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二)》 ︱ 宗喀巴大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同样,佛教里也会演变成这个情况。很多人只是有一本念的东西,然后有口无心地念完就算结束。那上面明明说要修信心、恭敬,要怎么让上师欢喜等等,已经提醒你要这么去做,但每一次都是口里念,心里压根就没想我要按这样去做。这样没有心的人能有什么进展呢?
因此,我们要切实地注意到,这是心的塑造,一定要在自己心上把它修出来,修得非常纯、非常圆满,这才会有效果。这样只要念一两次,它的相应度就比只是鹦鹉学舌般念一万次都要强。打个比方,一个人光是口里说“要做好人,要做好人”,这样念一万遍,心里根本没有起心,也是毫无结果的。这一句话要在一生中实际去做才会相应。依此类推,我们应当了解到根本性的要点。法是在自己心上修的,如果你不去修心,光是妄想这么念两次,我就能迅速开悟成就,因为这是一个最快的道。现在人就是这种贪便宜的心态,其实只是自欺,他不晓得在自身上怎么修出来。但那是很不容易的,不是真正很用心,千万次地这么去做,就不会有真实的内涵。
再用一个比喻来说。比如一本拳谱,上面已经点出了练拳的规则、套路和要点,但是它不可能代替你去实练。学了拳谱关键是天天练习,不只是口里说说。如果你只说不练,最多成一个口头上的大师,真正的境界一点也不会到达。更糟糕的是,连比划一下都不会,不用说关键时候派上用场了。这种就落在虚学上,完全是学文字知识。当然他也可以装扮成大师,穿一件大师的衣服,挂一个大师的勋章,在众人面前滔滔不绝地谈论,别人也以为这是非常厉害的大师。但他最怕的就是有人说:“请大师过来较量一下。”这时候他马上就摇头,摆手说:“我只是谈论的大师,我是虚的,比划不来。”就像这样,我们学什么,要真正练出它来,那就是精彩。学拳,真正一摆出来就有拳的境界,这跟口头谈论的大师有天壤之别。
这就要知道,所谓的学是实学。就基本的世间儒道来说,学仁就做出了仁,学义就做出了义,学忠就有忠,学孝就有孝,这就学得精彩了,真正学成了新的自己。一切圣贤之学都是要求在自身上做出来,在自身上学到圣贤的品德,那就真正会成圣成贤。此外,只是口头上谈论一点圣贤书,是不会成圣贤的。
同样,我们要知道上师瑜伽的要点在哪里,而且要懂得,在我自身上必须要起那样的心和行为,一点一滴都是我心上要实际行到的。而且,要贯彻在一生中长期奉行、实修,念念都在心上按照这样来修。像这样,教授里说要修什么心,你就能修出那种心来,这是精彩;说到要有什么样的加行,你也实际做到那样的加行,这就是精彩。自身上完全学到了弟子的心和行,那就真正会了弟子之道了。最终,你身上也有了善财和常啼那样的心和行为,那是非常充实的德性的光辉,这跟只是口头上说两句的人完全不同。后者寸步不前,在自身上一点转换都没有,而前者在自身上有无数的转换。当他修成了上师瑜伽,他就能非常顺利地圆成佛道,有一日千里之势。
我们这才懂得,原来是要这样长期地在心上实修它的要害,在自己心上去修信心和恭敬等等,这才能真正得到依止法的精髓。就好像修孝道,哪里是看两页书,花一个小时,就认为我已经懂了,没什么学的。这是一个原则,要奉行一生的。这上面是从自己刚懂事,一直到这一生结束为止,时时不能丢的。一丢了就丧失道了,这个道是比生命更重要的,无论何时、何处、何种情况都要奉行。这才是刻在自己心版上,深入骨髓而行出来的道。这样的话,你对于它一句话的教授,也会感觉我要一辈子奉行。到临终的时候还感觉自己没有完全做到,而且发愿来世还要奉行。这才是对于道的信念。
像这样,我们学依师法,学一句要奉行一切生,这就是普贤行愿。也就是:“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愿我时时以修信敬和三喜,来让善知识生欢喜心。这就成为你尽未来际奉行不渝的信念。之后,在任何时、任何处、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自己的操守,这样才会有真实的功效。
总之,我们应当明白,这个法是在自心上修的,它的要点在哪里?心上的缘起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修量?时间是如何?等等。懂了之后,就要真正立起一生一世殷重修习的观念,久久地行持就会出现效验,浅浅地像挠痒一样来两下肯定不行。就像挖井,只是稍微在表面上刨一刨,是根本出不来水的。同样,相应是必须用心去做的,心没达到那种程度,光是口头上念一念,怎么可能相应呢?一定是要一次一次地起心,真实符合了缘起的正道,因上绝对没错,就是在修信敬和三喜,而且在量上面,已经是努力、殷重地修到了,当然他的相应程度是非常强的,一念的时候就非常有感应。就好比一个人切实地去修孝道,他再去念《孝经》的时候,体会是非常深的。如果一个人从来不修孝道,只是口头上念,那他心里对于孝还是没有任何感受。
就好像古人修一个“忠”字,到最后是能够精忠报国,是能够为国捐躯的。但是这样的人很少,大多数人只是口头说说,而这样的人就深入骨髓了。同样,我们修依止法一定要深入骨髓。到了那个时候,经上所说的各种极殊胜的利益一定会在你身上现前。而没有这样实学、实行,光是口头上念念,却妄想一步登天,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因上根本没有,连信敬的心都没起过一两次,而且是很薄的。这样从缘起衡量,无论质还是量都那么稀薄,违品又那么多,期望的果实却极其大,这可能吗?所以,我们应当切实地在根本上努力。
心要提示:
一、上师瑜伽的体性:以缘上师的信心和恭敬心为心要,而与上师相应的修法。
二、上师瑜伽修习圆满之量:以上品的信心和恭敬心,完全把上师视为真佛,上师的任何言教都持为无误的正量。
这里要了解,学佛法跟学其他技艺不同,它是学心法,师徒间的传授最重视的是心心相应。心和心相应了才能得法,不相应就得不到法。相应的条件,就弟子而言,必须心里有很深的信心和敬重。有了信心和敬重就得到法益,没有信心和敬重就不得法益,这是总的原则。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佛法不是知识,佛法是指示怎么修心,法传了以后,只有尊师敬法,才会在自身上按照教授去修,才能出现真正的佛法。如果仅是学知识,那可以通过记忆,或者只是一些组合知识的思维心所,甚至不必要皈依,都可以做成个学者,但是就佛法的实证来说,不会有丝毫结果。
这样我们才知道:哦!原来现在我是真正来学佛,是要学到佛的地位,那在我的心灵上要一步步地进展,逐步地依照法轨离过证德。这上面不可或缺的,是对于上师和上师所传的法有信心和敬重,没有这个条件,就根本不可能听了以后去修,所以必须与上师相应才能够得利益。
这里要知道,得利益的大小取决于相应上的大小;相应到什么程度,又在于你的信心和敬重的程度。如果内心有最大的信敬,他就有最大的尊师重法的心,这样他就会以最大的心去实修所传的法,因此得益会最大。信心和敬重小了,那不管听什么样的法,也不可能真心去修,因此难以出现利益。
那么,怎样才是上品的信敬呢?就是完全把上师观为真佛,把他所传的言教看成是无误的正量,真实不虚。这样就是以一个最开放的心去领受法教,而且是以最虔敬的心来奉行法教,因此,每一句法都会放在自身上全力奉行。这就出现了最迅速的道上的进展,也会在自己的心灵上有日新月异的改变,就在于他的信敬达到了程度。
因此我们要知道,真正意义上的学法是以信敬为根本,上师瑜伽修圆满的量就是出现上品的信敬。在自己眼里,上师就是真佛,上师传的法就是无误的正量,自己唯一要修的就是上师传的教授,而且对它最重视、最敬重,一心一意地去奉行,这样才能出生法的利益。不然,的确会出现法学得非常多,但只是在累积知识的状况。由于缺少信敬,根本不会把它放在心上修,就是心的重视程度差了。任何一件事都看你的重视程度,一重视了你就肯去做,一不重视那只不过是个闲言语。
要知道,我们是凡夫心,凡夫的心一定要有人管,没有人管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在无数劫里晃来晃去,基本都是以自我意识为主来做事的,不可能标标准准地按照道,一点一点地升进,这是没有一个先例的,只靠自学是不可能成佛的。这个心必须被强有力的助缘摄持,而且要把他看得最敬重,视为是佛,由这样的善知识来一直抓住我们的心,一步步地摄引着我们在道上走,才可能前进。
就像一个小孩的成长,每一步都要靠母亲,自己没办法独立成人。如果婴儿说:我不要母亲,我自己能够独立成人,那就成了笑话了。而上师扮演了道上极重要的角色,是像母亲那样关键性的助缘,从这个意义上说,上师是最重要的,就像对于生命的成长,母亲是最重要的一样。
虽然世上有很多同类的母亲,但是,由于因缘上必须由这位母亲来生你、养你,所以她对你最重要。也因此,你对这一位母亲承事、恭敬,就会出现最大的利益。以此类推就知道,为什么说承事上师映蔽了供事无量诸佛的善根,有最大的胜利等等。这就是由于缘起上最关键、最直接,离开了现前上师的摄持,我们没办法在道上前进。这样才知道,这的确是一切道的根本。
我们要破掉自己内心的邪见。有人说:不必要善知识的摄持,我也能够独立成佛。现在已经到了知识开明的时代,有关成佛的法汗牛充栋,到处都有,什么样的法都在书上记全了。能不能光是看看法本,我就在道上成长,然后迅速成佛呢?
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因为这是凡夫的心,看来看去最终就是懂一点知识理论。什么原因呢?因为你是处于无人摄持的状态,不过是左看看右看看,要真正在道上如理地前进,那的确是非常困难,有史以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这才知道,我们必须在依止法上得到相应,才可能有道上的进展。而要达成相应,又取决于内心的意乐和加行。也就是真正要有这样的善心才会相应,而不只是口上念念,心里简单想想。最根本的检验就在你的心,你有这个心就一定会成功,没这个心或者太薄了就不行,所以要努力地在根本上多修。但也不是说不必要念,不必要观,而是说一定要注重根本,有了根本的内涵,再做什么都是有意义的。
若是至心欲行法者,须恒亲近无错引导最胜知识。尔时亦如伽喀巴云:“依尊重时,恐有所失。”谓若不知依止轨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亏损。故此依止知识法类,较余一切极为重要。
这里宗大师教导说:如果你是至诚地想修法的话,就要恒常亲近能够无错乱引导你修菩提道的最殊胜的善知识。那么在依止的时候,应当像伽喀巴所说那样,有一种敬畏的心态。他说:我依止尊重时非常小心,唯恐有什么失误。这是指他非常清楚这上因果的可畏、缘起的重大。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了解依止的轨理而错乱地依止,那不但不会生利益,反而会召致很大的亏损。所以,依止善知识的法和其他一切法类相比,是极其重要的。也因此,应当把它视为如同心脏一样重要。就像人全身的机体都要靠心脏这个核心来运行一样,一切道上的运作都必须靠依师这个总根源才能正常运行,因此在这上面要格外地慎重、敬畏。
我们要学的就是伽喀巴的这种心态,不要像现代人,认为要和善知识平起平坐,已经发展到很狂妄的地步,无论善知识多高,都感觉和自己一样,没有什么可敬畏的。这是一种业果愚蒙的表现,也是现代自由派熏出来的非常可怕的习气。这是因为,从小就感觉没有什么可畏惧的,对父母、师长、圣人,有关重大的缘起上都没有畏惧的心。所谓“无知者无畏”,也就是对于因果律完全缺乏了解。但是,我们看看像伽喀巴这样的大德,他在对待依师上是特别有敬畏的心,就是由于他非常清楚这上因果的量实在太大。他在依师的时候唯恐有闪失,对任何事都是以最大的心慎重地对待,不敢掉以轻心。我们要在这上学习。
以下宗大师说明了自己写这段法轨的想法和做法。大师说到:
见是究竟欲乐根本,故特引诸无垢经论,并以易解、能动心意、符合经义诸善士语而为庄严,将粗次第略为建设。广如余处应当了知。
我见到依师的法轨是能究竟圆满学人欲乐的根本,所以特意引了很多无垢的经续,而且以容易发生胜解、能够动心的、符合经义的各善士语录作为庄严,略建了一个粗的次第。详细内容应当按其他教典来了知。
这里“究竟欲乐的根本”就是指依止法。“究竟欲乐”就是彻底地达成学法的愿望。也就是自己学菩提道,是希望通过逐步地除过引德,最终达到断证究竟而成佛。能不能彻底达成愿望,就在于修依止法能否如实相应。也就是说,就道而言,需要是一种圆满、具足次第,一分也不少、一分也不错的道法;就产生道的实效来讲,是必须得到善知识的摄受、加被,由此才能在学法以后,源源不断地出现功德、消除过失。没有得到善知识的摄受、加被,单凭自学是不可能成就的,所以依师法就成了道的根本。
宗大师看到这是修道能否成功的根本,所以特别重视这一段法轨的建立。学人要想如实相应,一定要对于依止的法轨生起定解和真正发起想趣入的欲乐。最好是能达到很猛利的程度,这样一生当中都不会违越这个法轨,而且时时都在这上努力。
由于这是能否入道的关键,首先要把学人的心顺利地引进去,因此,宗大师想对此简略地建立一个规范的次第,这又要保证三点:
第一、可信度要高。所以特别引用无垢的经续,以佛菩萨的圣言为量,使学人深信不疑。看到佛和历代菩萨们都是这样教授的,没有什么例外,自己就会放心。
第二、启发性要强。所以选一些特别精要、有加持的大德的语录。也就是这些语言一听到就容易起胜解,容易动心,又合乎经义,这就能有效地把学人的心引入道轨,他学了以后确实能发生很多变心动心的感受。这样动了很多次,心自然就入进去了。
第三、要建立一个系统,有一定的规模。因此应当是有条不紊地、如理地建立次第和法轨。如果只是稍微说两句,没见到整个体系规模,一般人就不以为这是很重要的法,以为只是附带说说的几句教言。但是,已经见到了规模,每一层的理趣都揭示了以后,学人会对此发起决定的认识,自己的心就开始自觉地把它执为根本,看成重中之重。之后,在这上格外用心地去想、去修、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道的根本,也才能够在往后的依师学法上达成相应。
要知道,没有这个根本,在学法上就什么实效也出不来,可见在一切道中它是最重要的。这样特别重视,并且已经肯努力地在自身上去实行依师的意乐和加行等,这以后再来传法的话,道次第从最初一步一直到最后一步,一层层的功德就会真正从心里出来。
我等烦恼极其粗重,多不了知依师道理,知亦不行。诸闻法者反起无量依师之罪,即于此罪亦难发起悔防等心。故应了知如前所说胜利、过患,数数思惟。
这里宗大师教导我们,要认识到自身的现状以及对治的方法,逐步地提升、改进,最终达到圆满。
现状是,我们凡夫烦恼非常粗重,对于依师的道理处在非常无知的状况。其次是我们的堕性很大,即使知道也不去实行。很多闻法者反而起了无量依师的罪过,而且起了这些罪过后,也很难发起忏悔和防护等的心。这就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个人身上都会有很多表现,真正按正轨来检查的时候,发现心很难起来,行为上做不到,正面不能有力地趣入,反面不能有力地遮止。
这样观察到现状以后,就知道目前不是忙果,而是要在因上特别注重修习。要反反复复地思维如法依止的极殊胜利益,和不如法依止的严重过患。只有思维到了很大的量,心发生了猛利的变动,一想到过患的可怕,才能遮止依师的邪行,以及对罪过发忏悔心和防护心;然后想到依师殊胜的利益,而且是道的命根,就会发起勇猛趣入的心,从而非常努力地修持信敬、三喜等等。
于昔多生未能如法依止诸罪,应由至心而悔,多发防护之心。自应励备法器诸法,数思圆满德相知识,积集资粮、广发大愿,为如是师乃至未证菩提以来摄受之因。
接着的做法是,对于过去多生以来没有如法依止善知识的罪业,至心地忏悔,对于未来方面要多发防护的心。自身方面应当努力地完善法器的德相,也就是前面说到的四种德相——对于法具大希求,听闻时一心专注,对于法和法师起大敬重,舍弃恶说受取善说,诸如此类的相关德相。又要数数思维善知识的圆满德相,特别注重多方面积资粮,而且每一次都发很广大的愿心,譬如《普贤行愿品》中令善知识欢喜的发愿。这样来作为在没有成佛之间能被这样具圆满德相的善知识摄受的因缘。
这一段里的“多”字和“数”字很重要。不要以为这是没有必要的重复,要知道力量就是从重复中来,数量少了,根本不会形成力量。要一次又一次地发起这样的善心和善行,不断地发起就叫做修加行。要由数数地实修来达成内心的质变,也就是转心的效果,这就叫做修。总之,要求每一次都真正发起那个心来,只要你这样数数不断地去修,力量就在逐渐地增长。心一旦变得强大了,就有力量摄住自己,不往邪的方面发展,唯一往正的方面实行。这就是论中一再出现“多”、“数数”等的原因。
若如是者,不久当如志力希有常啼佛子,及求知识不知厌足善财童子。
如果能按照以上教导实行,那用不了太久,你也能做到像志力稀有的常啼菩萨,和寻求善知识不知厌足的善财童子那样,会出现非常圆满的弟子德相和依师的历程,以及最终迅速地圆成佛道。
常啼菩萨有极稀有的求法的志愿,他在任何艰难困苦当中都毫不退怯,甚至可以卖身来求取佛法。善财童子处处寻访善知识来圆成佛道。也就是他对于“依师是成道首要”具有极大的胜解,把这件事看成是极其重大,而且时时都是念恩、念德,他已经成了这样贤善的德性。
我们就是要以常啼和善财两大菩萨为榜样。而本论的依师轨理已经给你开示了方法,在缘起上怎么造就常啼菩萨和善财童子的路全都开示了,就看个人愿不愿意走。如果你能够非常珍惜它,一再地去实行,那用不了多久,你的心必然成了跟善财和常啼一样。所谓“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就是这个道理。
思维心中的法道
一、恶知识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将这一原则推展开来,抉择日常哪些人、事、物、环境等不能接触,哪些要多接触。
二、以信敬、三喜为心要,总结思维整部依师轨理的内涵。
三、依师轨理重在实行,对此你有何认识和体会?
四、在缘起的理则上数数思维,而发起决定:学法要以对师长的信敬为根本。
五、依宗大师的指示,反省自己在依师法上的病相。对此如何施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