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二、暇满难得之相

《修心手册•珍惜暇满》 ︱ 益西彭措法师.讲授 ︱

二、暇满难得之相分三:(一)以因难得主;(二)以喻难得;(三)以量难得。
(一)以因难得分二:1、暇满之因;2、积因极难
1、暇满之因
单单生在善趣,也需要以持戒等修持一种清净善法作为因,而得到具足八暇十满的人身宝,更需要以圆满的善法作为因,也就是需要以清净戒作为根本、以布施等作为助伴、结合清净的发愿等,修积众多善根。
总的来说,单单得人身或天身,至少需要以一种清净善法为因,纯粹的恶法因缘是不能感召善趣的。
特别地观察,善趣中具足“八暇十满”的胜妙人身,它远离了种种修法违缘,具足了自他方面的种种顺缘,这不是无因无缘、侥幸现前的,每一分都是由相应的善缘所感。所以,要积聚众多的善根,既要有清净戒这一根本,又要修布施、供养、恭敬、慈、悲、喜、舍等等作为辅助,没有这些不可能在自身上现前种种修法的顺缘。而且,要以清净的发愿摄持善根,往成就自己修法的方面作回向,比如:“获得人身、生在中国、童贞入道、正信出家、长遇明师”等,即发愿自己来世能得暇满人身。这样结合清净的发愿,摄持种种善根因缘,才能特定地往获得暇满人身的方面成熟果报。
2、积因极难
认识了成就暇满的因之后,接下来思维修积这样的因缘非常困难。具体分两方面:正面思维修积成就暇满的善因极难;反面思维造集失坏人身的业因极为容易,数量极多。
在地狱、饿鬼、旁生这三种恶趣中,见不到众生在造作能得安乐的善法,不必说清净的善法,连混杂烦恼的不清净善法也看不到。(比如在旁生界里,有多少畜生在守持五戒、在修上供下施等呢?在地狱和饿鬼界里,有多少众生一刹那生起了善心呢?几乎看不到。)
在阿修罗界和天界当中,多少众生守持戒律、行持十善业呢?阿修罗成天嫉妒、斗争,欲天的心恒时散乱在五欲中,上界天住在定中不动念,怎么可能生善法的念呢?
人类当中,在无佛出世的时代、在边地不开化的人群当中、在持邪见者和痴呆者的心里,有多少善念生起呢?这些无暇之处,不具足修作善法的因缘,所以善法极为稀少。
再说,即使在佛法兴盛的中土,也并非人人都在行持善法。比如中国十多亿人当中,修善法的人非常罕见。再看这些行善的人,所做也多是夹杂着烦恼和不善业的不净善法(行善时,带有贪、嗔、嫉妒、傲慢的心,带有攀缘的心、自我显示的心,带有追求现世福报、求名求利的心),真正能做到清净善法是非常困难的。
像这样,因的白法很难积集,所以果的暇满人身极难获得。就像春天在田地里播的种子非常稀少,秋天收获的果实自然是非常稀少的。
再从反面观察,众生极容易造集失坏人身的因。比如三恶趣众生的心里,刹那刹那现行嗔恚、悭贪、愚痴等的烦恼,造集杀、盗、淫等的不善业。这其中的每一个刹那都是堕恶趣的业因。阿修罗界和欲天中的生活,也只是增长嫉妒、斗争和贪欲。
再看人类的造业状况,大多数人多数时间都在造集不善业,结局多数是往恶趣里走。而且,对菩萨起嗔恚心,每一刹那的嗔心都会感得长劫住在无间地狱,像这样,缘着善知识、缘着佛法僧三宝所造的严重恶业非常多,这其中的每一个业都是长劫沉溺恶趣的因。而且,自己识田中还有往昔多生所造下的数不清的恶业所熏的种子,这些业种没有感果、又没有修习对治加以摧坏,合算起来,不知需要多少劫住在恶趣当中!这样衡量就知道,得人身是非常困难的。
总之,在我们获得暇满人身的期间,能远离一分分的修法违缘,能具足一分分的修法顺缘,其中的任何一点都是以往昔所修的众多善法为因而感得的。所以,暇满确实是由无量劫精勤修习善根所感得的极为珍贵的如意宝。
(二)以喻难得
1、豪华客机
造一架大型豪华客机,需要全球几千家工厂、几十万人为它生产各种精密配件,最后装配而成。生产这样一架豪华客机非常之难,因为它需要集聚数以万计的因缘,极庞大数目配件的设计、选材、制造、组装、整合,是极其复杂、精细的大工程。我们的暇满人身就像这样难得,这个人身宝上所具的每一份珍贵的修法因缘都来之不易。
2、盲龟值木
三千大千世界的区域成为一片茫茫大海,辽阔的海面上漂浮着一根木轭。它被四面的海风不停地吹动,在海上漂荡不已。深海之底,有一只盲龟,每隔一百年才浮上海面一次,它的头部刚好钻入木轭孔洞的机率实在是太小了。
原因:如果木轭始终在一处静止不动,还有可能钻入孔洞,但木轭被四面的海风不停地吹动、漂荡;如果海面的面积很狭小,也有可能钻入孔洞,但海面极其辽阔;如果木轭上有许多孔洞,也有可能钻入,但只有一个孔洞;如果盲龟的眼睛能看见,也有可能钻入,但盲龟看不见木轭和它上面的孔洞;如果盲龟频频地浮出海面,也有可能钻入,但盲龟每经一百年才浮上一次。所以,盲龟的头部极难钻入木轭的孔洞。得到暇满人身就像这样困难。
在这个比喻里,“和三千大千世界同等大的海洋”,表示众生受生的三界极为广大;“海面上木轭的孔洞”,比喻有闲暇、修法条件圆满的人身;“四面的海风不停地吹动”,比喻内心邪分别的业风不停地吹动;“盲龟”,比喻无明深重的众生,不知什么应取、什么应舍,没有打开明辨慧眼;“深海之底”,比喻恶趣受报时间漫长、难以超升;“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比喻长劫受报后,终于得到了一次善趣身;“又下落海底”,比喻得善趣身后又堕入恶趣。
总的意思是说:由于没有开启慧眼,不知何取何舍,恒时都在随邪分别的业风漂荡,长劫沉沦于深深的恶趣,即使侥幸再生到善趣,也无法摆脱无明和邪分别,转瞬又堕入恶趣,因此在三界广大无边的生处当中,极难得到暇满人身。
3、线入针孔
有人站在须弥山的山顶上放下一根线,另有一人站在须弥山的山下拿着针迎接,有极猛的风吹刮着线,线刚好穿入针孔的机会极其渺茫。暇满人身比这还要难得。
4、鼓面撒豆
从天空中密密麻麻地降下豆子,这些豆子要能停留在鼓面上,极其困难。绝大多数都落在鼓的外面,即使有少许豆子落在鼓面上,也立即弹起,掉落在外。得人身就像这样困难。
整个三有生处是一个很大的区域,只有落在很小的人类的鼓面上,才得到了最妙的暇满人身。无数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天人死后像豆子一样从天掉落,绝大多数落不到暇满人身的鼓面上,都堕入了鼓面外广大的恶趣区域。
诸天最希愿的是死后能生在人间做人。天人们对即将死去的天人祝愿说:“愿你生在安乐趣中。”(“安乐趣”就是指人趣。)可是大多数天人死后没有福生到人间,都掉到恶趣深渊里去了。
其它的比喻:芥子撒向朝上的针尖,芥子极难立在针尖上,得暇满人身就像这样难;在垃圾堆里极难拾到如意宝,得暇满人身就像这样难;极难见到昙花盛开,得暇满人身就像这样难。
(三)以量难得
在众多的有情类中,得暇满身的比例是极小的。经上说:地狱的众生像大地上的微尘那么多,饿鬼像弥满虚空的暴风雪雪粒那么多,旁生像酒糟那么多,而善趣人天的数量像指甲上的尘土那么少。又说:六道各类的有情,上上和下下相比,下下有情像大地上的微尘那么多,上上有情像指甲上的尘土那么少。
有人问:为什么下下的有情数量这么多呢?这是因为:因上造不善业的人非常多,造善业的人极为稀少;而且造很大不善业的人极多,造轻微不善业的人极少。这就像走在非常光滑的冰面上,极容易滑倒一样,众生造恶业堕落是极容易的,造善业上升却非常困难。
所以,在众多的有情类当中,得暇满人身是极罕见的。帕当巴尊者说:“总体上见诸类有情身时,几乎没有得人身的。各别地看单个有情身时,得人身也只是有可能性。”意思是说,把无数的有情身合在一起看,清一色的都是非人类身,几乎见不到人身。而各别地看每一个有情,看他能不能得人身,结果也只是有一点可能性。
一蹉百蹉
有人想:受恶趣苦,消尽了往昔的宿恶,就还能再生在安乐善趣,所以不难脱离。其实,堕在恶趣中,正受苦时,时刻唯一是生恶念、造恶业,从恶趣死后还需要转恶趣,极难解脱。
古人说:“今生若不修,一蹉是百蹉。(今生若不勤修,就会一错而连着一百生都错过。)”这个人身最难得到又最易打失,一念之差就落入恶趣,三途进去容易、出来难,“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佛经上说,有些蚂蚁直到七佛过后还在做蚂蚁,有些鸽子经过八万劫还没有脱掉鸽子的身。)”所以,我们得人身难,遇佛法更难,遇到即生成就的法门能够信受更是难中之难。如果这一生错过,打失了人身,哪一天能再得人身呢?又哪一天能再遇佛法呢?又哪一天遇到即生成就的法门而且信受呢?这何止是错过百生,是错过千生、万生乃至无穷生啊!
珍惜福分
《云居山志》上记载,慈觉禅师行脚,去云居山参学。前一天梦到伽蓝安乐公对他说:“你从前在这座山曾经扛过一担土,这次来只有一碗粥的缘分。
第二天午后上山,吃了晚粥,僧值路过寮房,和他发生争吵,结果被逐出山门。慈觉禅师心中觉得很惊讶。
过了十年,慈觉禅师在卧龙先禅师处得法。南康太守张公和慈觉祖师非常熟悉。这时,云居山正好空缺住持的位置,就请慈觉禅师来云居山开法。慈觉禅师很高兴地答应下来,认为过去做的梦这回不灵验了,准备在第二天上山。当晚在麦洲庄住宿,忽然迁化。
所以,因果丝毫不错,点点滴滴都是由前因所定。能在道场住一天,就要有一天的福分;能住一百天,就要有一百天的福分;哪一点是空得的呢?都是福德所感。所以不要认为我住道场一百天和住五十天是一样的,其实不一样。有住一百天的福,才能住一百天;福报再大,就可以住两百天;没那个福,只能住一天;福再少,进门一小时就打道回府。
举一反三,去观察自身暇满的每个方面,都是由前世的善业因缘而来,要有清净戒、清净善法、清净愿,非常不容易!
比如,坐在这里看一本经书,安心地坐三个小时,不受打扰,就是莫大的清福!身心是健康的,不瞎也不呆,看书时没有邪见障在心里,又有清净的善愿,愿意学法,这样念念心缘于法,世上有几个人有这样的福呢!
从这里去体会,哪一点不是前世的善根因缘所感?这样去计算,才相信以无量劫的因缘才造就了暇满人身宝,没有无量的善业因缘不可能出现这么好、这么圆满的身。
比如现在教一个小学生,哪怕教会他写几个字都要好多天,何况真正让他去行善、去持戒、去发愿、去长年这样做呢?这要积聚多少因缘,才能让他自愿这样做啊!而这样做到的就是非常稀有、珍贵的善根,我们今天学法的福分,就是由这样的善根感得的。所以现在哪怕两分钟学佛法的安闲,也是珍贵的福报。
也许你认为两分钟的安闲算不了什么,我问你:以众生堕在地狱中的处境来说,他在亿万年当中能出现这样的两分钟安闲吗?像人间坐在这里安心地听佛法,他是多少亿年也梦不到的。
又比如一只黄牛,在它一生十来年的时间中,出现过一刹那这样的福报吗?它能享受到这样的清福吗?它前世没有种这样的因,所以一生只有在劳苦中度过。
又比如地球上不信佛的那些在商界、政界、学界、演艺界的人,谁有这样的两分钟呢?
这才理解顺治皇帝的出家诗:“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这个“僧家半日闲”是皇帝身上求之不得的,他羡慕这样的清福,他求不到一天安闲无事。这才知道,我们身上拥有的是修法的清福啊!
北俱卢洲、天上的人有福报,但不是暇满,修不了佛法。整个北俱卢洲人的福报,加起来比不上我们现在一天闻思修佛法的福报大。人间一亿个比尔·盖茨的福报也比不上我们半天学佛法的福。这才知道暇满珍贵。这才知道有半天听法、学法的福,是所有北俱卢洲人、所有欲界天、一亿个比尔·盖茨都得不到的。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么珍贵的时间白白地浪费掉?就像把如意宝随随便便扔掉一样,用它去搞贪嗔痴。把亿两黄金买不来的暇满时光,拼命在手机上“哗啦、哗啦”地打发掉,这是糊涂到何等地步啊!
真正懂了暇满难得还会问:今天该不该上网打游戏、该不该看电视、该不该上饭店、该不该参加聚会、该不该旅游、该不该装修、该不该逛超市、该不该花几个小时去美容、该不该花半天包饺子、该不该去种花、养鱼、该不该弹琴、炼功,这些通通都没有了。所以了解了暇满的珍贵后,即使有人用亿万美钞跟你换一寸光阴,你也不会换;给你一万辆小车换你三分钟,你也不换。如果有人说:你今天浪费三分钟不学佛法,就给你一亿美钞。你会坚定地拒绝说:我不干!
古人就是这样,他不愿意把宝贵的人身用在无意义的事上。像喀喇共穹格西要出山洞时,有一丛荆棘挡住了洞口。他正想去砍时,转念一想:暇满这么难得,怎么能浪费!他是这样珍惜时间。
所以,珍惜暇满的人不会向无意义的事走一步,倒贴一万元拉他出去吃饭,他也不会去。不要说花两三个小时逛超市,就是超市的老板把整个超市给他端过来,他都不看一眼;就算割半壁江山给他,他都不要,何况区区的一点五欲享受。这时候,他修佛法是一万匹马也拉不动的,他就像是锥子插入地中一样,没有人能把他从修法当中拉出来。
像有的古德,皇帝请他出山做国师,他宁可断头也不去。他把道看得比去皇宫受赏重,比当国师重。现代所谓的世间娱乐,上网、看电视、打手机、看报纸这些,都是糊涂人才会做的事。
接下来再观察“遇佛出世难”。
比如从毗婆尸佛开始,先后有尸弃佛、毗舍浮佛出世。然后在无数劫中都没有佛出世。成劫过去后,到住劫第九小劫,人寿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人寿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人寿减到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人寿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世。释迦佛灭度已近三千年,时值末法,斗争坚固,距离下一尊佛弥勒佛出世,还有五十七亿六百万年。
弥勒佛以后有四个小劫,没有佛出世,到减劫的第十五个小劫中,有九百九十四尊佛相继出世,然后又有四个小劫没有佛出世。到第二十小劫时,人寿八万四千岁,楼至佛出世。然后水火风灾前后出现,世界已坏,是二十小劫的空劫。不知道什么时候佛将出现于世。
所以佛出世难遇,我们这一次有幸值遇佛陀出世,又能听闻到宝贵的佛法,怎么能不倍加珍惜呢?怎么能不昼夜勤学呢?如果这一回错过去,生在无佛出世的时代,那将是亿亿年的长夜黑暗,哪怕连佛经的一个字也不可能看到。那时如何度越生死苦海呢?
就像上面的举例这样,对自己已经拥有的十种圆满,每一种都这样思维:“稀有啊!人身这样难得,绝大多数的众生都只得到恶趣和天人、阿修罗的身,我这次得人身实在稀有啊!”又想:“稀有啊!佛陀出世极难值遇,大多数时间都无佛出世,我有幸生在释迦佛出世的时代,又遇到佛的正法,实在稀有啊!”又想:“稀有啊!行正道断恶行善,实在太难!现在人间大多数人都在执持恶法、舍弃善法,而我能业不颠倒、断恶行善,实在稀有啊!”又想:“稀有啊!我遇上了能趣入无上妙法的正轨,多少人没有机缘趣入佛法,即使信佛也不知道如何趣入修证,而我竟能趣入,实在稀有啊!”按这样,每一条都见到有极多数量的众生不具足,而自己竟然具足,因此应当生稀有心,誓不虚度。
又思维:具备八暇十满中的仅仅一项也非常困难,而自己竟然全部具足。现在得到了这样殊胜的修法所依,不是昙花一现吗?要思维:这么殊胜的人身宝,过去极难得到,未来也难以获得,这一次务必要用它成办究竟大义。
如果在今生拥有人身宝的这段时间,没有用它修持菩提,将来断不可能再得这样的人身,决定漂泊在无有边际的轮回苦海中。由宿世多少积资净障才成就的这个人身宝,决不能空耗在世间现世的事上,唯一要用来修持菩提,这一点极其重要。寂天菩萨说:“由依人身筏,当度大苦流,此筏后难得,愚莫时中眠。”
金厄瓦格西是我们修行人的榜样。他彻底舍弃睡眠之后,一生精进持诵不动佛心咒,到他圆寂时念到九亿。他的上师大瑜伽师对他说:“法子啊!有时要调一调身体。不调身的话,有四大衰退的危险性。”他回答:“是这样的!但一思维起暇满难得,就没有睡觉的空闲。”要这样下至一刹那、一弹指的光阴都不浪费,完全用于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