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集卷上
《安乐集讲记》 ︱ 唐并州玄中寺道绰禅师 撰丨智圆法师 讲解 ︱
又问曰:今欲依劝行念佛三昧,未知计念相状何似?
又问:现在想依着劝导而修行念佛三昧,不知道能称为“至心十念”的相状是怎样的?
答曰:譬如有人于空旷迥处,值遇怨贼,拔刀奋勇,直来欲杀。此人径走,视渡一河。未及到河,即作此念:我至河岸,为脱衣渡?为著衣浮?若脱衣渡,唯恐无暇;若著衣浮,复畏首领难全。尔时但有一心作渡河方便,无余心想间杂。
回答:用个譬喻来说明。有人在空旷深远的旷野里遇到冤家债主拔起刀直接来砍杀他,这个人吓得径直逃跑。眼前看到有一条河需要渡过。还没到河边,他心里就想:我到河岸时是脱下衣服来渡河,还是穿着衣服浮水过去?如果我脱下衣服渡,恐怕来不及;如果我穿衣服浮过去,又怕性命保不住。这时他一心只想怎么渡河,没有其他念头间杂。也就是当时的心极其专一,一心都在筹划渡河的方便,因为情形特别危急,他不可能再想别的。这就好比至心十念的情况。
行者亦尔,念阿弥陀佛时,亦如彼人念渡,念念相次,无余心想间杂。或念佛法身,或念佛神力,或念佛智慧,或念佛毫相,或念佛相好,或念佛本愿。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
行者也是如此,临终时后面有无数烦恼怨贼在追赶,怎么来渡过生死险河?念阿弥陀佛时,就像刚才渡河的人一样,想到我只有一条路,就是一心念阿弥陀佛去净土,所以一念接一念,不夹杂别的念头,像这样就是所谓至心十念。
念有所谓的念法身、念神力、念智慧、念毫相、念相好、念本愿、念名号等。总而言之,当时只要能够专心致志、相续不断,决定能生在佛前。就我们当前众生普遍的情形来说,一般就是十声称佛名号,自心完全没有别的想法,尽力念弥陀,连续十声就能生在佛前,这就说明了十念的相状。
今劝后代学者,若欲会其二谛,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而能系念相续不断,即是功德门。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
现在劝导后代的学者,如果想修行契会到二谛,它的扼要只有两点:你要知道念念不可得,这就是智慧门;而你能系念相续不断,这就是功德门。所以经中说到:“菩萨摩诃萨恒时以功德智慧来修自心。”智慧虽知诸法不可得,却恒时修持功德,要这样修心。如果是初学的人不能破相,只要你能依相达到专一,那就无不往生,不必怀疑。
又问曰:《无量寿大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有世人,闻此圣教,现在一形,全不作意,拟临终时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又问:《无量寿经》里说:“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下至十念,如果不生,我就不成佛。”因为有这第十八愿的保证,所以现在有世人闻到此圣教后,在生的时候根本不作意阿弥陀佛,准备临终时才凭十念修持来求得往生。这样的做法如何呢?
答曰:此事不类。何者?经云:“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预自克念,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
回答:这完全不行,不能按照这种方式做。为何呢?因为经上说的“十念相续”看起来不难,但是要知道凡夫的习性非常强,心识像野马一样不断地狂奔,无法收拾;妄识像猿猴一样剧烈地攀缘动转,驰骋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当中,没有一刻停息。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妄识奔腾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如果平时不注意修心,恐怕临终难以把握十念。
所以,各自应当发信心,预先不断地训练,克制住自己的心,一念一念在佛号上缘。这样使得积习成性、善根坚固,到了临终就不会有闪失。
如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曲也。”
就像佛告诉大王:“人平生注意积集善行,心修得纯善,一起来都是善念,没有恶念。以这种心的势力,到了死时,也是住在善心当中,不会有恶念。就好比树首先向一个方向倾倒,不断倒下去,势力越积越强,最终必然是朝这个方向倒下的。”
同样,在生前我们注意不断地蓄积净业的势力,使得念佛的力量不断地增长、坚固、强化,那到了临终,自然就住在念佛的心当中。所以这一切都要事先预备。古人说: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
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
四大解体时,刀风一来,身上百苦交集,这时自心非常难以控制。如果事先没有在心中安立好习性,这时怎么能做到住在净念里呢?我们常说,白天做不了主,梦中就做不了主;梦中做不了主,病时就做不了主;病时做不了主,死时就做不了主。虽然净土是简易法门,但也还是要经历一番寒彻骨,切勿马虎草率,不然耽误的只是自己。
各宜同志三五,预结言要,临命终时,迭相开晓,为称弥陀名号,愿生安乐国,声声相次,使成十念也。
所以就应当约好同修,预先就说好临终要做的事,到了临命终时,互相开导勉励,给同修称念弥陀名号,而且提起他往生极乐世界的愿力,这样一声接着一声,让他成就十念。
譬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预克念也!
就好像蜡印印泥,当印坏的时候,印文就出现了——这边一命断,那边就生到安乐国了。只要一入到正定聚当中,就再也没有忧虑。各自应当衡量这样一个永世得解脱的大利益,为什么不尽心尽力,事先就把正念养成坚固呢!平常每天都要在这上面练习,一直练到临终为止,那就决定净念坚固,能成办往生净土的大事。
又问曰:诸大乘经论皆言“一切众生毕竟无生,犹若虚空”,云何天亲、龙树菩萨皆愿往生也?
又问:诸大乘经论都说“一切众生毕竟无生,犹如虚空”,为何天亲和龙树菩萨都求愿往生呢?这不是与无生的空义相违吗?
答曰:言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者,有二种义:一者如凡夫人所见,实众生、实生死等;若据菩萨往生,毕竟如虚空、如兔角。
答:说到众生毕竟无生犹如虚空,有二种义:一者,如凡夫所认为的真实的众生、真实的生死等等,若依据菩萨往生的境界看,这些都是如虚空一样不存在的、如兔角一样丝毫无有的。
二者今言生者,是因缘生;因缘生故,即是假名生;假名生故,即是无生。不违大道理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
二者,这里所说的“生”指的是因缘生。由于是因缘生的缘故,就是假名的生。也就是说,这个法是由因缘和合而起的,不是自己独立而有的,因此根本没有自性,说它生其实只是个假名。以假名生的缘故,其实就是无生。换句话说,不观察时以假名安立的这个生,真实中不成立。因此,只是随顺世俗说了一个“生”字,究竟而言,也没有一个什么实法生,这就不违空性之理。并不是像凡夫认为的,有个真实的众生以及此众生的真实的生与死。
又问曰:夫生为有本,乃是众累之元。若知此过,舍生求无生者,可有脱期。今既劝生净土,即是弃生求生,生何可尽?
又问:生是一切有的根本,是众多系累的根源。换句话说,有生就会有住、灭等一切显现,有生就有连绵不断的各种系累。无生则无住、无灭。我们一旦有了生,它后序的一系列就都来了。知道了这个过患,要灭掉虚妄的生来寻求无生,这才有解脱之期。现在劝导人们求生净土,那是弃娑婆的生、求净土的生,那不还是落在生里面吗?这样怎么能够穷尽生的妄现呢?
答曰:然彼净土乃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三有众生,爱染虚妄执著生也。何以故?夫法性清净,毕竟无生。而言生者,得生者之情耳。
答: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也就是生相了不可得,而立名为生。这并不像三有众生,以爱染虚妄执著而生起三有中的虚假五蕴身。什么缘故呢?法性本来清净,毕竟没有生相可得,也没有什么生的法。所谓的生只是得生者的一种情见或者说虚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