,以一刹那就超胜声缘百千万劫的修炼吗?当然真正的菩萨确实能够如此,但内心有无数颠倒机制的初学者,毕竟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还不都是自私自利、一毛不拔、不愿吃亏、不愿服务、只顾自己吗?从始至终,内心只有自己,对身边需要关怀、帮助的亲人都不肯付出一分,会突然出现广大利他心的情怀?会像阿底峡尊者那样将三界六道所有众生都看成母亲吗?菩萨的情怀是需要通过修心才能逐步打破自我的执著,破除狭隘自私的心理,从而在念念之中容纳、利益一切众生。这些都不是依靠表面化的吹嘘、伪饰就能够实现的。如果没有无伪的出离心,没有无伪的菩提心,怎能算是入于大乘之门?

再降到最低标准,反观我们对三宝的胜解信有吗?纵遇命难也不退失的誓愿有吗?如果皈依都没有,就根本不算入于圣教门。阿底峡尊者曾经一语道破:内外道的区分在于皈依。即使参加过皈依仪式,光凭简单地说两句就已经皈依了吗?光凭一本皈依证就算是皈依了吗?不通过前行中部分正法的修炼,不是真正对于法道生信、对于导师生信、对于僧侣生信,皈依的誓愿将很难出现。因为,皈依与现代自我主义的不甘臣服、不愿崇尚真实法道之心完全相反。

而且,我们从小只相信自己,接受太多所谓的科学主义,不相信一种救护力量,对于“救世主”充满怀疑。自我膨胀,难以放下,既然放不下,就发不出全分的心力、誓愿力,不肯一心跟三宝走。再者,佛是什么,法是什么,僧是什么,法道是什么?十分陌生。内心熟悉的只是原子、分子、量子场,熟悉的是各种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影视明星,崇尚的是现代主义。

因此,经过自由、尊我、科学等现代观念熏习、洗脑的人,并不容易真正转入皈依。只有虚心接受佛陀教化,经过长期努力、仔细思维,发现自我的颠倒,才有可能趋入皈依。

法道要求的全心皈依是不言其余而皈依,是内心确定唯一的誓愿,并且一直跟到底。可想而知,是要瓦解多少跟皈依相反的现代观念系统、崇拜系统、运行系统?皈依是一个断然决然的原则,凡是跟法道相违的通通放下,从此唯一以圣法为道路。

以前,我们通常是贬低圣法,尊崇世间学说,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