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安乐集卷下

《安乐集讲记》 ︱ 唐并州玄中寺道绰禅师 撰丨智圆法师 讲解 ︱

故《大经赞》云:“安乐菩萨声闻辈,于此世界无比方,释迦无碍大辩才,设诸假令示少分。最贱乞人并帝王,帝王复比金轮王,如是展转至六天,次第相类皆如始。以天色像喻于彼,千万亿倍非其类,皆是法藏愿力为,稽首顶礼大心力。”

所以《大经赞》里说到:“安乐世界的菩萨和声闻辈,他们的庄严等的功德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可比拟的例子,释迦如来以无碍的大辩才,以比喻为我们显示少分:最下贱的乞人站在帝王身边,与帝王的相貌相比,相差悬殊;而帝王站在金轮王旁边,也是像最贱乞人站在帝王旁边那样,相貌相差悬殊;如是从四天王天展转比到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次第都有这样的最贱乞人和帝王相貌的差距。然而以六欲天最高的他化自在天的色相来比拟极乐圣众的相貌,千万亿倍也比不上,这都是法藏本愿力所成就的,使得众生一经往生就得到极其殊胜的相好,以此推展开来,其他神通、道力、说法、度生、总持、等持等都极其殊胜,由此稽首顶礼具有大心力的阿弥陀佛。”也就是说,以阿弥陀佛智慧、悲愿的力量加被在往生者心上,能够一瞬间就得到千万亿倍超胜诸天的不可思议的果德。

第十大门当中,有两番料简:第一、依据《大经》证明,十方诸佛无不劝导本土众生归向西方,十方菩萨无不同生极乐世界,十方人天都有意共同归于西方佛土。第二番料简,解释回向净土之义,说明去极乐世界就是去成就佛道的。到了净土所得功德,是此世界人天境界的千万亿倍也比不上的。

第十一大门中,略作两番料简:第一、劝一切众生托善知识作向西意;第二、死后辨生缘胜劣。

第一、劝托善知识者。

依《法句经》,与众生作善知识:“有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善知识也?’佛言:‘善知识者,能说深法,谓空、无相、无愿、诸法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究竟如如、住于实际。然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一切诸法,是为善知识。善知识者,是汝父母,养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识者,是汝眼目,能见一切善恶道故;善知识者,是汝大船,运度汝等出生死海故;善知识者,是汝絚绳,能挽拔汝等出生死故也。’”

第十一大门中,略作两番料简:第一、劝一切众生托善知识缘发起向往西方的意乐。这部分内容是让我们看到,善知识是这个世间的导师、眼目,尚且要求生西方来免除退堕、圆成佛果,何况一切有情众生?所以普劝一切众生发起求生西方的意乐。第二、辨别死后受生净秽刹土的胜劣差别。

第一、劝托善知识缘发起求生西方意乐,先依《法句经》,说明给众生作善知识需要具足的德相:“有宝明菩萨对佛说:‘世尊!怎样叫做善知识呢?’佛说:‘善知识,能宣说深法,所谓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诸法平等,没有业因、没有果报,无因无果,究竟如如,住于实际。然而在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一切法,这就叫做善知识。善知识是你的父母,养育你等菩提身的缘故;善知识是你的眼目,能令你见到一切善恶路途的缘故;善知识是你的大船,能运度你等出离生死苦海的缘故;善知识是你的绳索,能够救拔你等出离生死险难的缘故。’”

又劝:“虽与众生作善知识,必须归西。”何以故?由住斯火界,违顺境多,多有退没,难出故也。

又劝道:“虽然为众生作善知识,但自己必须归向西方。”什么缘故呢?因为住在这样的火宅里,违顺的境界很多,一遭逢时就容易生贪嗔,以致退没道心而难以出离,所以自行、化他都要以西方为归。

是故舍利弗于此发心,修菩萨行,已经六十劫,逢恶知识乞眼因缘,遂即退转。故知火界修道甚难,故劝归西方。一得往生,三学自然胜进,万行普备。故《大经》云:“弥陀净国,无造恶之地如毛发许也。”

以此界退缘多故,所以舍利弗当初在这里发心修菩萨行,已经过了六十劫,后来遇到恶知识向他乞求眼睛的因缘,他无法忍受众生邪行,就退了大乘心。所以要知道,在火宅里修道是很难的,因此劝导首先归往西方。而一得到往生,戒定慧三学自然有殊胜的升进,普能具备一切万行,顿时得不退转,能究竟完成佛道。所以,善知识尚且求生西方,一切众生也应该求生西方。《大经》里说:“弥陀清净国土,没有毫发许的造恶之地,即永绝一切造恶的因缘。”

第二、次辨众生死后受生胜劣者。

此界众生,寿尽命终,莫不皆乘善恶二业,恒为司命狱卒,妄爱烦恼,相与受生。乃从无数劫来,未能免离。

第二、辨明众生死后受生的胜劣差别。

此界众生到寿命穷尽时,无不乘着善恶二种业,恒时为司命的狱卒、内的虚假贪爱烦恼所系,形影不离般地受生于此界中。这是从无数劫以来,都没能避免的。换句话说,每一世都是在三界里受生,死时不得自在,被业力牵引。外有司命的狱卒处置,内有妄爱的烦恼牵制、驱使,就这样不断地受生三界而无法了脱生死之苦。

然而,如果能够回心趣向西方,那就得到阿弥陀佛特别的救度、不被阎罗狱卒所阻,也就能即生超出苦海。

若能生信,归向净土,策意专精,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音圣众,光台迎接。行者欢喜随从,合掌乘台,须臾即到,无不快乐,乃至成佛。

如果能生起信心,归向于西方净土,然后策励自己专一、精进地在这个要点上用功,到了临欲命终时,阿弥陀佛和观音圣众就会显现光明台前来迎接。行者一见佛内心欢喜,随从佛后,合掌乘着莲花台,须臾间就到了净土。一往生后,无不畅快、庆慰平生,因为已经得解脱了。从此直到成佛之间,再也没有忧虑。我们想到这一点,应当一心希求这个大利益。

又复一切众生,造业不同,有其三种,谓上中下,莫不皆诣阎罗取判。若能信佛因缘,愿生净土,所修行业,并皆回向,命欲终时,佛自来迎,不于死王也。

而且一切众生造业都不相同,有上中下三种情况,然而都要随业力到阎罗王那里接受审判。但是也有不为阎罗所管的路线,就是能以信佛的因缘、愿求生净土,所修的行业全部都回向往生。到了命终时,佛自然来迎接你,再也不受死主阎罗的管束。这里最后一句说的就是信愿行,这是特别的缘起。

第十一大门中,略作两番料简:第一、一切善知识都要生西方来达到不退,何况其他人呢?第二、比较众生死后在两土受生的胜劣因缘,劝令求生西方。

第十二大门中有一番,就《十往生经》为证,劝往生也。如佛说生阿弥陀佛国,为诸大众说观身、正念、解脱。

第十二大门只有一番论述,是以《十往生经》作为证明,劝导众生往生。如佛所说生阿弥陀佛国,为诸大众说到观身、正念和解脱。

《十往生经》云:“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观身之法,其事云何?唯愿说之。’

《十往生经》说:“阿难问佛:‘世尊!一切众生观身的法门如何行持呢?愿佛为我等宣说。’

“佛告阿难:‘夫观身之法者,不观东西,不观南北,不观四维上下,不观虚空;不观外缘,不观内缘;不观身色,不观色声,不观色像;唯观无缘,是为正真观身之法。除是观身,十方谛求,在在处处,更无别法而得解脱。’

“当时佛告诉阿难:‘观身的法门,不观东西,不观南北,不观四维上下,不观虚空;不观外缘,不观内缘;不观身体的色,不观色声等,也不观色像;唯一观无缘,这就是真正的观身之法。除了这样观身,你在十方世界里寻求,在在处处,再没别的法子让你得解脱。’

“佛复告阿难:‘但自观身,善力自然,正念自然,解脱自然。何以故?譬如有人,精进直心,得正解脱。如是之人,不求解脱,解脱自至。’

“佛又告诉阿难说:‘只要这样观身,善的力量自然就有,正念自然现前,解脱自然得到。什么缘故呢?好比人以精进、正直心,就得到了解脱。这样的人不求解脱,解脱自己来。’

“阿难复白佛言:‘世尊!世间众生,若有如是正念解脱,应无一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

“阿难又对佛说:‘世尊!如果世间众生都有这样的正念解脱,那应当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等任何三恶趣的现相。’

“佛告阿难:‘世间众生,不得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皆由多虚少实,无一正念。以是因缘,地狱者多,解脱者少。譬如有人,于自父母,及以师僧,外现孝顺,内怀不孝,外现精进,内怀不实。如是恶人,报虽未至,三途不远。无有正念,不得解脱。’

“佛告诉阿难:‘其实世间众生,非常难以获得解脱。什么缘故呢?因为一切众生都是由于多虚诳、少真诚,很少有一个正念。以此因缘堕地狱的很多,解脱的很少。好比有人对于自己的父母以及师僧,外面现孝顺的相,内心怀着不孝;外面显现精进,内在怀着不真实的心。像这样的恶人,虽然报应还没来,但是离三恶趣也不远。以无正念的缘故,不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