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集卷下
《安乐集讲记》 ︱ 唐并州玄中寺道绰禅师 撰丨智圆法师 讲解 ︱
安乐集卷下
唐并州玄中寺道绰禅师撰
第四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依中国三藏法师,并此土大德等,皆共详审圣教,叹归净土,今以劝依;
第四大门中,有三种差别内容:
第一、依据印度三藏法师和本土的大德等,他们都对圣教有详细的研究,共同赞叹导归净土,现在也劝导学人依奉大德们的所为一致趣向西方。这里,“中国”指佛法的中土,即印度。
第二、据此经宗,及余大乘诸部,凡圣修入,多明念佛三昧以为要门;
第二、依据此经,以及其余诸部大乘经,对于凡、圣修持证入的状况,多数是阐明以念佛三昧为要门。
第三、问答解释,显念佛者得种种功能利益不可思议。
第三、以问答解释的方式,显示念佛者获得各种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以下对于这三番料简作具体的解释。
第一、依中国及以此土大德所行者
余五翳面墙,岂宁自辄?但以游历披勘,敬有师承。
第一、依印度和本土大德所行来做劝发。
首先,道绰禅师说:我是一个五根都有翳障、如同面墙般有障碍、不能见知诸法力用的人,哪里敢擅自裁决、判断呢?但因为我有多年的游历,也经过很多阅读和勘验,我是恭敬地守着从祖师传下的法门。
何者?谓中国大乘法师流支三藏;次有大德呵避名利,则有慧宠法师;次有大德寻常敷演,每感圣僧来听,则有道场法师;次有大德和光孤栖,二国慕仰,则有昙鸾法师;次有大德禅观独秀,则有大海禅师;次有大德聪慧守戒,则有齐朝上统。
那是怎样的师承呢?这里谈到六位大德:首先,是印度来华的大乘法师菩提流支三藏;其次,有呵弃名利的大德慧宠法师;又有大德平常开演经教时,每每感得圣僧来听,那就是道场法师;又有和光同尘、独步高峰,为南北朝二方钦仰的大德昙鸾法师,“孤栖”,指他的成就很高,无人比肩;又有大德禅观造诣独深,即大海禅师;又有大德,聪慧守戒,即齐朝的上统法师。
然前六大德,并是二谛神镜,斯乃佛法纲维,志行殊伦,古今实希。皆共详审大乘,叹归净土乃是无上要门也。
这六位大德都明彻地照见了二谛实义,能够把握佛法的纲领和要髓,而且他们的志愿和行持都是超迈绝伦,是古今稀有的大德。他们这些修行高超的大德,对于大乘经义都有非常详细如量的了解,都共同赞叹、归仰净土是无上的要门。
这样我们就知道,净土法门实际是极其甚深、要妙,连这些教观有成就的大德们,他们真正能认识到净土是无上要门,而一致赞叹导归,因此我们需要高度地敬重弥陀大法。
问曰:既云叹归净土乃是要门者,未知此等诸德,临终时皆有灵验已不?
问:既然你说这些大德都赞叹、导归净土作为无上的要门,那不知道这些大德自身如何修行?在临终都有灵验出现吗?
答曰:皆有不虚。如昙鸾法师,康存之日常修净土,亦每有世俗君子来呵法师曰:“十方佛国,皆为净土,法师何乃独意注西,岂非偏见生也?”
回答:都有真实的灵验。比如昙鸾法师,在康存之日常修净土,也每每有世俗的君子来呵斥法师说:“十方佛国都是净土,法师为什么独独注意西方,这不是偏取一方吗?”
法师对曰:“吾既凡夫,智慧浅短,未入地位,念力须均。如似置草引牛,恒须系心槽枥,岂得纵放全无所归。”虽复难者纷纭,而法师独决。
法师回答说:“我既然是一个凡夫,智慧浅短,没有证入圣者地位,因此,自己的念力需要很好地安排。”要有平时一贯倾注的地方,这是“均”的意思。就好比我们一个凡夫肯定要养生,那么每天少不得三餐饭,这是主食,必须均衡到量,否则就养不好身体,在此之外会加一些其他菜蔬等。同样,我是一个凡夫,没登地,那么自己有自知之明,这个有限的念力应当有主次之别,平常就应当一贯性地放在一个重点上用,否则什么也无法成就。
“就好比一个牧牛人要养一只牛,他要拿着草来引牛,恒时心要关心马槽里的草料有没有,能不能让牛吃到,不能随便放着牛根本不管束,那牛就会饿死。”意思是,我们要考虑自己这一生怎么来得到成就,我是一个凡夫,不是随意能入十方世界的,所以目前我一直专注在西方、成办这件大事。每一天我要喂这头牛若干粮食,也就是蓄备一定的资粮让它吃到,这个净土的身才会逐渐地长养、成熟。否则漫无所归,每天都不在净土的修业上照料、长养,净土的莲胎就无法成熟,最终就要落到一无所有。
虽然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难问,但是法师以智慧都能独立决断,就证明他的智慧非常明了。对于整个净土法门的关键非常地清楚、有定解。
是以无问一切道俗,但与法师一面相遇者,若未生正信,劝令生信;若已生正信者,皆劝归净国。是故法师临命终时,寺傍左右道俗,皆见旛花映院,尽闻异香音乐迎接,遂往生也。
所以,一切僧俗只要跟法师有一面相遇,都得到很大加持。没有生正信的,法师会劝导他生起正信;已经生起正信的,法师会劝导他一心归投净土。由于法师自行、利他的功行非常圆满,所以到了临命终时,寺院旁边的出家、在家人都见到空中显现幡盖、妙花、光明映照着院落,大众都闻到异香、音乐,是在这样的瑞相当中迎接法师而得以往生的。
余之大德,临命终时,皆有征祥。若欲具谈往生之相,并不可思议也。
其他大德在临命终时也都有祥瑞征相。如果要具体地谈往生之相,都是不可思议的。这就证明这些大德平生见地是决定的、志愿是坚决的,而修行也是踏实的,所以临终时都得到了往生的奇特之相。
第二、明此彼诸经多明念佛三昧为宗者,就中有八番。初二明一相三昧,后六就缘依相明念佛三昧。
第二、明诸部经典多数阐明以念佛三昧为宗旨,这里有八番内容。前两个说明一相三昧,后六个就因缘、依行相或事相来阐明念佛三昧的大义。
第一、依《花首经》:“佛告坚意菩萨:‘三昧有二种:一者、有一相三昧;二者、有众相三昧。一相三昧者,有菩萨闻其世界有其如来现在说法,菩萨取是佛相以现在前,若坐道场,若转法轮,大众围绕。取如是相,收摄诸根,心不驰散,专念一佛,不舍是缘。如是菩萨于如来相及世界相了达无相。常如是观,如是行,不离是缘。是时佛像即现在前而为说法。
第一、依《花首经》,佛告诉坚意菩萨:“三昧有二种:一、一相三昧;二、众相三昧。‘一相三昧’是指有菩萨闻到某世界有如来现在正在说法,菩萨缘取佛相、使其现在心前,所观佛的相,或者坐在道场中,或者转法轮,为大众所围绕。菩萨一心取这样的佛相,收摄诸根,使得心不向外驰奔散乱,专心系念这一佛,不离开所缘。像这样,菩萨对于所观的正报的如来相和依报的世界相都了达本是无相。常常这样观、这样行,不离开所缘。这时,以佛的悲愿,佛像就会现在他面前给他说法。
“‘菩萨尔时深生恭敬,听受是法,若深若浅,转加尊重。菩萨住是三昧,闻说诸法皆可坏相。闻已受持,从三昧起,能为四众演说是法。’佛告坚意:‘是名菩萨入一相三昧门。’”
“‘当时,菩萨生起很深的恭敬,听受了佛像所说的法,无论深浅,转而更加尊重、恭敬。菩萨安住在三昧中,闻到佛说诸法都是可坏相,也就是一切因缘所生法都是坏灭性,不可能常存,没有坚实可得。像这样,闻后受持,在他起定之后,能够为四众演说此法。’佛告诉坚意:‘这叫做菩萨入一相三昧门。’”
第二、依《文殊般若》明一行三昧者:“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一行三昧?’佛言:‘一行三昧者,若善男子、善女人,应在空闲处,舍诸乱意,随佛方所,端身正向,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念无休息。即是念中,能见过、现、未来三世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即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是名菩萨一行三昧。’”
第二、依据《文殊般若经》阐明一行三昧的修行相状和利益。当时文殊师利对佛说:“世尊!怎么叫做一行三昧呢?”佛说:“一行三昧,是指善男子、善女人应当在空闲之处舍掉杂念,随着佛所在的方所,身体端坐正面对佛,不取佛的相貌,系心在一尊佛上,专称他的名字,念念相续没有间断。就在他念佛的净念当中,能够见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什么缘故?因为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和念无量诸佛的功德没有差别。这就叫做菩萨一行三昧。”
以上说明一相三昧的行相。接下来的六个,是就因缘的各个方面或者依感应、因果、伦理等的情形,来阐述念佛三昧的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