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乙三、智慧无垢

《教诲甘露明点讲记》 ︱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著 ︱ 益西彭措堪布.译讲 ︱

比如说《百法》,对每一个法相你都很清楚,每一个你都认识到了,最后你就会发现五蕴内部有各种各样的法,你再也不会认为这是什么“独一”。然后你一旦抉择到了细无常,就知道五蕴都不会安住到第二刹那,然后你就不会认为它常住(连住到第二个刹那都是没有的,这就叫“根本没有什么常住”)。所以这里面始终没有什么独一、常住的“我”存在。之后你就能看到,它只是缘生缘灭、多种多样的法聚合在一起而已,是没有“我”的,这时你会懂得人无我。

法无我也是一样。就是通过几大因来抉择。每一个因都要实际去证明,不能有半点含糊。但这事情比前面的还难,因为它的深度、广度更大。所以你要在方方面面集中火力,每一个地方都要攻关。虽然一个地方攻破就已经很好了,但是还不够,你要用各种理门去透过去。观察因、观察体、观察果等等,在方方面面上思维。最后就凝结成一个诸法无我的定解。等你想通的时候就很简单,整个二转的一切要义全部都透了。然后你就知道这一切全部是空花泡影,是客尘法,会顿时明白的。

之后再去抉择本性如来藏,也就非常方便了。因为你完全能辨别清楚空和不空,本具如来藏的定解会很容易生起。

在如来藏上一旦通透了,知道众生本具如来藏,再到密法等净无二的见解就很容易,很快就会相应。

这样下来,几年之后就会成为一个大智者。虽然不是从修行得到的无垢智慧,但佛法的定解已经在你心中生起,它赐予你的极其甚深广大的智慧,远远超过了世间的知识系统所给予的认识。这都是日日不离诸佛菩萨的清净教授处,做如理思维的结果。也就是把这样一个清净的教法,通过思维融入自心之后,必然会开发出深广的智慧。

什么是“修”

首先引一段《广论》中的文字:

“故所应修者,须先从他闻,由他力故而发定解。次乃自以圣教正理,如理思维所闻诸义,由自力故而得决定。如是若由闻思决定,远离疑惑,数数串习,是名为修。”

为了成办修行,首先要从师长处听闻所应修的内容,依靠他力加持而发起定解。其次自己以圣教和正理,如理思维所闻到的诸多法义,以自己的力量获得决定。像这样通过闻思来决定法义,从而远离疑惑。对于所决定的法义数数串习,就叫做修。

所修之处

修的是什么呢?就是思慧所决定的法义。这样就知道,修慧和思慧是因果关系。

如果没有思慧,对法义没有生起决定,这样连所修的内涵都没办法在心中清晰的现前,也就更不可能真实的对于法义数数串习了。如果首先通过反复的思维而出生思慧,对法义生起确认无疑的定解,心里引出决定。之后缘着这个所决定的法义进行串习,由此能够引生修慧。

具体来讲,获得了全面的思慧,就像睁开了眼睛一样,对于世俗、胜义各方面的真实义已经得到了确认,就会明确地知道所应修行的地方。意思就是,他会知道应当怎样扭转自己的心:先前是由于颠倒的认识,而串习成各种虚妄的心,这些心就是所要转变之处,譬如常执、乐执、我执等等。也就是要彻底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并且对于由错误见解所引发的各种心态和行为都要做转变。知道了修行就是转变自己的心,那么时时处处都可以修,他的修行就能遍及到各个层面。

闻思是修的前提

我们现在要清楚,既然要走一条完整的菩提道,需要圆满一切道果的功德,因此修行不能只是简单的在一个小片段上进行,而应该完具道的一切支分。所以首先必须要通过闻思,对于诸佛菩萨传授的完整菩提道的修行教授获得确认,之后就要转入修行。也就是必须从起点开始,一步一步地入实修。这样不断地通过串习来转心,就会出生修慧。因此佛菩萨在各大经论中都说到,对于实修来讲,闻思是最重要的前提。

依靠先前已经取得的闻思的定解,可以使修行不断的坚持下去。因为心中有了定解,这种确定不疑的正见力量足以引导着你的心,向清净的佛法方面串习,使无明系统转变成明行系统。所以说以闻思得到的正见作主导非常关键。相反,如果在正见上不得力,这种修就会流于浅小,而没有办法遍布一切时处,且在时间上无法坚持贯彻下去。

很多人普遍有种偏差,认为所谓的闻思只是口头上对别人宣讲,是一种佛法表面上的事情,与实修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一般都认为到了修行的时候,应该另求一种特别的法。这种想法就像是赛马的时候,之前明明说应该沿着这条跑道去跑,但真正跑的时候却跑到另一条道上,那就成了前后没有关系。其实,对于修而言,闻思是最重要的前提,因为闻思所决定的法义就是应修的地方。

“修”上的“学”

通过闻思生起定解之后,就要非常坚决地按照清净教授来进行模仿。

前面也说过,“学”字要贯彻到闻思修三个方面,有闻上的学、思上的学、修上的学,都是效仿的意思。你按照那个模仿就行了。就像是一个人已经走过了这条路,他告诉你怎么走,你就跟着他的样子去做,就不会错。

佛菩萨的清净教授,就是他们将自己实证的境界用教法来作诠释。教法本身就代表他实证的境界。教法传递给我们,最终可以使我们修成跟佛菩萨一样的境界。

万事都是模仿来的,都是串习来的。这样的模仿、串习,就叫做修,也就是修上的“学”。与闻思的那种学不同的是,这里要从过去一种知识上的认识,化为身心上的转变。

我们会有现在这样颠倒的心,也是由过去串习而成的。如果现在能够在相反的方面下功夫,也就是依照清净教授的样本,进行如理如法的串习,这样自己的心必定会转变成佛法的内涵——各种道果的功德,也就是无颠倒的心。这就是修上的模仿。

修就是转变自己的心

由于过去没有串习过,这些佛法的内涵在我们心中比较陌生,因此在修方面,会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需要日日夜夜的努力,才能把它移植到内心之中。所以应该日日于真教授处,履行修习上的精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心逐渐地转化,最终出现无垢的修慧。进一步说,就是因此能达到见道、修道的成就,最终成就无上菩提果。这就是从一个凡夫修证成佛的历程。

在具体转换自心的时候,要在一点一滴上进行转变,最终你整个人都要全部变掉。虽然实相上众生都是佛,但现相上根本不是,所以要依靠数数的串习,使自己的心成为教法所描述的体性。这样前面也说到过,要修习信心、无常观、苦观,来引生出离心,以及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世俗的愿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或者说修人无我、法无我等等。比如说修信,就使自己的心成为信心,成为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的体性。或者说修悲,就是使自己的心修成悲心,转变成缘有情悲、缘法悲、无缘悲的体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