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记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记》 ︱ 智圆法师 讲授 ︱
第二十 系念必得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法藏菩萨发愿说:如果我成佛,十方世界中的任何众生,只要听到我的名字之后,系念我的国土,修集种种功德,以至诚的心把这些功德全部回向,愿生到我的国土,这个众生就决定能够往生。如果不能往生,我就不成佛。
对于这一愿,关键需要理解三个内容:第一个是“系念”,第二个是“植诸德本”, 第三个是“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理解了这三个内容,就把握住了大愿所说的往生条件。按照这样的条件,尽量与大愿相应而修持,就决定可以往生。
首先讲“系念”的内容。所谓的“系念”,就是把心念系在一个地方,丝毫不想其它。“系念我国”,就是一心一意地想着极乐世界。这个“系念”,借助世间的比喻就比较容易体会它的状态。比如在外漂泊很久的人,会常常地思念家乡,魂牵梦绕。又像幼小的孩子离开母亲之后,会一直想“我要找妈妈,我要见妈妈”,像这样一直念着、想着阿弥陀佛,就是系念。或者像久久被关在监狱里的人,想着高墙外的自由天地,非常渴望回到那片世界里去。我们被无量劫关在三界的牢狱里,一心想着回极乐世界,就是系念。
“植诸德本”,就是修种种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作为往生的资本。比如,世间法方面修孝、悌、忠、信等善根,出世间法方面修出离心、菩提心、六度四摄、闻思修、精进念佛等,只要回向往生,都成了净土资粮,下至不谨慎造了罪业,猛利忏悔后回向西方,也成为净土资粮。修这些资粮是成就往生的资本,所以叫“植诸德本”。
“至心回向,欲生我国”,就是把所修下至点滴的功德,都回向自己和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往生论注》上讲:“回向”,就是回转自己的功德,普施给一切众生,愿共同见阿弥陀佛、共同生安乐国土。所以,所回向是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的地方是自己和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这就要求求生净土的人,不论自己闻思修的功德,还是救灾、扶贫等种种慈善功德,都必须回向自他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世人天福报。而且,必须用至诚的心来回向。古人说“不诚无物”。内在没有诚心,只是有口无心地念念,那就像画中人,有人的形相却没有人的内涵,这就很难起到把善根转向实现自己所愿、以及让善根转成广大无尽的效果。愿文清楚地要求“至心回向”,就是要从心的深处发出真心来回向。因为回向就像司机手把方向盘,转向哪边,车就开向哪边。所修的功德以至诚心往哪边回向祈愿,就往哪边成熟果报。完全是用自己的心来操作、来祈愿,而心这样祈愿,就会按这样实现。这就是唯心变现的规律。所以,至心把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就都成了净土资粮。
如果能按照以上愿文所说真实地去做,就决定往生极乐世界,这叫做“系念必得往生”。
下面讲两、三则往生事例作为证明: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高僧,叫昙鉴,年纪很小就出家,依止竺道祖为师。他生活俭朴,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普通饭菜,持戒非常精严。后来,他到各地宣讲佛法。一次,到了荆州江陵辛寺,那时他六十多岁,净土的信愿十分坚定,一生中所修的点滴善根,都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誓愿见到阿弥陀佛。
有一天,他定中见到阿弥陀佛。佛用水洒在他脸上,说:“洗涤尘垢,清净心念,你的身口清净了。”又从瓶里拿出一枝莲花给他。
昙鉴出定之后,就嘱咐自己的后事,和寺庙里的僧人叙谈生死无常。夜深了,僧人们都回到自己的房间,只有昙鉴一个人在走廊下边走边念佛。到了五鼓时,他念佛的声音更加高亢。天亮之后,弟子们按惯例来问讯,只见昙鉴结跏趺坐纹丝不动,近前一看,已经往生了。这一年,昙鉴七十岁。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昙鉴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就像现在有的人一心想去美国留学,全副心思都用在准备“托福”考试、办签证、申请学校、筹措留学经费上。几年时间当中,心就一直拴在去美国这件事上,这叫做“系念美国”。而昙鉴一生最大的目标是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他做任何功德,都摄集起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他是发了誓愿一定要见阿弥陀佛不可。所以功不唐捐,临终之前在定中见到阿弥陀佛,非常镇定安详地往生西方。
再看一则事例:
晋朝有一位慧恭法师,他到江西庐山进入莲社,和僧光、慧兰等人是同学。僧光等人的修学不如慧恭,但他们虔诚系心净土(注意“系心净土”四个字)。
有一次,慧兰对慧恭说:“你虽然用功地学了很多、听了很多,却不知道经上说,这就像聋子弹奏音乐,虽然能取悦听者,自己却听不到什么。”慧恭对此并不信服。
后来,七年之间,慧兰等人都往生了极乐世界,走的时候都有很好的瑞相。又过了五年,慧恭生病了,病情越来越重。他感叹:“六道轮转,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死生去来,我归向哪里呢?”这样说着,泪如雨下。他诚恳地礼拜阿弥陀佛,誓愿求生极乐世界,心念专注,丝毫没有间断。
这时,忽然见阿弥陀佛手拿金台来迎接他,而且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乘上了金台,又看到慧兰等人在金台的光明中对他说:“长老已经受生极乐世界上品,我们不胜欣慰。只是遗憾沉溺在五浊的时间久了一些,极乐世界来得太晚了。”
慧恭这一天告别大众,欣然圆寂。
慧恭法师最初因为自己博学广闻、智慧超人,所以非常自负,并没有专志求生净土。同学劝他,他也不以为然。后来,他生重病,面临生死的严峻考验,才知道凭自己的力量不能了脱生死。死后到哪里去呢,毫无着落。由此才生起大忏悔心,流泪、叩头,发起誓求往生的心,一心归向净土。因为他一心系念,无一刻间断,很快感得阿弥陀佛现身拿金台来接他上品往生。
蕅益大师也有类似的示现。他年轻时是参禅开悟的。传记上讲,他二十五岁入径山坐禅参究。到第二年夏天,用功到极处时,身心世界忽然消殒。由此知道这个身从无始劫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只是坚固妄想所现的影子,刹那不住,的确不是从父母生的。这时,一切经论、一切公案无不现前,无不通达。久之,胸次空空,不再留一字脚。这是他开悟的情况。
后来五十六岁时,他给一位居士写信说:“我今年夏天,两次大病,面临死亡。秋天刚阅完大藏,入冬以来病得更厉害,七天七夜不能坐卧、不能饮食,百般治疗,没有效果,无法解除病苦,只有痛哭着称佛菩萨名号、求生净土而已。具缚凡夫损己利人,人未必能利益到,自己受到的损害竟然如此。平时唯一在心性上真实用力修行,尚且不得力,何况平时只在文字上用力的人?出生死,成菩提,决非容易的事。”
蕅益大师这番话对自负高慢的人不啻是当头棒喝。大师是大彻大悟的祖师,几十年中在心性上真实用功,重病来临时还不能化解,只有仰仗佛力求生净土。何况一般凡夫,薄解浅修,业习深重,又怎能敌得过生死呢?
以上两位高僧的修行经历让我们内心惊动。每个人都要从中吸取教训,平时就要老实按愿文所说一心系念极乐世界、所修任何功德都至心回向、发愿求生净土,这样才能即生了脱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