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皈依问答录》 ︱ 益西彭措堪布.编述 ︱
十四、从三乘观点来讲,有哪几种果归依?特别从大乘的观点来讲,又有哪几种果归依?
答:从三乘观点来说,此三者各有自己所求的菩提果,所以就有了三种果归依。具体来说,即是声闻的果归依、缘觉的果归依、菩萨的果归依。
特别从大乘的观点来说,从所求三宝的成就上讲,有希求自相续真正成就佛宝的果归依,有希求自相续成就法宝的果归依,有希求自相续成就僧宝的果归依。如《圣雄长者请问经》中说:“归依佛即欲得佛果,归依法即欲得正法,归依僧即欲得僧位。”这就是从果归依上讲的。
果归依又可以分现前和究竟两种归依。比如我希求开悟见性,这就是希求现前大乘僧宝的成就;我希求证得真正道谛,就是希求现前的法宝成就;我希求圆满正等觉,就是希求究竟的佛宝成就。但是希求最究竟的成就,即是三宝不二一体。只不过从不同分安立佛法僧,实际上是三宝总集的自性。
答:在因归依时,核心是法宝;在果归依时,核心是佛宝。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在《直指心性注疏》中以窍诀的方式作了如下开示:“誓愿将吾等一切众生皆安置于三宝总集之性,圆满正等觉之位,此乃果归依;誓愿为得彼果,以佛为导师、以正法为道、以僧为道友,而修持甚深微妙法,此乃因归依。此处果归依主要为佛宝,因为佛果是究竟所得之故;因归依主要是法宝,因为其为道之体性故。”
答:以比喻说明。
一、因归依的必要: 比如欲从贫穷中解脱的商人,如果没有能引导的商主,也没有坚固的航船,没有志同道合的同伴,就不可能到达宝洲取宝,也就没有办法脱贫致富。商主、航船、同伴是令商人顺利到达宝洲的助缘,此三缺一不可。假设没有商主,就不知道前往的路线和航行的方法;若没有航船的运载也不可能到达彼岸;若于途中遭受风浪等违缘以及各种需要处理的事务,都需要同伴朋友的帮助。需要具足此三者才能完成这一脱贫致富的大业。同样,要遣除生死的贫穷,趋向究竟解脱的宝洲,也要依止佛、善知识、正法与道友等根本助缘,否则不可能从生死苦海中获得解脱,所以在入道的开始,就需要发誓作三种承诺:一、承诺佛是我的导师;二、承诺佛法是我所修之道;三、承诺佛教僧团是我在菩提道中生死相伴的道友,这就是因的三种归依。只有这样归依而亲近三宝,才可以从生死怖畏中获得解脱。
二、果归依的必要: 比如商人虽然正在渡越大海,但在没有到达宝洲之前,仍然不会遣除贫穷,所以对商人来说必须不能放弃取宝的心愿。哪怕遇到再大的风浪,再遥远的海路,旅途中无论有多么的艰辛困苦,也不能放弃这一心愿。如果中途遇到一些违缘时,就想如此这般辛苦,还是放弃为好,这样心生怯弱者,终究没有办法取得如意宝。与此相同,若没有果的归依,也不可能从生死怖畏中获得解脱。所谓的果归依,如前所说,是为得果而立下的誓愿,也就是说我发誓一定要成就无上菩提。我不求什么人天果位,也不求小乘的阿罗汉果,也不以暂时的大乘学道果位为满足,我唯一志求无上菩提,我的心就是归依无上正等觉佛。就算别人要杀我,我也不会舍弃如此誓愿;就算今生不成就,下一世我仍然要求证无上大菩提,这就是果归依的修法。是一种无悔的决心,是一种坚定的誓愿。
答:要能引导众生到达真正的解脱、成佛,引导者必须具足智悲力三种功德。
导师释迦佛的色身虽然已不在我们这个世间,但是他宣说的教法还留在人间。对他的三藏十二部教典,字字句句经过事实和正理的观察,可以知道导师佛宣说的缘起性空符合法界实相;而外道所宣说的都不是缘起法,不是无因生、就是非因生等,但都违反了法界实相。而且依佛所说的法宝修行确实能够止息三有轮回;但依外道所说的法修行却无法止息三有。
这样从法上,就可以很明确地断定,说法者佛决定具有现见正法的大智慧;而且对这样殊胜的法道,他能毫无自私地对一切众生宣说,这就说明佛具有为诸有情宣说的大悲心;而且通过这样转妙法轮的善巧方便,确实起到了使有缘众生截断三有衰败的作用,导师佛所引导的,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圆满解脱之路,这就说明他具有大威力。因此说一切世界中,最最殊胜的导师,即是断证圆满的佛宝。
因此众生要对佛生起深深的感恩,感谢佛为我们显示了道路,指明了方向;并应该虔诚地祈祷佛,祈愿佛能加持众生的身心相续,能早日、顺利、圆满地走完佛给我们指明的光明的成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