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解脱要门

  • 作者: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 分享到:
十三、切莫贪欢逐乐
善知识桑莫瓦(出生于达波拉杰家族,统领十几大部落,为闻名遐迩的大成就者之传承,精通三藏,学问广博,修习四续部,并因修炼那诺六法而获得绝地火之妙力,具有神奇莫测之神变神通,之后依止嘉麻卓衮十二年,并将上师视为真佛,于上师示现涅槃后仍能随时觐见其真颜,并亲睹上师度化众生等众多绝伦逸群之事业,在卓衮上师前接受灌顶并领受教诲发起菩提心时,以上师之加持力亲见善财童子参谒一百余名上师的神奇经历,据说这种境界首先由节钦波大师向卓衮示现,再由卓衮为其展示的,师徒三人一脉相承,以大量超尘拔俗之事迹,而使他们的传记显得异彩纷呈,令人信心大增,后来,桑莫瓦前往卓衮上师的寺院——桑耶特桑莫寺,住世七十八年,其大弟子有拉•给登岗瓦、拉•森喀瓦、拉•颇衮萨瓦以及拉•拉梭瓦兰的噶玛瓦,他们都分别修建了自己的寺院,另外桑莫瓦大师还调化了大量成就卓著的门徒)见到世间之人为八法而辛勤劳碌,不由得触目兴叹:“世间八法对于我们世间众生而言是极为普遍的。其中,对快乐的追逐更是普天率土之众生的共同行为。于此大地之上,所有的众生都在为自己所希冀的快乐而东奔西跑、昼夜颠簸。
其实,一切快乐的根源都潜伏着痛苦。所以,我们不应该面对快乐就欣悦开怀,值遇痛苦就灰心丧气。如果为了今生的快乐,而花费大量心思,甚至不择手段,势必埋葬自己的来世。如果象这样贪图快乐幸福,则无论是修法还是做世间的任何事务,都是追求今生、沉溺于世间八法的鼠目寸光之徒啊!大家应当深思!后人也应以此为借鉴,审慎思维,避免自己重蹈覆辙!”
(面对快乐和痛苦,人们总会暴露出形形色色的心态:)如果朝思暮想、念念不忘的快乐藏形匿影,让自己不能捕捉,人们就会迫不及待地生起这样的贪念:如果快乐能从天而降,与我相遇,那是多么舒心惬意的事啊!
如果快乐之事已成定局,人们就会认为:这是多么令人欢喜啊!进而对现有的境况产生强烈的贪执;
如果梦寐以求的幸福快乐果真如愿而至,又生起但愿这一切能与我长相伴随、永不分离的不愿失离的贪执;
如果曾经体验过的幸福快乐,如今已撒手而去,人们就会对往昔的快乐幸福再三忆念回味。在追忆中产生“渴望重温昔日旧梦的强烈贪执”。
相反,人们对痛苦却是畏惧退避、视若仇敌。如果痛苦不召而至,就会产生希望痛苦没有出现的愿望,继而对远离痛苦产生强烈的渴求之情;
如果痛苦没有出现,就会产生没有痛苦是多么的可心如意,千万不要让痛苦降临到我头上的切切之情;
如果快乐痛苦都没有纠缠自己,就会产生安于现状、患得患失的执着之情。
简而言之,无论兴衰荣枯的何等现象出现,人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的贪婪执着所羁驾。这些现象都是追求今生世间八法的典型事例。
那么,如何才能驾御自心,让以上的情况不复出现呢?热比旺修云:“檀香斧头同等时,即可称为离贪者。”意思是说,如果有一人十分谦恭地用檀香粉为其身体的一方涂抹也不会生起愉悦;而在身体的另一方,被人用斧头无情地砍劈,也不会生起恼恨。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则不论今生出现成败利钝等何种场面,都会对世间八法持平等一味、如如不动之心。
因此,作为我们这些初发心者,即使从内心深处没有生起如此真实无伪的境界,做不到亲怨平等,也应调整自己的内心,抛开一切欢喜忧愁的分别妄念,专心致志地观修串习,这一点尤为关要。
如果因为佛法的缘故,而使世间人垂涎欲滴、苦苦寻求的妙欲以及受用等不期而至,就应当于深明其过患的境界中,既无欢喜,也无忧患地享受。并时时刻刻思索我们在前面再三宣讲,以后还将反复论证的诸多过患,进而生起猛烈的厌离心,千方百计、黾勉不倦地尽力将一切受用抛弃。如果不能做到,比如为了佛法而不得不享受这些受用,佛陀也曾开许:如果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必须享受这些妙欲,若能时刻提起正念,并以发菩提心摄持等方式行持,就没有过咎。
杰钦波(法名旬呢扎,依止至尊得厄色巴,博通教法,证悟精深,神通神变得心应手,并面见众多本尊,具有无量功德,创建仁钦岗寺及热娘寺,聚集僧众八百余名,享年八十二岁高龄,八大弟子中有心子卓衮及衮西扎二位,另外,南方的香衮、哲松瓦的达当波格西、卫夏色三位,在卫压卓创建了德夏江寺,卫夏色还在南岩及若地也建立了寺院,另外,尊者还培养了众多的其他弟子,他们都是善妙正法不可多得的护持者)尊者云:“我们若能象种敦巴格西那样念诵他时常复述的舍弃今生的偈颂,至少也能仅仅以词句的方式来对治,从而断除世间八法。”
宗喀巴大师也云:“以此善行为例而获致,三时所属自他之善根,但愿一切生生世世中,若与胜妙菩提相违逆,追逐想望之利及名声,眷属利养威望等乐因,祈愿刹那亦不得成熟,一切唯成无上菩提因。纵然无乐百般苦相逼,稍倾忆念世间之圆满,则如进入炽燃铁室中,芝麻许之渴慕亦不生。”我们就应当这样发愿做一名对快乐决不贪求,对痛苦却甘愿领受的修行人。
《因缘品》云:“恒时贪图乐,俱往欢喜行,为爱召唤众,如兔趋网罟。”
克怎巴云:“若未究竟舍离贪欲念,此生琐事则如水波纹,一波方平诸浪又兴起,身口之行寡少非理乎?”萨迦班智达也云:“心思繁杂则令散乱众,事务接踵而至恒忙碌,诸等皆需渐次受诱惑,如此虚耗人生可知晓?”
基巴也一再规劝后人:“以风席卷此生乐,实修担待诸痛苦,苦行抛却己身命。”
至尊仁波切宗喀巴大师云:“轮回当中本来没有快乐,我们现在自以为是快乐的,享受美味佳肴的所谓快乐等等,只不过是将息灭饥渴之苦命名为快乐而已。
“为什么是这样呢?众所周知,如果一直让饥饿的痛苦持续,这种痛苦就会越发增盛。同理,如果一直持续不断地享受美味佳肴,则不但不会感到快乐,反而会痛苦不堪。这就充分地说明,在一开始就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快乐,本来一切都是痛苦的因。
“享受美味佳肴,虽然可以平息饥饿的痛苦,但用餐的痛苦也就开始长出了苗头。我们却想当然地将这些诩为快乐。
“由此可以推断,轮回中的一切快乐,本来都是痛苦的本性,只不过被我们冠以‘快乐’的美名而已,我们却因此而对安立的快乐百般贪执,于其相反的违品恨之入骨。因为对彼等过患不了知,而愚痴地积业,从而流转轮回。
“所以,我们应当生起这样的意念:谁会留恋这些轮回的所谓安乐呢?!”
分享到: