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净心引导讲记

《净心法要》 ︱ 益西彭措法师.译讲 ︱

戊三、善心分三:一、下品善心 二、中品善心 三、上品善心
如同十指粗细不等,善心也有上中下三品之别。
己一、下品善心
所谓下品善心,即为求后世圆满而行善的发心。若以来世不堕恶趣、往生人天为目的,则不论行持何种善法、做多少善事,都只是行持下品善法。
一方面由于因果丝毫不爽,以下品善法也能成熟善趣果报,但因为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往生人天,并无一念希求解脱、成佛之心,发心既为下等,果报当无殊胜可言。
虽然中阴时凡夫难免急于寻求人天的生处,但现在存活时,若也只求人天果位,则发心未免太过狭小。因此从长远来说,只求人天小果只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做法。
只为求得善趣而行善,即使以大善业而报得一百次人身,若能以此人身行持善法,也算可以;但倘若只是造恶,比如:做屠夫,一日杀害上百条生命,或者平日不行善法,心无慈悲,只是损害众生,为了一己之利而不顾他人利益,像这样不调柔的人身,即使得到也毫无意义。
倘若得到百次人身之后,轮回就此结束,则也不必担忧;然而,轮回并不会无故中止。一百世中不行善而纯粹造恶,则在百世善果穷尽时,不但没有了断轮回,反而要堕入更悲惨的地狱。
如此观察,得百世人身有无利益呢?不如一百世转为牛马等食草动物,因为它们除了误食草中的小虫之外,不会造杀生、毁谤三宝等恶业,而且,这也是它宿业苦报即将受尽的最后阶段。
虽然牛马等遭到宰杀时也很痛苦,但它们一生中没有造过严重的罪业,临终时,若往昔的善业成熟,就可以上升善趣。然而,人在一百世中造了严重的罪业,百世福尽之后,就要饱尝惨重的苦果。所以,不得暇满而只得一般的人身,还是很难行持殊胜的善法。
那么,自己来世能否得到暂时的暇满人身呢?
这可依等流果来衡量,即:自己今生喜欢做什么,来世就会做什么。如果现在凡事不考虑他人,只顾自己,由于这种习气所致,来世必定得不到暇满人身。譬如,一个人喜爱武器,嗔心重、脾气大,来世就会转成虎狼之类的猛兽,断难获得暇满。
业果十分微细、丝毫不爽,倘若今生精进行善,则有望获得暇满人身,但若未能修持殊胜善法,即便获得人身,也不是有益之身。
那么,获得天身如何呢?
一般天人寿命很长,生活愉悦,有五欲等众多的享受,不像恶趣有深重的苦受。但是,除了死亡之外,天人陶醉于五欲时,并不觉得时间漫长,而是感觉时间飞逝。然而,由于未能修积善业资粮,天人在临终时须感受极强烈的堕落之苦。
因此,从长远来看,获得人身而不行持善法,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所谓转生人天好,也只是暂时的说法,就长远观察,并没有好的结局。
世间一般善良的人们也行持善法,虽然他们不是以无记心或恶心行善,但遗憾的是,他们大多数所做的也只是下品善法,所以应当改进自己的发心。若最初不能了知什么是广大、殊胜的善法,则行善时往往容易流于这种状态,即使行善多年,也不曾做过真正殊胜、清净、广大的善法。往往自以为善的,却未必是善,自以为行善殊胜、广大,却未必殊胜、广大,这都是由于不明行善方法所致。
所以,将来行善时,不能仅从外在的形相来衡量善的大小。须知,善之大小主要观待发心广狭而安立:若以广大的发心摄持,即便微善也能立即转成大善;若发心狭小,则看似大善也只能成为小善。
因此,不论自己行善还是超度亡人等,都不应只想到来世获得人天善趣,不能这样狭隘地发心、行善和回向。行善时,心中要有远大的目标,要让所行的善法成为大善,依此努力实行,非常重要。
己二、中品善心
若想:我行善如果只是为求现世的圆满或者落于无记,则无大义。即便后世获得人天善趣的圆满,也只是一二生中得到少许安乐,从长远来看,仍然不离生老病死等苦。因此,轮回当中并没有自性是安乐的法,我应从结生相续中解脱,彻底远离生死诸苦。这样思惟而行善的心,称为中品善心。若能认识轮回是苦性,就能发起这样的善心。
有人问:像这样一心只求解脱而不求今生来世,应当属于上品善心,为何判为中品呢?
这种善心只是为求自己解脱,而未考虑到自己今生的父母亲友,更没有想过要帮助三界众生成办解脱,因为发心并不广大,所以只是中品。
有人想:无论如何,他能希求从旷劫生死中解脱,已是难能可贵。
以下通过比喻说明:
譬如饥荒时,当全家人饥饿不堪、接近死亡时,男主人被人请去吃饭,而且满足所有饮食需求。但是,他只顾自己吃饱喝足,压根没有想到家中父母妻儿正遭受饥苦的折磨,即便为家人带一碗饭的善心也没有。这种作法不但亲人不会原谅,世人也不会认同。
“父母妻儿饥饿受苦”,比喻三恶趣众生正饱受痛苦的折磨,没有丝毫安乐。“到了能满足一切所欲的人家”,比喻获得暇满人身宝,不论暂时、究竟的利他,都有能力成办。“到那家时,不念父母妻儿,只顾自己享受”,比喻没有利他之心,只有为了自己解脱生死的小乘心。
此喻充分说明了“不顾众生而只求自己解脱的善心”并不高尚。
那么,以这种心来行善,毫无结果吗?并非如此。以唯求自己解脱的发心来修持,也能获得一己解脱的阿罗汉果。
在上述想法中,有些应当舍弃,有些则须调整,转为更高尚的发心。
所以,我们做加行的准备时,不是以身语的加行为主,主要应审查自己当下的发心,是为了现世,还是为了后世,或者只是为求自己解脱而行善。一旦发觉自己的发心过于狭小,就应及时调整,令其广大。
或者应当这样想:自己能力有限,只能在佛前供一盏灯、磕几个头,倘若发心再不广大,恐怕今生无法成就大善根。无论做任何微小的善行,都应这样策励自己,殷重发起广大之心。
己三、上品善心
有人问:上述想法中,有些应当舍弃,有些则须调整,那么,究竟应发起何种善心呢?
必须作意而发起的善心,应具以下特征:此心一旦发起或者涉及,必定成为广大、殊胜的善根,真正触及了成办殊胜二利功德的关键。不论发心者的性别、外表、地位如何,就业的本质而言,实际已是不可思议的善法。
广大的二利发心粗看似乎不难,然而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其实并不简单。对一般尚未系统实修发心的初学者而言,若最初难以由衷地发起真实的上品善心,暂时发起相似的上品善心也可以。
上品善心的真实体相究竟如何呢?真正具相的上品善心,必须具备两个支分。
一、上品善心体相的第一分
任何善法下至供一盏灯,既可以成为大善也可成为小善。
譬如:骑马的人去往何方,是取决于他牵引缰绳的方向。缰绳牵向左方,马就向左跑;缰绳牵向右边,马便向右跑;左右都不牵,马则不改变方向。
同理,不论持咒还是礼拜,心中或者只希求现世或来世的人天福报,或者只求自己解脱,或者为了利他希求佛果,总之,是何种想法,就会成熟何种果报。譬如:发心只求自己病好,确实也能实现;或者一心为了利益众生,所行善法便成为成佛的资粮。因此,一件善行不能一概决定它是属于上、中、下何种品类,而要根据善心的意乐来判定。
所以,上品善心的第一个体相是:这一善行纯粹是为了利益无量众生。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主要不是以礼拜的数量、供器的品质等外相来判定善法的大小。不必想:以金器供佛,是种下成佛的善根;以银器供佛,是种下成阿罗汉的善根;以土器供佛,只能得到人天安乐。不能如此一概而定。因为:若发心狭小,即使供养百年不灭的油灯,也只能成为暂时获得善趣安乐的因缘;若发心广大,即使以不值钱的土器供灯,也会成为超胜小乘、成办二利的殊胜善根。
那么,以金器供佛和土器供佛是否毫无差别呢?
在广大发心的摄持下,以金器供佛则更加殊胜,这时比用银器或土器供灯,功德更大。虽然佛不会执著供器的优劣,但凡夫会分别金器殊胜、土器下劣,因此供养的意乐、物品等众缘聚合时,随因缘的胜劣差别,果报就有相应的差别。应知,此处强调的是发心须清净、殊胜、广大,而不是说不必以金器供养。
因此,下至供养一盏灯,心中也要有利益一切众生的想法,必须具备发心体相的第一分,而不应狭隘地想:只为我自己、只为我的亲友或者只为本地的人们。应当心包法界、遍缘众生,如此才能产生无量福德。
有人想:我不能利益伤害我的人,我无法利益一切众生。
不能这样想。修法中不能杂有世间的是非恩怨,否则根本无法成办清净、广大的善根。修行人不应将平等作过自己母亲的有情,分成亲怨两类。发心的时候涉及最广大地成办一切有情的利乐,是真正想利益一切有情的关键时刻,不应让偏执的心障碍平等广大的善心。
二、上品善心体相的第二分
所谓利益有情,是不是给予他们衣、食、住、行的利益呢?其实,有情只要凭自身努力就能成办此类利益,未必需要我们帮助。
那么,有哪些利益是众生不知道、不行持、以自力无法成办,而需要我们帮助的呢?就是从长劫生死中彻底解脱的利益。不必说昆虫鸟兽,即便智者仁人也无法想像的利益,就是一切众生成佛的利益。我们应当发心成办这种利益。
或许有人会想:像我这样业障深重的凡夫,肯定无法成就佛果。
不必这样想。虽然今生是下劣的凡夫,但数十年后必定会死亡而舍弃此身,因此身份是可以转变的。关键是要树立大志向,确信自己可以成佛,发心越殊胜,就越能感得殊胜的身份。须知,一般的凡夫也能成就如释迦佛那样断证圆满的果位。释迦佛也曾是凡夫,甚至做过地狱众生,既然佛能由凡夫成办佛果,我们为何不能呢?
因此,行善时应想:一定要让众生和我同时成佛。经中说这是如船夫般的发心,以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如司机般的发心。譬如一位司机,开车载十个人前往目的地,他们同乘一车、同时出发,最后也同时到达终点。同理,我们行善不是为求先于众生成佛,而是唯求自他一切众生同成佛道,是为此目的而行持善法。
笼统地说,这样发心似乎不难,但若仔细深入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并不容易。因为须由衷发起广大平等的善心,才是真正的加行发心殊胜。
有人怀疑:以这种发心将会成熟何种果报呢?说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结果自他都未得益,两头落空,不如只做利己之事更加保险。
其实,自利的发心不如利他的发心利益大。比如:为三人行善,大于为一人行善的功德;为十人行善,是为五人行善功德的两倍;为二十人行善,是为五人行善功德的四倍。依此类推,发心越广大、目标越高远,善法的功德也越大,绝不会两头落空。因此,最初就应发心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
我们无始以来自私自利的习气非常深重,起心动念都习惯于为自己着想,做任何事都要先把“自己”考虑在内才放心,唯恐少了“自己”。其实,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发心才是最保险的,不杂自利的发心才是最殊胜的。
对此不必怀疑,因为这是遍知佛陀亲自体证的。佛从最初发心直至成佛之间,始终没有想过“我要如何获得自己的利益”,而只是想“哪怕下地狱也要利益众生”,一心只考虑如何能让所有众生获得真实的利益,因此佛成办了最究竟的大安乐。
例如:释迦佛在因地转生地狱时,与同伴嘎玛热巴一起拉马车,因力气小拉不动,被狱卒用炽燃的兵器捶打。当时他想:与其一起受苦,不如让我独自承受,也好让嘎玛热巴稍得安乐。于是便对狱卒说:“请把我同伴的绳子拴在我的脖子上,让我一人来拉马车。”
狱卒愤怒地说:“众生的业报都是自己承受,谁能改变!”说完便用铁锤击打他的头。由于善心的力量,他顿时便从地狱中解脱,转生天界。经中说,这是世尊利他的开端。
世尊从那时起,就未曾有过刹那的自利心,而我们从懂事到现在,凡事都是为了一己私利,未曾发起利他的善心,甚至坐车也要抢占座位,购物排队也是挤到最前面,做任何事都要问“给我多少好处”,全是这样自私的念头。然而,如此一心为己,至今又成就了何种功德呢?真的让自己得到了究竟的利益吗?事实上,自利的发心不仅没有使自己成就出世间解脱的功德,即便来世不堕地狱、转生人天的利益也未能成办。
相反,佛陀因地一心利他,结果早已现前了大安乐的佛果,而我们一心自利,至今仍是这样苦恼。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所以,不要认为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会有更好的结果。
因此,上品善心必须具足两个体相:
一、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行此善;
二、为了使自他无有先后地成佛,我行此善。
以下再说一种更殊胜的发心,即:
不管自己成佛也好,下地狱也罢,一心只考虑如何让众生成佛,这是至高无上的发心,以此发心将最快速地成就佛道。如果不能这样发心,至少也应按上述如船夫般的发心来行持。
以此发心摄持,即使只供一盏灯、磕一个头等,也会因助伴发心极其广大,而转成极殊胜的善根。
以老母供灯为例:
老母生活贫穷,她见阿阇世王燃灯供佛,从宫门外一直点到祗园精舍,心里非常感动,她也很想供养佛,就以自己乞讨所得仅有的两文钱,到油店买油供灯。
油店老板说:你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为什么不买点粮食呢?她说:佛陀福田难遇,我要为后世种福。
她去佛前点灯时,考虑到油少,点不到半夜,便发誓:“若我未来世(为了一切众生)得道如佛,愿这盏油灯通宵不灭。”
当晚,阿阇世王所供的油灯,有些已油尽而灭,而老妇人所供的油灯却格外明亮,而且灯光通霄不灭,灯油也燃不尽。
次日清晨,目犍连尊者遵佛吩咐,次第熄灯。其它油灯都被熄灭了,唯独老母的供灯,连熄三次都不灭。目犍连又举袈裟来扇,灯光反而更加明亮。他又以神通引来随岚风,欲吹灭油灯,但灯光却更加炽盛,光明上照梵天,照亮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处处都见此灯的光明。
为何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使尽浑身本领,也熄灭不了一盏小油灯呢?在藏文大藏经中,佛说其中原因是:声闻自私自利的发心,不如老母的发心广大,所以熄灭不了这盏油灯。
一般人会想:比起国王所作的广大灯供,老母只供了一盏灯,不像上品供养吧?
若单从外物上观察,老母的供物确实微少,但其发心是为了一切有情,因此功德远远超过前者。所以,应从内心深处生起无伪广大的善心来行善,而不是流于形式。如果实在做不到,也应以相似造作的方式来发心,这非常重要。
什么是从内心深处发心和相似造作发心呢?比如:一个人长途跋涉,正当饥肠辘辘时,有人请他吃饭,这时他由衷渴求饮食,这是从内心深处发心的比喻。又有一人饭食已饱,某家请他吃饭,他随顺去吃,但吃得很勉强,并不是由衷欢喜,这是相似造作发心的比喻。
与此比喻对应,发心也有两种:一、从内心深处猛利地发心;二、因为听说发心的利益很大,心想:“既然功德那么大,我也发一下吧!”这种相似的发心也有极大利益。由于相似发心的力量,来世便能发起无伪的发心,而且以此发心将具大力(相当于能令南赡部洲的众生都往生极乐,乃至将彼等安置于佛果的大能力)。
所以,相似造作的发心不难生起,只要稍稍作意即可,而且发起后也极具大义。
行善的功德是大是小,关键在于发心。乃至供养一盏灯等,如果发心是为了今生或来世,就成了成办今生或来世利益的因;若是为了自己解脱生死,就成了自己解脱的因;如果发心广大、殊胜、圆满,则成为不仅能利益六道众生,甚至可以帮助声缘罗汉成佛的大善根。
能否尽力依照上品善心的要求、下至以相似造作的方式串习,极其重要。关于上品善心的修习,诸多佛菩萨、祖师大德都造有观修的次第。一般人没有实修菩提心次第之前,按照上述这样的发心修习也可以。有基础的修行者,应从以下修法中选择一种实修:
一、《普贤上师言教》中修菩提心的方法;
二、《广论》中七支因果的修法;
三、《广论》中自他相换修法。
这叫修习“加行发心殊胜”。
虽然身语等外在的行为也是加行,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加行,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心。
所以,此处第六个加行强调在正修之前,先做好内心的准备,即心中作意:为能圆满、究竟、迅速地利益众生,愿我成就佛果;为达此目的,我应好好修习净心次第。以菩提心摄持之后,开始修习以下四个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