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引路明灯

  • 作者: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 分享到:

接下来,再以偈颂的方式加以总结。

结  文

那莫格热!

至尊三恩德上师,所赐甘露般教言,

遣除相续惑恼热,感念大恩祈悲护。

所得珍宝此人身,较纯黄金更稀罕,

如今倘若不修行,此后怎得如是身?

相续烦恼盛烈火,加上恶业之干薪,

恶友赤风四处起,依此人身亦难得。

戒律不净大地上,信心种子已腐烂,

恭敬苗芽不能生,依此人身亦难得。

闻法之水未引来,思慧耕耘未具备,

增进修行穗不生,依此人身亦难得。

月复一月岁岁去,月亦随日而流逝,

人寿不能久存留,临近到达死主前。

外敌匪兽恐怖多,内在四大不调合,

魔障抢夺自性命,人寿难以久存留。

死主锁链已备好,今年明年即日中,

何时套住不一定,放弃长住打算妙。

且观喜爱住宅者,为使房屋不渗漏,

身语屡屡付辛苦,终无自由弃而去。

说我珍爱此财物,一针亦不施他人,

被死主敌带走时,舍不得中留财去。

声称亲友父母恩,不忍抛弃需长处,

现在死主呼唤时,频频目视弃而去。

说世间事大多数,意义重大而成办,

死时毫毛亦必舍,深思此景诚灰心。

说无空闲修正法,需积财物积福德,

至于死敌关头时,我未完事对谁说?

现今轻视修佛法,注重世间之琐事,

今生后世交界处,除善法外未见利。

若有财物称富翁,有财无法世间人,

将受饿鬼饥渴苦,若富尔时当享用。

无财有法修行人,今生被称穷乞丐,

来世多数生善趣,善法富足方有利。

说离现世之亲友,不得和谐之友伴,

以善法调心相续,圣者僧众成其友。

从不念及自死亡,口口声声大胆说,

帮他亡人作超度,不久自己亦离世。

今生事成称能人,若降敌匪称英雄,

随意造罪称智者,颠倒是非红尘事,

若加观察如儿戏,今生受用虽圆满,

无自由弃他人享,不善恶业毁灭因,

造罪怎能算能人?外敌土匪父母性,

心无怜悯利刃刺,恩将仇报开狱门,

怎能步入英雄列?从事农商养家人,

聚集信财养亲友,称世佛法同进行,

积罪怎能算智者?居于静处每一日,

三门精勤行善法,若说今死亦无悔,

乃真能人然罕见。烦恼怨敌兴起时,

挥舞悲心安忍刃,若能摈除烦恼敌,

乃真英雄然罕见。身不放逸依静处,

语不放逸唱悲歌,意不放逸修慈悲,

乃真智者然罕见。相续谨护腰带松,

正念知惭衣服落,堕罪原形暴露出,

破戒裸奔切莫为。顶需唯一上师饰,

心间佩悲嘎喔盒,六度项链长悬垂,

若带此饰最美丽。身虽佩带珠宝饰,

然心烦恼浊水染,冒出八法之臭气,

诸佛菩萨谴责处。住所故乡毒树上,

相续贪嗔叶繁茂,恶业花开果累累,

若享斩断解脱命。故意服用毒物者,

无智慧人住家乡,忆念死亡劝己者,

住于法藏寂静山。行者岩洞妙宫殿,

成为世人应礼处,彼者美名传十方,

依此可辨贤劣者。故乡住宅人所砌,

静处岩窟天然成,舒心悦意若相比,

世间房屋终塌毁,谁人见之亦哀叹,

修行人之修行房,世人礼绕生信境。

罪人住于父母家,心积贪嗔恶业中,

称我报答父母恩,实将自他抛恶趣。

诚心修法修行人,抛弃父母不会面,

修法父母引入道,回报恩德此殊胜。

于寂静处而享受,知足少欲无尽藏,

无有不足乏少名,此乃真实之富翁。

自无眷仆真舒畅,不护官面真自由,

无有琐事真安乐,日夜怎不勤行善?

妙树凉荫利身体,百鸟齐鸣极悦耳,

野兽起舞真优美,住寂静处最幸福。

故乡增长贪嗔境,青年时代享财物,

同时积累不善业,老态龙钟财受用,

无有主权子孙用,不善罪业留自心,

最终感受恶趣苦,尔时唯成熟自身,

子孙不会分担苦。为他快乐而劳累,

痛苦自受之愚者,若细思维以此事,

毁坏自己今来世。无始以来无论住,

轮回上下各道中,恶业之力而牵引,

感受痛苦与不幸,若善观察轮回处,

当生厌恶尽力断,轮回恐怖之深渊,

昔造罪业果临头,能引后世之痛苦,

永无解脱之时机。自精通造地狱因,

业因果亦无欺惑,地狱业卒擅分辨,

善恶之业于此理,若详分析心颤栗,

怎能不生畏惧感?仅以自心所思维,

身体所行语所说,目视造罪堕地狱,

再三观察此身体,积累恶趣罪业因,

心不堪能似呼唤,地狱痛苦来此者,

依如恶趣之劣身,积累罪因有何责?

依此修法善妙身,若积恶业则应呵。

自获如此妙身时,应灭集谛业惑因,

懈怠痛苦火焰上,加上恶业之干薪,

烦恼之风所吹动,自身点燃痛苦火,

自心是否已着魔?自愚无知蒙蔽心,

着贪嗔魔疯狂者,已被亲友与恶友,

游说之酒所迷醉,今成最重之疯子。

无始以来所积累,恶业毒海涌心中,

又再加上求现世,所积罪业池中水,

自己于己不疼爱,反而自取而毁灭。

相续烦恼魔加持,在此之前于烦恼,

所说惟命是从也,肩负效力之重担,

亦投烦恼敌足下,言听计从反愈厉。

吾等即应从今起,爬至烦恼敌头上,

不听从其所摆布,自己随意当做主。

无误抉择善与恶,罪恶视为祸殃后,

不让点滴住相续,立即忏悔得清净。

善妙功德如意宝,于自相续宝库中,

一点一滴而积累,任惑心敌不欢喜!

善恶地位当调换,苦乐地位当调换,

今生来世当换位,不积罪业弃痛苦,

舍弃今生求后世。往昔自心未得乐,

今以善钩勾招之,以往所有之恶业,

今如灰尘向外倒。今现一惑二对治,

今现二惑八对治,相续盛燃对治火,

猛加正念之干薪,今烧对治之烈火,

烦恼飞蛾敢看否?将被火焚莫近前。

劝汝迅速去往于,无对治心之暗室。

今后无有机会来,如我对治之灶前,

如是行者虎劲歌,寂静林间中传出。

若未逐出烦恼敌,则彼猖狂卧吾心,

派出妄念之信使,招集恶业之军队,

驱赶善心之民众,与惑敌战称行者。

自为烦恼所控制,称大上师大法师,

亦非如理修行人。日日夜夜手不离,

摧毁烦恼对治刃,正知哨兵守岗位,

精进骏马需具备。多种对治烦恼刃,

念无常刃最锋利,贪心嗔心与痴心,

烦恼军官一出现,立即挥起断其头。

摧烦恼敌之兵器,舍弃其一握其二,

复舍苦苦觅其他,关键时刻手空空,

被烦恼擒遭殴打。无有实修之懦夫,

不能战胜烦恼敌,故握一把对治刃,

与之殊死作搏斗。行住坐卧一切时,

当如野兽假寐般,观察惑敌是否来,

远远出现则备战,彼勿说近无常刃,

甚至看亦不敢看。嘎单一脉相传师,

至己根本上师间,碎尸万段烦恼敌,

均依利刃无常观。上师标志即是此,

切莫舍之推敌众,弃此它刃无可寻,

过去未来今出世,所有一切佛佛子,

亦唯依此无常观,利刃胜伏四魔众。

上师顶上坚头盔,戒律结实之铠甲,

善友庞大之军队,无常最利之兵刃,

精进驯良之骏马,具备此等之士夫,

纵然魔军如海涌,无需畏惧轻易胜。

不离怙主上师尊,无官靠山亦心甘;

不离道友之军队,远离亲友亦心甘;

不离知足内财产,外无财物亦心甘;

不离精进好坐骑,无血肉马亦心甘;

挥舞无常此兵刃,无铁小刀亦心甘;

不离寂静之圣地,遗弃故乡亦心甘。

不住家乡赴静林,静处行者之故乡;

弃离长官依上师,上师老父乃法王;

抛弃亲友依法友,道友行者真亲人;

舍弃财物依知足,知足行者之财宝。

自身受用诸亲友,不能常存坏灭法,

诚心忆念生厌离。心不随从放逸转,

三门谨慎宫殿中,清清净净而安住,

修行人之好传记。渐进而修道次第,

自心每一修法量,尚未真正生起前,

切莫跨越而修行,如此速生证相德。

仅修一次不足够,当活到老修到老,

人生百年如一日,坚持不懈而精进。

具恩上师如意宝,作为真实佛陀想,

观于顶上求加持,观于心间修净信,

日日夜夜恒祈祷。除上师外无他佛,

诸佛上师之本体,生起信解而祈祷,

已为上师所摄受,一切证相自然生。

珍宝出离菩提心,证悟无二正见义,

勤修生圆之次第,彼等相辅相成也。

前前产生后后果,此等互为不可缺,

希望精通实修要。实修佛法之心语,

为令居静处行者,心生欢喜而奉献,

活佛假名札嘎我,无修行然通道歌,

一心喜爱寂静山,身体远离诸愦闹,

语说静处之功德,所修之法念无常。

真实佛陀上师尊,加持相续成法藏,

加持语言如笛音,加持身体具实义,

愿以教言甘露蜜,速遣众生惑恼热,

令诸有情皆获得,佛陀四身之果位。

无修行者之忠告,静处行人之山法,

住山不可缺少法,修法根本即此论,

亦是勤修之助伴,开示善说之上师,

劝心修法鼓励者,遣除修法之魔障,

如理修行需此论。世间法之好武器,

价值连城此山法,称赞其为宝鬘论,

此串珍珠献行者,愿能欢喜而接纳。

居于寂静处的所有修行人均需要的这部山法宝鬘论,对于放下今生、依止静处专心致志实修《菩提道次第广论》与略论以及大乘之修心窍诀的所有住山修行人在即生中如何才能与法相应的道理,应自己许多舍弃今生的住山弟子再三诚恳劝请,有札嘎活佛名称的罗桑华丹真年札依据噶当新旧派的诸多大德自然流露的教言,于康区霍库地方炉霍境内神山处稳固尊胜寺附近远离世间喧闹有数百忆念无常、看破今世的瑜伽行者居住的极为幽静、极为神圣的给它山沟处,撰著圆满。此论由诚信佛法的汉族比丘释慈氏记录。以此论典愿使佛法如意宝通过讲修之方式得以广泛弘传、长久住世。

译于色达喇荣寂静圣地

二○○二年十月二十日

零零二年七月

[NextPage前世今生论]

慈诚罗珠堪布著

索达吉堪布译

译序

这部《前世今生论》是作者慈诚罗珠堪布熔佛教之戒律、因明、俱舍等佛法内容与现代心理学、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理论与实际发展成果为一炉,并以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量真实事例为论据与补充,经过反复斟酌、仔细权衡、深入思考后创作而成的一部论典。通过佛法与科学多方面的比较说明,一方面找到它们的相异之处,一方面又挖掘出二者可互为印证的地方,并最终从科学与佛法互不相违的角度论证了前后世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相信此书的出版必会增上人们对前后世存在之理的信解,并有助于廓清长期以来蒙蔽在众人心头的有关前生后世的疑云。

针对目前的实际状况而言,很多人因为从小就接受机械唯物论及庸俗无神论的熏陶、教育,故而在不经过任何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轻易就把前生后世之理念与迷信、落后、麻痹人灵魂的道德说教等负面概念联系、等同起来。具体说来,有些人根本就不承认心识的连续、迁流性;有些则半信半疑;还有一些尽管从表面看来也在学佛,但因他们无法从教证、理证两个方面牢固确立前后世及业因果存在的必然性,故此类人的见解一点也不稳固,随时就有可能发生摇摆。正是为了上述人众能真正明白事理,作者才将佛法与现代科学原理结合起来,详细论证了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其实佛教理论本足以揭开生死变迁的秘密,但因其阐述的道理非常深奥,而很多人又对它怀抱极大的偏见,故作者才借助科技理论及当今发生在众多国家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以现代人能接受的口吻、与他们的心性十分相合的例证、语言,有理有据地阐释了关于前后世的正见。文中不但有佛教的教证、理证,亦有科学及人们的实际生活所提供的道理与说明,想来无有成见者接受起这些论述、论点应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究实说来,佛教徒也罢,非教徒也罢,承认并按照前后世的法则行事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如果否认心识的流转、迁移,人们必将毫无禁忌地为所欲为,这一点正应验了《涅槃经》中的那句话:“不见后世,无恶不造。”是故懂得前后世的道理对当代社会的健康发展、现代人群的人格改造皆具重大意义与现实作用。

环顾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明白并遵守前后世及业因果规则的人诚可谓少之又少。在经济狂潮的推动下,金钱至上已成为太多人恪守于心的座右铭。古代的文化传统与道德观念日渐退出现代人的生活领域,人们对内心科学的轻视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在给别人讲经说法的法师或世间老师、教授、学者中,有些只懂佛理,对科学则一窍不通;有些又满肚子世间学问,对佛法则知之甚少,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以完成弘法利生之责的人实属凤毛麟角。不过在作者的相关著作中,这二者一直都被他有意地融合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佛教,又用佛法鉴别、观照科学,这是贯穿于堪布一系列佛学著作中的一个明显特征。

在本书中,作者运用了许多非常精彩的能证明前后世客观存在的发生在世界各国的公案,在品味作者对它们的分析时,大家一定会对不可思议之众生业力、不可思议之佛法奥义均生起信解。由于他本人一贯喜欢并只说实话,且以令众人了知前后世、虹身成就等现象之本质为己任,因此多年以来,他多次排除障碍,不惧艰难险阻地奔赴一些地方,亲身采访、调查了一批涉及到此类事件的当事人,并获得了很多第一手的宝贵资料。本书正文之后即附有两篇这样的访问记,面对这些查有实据、无懈可击的事例,不知那些顽固坚持生命断灭论的人们又该作何感想?

面对这本《前世今生论》,真希望当代以及未来的读者们都能擦亮慧眼,静下心来反观反观自他于永无止境的轮回跑道上争先恐后、盲目漠然地冲向痛苦深渊的情景;更希望大家都能借着本书出版的因缘,重新审视一下生死名利竞赛场的本质,以及被我们无数次践踏过的人身及生命的本来意义!

我们理当知晓,自身在今生中所感受的一切,其实远在前世就已埋下它们的根;而如果要了知来生的实际境遇,省察省察今生的所作所为即可了然于胸。此中道理恰如《华严经》所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无量寿经》中也说道:“人于爱欲中独生独死,独来独去。”因此我们理应精进行持善业,这样做才能对今生来世带来永不会空耗的实际利益。《大智度论》又云:“今世与后世,行法则安稳。”这其中的道理我们也应完全通达。对一个智者来说,即便不懂得外在世间之学问也无甚可遗憾、后悔之处;但若不能掌握自他之心识不断流转这一基本原理,那就实实在在有负智者之名了。

试图求取人生最高智慧的人们,不妨从前生后世之理直下深入进去,以此途径也许能最终打开佛法终极智慧之门。假如人人都能从佛陀教法中汲取最究竟的理智结晶,则此世界当下就可成为净土,所有众生都能尽享暂时乃至究竟之快乐幸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