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往生的最低条件

《往生之路》 ︱ 智圆法师.编述 ︱

下面从总体上讲讲,怎样从最基础的地方,把自己的身心安置在净业当中。也就是怎样把握好往生的最低条件。往生的最低条件是具有真信切愿。如果没这个条件,想在临终时顺利往生极乐世界就很困难。但是,很多人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一点。下面我们就把跟这个最低条件不符合的情况找出来,然后纠正过来,以免临终时出错。

爱著世间,无出离心

首先,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前几堂课一再强调的出离心。

很多人内心当中非常贪著轮回里的人、事、物等等,根本生不起出离心。也就是说,心已经深深地扎在现世法的淤泥之中,生不起一念想要从中脱离出去的心。心甘情愿地沉溺在这样的欲海当中,根本不愿意出离,对于轮回世间是那么的死心塌地。这完全能够证明自己跟三界的因缘非常深,尤其是转生欲界的因缘相当深重。

即使依靠一些因缘偶尔生起一点出离心,比如三宝的加持,生活中遇到一些违缘、不如意的事等等。偶尔对娑婆世界产生一点厌离,想要出离轮回。但是这种“出离心”根本不合格。凡夫的心很不稳定,遇到外缘就容易发生变化。遇到一些家庭、工作,或者自身出现的违缘时,心里对于一些人、事等等很失望,可能会一时冲动,在一种情绪的状态下,想要解脱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但是没过几天,事情有所好转,或者那股失望劲过去了,也就慢慢淡忘了出离轮回这件事,又会满腔热情地一头扎进世间法当中。因为他没有通过闻思对于轮回、解脱产生过正确的了解,心里的颠倒乐执仍然存在,所以根本不是真实的出离心。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通过闻思,对于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的功德和过失心里有所了解。但是串习的力量不够,不能持续地发生作用。比如在一天当中,做任何事情都以出离心来摄持,这一点根本做不到。甚至在一个小时之中将出离心贯彻起来也做不到。这样程度又轻,时间又这么短暂,这种情况下,往生也很困难。

这样看来,情况确实不容乐观。我在前面也是再三地强调过,信愿的内涵就是出离心。如果没有生起真实到量的出离心,根本不可能有真实的信愿。对于这个问题,宋朝的知礼大师曾经非常明确地讲到:“诸佛愍此众生,以愿行功,取清净土,令起欣慕,作受生因。以苦切言,说垢秽相,令其厌恶,成 离心。若非此心,不成始行。”意思就是,诸佛哀愍一切众生的缘故,以大愿大行的功德建立清净佛土,使众生生起欣慕向往。而且苦口婆心地对众生宣说轮回染污、痛苦的相,就是为了让众生厌恶轮回,发起真实的出离心。因为如果没有出离心,就没办法真正行持往生净土的清净法行。大师又说:“故非厌离,舍此经由,不起欣求,生彼无分。”这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厌离生死轮回的出离心,舍弃这种心,根本不可能对于清净佛土生起欣求之心,也就不可能往生了。所以说,如果你心里还存在着前面讲的那些情况(出离心不到量),就要赶紧对治,尽快解决。否则临终的时候就很难顺利往生极乐世界。而且这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生出离心的唯一方便就是认清轮回的染污相,对于轮回痛苦、染污等的真相心里完全断定,由此才会生起真正求生极乐世界的切愿。

所以,如果我们真想往生,现在要面对的第一关就是出离心。也就是目前要努力地发起、增长出离心。配合在往生极乐世界方面,就是一定要对于这个娑婆世界生起深深的厌离,对极乐世界生起深心的向往。有这种真实到量的出离心,到临终的时候,才能直接往生极乐世界。

心思散乱,修量太少

还有一种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修行的时间太短,修行的量太少。

现在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修行很好,稍微做一点善法就觉得自己很精进。但实际上这只是盲目乐观而已。仔细观察,大多数时间都用于忙碌世间琐事,心完全散在欲尘当中。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很糟糕的。不说其他方面,像今天新一代的人,每天能坚持一堂功课都很困难。大家普遍比较喜欢听法。因为听法主要依靠他力来获得了解,自己只要带着耳朵就可以了。即使不是特别用心、专注,一堂课下来也会感觉懂得不少法义,感觉很不错。但是,让心真正安住下来,长时间地保持清净,处在修法的状态当中,就很困难了。甚至在一天当中,心很专注地念几句佛号都做不到。这就是在很多人身上能够发现的严重的散乱病,内心完全处在散乱当中。

这样看来,按照临终时的业力轻重来作衡量,当然是很难往生。因为平生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用在造轮回业上面。之前也说过,虽然可以带业往生,但是必须在知道有西方净土,懂得念佛法门之后生起悔悟之心。起码心的方向已经转变了,真心想改好,知道以念佛、往生为重。这样才有希望带业往生。否则明明知道要念佛,内心就是丝毫不肯回转。在一生几万天当中,分分秒秒、刹那不断地造很多转生轮回的业。这样还想凭空往生,就很困难了。所以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对此,大家必须引起警惕。

我们可以看看,过去真心修行的人,是怎样断除琐事,昼夜精进的。比如唐朝的怀玉法师,一生当中常坐不卧,诵《阿弥陀经》30万遍,每天念佛号5万声。宝相法师每天诵《阿弥陀经》7遍,念佛号6万声。道绰大师每天念佛号7万声。宋朝的思照法师,每天四更时起床(凌晨1~3点)开始念佛,30年如一日。清朝的省庵大师(莲宗十一祖),自从他24岁受具足戒后,一生当中日中一食,夜不倒单。他把每天的日课分为20分,其中10分念佛,9分作观,1分礼忏。到晚年的时候,每天念佛号10万声。

不仅过去的出家人是如此的精进,包括居士也是非常精进地念佛。比如宋朝的王古居士,平生精勤 。手里的念珠从来没离开过。行住坐卧当中都是修净土观行,从未间断。明朝的朱纲居士,每天念佛号3万声,15年不间断(之后就往生了)。宋朝的善女人陆氏,每天修完一会礼忏,就念佛号1万声。这样修行了30年。善女人陈氏,经常受持斋戒,并且以念诵、坐禅为乐。一生当中诵《法华经》《金刚经》《阿弥陀经》各5000部,同时不间断念佛。像这些古时的居士们,即使处在世俗生活里面,但是他们心里确实把念佛、往生看得非常重,完全做到了抓紧时间修净业,一有机会就念佛。所以他们一生当中修行的时间也很多,修行的量也很多,这样净业就很重。到临终时都往生了。

精力分散,用心不专

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很多人喜欢多去了解新鲜的知识。比如研究一些世间的学问,学一学英文、藏文;再搞一点什么茶道、音乐、医术、心理学、各种运动等等;再学一点道教、印度教、基督教、天主教等等。对于做这些世间杂事美其名曰“广闻博学、与时俱进”。实际上心已经被各种事情分散掉了,没办法一心修持净业。这样就会导致用功不纯一。

要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一点不用别人去说,你自己观察一下就能体会得到。如果你用心非常专一,就会很有力量,这样持续下去就能达到坚固。可是,如果你的心分散在很多方面,用心很杂,很可能一事无成。

像过去古人在《阴符经》上所说:“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意思就是,当我们六根分散出去的时候,就不会非常敏锐。但是,眼睛瞎的人,听觉非常灵敏。因为他心力专注在一个耳根上面。耳朵聋的人,因为在耳根上不分散,所以他的眼睛专注力就很强,所以他能看得很清楚。如果把心力全部集中在一个上面,那么效力可以提高十倍。如果你能持续三天三夜不断地进行,你的效力就可以提高一万倍。这就表明,如果我们的心一直专注在一个点上,就能击出火花。如果你的心涣散了,就很难成功。

古代的贤人说过这样一个比喻: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但是它可以向上以尘埃沃土为食物,向下饮用黄泉之水。它能够这样就是因为用心专一。而螃蟹有六条腿和两支锋利的螯钳,走起路来也是横行霸道的。但是如果没有蛇和鳝鱼的洞穴,它连晚上睡觉的地方都没有。这就是因为它用心浮躁。所以,从这些古人的话里面,也能够明白,心专一才能成办事情,否则心飘散在很多事物上面,最终什么也得不到。

《佛遗教经》中讲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就更清楚了,如果让心住在一个所缘上,没有其他的杂念,就能入于三昧,那么修任何佛法都能获得成就。

以这个道理来看,现在的大多数人用功不纯一,所以很难成办净业资粮。令心分散的原因,就像前面讲的那样,想法太多,什么知识都要学一点,什么事情都想了解一些。导致这种状况有两种原因:一个就是根本没有把心的专注点确定好,没有把求往生的正确目标定下来。另一个就是心没有自我掌控的力量,对轮回非常贪恋,一出现新鲜的事物,心就飘过去了,很想去了解。下面把这两点展开来具体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